1980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太平洋并不太平
访美国太平洋军事设施——夏威夷总司令部
彭迪
夏威夷——这个温暖美丽的旅游胜地。珍珠港——这个被突然袭击的历史遗址。美国太平洋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它居高临下,紧靠夏威夷的珍珠港边,每时每刻都能看到这群山拱抱、四季常青的军港,随时都使人想起1941年12月7日日本皇军偷袭的拂晓。
记者来这里访问的时候,刚走到总司令部的门口就感到气氛和别处不同。不仅每人都要领一张通行证挂在胸前,才能进大门,甚至会议室的里门,没有得到特许也打不开,可谓门禁森严。
刚刚坐下来,总司令部一位将军,开门见山,第一段话就是讲的国际形势的大变化,特别谈到一年以来形势的急转直下——越南侵占柬埔寨,苏联侵占阿富汗,北海道附近十万苏军集结,金兰湾苏联军舰经常出没,东盟国家受到严重威胁,印度洋的石油通道安全要靠苏联发慈悲。话虽不长,但一针见血。
接着他分析了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对比。
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兵力约32万人,其中18万驻在后方本土,14万驻在前沿,以海军为主,分属第三舰队(总部在珍珠港)和第七舰队(总部在日本横须贺)。
苏联在这个地区集中了它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包括中苏边境苏联陈兵45个陆军师在内,根据美国的估计,苏联在远东的兵力,除去新近派出侵占阿富汗的军队不算,大约驻有70万人,而美国驻在前沿只有14万人。
空军方面,苏联在太平洋地区部署了近2,400架飞机(美国只有930架),其中包括1,950架战斗机,350架轰炸机,65架反潜艇巡逻机。最新部署的逆火式飞机还不包括在内,而“逆火式”飞机对美国军舰,包括航空母舰在内,是很大的威胁。
苏联太平洋舰队有310多艘(美国160多艘),包括航空母舰1艘(美6艘),巡洋舰77艘(美79艘),攻击型潜艇115艘(美36艘),两栖作战舰25艘(美33艘),其它军舰95艘。
根据他提供的上述数字,可以说,除了航空母舰以外,其它方面,苏联几乎都占优势。
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太平洋、印度洋形势剧变,苏联的陆空军和苏联的海军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石油通道形成夹击之势。为了应付苏联的攻势,美国太平洋舰队来回奔走于两洋之间。但是,美国军舰从美国的海岸开到印度洋、波斯湾需要走25天(从西海岸到菲律宾苏比克湾需14天,从那里到美国在印度洋的基地迪戈加西亚需7天,如果要到波斯湾还要走4天)。用这位将军的话说,这样的远距离,简直使人吃惊。远水要救急火,确实不容易。
形势咄咄逼人,美国将怎么办?
这位美国将军说:“我们对局势感到关切,但并不悲观。”
作为美国太平洋部队总司令部的指挥官,他的话总是有所根据。从记者这次从华盛顿经西海岸到夏威夷一路走马看花所得的印象,美国固然面临许多不利的困难,但也存在一些有利的条件。
第一,经过几十年来的反复实践,美国朝野上下,对苏联的军事威胁都有所领教。尤其是比较基层的军人,感受更加直接。离开华盛顿以后,天天和美国军官和士兵见面,再也听不到某些文人政客为苏联辩护的幻想曲。没有哪个基层的军官说苏联侵略阿富汗是出于它的“安全感”,不会有继续南下野心等等梦话。倒是有不少军官指出,苏联下了决心要夺取军事优势,不会满足于“大体均衡”,更不会到此止步。
第二,各司令部的作战构思和各兵种的防务、演习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相当的现实感——主要目标对付苏联。部队的军官、战士都懂得争取多数、围歼敌人的道理。
第三,对美军的武器装备,记者本是外行,这次增加了许多见识,只能从常识判断,美国不少武器装备确有独到之处。看到美军基地的一些作战演习,包括空军训练、海军潜水、两栖登陆、炮兵打靶和步兵攻占高地的实弹演习等等,表现比较认真,训练相当刻苦(有的是几夜连续作战演习)。这支队伍,如果不是去侵略别人而是进行自卫或抗击苏联扩张,应该是能打仗的。
不过,另一方面,对苏绥靖思想在美国还有相当市场,影响美国集中力量抗衡苏联扩张。
而且,有些人对当前新的侵略者苏联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对美国抗击苏联扩张的政策,顾虑重重。还有不少青年人嫌军队待遇不够好,不愿意当兵。有的人在部队学会了各种技能就脱离部队,另有高就。空军驾驶员不少改行去开商用飞机,商业航空公司每年增雇2,000名驾驶员,大都是挖空军的墙脚(空军驾驶员年薪约27,800美元,商业航空副驾驶员年薪约48,000美元)。这种情况,各兵种都存在,造成部队减员,编制不足。高中以上的学生当兵的越来越少,影响部队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现在部队中的新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或失学青年。
这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多少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就不细说了。
从太平洋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出来,主人请我们坐直升飞机到夏威夷其他军事单位访问,包括步兵第25师和第一海军陆战队等。大家同主人开玩笑说:“这是不是派到伊朗去抢救美国人质的那种飞机呀?”主人连声说,“不!不!这是一种UH—IN全天候直升飞机,很保险。”
飞机从草地徐徐上升,过了树梢以后加速(最高时速130海里)先是从海岛上空掠过,后来又绕着海岛的边沿飞行。那天的岛上略有云雾,飘浮在一排排屏风似的幽谷山峰之间,岛边碧波拍岸,岛上山峦似锦,如入太平仙境。怎奈这个世界上有人争霸,搞得到处不宁。尽管这里的风景幽美别致,游客络绎不绝,太平洋上却很不太平。


第7版()
专栏:

苏联“侦察战”和日本的对策
吴德烈
一架装备着最新型导弹和最新式电子侦察仪器的苏联中程轰炸机,6月27日在日本新潟县海域进行侦察飞行时坠毁。两具苏联飞行员的尸体,在离佐渡岛以北70英里的海面,被日本海上自卫队“根室”号舰捞起。苏联明明是公然侵犯日本领空,它却轻描淡写地辩解,说什么这是“由于驾驶失误造成的”。
日本共同社为了说明事情真相,在出事的当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苏联在日本列岛周围“日夜悄悄进行的侦察战的一个侧面。”
日本舆论界作这样的判断不是偶然的。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同时,在远东增加了常规军事力量。它不仅配备了上百架最新式的米格—27战斗机和300辆T—72坦克,并且部署了数十枚SS—20导弹和30架可以携带核武器的可变翼轰炸机——图—26“逆火式”轰炸机,对日本造成了直接的核威胁。
与此同时,苏联军用飞机来日本的次数增多,差不多每隔一天就有苏联飞机在接近日本周围的上空飞行。其目的是对日本进行电子侦察,调查航空自卫队的“迎击态势”和“能力”。它的侦察活动,几乎威胁到日本本土的主要领空和领海。苏联飞机从滨海边疆地区沿日本海南下,掠过佐渡和能登半岛;从北海道东岸掠过三陆海面,飞越千叶县房总半岛;有时穿过对马和宗谷两海峡、绕日本列岛一周。
苏联对日本的侦察行动,除了使用飞机外,还把“情报收集船”打扮成渔船模样,经常在日本近海游弋。正如日本报刊最近揭露的,苏联情报船的甲板上,“到处都是长长探出的天线,对准日本的电波竖起了一声不响的耳朵,收集电子情报”。苏联通过侦察,企图掌握日本雷达和战斗机所使用的电台的频率。一旦发生事件,就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发射干扰电波,使日本的雷达陷于瘫痪。
面对苏联对日本的咄咄逼人的军事威胁,日本政财界和舆论界议论纷纷,要求加强防卫体制。日本《读卖新闻》曾把这种形势描绘成在日本自民党内“盛开研究防卫之花”。根据已故大平首相的委托而成立的日本“综合安全保障研究小组”,7月2日向临时代理首相伊东正义提出了关于增强防卫力量的报告书。它明确指出,苏联对日本的威胁,“至少在当前是唯一存在的威胁”。它还说,鉴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不能象过去那样给它的盟国以充分的安全保障,因此,“日本要加强自己的防卫力量”。
参加“环太平洋80”演习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指挥官也承认,在“电子战、导弹、情报处理”等方面,日本落后于现代化的要求。目前,海上自卫队只拥有3艘装备着防空标准导弹的护卫舰。一些舰只,由于没有装备高度电子计算机化的海军战术数据处理系统,无法同美国海军充分配合行动,以对付部署在远东地区的苏联“逆火式”超音速轰炸机。另外,每年进口所需要的石油和粮食等约6亿吨。为了维持日本国民的生活,最低需要有19,000万吨的进口量。平均每个月需要有400艘船舶航行,但是,海上自卫队最大限度只能保卫200艘。这就要求海上自卫队加强它的保卫能力。
日本自卫队从5月下旬起举行了有3,000名陆上自卫队队员和航空自卫队队员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运输机、海上自卫队舰艇“纵断日本列岛的战略演习”。这次演习,是在苏联的军事威胁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假想一旦有事时,将驻扎在九州的陆上自卫队的一个师作为增援部队,用船舶和列车紧急转移到北海道。
据报道,为了更好地保卫宗谷、津轻和对马海峡,日本海上自卫队将组成新的潜水舰队。不久前,已把装有新型雷达的最新式潜艇“夕潮”号移交给海上自卫队的一个潜水队群投入现役。作为有事时封锁宗谷、津轻、对马三海峡的备战计划的一部分,在长崎县对马设立了具有“团规模”的指挥和作战能力的警备队,以加强监视海峡和警戒的能力。
新上任的铃木首相,7月17日向防卫厅长官明确指示了有关日本防卫政策的基本方针:从国内外形势来看,“防卫问题已成为重要问题”,“应当致力于扎扎实实地提高(防卫力量的)质量”。
日本的防卫问题,正在引起日本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趋势。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玻利维亚恢复军人统治
姚春涛
7月17日,玻利维亚武装部队发动军事政变,占领了政府机关,扣留、逮捕了临时总统、政府部长和主要工会领导人,宣布接管政权。次日,陆军司令路易斯·加西亚·梅萨被宣布为新总统,一个军人内阁也宣誓就职。两年来一直在试图恢复宪制的玻利维亚,又重新置于军人统治之下。
这次政变,是在这个国家两年来举行的第三次大选结束不久,新议会即将推选总统的时候发生的。西方通讯社报道说,武装部队的这一行动,显然是为了阻止议会选出一名
“左派”人士当总统。据认为,人民民主联盟的总统候选人西莱斯·苏亚索是这次大选中得票最多者之一,当总统的呼声最高。而军队的“强硬派”对这位候选人早有疑虑,因此决定在议会开会之前就采取行动。
玻利维亚军队在政变后发表的一项公报中,指责6月29日的大选是一个“骗局”。他们认为,当前玻利维亚的选举不可能反映民主,任何当选政府“都将是软弱的,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实际上从1978年以来,军人就一再阻挠大选,反对恢复宪制。
玻利维亚是一个长期受军人统治的国家。1977年,班塞尔军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宣布要逐步恢复宪制。但是,从1978年开始的所谓“民主进程”十分曲折复杂。这一年7月,玻利维亚举行了“民主进程”开始后的第一次大选,就以舞弊和军人暴乱夺权而告终。之后,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军人政变。去年11月,仅仅维持了十几天的纳图什军人政权,在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下被迫交权,玻利维亚国民议会推举议长莉迪娅·盖莱尔出任临时总统。今年7月,玻利维亚举行第三次大选。由于候选人较多,选票分散,仍没有一人得票能超过半数,因而需要由议会在得票数多的候选人中推选出总统。
这次政变,在“强硬派”军人中酝酿已久。今年以来,军官们一直在伺机采取行动。4月间,被认为支持“民主进程”的温和派陆军司令鲁文·罗查离职。陆军中强硬路线的代表路易斯·加西亚·梅萨继任司令之后,政变和反政变势力之间的对峙就更加明显了。当时,三军司令发表声明宣称,一旦情况需要,武装部队将随时接管政权。不久,军队最高司令部又宣布,武装部队处于“紧急状态”,“已作好准备,将在适当时候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措施。”正当6月29日大选临近的时候,军队又要求推迟一年进行选举,以便在大选之前“改组国家”。这些都表明,军队一直是对这个国家的“民主进程”不满的。
玻利维亚这次政变是这个国家独立155年来的第189次政变。最近两年,通过三次大选竟更换了六位总统。由于政变层出不穷,政局长期不稳,玻利维亚经济日益困难,人民生活不能安定。
这次政变发生后,国内各种反政变力量正在组织反抗,由一些主要政党团体组成的
“全国保卫民主委员会”号召全国举行总罢工,一些重要矿区的矿工们拿起了武器,还有武装起来的农民,也都参加了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国外,委内瑞拉的政党领袖说,这次政变是“对本大陆民主的一次严重打击”。哥伦比亚总统认为,它“不仅损害了玻利维亚的形象,而且损害了整个拉美国家,特别是安第斯集团国家的形象。”厄瓜多尔政府为此同玻利维亚新政权断绝了外交关系。美国国务院也发表声明,对玻利维亚军事政变表示遗憾,并宣布停止军事和经济援助。(附图片)
左为前临时总统盖莱尔。右为政变上台的军人总统梅萨。


第7版()
专栏:

拉美一体化协会
最近,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举行了第十九次特别会议。这次会议在总结了该协会成立二十年来的工作之后,决定成立拉美一体化协会来代替原来的组织机构。新成立的一体化协会仍由自由贸易协会的十一个成员国组成,它们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协会提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拉美共同市场,争取实现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是一九六○年成立的,总部设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它是拉丁美洲成立较早的一个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当时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通过共同协商逐步减免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消除其他进口限制,建立一个能够“互通有无并增进一体化”的拉美自由贸易区。但是,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一目标至今未能实现。为了推动拉美的一体化事业,这个协会曾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改革机构,这次进行改组就是长期酝酿的结果。
二十年来,尽管未能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但是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在促进成员国的贸易发展方面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据统计,二十年来协会内通过的减免税商品共有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五项;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从一九六○年的三亿美元将增至一九八○年的六十亿美元,与此同时,它们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出口额增加了百分之三百四十二。
对于拉美自由贸易协会也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在最近举行的特别会议上,有人认为这个协会已经失败,有人则认为它的思想是可贵的,它的目标越来越急迫。因为,建立一个共同阵线来对付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危机,是拉美国家的共同愿望。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成立拉美一体化协会,将有利于拉美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这个地区的一体化事业的发展。
仓吉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全斗焕为什么要置金大中于死地?
周必忠
据报道,7月12日南朝鲜当局已悍然将民主人士金大中等9人送交伪戒严普通军法会议检察部,准备处以极刑。这是全斗焕之流继光州大屠杀之后又一镇压南朝鲜人民斗争的法西斯罪行。
置金大中于死地,并非由于他果真犯了什么死罪,而是全斗焕妄图重建朴正熙式的法西斯政权全盘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全斗焕成了军内的实权派人物之后,一方面极力阻挠“民主化的进程”,使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把“军人不介入政治”的画皮撕得精光,排除异己,拚命抓权。
金大中是南朝鲜在野党活动家,他历来主张实行民主政治,支持祖国的和平统一。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南朝鲜各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颇孚众望,被认为是下届总统很有希望的候选人。不言而喻,金大中的存在,成了全斗焕实现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障碍。4月29日,全斗焕在兼任伪“中央情报部”代部长之后,借同记者恳谈的机会,透露了杀机。他放风说:“搞政治的人不关心国家的安全,为了政权或政党的利益而搞欺骗之类的东西,但从军队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是相当令人担心的事情。”第二天,在伪军指挥官会议上,他更加露骨地扬言要对群众要求民主的行动“采取断然措施”。全斗焕没有料到,他这一招,反倒激起了群众更大的反抗。
进入5月以后,南朝鲜青年学生、工人和各界爱国人民争民主、反独裁的正义斗争达到高潮。他们要求“学院民主化”、“反对解雇,要求提高工资”、“实现社会民主”及“解除戒严令”。他们还明确提出了“全斗焕下台”的口号,使斗争的形势发展到类似1960年4月李承晚政权倒台前夕的境地。
本来,南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全斗焕之流的倒行逆施造成的,但全斗焕一伙却把它利用来作为达到自己政治野心的一块石头。
5月17日,全斗焕集团宣布在南朝鲜全境实行“非常戒严令”,大肆逮捕反对派,以各种子虚乌有的罪名,把金大中等人拘禁起来。后来他又出动坦克、装甲车和以直升飞机为先导的17,000多名武装,亲自督阵血腥镇压光州市人民。之后,全斗焕炮制了由他任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的伪“国家保卫非常对策委员会”。这样,全斗焕一石三鸟:镇压了群众;除掉了政治上的反对派;取代了政府的权力。从此,他走向了南朝鲜权力的高峰。据日本《朝日新闻》揭露说:“全斗焕已在对参加示威的学生以及为被捕学生辩护的律师一个人一个人地进行工作,逼他们写检讨书,承认他们的行动都是受金大中指使的,然后根据这些‘证据’,判处金大中死刑,以期彻底压住反对党的政治活动”。看来,作为朴正熙的忠实门徒,全斗焕是要顽固地推行没有朴正熙的朴正熙体制,把南朝鲜人民重新推进苦难的深渊。
人们不会忘记,1971年南朝鲜举行“总统选举”时,金大中就是朴正熙的最大对手。朴正熙在采取卑鄙手段“当选为总统”之后,指使伪“中央情报部”于1973年8月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绑架金大中事件”。朴正熙原计划将金大中投入海中淹死,然后宣布金大中“下落不明”。由于阴谋败露,朴正熙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改变计划,将金大中长期软禁在家。而今,全斗焕竟敢明目张胆地制造出又一个“金大中事件”。目前,这一事件已经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北欧四国联合致信南朝鲜当局,对逮捕金大中和其他一些政治家表示“深切关注”。日本组织了援救金大中等人的联络会,已致函日本政府、美国驻日使馆、南朝鲜驻日使馆,呼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出面声援,并发起了大规模的签名运动,指出全斗焕之流应立即释放金大中等人。
南朝鲜人民要求民主、自由和祖国和平统一,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全斗焕集团逆历史潮流而动,就会象朝鲜的一句俗语所说的那样:“恶者无善报”。等着他的,能不是同朴正熙一样的下场吗?(附图片)
金大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