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也谈文学和镜子
李祖兴
《照哈哈镜有感》文章的题目虽不大,提出的问题可不小。
该文针对有人认为“文学是一面镜子,当这面镜子中反映出来的东西是生活中那些不太美好、不如人意的东西时,不应该责怪这面镜子,而应该追究和消灭生活中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提出有的镜子(作品)是哈哈镜,反映出来的不是本来面目,而是“牛头马面”。
谁都知道,哈哈镜是这样一种镜子: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是生得美如天仙,还是长得貌似八戒,只要“进”到这面镜子里,统统都会变得奇丑无比,令人捧腹。在哈哈镜里,永远也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东西,更看不到人类的向往、希望和追求。它唯一的功能就是丑化。象这样的哈哈镜作品,在文学中究竟有没有呢?远的不说,外国的不说,起码在我国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文艺园地里,还是少见的。
列宁曾赞扬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但同时他又指出托尔斯泰并不了解俄国革命,甚至要避开革命。列宁并且自我反诘道:“分明不能正确反映现象的东西,怎么能叫做镜子呢?”按照《有感》作者的逻辑,托尔斯泰该是一面俄国革命的哈哈镜了。然而列宁的结论却是:“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
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文学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但文学绝不是象镜子那样简单地形成一个完全对称的虚像,文学所表现的内容,要比生活本身更集中、更典型,因而也更深刻。否则,文学又有什么用处呢!一部作品不是歌颂真、善、美,就是揭露假、恶、丑。而更多的情况是同时既有歌颂和赞扬,又有暴露和针砭。只要作者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只要他在作品中所揭露和批评的现象,是生活中有的或可能有的,即使有某种程度的夸张和渲染,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不应求全责备,更不应把这样的作品说成是哈哈镜。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话说乌进孝
黄裳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上半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是小说前八十回中最有艺术光彩的篇章之一。可以说是笔酣墨饱、仪态万方。细节安排极为精妙,使用非常简约、精确的笔墨,写出了十分繁富的内容。不只限于出色的平面描写,更具有厚重的烘染暗示效果。至于人物的生动凸现,语言的神情逼肖,在全书中也应该算是最出色的部分。
前些年,这一章曾特别受到了重视、也遭受到可惊的歪曲。除了别有用心者不论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出于许多人的焦急。写下满纸富贵繁华、儿女嗔痴的曹雪芹,为什么不写“阶级斗争”呢?为什么还不正面描写农村中的斗争场面呢?等了好半日,到底盼来了一个乌进孝,一个贾府田庄的奴隶总管,怎能不高兴,惊呼,吹捧……。这一切原是可以理解的。
象乌进孝这样的人物,在清初人的文集、官府案卷、甚至戏曲小说中间,原是多次出现过的。但是以使人念念不忘,成为一种艺术典型者,还只有曹雪芹笔下的这一个。贾珍,无疑是个大大的坏种,但他也有道貌岸然的一面,他训斥贾芹的一场,就是最好的标本,但又决不同于贾政。贾珍对“老砍头的”乌庄头的几节话,那身份、那口吻、那志得意满,真是活画。曹雪芹写贾珍倒背着两手,细看由贾蓉展开捧起的红禀帖时,那神情,简直就与京戏“法门寺”刘瑾从贾桂手里看状子一般无二。伟大的艺术家曹雪芹早已把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创造的身段、神情,移到纸上了。
“又来打擂台了。”“不和你们要,找谁去!”只是寥寥数语,实在也并未吹胡子瞪眼,但那效果,不是远较用“三突出”法造出的“阶级斗争”高出万分么!
在这“闲闲写来”的一节中,又写出并暗示了多少内容呢?皇家“恩赏”的作用、光禄寺“穷官儿”的觊觎、贾府请吃年酒的排场、……以至铺在石阶上的大狼皮褥子等等。作者特别着意透露的是已经是在下坡路上的贾府现状。凤姐与鸳鸯设法偷老太太的东西当当的绝密小道新闻的传播,和贾珍的估计,极巧妙地暗示了贾蓉与阿凤之间的关系。这一切,正如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说,“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实在是妙透了。
至于乌庄头的那张单子,当然也是十分珍贵的,不过那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加注意的事物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深度的极为浅薄的蠡测。同时也觉得,怕不一定只有细节描写一种方法才能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特别是在作品的具体结构要求有所限制时是如此。


第8版()
专栏:舞台与银幕

春节到边远地区演出
今年春节期间,文化部、国家民委将组织七个演出队,分赴边远地区,为三军指战员、少数民族及老解放区人民演出。他们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到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中国京剧院到河北省平山、阜平一带;中央歌舞团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合江、黑河地区;东方歌舞团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福建省泉州、厦门、漳州和龙岩地区。他们在上述地区将演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东方歌舞及优秀的京剧传统戏《群英会》、《闹天宫》等。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两个演出队去云南和海南岛两地慰问,演出优秀的民族歌舞。
著名演员如袁世海、冯志孝、杨春霞、谷春章、赵青、阿依吐拉、张均、资华筠等也将前往参加演出。
(文新)


第8版()
专栏:舞台与银幕

《陈毅出山》和《元帅之死》开拍外景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彩色故事片《陈毅出山》和《元帅之死》已开始拍摄外景。
《陈毅出山》是由话剧原作者丁一三改编的。影片由武兆堤、于兰担任导演,冯淳超扮演陈毅。
《元帅之死》叙述了贺龙同志惨遭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以及同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歌颂了贺龙同志的高尚革命情操。影片导演是石一夫、阙文,贺龙由著名演员李仁堂扮演。
(据新华社)


第8版()
专栏:

从《照哈哈镜有感》说下去
马协民
《人民日报》一月二十六日八版刊登了亦木同志的《照哈哈镜有感》。看后也想说几句。
第一:“文学是一面镜子”,这在修辞格上讲是比喻句,是指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的。一切文学作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所谓“灵感”爆发的产物。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对于社会生活的依赖性,是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的。当然,也有“歪曲”生活的反映。这些作品是否也是对生活的反映呢?回答是肯定的。不论是正确的反映或是歪曲的反映,都是人的头脑在反映生活过程中能动性的表现和结果。不过,只是这种“能动性”有所不同罢了。它与作家文学修养的高低、深入生活的程度乃至世界观都是有关的。但不能因为“能动性”有所不同,就否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这句话的正确性,从而造成一些概念上的混乱。
第二:文学作品的优劣高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这需要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由群众,由历史来鉴定。实践证明,迫不及待地要找一找哪些人是“有问题的镜子”的制造者,从而如何如何,往往搞错,是要窒息文学艺术的发展的。当然,亦木同志恐怕没有此意。不过,他能从别人的一段话中引起“推理”,就不能保证没有人不从他这篇“有感”中受到“启发”,来舞枪弄棒的。


第8版()
专栏:文艺知识

什么是推理文艺?
周舟
最近,影院放映了《人证》和《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些影片都是根据推理小说改编的。那么,什么叫推理文艺?推理文艺有什么特点?
推理文艺作为一个文艺流派,起源于西方,它是资本主义工业技术兴起后的产物,之后东移,在日本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江户川乱步曾给推理文艺下了一个定义:运用推理逐次拨开疑云迷雾,去疑解惑,描写侦破犯罪案件的过程,并以情节引人入胜。但是后来的推理文艺突破了以破案为主的框框,还出现了用推理的手法,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病态以及物欲横流、人的精神空虚等作品。
一些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推理文艺,都表现了根据事实的推理。《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名侦探博阿洛在东方快车上发生谋杀案后,立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再进行推理。推理不仅要有事实根据,而且还要合乎逻辑。《点与线》中的福冈警察署探长进行了错误的推理,因而得出了“殉情自杀”的错误结论。相反,探员鸟饲重太郎和侦缉人员三原纪一却破了案,因为他们运用了科学的推理方法。
推理文艺的著名作者有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在作品中创造的比利时侦探博阿洛的形象,被认为是自福尔摩斯以来最受欢迎的侦探小说主角。她写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都是以博阿洛为主角的。美国作家奎恩也是推理文艺的著名作家,他的名作《希腊棺材之谜》曾轰动一时。近年来日本的森村诚一令人侧目,他的《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和《野性的证明》,是很受欢迎的畅销书。
推理文艺接触到了西方社会的溃疡,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无法提出正确的解释和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同时,作品中还有一些凶杀和色情的描写,阅读时要加以注意。推理文艺所推崇的推理方法,对于开展调查研究、逻辑推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有的推理作品颂扬神秘主义、孤立主义的破案方法。优秀的推理文艺作品都是把推理溶于形象之中的,但劣等的推理作品却忽视了情节描写和形象刻划的有机结合,读来枯燥无味。


第8版()
专栏:

《啊!摇篮》里的娃娃演员
张兆龙
精心构思 细致辅导
即将上映的彩色故事片《啊!摇篮》中几个扮演延安保育院娃娃们的小演员表演得天真自然,真实动人。空袭、遇敌时的紧张神态,窑洞吃馍、烽火台上吹子弹壳时的欢乐情绪,失去亲人时的悲痛感情,以及灶房洗脚时的淘气动作,他们都演得非常出色。笑,笑得那么甜;哭,又哭得那么真切。孩子戏能取得这种成果,导演、副导演是花了不少心血的。他们根据剧情和孩子本身的特点,给小演员设计动作,进行耐心细致的排练和辅导。副导演石晓华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做示范动作,让他们具体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如“干渴的路上”一场,表现夏日炎炎,孩子渴得要命,怎样把“渴得要命”化成孩子的动作呢?石晓华特地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动作,让冬来仰望着头,拿着空水壶使劲地摇,拚命地吸,恨不得把空壶里的每一滴水珠都倒出来。这个动作表现力很强,又具体形象,容易掌握。又如,丹丹对亮亮看到过小钢炮、小山炮,又摸过真大炮感到吃惊和羡慕。经过精心设计,她要求扮演丹丹的小演员眼睛睁得大大的,眉毛往上挑,吸着气说,“噢!真的!”“你真的听得出来(炮声)的?!”孩子领会得很好,用准确的表情、动作有趣地表现了“惊讶”和“羡慕”的心理。
关系密切 感情真挚
小保育员小湘竹和小丹丹在保育院这个温暖的小队伍里有着特殊的关系。是湘竹从被敌机炸死的毛驴底下把丹丹救了出来;开饭时,湘竹给丹丹喂饭、喂汤;在河口镇,她鼓励丹丹指挥孩子唱《南泥湾》;最后,为了抢救丹丹和另一个孩子,湘竹不幸中弹牺牲……。饰演湘竹的十二岁的马晓晴和饰演丹丹的五岁的张磊,都生动地体现了剧中人物亲切动人的感情。影片开拍之前,他们根据导演要求早就建立起剧中的人物关系。在开饭的时候,小马常常给小磊磊喂饭。休息的时候,她给磊磊讲故事,搀她去看电影。有一次小磊磊发烧,小马可急坏了。她抱着、哄着小磊磊,把自己的衣服给她披上,又专门采了鲜花送给小磊磊。磊磊对她也很亲热,亲切地叫她“湘竹阿姨”。生活中这种亲密的感情对她们表现剧中特殊的人物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体贴入微 精神可贵
摄制组有十个儿童演员,除马晓晴外,大的不足七岁,小的还不到三岁。他们的生活、学习和部分排戏活动由四位从上海请来的幼儿园老师照料。在银幕上没有这些老师们的名字,她们却做了大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
清晨,天刚朦胧亮,孩子们还在梦乡中,老师们已开始忙碌起来。她们把每个孩子的小水壶灌满,把孩子的服装、小道具和饼干箱准备好。这部片子有爆炸镜头,还有不少骡马活动的镜头;有时白天拍摄,有时夜里拍摄。因此,在拍摄现场,孩子的情绪和安全紧紧地系在老师们的心上。一次去深山沟拍敌机轰炸的场面,炸药爆炸,骡马蹦跳,坐在马背摇篮里的孩子会不会有危险?尽管摄制组有严密的安全措施,但她们还是放心不下。盛夏时拍初春的戏,孩子都得穿上棉衣,老师就按照拍摄的需要,棉衣单衣勤穿勤换。拍完了一天戏,孩子都很疲倦,在返回住地的路上,有的打起盹来了。老师抱着孩子,让他们在自己怀里睡觉。
刚开拍时,孩子怕光,反光板一打,眼泪就扑簌簌地往下掉。老师就锻炼他们在阳光下看东西、数东西,让他们适应强光的刺激。平时,老师们还根据剧情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帮助副导演辅导孩子的戏。如长城下胖冬来向李楠请示要尿尿的动作,经过老师反复的辅导,小演员才演得那样生动可爱。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