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群众信访的贴心人——于文库
本报讯 吉林省四平地委办公室主任于文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狠抓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大胆平反冤假错案。二年多来,他接待来访群众三千多人次,处理群众来信二千余件。凡经他接待的,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及时处理,来访群众都称赞他是“群众的贴心人”。有些上访群众,还指名道姓要于文库接待。
于文库同志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遭受过残酷的迫害。他对林彪、“四人帮”有着满腔的仇恨;对受迫害的干部群众有着强烈的同情心。他对来访的群众总是耐心接待。有时早晨起床就有群众找上门来,晚上回家还有人在家里等着,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但他从不厌烦,总是热情接待来访者。甚至在他患病住院期间,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对于多次来访的“老户”,于文库也是耐心地听取他们的申诉。四平市有一个上访“老户”,多次来地委上访,一谈就火,张口骂人。于文库从不计较这些,根据他反映的情况很快组织工作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他的上访确实有理。于文库又主动和市委联系给予落实,并亲自找本人谈话,告诉落实结果,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深受感动,多次找于文库同志赔礼道歉,表示感谢。
对于政治案件,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恶毒攻击”案件,于文库更是解放思想,敢于拨乱反正。四平地区是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的“重灾区”,积案如山。于文库建议地委成立清案办公室,自己主动承担这项工作。在地委的支持下,他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平反重大冤狱案件一百六十余件,受到了省政法机关好评。
于文库在落实政策工作中,大公无私,不怕得罪任何人,政策观念很强。有一个县委领导干部借落实政策之机,给他岳父翻了案。于文库知道后,立即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事实查清后,于文库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地委还在全区发了通报。


第4版()
专栏:

三十六国代表聚会北京交流经验
发展中国家发展农机工业会议开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发展中国家发展农机工业经验交流和合作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政府联合召开的。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孟加拉、贝宁、巴西、缅甸、哥伦比亚、埃及、圭亚那、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罗马尼亚、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南斯拉夫、赞比亚、墨西哥、尼日尔、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西德、芬兰、匈牙利、意大利共36个国家的七十多名代表。
这次会议是继去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全球性第一次农机工业协商会议之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又一次召开的较大规模的国际性农机工业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发展农机工业的经验,评价与会各国农机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政策,考察各国对农机产品的总需求量及未来货源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农机工作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的可能性,制订具体的合作建议。通过国际间的广泛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机工业的迅速发展。
主持开幕式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农机工业特设工作组副主席、谈判处处长哈希尼在致词时指出,这次会议将鼓励在发展农机工业方面大规模的和开诚布公的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代表夏龙也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中国农机部部长杨立功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政府和农业机械部向会议致热烈的祝贺。
会议选举哈希尼和中国农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乃隆为大会主席。
为了使其他国家代表对中国农机工作和农业机械化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农机部副部长项南在今天的会上作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道路》的发言。


第4版()
专栏:

法国总统到达西藏参观访问
据新华社拉萨10月19日电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夫人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和夫人陪同,今天乘专机从西安经成都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参观访问。拉萨是吉斯卡尔·德斯坦对我国为期一周正式访问的第三站。今天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宴会欢迎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和夫人一行。今天下午,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和夫人参观了色拉寺。
据新华社拉萨10月20日电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夫人,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和夫人以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天宝陪同,今天参观了著名的布达拉宫。


第4版()
专栏:

彭冲率中共代表团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冲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结束对南斯拉夫的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飞机回到北京。国务院副总理、中联部部长姬鹏飞,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奥斯托依奇到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黄华会见尼泊尔总领事
新华社拉萨10月2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今天下午在拉萨会见尼泊尔王国驻拉萨总领事巴·夏尔玛和夫人,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第4版()
专栏:

方毅会见美国心理学家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今天下午会见由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尼尔·米勒率领的美国心理学家代表团,同他们就加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全日本劳动总同盟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今天下午会见以会长宇佐美忠信为团长的全日本劳动总同盟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廖承志会见吴光叔博士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美国伊伯斯公司副总裁、美籍工程专家吴光叔博士,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开辟香港—西非航线
据新华社香港10月19日电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从香港到西非。这个公司已经开辟了从香港到美国、欧洲、菲律宾、澳大利亚的航线。从香港到西非是它的第五条新航线。


第4版()
专栏:

邓小平会见由日本“中国政经恳谈会”负责人三冈健次郎率领的日中经济友好访华团。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会见佩塔尔·斯坦鲍利奇。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万里廖承志分别会见楢崎弥之助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社会民主联合书记长、众议员楢崎弥之助和他的两个儿子。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今天上午会见了日本社会民主联合书记长楢崎弥之助一行。


第4版()
专栏:

外国财经图书展览开幕
外国财经图书展览10月20日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期10天。展出了大约3,500种财经方面的图书,参加展出的有美、日、英、法、西德、荷兰等国家的300多家出版公司和书商。此外,还展出了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财经管理图书。(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京举行招待会
庆祝古尔邦节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三十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他们的夫人,在京外国专家中的穆斯林,以及北京部分清真寺的阿訇等共二百多人,今天出席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这里举行的庆祝古尔邦节招待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主任包尔汉主持招待会。在朗诵古兰经之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张杰致祝词。他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的穆斯林向到会的各国穆斯林祝贺节日。他在谈到当前形势时说,中国穆斯林对发生在伊斯兰国家之间和穆斯林兄弟内部的冲突感到忧虑。我们切盼穆斯林兄弟之间的一切争端能按照伊斯兰的原则和精神,通过和平手段谋求合理解决。他希望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各国的穆斯林,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干涉和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迫使外国军队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和柬埔寨,迫使以色列归还它所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争取在一个和平环境中建设各自的国家,繁荣民族经济文化。
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在京的穆斯林知名人士也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南京10月15日电 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13日在南京闭幕。会议提出,全国基督教徒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宗教信仰自由,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对我国教会的干涉和控制,不允许任何人借基督教的名义进行违法活动。
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76名代表,在历时8天的会议中回顾了30年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历程,修改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章程。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并通过了中国基督教协会章程。
14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吴贻芳当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丁光训当选为主席,邓裕志、王神荫、刘良模、李寿葆、孙鹏翕、罗冠宗、赵复三、唐守临、戚庆才、熊真沛为副主席,沈德溶为秘书长。会议选举丁光训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第4版()
专栏:

巴西三重奏小组在京举行访华首次音乐会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巴西三重奏小组今晚在首都剧场举行访华首次音乐会,演奏了巴西现代和欧洲古典作曲家的作品。
参加今晚演出的演员是:钢琴家阿纳尔多·科恩,小提琴家古西·德·阿尔梅达和大提琴家彼得·道埃尔斯伯格。


第4版()
专栏:

来函照登人民日报编辑部:
你报9月17日登载的全国人大代表崔德志同志发言摘要谈到,“知识分子长时间以来一直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的问题时,举例说,“辽宁大学有一位新提的副教授,因患癌症不幸去世,沈阳市迥龙岗火葬场不给火化,因为那里只给工资在147元以上的人火化,而这位副教授的工资只有69元。这件事很伤知识分子的感情。……”
这与事实不符。赖应崇同志今年6月10日逝世,6月11日,辽宁大学租用我局所属殡葬车队的接尸车,将尸体送往我局所属文官屯火化场火化。6月18日由辽大主持,在我局所属迥龙岗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追悼会。关于骨灰寄存问题,根据市革委会(1979)24号文件规定,高等院校高教六级以上的可长期寄存在迥龙岗干部骨灰室。而赖应崇同志是新提升的副教授,工资为78元,按规定不够寄存条件。辽宁大学党委提出,赖生前系全国文艺理论协会理事,20多年来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有专著,要求我们予以照顾。我们做为特殊情况,于6月16日批准,将赖的骨灰盒寄存在迥龙岗干部骨灰室。
沈阳市民政局


第4版()
专栏:

在一件离婚案的背后
1978年11月底,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收到袁培玉的呈状,提出与妻子王桂兰离婚。按常规,法院需要经过调查、调解,最后判决是否离婚。当法院刚开始工作,承办此案的代理审判员党春源就遇到了各方面的“关照”:
朝阳区公、检、法系统的一些同志打招呼,让判离婚。上级领导来了信,让判离婚。袁培玉本人也在一位熟人陪同下,来到法院找关系。
与此同时,被告王桂兰前来法院喊冤:“老袁心变了,要和我离婚,把我逼出家门,至今流落在外。请政府作主,依法处理他。”
承办人到三里屯当事人的住地召集群众座谈,有人提出:“旧社会的秦香莲都有人管,难道新社会的王桂兰就没人管?”
奇怪的档案
一件普通的离婚案,为什么一开始矛盾就这样突出?
党春源和书记员马林京、李晓兵首先核实袁培玉提出的离婚理由。
袁培玉说他们夫妻感情长期不和。但亲朋反映,俩人关系犹如前脚不离后脚,密切着呢。只是王桂兰妹妹来后,袁培玉存心不良,夫妻才经常斗气。
袁培玉说王桂兰冷酷对待婆婆。但街道干部反映,王桂兰对婆婆很好,况且老太太已于1974年病逝,事隔4年反说媳妇不好,实在令人不解。
那么袁、王关系不和是否由第三者引起的呢?承办人到王桂兰妹妹所在单位北京宣武区环境卫生局了解,结果查无此人。再一查,有一个人叫袁培银,袁培玉说是他的亲妹妹,王桂兰说是她的亲妹妹。到底是谁的亲妹妹?一查袁培银的档案,奇怪了:
事实上这个人就是王桂兰的亲妹妹,过去一直在江苏丰县农村,1972年首次来京。可是,档案里却写着:“1961—1967年在北京军区炮兵小学上学;1967—1969年在北京香山中学上学;1969—1970年在朝阳区六里屯中学上学”。查问学校,教师说从来没有这个学生。
袁培银有两份体检表,一份是1970年初中毕业体检表,当时身高1.60米;一份是1978年招工体检表,身高却是1.53米。
有一份1970年1月12日对袁培银的政治审查表,证明单位盖着“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大印,而那时分局尚在军管,正式使用的大印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朝阳分局”。当年的表为什么盖着现在的印?
“高明”的手法
奇怪的档案,引起承办人的警觉。深入一查,原来是袁培玉从中捣鬼。
袁培玉,今年46岁,共产党员,原系北京军区某部炮六团政治处副主任。1966年至1972年先后任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八里庄派出所和分局预审科军代表。1978年9月,转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他的妻子王桂兰,43岁,朝阳区农具厂工人。俩人1961年结婚,生下一男一女,一家团圆和睦。1972年,袁培玉把王桂兰的妹妹从江苏丰县农村接来,为他们操劳家务。当时这个青年才17岁,袁培玉对她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想把她弄到北京来。谁都知道,没有特殊原因,要把外地农村户口落在北京,是很难的。然而,袁培玉利用他曾在公安部门当过军代表的关系,经过一些活动,终于把小姨子的户口迁入北京。他的办法是步步进京。
第一步进河北涿县,作为进京的跳板。为此,他伪造理由,说这个青年要“到涿县投亲”。然后通过后门关系,于1975年6月将王桂兰妹妹的户口从江苏丰县迁到涿县高官庄公社五兴庄大队。袁培玉给该大队送了3吨化肥作为酬谢。
第二步进北京市大兴县。为了制造报户口的合法理由,袁培玉把小姨子的名字改为袁培银,说是他的亲妹妹,因为涿县举目无亲,要到大兴投亲。但袁培玉在大兴县并无亲戚,他就通过人情关系找了一个假亲戚。1976年10月28日,袁培玉以袁培银的名义,给红星公社写了一份“申请入户书”,声称:“自69年由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去涿县插队至今,因在涿县无有任何亲属,特提出在北京市大兴县红星公社瀛海分场西二队姑母家入农户。”由于朝阳公安分局的几个干部从中活动,1977年5月袁培银在当地落了户口。
第三步转成插队知青。1978年2月,袁培玉得知5、6月份要从大兴县插队知青中招工,便找到朝阳区星火中学校长张希贤,要求搞一套假档案,就说袁培银是从该校毕业插队的。张希贤利用职权,给了一套毕业生登记表,两人开始了伪造活动。
在填写《北京市中学生毕业登记表》时,袁培玉按照他大女儿的学历,制造了一个袁培银的简历,张希贤以“邓兰”的假名,写了小组对袁培银的意见,并得意洋洋地说:“我按一般干部子弟的毛病,给她写上有点优越感。”在班主任签字栏里,张希贤写上一个已调走的老师的名字。
有一张1970年《毕业生家庭政治情况调查表》,需要有个政审单位盖章,袁培玉把这张表带到朝阳区公安分局,通过熟人关系,盖上了1978年使用的“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大印。
5月份招工开始了,早已离开部队的袁培玉,以原部队政治处的名义给大兴县知青办开了一个假证明,证明袁培银确系北京知青,希望安排工作。
袁培银被批准招工,到大兴红星医院正式体检,一量身高是1.53米。可是,袁培玉在伪造的档案中,却凭眼力填上1970年身高1.60米,结果闹出人长了8年反倒缩小7厘米的笑话。
一部完整的档案,就是这样伪造出来的。于是,袁培银被招进宣武区环境卫生局四队,“合法”地进京了。
法庭之外
1978年6月,袁培银上班了。袁培玉把小姨子迁到北京的计划实现了。接着,他又开始了第二个计划——与妻子离婚。
袁培玉多次诱迫王桂兰离婚,王桂兰不离,袁培玉就加剧折磨她。8月1日,上午王桂兰刚病愈出院,下午袁培玉就逼她:“不离婚谁也别想活!”扭着她的胳膊,操起鞋就朝她脑袋上打。9月22日晚,袁又逼王写离婚书,王桂兰不忍分离骨肉儿女,没有写。袁培玉揪住王桂兰的头发往水泥地上撞,用皮带抽她的后腰,狂叫:“不离婚就宰了你!”吓得王桂兰到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亲朋家避难。为了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离职的老党员高育英,不顾74岁的高龄,拄着拐杖东奔西跑,同一些老同志一起,为王桂兰申冤。
不少人也良言相劝袁培玉,但他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说:“豁出党票不要了,俺也要离婚!”有些人为他尽力帮忙。有的公安司法干部在他的活动下出来替他说情。为了让上一级法院对区法院施加压力,他还活动到农垦部一位处长面前。这位老同志找到自己的老战友——当时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万丹茹,并给朝阳区法院院长写信,谎称:“万丹茹同志叫我代她给你写一封信,请你设法解决袁培玉同志的婚姻问题”。袁培玉拿着这封信到处游说:“朝阳法院能把我怎么着?高级法院院长指示要离婚,他们不敢不听!”
秉公执法
对于这一件案子,朝阳区法院的同志没有一推了事,决心要伸张正义。
当公检法系统有的同志对承办人党春源施加影响,让他判袁培玉离婚时,党春源说:“你们了解情况吗?希望你们不要往里边掺和!”为了使上一级领导了解情况,他又向万丹茹同志作了汇报,万丹茹同志说:“你们做了不少工作,调查很细致,咱们法院要主持正义,要严肃处理袁培玉,我的那位写信的老战友,我要批评他。”这位老同志,在高级法院的会上,躺在病床上,多次过问此案。
为了把这个案子办好,区法院副院长夏金友和党春源等人,向袁培玉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公安部、朝阳区委、北京市高级法院、北京市委政法部等机关都作了汇报,各级领导都明确指示,袁培玉违法乱纪严重,一定要排除阻力,严肃处理。就在朝阳区法院、朝阳区公安局和记者调查此案时,袁培玉还说瞎话,妄图免于处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袁培玉敢于这样搞,说明问题的严重,要求区法院对袒护、放纵袁培玉违法乱纪的人和事要密切注意。
据了解,该案逐步得到应有的处理:
帮助袁培玉制造假档案的星火中学校长张希贤,受到了撤销校长职务的处分;
北京市公安局今年4月注销了袁培银在京的户口;
北京市宣武区环境卫生局今年5月根据“户口注销后不能招工”的原则,将袁培银除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年6月向朝阳区人民法院写了起诉书,认为“袁培玉已经违犯了国家刑法,构成伪造公文证件罪,建议司法部门审理。”朝阳公安分局正在审理之中。
这件离婚案背后的问题,正是发生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今天。试想,如果没有群众替王桂兰申冤,没有办案人员的刚直不阿,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各部门的配合,这个案子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本报记者 王永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