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丽日抚花蕾
本报记者 卢存淑
我们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访问了朝鲜。在那如锦似绣的大地上,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盛开的花朵,逗人喜爱。可是同自然界的花朵相比,那无数象含苞待放的花蕾的少年儿童,更加使人难以忘怀。请听那银铃似的歌声:
“蓝蓝的天空上阳光灿烂,
全国的小花蕾满脸欢笑……”
这是朝鲜孩子们爱唱的一支歌。是的,那比朝鲜的苹果红得更加可爱的一张张小脸蛋,那闪耀着智慧和幸福光芒的一双双天真的眼睛,确实使人们感到,正在成长的新的一代,是朝鲜大地上最美的花蕾。他们沐浴着党和社会主义的雨露阳光,正在茁壮成长。
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朝鲜最高人民议会1976年特地通过《儿童保育教养法》,把培养和教育儿童的工作法律化,由国家和社会负责教育和培养所有儿童的崇高职责。在朝鲜,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孩子们的父母从事何种工作,家里有多少子女,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家庭收入多少,孩子们都能在具有良好条件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中生活、成长,同样地受到教育和培养。今天,朝鲜仅托儿所和幼儿园就有6万个,它们象是一座座精耕细作的苗圃,抚育着35万名幼儿。
朝鲜有句俗话:“3岁养成的习惯,60岁也改不了。”为了使新的一代从小就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幼儿教育受到特别重视。《儿童保育教养法》要求教育儿童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南朝鲜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儿童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有礼貌,讲卫生;培养儿童丰富的情趣和艺术才能……
在朝鲜访问的日子里,我们先后参观了平壤郊区的宅庵朝中友谊合作农场幼儿园和咸兴郊区的洙兴合作农场幼儿园。到朝中友谊合作农场幼儿园那天,托儿所中班的孩子们正在跳舞,大班的孩子们正在学算术。
农场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朴允坤同志告诉我们,这里托儿所的保育员,是在受完11年包括高中的义务教育之后,再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专业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学、保育学、卫生学和营养学等,然后经过考试合格的。至于幼儿园的教养员,则是大学毕业生。她们在大学学习两年后,经过半年实习,才能成为正式的幼儿园教养员。从这里,可以看到朝鲜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洙兴合作农场幼儿园参观时,正是孩子们游戏的时间,孩子们欢笑着扑向我们,又是鼓掌,又是握手。两个头上扎着花结,身穿小花裙的女孩子,蹦蹦跳跳地带领着我们,以充满幸福感的口吻向我们介绍哪里是她们学习革命传统的课室,哪里是她们的卧室、游戏室和餐厅……。作为一个合作农场的幼儿园,这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了完备、周到的安排,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认为,在社会发展中,再没有比培养和教育人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们参观了卧山女子高等中学,平壤学生少年宫,还访问了元山市的松涛园夏令营。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成为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卧山女子高等中学的校长告诉我们,由于学生的父母大多是双职工,所以对学生的课外教育也要由社会来负责进行。卧山中学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学生们除了参加本校的活动以外,在课余还经常到平壤学生少年宫、区少年宫参加各种活动。那高13层、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设备完善、瑰丽无比的平壤学生少年宫,体现了整个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无比关怀。我们到少年宫参观时,机绣小组的学生正在学习用缝纫机绣花,生物小组的学生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的呼吸功能。化学、物理、通讯、汽车、气象观测等等小组都在利用各种仪器和机械进行活动和实验。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在图书馆的门口,贴有最近新书的目录和学生(按年级,班级)的读书计划,还有醒目的“看谁读书读得多”的图表,图表中列出名单表扬了读书最多、理解能力最好的学生。平壤市学生少年宫共有200多个各种各样的研究室,每天有1万多名少年学生在这里通过各种活动学习知识,锻炼身体。
元山松涛园傍山濒海,500公顷的土地上遍地都是松树。当海风吹来时,松涛海涛,相互呼应。在这美丽的滨海地区,党和政府为孩子们建立了夏令营。儿童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孩子们进行着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既度过了愉快的假期,又学到了各种知识,更懂得了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
在朝鲜,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新的一代的无比关怀,也体现了对于革命事业的高瞻远瞩。我们在朝鲜的短暂访问中,从孩子们身上,确实看到了关怀儿童和关怀未来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是的,当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炮声刚刚停息,在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朝鲜党和政府就极度重视对革命后代的培育。
请看看在昔日的废墟上建设起来的共和国美丽的首都平壤吧!请看看那热气腾腾的工都咸兴和欣欣向荣的农村吧!那无数高楼大厦,那一座座工厂和一处处水利工程,是谁建设起来的呢?除了老一代人外,今天在朝鲜的各条战线上,正在起着日益巨大的主力军作用的,不正是当年硝烟尚未完全消散,就受到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无微不至地关怀、抚育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吗?那么,今天正在朝鲜各地的幼儿园、学校、少年宫中幸福地成长的孩子们——这些朝鲜土地上最美的花蕾,在十几、二十年后,不正是他们,将从革命前辈手里接过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接力棒,肩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吗?(附图片)
清津化学纤维厂女工正在机器房捻线。 徐宝康摄


第7版()
专栏:阿曼通讯

霍尔木兹之行
本报记者 林皎明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把世界新闻界的注意力引向海湾地区,霍尔木兹海峡象磁铁般地吸引着来自各国的记者。
10月7日早晨,记者和几位外国同行搭乘阿曼空军的一架军用飞机从马斯喀特起飞,沿阿曼湾北上。海面上依次航行的超级油轮指北针似的指引着飞机飞向霍尔木兹海峡。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在阿曼的飞地——穆桑达姆半岛边的加纳姆(意为山羊)岛着陆。
穆桑达姆半岛形似一根羊角,指向对面伊朗的拉里斯坦的海岸,将阿曼湾和波斯湾分隔在东西两侧。半岛的沿岸多是陡壁悬崖。周围散落着11个岛屿。半岛顶端便是呈人字形的霍尔木兹海峡。据阿曼三军联合参谋部海军军官坎普介绍,霍尔木兹海峡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狭窄,最窄的地方也有24海里宽,与英国和欧洲大陆间的多佛尔海峡差不多。海峡最窄处阿曼和伊朗各领有12海里。海峡东西长约129公里,深度平均约在70到100米之间。
加纳姆岛没有正式机场,只是用一块削平的山岩作为跑道。守卫霍尔木兹海峡的阿曼海军前沿码头就在简易机场附近。主人邀请我们搭乘正在启碇的一艘炮艇。在海峡的主航道参观。
炮艇破浪前进,艇桥上飘扬着阿曼苏丹国的三色国旗,40分钟后,到达海峡航道。原来,霍尔木兹海峡有两条航道。进入海峡的上航道在北,出海峡的下航道在南。航道各宽2海里,航道间距离也为2海里。航道设有完整的航标,航行方便。这是1979年1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航道。在此之前,主航道穿行于阿曼的大小库英岛和穆桑达姆半岛之间。阿曼政府为了防止污染,以及防备阿曼渔船在航道打鱼,才将航道向北移动了3海里。1974年7月,阿曼和伊朗签订了大陆架协议,划定了两国在海峡水域的东西分界线。由于伊朗一侧水浅,所以,新老航道都在阿曼的领海之内。
小炮艇接近海峡时,迎面驶来一艘超级油轮。美国记者通过无线电话向油轮的船长采访。船长说,他在海湾中航行没有遇到麻烦,通过海湾也没有什么障碍。据介绍,进出海峡的油轮,最多时是今年1月,那时,每天有70至80艘通过海峡;两伊冲突以来,减少到50至60艘,甚至有一、两天减少到45艘。然而近来又回升到50至60艘的水平。
目前,霍尔木兹海峡通航正常。然而,维持这条重要战略航道的阿曼海军力量却是十分薄弱。在航道上巡逻的小炮艇只能起个监督作用。艇上的指挥官都是根据合同在阿曼海军中服务的英国人。水兵是阿曼人。驻在加纳姆岛上的海军码头、简易机场和雷达观察站的兵力一共只有二、三百人,给养和淡水供应全靠空军。1979年9月,阿曼政府提出加强霍尔木兹海峡安全的“防务计划”,要求海湾国家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1亿美元援助,购置舰艇和防务设备,以保证海峡畅通和安全。这个计划正在努力实施中。阿曼政府决心担负直接的责任,拒绝介入到任何冲突中去。
炮艇舱内有两张挂图,一张是各种苏联海军舰只的识别标志图,另一张是各种苏联飞机的型号和识别标志图。艇上的大副说,这是为了帮助水兵识别机舰的国籍。这并不奇怪。据阿曼国防部的消息,在阿曼海湾区经常有苏联的巡洋舰在收集情报。阿曼海军对此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


第7版()
专栏:

从数字看日本大学生生活
本报记者 陈弘
日本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共有一千多所,学生总数达226万人。
日本的学制是小学6年,中学6年。小学至初中是义务教育,就学率都达99.9%。高等教育结构较灵活,不仅包括4年制大学,而且还有2年制短期大学和5年制高等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学制为5年(前2年为硕士课程,后3年为博士课程)。
据一家银行今年3月的调查报告,在日本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共14年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入学金、教科书、学习用品费等)平均累计公立学校约为113万日元(人民币1元约折合150日元),私立学校为650万日元,如升大学,国立大学的入学金和4年的学费平均为434万日元,私立大学为约113万日元。私立大学的医学院一年的学费就需137万日元。
教育费用对一般家庭是个相当大的负担,热心于子女教育的家长,孩子生下后,就开始储蓄,以备将来子女上大学之用。日本是重视名牌学校的社会,国立、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学费差别也加剧了入学竞争。因此,为上国立的名牌大学,就得上名牌的小学和中学。家长们为此煞费苦心。据调查,中、小学生课余上补习学校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占54.7%,中学三年级学生中占45.0%。给教师的平均报酬,以每周一次计,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每月约需1万日元。
据调查,从地方来到东京上大学,平均每人需付约130万日元的入学费用,其中缴纳学杂费61.2万日元,购买家具等生活用品14.8万日元,租公寓押金107万日元和其他(包括生活零用费等)。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分三种情况:住公寓或租民房需88,340日元,住学校宿舍需69,510日元,走读需39,210日元。
日本大学生有勤工俭学的传统。大学生课余劳动遍及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有的行业甚至离不开学生的课余劳动。例如送报、送牛奶、商业服务和家庭教师。据“学生援护会”调查,日本大学生有91.4%参加过勤工俭学,固定参加课余劳动的有42.3%。但是据各方的调查和分析,现在大学生们参加勤工俭学,不完全是为取得生活费或学费,也是为了有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丰富生活。据调查,大学生参加课余劳动的目的,为了付生活费、学费、书费的只占17.1%。
在课余劳动中,学生去服务行业(充当旅馆、餐馆等服务员)的占47.3%,其他还有在商业、运输、通讯、联络、建筑、教育等方面从事劳动。
通过课余劳动,有的学生认为他们认识和接触了社会现实;有的认为掌握了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工作能力;有的认识了自己;有的体会了劳动的重要性。总之多少都有些收获。
一般参加课余劳动的收入,从事土木建筑等体力劳动的每小时工资为800日元;在餐馆洗盘子的每小时工资为450日元,平均每月可以挣2—3万日元,教育方面的课余劳动,一般一天工作3小时以内,每小时报酬为800日元。
社会也需要大学生的课余劳动,据调查,雇佣学生的企业,16.2%认为,如没有工读学生,企业就不能经营业务;51.4%认为经营要受到影响。现在有70%的企业依靠学生的课余劳动,可见参加课余劳动的学生队伍已成了一支劳动大军。
另外,在东京上大学的近100万人中,走读生约占52%,住校和住公寓或租民房的合计约占48%。国立和公立大学有学生宿舍,私立大学一般没有宿舍。
近年来大学生生活比从前紧张,因为在上学期间,大学生除学习专业课程外,为了取得各种执照,如汽车驾驶证、翻译资格考试,各种资格的国家考试等,还得上其他各种专业学校或训练中心,因而有47%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读书。据调查,学生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为63分钟,看杂志和漫画书32分钟,读报时间34分钟,看电视时间106分钟,收听广播时间73分钟。


第7版()
专栏:

战火中的两伊
被击毁的伊期鬼怪式喷气机。
巴格达炼油厂的大油库被炸后火焰冲天。
巴格达街头的瓦砾堆。
伊朗阿巴丹市附近的度墟。


第7版()
专栏:

《光荣与梦想》
——一部当代美国的实录
周颖如
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版了一部引人注目的著作——《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它是美国名记者兼作家威廉·曼彻斯特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的新著。
该书从1932年罗斯福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登上总统宝座的前一年,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包括了整整40年的美国历史。作者充分运用新闻报道的特写手法,生动具体地勾划了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竞选的勾心斗角,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社会动乱,工人、农场主、退伍军人、青年和黑人的群众斗争,都写得绘声绘色。特别是对黑人运动,更有深刻具体的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美国生产大发展。随着富裕的生活、高度的物质文明而来的却是精神、文化生活的日趋空虚、堕落。社会上充斥着黄色音乐、戏剧、电影和电视节目,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男女间性关系很混乱。关于青年一代,作者不仅介绍了民权运动者、新左派等,也介绍了“疲塌的一代”。
这本书还记叙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臭名远扬的麦卡锡主义。作者活龙活现地描述了麦卡锡如何靠造谣、无中生有的诬陷起家,在全国掀起一股对无辜人民和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大清洗的黑风,谁一遭诬陷上了黑名单,有的被捕坐牢,有的被解雇永远失业。甚至参加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科学家奥本海默也受到审查、清洗;更可笑的是,连竞选美国小姐的候选人也必须说明她对马克思的看法。由此可见,那时的美国是一种什么情景了。
7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两起震动国内外的事件。1971年9月,纽约州阿提卡监狱的犯人(大多数是黑人和波多黎各人),由于不堪忍受种族歧视的压迫和非人的待遇,奋起暴动。他们与看守人员、警察进行了长达几天的斗争,但最终遭到残暴镇压。事发后,在全国引起激烈的不同反应,作者引述纽瓦克市长肯尼思·吉布森的话说,这是“属于文明社会从未采取过的一次最残暴、最明目张胆的镇压行动。”
另一件予美国国内政治很大冲击的事,就是喧嚣一时的水门事件,本书作者对这一事件的发展经过情况和人物活动内幕作了详尽具体的描述,使我们从一个侧面对美国两大政党竞选中的勾心斗角情况增进一些感性认识。
由于三十年隔绝,我们对美国的具体情况了解很少,为了更多地了解今天的美国,这部书是值得一读的。


第7版()
专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生过多少次武装冲突?
西德《世界报》把伊拉克和伊朗之间正在进行的战争称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百二十七次武装冲突”。这是该报记者从著名战争根源研究家肯德教授在华盛顿新出版的《和平研究杂志》季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援引的。
据该报记者介绍,肯德在他的研究报告中说:根据华盛顿著名的布鲁肯研究所用电子计算机精确的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已发生过一百二十六次战争冲突,涉及的国家有八十八个,伤亡人数为三千二百多万。
该报还指出,据肯德教授的分析: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战事较少。到一九七六年为止,亚洲共发生过十七次战争或武装冲突,居世界第一位。其次为非洲,达十四次。远东地区十三次,而拉丁美洲只九次。但到一九七九年,上述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非洲成为战争危机的渊薮。安哥拉、乌干达、索马里、吉布提、乍得、西撒哈拉、摩洛哥……等处都曾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争夺。肯德强调指出,在已发生的一百二十六次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超级大国苏联卷入的就有一百一十三起之多。它不仅自己积极参加,更多的是让第三者充当战争挑衅者或武器运输者。
(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