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再谈广开学路
——并与延思等同志商榷
吴明瑜 鲍彤
最近,从报上看到不少地方广开学路的消息。上海市24所高等学校,录取了自费走读生3,000人。这批学生高考成绩一般都比较好。复旦大学理科录取的,平均为356.7分。上海第二医学院录取的,平均为355.8分。其他各校也对录取考生的成绩表示满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创办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取名为合肥联合大学,今年招收200名新生。乌鲁木齐市部分高等学校招收了二百多名自费学生。陕西、江西都增招了1,000名自费走读大学生。江苏省决定在南京创办金陵职业大学,同时举办一所中等专业走读学校。总之,好消息很多,读了令人鼓舞,使大家知道我们的教育界许多有志之士,正在为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而进行许多难度很大的、切切实实的工作。
前两年,一些地方试行走读,举办分校,恢复广播大学、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今年,又开办自费走读大学、职业大学、夜大学和其他形式的学校,说明高等教育广开学路,确实是大势所需,受到人们普遍欢迎。路,越走越宽了。
但是,也有争论。有的同志认为,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广开学路就会妨碍提高质量,特别是妨碍重点学校提高质量。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不宜谈什么广开学路,甚至认为,提出广开学路,将会激起闹事风潮,引起高考落选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满。1980年8月号《人民教育》发表的延思同志的文章,其中有些观点就值得商榷。既然大家的认识不一致,看来进一步展开讨论还是有必要的。
广开学路是人心所向
高等教育要不要广开学路,这不是凭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而要看客观上有无需要,实际上有无可能。
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近300万人。这个数字,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3%。全国有许许多多的工矿企业和生产大队,连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或农艺师都没有。医师的缺乏更不待言了。至于文科人才,由于长期忽视,问题更为严重。为什么管理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高等学校多年前就削弱了这方面的科系,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人才,不能不认为是原因之一。30年来,高等学校培养的法学专门人才只有一万多人。现在要加强法制,制订各种法律,健全各级司法和检察机构,建立律师制度,还要同外国人打交道,都感到法学人才匮乏。
我国高等教育中断多年,各条战线普遍反映专门人才青黄不接。1978年,全国科技人员中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62.5%,35岁以下的只占37.5%。不少科研机构合格的初级研究人员的数量,只相当于甚至还少于高级和中级研究人员的数量。这种年龄结构和人才结构显然是反常的。
再从教育事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二十多年来,我国大学在校学生和中学在校学生的比例,1952年是1∶16;1965年是1∶21;1978年变成1∶78。与此相应,升学率也大幅度下降。1957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6.7%,1965年为45.6%,1979年为3.8%。
我们认为,要讨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就不能回避上述事实。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四人帮”的破坏外,还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确实如延思同志所说,不是“搞一年半载的突击就能奏效的”。现在是否有人想“搞一年半载的突击”,这个情况,我们不了解。照我们想,这件大事,甚至也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做到的。问题是要不要从现在起,就采取积极态度去研究它,逐步地改变它。分歧就在这里。
怎样看待质量问题
延思等同志认为,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最要紧的是培养几万名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出来。
培养学生当然要讲究质量。培养的学生如果不成才,就是浪费国家人力、物力。但是,为什么广开学路,多招一些学生,就必定会降低质量呢?我们在前一篇谈广开学路的文章中就指出过,能否保证质量,主要取决于有无好的师资,有无好的教材,有无严格的考核和好的教育管理工作。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办学,并不是决定的因素。世界各国有不少著名的大学都是实行走读的,照样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现在我们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是很小的,几十个考生只选一个,学生的素质是有保障的。而且这些青年,深受“四人帮”破坏教育之苦,今天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尽管有些学生前几年基础差些,但后劲越来越大,学习上的潜力不小。这两年各地分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好,就是一个证明。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提倡广开学路就必定会降低质量。
我们要不要有几万个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呢?肯定要。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水平的实际情况看,这并不是一个能够很快解决的现实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才可能做到。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力解决或缓和各种和各级专业人才奇缺的紧迫状况。如果我们不能在5年至10年时间内使这个问题有所缓解,我国的四化建设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增加数量同提高质量是并不矛盾的。离开了数量来谈质量,如同无源之水,这个质量也难以保证。
延思同志认为,必须把培养几千人到几万人的世界第一流的专家队伍这个奋斗目标时时牢记在心上。他说,这样就能把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当前要求与长远需要统一起来。我们认为,的确,必须把数量与质量等等统一起来,但是,在牢牢记住培养世界第一流专家队伍这一目标的同时,还应当牢牢记住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目标,就是必须培养几百万到上千万个合格的专门人才。因为,第一,没有几百万到上千万个合格的专门人才,就很难出几万个世界第一流的专家;第二,即使有了几万个世界第一流的专家,也必须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与之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两个目标,都必须牢牢记住,哪一个也不能轻轻丢掉。丢掉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就会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就无法恰当地把数量和质量等等统一起来。英国人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英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流科学家的人数,仅次于美国,比西德多,比日本更多得多。但为什么英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竞争不过西德和日本呢?为什么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忽视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西德、日本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虽然不如英国多,但是,他们拥有大量的各行各业的工程师、专门家。一方面,把培养一、二万个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同广开学路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说,这样就能把数量和质量、普及和提高统一起来,这种论证方法,是很难使人信服的。
高等学校没有潜力吗?
有的同志不赞成广开学路,但也不能不承认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太少,确实有扩大招生的必要,不过,据说现在办不到,因为没有条件。
延思等同志说,教育有如经济一样,需要一个调整阶段。我们也赞成教育要有一个调整阶段。但我们认为,调整和挖潜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为什么经济工作的调整,特别强调要“挖革改”,而教育事业的调整就不能挖掘潜力呢?为什么一提挖掘潜力,就好象是反对调整了呢?
有的同志建议,组织各方面人士到学校作一番调查,看看到底有没有潜力。这当然是非常应该的。我们认为,确实需要做这个调查工作,负责地考察一下,到底有没有潜力,如果有,有多大,如何挖。事实上,我们在本文开头列举的那些广开学路的事实,不就是主动调查和主动挖潜的收获吗?有的同志不赞成把我国师生比例同外国师生比例加以对比。那么,我们不妨同自己的历史情况作一个比较。1952年高等学校平均一名教师负担学生人数为7.1名,1957年为6.3名,1965年为4.9名,1979年为4.3名。目前全国高校教师超过20万人,如果每人负担学生数增加0.1,也可以多招学生二万多人。据上海市的调查,上海48所高等学校,有教师17,300人,学生只有67,000人,师生比例为1∶3.9。这里,只是讲一个平均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比例甚至低于1∶3。这种情况,不仅学生认为不正常,许多教师也同样认为不正常。广大教师是非常渴望能够尽量多培养一些学生的,他们积极支持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广开学路。所以今年许多学校举办了各种夜大学,进一步扩大招收了自费走读生。上海、新疆、江苏、陕西、江西、安徽等一些高等学校有潜力,这一点已经有事实证明。
有的同志说:大学实行走读,是一个办法,但只有解决学生宿舍问题才能办得到。我们不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我们认为,本地的学生实行走读,正是缓和学生宿舍紧张的一个办法。相反,如果要求先解决宿舍问题,那又为什么还非走读不可呢?交通确是问题,但是如果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进行切实有效的努力,交通问题总比宿舍问题好办得多。
潜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能正确地认识它和利用它。应该说,最大的潜力来自改革。30年来,我们高等学校办学的一套形式、学制和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进一步解放思想,立志改革,可以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辟新的途径。现在招一名大学生,国家每年要花费一千八百多元。最主要的是基本建设开支,还有设备费、助学金等。一些地方举办的自费走读大学,每人每年花费一般在200元以下。当然其他学校不可能一律都降到这个水平。但是,如果对高等学校的学制、住读制度、助学金制度等来一番改革,肯定是可以节约开支的。
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各方面都应当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讲究经济效益。办学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穷人不要办阔事。统统住校就不一定是一种好办法。
广开学路能够促进安定团结
要不要广开学路?能不能广开学路?怎样广开学路?开展这样一场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开展这场讨论,可以使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充分地看到党和国家正在想方设法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如同开展广开就业门路的讨论一样,近几个月来报刊上开展的广开学路的讨论,大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通过讨论,可以启发思想,解除束缚,寻找出各种各样的广开学路的途径。通过讨论,也可以使广大青年正确对待升学问题,使更多的青年和家长,自觉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办学形式。通过讨论,还可以进一步引起全党全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当然,讨论中会有不同意见。这也是正常的现象。真理越辩越明。经过讨论,谁的意见对,就采纳谁的。
有的同志认为,开展广开学路的讨论,以及发表上海高校招收自费走读生等消息,将会使青年要求升学、而高等学校招生有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事实已经证明,今年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风波”,并没有比往年更严重。说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是没有根据的。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提出广开学路,就有煽动失学青年闹事之嫌呢?如果说这种逻辑可以成立,那么宣传“两种准备”,也就是宣传既准备就学,又准备就业,岂不更有双重煽动之嫌了吗?推论下去,广开就业门路的口号,岂不也应当同样遭到否定吗?显然,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至于采用曲笔,把主张广开学路的同志同“迟群之流”进行比附,更不知目的何在。我们恳切希望延思同志今后不要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志,因为这样做,丝毫无助于讨论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我们欢迎对我们的观点进行批评。不过,讨论应该遵循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态度。我们希望,这个讨论能够实事求是地继续开展下去,能够有更多的同志参加到这场有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讨论中来。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道路,使之在80年代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4版()
专栏:来信

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几点疑问编辑同志:
你报9月27日所发表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陆续出版的消息,引起我几点疑问,在此提出,向该书出版社请教,并请读者评论。
(1)这部书“采用按学科分类的编排方法”,“第一卷《天文学》将在今年12月问世”,其余将“陆续出版”。查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都没有按学科分类,分期出版的,因为那是“类书”或“丛书”,专供本学科的专家学者使用的。“全书”则是包罗万象,把各学科知识包括在一本书或一套几本书内。“全书”必须将全部“条目”一次发表,以便查阅,如同“字典”或“辞书”那样。
(2)这部书“总卷数预定为80卷,共选条目约10万条,达1亿字”,真是大而且全。外国的“百科全书”,英国最大的只30卷,4,300万字,美国最大的亦30卷,3,100万字,苏联则至今只出到第30卷。我国的为何要这样庞大呢?
(3)这部书“计划于10年内出齐”,而又是分学科出版的,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如此飞跃发展的80年代,等到10年后第80卷的某一学科出版时,这本最先出版的《天文学》就已大大陈旧了。如何能使这80卷的所有学科都可以年年赶上时代呢?英美的“百科全书”往往是每年增补修订一次的。
(4)这部书据说是“以大学生和相当于大学程度的广大读者为对象的”,但30卷的“百科全书”在英美两国,都是以15岁以上的读者为对象的。此外英美还有一卷、七卷、十二卷等种种的“百科全书”。为何要在我国把读者水平提到这样高呢?我国有多少大学水平的人来读这80卷的巨著?有多少人(除图书馆外)能买得起这80卷的大书?
(5)为了现代化,我们要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培训科技干部,扩大科普工作,急需一种适合最广大读者的《百科全书》,不论一卷、五卷、十卷的都好。目的是要快,等不及10年后才看到全书,何必这样因贪“大”而误时呢?
中国科协 茅以升


第4版()
专栏:来信

向天津“五朵金花”学习
九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上刊登了《天津“五朵金花”当倒粪工干得欢》这篇报道,我读了以后深受教育,产生了一些联想。
韩淑芬、张秀芬、冯桂玲、靳秀芹、商玉贵这五位青年姑娘,身居闹市,从小念书,有的在家连地都没有扫过,可是她们读完初中和高中以后,却情愿当倒粪工,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整天挨街串户翻倒大粪桶,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当有人提议设法给调换工作时,都被婉言谢绝,这种不计较名利地位,不贪图安逸享受,甘心情愿为人方便的高尚情操,是多么难能可贵!她们堪称为“五朵金花”,应该登报表扬,应该受到人们尊重!然而,现在有一部分待业知识青年与这五位女青年倒粪工却恰恰相反,在就业问题上挑肥拣瘦,有的提出集体单位不去,没有劳保的单位不去,没有奖金的单位不去,学不到技术的单位不去,活计脏和累的单位不去,离父母远的地方不去。总之,称心如意的就上班,不随心的宁可在家闲呆着,也不服从分配。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到处托人情,拉关系,走后门,给组织上找了很多麻烦。我奉劝这些待业知识青年,也包括他们的家长在内,应该很好学习《天津“五朵金花”当倒粪工干得欢》这篇报道,对照这五位女青年倒粪工找一找自己的差距,在处理就业的问题上,也要象她们那样,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哪里艰苦哪里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出点名堂来,为“四化”做出贡献。
河北青龙县农业局 汤玉成


第4版()
专栏:

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分别举行电影晚会
招待国庆节少数民族参观团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电影晚会,招待国庆节少数民族参观团。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朱蕴山,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等,和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一起出席了晚会。
据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为了欢迎国庆节少数民族参观团,政协全国委员会今天晚上在政协礼堂举行电影晚会。
晚会开始前,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刘澜涛、康克清、王首道、胡子昂、何长工、包尔汉、钱昌照及有关负责人同参观团各省、市、自治区的团长亲切见面。


第4版()
专栏:

马来西亚议会代表团访问西安
据新华社西安10月9日电 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敦·奥马尔·翁毓麟和由他率领的马来西亚议会代表团,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邢亦民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从北京到达西安进行访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和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今晚举行宴会欢迎贵宾。


第4版()
专栏:

张爱萍会见几内亚军事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今天下午会见由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人民军部长兰萨纳·迪亚内率领的几内亚军事代表团。双方就加强双边合作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裴溶在临时代办举行电影招待会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在朝鲜人民庆祝朝鲜劳动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和朝鲜劳动党创建35周年之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裴溶在今天晚上在这里举行电影招待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等出席了电影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廖承志会见斯德哥尔摩市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市议会主席、市政委员会主席吕特盖尔·帕尔梅为团长的斯德哥尔摩市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谭震林会见日本山口县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今天下午会见了由山口县知事平井龙率领的日本山口县访华团。


第4版()
专栏:

肖克率军事院校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由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肖克率领的中国军事院校代表团今日离开北京,前往美国和加拿大进行访问。


第4版()
专栏:

方毅会见日本京都大学学术友好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今天下午会见了以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常任议员、京都大学前校长冈本道雄为团长的日本京都大学学术友好访华团。
冈本道雄说,目前许多中国学生正在京都大学学习。他说,京都大学已经同中国的西北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代表团这次访华期间还将同武汉大学建立这种关系。方毅对京都大学在培养中国留学生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并欢迎京都大学同中国的大学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


第4版()
专栏:

邓小平会见美国政府文化代表团。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姚依林会见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董事长佐伯喜一为团长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姚依林会见美国美洲银行行长克劳森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晚会见美国美洲银行行长克劳森一行,同他们就发展双方在金融方面的合作问题,进行友好交谈。


第4版()
专栏:

倪志福会见日本中立劳联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今天晚上会见了以事务局长冈村惠为团长的日本中立劳联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陈慕华会见奥地利友好人士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陈慕华副总理今天上午会见由奥地利前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部长英格利特·莱欧多特博士率领的奥地利友好人士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薄一波会见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十月九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今晚会见了美国阿里斯·查摩斯公司董事长大卫·斯考特一行。十月七日,这个公司同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生产水力发电设备的协议。


第4版()
专栏:

中美草签关于投资保险和保证协议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关于投资保险和保证的协议今天晚上在北京草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陈树梓、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兼法律总顾问保尔·基尔伯特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议上签字。
两国政府不久将为此换文,确认协议内容。


第4版()
专栏:

康克清会见并宴请市川房技一行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今晚会见并宴请日本参议院议员、日本妇女有权者同盟名誉会长市川房技一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