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物质生活·人的尊严及其他
梁信
最近看到一则外国电讯说:“中国人代会提出停止‘优待’外国人”。我以为这是外国朋友的误解,我更恐我的本国同志也误解。
是否可如是看?所谓“优待”云云,是由对照得来的:即某些中国人虐待(或歧视)同胞和某些为外国人服务的中国人的奴颜婢膝对照而来。
以虐待他人、特别是虐待弱者为乐,中国似无此传统。但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虐待人成了“革命行动”,可就培养出很多这类“人才”来了。听说,北京的一服务员骂死了一位老人,上海的两中年男子气死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教师,就是这“大革命”的后遗症。
这是称之谓“对照”的一面。
另一面姑称之为“虐待同胞”。举两个例子:5年前我乘火车赴京。因为餐车要为两个年青的外国人开饭,使我们这些坐软卧的20多位中国同胞(有些是上了年纪的老同志),饿了几个钟头,几乎吃不上饭。今年,我在北京下榻于民族饭店。但我只能吃每份8分至2角钱的菜。好点的,没有,对中国人没有。隔壁的外宾餐厅,则“陆海空”并陈。于是去一箭之遥的民族文化宫院内散步。那里是所谓公共场所。但到了门口,一位解放军战士挡驾,说:“不能进去”。我问:“为什么?” 答曰:“里边有外宾。”我这才注意到:“里边”有“外宾”数人,而铁门外边,一堆堆、一群群,或站或蹲着可怜的“内宾”!
然而这两方面,对外国人的奴颜婢膝,与对自己同志的虐待与歧视,对照起来,可也够鲜明、太强烈了!
所以问题的焦点不在于“优待”。
那么怎么办才好呢?我以为可以看看外国人怎样对待“外宾”和怎样对待他们本国的人。参考参考也好。
对于外国,我所知甚少,我只去过日本。在日本,我和我的同胞是外国人,和我们同行的也有日本朋友。但我们所到之处,上自首相,下至任何一位服务员,并不因为我们是外国人就特别客气,也并不因为和我们同行的日本人是他们的同胞,就不客气。而是一样“优待”(如果可用“优待”而言之),一视同仁。一样的不卑不亢,一样的彬彬有礼。而且已成习惯,自自然然。
社会生产力高度的发展,才能造就有高度文化的国民。取消“优待”,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来,结果水落石出,都降到虐待的水平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消奴颜婢膝,同时取消虐待;我“优待”人,人“优待”我,是谓之“平待”。“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是对外而言;对内,则希望我民族待我以平等。
根治之道,还是发展生产力。直接要办的,是改善生活状况与劳动条件。所谓改善,只是要求改善那些长年累月实在难以克服的困苦。物质的力量需用物质的力量战胜。以“供不应求”编织成的粗糙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遮羞布,是遮不住羞的。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一可提高民族威望,二可激起全民奋起直追的热情。正直的人,谁都知道:要提高国民收入,使大多数人富裕起来,还得中国人铺下身子自己干。天上不掉馅饼。中华民族能有今天,即还能有勒紧腰带进行四化建设的今天,乃百年奋斗之结果。曲折的历史,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懂得了:不仅在列强面前要流血而争民族尊严,民族内部更要自尊自重。祖国如母亲,生了十亿儿女,不能因其多,就视如粪土。而且还要明白:任何一个儿童,除需温饱之外,还有他的自尊心。林彪、江青、康生一伙,视几千年历史如玩物,拿8亿人民当畜牲,流毒深远!因此不恢复人的尊严,“四化”难以建成。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的决议与各位代表的发言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希望有如我1949年在行军途中听到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一瞬间那样的强烈!不管历史的进程有多么曲折,它带着多少痛苦和血污,我中华民族以其尊严、以其成就,立于世界之林,有望了!而有形与无形的奴颜婢膝的事物,将成为陈迹。


第8版()
专栏:

画家八大山人及其书画陈列馆
李旦
八大山人书画陈列馆在江西南昌市郊八大山人的故居青云谱内。政府拨款重修,今年7月1日以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
八大山人(1626—1705)是明末清初时的一位杰出画家,原名朱耷,此外有个山、雪个、传綮、道朗等十几个名字,最后叫八大山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朱权的9世孙,世居南昌。他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从小受到艺术陶冶,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明亡后,隐居在南昌近郊的寺观,生活在简陋的“寤歌草堂”中,孤寂贫寒地度过了晚年。
八大山人痛遭家国之变,于是为僧为道,佯疯佯哑,慷慨啸歌,寄情书画。所以画中出现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而“八大山人”四字连草写来形似“哭之”“笑之”字样,以及还有不少隐晦幽涩的诗句跋语,可以看出他是苦心孤诣地以极其含蓄幽奥的象征手法来表示他对清廷永不屈服的精神。
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以绘画为主,对于书法、诗跋、篆刻都有独特造诣。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他能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创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在花鸟画中,他远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画风,和宋文人画家的兰竹墨梅,也受明吕纪林良的技法影响,尤致意青藤白阳的粗放画派。在山水画中,他远尚南朝宗炳,师法五代以下董、巨、米、倪、黄以至董其昌等的江南山水。在书法方面,他精研石鼓文,刻意临写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尤以王羲之为多。但是他对那些认为“古人雅处,今人便以为不至”(题山水)的看法是不满意的。饶宇朴题《个山小像》称赞说:“个山子每事取诸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
他在艺术修养与功力铸锻中又主张:“读书至万卷,此心乃无惑;如行路万里,转见大手笔。”并认为画事有如登高,“必频登而后可以无惧。”说明他对艺术不断磨练的精神。
清初画坛在革新与保守的对峙中,八大山人在革新派“四大画僧”的行列里起了突出的作用。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绘画的优良传统,300年来,凡是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他的影响。所以,八大山人不愧为我国古代画家中的一位巨匠,是元明以来写意画派中的大师。然而,他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虽是可贵的,但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个人和时代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要以历史观点对待,以作我们的借鉴。


第8版()
专栏:

写在节目单上的诗
胡松华
看西藏藏剧团演出《朗莎雯波》时深受感动,当场在节目单上提笔寄感,归后稍事修改。那催人泪下的歌声啊,出自善良的朗莎姑娘口中,这激人慨叹的火焰啊,喷自我积满义愤的心中……身经一千个冬夏的藏戏啊,*象枯柏逢春重获新生;它歌颂着美如彩虹的善良之心,它惩笞着丑似豺狼的奸佞之行。那善恶颠倒的血雨啊,如何才能不使它重降?!那混淆是非的妖孽啊,怎样才能不让它复生?!含愤飞归太空的朗莎姑娘啊,投向人间的是祝愿吉祥的深情,哭干了泪水的朗莎姑娘啊,留给我们的是扣人心扉的歌声……
*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在公元779年就诞生了雏形。


第8版()
专栏:

新颖别致的《李慧娘》
大幕尚未合拢,又不得不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重新拉开,一位身穿缟素戏装的“李慧娘”再三向观众致谢。自去年四月份以来,苏州市京剧团的《李慧娘》已在江苏、浙江、山东、辽宁、上海、天津演出将近三百场,场场都获得强烈反响。人们爱看这出戏,更赞赏李慧娘的扮演者胡芝凤的精彩的表演艺术。剧团所到之处,当胡芝凤主演《李慧娘》的消息一经传开,戏票便被抢购一空。有人连看十几场,兴致不衰。有些从不爱看传统戏的青年人,当看了《李慧娘》,也由衷地赞美“确实是好!”因为群众呼声强烈、看戏心切,剧团不得不常常加演多场。对此,剧团所到之地的报刊以及香港、北京的部分报刊,都发表专文评介。
《李慧娘》作为一出传统鬼戏,为何能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这固然与它揭露权奸祸国殃民,反对封建专制,反映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从思想内容上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有关,更重要的是对过去的演出本进行了认真的改革、创新,使老戏开了新生面,从而适应了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启发了广大青年观众的欣赏趣味。从演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剧情、扮相,还是舞台上布景、道具的使用,都革除了过去那些阴森恐怖的东西;一些无关紧要的节奏缓慢的过场戏也被删去;为了深刻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加强戏剧冲突,还合理地增加了场次和细节。尤其是胡芝凤在表演中,紧紧抓住李慧娘的内心活动,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对人物加以精心刻画。她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的艺术特点,借鉴了昆曲、秦腔、川剧、河北梆子的表演技巧,还吸收了芭蕾舞的动作,揉多种行当的表演艺术于一身。这样,既继承了京剧艺术的精华,使演出富有京剧特色,又不拘泥旧有程式,而是勇于探索、大胆突破,给人新颖之感。这出戏,不仅有一定的积极的思想意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艺术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培真


第8版()
专栏:

艺术美感小议
汪宗元
文艺应该给人带来美感享受。戏剧舞台是直接面向观众的,能产生极为明显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所以,它不仅需要给观众以积极的思想教育,培养人民辨别邪正和是非的观念,还须具有美感魅力。这种美感,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明朗的,健康的,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净化我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就十分讲究艺术的美感力量,它的传统剧目,它的一招一式,往往熔铸着历代演员和观众的美学趣味与习惯,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心理、意志和愿望,具有着极其浓厚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因而长期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例如长期以来屡演不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十五贯》、《杨门女将》、《三岔口》、《拾玉镯》等许多优秀剧目,我们今天的观众看了以后,仍然精神舒畅,引起共鸣,得到心旷神怡的美感享受。这种表演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要继承与发扬的。几年来,戏剧舞台百花争艳,一大批优秀的和比较好的剧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某些基层剧团的演出中,特别是少数自办剧团,以及街头巷尾的卖艺表演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苗头。有的剧团把过去整理传统剧目时剔除的糟粕又重新加了进去,个别剧团还开放了解放后一直禁演的坏戏;有的表演格调不高,掺杂着低级趣味的东西。这些现象当然不是戏剧舞台的主流,但其在思想意识和艺术情趣上的影响是不好的。我们对于这种情况,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置若罔闻,而应该予以认真对待,进行抵制。
这种表演艺术的不正之风,除了跟有些同志对解放思想有所误解,以为现在一切可以“开放”有关之外,还在于有的同志对文艺的娱乐性有片面理解。人民是需要娱乐的,表演艺术是娱乐人民的最直接的形式之一。而我们的表演艺术家以什么来娱乐人民则是最重要的。我们不需要丑恶的娱乐性,应该提倡高尚的娱乐性,它是和思想性、艺术性相融合的,是以艺术美为核心的,它以丰富曲折的情节和明朗优美的风格吸引观众,打动观众,从而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对人民负责的舞台艺术家,应该努力创造更美的艺术。


第8版()
专栏:

《个山小像》
此为黄安平画八大山人四十九岁像(非自画像)。自题:“《个山小像》甲寅蒲节后二日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


第8版()
专栏:

作协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参观访问
中国作家协会最近组织由藏、蒙古、苗、维吾尔、壮、侗、彝、朝鲜、回等九个民族的10位作家,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先后在湖北、广东参观访问。 (新华社)


第8版()
专栏:

宁夏出版《中国回族文学作品选》
《中国回族文学作品选》散文小说集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回族文学作品选共分散文小说、现代诗歌、古代诗歌、电影戏剧、民间故事等5集。 (新华社)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甘肃文艺》将改版并更名《飞天》
《甘肃文艺》1981年将改版并更名《飞天》。据该刊《敬告读者作者》称,该刊特别重视反映青年一代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作品;努力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对于作者及其作品,不论省内省外,有名无名,一律择优录取。  (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