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吉林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
据新华社长春三月十九日电 新华社记者苏午辰报道:中共吉林省委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快中部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去年,吉林省中部平原的榆树、怀德、农安、扶余等八个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全面丰收。今年如何继续大步前进?元旦前后,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书记张根生等主要领导同志深入农村调查,两次召开八个商品粮基地县委书记和省直属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商讨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要继续前进,主要是靠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更好地落实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商品粮基地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一步。为此,省委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一、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方针。积极调整农业经济内部结构,在保证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甜菜、小油料、麻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林、牧、渔、副各业,走农业与工业、商业综合发展的道路。
二、改革农业计划体制,扩大生产单位的自主权。允许社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集体的经济利益决定自己的经营活动。
三、农副产品的收购办法,除粮、油坚持统购制度外,糖料等农副产品实行合同制,允许产销直接见面。
四、实行财政包干。各县按去年财政收支和上交税利情况,确定上交的基数或比例,一定五年不变。
五、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农副产品出口的货源和品种,扩大外汇收入,并适当分成给县。


第1版()
专栏:

煤炭工业在增产节约中搞好调整
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确定以调整为中心部署今年的工作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九日电 在贯彻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第二年——一九八○年,煤炭工业既要努力生产,保证国家对煤炭的需要,又要搞好本身的调整工作,这是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
参加会议的同志回顾了一九七九年的实践,认为去年全国煤矿在前两年连续大幅度增产、本身调整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一面调整,一面增产节约,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六亿二千零八十二万吨,超产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吨完成了国家计划。煤炭质量也有所提高,全国有十个省(自治区)、三十五个矿务局的煤炭质量比一九七八年提高一级以上。但是,煤炭工业本身的调整工作才开始,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前,煤炭工业的建设规模小,煤矿采掘失调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安全情况不好,恶性事故还常发生。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各个生产环节的配套工作没有相应地跟上来,也出现了失调状况。有九十三处矿井的通风能力不足,三十七个局的治水工程也不能适应需要。选煤厂建设得太少,大量煤炭不能洗选。企业管理上消耗高、效率低、成本高、浪费严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质勘探、设计、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也很薄弱。这些问题,都要在调整期间加以解决。
大家经过讨论,认为煤炭工业一定要以调整为中心部署今年的工作。调整是积极的方针,通过调整,协调好煤炭工业内部和外部的比例关系,生产就可以更好地发展,但是,煤炭工业又必须在保全局的前提下来调整,不能离开国家需要,孤立地搞调整。必须既把握好时机,扎扎实实地搞好今年的调整工作,同时又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煤炭生产任务。
会议提出,目前采掘关系失调的九十六处矿井,今年要调整好二十六处,能力为一千四百九十七万吨。要加快一百零三项安全技术措施工程的施工进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要立即动手为扩大建设规模准备条件,并且把在建矿井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搞上去。今年计划投入生产的二十处在建矿井,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质量,按时投产。在调整中还要抓好老矿的挖潜、革新、改造和企业整顿工作,使企业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各项工作都有新的提高。
到会同志强调,在搞好煤炭工业本身调整工作的同时,生产千万不能放松。要通过开展学大庆、赶开滦的增产节约运动,推广二十二个先进单位的经验和五十项先进技术,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家下达的生产建设任务。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老来发愤未为迟
古今中外,少壮努力,早年成名者,固然不乏其人,老来发愤,光耀人寰者,也不罕见。汉朝著名“学者”公孙弘“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五十九岁尚在东海放猪,六十岁拜将封侯。另一个朱买臣,四十多岁还一边砍柴一边读书,他的妻子瞧不起他,离开了他,他仍苦学不辍,五十多岁才当上官。在我们党内,徐老古稀之年尚在苦学;董老七十五岁,还“趁日翻俄语,开灯读楚辞”,更是人们所称道和熟知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是应珍惜少壮光阴,努力学习,不可空过,绝不是说“老大”可以废学、坐而空叹。少壮努力学诚然可嘉,老来发愤也无须叹晚。四化建设的大业,要求我们每个人,包括年龄较大的同志,努力学文化,学科学,钻业务,变内行,成为专门人材。“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奉劝常嗟“华年已过,为时晚矣”的同志,不要再安于现状,甘当外行,应该振奋精神,刻苦钻研,点燃蜡烛,在光明中前进! 张兴德


第1版()
专栏:

县委领导要成为精通经济的内行
广汉县委委员从实践中体会到集中精力抓经济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思想、作风、方法都要有个大改变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报道:广汉县委委员们从去年经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县委书记要逐步成为精通经济的内行。一年来他们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必须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广汉县是四川省一个粮油主产区,农业资源丰富。但近二十年,全县农业人口平均分配收入一直徘徊在七十至九十元之间。去年,扩大财政自主权,要抓财政收入,县委下决心,从实际出发,努力按经济规律办事,一手抓粮,一手抓钱。他们改“单打一”为“综合发展”,宜粮则粮,宜副则副,大抓多种经营,发展社队企业。与头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百分之五点一,平均亩产一千四百多斤;多种经营总产值猛增百分之五十三点六;社队企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社员人均口粮六百一十五斤,分配收入突破一百五十元大关,一年净增五十多元。
二、要研究经济政策,敢于实践,搞活经济。只要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是搞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打破以往规定的框框,发展经济。
三、要钻研科学技术,学会经营管理。县委负责同志带头学科学。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他们积极参加学习;县上对农业资源、自然资源进行科学普查,他们热情参与活动。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的气氛越来越浓。县委领导同志说:现在,要聚精会神地搞四化,集中精力抓经济,思想、作风、方法都要有一个大改变。靠转田坎,催种催收,当赤脚书记不够了;靠行政命令,一般号召,不适应了;靠开大会,喊口号,搞“空头政治”更不行了。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难能方可贵
近读革命回忆录,又一次被徐特立同志的一段经历感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有人颓唐,有人落荒,有人叛变,然而徐老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这时,只有在这时,才愈加显示出这位革命老人忠贞不贰的耿耿丹心,正所谓难能方可贵,逆境识英雄。
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具有不同的价值。临江汲水,济人之渴,大概不会博得举世称颂;影片《上甘岭》中,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取水、送水、让水的镜头,却感动得多少人潸然泪下!革命者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顺利的时候宣布“革命”,也不在于胜利的时候分享幸福,而在于艰难困苦之时百折不挠地奋斗,克服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业。
搞四化绝不象弹吉他、唱情歌、跳交际舞那样轻松。且不说将来,单是目前就面临着许多困难。困难可以造就两种人:一种是退避三舍的落荒者,一种是徐老那样奋然前行的勇士。亲爱的读者,你愿把自己造就成哪种人呢? 杨柳榭


第1版()
专栏:

美、英等十二国会议结束
决定继续筹组世界性体育节
据新华社日内瓦三月十八日电 美、英等十二个国家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今天下午结束。这次会议决定继续筹组一个世界性体育节的工作,这次体育节将使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国家的运动员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美国总统卡特的特使劳埃德·卡特勒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次会议在制订世界性体育节计划方面取得了进展。这次世界性体育节将于今年八月晚些时候在世界几个地方举行,比赛包括奥运会所进行的二十一个项目。
他指出,这次世界性体育节还将欢迎参加了莫斯科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参加。这样的体育节将丝毫不损害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第1版()
专栏:

乔森潘总理率柬代表团离京
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九日电 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团主席、政府总理乔森潘率领的民主柬埔寨代表团,昨天乘飞机离开北京。
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外交部副部长王幼平,中联部副部长乔石,中国驻民主柬埔寨大使孙浩,到机场送行。民主柬埔寨驻中国大使毕姜和夫人也到机场送行。
离京前,乔森潘总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第1版()
专栏: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清华大学化七二班学生胸怀四化,严于律己,成为全校先进班集体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九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佩珩、张选国报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这是清华大学化学化工工程系七七届二班学生提出的一个行动口号。这个班的学生胸怀四化,严于律己,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班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成为全校的先进班集体。
化七二班有三十五名学生,是一九七七年考入大学的。他们绝大部分是工作过多年的工人、插队的知识青年和中学教员。他们向往四化,希望祖国尽快地强盛起来。去年五月,学生中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受到很大教育,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生的一员,应该坚信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明确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联系起来。团支部集中大家的意见,在班里响亮地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的口号。
这个口号一提出,大家都说这是一个革命的口号。但有的学生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我一个人这样做管什么用呢?还有的认为,现在条件不具备,等条件好了再干吧!许多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于是,全班召开座谈会,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在座谈会上,一个平常不爱讲话的学生作了长篇发言。他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只要你行动起来,就会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一滴滴水汇合在一起就能形成江河,人人都向同一个方向努力,就能形成改造社会的力量。大家越讨论思想越明确,信心也越足。在这个基础上,全班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十一条具体要求。如: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认真学好政治课,在这个时间内不做与此无关的事;在学习上培养科学、严谨、老实的学风;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爱护集体;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场所自觉地维持社会新风尚;讲究礼貌,说话和气,排队买饭不夹塞,等等。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个口号,激励着化七二班的学生们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前进。他们在政治上互相帮助,学习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关心。在这个班集体里,要求入党的多了,关心集体的多了,助人为乐的多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先进了。后进的学生也在努力迎头赶上。


第1版()
专栏:社论

我国能源要以煤为主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瞩目的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客观情况决定了我国能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以煤炭为主。目前我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有六千亿吨,连续两年的煤炭产量稳定在六亿吨以上。从这个基础出发,开创煤炭工业的新局面。
煤炭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能源。我国的石油、水力资源虽然也很丰富,但作为国家主要能源,还应当靠煤炭。石油价值高,作为一般能源使用,是不经济、不合理的。我国石油储量虽然也多,但与煤炭储量比较相差很远,使用石油要十分珍惜,石油主要应该用做化工原料。以热值论,两吨煤炭等于一吨石油,要经济合理利用能源,可以用煤炭代替石油,不能用石油代替煤炭。我国水力资源虽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开发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水力开发数量很少,水电只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十七。开发水力资源要有一个过程,即使从现在起加快开发水力,在较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铀,作为能源,固然有广阔的前景,应当研究、开发,但是,发展核能,不仅需要技术,而且要耗费大量资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依靠核能。煤炭的情况则非常理想。我国煤炭资源和产量均占世界头几位,而且品种齐全,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有相当规模的煤矿设备制造能力,又有一支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队伍。我国发展煤炭工业的条件相当好,煤炭作为我国当前主要能源最合理,也最现实可靠。
现在世界上正闹能源危机,对能源问题议论很多。煤炭曾经是世界性的主要能源,只是由于掠夺性的廉价石油的大规模开发,作为能源,煤炭才退居到次要地位。随着情况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趋势日益明显。现在已知的材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煤炭储量比石油储量多很多,而且有长期开采和使用的经验。因此,对于如何解决当今能源问题,大家又把注意力移到煤炭上来。许多国家调整能源政策,把主要能源由石油转向煤炭。一些石油资源不足的国家,不得不把能源从石油转向煤炭;一些石油、煤炭资源都丰富的国家,也开始把能源从石油转向煤炭,鼓励大力生产煤炭,打算在八十年代用煤炭满足自己的能源需要。有人认为,进入八十年代,煤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到来了。由此可见,大力开发煤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不仅是由于我国具体情况所决定的必由之路,也是八十年代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世界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趋势。不久的将来,煤炭很可能取代石油再次成为世界性的主要能源。这是我国煤炭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条件。我国煤炭能在国际市场上显露头角,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煤炭数量上质量上的迅速发展,煤炭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国以后,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工业发展较快。六十年代以后,我国石油工业突起,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由于缺少经验,对煤炭仍然应该是我国主要能源认识不足,对煤炭工业基本建设一度抓得不紧,煤炭基本建设规模至今仍然嫌小。
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再加上这几年煤炭需要量大,有些工作没有跟上,有些煤矿采掘、剥离失调的情况还是严重的。煤炭工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是很不相称的。从长远规划着眼,最核心的是能源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燃料、动力的发展,与生产建设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在大力发展能源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节约能源。就农村来说,全国一年烧掉秸秆约五亿吨,减少了农家肥料和轻工业造纸原料。我们要大力提倡发展沼气。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煤炭工业今年要在稳产中狠抓调整,以调整为中心部署一切工作。煤炭工业要在保证国民经济需要的情况下搞好调整,今年全国煤炭产量计划指标与去年基本持平,是进行调整的有利条件,通过调整,协调煤炭工业内部和外部的比例关系,为煤炭工业发展打好基础。煤炭生产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下力量调整好煤矿掘进、剥离和采煤的关系。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把握在哪里?关键在准备。掘进、剥离是为采煤做准备工作的,只有把落后的掘进、剥离改为先行,为采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煤工作才能争得主动。
在调整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由于生产不安全,煤矿伤亡人员多,生产损失也大。煤矿生产不安全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严格执行保安规程,要优先补还安全技术措施工程的欠帐,这样,贯彻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才有可靠的保证。
提高煤矿劳动效率,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矿井建设、掘进和采煤都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机械化。搞机械化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采煤综合机械化是方向。但是,根据我国情况,在一个时期内,我国煤矿要实行综采、普采、水采、炮采同时并存的方针。对普采、水采要积极发展,对炮采的改革也不能放松,对综采当前应该放在管好、用好现有的综采机组上面,解决好技术培训、配件供应和管理问题。
煤炭工业要改变产品落后结构。我国原煤入洗量只有百分之十七,统配煤入洗量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一,由于煤炭质量低,造成冶金、化工、电力等用煤单位消耗高,铁路每年要浪费运力一百亿吨公里。因此,改变煤炭产品结构,要从扩大原煤入洗量入手,深挖现有洗煤设备潜力,有计划地增加新的设备,不断增加原煤入洗量。煤炭工业还要搞煤的气化、液化、综合利用,使煤炭热能得到充分利用,有益元素尽可能回收,这样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煤炭的作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煤炭的需要数量是很大的,只有当前把调整工作搞好了,才为煤炭工业的加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是煤炭工业调整的关键的一年,一定要把调整工作抓紧、抓细、抓好。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战线的任务是艰巨的,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工业的落后面貌,才能满足国家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四个现代化关系着我国的前途,煤炭又关系着四个现代化的前途,煤炭工业大有搞头,大有前途。在煤炭工业发展的进程中,还会遇到种种困难,要有积极的态度,把工作搞活,思想搞活,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煤炭职工,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国家的光荣任务。


第1版()
专栏:来信

不能再这样浪费矿产资源了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一些研究矿产资源问题的专家反映,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但同时又是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据估计,目前我国开采矿产资源的平均损失率达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如果不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湖北省有一个石膏矿,共有十二个膏层可开采。开采单位先开质量较好的第七层石膏。这样,在它上面的几层石膏就无法开采了,浪费了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石膏,占这个矿石膏储量的百分之三十六。这种采富弃贫、采大弃小、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的现象,在各地采掘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这种不合理的开采,在一些社队采掘企业中,尤为突出。位于四川省的一个锡矿,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大型矿区。当地一些社队企业进入矿区开采锡矿,只采夹在矿层中厚度不到一米的特富矿脉,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矿石被废弃。
采掘生产中的“单打一”做法,使国家的矿产资源受到损失。地下的矿产常常是几种矿共生的,本来应当进行综合开采。但是,我国各个采矿部门,往往只开采本部门需要的矿种,对共同赋存的其他矿种弃而不采,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许多地质专家们提出,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认真整顿采掘生产,确实是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要制订和颁布必要的法规,实行统一管理。专家们建议,国家要尽快制定颁布有关矿产资源问题的法规,恢复和建立国家矿山管理机构,使矿山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部门管理。
其次,要改革现行采掘生产管理体制。矿产资源在地下的赋存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这就要求采掘工业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科学性和综合性,要求采掘生产进行预先设计、建设和综合开发。不少专家提出,应当考虑进行采掘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建立起我国统一的采掘工业体系。这是改善和提高我国的采掘工业的重要途径。
专家们呼吁: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之前,各个从事采掘生产的部门,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采掘生产和矿山工作进行必要的整顿,减少和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对于少数由于乱采乱挖造成国家矿产资源严重损失的单位,要加强教育,限期整顿,情节严重而又不认真改正的,要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
新华社记者 施宝华
(本报有删节)


第1版()
专栏:

安装高压线铁塔不用高空作业了
广东省电力部门创造了一种安装高压线铁塔的新工艺——全倒装新工艺,把电业工人从高空作业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安装效率。
这一新工艺,是广东省电力局输变电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架设跨越珠江的高压线时创造的。珠江两岸的高压线铁塔高一百九十米,每六米为一段。他们在地面的组装架内一段一段地安装,先从塔头装起,装好一段,由组装架四个角的钢丝绳把它提高,再安装下一段。这样自上而下地安装,一段一段按顺序顶入高空。在安装过程中,由组装架的四条拉线控制塔身的稳定,防止摇摆倾斜。铁塔建成后,质量良好,倾斜度只有万分之三。
采用新工艺安装,一百九十米高的铁塔全部在一个七米高的平台上操作。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