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前言
林子力
编者按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的曲折道路表明,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社会化生产的流通规律,特别是再生产的规律。因此,组织县以上领导干部和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对于我们总结经验,认识规律,更好地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选编了《资本论》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前言和三篇文章,在突出原著基本思想的同时,适当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对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以及循环和周转的理论,作了比较简要易懂的说明。
这里发表的是这本书的前言。
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30年历史了。在向现代化目标的前进中,回顾30年走过的道路,哪一段比较顺利,哪一段受过挫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误的教训,就这一切进行认真的分析,十分必要。其意义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而且可以对今后的工作起到借鉴、指导的作用。而做好这件事,一方面要根据以往的实践和积累的材料,同时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其中,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本书,包括《〈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节录》和对第二卷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的三篇文章,就是为了这一需要而编写的。一 也许有的同志会感到不好理解,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直接联系。的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作为《资本论》中的一部分,与这部宏伟著作一样,是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所产生的科学成果。然而,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5页)。《资本论》中研究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不过,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这种人类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对其性质、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论述中,始终注意了它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从而大大超出资本主义界限,涉及了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使之具有十分宽广的科学意义。
《资本论》第二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考察资本在运动中的形态变化。循环、周转、再生产三篇,要点分别在于说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运动的速度,资本运动的条件。这些概括起来,就是资本的流通,是包括生产过程在内的总流通。第二卷从流通过程进一步阐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它内在的深刻矛盾。但是,假如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那末马克思论述的流通过程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其它社会化生产也适用。在整部《资本论》的思想体系中,第二卷阐述的流通理论,其适用程度可说最为广泛。特别是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主要是说明进行社会再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无疑,任何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不能离开这个最基本的客观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实践也无例外。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这一评价应该说是十分中肯的。
当代世界经济的状况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候已有了显著的不同,但是由《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并未因时光的流逝泯灭它的重大价值,而是在历史进程中继续闪烁着科学的光辉。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符合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才能获得持续高速的增长。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比例失调而大起大落或停滞不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违背了这一基本原理。二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局面为基点起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薄弱,重工业过于臃肿,而重工业内部又发展不平衡。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部类比例关系的失调。为此,党中央确立了包括调整在内的八字方针。然而,我们还应进一步看到,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并非自近日形成。“四人帮”为虐下的大混乱先不去讲,向上追溯到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由于片面追求钢铁和其它重工业产量的高指标,忽略了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致使经济结构畸形,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尔后困难的经济局面。结果,不得不以三年时间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情况才有了很大扭转,但是,偏重于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倾向并未完全克服。总的来说,比例关系不协调,是我们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再从对于经济效果的讲求来看,资金的循环和周转长期不为人所重视,存在着循环缓慢、周转不灵、资金占用效果差的弊病。
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效果差的原因固然存在于多方面。多年来我们实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国家计划调节的同时不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缺乏一种对比例关系自动予以平衡的经常的力量,不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带来的影响,也不应该低估。过去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虽然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注意到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关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应以农轻重为序。但是,我们在对待比例关系的问题上,还是习惯于依照外来的某个固定的模式行事。那种以重工业为中心和基础,从生产资料的生产开始去实现工业化的理论,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长达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官工官商的、宗法式的、小生产者的经营方式以及经营习惯,不可避免地会带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中来。我们往往对于从生产中、从劳动消耗上取得经济效果注意得不多,对于从流通中、从周转时间上取得经济效果则注意得更少。
总之,实践表明我们没有能运用好再生产理论和循环周转理论,也就是说,还没有完全掌握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流通规律,尤其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复杂的联系。理论上有欠缺,很容易导致思想认识发生偏差,最终又造成我们经济实践上的失误,助长了经济肌体中的弊病,使我们至今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几度尝受挫折的苦果。
由此可见,必要的理论水平和相当的理论素养,对于一个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三 过去我们学习《资本论》时,一般比较地着意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论述,而对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分析却较少思索。这是与以往多年中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时代特点、社会气氛有关的。因为强调抓阶级斗争,强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阅读《资本论》,注意力显然集中在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关章节,领会时也旨在认识这一制度残酷、黑暗的特征以及必然被埋葬的历史命运。所以,诸如剩余价值的榨取、无产阶级贫困化等论述,比较地为人熟知一些;至于资本的循环、周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等思想,似乎离现实斗争较远,用处不大,懂与不懂无关紧要。特别是“四人帮”独霸理论阵地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被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变成服务于反革命政治目的的工具。生活于这种被毒化的理论空气中,我们的同志很容易受到简单化、庸俗化、实用主义等恶劣学风的影响,包括学《资本论》这样成体系的科学著作,也难以完全避免。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战士,《资本论》本来应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就干部队伍的普遍状况来看,可以说,《资本论》的学习并未摆到应有的地位,对第二卷所着重阐述的流通理论的学习,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
今天,那种不重视也不需要经济科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在向前推进的现代化建设,要求把关于经济结构、经济效果等方面的理论作为科学依据。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年代不同,在以实现现代化为工作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对《资本论》的学习也应注重于其中有关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的论述。尤其现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中同样存在着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两重关系,存在着它的实现条件问题。《资本论》第二卷中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三篇,正是从理论上讲清楚了这些问题,所以应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其次,第一、第二篇也建议同志们读一下。因为弄懂资金循环、周转的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马克思再生产原理中关于两大部类的规定,确实是极宝贵的思想遗产,这样的划分是一种很高程度的概括,现实经济活动中各部门间一些具体的、复杂的联系过程则被舍象掉了。特别是,自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问世至今,世界经济的形势有了巨大变化。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劳动生产率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给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带来深刻的影响。现代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一些属于非物质生产的部门不断扩大,无论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所起的作用,还是从其收入量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以及在其中就业的人数来看,都表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商业、金融、交通和通讯、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以及旅游等,这些部门的兴盛是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其扩展到相当的规模,又越加成为经济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证和先行的意义。这样,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由于现代经济中新的特点,需要适当地发展和丰富。这是应由经济理论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1885年11月,恩格斯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写道:“我不怀疑,第二卷也会使您象我一样感到高兴。在这一卷里,理论阐发得确实是精辟高深,庸俗的读者是不会花力气去深入领会它们并坚持到底的。”(《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465页)《资本论》第二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出版的,与第一卷相比,带有很大的手稿的特点,一些地方论点较为分散,不易读懂和掌握。再者,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了,担负的工作又很繁重,学起理论来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方面,都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有较大的决心,舍得拿出时间,肯于花费气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下去,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当前正在兴起的,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重新学习的热潮。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是重新学习的重要内容,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同样重要。可以相信,随着重新学习的深入,在各级干部当中,理论兴趣会越来越浓,理论修养会越来越高,大批肯埋头实干又善理论思维的优秀人才会相继涌现出来。我们党一定能出色地完成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准备,以新的姿态和新的面貌奋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第5版()
专栏:

要重视小城镇的建设
张长行 杨明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合理布局以及劳动就业等问题有重大关系,而且同四个现代化密切关联。我们必须重视小城镇的建设。
解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总的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偏重于发展大中城市,忽视了小城镇的建设,绝大多数小城镇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这种状况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如不改变这种局面,势必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后果。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加强小城镇的建设,逐步用现代工业交通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现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把它们武装起来,作为改变全国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因此,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有计划地积极地加强小城镇建设,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现在,全国有100多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3,200多个设镇建制的镇或未设镇建制的县城。此外,还有5万多个公社所在地,大多是初具规模的农村集镇。这些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地散列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小城镇的历史沿革看,除一部分是解放后新发展起来的工矿区和卫星城镇外,大都在很早以前就自然形成。解放以来,随着行政区划的确立,农业、工业、商业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多数小城镇已逐步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由于原来的基础不同,解放后各地经济发展有快有慢,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很不平衡。
从小城镇的特点和小城镇建设搞得较好的一些典型来看,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因此,它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战略性的方针。它在四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大中城市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城镇点多面广,有利于改善工业布局,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目前,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里。据有关部门统计,1978年,全国53%的大中型企业集中在38个大城市里。这些大城市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5%。去年一个上海市的工业产值,相当于西南、西北九个省、区的工业总产值。由于工业过分集中,造成大城市人口膨胀,并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困难,既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又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长远看,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如果把许多新建项目都摆到大城市里,那么本来已经膨胀的大城市必将更加畸形发展,各种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剧。在中等城市,可以适当摆一些,但不能过多,否则,它将重蹈大城市的覆辙。而小城镇,有辽阔的区域和各种可供选择的地理条件,扩展的余地很大,可以容纳大量新建项目。并且可以避免和减少大城市由于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各种弊病。
小城镇还可以和大中城市举办联营工厂,接受其产品扩散任务。现在,许多小城镇的工业、手工业,除了为大工业生产配套零部件,为轻纺工业制造部分专用设备外,还为城乡人民生产大批生活日用品,承担大量外贸出口和来料加工任务。这样,就能够分散或减轻大城市的压力,改善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小城镇接近原料产地,有利于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广开生产门路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殊条件,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开辟多种生产门路,大搞综合利用,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可以大力发展以当地农林牧副渔土特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及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能源的编织、刺绣、雕刻等工艺美术和其他传统手工业,并逐步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这样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工业、手工业,生命力强,有竞争能力,它不仅不与大工业争原料,而且可以成为大工业的助手和补充。
由于小城镇接近当地原材料或燃料产地,有利于产供销相结合,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量和产品损耗,降低成本,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三、小城镇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援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近几年来,县镇工业特别是社队工业蓬勃发展,现在,全国95%的公社办了各种工厂企业30多万个。小城镇工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支农工业占有较大比重。许多小城镇都兴办了农机修造、化肥、农药、建材等适合当地需要的支农工业,生产各种支农产品,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服务。江苏省常熟县的城镇工业中为农业服务的各类工厂有240个,生产30多种主要农用产品。现在,许多农用物资已基本上做到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对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小城镇工业的发展,还可以加速地方财政的积累,壮大集体经济,为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据江苏省苏州地区反映,1977年至1979年三年中,全区社队工业,共为农业提供了2亿1千万元的资金,相当于国家在这三年向该地区农业投资的3.2倍,大大加快了农村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四、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桥梁,有利于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小城镇界于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是大中城市联结农村的纽带和桥梁。大中城市的大量工业品,通过这些小城镇输送到广大农村;农村的粮、棉、油、猪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品,也通过它运往大中城市。因此,加强和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乡物资交流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广开流通渠道,搞好商品交换,有很重大的意义。
小城镇也是农村集市贸易的主要场所。这种集市贸易,对于促进农副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商业部门开辟货源,对于社员之间及社员和城镇居民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方便群众、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都有很大作用。
五、小城镇是农村文化中心,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科学水平
小城镇几乎集中了当地现有的文化宣传设施。把农村集镇的文化中心建设好,可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把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引导到正当、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来,增进其精神文明。
同时,一些重点中小学、科研所(站)、医院、卫生院等农村教育、科学、卫生等单位和骨干力量,也大多集中在小城镇上。所以,它对于整个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也都起着示范和指导作用。
六、小城镇容纳人口的潜力大,有利于解决多余劳动力的问题
我国农村现在有8亿人口,有3亿劳动力。目前有些地少人多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出现多余劳动力的问题。今后这个问题将越来越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至少将有1亿多个农业劳动力剩余下来。这些多余的劳动力,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进入现有的大中城市。而数量多达五、六万个的小城镇,可以容纳大批劳动力。因此,发展和建设小城镇,是解决多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如果今后20年内全国平均每个小城镇逐步吸收2,000人,那么这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以就地得到安排。
综上所述,小城镇好处甚多,因此,有计划地、积极地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搞好小城镇建设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有一个发展小城镇的统一规划。小城镇的发展,主要取决其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发展县、社(镇)工业是发展城镇生产力的重要措施。许多先进地区的大量事实证明,县、社(镇)工业发展起来了,小城镇建设就有了基础,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等其他各项事业,也会随之而相应地发展起来,不断丰富小城镇经济文化建设的内容,并且为小城镇的自身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因此,各地在编制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搞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把有计划地发展县、社(镇)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各大中城市都应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和“推动联合”的要求,有计划地把一部分加工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工业,扩散或转移到农村去,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与小城镇搞联合经营,把城市工业同农村工业结合起来。
第二、要制定鼓励发展小城镇的具体政策措施。例如,要积极扶持小城镇的集体企业,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保障其经济利益,不搞平调。有的地方把产值高、盈利大的集体工厂层层上收,这就会挫伤城镇办集体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利于它们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又如,要制定鼓励大城市人口、其中特别是知识青年和科技人员,自愿支援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必要的措施。
第三、要开辟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目前,除少数工业比较集中的县镇和工矿区实行开征城镇维护费外,其他大量的农村小城镇均无建设和维护费用的渠道。这些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不能靠国家拨款,主要应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但也要有出路。比如,可考虑今后凡是在小城镇上新办企业,都应安排一定的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的费用;对现有县以上办的企业利润留成和社、镇办企业的利润中,应分别确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时,地方财政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也应逐步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经费的拨款。对小城镇建设所需的物资,有关部门也应尽量列入计划,给予安排。
第四、要加强对小城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的小城镇工作,是“省里管不到,地区排不上号,县里顾不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真正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总结3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研究解决办法。


第5版()
专栏:

《颜氏家训集解》出版
由王利器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颜氏家训集解》已经问世。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部影响比较普遍而深远的作品。
《颜氏家训集解》的作者颜之推写作目的在于“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作为封建时期一般士大夫教育子弟的教科书。但由于作者学识渊博,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又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多采,文辞严整朴质,因此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有用的历史资料,又是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
本书主要提供了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好尚、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其中《音辞》一篇,尤为治音韵学者应加重视的著作。同时他对于祖暅之的算术,陶弘景、皇甫谧、殷仲堪的医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 (晓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