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自由引导着人民》
——在一幅法国名画前的断想
沈大力
在巴黎各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艺术瑰宝中,最能显示法兰西民族性格的,莫过于卢浮宫里德拉克瓦的一幅巨型油画了。德拉克瓦以浪漫的艺术手法,把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的雄伟场面,在宽3.25米、高2.6米的画幅上展现出来。
那是法国人民最后推翻波旁王朝的“光荣的三天”。自由的理想把巴黎民众引向街垒,跟查理十世的走卒展开生死搏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圣德尼区的克拉腊·莱辛姑娘奋勇争先,在街垒上挺举起三色旗;少年阿葛尔为把那象征自由的旗帜插上巴黎圣母院旁的葛莱沃桥顶端而流尽鲜血……所有这些“贱民”为自由赴汤蹈火的形象,深深触动了浪漫派画家德拉克瓦的心灵。他当时年满30岁,在艺术上已渐臻成熟,决心最终冲破安格尔新古典派的教条,因而成为大胆进行艺术探索的急先锋。在群众革命创举的启示下,他认识到只有通过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才能求得艺术的复兴。不久,他在给兄弟的信中写道:“我在着手创作一个现代主题——一座街垒……我虽然没能为祖国战斗,但至少可以为她绘画,这使我心情又舒畅起来。”于是,从当年9月20日至12月6日,德拉克瓦连续画了100多幅关于“七月革命”街垒战斗的细部草图,然后强有力地综合完成《自由引导着人民》这一巨幅油画,创作出现代美术史上第一幅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优秀革命作品。
1831年5月1日,这幅画曾以《自由在街垒上》(亦称《1830年7月28日》)为名在巴黎美术沙龙首次展出,立即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因为,那画面上已不再是救世主在灵光中下凡向群氓说教,而是劳苦大众为自由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人们看见的主人公不再是“贤淑的圣母玛利亚”和“永生的女神维纳斯”,而是革命诗人巴比埃赞颂的那位健壮的普通劳动妇女,她在透过硝烟的强烈光线照射下突兀街垒,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流行的红色弗里吉亚帽,一手提枪,一手高擎飘扬在整个锥形构图顶巅的自由旗帜,召唤民众向君主专制勇猛冲击。在这自由女性的左侧,一个少年鼓手挥动着手枪,急奔而来。右侧一位大学生紧握步枪,眼神里闪烁着对自由的野性渴望;在他身后,两个工人手中执刀,怒形于色。更远,有人擎出一面用破布缝制的战旗。在这些起义者前面,在两具禁卫军尸首旁,躺着一名坦然瞑目的自由战士;还有一个受了致命伤的青年徒工,在那里匍匐欲起,竭力仰望冲破晨雾的曙光和圣母院北塔楼上飘扬的共和国旗帜,而他自己穿的蓝罩衣下露出白衬衫的衣角,跟红腰带组成了一面三色旗……
德国诗人海涅在美术展览会上特别赞赏德拉克瓦的这幅画,强调它是七月革命的“真实面貌”,恢复了“贱民”的尊严。
的确,这一杰作反映出法国1830年革命的历史真实,确认了劳动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德拉克瓦的创作触犯了上流社会,引起一帮贵族艺术卫道士的非难。例如,《美术家报》就责骂:“在那众所周知的3天里,难道就只有一群贱民吗!”新古典派污蔑作者对“丑恶”感兴趣,把一个“不体面的悍妇”,一个“袒胸露臂的野女人”搬进了圣洁的美术领域……
当然,正统派的各种诽谤都难以否定德拉克瓦脱离古典创作源泉而深入现实社会生活、为绘画艺术开辟新途径的重大意义。应该着重指出,《自由引导着人民》是一幅划时代的杰作。画家用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晶辉映出法兰西人民酷爱自由的崇高意志和奔放的战斗热情,使作品超出了历史的局限而成为一种普遍的争取自由的永恒象征。它也无异于向全人类宣告:专制主义必将被人民推翻。
1848年,法国又爆发革命,德拉克瓦认为时机到来,兴奋地把《自由引导着人民》这幅画拿出来,挂到卢森堡宫展出,以鼓舞人心。可是,因为画上街垒武装起义的场面具有难以控制的煽动作用和危险的颠覆性,连资产阶级共和派也感到恐惧,所以很快就被取下,禁止公开陈列。以后,它于1874年被送进卢浮宫,收藏至今。
德拉克瓦是1863年逝世的。他在遗嘱中力戒为他树立雕像,甘愿默默无闻地躺在拉雪兹墓地偏僻的高坡,静观世态的变迁。他生前曾经说过:“我多么想在百年之后重返人间!”不言而喻,他所关心的并非自己留下的声望,而是他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如果人真能死而复生,那么,德拉克瓦将会从卢浮宫的人流中看到,他的艺术仍活现在大众的心里,而他最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就是《自由引导着人民》,因为这幅画已成了法兰西人民维护自由和民族独立的一个精神源泉。(附图片)
自由引导着人民〔法国〕德拉克瓦


第7版()
专栏:

利尔与《马赛曲》
祖华 清藩
“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
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
我们渴望宝贵的自由,
决心为它而战斗……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光!”
近两百年来,雄壮的《马赛曲》以其激动人心的旋律,有力地鼓舞着法国人民迈步前进。人们高唱《马赛曲》去争取自由,罢工示威;在反法西斯战场上,面对刽子手的屠刀,勇往直前……
关于《马赛曲》的诞生,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把青年诗人、作曲家鲁日·德·利尔卷入斗争的洪流,他当时已成为法国革命军工程兵的一位上尉。1792年冬天,法国大革命受到欧洲各国反动势力的围剿。法兰西人民为了保卫革命果实,举国奋起战斗。利尔是这场战斗的直接参加者。4月24日,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的市长请利尔为即将举行的一次爱国庆典谱写一首赞歌,以鼓舞士气。利尔为爱国热情激动,一夜之间就写成这首歌曲。第二天早上,他在市长家演唱这首激情澎湃的爱国歌曲时,唱完第一节,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动得脸色发白;唱完第二节,泪水挂满他们的脸庞;唱到最后,爱国的热血激荡着他们的身心。当时这首歌曲名为《莱茵战歌》。它很快就传遍法国全境,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马赛人更是到处演唱。7月底,马赛军团被召至巴黎参加起义时,就是高唱这支歌进入首都巴黎,高唱这支歌冲进皇宫,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以后,人们就把这支爱国歌曲称为《马赛曲》。
1795年7月14日,法兰西国民议会决定把《马赛曲》作为法国国歌。(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东京神田书店街
许多到日本东京去的游客,往往忽略了一个很有特色而又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就是东京市的神田街。
东京神田街是世界著名的书店区之一,日本人称之为“神田书店街”。那里书肆林立,藏书丰富,新旧藏书数以千万册计,俨然一座宏大的综合图书馆。人们发现,不少在别处别国难以买到的图书,往往能在这儿找到。因此,它已成为日本文人的经常光临之地,也是好学嗜书的外国游人的理想去处。
神田书店街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发展起来的,百多年来,虽经战火而屹立至今。
神田书店街大体上分为旧书店、新书店、经销书店、出版社四大部分。现有旧书店约一百多家,以神保町街为中心,其他则分布在九段、水道桥、骏河台下的三条大街上。新书店较大的有“东京堂”、“三省堂”、“旭屋书店”等;更有一些兼营新旧书的店铺,合起来也有一百多家。另外是经销书店:大型经销店几乎独揽了全国性书刊的发行,但为数不多;更具特色的是许多小型经销书店,密密麻麻地集中在锦町街一丁目、二丁目附近。
日本全国3,000家出版社,大都集中在东京市,其中又多以神田为根据地。很多著名的出版社都在神田设有办事处。能够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出版社来说,被认为是至关紧要的声誉问题。
在神田书店街,几乎每周都举行书籍展览会。现场设有书摊,展品均可出售。许多极有价值的旧书,即所谓善本、珍本或孤本,有时也会在书展上出现,无怪乎书展也成了古籍收藏家的盛会。 ·新·(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用耳朵“瞄准”的步枪
不久前西德研制成功一种用听力瞄准的新型自动步枪,效果好,即使视力差的人射击,命中率也显著提高。这种步枪的瞄准器是用声纳和红外线装置制成的。外表很象一般自动步枪的望远瞄准器。瞄准器通过导线连在耳机上,射击人只要对准目标,待耳机里发出信号时扣动扳机,便可命中靶子。


第7版()
专栏:

最节油的内燃机动车
西德休兹加特汽车厂的技术员麦依试制成功一部三轮式机动车,车体长三米,全重只有四十九公斤。这种车行驶在标准的高速公路上,每公升汽油可连续行驶一千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内燃机汽车中最节油的一种。


第7版()
专栏:

多用途电子热卡手表
美国发明了一种既能够表示时间,又能够检查人体脉搏,并能计算、显示热卡消耗的电子热卡手表。
脉搏检出器组装在手表带里,可测定人体脉搏。同时可将脉搏放大,经滤波器输入数据收集器,变换成每分钟的电流脉冲。如预先将人的体重、安静时的脉搏数等代谢信息输入,按动电钮,显示盘上即可计算出人体消耗的热卡数。这种手表还可用于测定人们在各项运动时身体的效率,以及把运动量所需热卡告诉人们。 ·朱金陵·


第7版()
专栏:

自动控制的安全隧道
一条自动控制行车安全的公路隧道已在日本本州岛建成。隧道全长八公里半,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汽车和行人安全。隧道内每隔十二米半设自动控制警报器,隔四十米设自动控制消防栓,隔七百米设避人洞。发生事故时,人们由避人洞的导洞脱险。这就避免了公路隧道遇事故时常出现的交通堵塞或人身伤亡。 ·允岐·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立足空间 面向人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朱毅麟
提起茫无涯际的太空,人们往往容易把它同“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或“星球大战”之类的幻想联系在一起。提起“空间技术”,人们则往往想到宇宙飞行或对遥远星球的探测。其实,空间技术已不仅是“一掷千金”的科学探索,而是日益成为“招财进宝”的生产手段,在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正在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每天晚上,人们从电视中看到的国际新闻,是人造卫星转播的;听到的天气预报,其中有人造卫星观测到的气象资料。人们能同大洋彼岸亲友通电话,给万里以外的病人会诊,能为海上船只指引航向,这都是空间技术带来的方便。至于“陆地卫星”,更是个“多面手”。它普查矿藏,勘测油田,预报洪水,探测林火,估计粮食产量,发现植物病虫害,等等,每年能给人类带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和好处。“应用气象卫星”自上天以来,从未遗漏过台风的预报,每年能直接计算的收益达1.7亿美元以上,至于因此而避免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更是难以数计。
近年来,国外又为空间技术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这就是将航天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移植,例如用于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家庭生活等方面。
微型心脏起搏器能长期植于人体内,是利用人造卫星上使用的微型电路和微型电池制成的。充电时可以通过导线,而不必动手术取出起搏器,这就可以减少病人痛苦。人们曾经研究靠宇航员的眼球活动和说话的声音来操纵飞船的技术。根据同样原理,已研制成由残废人用眼睛和讲话操纵的坐车。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无污染和无噪声的优点,最早的用户是载人宇宙飞船。现在已采用这一技术在地面建成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站。卫星和飞船上屏蔽太阳辐射热的镀铝绦纶薄膜,能反射80%的热量。用它做成被子或睡袋,则是保暖的佳品;做成工作服,又是抵挡烈日和炉火的防热衣。有一种给星载仪器加热用的电加热片,其薄如纸,其轻似绸,发热均匀,使用安全。将这种电加热片缝制在被褥、衣裤或鞋帽里,是抵御严寒,防治风湿病的上好保健用品。在铁路道岔处的铁轨上贴上电加热片,冬季可以自动溶化动轨和定轨缝隙间的冰雪,保证行车安全。根据卫星的传热原理制成的板式血液变温器,比一般的套筒式变温器血液温度升降快,可缩短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时间,减少血红蛋白的损失,深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现代家用电器“垃圾处理机”,能自动将垃圾甩干碾碎,烧成灰烬;废水能回收,净化后再用。这也是从载人飞船上移植过来的新产品。美国宇航员放在月球上的“月震仪”,经过改装,放在银行、仓库或私人住宅的门口,可以防盗。若有不法之徒图谋不轨,“月震仪”听到他的脚步声就会发出警报。模拟空间环境的真空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烘箱”,利用真空吸走受潮的书籍和纸制品的水分,可使纸张干得快,收缩变形小。
并非所有的烟囱都是浓烟滚滚的,但是遥感设备却能远远就看出从烟囱里排出的无色无臭的气体;看起来明净无尘的天空,遥感设备能揭露它受污染的情况。这也是空间遥感技术在人间的应用。
我国的空间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虽然还有颇大的差距,但通过8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已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在人造卫星的温度控制、姿态控制、空间能源、回收防热、无线电遥测和遥控以及空间环境模拟等空间技术的各个分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备了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转移的条件。
当前,我国正在调整国民经济,要有计划地把一部分国防科学技术力量转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迫切需要的商品生产方面来。在这方面,人造卫星的温度控制技术已捷足先行。卫星温度控制所用的器件,开始在民品生产中显露头角。
最好的传热工具要数卫星上的热管了。热管的传热效率可以达到金属的几千倍。我国的热管技术已在3颗返回地面的卫星上得到考验,并在通信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中继续使用。民用工业是热管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作为移植的第一步,我国正在把热管用于低温辐射源的制造。
继温控技术之后,空间技术的其他分支也将逐步面向人间,在民品生产中大放异彩。
空间技术,面向人间,今天虽只是头角崭露,但前途是十分广阔的。


第7版()
专栏:

福尔摩斯的新“历险”
提起福尔摩斯,我国不少读者是颇熟悉的。他就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一个栩栩如生的私家侦探。作者运用巧妙的构思与笔法,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使这样一个人物跃然纸上。作者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不仅描写了福尔摩斯能对各种极其复杂的案件进行机智的侦察、合乎逻辑的推理、正确的解释和判断,而且还着笔触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尽管并非十分积极与尖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道德、犯罪和殖民主义等问题。
福尔摩斯的形象,在许多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柯南道尔写了许多故事之后,曾通过淹死的情节想把福尔摩斯甩掉,结果却在读者中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有的读者为此甚至扬言要加害作者。柯南道尔只好又把福尔摩斯“救”回来。时至今日,仍然有些狂热的读者模仿福尔摩斯,身穿“福尔摩斯服”,甚至不惜在模仿他与“对手”的较量中枉送性命。有的读者刻意寻找书中虚构的贝克街旧迹。而书中所写的福尔摩斯与华生同住的贝克街B221号,实际上,原是一个公司的厂址。于是,那里不得不设立一个部门,专门答复来自世界各地的向福尔摩斯求助的信件。
《福尔摩斯探案集》问世之后,不胫而走,广泛流传。据统计,它曾被译成41种文字,除了各式各样的小说故事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无声电影、有声电影、以及芭蕾舞和一出由美国百老汇改编的名为《贝克街》的音乐喜剧。另外还有些与此书有关的索引、汇编、专科全书、指南、图册以及纹章通报等。
当然,所有关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翻印、翻译、改编,都要受到版权的制约。根据英国的法律,一个作者的版权必须在其本人逝世50年后才能取消,在此期间,他人如想出版,就必须购买版权。《福尔摩斯探案集》虽已挣得72种货币的为数惊人的版税,但由于版权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尔摩斯更广泛地漫游世界,涉足天下。
在我国,解放前就出版过《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以此为题材的连环画,流传甚广。最近,群众出版社又据原作,重译出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下为该书插图之一“格兰其庄园”)。
今年7月7日是作者柯南道尔逝世50周年,随着此书版权的注销,人们预料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福尔摩斯热”。目前,全世界研究福尔摩斯或以福尔摩斯命名的协会、团体就有五百多个;有些图书馆还在作者逝世纪念日举办作品展览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欧美侦探小说的流行与发展,一些西方文艺批评家正在对侦探小说作一番重新估价。人们相信,作为早期的侦探小说代表作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将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因而福尔摩斯这位足智多谋的私家侦探的形象,也将象西方报刊所说的那样,重整行装,继续他那侦探生涯的“新的历险”。 ·学鸣·(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