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埃及通讯

埃以谈判重开
本报记者 邢象超
停顿了两个月的埃以美三方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几经周折,终于在13日到15日在开罗恢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新的一轮谈判,而只是自治谈判的一个下属委员会——法律委员会的谈判。再说,谈判也未获结果。
根据7月初埃以美三方代表团团长会谈所作的安排,从7月中到8月初,将举行好几次法律、经济委员会的会议。至于由代表团长参加的新的一轮谈判将迟至8月5日才开始。联系到贝京政府几个月来顽固恶劣的表现,人们感到,今后一段时间关于自治谈判的安排,实在是个勉为其难的办法。其结果如何,是完全可以预料得到的。
几个月来,自治谈判从搁浅到最后完全停顿的过程,也是贝京破坏和谈的行动逐步升级的过程。他顽固坚持霸占东耶路撒冷的立场,不断新建和扩建定居点,加强对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镇压。就在这次自治谈判法律委员会复会前夕,以色列参加谈判的代表、司法部长塔米尔还提出一项新的法律,规定凡公开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展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旗帜或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歌曲的巴勒斯坦人,将受到最高3年徒刑和5,000美元罚金的处分。据报道,目前,在以色列监狱中,因反对以色列占领而被监禁的巴勒斯坦人,竟达6,000人之多。正如萨达特总统最近在接见美国记者时所说的,“贝京不要和平。”
美国对于贝京的所作所为感到恼火。因为,戴维营协议、和约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治谈判,是卡特几年来在外交方面颇为得意的政绩之一。如果自治谈判谈不下去,势必会对卡特在大选中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几个月来,卡特在不得罪多数犹太选民的前提下,也对贝京施加了一点压力。3月1日以来,安理会7次开会,谴责以色列。除4月30日关于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决议外,美国都未使用否决权。美国56个知名的犹太人也发表联合声明,谴责贝京政府中的“极端分子”。然而,美国对贝京的经援、军援,并未削减多少。这是贝京处境虽然十分孤立,而态度仍然极端嚣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切,已经引起了埃及的很大不满。萨达特总统公开指出:美国继续加强以色列的做法,“是一个错误”。这样的指责是近年来所少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谈判,与其说是为了解决问题,还不如说是为了各方的需要。美国是为了大选,贝京是为了给自己涂上一点“和平”的油彩,以应付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压力,而埃及则可以通过谈判,在会内会外揭露以色列,加深其孤立处境。
这里关注自治谈判的人们,期待着两个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和以色列的议会选举。据西方报刊透露,美国白宫和国务院的一些官员曾向阿拉伯国家和西欧国家的人士表示,在总统选举之后,美国将坚持实现“自决”,“即使这意味着在特拉维夫处于大炮射程之内建立一个激进的巴勒斯坦国”。至于贝京,虽然以微弱的多数,暂时度过了议会的难关,但是,反对党头面人物正在国内进行积极活动。《耶路撒冷邮报》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贝京在国内的影响又在大幅度下降。议会中的新的冲击波的出现,可能不会太远。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铃木内阁走马上任
孙东民
日本政局经过一阵不小的动荡,开始趋于平静。
执政的自由民主党7月15日举行该党众参两院议员大会,一致选举铃木善幸为新总裁。接着,17日召开的特别国会,又指定他为日本第70届内阁总理大臣。他在当天成立了铃木新内阁。
铃木作为自由民主党大平派的一员,在这次酝酿新总裁的过程中一鸣惊人,压倒群雄,不战而胜,体现了财界希望稳定政局的意图。
自由民主党从1955年以来一直维持一党执政的局面。从60年代开始,它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度过了约12年的政权相对稳定的“黄金时代”。70年代初期以后,随着“美元危机”、“石油危机”等等的不断出现,日本经济发展的速度减慢了,国内的能源问题、财政问题日益严重,在自由民主党内,不断出现腐败现象,派系之争渐趋激化。1976年的众院大选,该党未能取得过半数的议席,一党执政的体制开始动摇。围绕着总裁、首相的宝座,“三角大福”(三木、田中角荣、大平、福田)各率一干人马竞相角逐。1972年以来的8年之间,四易首相。最近半年之中又两次解散众议院。特别是由于自由民主党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结果国会通过了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财界人士大为震惊,纷纷要求自由民主党停止内讧、重新确立政治伦理,并敦促该党对此进行“反省”。
前不久举行的众参两院首次同时选举,固然是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所引起的,但据日本报刊透露,在自由民主党内,有人企图利用双选举一举夺回稳定多数议席。选举结果表明,自由民主党针对选民厌恶该党政治腐败、希望保持政局稳定的心理提出的“一个誓言”(确立新的政治伦理)和“三个安全”(建立安全的生活、安全的国家和安全的未来)”等口号,得到了选民的理解。同时,该党在选举中,又利用大平首相在任内病故这个时机,开展了“吊丧”竞选活动,争取到大量的“同情票”以及不支持特定政党的那部分选民的“流动票”,因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压倒的胜利”。
这次众参两院的同时选举,改变了70年代中期以来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国会中“平分秋色”的政治地图,在野党提出的“联合政权”设想并未实现。于是,政局的中心转入由谁出任自由民主党新总裁和内阁新首相。经自由民主党党内各方协商,决定新总裁的人选尽可能由党的“最高顾问会议”调停,“党的基本问题运营调查会”予以协助,并在6月26日提出了“原则以协商方式选出”的方针。各派都为“确保选出继任人的主导权”展开了紧张的幕后交易。
据报道,在酝酿初期阶段,前干事长中曾根康弘、前政调会长河本敏夫和前外务大臣宫泽喜一呼声最高,一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随着党内第一大派大平派决定推举铃木善幸为总裁候选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铃木作为大平派的“大管家”,深得大平前首相的信任,“容易统一全派意见”。他不但多次担任党的总务会长,“精通党务”,擅长党内协调,而且多次入阁,“阁僚经验”丰富。加上铃木得到实力雄厚的田中派的支持,党内第三大派福田派又在“实现党的改革”的前提下不表示反对,中曾根、河本也“放弃了出马竞选的念头”,财界首脑均表示欢迎,推举铃木任新总裁的大势终成定局。
据报道,由党内各派实力人物组成的铃木新体制,在党内“新老交接”的呼声中将努力建立“长期稳定政权”。如日本刊物所说,考虑到财界的总意图,“自由民主党难以分裂,保守、中间政权难以成立,由在野党组成的政府难以实现”。也有这样的看法,自由民主党如不“好自为之”,下届选举也不是没有重新失去稳定多数的可能。
铃木善幸在当选自由民主党新总裁后表示,他将加强党的“和谐与团结”,“停止内讧,重新确立政治伦理”。在内外政策方面,他将承袭大平前首相所制订的政策和做法。在日中关系上,铃木表示他将“继续巩固大平首相奠定的日中关系的基础”。


第7版()
专栏:时事综述

法国西德关系的新发展
方原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在八名内阁成员陪同下,于7日至11日访问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是自1962年戴高乐将军访问西德以来法国总统对西德的第一次正式访问。
自从18年前戴高乐和阿登纳实现法—德“历史性和解”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1974年德斯坦和施密特先后执政以来,两国关系更为密切。每年三次的首脑会晤形成了例行制度,至今已举行过35次之多。而这次法国总统的访问之所以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这次访问表明,将会出现“一个法—德推动的更加独立的欧洲”,并“将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实质性的变化”。
法国总统在访问的第一天,就用明确的语言说到:法国和西德应该“一起采取行动”,建立“一个强大的和独立的欧洲”,“恢复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正当的地位”。这番话成了德斯坦总统此行期间言论的基调。施密特总理说:“我特别支持德斯坦总统这样的讲话:法德进行合作,以加强欧洲团结和欧洲意识。”两国首脑在许多场合反复重申了这一思想。
两国总理特地到西德巴登巴登检阅了法国西德联合举行的军事游行。施密特总理认为这是法德在军事方面加强合作的一个象征,据报道,施密特还表示赞成法国使其核打击力量现代化,两国就一些联合项目,包括发展通讯卫星和新型坦克达成了协议。
西方通讯社指出,德斯坦访问西德,“使法德合作有了新的进展”,“重申了它们要使欧洲在世界事务中有更强的声音的愿望。”施密特总理直言不讳地指出:“法国和西德认为,西欧必须建立足够的抗衡力量以对付苏联特别强大的军事力量,欧洲的每一个国家都应当尽自己一份力量。”法德两国首脑这种考虑和决策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欧洲和世界的现实和大多数欧洲人民的愿望。苏联在欧洲正面屯集重兵,同时从侧翼——中东和非洲对欧洲迂回包抄,因此不仅是欧洲各国面临的现实威胁,也是当今世界动乱频仍的主要根源。面对苏联在全球的扩张,欧洲各国理所当然应当增强团结,加强防务,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
法德推动建立“强大的和独立的欧洲”,也反映了法德等一些西欧国家同美国的分歧和矛盾。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法国和西德采取了某些与美国不同的策略。因此,对法国西德再次强调“独立的欧洲”,西德的一部分政界人士表示疑虑。西德巴伐利亚州总理施特劳斯在欢迎法国总统的宴会上指出,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不应当是“一种两个国家的联盟反对更广泛的欧洲联盟或者对抗美国”。
针对这些看法,德斯坦总统指出“人们不应当反对两件可以相互协调起来的事情——欧洲的权力和忠于大西洋联盟。”法国总统在谈论“恢复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正当地位”时又指出:“我们不打算单独起这种欧洲的作用”,“我们属于同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对我们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据外电报道,苏联官方评论员在法国总统访问西德期间,大量评述了法德首脑会谈,似乎表现出对一个由法德起主要作用的欧洲在国际事务中起更大作用一事“表示欢迎”,以为可以借机继续离间美欧关系,以从中渔利。而法德两国首脑在1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两国将在防务方面合作,以“对付苏联特别强大的军事力量”,则正是对莫斯科企图分裂西方联盟的回答。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指出:“西方民主国家的根本的共同利益超过了它们在贸易和策略方面的分歧。只要苏联仍然成为一种威胁,联盟解体的可能性就是极其遥远的事。”


第7版()
专栏:

枯萎的橄榄枝
本报记者 李云飞
苏联侵占阿富汗已经七个月。它为牢固控制阿富汗而采取的两个手段,即巩固傀儡政权和镇压人民反抗都没有奏效。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犹如扑不灭的火焰,正朝着有利于阿富汗人民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苏联一再摇晃被西方称为“枯萎的橄榄枝”的货色。
尽管苏联《真理报》煞有介事地声称:“从阿富汗撤出部分苏联武装部队是(苏联)诚意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证明,是对巴基斯坦和伊朗方面作出的积极响应”,现在真相已经大白,苏联上个月宣布的部分撤军,根本不是什么撤兵而是换防增兵。
卡拉奇出版的乌尔都文的《战斗报》指出:“苏联在表示愿意对话的同时施加不能接受的条件,这只能说明,莫斯科想以愚弄世界来争取更多的时间。它要让其部队长期驻留在阿富汗。”事实确实如此。来自阿富汗的消息表明,苏联人正在阿富汗修建永久性的通讯设施和地下燃料储存库;扩充机场、修建大型军事基地和苏军营房;在苏、阿边界的阿姆河上修建两座永久性的桥梁以代替入侵时的活动浮桥;苏联士兵在阿富汗的服役期限最近规定为两年;阿富汗政府的所有部门都掌握在苏联人手中,阿富汗政府的内外政策,甚至消息发布和报纸社论都由苏联人控制;八名苏联顾问已经开始起草阿富汗新宪法。
这就说明,苏联决不会轻易从阿富汗撤兵,也不会举行真正有诚意的谈判或同意任何合理的政治解决方案。它提出的谈判也好,政治解决也好,都包含有不能接受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使卡尔迈勒政权得到国际承认,使苏联的长期占领合法化。如果接受这些条件,那将是养熊贻患,后患无穷。《巴基斯坦时报》最近在一篇题为《俄国:回到沙皇时代》的文章中指出:“苏联已经插进阿富汗,也等于是整个伊朗高原地区。这个高原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苏联正处于向这些国家施加影响和压力的地位。这就象一只把脖子硬伸进阿拉伯帐篷的骆驼。慢慢地,它把整个身子都挤进来而把阿拉伯人挤出帐篷。随着时间的推延,俄国熊将会扮演这只骆驼的角色,把这整个高原地区变成另一个中亚细亚。”因此,这里的人们认为,现在需要坚持原则,加强斗争,既不被苏联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也不为它伸出的“枯萎的橄榄枝”所引诱,这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正确途径。


第7版()
专栏:

莫斯科的烦恼
鲍世绍
莫斯科从红场到谢列梅捷沃机场一片繁忙景象。新建筑旁边的渣土在清理,沿街的墙壁在刷洗,一幅幅标语牌在竖起来……。然而,在这为莫斯科奥运会作准备的热闹场面背后,一个苏联当局不想看到的阴影越来越显得清晰起来。
四年前,今夏在莫斯科举行奥运会的决定一作出,苏联当局就制订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大兴土木,到国外订购现代化设备,一心想借这次奥运会的机会,把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形象大大炫耀一番。然而,苏联军队悍然入侵阿富汗激怒了全世界,使这次奥运会遭到了许多国家运动员和游客的抵制。这就打乱了莫斯科的如意算盘。
莫斯科原来预计会有一百多个国家一万二千名运动员前来参加这届奥运会,而现在由于几十个国家抵制,看来运动员到不了一万名。
更重要的是,不来的运动员有许多是上届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员。他们中的不少人,将分别参加在美国等国举行的同本届奥运会唱对台戏的国际体育比赛。因此,这届运动会的水平有不少项目将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莫斯科原打算利用西方国家的电视广播系统对这次奥运会和苏联各方面的“成就”作一番宣传。由于许多国家的抵制,许多西方广播电视公司大大削减了他们的报道计划。
据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已经取消了对奥运会的报道计划,英国的独立电视公司和英国广播公司把播送奥运会节目的时数从一百七十小时减到四十五小时,日本朝日电视台从二百四十小时减到四十小时,而西德计划奥运会期间每天只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播送奥运会的实况。
苏联当局为筹备这次奥运会花费了一笔巨额的资金。他们原想吸引大量的西方游客,通过收取膳宿费用,出售入场券、彩票、纪念品等,从中捞取实惠,收回工本。今天这一招也落空了。据报道,来莫斯科参观奥运会的游客,原预计从美国来的就有二、三万人,现在大约只有二千人了;加拿大从三千人减到四百人;日本从一万三千人减到一千人;西德从一万二千人减到七千人;法国从五千人减到二千人。
说来也十分可笑,莫斯科市市长先生面对这个现实,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对莫斯科市民说,游客“越少越好”,“服务可以更周到一些。”这位市长总算告诉了莫斯科市民一点真情,但是对为什么游客会减少却讳莫如深。这对于解开人民心中的疑团究竟能起多大效果,市长先生心中也是有数的。但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第7版()
专栏:国际体坛

罗马尼亚体操新秀
罗马尼亚是世界女子体操强国。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在美国沃思堡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罗马尼亚首次登上女子团体冠军的宝座,一举压倒了世界劲旅苏联队。在这场震惊国际体坛的鏖战中,艾·吉·埃蓓尔列、梅·鲁恩这样一些后起之秀,崭露了头角。
埃蓓尔列和鲁恩在德瓦市的罗马尼亚奥林匹克体操训练中心,受到著名体操教练贝拉·卡罗利的严格培训。
身高1.52米、体重34公斤的埃蓓尔列,7岁开始练体操,15岁在沃思堡世界锦标赛获得自由体操冠军和高低杠第三名(我国马艳红是高低杠冠军)。她出生在一个体育家庭——父亲曾是足球运动员,母亲是六十年代罗马尼亚体操名将。但是,了解她的体育界人士对她的中肯评价却是:埃蓓尔列的成功,是靠七分努力三分天赋取得的。是的,埃蓓尔列是位勤奋、稳健而寡言的姑娘,她并不只着眼于哪个单项的冒尖,而是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个单项都苦练,动作扎实可靠。
她说过:“在艰苦的训练课中做高难度动作是我最大的愉快。”她有很强的事业心,爱好的体育活动很多:游泳、滑雪、滑冰(包括旱冰)、自行车……甚至足球,但是最专心致志的还是体操。每次比赛前,她集中思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动作上,据她自己说,常常为此在梦中重复着一套套动作。
今年刚满15岁的鲁恩,身高1.49米,体重38公斤,小学一年级开始练习体操,10岁参加第一次正式比赛,两年前才成为罗马尼亚国家队员。去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她获得女子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
鲁恩的技术在发展,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罗马尼亚全国锦标赛上,她完成了不少难新动作,如高杠两次分腿支撑回环成倒立,平衡木后手翻、后空翻接前空翻,自由体操第一串——团身后空翻两周、第二串——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第三串——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等。
(巴陵)
(附图片)
罗马尼亚能够成为世界女子体操强国,同平时对运动员进行严格而系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图为著名体操教练卡罗利正在训练一名六岁的小姑娘作平衡木动作。


第7版()
专栏:国际体坛

残废人奥运会闭幕
创造一批奥运会和世界新纪录
四年一次的第六届残废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七月五日于荷兰东部的阿纳姆结束。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世界四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千名选手。美国选手的成绩最好,共获得七十六枚金牌。以下的名次是波兰、西德、加拿大、英国和荷兰。
参加本届残废人奥运会的选手,根据身体条件的不同分为四大类:盲人、四肢不全者、瘫痪者和大脑性瘫痪病患者。根据他们的伤残程度分成不同级别。这次比赛设有田径、游泳、轮椅篮球、击剑、射箭、射击及其他项目。选手们在比赛中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一批残废人奥运会和世界新纪录。他们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顽强作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赞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