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充分发挥政策潜力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两个农业文件指引下,我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众多经济基础较好的社队,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不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社队,一年就翻了身。农民高兴地说:“政策暖人心,遍地是黄金”,“政策比老天爷都厉害!”
在这个期间,各地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做了五件大事:第一是尊重社队的自主权;第二是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三是发展家庭副业和落实自留地;第四是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第五是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这几件事,虽然有些地方还落实得不够,有的甚至还落实得很差,但是总的看来,政策已经发挥了推动生产的巨大作用,为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开了局面。
在我们这个人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国家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子。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实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要有现代化的机械。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大量投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增加更多的农业投资,甚至工业品和农副业产品之间,还存在不等价交换,而且这种状况还不可能一下子改变。那末,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能否在投资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取得较快的发展呢?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是可能的。
为了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关键在于发挥我国人多的优势,靠政策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潜力。为什么有些地方生产长期徘徊,一经落实政策就大步前进了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经常歉收,农民要吃统销粮,一搞生产责任制就一变而向国家交售余粮呢?为什么有些社队仅仅有了一点种植的自主权,很快就突破单一经营的框框,出现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呢?这都说明了落实政策的潜力确实不可低估。长期以来,我们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经过农民的劳动积累和国家投资,农业和工业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地有潜力,资源有潜力,只要认真落实政策,解除多年来限制农业生产力发展、捆住农民手脚的那一套极左政策,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力,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各方面的潜力,特别是政策的潜力,发挥得还很不够,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还刚刚开始,有的地方可以说还没有开始!我们必须看到,极左路线在农村造成的严重影响,虽然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它的余毒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过去指导农业的那一套“左”的思想、“左”的政策,使一些同志直到现在对发展农业仍然想的很窄、限得太死。他们对党的政策调动起来的人的积极性是农村最强大、最活跃的生产力这个根本观点理解不深,对长期被压抑的农民渴望落实政策使生产迅速发展、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的心情体会不深,对继续落实政策的巨大潜力认识不够。有些同志看到少数地方落实政策过程中出点问题,就以为是政策“右”了,落实政策“过头”了,就不敢大胆按政策办事,甚至有意无意阻碍政策的落实。比如,有些同志把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所引起的富裕程度的差别,误认为是两极分化,因而不敢大胆落实有关政策。又如,中央文件中指出三种责任制都可以实行,但是增产效果显著、很受农民欢迎的联系产量计酬的责任制,还不断受到种种责难。再如,生产队的自主权的落实,更是差的很远,不少地方对种植计划、产品处理和加工等方面的权利老是抓住不放,生怕社队自主权多了,就“不好管了”,总想靠行政命令而不善于用经济手段办农业,等等。这些都说明,继续肃清极左流毒,解放思想,落实政策,仍然是农村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全国有一部分地方,估计可能有一亿人口,有的从合作化以来基本上没有吃到多少甜头;有的三年困难时期垮下来以后,生产一直上不去。这些地方,人口增加了,粮食没有增产,国家每年要调给很多粮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究竟是什么问题呢?当然,自然灾害有,但不是年年有,根本问题是那套“左”的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对集体经济失去信心。因此,在那些长期困难的地方,可以适当放宽些,采取一些能够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政策,或者给予必要的扶助,首先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后在这个基础上前进。这样,这些地方的农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得以逐步恢复、发展,国家也能减少一部分负担,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发展生产有利的政策就继续贯彻落实,并且根据当地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挥人的潜力和土地的潜力,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地方,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扶助外,要适当放宽政策,把各队、各户的生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他们自己多想办法,开辟多种门路,实现增产增收。绝不能在落实政策上搞“一刀切”,更不能无中生有地去“堵资本主义的路”,把发展生产的门路限死。
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是兼顾国家、集体、社员利益的,首先要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当前我们的农业要增产,主要靠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总是跟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联的。离开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会落空。
经过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长期干扰破坏的农村,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一定要靠政策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持续地、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扎扎实实干它几年,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新的经验,作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思想要解放一些,办法要活一些。我们相信,政策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必将激发亿万农民巨大的创造力,农村经济定会出现一个新的更加活跃的局面。


第1版()
专栏:

政策没有偏 农民都说好
——江西几位地委书记谈当前农村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是好了,还是“方向道路出了问题”?当前,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落实政策,把农村经济搞活,还是搞过了头,要收一收,纠一纠?
最近在南昌参加江西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部分地委书记,结合江西农村实际,谈了他们的看法。
宜春地委书记王树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很好,可是,现在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目前的情况是:农民说好,个别干部说乱;农民怕变,确实也有个别干部想变。
从我们地区情况看,目前农村没有什么需要纠偏的问题。我们作过不少的调查,对去年以来执行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农民都是说好的,没有一项说要变的。现在,有些同志说农村右了,大概是指这样几个方面:
(一)把包产到组,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多种经营项目,实行管理到户、责任到人的生产责任制,看成是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断言要滑向分田单干。我们地区去年百分之六十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增产幅度都大于其他生产队。今年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生产队搞包产到组了。去年部分生产队建立多种经营的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实行管理到户、责任到人,效果很好。这既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又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怎能看成是右的倾向?
(二)把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看成是违背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断言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这实际上还是过去那种穷富拉平的“穷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认为,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富裕。我们地区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生产队,因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而出现一部分人增收、一部分人减收的现象,只有增加收入多少快慢的不同。这是富裕程度的差别,同“两极分化”完全是两码事。
(三)把搞活农村经济的措施,比如支持社员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允许集体和社员个人的各种农副产品上市等,看成是助长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其实,这些做法是必不可少的,城乡人民都很拥护。去年农民从这里受益很大,农民现在就怕割掉这个“尾巴”。
上面这些情况说明,农村目前极左的东西远没有批透。一些干部思想僵化、半僵化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有些同志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管实际怎么样,只照过去的“本本”办。这样是办不好社会主义农业的。我们地委最近给各县委打了招呼:第一、不能随“风”摆,要坚定地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党的政策;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不要什么都要求中央发具体规定才办,那样就是请中央编一部《辞海》也不够。
吉安地委书记王书枫:我们地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四人帮”后,粮食总产量三年增产了八亿三千多万斤,去年最多,增产五亿斤。全区人均产粮九百一十五斤,农村人均纯收入九十元。我们那里登报少,有人说我们是悄悄过好日子。这个好日子怎么来的?原因很多,主要靠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政策落实得好一些,又是由于批了极左,解放了思想。我最近跑了一些县、社、队,所见所闻,感到当前农村仍然是经济政策还不够落实的问题。特别是按劳分配、定额管理等,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阻力还很大。阻力主要是极左的流毒没有肃清。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农民现在怕变,就是怕极左路线回潮,搞掉了缸里的米、坛里的油。
现在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农村要反右纠偏。他们说,虽然增了产,却把思想搞乱了。这不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吃了多年“穷社会主义”的苦头,让农民变富的政策一贯彻,把发展生产同农民的物质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好现象。前些年,取消“个体积极性”,割了农民的“尾巴”,结果,集体积极性也搞掉了。我们要经常想想这些教训。
什么是社会主义农业?我看只要坚持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不搞分田单干,不搞雇工剥削,不放高利贷,具体的做法就不要规定那么多,那么死。国家那么大,农民那么多,情况那么复杂,怎能一个模子套下去?还是活一点好。我们地区有个永新县,过去农民没有油吃,城镇供应食油很困难,欠了职工三年的供应油。后来这个县实行“借田种油菜”,就是每年冬季借给社员每人一分左右的冬闲田种油菜,收入归自己,每人只要向国家交售一斤油。结果,全县吃油的问题都解决了,三年的欠油也补给了职工。去年许多地方都实行了这个办法,油料大增产。可是,现在有的同志说这个办法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我觉得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看实际效果,不要一说就是什么方向、道路问题。多年来干部已经搞怕了,左边一个坑,右边一个坑,中间才是一条线,干部提心吊胆在这条线上走,不知道哪天掉进坑里,谁还敢前进?搞社会主义总是要人民过好日子,生产不发展,社会主义就是一句空话。
上饶地委书记李可时:农民把现行的政策说成是爱民的政策。事实也是这样,随着落实这些政策,我们地区去年粮食增产六亿五千万斤,人均收入增加二十一元,农民的手头开始活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点改善。好景刚开始,有的同志又担心方向道路出问题,想卡一卡了。他们似乎这样看问题,农民缺吃少喝时,可以放手不管;现在,“农民生活不错了,不仅有了热水瓶,还穿上了的确良啦”,放开的手应该收回来,讲讲“方向”、“道路”了。形势好了想要变政策,实质是极左思想还在作怪。我们地区针对这个问题,大张旗鼓地在干部、农民中宣传“四个稳定”:一是政策稳定,二是生产队规模稳定,三是生产责任制稳定,四是生产队干部稳定。这四个稳定,中心是政策稳定,就把农民的心稳定下来了。
对于农民靠集体致富,目前没有争议;对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有些干部却不放心,不敢放手;特别是少数社员的家庭副业收入超过了集体分配的收入,更感到方向道路有问题了。从我们地区情况看,社员家庭副业刚刚有所恢复,潜力还很大,还不是过了头。即使社员的家庭副业收入超过了集体分配的收入,只要来路正当,也无可非议。我们地区婺源县一个生产队长去年家庭副业收入人均三百多元,集体分配收入人均一百九十多元,报纸登了以后,就有人提出要“查一查”,似乎又要打人家的“暴发户”了。我到过这个队长家里,他的家庭副业收入主要是养了二十箱蜜蜂、四头猪、一小塘鱼,房前屋后栽了二十多棵果树,一年打三、四头野猪,七七八八加起来,收益一千多元。他家三个劳力,都在队里出工,队里规定的投工投肥任务都超额完成了,这有什么不好呢?在鄱阳湖边,有的社员一户养六、七十只鸭,有的上百只鸭,一些基层干部问我:要不要限制一下?我说,目前鸭子总的不是养多了,还是少了,即使有的户多养了一点,也不要限制。如果因个别的户多养了几只,就来个普遍的限制,势必挫伤多数人的积极性。
抚州地委副书记王金凯:我们地区连年增产增收,特别是去年,粮食增产百分之十八点四,人均收入增加二十五元,达到一百零六元,全区农村形势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农民朝着富裕的方面走。这三年来,农民开始富了,农村开始活了,有的领导反而担心起来了。我们过去搞的那一套,把农民搞得很苦,还自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现在农民冒了点尖,又生怕农民搞“资本主义”。我看,按照现行的政策搞下去,农村搞不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
有的同志说现在农村有右的倾向,就往往说到基层干部不敢管投机倒把了。我作过调查,还不能作这样的结论。农村集市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活跃起来的,农村集市活跃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中间必然出现一批小商小贩,他们肩挑手推,起着国营商业还起不到的交流物资的作用。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们自己都有好处。因此,不能把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当作投机倒把来打击。当然,对他们也有个正确引导和教育的问题。目前,我们地区的基层干部不是不敢管投机倒把,而是对投机倒把的概念还没有弄清楚,只要把界限划清了,干部就敢管了。这方面,有政策问题,也有工作问题,不能凭这一点就说农村右了。
新华社记者 马钟明 刘光辉
(本报略有删节)


第1版()
专栏:

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
青岛市坚持用辩证法指导经济调整
据新华社济南五月十一日电 新华社记者路云报道:中共青岛市委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辩证法,用以指导调整国民经济的工作和安排人民生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尽力而为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共青岛市委认为,只有把这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才可以在有限的财力、物力范围内把国民经济调整好。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机械、纺织、化工、轻工都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能很好地发挥老工业城市的积极作用。
在调整工作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工厂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着“你长我不长”、“愿上不愿下”的思想。市委多次组织计划、基建、工业、财贸等系统的干部学习,引导他们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辩证统一思想,反复强调要从全局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上下认识统一以后,下决心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去年六月,这个市列出一百三十五个重点工程,对五十九个建设条件不具备的,坚决停建、缓建或缩小规模。到年底,除个别项目需要续建外,大部分已建成投产。
对工业企业的调整,也根据截长线补短线的原则,分别不同情况,实行关闭、合并或转产,集中力量发展轻工、纺织和电子工业。结果,市场上比较短缺的轻纺、电子产品,去年增长幅度都很大。
在安排城市人民生活方面,青岛市委坚持既要处处为群众着想,去办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又要根据实际可能,不乱许愿。市委了解到当前有些单位新宿舍盖好以后缺水、缺电,公用设施也不足,因而强调在力争多盖宿舍的同时,首先要解决新建宿舍的水、电配套等问题。市委指示有关部门把有限的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同新建宿舍有关的供电、供水配套工程,以及购置公共汽车、电车、拓宽道路等方面,从而使去年竣工的近七十万平方米宿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做到了水通、灯亮,有一万一千多户职工迁入新居,五千多户改善了居住条件。群众反映,量力而行,说到办到,比脱离实际开空头支票好。


第1版()
专栏:

华总理同海德拉主席会谈圆满成功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三日电 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海德拉主席今天下午继续举行了会谈。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毛两国领导人两次会谈都谈得很好。双方就广泛的国际问题,尤其是中东、西南亚和印支以及非洲形势充分交换了看法。会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在许多问题上,双方的观点是一致的或相似的。
发言人还说,双方在会谈中还讨论了进一步发展中毛友好合作关系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华国锋总理在今天会谈中介绍了中国对当前国际总形势的看法。华国锋着重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动荡和紧张是根源于霸权主义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
关于中东问题,他说,由于超级大国的插手和挑拨,阿拉伯国家之间出现了不和和分裂。他重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为收复失地和恢复民族权利所进行的正义斗争,支持中东问题的全面、公正解决。他真诚希望阿拉伯国家能够消除分歧,团结起来,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华国锋说,阿拉伯国家团结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加速胜利的到来。


第1版()
专栏:

邓副总理会见并宴请海德拉主席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在这里会见了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海德拉主席以及随行人员。
在亲切友好的交谈中,邓小平称赞毛里塔尼亚在执行国内外政策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中毛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一定会越来越密切。
海德拉主席说,毛中之间的合作是符合两国人民最高利益的,合作的基础是坚实的。
在谈到国际局势时,邓小平强调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大国霸权主义加紧争夺和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首先受害的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
海德拉主席认为,第三世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避免大国霸权的损害。
邓小平还向贵宾们介绍了中国人民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会见后,邓小平副总理设午宴招待海德拉主席等毛里塔尼亚贵宾。
毛里塔尼亚驻中国大使巴·穆罕默德·阿布杜拉希参加了会见和宴会。参加会见和宴会的还有:我国外交部副部长何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外经部副部长程飞、卫生部副部长谭云鹤、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赵源等。(附图片)
邓副总理会见海德拉主席。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大庆油田二十年作出重大贡献
累计生产了四亿九千多万吨原油,上缴利润和税金将近五百亿元,相当于国家给大庆投资总额的十七点八倍
据新华社大庆五月十三日电 大庆油田开发二十年来,已累计生产了四亿九千多万吨原油,上缴利润和税金将近五百亿元,相当于国家给大庆投资总额的十七点八倍。
另据大庆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这个油田全面开发以来,又接连在外围地区发现了六个新的中、小型油田,找到的储量,可建成年产大约三百万吨原油的生产规模,这使大庆累计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六十年代初期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三。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二十个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地区,为进一步扩大大庆油田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1版()
专栏:

继续解放思想多出好书快出好书
王任重同志在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说:要用更好的精神食粮鼓舞人民向四化进军
据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三日电 新时期的出版工作要繁荣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四化建设服务,主要抓什么?
最近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讨论了这个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任重在讲话中说,要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项重要任务抓好。毛泽东同志有关宣传工作的论述,《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部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出版工作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认真贯彻执行。
王任重同志强调说,出版界当前要继续解放思想,继续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质量第一,多出好书,快出好书,用更好的精神食粮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增长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鼓舞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四化进军。
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回顾了三年多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出版工作的情况。大家满意地指出:出版工作冲破林彪、“四人帮”的禁锢之后,立即提出新时期出版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很快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气象。广大出版工作者积极动员著译力量从事创作、编著和翻译,出版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图书,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座谈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会议认为,出版工作在解放思想中,在前进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是难免的。近一个时期,有个别出版单位忽视出版物的思想性,考虑经济效果多了一些,甚至翻译、出版了少数没有多大价值的、猎奇的文学作品等,引起一些同志的批评和争议。这些问题固然值得注意,但在整个出版工作中,还是支流。
大家指出,对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同志式的讨论和批评求得解决。即便出了一本社会效果不好的、有缺点错误的书刊,也要用说理的、爱护的、帮助的态度去对待,绝不能随意把它们打成毒草,横加政治罪名。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普遍认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是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根本方针,也是发展出版事业的根本方针。对于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艺术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下来,为我所用,为今所用。因此,有选择地出版一些政治上无毒素,又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外国古典和现代的科学文化艺术作品,出版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内容健康、艺术性较高的文艺作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借鉴,是完全必要的。至于那些社会效果不好的、参考价值不大的旧书,在目前纸张缺乏的情况下,可以不出、缓出或少出,那些有损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坏书,一定不要出。
座谈会就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贯彻社会主义出版方针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认为,在向四化进军的伟大斗争中,出版工作者对鼓舞人民的斗志和信心,帮助人民认识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思想素养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出版每一本书,都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严肃认真地考虑出版物的社会效果,不能只看它的“票房价值”。重要的是坚持质量第一,出书对路,加强出版工作的计划性,力避片面性和盲目性。广大读者迫切需要的好书,要尽力满足供应;一些在生产、科研上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著作,就是赔钱也要出;一些价值不高的书要控制发行,有的只能满足少数专业读者的需要。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了制止社会上滥编滥印书刊和加强出版管理的有关文件。


第1版()
专栏:

去年全国出版各种图书一万七千余种
本报讯 据国家出版局统计,一九七九年全国出版了科技图书、文艺作品、少儿读物、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及工具书等各种门类图书共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二种,总印数达到四十亿七千万册,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最多的一年。广大读者反映,现在买书不象以前那样困难了。科技书比较容易买到;中外古典文学作品、英语和数理化自学丛书几年来有相当大的满足,工具书也有所缓解,近几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就有八千二百多万册。可喜的是,各地方出版社积极性大大发挥出来。这些出版社,从前出版的省版书不少是“运动书”,不受读者欢迎,现在,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在努力提高书籍质量的同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畅销书逐渐多起来,省版书进入全国统一市场的品种、数量也增多了。


第1版()
专栏:

北京市基建工作会议贯彻中央书记处建议
按照首都特点重新审查建设项目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参加五月七日到九日举行的北京市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的同志说,中央书记处的建议总结了三十年来首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首都工作和建设的方针问题,为首都建设开辟了一个新阶段。
会议认为,当前,首都基本建设战线要立即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来贯彻中央书记处的建议。第一,要抓紧编制出首都城市规划总图方案,力争在近期提交市委、市政府审查。第二,坚决按照中央书记处的建议精神,做好在建项目的清理工作。当前北京市基本建设战线的问题是战线太长,摊子铺得太大。一定要从大局出发,下决心清理。要搞综合平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力争多快好省地取得投资效果,加快四化建设。同时,应当根据首都的特点来重新审查我们的建设项目。对于污染城市的项目,对于用水过多,用电过多,交通运输负担过重的项目,必须重新考虑。
要大力整顿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对于那些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做到的事,应该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动手去干,不要等。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尽早规定各企业废水、废气排放收费办法。污染环境严重又无法治理的工厂,要限期停产。新建项目不执行三同时原则的不准投产。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要按照中央书记处的指示,把住宅工程和外事旅游工程当作重点,要严格竣工标准,搞好住宅的生活配套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