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根据科学种田要求改进支农工作
辽宁推广“测土施肥按需供肥”经验
本报讯 辽宁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同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去年,积极推广建昌县“测土施肥,按需供肥,增产增收”的经验,取得了可喜成果。据全省四十二个县、四百多个试验点、二百三十万亩示范田调查,实行“测土施肥,按需供肥”后,普遍比过去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有的增产幅度达百分之七十五。建昌县已有十八万亩耕地采取“测土施肥”的办法,其中亩产千斤以上的十三万亩,亩产一千六百斤的八千九百多亩。群众反映说,测土施肥好,增产又节约。
辽宁省各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组织支农人员深入社队,采取简便易行的办法,测试土壤肥力,摸清不同土壤的缺肥情况,并同生产队一起制订测土施肥、改土肥田的方案,实行科学用肥。海城县南台公社土地瘠薄,产量很低,供销社同公社农科站,对二十一个大队、八百多个地块、四万八千亩耕地测试土壤肥力,发现耕地的有机质不到百分之一,缺氮、磷的地块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根据这种状况,社队把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去年粮食比上年增产百分之七十。
实行“测土施肥”后,各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基层供销社,改进化肥供应工作,调整供肥品种,按需供肥。有的社队盐碱地多,过去供应氯化铵,现在改供其他品种;有的地种水稻不适宜使用硝酸铵,也设法改供其他品种。西丰县农资公司在振兴公社办点,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实行按需供肥,全社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零八斤,总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
各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还改变了过去上级调拨什么就供应什么的做法,在省内组织品种调剂。去年全省共调剂地方小氮肥三万吨,还调剂一部分钾肥供应土壤缺钾严重的社队。
现在,全省各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把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按需供肥,增产增收”的经验列为改进支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举办了四十期短期训练班,为社队培训技术人员,许多地方还建立科研组,开展巡回辅导,传授测土施肥的经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在农村有些地方,现在仍然存在吃喝浪费现象。有的干部三天没得吃喝,就想各种点子。吃喝的花样、名目繁多。有个大队建电灌站时,先后办了开工酒、下底子酒、安装酒、送电酒、放水酒、完工酒等六种酒,共一百多桌,花去一千六百多元。
有的人不把吃喝浪费当一回事,他们错误地认为“贪污有罪,浪费无妨”。其实,“浪费”和“贪污”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在对公共财富的损害上是共同的,是一样的化公为私。
晋朝人傅咸说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天灾有限度,浪费无止境。又说:“欲时之俭,当诘其奢”。要兴勤俭之风,必须与奢侈浪费的坏风气作斗争。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这既是一个很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极其尖锐的政治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来兴俭诘奢吧! 李明


第2版()
专栏:

水道公社教育干部艰苦创业
本报讯山东省牟平县水道公社去年冬季刚开始治水改土时,有些党员干部劲头不足,觉得全社粮食亩产已经过了千,生产条件改变得差不多了,用不着再吃大苦耐大劳了。公社党委引导大家回顾、分析了薛家夼大队由穷变富的事迹,使大家认识到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九七六年,这个大队粮食亩产只有七百二十斤,社员全年平均收入不足一百元。一九七七年以来,大队党支部带领干部社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变山河面貌,大打农业翻身仗。三年的工夫,投工十万多个,整出了七百五十亩高产稳产田,建了一座扬水站,挖了四个大口井、平塘,扩大水浇地八百多亩,使粮食亩产提高到一千五百一十七斤,社员全年平均收入逐步上升到二百零一元。公社党委引导这些党员联系全公社的现状进行讨论,大家看到,全社共有耕地四万八千多亩,还有二万亩是老样子,有二万三千多亩没有水浇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农业现代化,如果不象薛家夼大队的干部社员那样,老老实实地创业,彻底改变生产条件,就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不能使全社尽快富裕起来。
党员干部艰苦创业的自觉性提高了,带领社员群众很快掀起了治水改土的高潮,仅二十三天时间,就整出九百三十亩能排能灌、熟土层厚的稳产高产田,扩大了一千一百五十亩水浇地。他们决心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第2版()
专栏:

青海建起一批小水电站
多民族聚居的青海草原去年新建了十四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为五千七百八十千瓦。加上原有的,青海牧区现在已经有了小水电站一百一十座,装机容量共三万六千千瓦。小水电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在,牧区三分之一的社队有了电灯;一些地方已经用上了电动牧业机械。


第2版()
专栏:

陕西开发利用地下肥水
一种兼有水、肥两种效益的地下肥水,正在陕西农村被广为开发利用。据勘测:陕西省地下肥水总蕴藏面积约六十万亩,目前全省已开挖肥水井两万八千五百多眼,浇灌农田五十多万亩。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施用肥水灌溉可使小麦、玉米增产二至三成,高粱、谷子增产四至五成,棉花增产三成左右。(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全国红黄壤科研工作讨论会提出
珍惜红黄壤资源 种植适应性作物
新华社南昌电 最近参加在南昌召开的全国红黄壤科研工作讨论会的专家们呼吁:应该珍惜我国热带、亚热带红黄壤资源,大力发展适应红黄壤土质的经济作物;今后增产粮食的重点,要放在改良和提高八千多万亩低产粮田上,把尚未开发利用的三亿七千多万亩山地丘陵建设成各种经济作物和林牧业生产基地,在十亿亩亚热带草山草坡上,发展畜牧业。
我国南方十二省(区)红黄壤面积有一百一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现有红黄壤耕地五亿四千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专家们一致称赞广阔的红黄壤地带,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宝地。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种性广,不仅是我国粮、棉、油、糖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且盛产橡胶、棕榈、荔枝、龙眼、柑桔和茶、桑、竹、麻等经济作物,还适宜于发展林业和草坡畜牧业。
专家们指出:红黄壤地带优越性很多,但红黄土壤本身酸性强,缺乏有机质,速效性养分含量较低,土质粘重板结,有季节性干旱等等。这些性状,要求人们趋利避害,合理利用。否则,优势得不到发挥,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现在,不少地区已有这种教训。搞得好的是浙江省金华地区。这个地区在丘陵红黄壤上大面积发展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现在已经拥有茶园五十万亩,油茶二十五万亩,柑桔七万多亩,马尾松成林一百七十多万亩,稀疏林和幼林一百零二万亩。这个地区的衢县林场种油茶二千二百多亩,其中八百多亩油茶林套种了花生、豆类、油菜,每亩产油一百多斤。他们还在红壤丘陵地上,进行柑桔矮化密植试验,亩产鲜桔三千多斤。十五亩六年生茶园,平均亩产干茶六百多斤。云南省弥勒县红壤耕地占三分之二,红壤上种粮食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一九七九年把三万七千亩耕地改种甘蔗,平均每亩产糖四百八十公斤,每亩收入达到四百零三元。各地的生产实践证明,种植粮食作物低产的红黄壤,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不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就能够收到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收益大的效果。
基于上述认识,专家们提出今后改良、利用红黄壤的重点应该是:一、积极推广现有的科研成果,将低产田中适宜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良利用好,充分挖掘增产粮食的潜力;二、将不适宜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适应性作物;三、从保持水土,为大农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出发,对没有开发的三亿七千万亩丘陵山地一般不要再开垦种粮食,应该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在坡度较大、冲刷严重的地方,选择适宜树种,营造用材林和薪炭林;在低丘陵红壤上,发展茶、果等多年生经济林木;四、在十亿亩亚热带草山草坡上,发展畜牧业。


第2版()
专栏:

克服品种多乱杂现象 开始走向区域化种植
黑龙江县县成立种子公司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六十九个县(市)已全部成立种子公司,公社成立了种子站。去年,这些种子公司和种子站共为生产队提供良种四亿多斤,占全省种子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生产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过去,这个省生产队所需的农作物种子一直实行“自繁、自选、自留、自用”和辅之以国家支援的方针,虽然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一九七八年,国务院提出“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方针后,在国家大力支援下,从省到各地、县相继成立了种子公司。目前,各县种子公司已配备了较强的领导班子和技术力量,扩建和新建了良(原)种场,增添了一批种子保管、晾晒、烘干等加工和运输设备。呼兰县利用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建立了一座种子加工厂,实现了种子清选、精选分级、烘干、装袋、入库、堆垛自动化、系列化。这些工作,都为实现全省的“四化一供”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黑龙江无霜期短,需要早熟高产的优良品种。为达到这一要求,各级种子公司加强了早熟高产品种的繁殖和推广工作,增设了一批良种预约繁殖点。省、地、县建立了由种子、科研等部门参加的品种审定或审查委员会,实行三级试验、三级审查,由省统一命名推广的制度;对现有的作物品种进行了普查整理,淘汰了一批晚熟低产品种。今年,玉米、小麦、大豆等大宗作物品种由原来的二百九十八个缩减为八十八个。全省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划分为六个积温带,各县也都划分了积温区,初步确定每个区域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建立种子公司,种子工作逐步实行“四化一供”,克服了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开始走向区域化种植,促进了粮食产量的高产稳产。北部黑河地区无霜期只有一百一十天左右,适宜种植小麦、大豆,去年小麦、大豆面积比上一年扩大二十多万亩,并且大面积推广适合本地区的高产早熟品种,使这两种作物单产和总产都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地处南部的松花江地区,气温偏高,主产作物确定为玉米、高粱,全部采用杂交品种,去年全区粮食亩产达四百三十多斤。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把风能充分利用起来
人们在内蒙古草原上不时可以看到一架架风力提水车和一处处风力发电装置。随着风车转动,清清的泉水从井底扬了起来,草原得到了浇灌,干渴的牲畜有了水喝。浩特里有了风力发出的电,蒙古包亮起了电灯,剪毛用上了剪毛机,不少生产单位还使用了电围栏。风能的利用给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给牧区带来了兴旺和繁荣。
风力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我国除少数几个省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很有利用价值的风力资源。部分边疆和沿海地区的风力资源尤其丰富,象内蒙古自治区的广阔草原上,常年大部分地区的风速都在每秒三米以上,利用价值很高。自治区一些从事风力资源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说,幅员辽阔的草原牧区,风能将成为这里大有潜力、最有前途的能源。记者从一些点上调查的情况看,这些地区利用风能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已经显示出许多突出的优点,如投资少,装置容易,不污染环境。
在内蒙古牧区,充分利用风能,对于加快牧区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热心风能利用的同志认为,要加快自治区风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要抓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自治区要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抓好风能的利用。现在这里的状况是科委管,农机局管,畜牧局也管;实际是大家都管又都不管,无人主事。如有一个主管部门牵头把这项工作抓起来,订出统一的规划,从科学研究到机具的生产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体系,就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要抓好科学研究。当前在风能利用上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亟需科研工作走在前头。现在自治区虽有专门科研机构,也有一些热心风能利用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但由于缺乏互相协作配合,造成主攻方向不明,研究题目重复,成果不显著。
第三,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使用的风力水车和风力发电装置,多数是区内技术力量不足的小厂生产的,质量不过关,影响使用效果。眼下当务之急是集中人力物力把这些产品的质量抓上去。
本报记者 刘云山


第2版()
专栏:

咬定青山不放松
——青堤公社第六大队林业建设纪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记者在四川省射洪县青堤公社第六大队访问时,看到村前村后竹树葱茏的山林秀色,听到乡亲们畅叙十五年来坚持绿化家园的历程,想起清代名士郑板桥的《竹石》诗,觉得它咏物言志,寓意深远,用来转赠给这里的干部、社员是再恰当不过了。
青堤六大队在涪江东岸,背山面水,老地名叫青龙咀。早些年,当地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民谣:“青龙咀,硬是穷,出门背个背兜笼。”人们背个背兜笼干什么?到远处去拣柴禾。因为这里童山濯濯,不出去拣柴禾,灶里就没有烧的。山上无树无草,水土流失严重,坡地越种越瘦,越种越干。江边洪涝为害,每逢汛期都要冲走不少坝地。尽管社员们终岁辛勤劳动,可是粮食平均亩产才四、五百斤,离了吃国家返销粮和贷款就无法过日子。
一九六四年,大队党支部分析了当地的自然状况,对如何扭转多灾低产的被动局面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识到:粮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抓粮必先抓土,土靠森林保养,抓土必先抓林,只有从植树造林入手,实行土、水、林综合治理,全面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才能改变生产条件,作到旱涝保收。
对于党支部的这种见解,人们有不同看法。有的说,一年庄稼十年树,植树造林远水不解近渴;我们现在才动手,恐怕等到树长大,人都老了。有的说,眼前的急事是把粮食搞上去,哪里顾得上栽树!
党支部组织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回顾一九五八年以前村里林茂粮丰和后来林毁灾频的历史,清楚地看到了林业与农业唇齿相依的关系,懂得了有森林的保护,农业就能高产稳产,在农区,抓林业也是为了更好地抓农业的道理。党支部决定领导大家搞好林业建设。大队成立了勘察规划小组,对荒山、河滩和“四旁”等一切宜于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作出具体规划。他们挑选一批青少年组成林业队,由回乡知识青年马德先担任队长。马德先当时才二十三岁。他担任林业队长以后,和社员们一起,怀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刻苦钻研业务。他们精心培育树苗,采取“大窝、多株、密栽”的办法,全面撒网,成片造林,让它们自然淘汰,然后留优去劣,实行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乔木与灌木结合、树与草结合,以提高树木成活率,加快绿化速度。
他们的成片造林工作是从河滩上开始的。第一步是在铺满卵石的河滩上挖窝子。当时正是盛夏,林业队员们冒着酷暑,抡起十字镐,挥汗苦战。卵石层很厚,硬度也很大,一镐下去,火花四溅。为了保证造林的质量,林业队坚持按高标准挖窝子:直径和深度都是二尺,一个个窝大底平。到了年底,他们一共挖了七千多个窝子。接着,各生产队就组织社员群众从坝地里挑来肥土填窝子,然后按每窝五株的规格,逐窝移栽,只七天时间便完成了河滩上第一期一百五十亩造林任务。不久,江边出现了一片绿洲。
初战告捷,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林业队发展壮大了,劲头更足了。经过一年奋战,到一九六五年底,江边八百多亩荒滩全部种上了各种速生树木,林间还间种了六百多亩芭茅。一九六六年春天,马德先带着队伍转战后山,不到一年时间,四百多亩荒坡秃岭也密密麻麻地种上了松、柏和黄荆、马桑,实现乔木与灌木结合、用材林与薪炭林结合。白纸绘新图,巧手绣河山。两年左右,全大队就在荒山和河滩上成片造林一千二百多亩,加上“四旁”和社员房前屋后种植的各种树木,共达一百多万株。现在,青堤六大队的森林覆盖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
全大队每年剔枝、割草,可以给社员提供烧柴五百二十多万斤,平均每人近五百斤。十年来共间伐木材五百多立方米,供集体和社员修建房屋五百多间。目前山林中还蓄积着一万六千多立方米木材,它们是一笔不断增长的财富。
林业建设对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河滩上的林子能淤沙防洪,山坡上的林子能固土保水。河边已逐年淤泥还地二百多亩。改造土地面积达八百多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森林涵养水源和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的作用也很明显。过去,村后的荒山是最干旱的。自从松柏成林之后,泥土滋润了,坡上的几口水井又涌满了清泉,即使盛夏久晴也不干涸。随着土、水、林综合治理的开展,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地增长,一九七一年过千斤,此后一直稳定在千斤以上。一九七九年虽然全县旱象严重,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一千四百多斤。十五年过去了,当初栽下的各种速生树,如今都已成材,慢生树也争荣并茂,长得郁郁葱葱。
新华社记者 李绍中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肖山大队青年艰苦奋斗建设家乡
本报讯 浙江省永嘉县肖山大队党支部用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教育青年社员,引导青年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乡,争取尽快富裕起来。这个仅一百一十四户的山村,从去年九月份以来,除了秋收冬种,有一百二十三个青年投入农业基本建设。由于青年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现在已建成能蓄水二万五千多方的山塘五个,并准备继续提高山塘质量,为今年农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肖山大队水源缺乏,去年又遇持续干旱。为了改变缺水状况,大队经社员讨论决定建造五个山塘蓄水。一些年轻社员认为造这些山塘、修水利,对于改善生活“远水解不了近渴”,想各自寻赚钱门路,造成劳动力分散。大队党支部的两位老党员,向青年们讲述怎样经过艰苦奋斗才换来解放,又怎样靠艰苦奋斗育起千亩山林,建起房屋、村庄、学校、米厂,现在实现四化、创新业主要还要靠年轻人。青年社员邵宝芬用长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对照自己,不再出去赚现钱了。在他带动下,外出青年大都返回,并组织起来投入水利建设。三名党支部委员也同青年们一起摽着干。


第2版()
专栏:

← 河南省虞城县城郊公社土楼生产队的社员用太阳灶做饭。
 新华社记者 王刚法摄


第2版()
专栏:

浙江省余杭县博陆公社长征大队党支部,根据当前作物生长特点,举办业余农业科技讲座,帮助青年社员提高科学种田的知识。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