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从“校人烹鱼”到“颜回煮食”
郭圭宗
“校人烹鱼”的故事,见于《孟子》:有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叫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放到池里去。小吏把鱼煎着吃了,却回报子产说:“才放到水里的时候,鱼还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过一会儿就活跃起来,得意洋洋地游走了。”子产听了,高兴地说:“可给鱼找了适当的地方了!”小吏暗自好笑,走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鱼早进我的肚里去了,他还说什么找了适当的地方哩!”
子产为什么受小吏所欺?这正如孟子说的:“正人君子可以受合情合理的话所蒙蔽。”子产觉得鱼初放到水里时,局促不安,之后就活跃起来,这是很合情理的事情。因此,他轻易地相信了小吏的话,而没有亲自去看一看,结果上当受骗。
但是,是否亲眼见了的东西就是真实而准确的呢?“颜回煮食”的故事,也给人以启迪。孔子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遇大饥连野草汤也难喝上。他的弟子颜回饿着肚子,出去讨了一点米回来,煮给他吃。刚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从锅里抓起一把东西吃了,心中很不满,怪颜回不该偷吃,但表面上却装作没事。过一会,饭熟了,颜回端着饭,恭敬地送给孔子吃。孔子故意说:“我梦见死去的父亲,饭如干净的话,我要祭奠他。”颜回说:“不行,刚才灰尘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可惜,就把它抓起来吃了。这饭是不干净的。”孔子听了,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颜回。
颜回抓了一把饭吃了,这是事实。孔子虽然看到了,但他没有进一步了解颜回为什么抓一把饭吃,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主观臆想,因此,免不了还是不符合事实,差点冤枉了一个好人。
说这两个故事,是有感于在现实生活中,象犯有子产、孔子一类主观、轻信毛病的领导干部,确实不乏其人。有的领导人高居深楼,有眼不到群众中去看看,有腿不到基层去走走,办事光听别人说,靠自己想当然,以致常被那些巧嘴卖乖的下级所欺,甚至对他们大为赏识,嘴念“阿弥陀佛”,手开方便之门。有的领导人虽然步出大院,到下面去看了,走了,但那实际是乘车兜“风”,观花赏景,不作调查研究。因此,处理问题妄下判断,以偏概全,有时还把那些克己奉公、忠诚老实、具有“老牛性格”的人当做“傻瓜”,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这些,情况虽不相同,但归根结蒂,是这些同志不注重实际观察和实际检验,不去“打破砂锅问到底”,因而泾渭不分,真假不清。
事情有真有假,道理也有正确有谬误,这本来是很自然的。问题在于,当听到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见到那些似假若真的事情的时候,作为领导干部,就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口头上和字面上的所谓逻辑推断,务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搞清“事实”的基础上,在“求是”上狠下功夫。一句话,就是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样,有了实事求是这个根本原则,一切假人假事就会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切好人好事也会在“事实”面前变得高大起来。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这里有海洋的美
——跳水馆一瞥
李玲修
朋友,你去过跳水馆吗?我从未想到跳水馆里竟是如此宏伟而雅致:那方块瓷砖砌成的白色墙壁;那梭形天花板嵌组的绿色馆顶;那高耸空中的蛋青色跳台;那支撑跳台的灰色水泥柱;还有那跳台两侧对衬而立的翠蓝色跳板以及那象飘带一样联结着三米、五米、六米半、七米半以至十米跳台的白色舷梯……
更吸引我的是那澄碧的池水,清澈见底。水面微波荡漾,象一幅宽大的蓝绸在风中抖动,而池底上黑瓷砖砌成的条条泳道线,显现于水面时,则成了深蓝色弯弯曲曲的链条,如同蓝绸上的深色图案,甚为清丽……
啊,仿佛那空旷的山谷奔来了一批飞腾的骏马,仿佛那悄悄的庭院拥进来一群欢快的孩子,跳水队员们穿着红、黄、绿、蓝、黑等各色各式的游泳衣或游泳裤从更衣室走了出来,顿时,跳水馆充满了生气。接着就响起了一首训练交响乐,在这欢声笑语、跳水声的旋律中,最响亮的是合金钢制成的蓝色跳板在上下摆动时所发出的轰鸣声……还有那跳水队员入水时的“哗哗”声,会使你联想到大海边潮水撞击礁石时所奏出的动听的曲调……
然而最美的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那些跳水队员们,他们最大的二十刚出头,最小的还是看《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的年岁。他们的脸上带着自信而稚气的微笑,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无限的青春活力。他们跃出水面,象早晨带着露水的花朵那样鲜亮,象春雨沐浴过的新松那样蓬勃……
也许是因为十米跳台最高、最宽、位置也最显著吧,所以我紧紧地盯着它。只见那些跳水健儿们手扶白舷梯一步一步登上去,然后用不同的姿势起跳。有的人是背对池水,用脚掌搭在台沿的棕垫上,伫立瞬间,然后翻身下水;有的从台里向你迎面跑来然后跳入水里;还有的是手扶台沿先来个倒立,然后“掉”进了水里……
到了空中,他们的身体就仿佛着了仙气,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身体直立,舒展挺拔,有的抱膝翻腾两三周,轻盈敏捷,还有的曲体翻腾加转体,令人目不暇接,使你屏住了呼吸。而当他们入水时,有时会溅起很高的雪浪花,但这是失常现象。技巧高超的运动员象陈肖霞、李宏平等人会用翻掌压水花的绝技,入水时象一道闪电,劈开一条通道进入水里。入水后几乎看不见什么水花,只有几个气泡旋转、旋转……
当我得知从十米跳台到水面只有一秒七的瞬间时,不禁更加钦佩跳水健儿的精湛技巧。我简直想不出有那个运动项目象跳水这样把成年累月的训练所付出的劳动,所获得的技巧和胆量,完美而从容地体现在一秒七的比赛时间里。在这一秒七的刹那间,要起跳,要向下翻腾,要侧身转体,还要翻掌压水花……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美感;既要有速度,又要有力量;既要有清醒的空中意识,又要有娴熟自如的体态,真是不容易啊……
这是一个普通的跳水馆。
这里有海洋的美!


第8版()
专栏:

工地的傍晚〔版画〕 郑震


第8版()
专栏:

不要掷骰子
何养明
对于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其方法自古就多种多样。唐朝末年有一位董昌,发明创造一种极简便的用人法,就是掷骰子,他手下的将官都是掷骰子当上的。此人颇能举一反三,办理民讼也是掷骰子“不胜者死”,而“胜者为直”。用掷骰子的方法选用人才的结果,史书上说:“昌所用诸将徐珣、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这类“人才学家”,当然只能留下千古笑柄。
无独有偶。抗战前,山东省有个韩复榘,发明创造一种“观察、站队法”,比董昌似乎高明。韩常于清晨出去“观察”,有一个彻夜赌博的小职员被韩“观察”为“能起早”而提升为县长。他判案也不同于董昌,例如他处理一批吸鸦片者,他命令谁吸鸦片就站在左边,不吸鸦片的站在右边,站完队后命令把站在右边的一律枪毙(意为不老实者枪毙)。这位韩将军也是一位“人才学家”。他后来被蒋介石“处决”了。
以上这两位“人才学家”的办法,在今天看来是十足的笑话。在可笑之余,仔细琢磨这“掷骰子”法和“观察”法还有没有变相残余呢?在分配工作中的学非所用,其分配方法似也有“掷骰子”的余毒。一堆档案随便一分,颇有撞大运的成分;而根据某个人的一时一事就对一个人作出判断,和韩某的“观察”法怕也有近似之处。看来要彻底根除董某的“掷骰子”法和韩某的“观察”法的余毒,不仅应该从形式上而且应该从实质上予以彻底铲除,才能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8版()
专栏:连载

一束玫瑰
梅苑
春到广州
空中乘务员宣布:现在是晚上7时40分,飞机将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此地气温18度。
走下飞机,一阵暖和的风迎面扑来,象是向我展开欢迎的羽翼,又象是让我鉴别故乡的特色。我如同一个出生未睹慈父面的游子,第一次怯生生站在慈父面前,却不知道是慈父消瘦?还是儿消瘦?
因为飞机误时,所以抵达广州时无人接机,只好向服务台求助。国内的服务员和售货员似乎都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派,无视于顾客的等待。这种异于世界各地的服务态度,使我心痛祖国受创之深。在十年大动乱期间,许多是非被搞颠倒,许多思想被搞混乱,特别是对人才与时间的糟蹋。多少人失去生命中最珍贵的十年,多少人根本不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而且时间比金钱更贵重。他们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同时也浪费别人的时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保障的生活,使一些人模糊了权利与义务的相连性,他们不知道享受多少权利,就应该尽多少义务。国家为我们保障了最基本的生活,我们也应该为国家尽力做好最基本的工作。先进国家现代化的设备和比较高的生活水平,这些成果都不是从天而降,而是由无数的智慧、血汗、劳力凝结而成。我们原是世界上最耐劳的民族,决不要丢失这种可贵的品质。
虽然接通了外办办事处的电话,但对方表示无能为力,要我耐心等待。背着一个手提袋,身旁是一个大皮箱,我在冷冷清清的机场大厦门前站岗。这时候,天空飘着微微的细雨,远处蒙蒙的万家灯火,使我感到如同流浪到一个陌生的异国,而不是身处在故乡。
8时35分,一辆汽车匆匆驶进机场停下,从车厢里跳出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子。我知道这是负责接待我的外办工作人员。正要和她招呼时,她已经在我面前擦身而过,冲向服务台,我只好等她再转回来。
终于,我坐进小汽车离开机场,沿途婆娑的绿树显示着:春到广州了。
(1980年2月25日)
?


第8版()
专栏:

抒情诗二首
王亚平
诗诗,生命的火花,热力在沸点之上,光彩胜过曙色中的红霞。诗,战斗的号角,不是名的钓饵!不是摇摆的风标!诗,生活的激浪,来自肺腑的情涛,憧憬人类最高希望。
茑萝我喜爱茑萝,鲜红的小小花朵,形似五角星,象落入百花中的星火。我曾浇水,扎藤,为了排遣心情的寂寞。现在百倍地想望,小红花开到我的心上!点燃起激情,让青春在血液里复活。我愿为花团锦簇的时代,唱短小抒情歌!


第8版()
专栏:

早晨的歌(两首)
李春林
高高的酒盅高高的水塔象酒盅,早晨的雾气象溢出的酒。夜晚邀明月干十杯,清早向太阳敬一斗。生活已开始有香味,如流的岁月美似酒。今朝有美酒不要喝醉了,明日有喜讯还要饮几口。一路上,盅盅美酒壮行色,为明天,斩关夺隘朝前走。
摇篮东湖边竖起了脚手架,远看,象座摇篮朝天搭……摇篮边,送砖送瓦送栋梁,工人用热汗培育“楼娃娃”……歌声不是催眠曲,歌手比母亲更伟大。转眼美景不胜收,摇篮里长出了新楼厦……清晨揽湖当镜照,楼外还建楼,厦外添新厦……夜来款待东湖水,家家的电视机,近水阳台架。摇篮在电视里招招手,再见吧,前方等着抱“四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