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中东动荡又一年
丹林
1980年是战后中东地区最为动荡和不安的一年,发生了一些举世瞩目的事件。苏联通过对阿富汗的占领,进逼波斯湾,加快南下步伐。苏联的这种行动提高了中东人民对霸权主义本质的认识与警惕。美国为了遏止苏联南下,正努力改善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并推动海湾国家建立区域防务的构想
即将过去的1980年,是战后中东地区最为动荡不安的一年。
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与血腥镇压,伊美人质危机以及伊拉克伊朗在海湾地区进行的危及世界石油供应的战争,促进了中东舞台上各种矛盾的变化与发展,导致旧有格局的改变,从而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与稳定的关切。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结处,是苏美争夺重点欧洲的侧翼,它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是西方经济的基础,因此一向是苏美争夺的重要场所。
惯于玩弄“乘人之危”、“乱中取胜”策略的苏联,利用某些阿拉伯国家反对埃以和约的强烈情绪、美国在中东重要支柱巴列维王朝垮台、伊美关系恶化以及人质危机,美国在中东处境空前不利的时机,一举出兵占领阿富汗,进逼波斯湾,加快南下印度洋的战略步伐。然而,苏联的行动却提高了广大的中东人民对霸权主义本质的认识与警惕。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顶住了苏联的压力,坚持正义立场,谴责苏联的侵略,强烈要求侵略者撤出阿富汗,让阿富汗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些阿拉伯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采取措施以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还酝酿建立海湾地区的区域防御体系。阿拉伯国家的这些行动,正是针对苏联南下战略的一种积极反应。
持续了13个月的美国人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朗对美国政策的愤懑,但是扣留人质的行动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震动。最近,伊朗政府终于下决心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伊美双方正通过阿尔及利亚居中调停,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段期间,伊朗政府毅然废除伊苏条约中不平等的条款,多次顶住苏联的压力,并断然拒绝苏联提出的给予援助的伪善建议,谴责苏联的侵略和干涉,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美国为了遏止苏联的南下,确保海湾安全与中东石油的供应,一年来正积极改善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态势。在军事上,它一面加强自己在印度洋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力量,通过条约取得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埃及、索马里等国军事设施的便利,以提高反应和干预的能力。一面通过提供武器援助和军事合作(如联合军事演习等),协助友好国家加强防御能力,使之能为地区的安全做出贡献。同时,它还推动海湾国家建立区域防御的构想,鼓励盟国为维护海湾安全做出共同的努力。
作为中东问题核心的巴勒斯坦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依然没有取得突破。以色列仍然顽固坚持侵略扩张政策,拒绝撤出被占领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不仅如此,贝京当局还利用中东局势更加动荡的机会,竟在7月30日公然吞并东耶路撒冷,宣布为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在被占领土上加强对巴勒斯坦居民的法西斯统治,继续扩建定居点,无理驱逐主张维护民族权利的巴勒斯坦人市长,纵容极端扩张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一再疯狂轰炸和袭击黎巴嫩,加紧策划吞并戈兰高地的阴谋,因而使得关于自治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
然而,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承认与支持却有了进展。西欧国家共同体通过首脑会议的声明,承认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包括自决权),并提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应同全面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谈判发生联系。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紧急特别大会和第三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都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要求以色列定期撤出被占领土,肯定巴勒斯坦人民有实行自决、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明确提出任何涉及巴勒斯坦人民前途、民族权利和被占领土的谈判都必须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第三十五届联大决议还呼吁建立一个以巴勒斯坦组织为领导的巴勒斯坦国。联合国的决议为解决中东问题规定了明确的原则。
三十多年阿以对垒的格局说明了扼杀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是不可能的。因此,愈来愈多的人主张采取现实的态度,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早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以建立中东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也积极提出政治解决方案。阿拉法特主席表示,“我们不要摧毁任何国家”,“我们准备在以色列人撤走后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我们独立的国家”。他还表示,可以接受在被占领土上实现完全自治前的过渡措施,即在权力移交给巴勒斯坦人民以前,联合国进行3至6个月的监督过渡阶段。一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和以色列的安全是可能调和的。至于埃及,它虽然希望沿戴维营道路继续走下去,但是也考虑到现实的因素不再强调这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途径。当然,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围绕这一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分歧与争执。苏联也力求扩大和利用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分歧,利用反对埃以单独媾和的情绪,推动一些人提出重开日内瓦会议的要求,以便苏联重新取得插手中东问题的机会。
当然,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以色列是否改变立场,放弃侵略扩张政策。一年多来,贝京政府的重要成员相继挂冠而去,贝京政府在议会中支持率的下降,以及最近佩雷斯以压倒多数击败前总理拉宾当选工党领袖等事实,都反映出贝京集团的顽固态度,在以色列内部也引起了日益增长的不满。
美国政府至今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助长了贝京的顽固态度,阻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改善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
由边界争执而导致的两伊战争已进入了第四个月。这场穆斯林兄弟国家间的战争给双方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两国的经济命脉石油工业均遭到严重的破坏。战争还加深了阿拉伯国家间的分歧,叙利亚等部分阿拉伯国家拒绝出席第十一届阿拉伯首脑会议,叙利亚和约旦间的军事对抗,只能使亲痛仇快,给霸权主义者以可乘之机。然而,叙约对抗的缓和说明阿拉伯团结是可以恢复的。
三十多年的历史教训表明,只有阿拉伯民族的团结才是阿拉伯民族力量的源泉,才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根本。而1981年中东局势的发展,仍将是世界人民所关注的。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当炮声沉寂之后
——乍得局势的新发展
费舟
恩贾梅纳的炮声终于平息下来。然而,这座位于沙里河畔的乍得首都已满目疮痍,处处残垣断壁了。
乍得内战持续了9个月。12月中旬,国防部长哈布雷指挥的北方武装部队撤离恩贾梅纳和它的后方基地阿贝歇,而民族团结过渡政府总统古库尼指挥联盟部队接管了上述地区,宣布战斗已在全国范围内停止。
为什么11月下旬拒绝在洛美停火协议上签字、12月初还在战场上占上风的北方武装部队会突然承认失败退出战争呢?据外国通讯社报道,12月8日起恩贾梅纳爆发了战争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古库尼的联盟部队在重炮、近200辆利比亚的苏联坦克和十多架国籍不明的喷气飞机支援下发动进攻。这些乍得内战战场上从未见过的武器,挫败了“训练有素、颇具战斗力”的北方武装部队。
是谁的干预,导致了战局的变化?
据《华盛顿邮报》的消息说,进入乍得的利比亚军队已达四、五千人,其中有二千多人参加了恩贾梅纳的战斗。《纽约时报》说,经过一周的战斗,12月15日利比亚的坦克和部队代表古库尼总统接管了乍得首都。
被击败的哈布雷在率领余部撤离恩贾梅纳、越过沙里河进入喀麦隆北部时说,这不过是战术上的转移。他发誓要用新的方式继续抵抗“利比亚征服者”。
乍得局势的新发展,引起了从尼日利亚到埃及的许多非洲国家的不满与不安。不久前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举行的尼日尔河流域组织8国首脑会议和刚刚在布拉柴维尔结束的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元首会议都在公报中要求所有国家不要以任何借口插手或干涉乍得内政。肯尼亚总统莫伊访问苏丹,与尼迈里总统一道表示对“当前明目张胆地干涉乍得”深感不安,他们呼吁一切外国军队撤离乍得,并呼吁乍得各派之间开始谈判。据报道,尼迈里总统致函卡扎菲说,只有利比亚军队撤离乍得,乍得才能恢复和平。
然而,利比亚否认自己的军队参加乍得内战;古库尼总统也不承认乍得有利比亚军队,但他承认利比亚提供了给养,以及几百名军事顾问和教官。
今年6月15日,古库尼和卡扎菲的各自代表在的黎波里签署了一项包括8款的《友好联盟条约》,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命运、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望”。条约还规定了“共同进行自卫”的权利。双方以条约形式把联盟关系固定下来是一个发展。然而,近20年的乍得历史表明,利比亚和乍得国内各种派别的结盟关系是经常变化的。卡穆格副总统代表的南方黑人势力,曾是利比亚的敌人,而今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哈布雷也曾凭借利比亚的支持而与乍得的中央政权作过战,今天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古库尼总统对利比亚占领乍得北部奥祖地区是一直持有异议的。因此,观察家认为这一结盟关系在哈布雷失败后能否持久与稳定,是难以估计的。
目前,非洲统一组织呼吁乍得各方认真执行洛美停火协议和拉各斯和解协定;并要求安理会尽快辩论乍得问题,向乍得派遣一支在联合国旗帜下由非洲军队组成的中立部队,以监督上述协议的执行。协议能否为各方认真执行,中立部队能否尽早派出并有效地执行任务,还要看局势的发展。


第7版()
专栏:

海湾的炮火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已持续三月有余,战火至今未熄。今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废除伊拉克—伊朗边界协议,并于22日对伊朗的10个机场和空军基地发动进攻以后,开始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在这场以争夺阿拉伯河控制权为重点的战争中,双方都出动了陆、海、空军,动用了各种现代化武器,集中打击对方的军事基地、工业城市和主要产油区,这使双方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剧了海湾地区的动荡形势。(附图片)
左下图是伊拉克炮兵向伊朗军事目标射击。
右下图是前线的伊朗士兵装填炮弹准备射击。
(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一九八一年的美国:“一个新的开始”
本报记者 王飞
1981年新年临近之际,正是华盛顿名副其实地送旧迎新的时刻。新总统,新内阁,新国会,而且奉行的是新的哲学。就职典礼委员会正准备花600万美元,为新总统1月20日宣誓就职,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庆典的主要口号是:“美国——一个新的开始”。
新总统上任强调一个“新”字,人们对此并不陌生。新政,新边疆,已成为历史上的名词。卡特就职时也曾高唱过“新精神,新美国。”这次新总统走马上任,说是“新的开始”,自然没有错。问题是从何开始?走向何方?
在11月4日里根获得大胜的时候,保守派人士狂喜了一阵子,说是一个新时代开始了。现在,这种“欣喜症”已经消退,人们开始面对严酷的现实。
毫无疑问,里根新政府上台后,将会按照他们的保守哲学,提出一系列改弦易辙的方案,首先是解决国内危急的经济局势,因为经济如果上不去,其它一切使美国再伟大起来的言论都会落空。可是,新政府在这方面面临的任务并不轻松。
12月中旬,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为了给新政府准备对策,邀请企业界、劳工界和一些学者开了一天的讨论会。会上发言的人,都对经济形势作了阴暗的描绘:经济刚从第三季走向恢复,现又受到高达21.5%的利率的打击,势将引起新的下跌,甚至触发一次衰退。出乎常规,春季衰退并未能把通货膨胀压下去,它仍然停留在年率12%的高水平上;失业大军820万人,处于30年代大危机以来的最高峰;经济增长率连续2年原地踏步,劳动生产率落在主要工业国家之后;基本工业如汽车、钢铁、建筑,仍然在生存线上挣扎着;4年来,国债增加了2,000亿,人民收入下降了15%。
正在这时候,两位共和党众议员肯普与新被任命为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的斯托克曼,给里根写了一封题为《避免共和党一次经济上的敦刻尔克》的万言书,呼吁里根在就职之后迅即宣布全国处于经济紧急状态,并在100天内采取一系列猛烈的措施,来刺激生产,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用放慢生产的传统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
他们警告说,如果不这么做,共和党政府可能面临一次“经济上的敦刻尔克”,淹没在高利率、高通货膨胀率与经济衰退并发的大海之中。
据里根的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12月17日说,里根正在认真考虑宣布紧急状态的问题,认为有必要迅速采取决定性的措施。什么措施呢?按照上述两位供应学派健将所提的,不外是宣传已久的减税和砍预算等等。但是,实行这些措施,不但阻力很大,而且还有风险。比如,3年内每年减税10%的方案,好处是可以刺激投资,坏处是第一年就会使联邦税收减少160亿美元,这将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砍预算么,也不那么容易。已占预算支出24%的国防支出,不但不能减,而且还得增加。可供削减的最大项目只有福利支出,其中包括社会保险、失业、医疗、退伍、退休津贴以及食品券等等。这些项目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利益,削减它们,将会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至于抑制通货膨胀,希望就更渺茫了。由于1980年度与1981年度的财政赤字都在500亿美元以上,由于来年的石油与粮食价格还会看涨,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至少一年之内不可能有所改变。一些经济学家还担心,在情况有所改变之前,经济形势可能变得更坏。
这就是摆在新政府面前的进退两难的经济窘境。
在国际上,新政府面对的也是乌云密布,险象环生的局势。里根在竞选中一再强调要“制止苏联的全球扩张野心”。美国报界预料,新政府的对苏政策将更明确、更坚定,特别将加强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但是,新政府的对苏政策,也有谨慎的一面,谈判的渠道还会保持,里根一当选,参议员珀西就在过渡班子的同意下访问苏联,同苏联领导保持接触,便是一个征兆。
问题的关键在于,苏联的扩张主义野心,不可能有所收敛。苏联占领着阿富汗,越南侵略柬埔寨,波兰的危机也并未结束。一旦苏联冒险武装干涉波兰,形势的发展会不会打乱里根政府重振经济的部署呢?此外,新政府还将面临如何争取伊朗释放人质问题,如何解决戴维营协议僵局,如何应付两伊战争拖长带来的危险后果,如何协调同西欧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如何从大局出发,继续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并抵制少数亲台顾问的压力,避免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使中美关系倒退的行动等等。
这些问题能否妥善的处理,不仅是对新政府的一种考验,也将直接、间接地影响它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努力。里根现在要“当家”了,讲话就谨慎些了。他不久前在洛杉矶说,在扭转经济局势方面,新政府将抓紧去做,但他“并未许过愿,说能够很快见效”。他的一位助手讲得更明确:“经济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过来”。《华盛顿明星报》最近指出,“里根对经济作重大改变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那些希望一夜之间会出现奇迹的人,最好把他们的期望放低一点”。
总之,里根进入白宫的这个“新的开始”,也如同他的许多位前任一样,面临着国内、国际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问题,而这一切并不都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从藻类提取石油的前景
最近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生物能源会议上,法国化学家报告了从葡萄藻提取碳氢化合物的前景。这种藻类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占其干重的15—75%。法国科学家证明,碳氢化合物积累在藻类细胞的两个部位,主要是在细胞外壁,不用杀死藻类就能提取。藻类中的碳氢化合物与在某些高等植物中发现的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相似,但在它的一端没有一个酸基。一种快速的细胞化学技术鉴定表明,有许多淡水藻和土壤藻类能积累大量含油化合物,不同的藻类产生不同类型的石油。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新型保密用纸
据1980年10月24日来自斯德哥尔摩的消息称,瑞典发明家阿恩卡内尔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保密用纸,叫作“易燃纸”。在这种纸上喷涂有某些化学品,用这种纸包封保密的文件、图纸和计划等,然后将其放入一个特制的盒内和箱内。假如有人想偷上述的保密文件等物品,试图用力打开上述的小盒或小箱,当即会触发其中的“易燃纸”燃烧,并能在几秒钟内,使易燃纸所包封的材料也随之化为灰烬。同时不产生任何有毒气体,所产生的烟气由一种吸收器吸收。这项新产品由诺拉贝尔AB公司制造,由西门子AB公司经销。据称这种产品对国防、外交以及从事保密研究研制工作的各部门是特别适用的。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皮肤烧伤新疗法
据秘鲁《纪事报》最近报道,利马儿童医院的卡德纳斯·卢德纳医生发明了一种快速治疗烧伤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用浓度为0.5%的硝酸银溶液对烧伤部位进行密封湿敷进行治疗。这位医生经过10年研究才摸索到这种方法,并已经用它治疗了烧伤病人288例,治愈2度烧伤平均为8天;对需要植皮的3度烧伤,治愈时间平均为25天。
上述疗法对治疗皮肤坏疽、各种刀伤等也都见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摧毁鱼雷的诱导装置
美国研制成功一种摧毁自动寻找鱼雷的诱导装置。诱导装置带有一个器件,拖曳在舰船的后面约六百英尺远,该器件装有一只模拟噪声频率的发射机,以引诱鱼雷并予以摧毁。据称,这种诱导装置摧毁鱼雷的效率极高。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利用葵花籽废料配制饲料
保加利亚利用葵花籽油榨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配制混合饲料喂养牲畜,取得良好效果。
据报道,这种混合饲料的主要成份是葵花籽皮和榨油后剩下的渣滓,其中含有反刍牲畜生长所必要的许多营养成份,仅蛋白质的含量就占14—16%。用这些物质配制的混合饲料,其营养价值与大麦相同。此外,这种混合饲料喂养的奶牛的产奶量比普通奶牛高3—6%,牛奶中的含油量也比较高。
目前,保加利亚正在推广使用这种混合饲料。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美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最近试制成装有锌氯电池、无污染、无噪音的试验性汽车。这种汽车用电力代替汽油,比较便宜。图为锌氯电池电动汽车引擎。
新华社记者 钱文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