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海湾战火
新华社记者综述
海湾上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从一个个被炸毁的贮油罐、油库和油田冒出的黑色浓烟在翻滚飞腾。海湾两个产油国伊拉克和伊朗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已持续了半个多月,目前仍无停止的迹象。
在这场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前夕,9月17日,伊拉克方面宣布,废除它在1975年同伊朗签订的边界协议(伊拉克政府同伊朗当时的国王签订的这项协议规定,重划陆地边界和根据中心线划定两国的水上边界)和恢复伊拉克对阿拉伯河的完全控制权。并说,伊拉克打算收复根据协议它应得到的那几块领土。18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决不能接受伊拉克政府对伊朗领土的主权要求。
此后,伊拉克空军于9月22日袭击伊朗10个空军基地,揭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十多天来,战局的特点是:(一)武装冲突规模大。双方都出动了陆、海、空三军,使用了各自最先进的武器,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导弹、舰艇等;(二)双方打击的目标集中在对方的首都、军事基地、工业城市,特别是经济命脉——石油工业;(三)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是在阿拉伯河两侧两国的主要产油区,特别是伊朗的胡齐斯坦省;(四)伊朗军队作战之顽强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使战争不能速战速决。
伊拉克地面部队一开始很快就越过阿拉伯河,沿边界线分3路向伊朗境内推进,到达纵深最远处达几十公里。北线从攻打伊朗边境城市希林堡开始;中线向迈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要冲进攻;南线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主要产地胡齐斯坦省的3个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上述战斗中,以霍拉姆沙赫尔之战打得最激烈,反复争夺,至今仍处于胶着状态。与此同时,伊朗则利用其海、空力量,轮番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及基尔库克、摩苏尔、埃尔比勒、巴士拉和法奥等地的石油设施。
就在战斗进行期间,伊拉克外交部发表声明,提出解决双方冲突的四项条件:(一)伊朗必须承认伊拉克对它的整个领土和领海其中包括阿拉伯河河口的主权;(二)必须作出安排,以便在两国一千多公里长的边界线建立永久和平;(三)伊朗必须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干涉伊拉克内政;(四)伊朗必须把在海湾入口处的三个岛屿——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的主权归还给阿拉伯。
10月4日,伊拉克宣布,它决定从10月5日开始单方面停火3天。当晚,伊拉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国防部长阿德南·海拉拉说,现在伊拉克军队已达到伊拉克领导人所确定的中心目标,他们已停止前进。但是,伊朗方面拒绝伊拉克的停火建议,声称除非伊拉克接受战争开始以前的边界线,否则伊朗是不会同意同伊拉克停火的。伊朗领袖霍梅尼4日在写给伊拉克和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的信中表示,伊朗不取得最后胜利,誓不罢休。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说:“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总统)以为伊朗的军队将望风披靡,但是情况恰好相反。”他还说,萨达姆·侯赛因“可以提出停火建议,但是我们要继续战斗”。因此,5日凌晨伊拉克单方面停火后没多久,双方又重新交火。美联社9月30日援引一位伊拉克外交官的话说,伊拉克这次同伊朗作战是为了“解放”北自希林堡南至靠近阿巴丹的一个新月形地带。这位外交官还说,这场战争的目的还要把伊朗政权的威风打掉,粉碎霍梅尼想把伊斯兰革命向邻国输出的迷梦。
在半个多月的战火洗劫中,双方都遭到严重的损失——大批的飞机、坦克、大炮、军车等被击毁;两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石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以百亿美元计。伊拉克的最大油田基尔库克油田设施85%遭到破坏。伊朗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一半被炸毁。两国在开战后不久,都停止出口石油。
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西方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地——海湾地区,其破坏性影响超出两伊的国界。据石油界人士的估计,这场战争使世界原油日供应量减少了350万桶左右。西方国家担心两伊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会危及它们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西欧国家和日本更关心海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因为它们进口石油的40%和70%要经过那里,如果这个海峡被封锁,就等于卡住它们的脖子。
两伊战争给海湾政治局势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为本已动荡的海湾地区蒙上了新的阴影。所以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特别是海湾地区各国呼吁两伊立即停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它们的争端,以防止外来势力的插手。
目前,超级大国正利用两伊冲突,在海湾地区展开激烈争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9月30日不指名地指责美国企图从两伊冲突中“捞到好处”。美国总统卡特10月2日说:“我们要防止可能由于苏联进而卷入伊朗或伊拉克的事务而引起任何动乱。”在两伊战争期间,苏联对于伊朗向它提出的停止对伊拉克提供军火的要求没有承担义务;相反却向伊朗表示,如果它需要的话,愿意向它提供武器援助。
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它显示,如果不力求停止冲突,和平解决争端,战争将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如果因此而引进超级大国的插手,将会出现按伊拉克和伊朗的民族利益来说原本不希望出现的局面,更不要说对于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危害了。


第7版()
专栏:时事综述

法国舰队在地中海
翟象乾
最近,法国在地中海部署一支现代化的舰队。这支以土伦为基地的舰队由55艘舰只组成,包括33,000吨的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一艘核潜艇以及对付飞机的“克洛贝尔”号巡洋舰、可发射导弹的“迪盖斯内”号驱逐舰和“絮夫朗”号护卫舰。这些战舰都属于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舰只之列。
地中海上有苏联的一支常驻舰队,它有73艘军舰,美国在这里也有一支庞大的第六舰队。现在法国的舰队已仅次于苏美之后,成为地中海第三支海军力量。
地中海是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重要战略要地,沿岸有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过去法国政府领导人认为地中海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势力相互交叉的地方,也是西方工业国家与提供石油、原料的发展中国家南北会合和交叉点,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海军吨位的一半都集中在地中海。
在法国加强部署地中海舰队之前,最近几年来,法国在印度洋还一直保持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其中包括最现代化的反潜快速舰“乔治·莱格”号等一、二十艘攻击舰和支援舰,游弋在红海、吉布提至留尼旺岛一线。
这样,从地中海通向印度洋这一条西方的生命线上,法国都保持一支相当强大的海上力量,法国所以重视这一线,是因为它在这里有着重大的利益。它从中东一些海湾国家获得石油供应,也向中东及非洲国家提供飞机和导弹。法国约60%的进口石油要通过这条运输线,人们认为法国这些军舰就是石油运输线的“稳定因素”,法国一名高级海军军官曾明确指出:“这些供应品是通过地中海和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洋的,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油船。”
法国在地中海和印度洋加强常备海军力量体现了它的防务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国在外交上主张东西方之间的“缓和”,同时也十分重视加强防务。最近几年,在战略思想上,也由单纯防卫,“避免卷入”战争转为“扩大的庇护所”的理论,即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同时,也对法国根本利益受到“直接威胁”的地区进行干预,法国总理巴尔就曾经指出:“威慑力量这种概念适用于保卫我们的重要利益,即主要是用来保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及其通道;也就是通向我们的邻国和盟国的通道。”特别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西欧侧翼受到钳制,石油的海上航线受到威胁,法国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
法国加强地中海和印度洋海军力量也有独立自主的考虑。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曾经宣布法国奉行的是独立政策而不是中立的,仍然属于西方联盟。法国还要“努力表现欧洲在世界上的存在的想法”,希望谋求美苏以外的大国地位。法国国防部长就讲过,“法国在地中海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不应使其操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手中。”法国在地中海和印度洋保持一支强大的舰队,在这两个战略地区打破了苏美两家的垄断,但法国和美国是具有共同根本利益的盟国,所以法国这样做也是加强西方的力量。


第7版()
专栏:

围绕巴勒斯坦问题的各方动向
安国章
由于美国的撮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三方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会谈将于10月恢复。这是美国中东特使利诺维茨上月访问埃及和以色列的重要成果。
据报道,利诺维茨在这次访问期间,就自治问题提出了新的折衷建议:明年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进行选举;选出的巴勒斯坦机构将不得建立军队和宣布独立,但可在税收和进口关税这样的问题上立法;同时要求以色列不要在5年过渡阶段在上述地区建立新的犹太人定居点。据报道,自治会谈恢复后,埃以美三方还将在今年年底、即美国大选之后,举行一次首脑会议。
在此之前,美、埃、以三方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谈已进行了一年多,但在实质性问题上一直没有取得进展。这主要由于以色列当局顽固坚持扩张主义的立场,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以色列的横蛮态度使埃及不得不再次中断会谈。利诺维茨的中东之行,使三方会谈有了继续进行的可能。
1979年3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的戴维营协议,遭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不同程度的反对。叙利亚、南也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成“拒绝阵线”,它们拒绝戴维营协议,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主张依靠苏联的援助,通过武装斗争解决问题。“拒绝阵线”国家曾多次派代表访问苏联,而苏联因被戴维营协议排斥在外,十分恼怒,它极力利用阿拉伯世界中反对戴维营协议的情绪,推波助澜,扩大阿拉伯国家间的分歧。本月初,“拒绝阵线”两个成员国叙利亚和利比亚宣布实现统一。统一宣言说:合并后的国家的“目的是解放巴勒斯坦。”
一些被西方称为“温和”的阿拉伯国家,既不支持戴维营协议,也不与“拒绝阵线”国家为伍。它们主张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以收复被占领土,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它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它们还希望西欧国家能同阿拉伯国家合作,寻求一个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新途径。今年6月,欧洲共同体9国首脑威尼斯会议,对中东问题专门发表了政策性声明。声明强调该地区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享有生存的权利和得到安全的权利;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会议第一次提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应同全面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谈判发生联系。会后,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托恩已3次访问中东,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托恩在结束他第二次访问时表示,西欧现在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据透露,共同体不久将提出主动建议,它可能是戴维营协议的补充,而不是“复写本”。
罗马尼亚也为解决中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不久前,齐奥塞斯库总统明确指出,罗马尼亚坚决主张通过政治途径,通过以色列撤出1967年所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全面解决中东地区的冲突。据西方通讯社报道,齐奥塞斯库8月中旬在一次谈话中曾呼吁召开在联合国主持下由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据报道,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上月访问罗马尼亚时,表示如果其他有关各方也赞成的话,埃及将接受罗马尼亚的这一建议。
为争取民族权利的巴勒斯坦人民,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今年3月曾说:“我们准备在以色列人撤走后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我们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我们“不是要摧毁任何国家”。据报道,9月1日阿拉法特表示,愿意接受在被占领土实现完全自治以前的过渡措施,即在权力移交给巴勒斯坦人民以前,联合国进行3至6个月的监督过渡性阶段。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阿拉伯领导人9月6日也发表声明,要求结束以色列对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的、同以色列并存的巴勒斯坦国。他们还强调,以色列境内的50万阿拉伯公民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一部分,他们的唯一代表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不解决,中东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目前有关各方所进行的紧张的外交活动,都是企图找到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可行办法。但是哪种办法切实可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还很难预料。


第7版()
专栏:国际影坛

兴旺发达的印度电影事业
印度电影产量连续九年居世界首位,去年出产故事片714部,超过美日两国总和。每年电影票房收入25,600万美元。一般人一年要看50—100次电影
特安
印度是世界上出产电影最多的国家,素有“电影王国”之称。自1971年起,印度电影产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去年生产的故事片达714部(其中彩色故事片就有513部),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摄制影片的总和。据估计,今年的影片产量比去年还要多。这样,印度平均每天将会有两部新的故事片上映。
我国广大观众对印度电影并不陌生,无论是向旧传统观念挑战、为穷人申冤雪恨的影片《流浪者》,还是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印度农民苦难境遇、对劳动人民寄以莫大同情的影片《两亩地》,都给我国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印度贫苦电焊工出身的作曲家希兰德拉创作的电影插曲《拉兹之歌》也成为人们喜欢的歌曲之一。
印度全国18个邦都在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有些邦正在制订自己的电影规划和建立自己的电影中心。在印度南端的喀拉拉邦,将投资4,500万美元发展影剧院、电影制片厂和电影档案馆。目前,印度全国拥有65家电影制片厂,它们向9,000所电影院提供15种语言的影片。印度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25,600万美元,成为印度全国第7位最大的企业。引人注目的是,在印度南部重镇班加罗尔人群蜂拥的闹市区,竟然有96家电影院集中在这里,这在世界各大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本来,大多数印度影片象美国影片一样,是些商业性的、公式化的、脱离现实的幻想片。从60年代政府资助的低成本影片开始,电影中逐渐增加了严肃认真的作品。电影的题材涉及到印度的社会、经济、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逐步增多。
近几年拍摄的印度电影中,尽管有一些属于“老生常谈”、“使观众索然无味”的片子,但也有不少象以前的《流浪者》和新近的《大篷车》一样赢得广大观众欢迎的佳作。象影片《仪式》,反映印度农村中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的封建观念和旧势力还在与人作难。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是个年轻的寡妇,因同邻村的一个情人相恋,结果被本村的婆罗门清除,宣布她已经死去,使她沦为一个贱民。影片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来表达农村妇女的内心感情。今年在班加罗尔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上映的影片《风暴》,主题反映19世纪中叶加尔各答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印度一年一度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是国际电影界的一次盛会。它邀请各国制片人、著名导演、演员和记者参加,上映几十个国家的影片,进行观摩。我国故事片《南征北战》、《林则徐》和《小花》等分别参加1978年、1979年和今年的印度国际电影节,得到了好评。各国间电影业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印度电影业的繁荣和发展。
在今天的印度,电影是人们主要的娱乐形式,也是6亿印度人民主要的文化源泉。印度几乎人人都是电影迷。电影院是娱乐性电影的天下,放映的几乎都是描写恋爱、格斗、恐怖和歌舞的娱乐性影片。人们如果想欣赏带文化性、艺术性的国内外名片,就得加入电影协会。但不管在电影院还是在电影协会,花半个卢比就能看一场。一般人一年要看50—100次电影,有的甚至更多。据《印度快报》报道,每逢印度南部明星拉马赞达伦主演的新片发行时,向血库捐血的人也随之增多。为什么呢?原来穷人排队捐血可以换取一些钱,能多看几次电影。因此,该报在报道这则消息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电影在他们的血液里》。(附图片)
图为印度影片《天鹅之歌》的一个场面。


第7版()
专栏:

大选在即的澳大利亚
邱伯志
澳大利亚将于10月18日举行大选,各个政党正在紧张地进行竞选活动。大选日期是现政府总理弗雷泽9月11日在众议院宣布的。第31届联邦议会已于9月18日解散。
澳大利亚宪法规定,众议员任期3年。参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这次联邦选举要改选全部众议员和半数参议员。上届大选是在1977年12月举行的。选举结果,由自由党和国家乡村党组成联盟政府。这两个党从1975年击败工党以来,已经连续两届执政。弗雷泽对这次大选获胜和继续执政充满信心。
工党也不甘示弱。工党领袖海登采取措施,任命了在公众中较有威信的翟克为工党影子内阁劳资关系部长,并联合新选的工党全国主席、新南威尔士州总理兰恩组成竞选班子,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管理水平和政府廉洁”的口号,还提出提高妇女地位和增加妇女候选人的动议。
澳大利亚舆论认为,执政党有着竞选获胜的有利条件。因为过去5年中,它在经济上,紧缩开支,控制通货膨胀,利用本国矿物资源和农副业基础,利用外资,增加出口,争夺国际市场,求得经济的稳步发展等,都取得一定成效。澳大利亚1979——1980年财政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2.2%,优于美、日、法、英等国。一年来,出口总额比去年增加32.7%,国际贸易顺差为28.2亿澳元,对外贸易创造了近10年来的最高纪录。8月19日弗雷泽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财政预算,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欢迎。
在对外政策方面,弗雷泽政府把加强国防和强调安全作为重要的竞选纲领。鉴于苏联侵略阿富汗和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国际局势,它强烈要求苏、越立即撤军。同时,提出增加国防开支、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这也得到一般选民的谅解与支持。
上述政策、措施及其成果都使自由党和国家乡村党在竞选中处于有利地位。
工党在这次大选中主要攻击政府对通货胀膨和解决失业束手无策,着重指责税收政策。海登说,弗雷泽政府4年来的税收,等于从孟席斯政府到惠特拉姆政府11年间的税收的总和;由于容许企业逃税,政府将最沉重的负担压在劳动人民身上,从而使经济停滞。工党还对人民生活与福利方面作了不少许诺。
各党的竞选正在紧张地进行。尽管报界估计,如无特殊情况,自由党和国家乡村党在众院125席中的86席可能失去10席左右。但仍能获得多数,继续执政,不过,竞选风云莫测,究竟哪个党将获胜,人们还得等着瞧。


第7版()
专栏:

最近,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北的韦德伯恩附近,发现了一块天然大金块。其重量达二十七点二公斤,售价可达一百万美元。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