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美国欧洲著名军政人士讨论北约前途
新华社布鲁塞尔九月三日电 由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大西洋国际事务学会和大西洋条约协会联合举办的一次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途的会议九月一日至三日在这里举行,来自美国和西欧的一百多名政界和军界著名人士参加了会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在会上讲话时指出,北约应当继续保持有效的军事态势,“我们需要保持真正可靠的威慑力量,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可能的武装入侵,也是为了遏制日益增大的政治压力”。他强调说:“很明显,如果欧洲盟国未能对苏联的新挑战作出积极的、坚决的反应,或者甚至推迟在适当的时候在欧洲部署先进的战术核武器问题作出决定,那就会使欧洲受到苏联的讹诈,大大减少核威慑力量的可靠性,很可能还会削弱联盟的团结和联合。”
北约欧洲盟军前最高司令黑格指出,北约不能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的中部战线,甚至整个欧洲战区也不够,而应当关心整个世界。他说,假如北约能从全球范围来看问题,它就能够更好地对付今后三十年可能遇到的挑战。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敦促北约注意苏联在波斯湾的渗透。他说,波斯湾对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是至关重要的,苏联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可能需要得到更多的波斯湾石油来满足其能源需要,因此,苏联决心加强它在中东、波斯湾和非洲之角的影响和势力。会议两主席之一,比利时外交大臣亨利·西莫内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在会上发了言。


第6版()
专栏:

西德国防白皮书要求欧洲核武器现代化
据新华社波恩九月四日电 西德国防部长阿佩尔今天在向新闻界提供的一份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为了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威胁,北约必须使其在欧洲的核武器现代化。
这份“一九七九年度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安全和联邦国防军发展的白皮书”指出,苏联在不断地发展军备,尤其是在中程武器方面,“苏联的中程武器能力对大西洋联盟欧洲部分是一种战略上的威胁,而西方却没有与之相抗衡的武器”。因此,在中程武器方面,西方必须要拥有使自己有可能在八十年代的战略条件下保持灵活反应的战略能力。
白皮书在对比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军事实力时指出,在中欧和欧洲南北两翼,华约的常规武器力量“明显地居优势地位”。
西德政府在这份白皮书中还批评了苏联在第三世界大搞军备输出的作法。苏联把军备输出和军事援助作为在第三世界推行其政策的极妙手段。


第6版()
专栏:

英国国防大臣要求增加军费
新华社伦敦九月二日电 英国国防大臣弗朗西斯·皮姆最近要求增加军费开支,以使英国足以对付日益增长的来自苏联的威胁。
据路透社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四十周年纪念日(九月二日)前不久,皮姆在对英国新闻协会发表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在八十年代,军事危险将更为突出。他提醒人们注意:“俄国人正以每年增加军费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的速度加紧做出防务努力;他们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用于军事装备;他们的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海军正在各个海洋到处游弋……这一切都预示着一种危险,如果我们忽视这种危险,就要冒风险。”
他说,“我们的防务是坚强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加强”。“英国人现在象三十年代时一样,不愿正视战争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
他强调说:“我有责任说服人们,使他们相信必须加强防务而不是轻信苏联的宣传,这种宣传在于哄骗人们,使他们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第6版()
专栏:

芬兰举行海防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社赫尔辛基九月一日电 芬兰海军、空军和海岸炮兵部队,从八月二十日至八月底,在首都赫尔辛基的南部海域举行了海防联合军事演习。参加这次演习的有海、陆、空三军的三千余名官兵以及各种舰只和部分战斗机。芬兰国防军总司令劳里·苏特拉和其他高级将领观看了演习。
这是近十年来在芬兰南部地区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演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各军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确保芬兰领土不可侵犯的防御能力。
另外,芬兰空军从八月二十七日开始在北部也举行为期一周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有空军各种型号的飞机以及航空部队和后备役人员共约二千人。


第6版()
专栏: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千多名示威者在苏联侵捷十一周年的时候举着“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的横幅标语,举行游行和集会。
新华社记者 许福瑞摄


第6版()
专栏:

根舍副总理访问中东四国
西德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得到加强
综合新华社消息:西德副总理兼外长根舍结束了为期八天的中东四国之行,九月二日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市乘飞机回到波恩。根舍回到波恩后对他这次和四国领导人的会谈表示满意。
根舍从八月二十六日开始,先后访问了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埃及。西方通讯社报道说,根舍此行是西欧国家要设法使阿拉伯国家重新团结起来并促进中东和平的行动。
近年来西德大力加强了它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这次根舍中东四国之行是他在半年内对阿拉伯国家的第二次正式访问。根舍在同埃及总统萨达特会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在巴勒斯坦自决权的基础上解决巴勒斯坦和中东问题的六项原则,并使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的领导人也同意这些原则。根舍还指出,他同四国领导人的会谈是在欧洲委员会一九七七年六月中东问题声明的基础上进行的。
西德电台在评论中指出,在中东政策上,波恩用保证以色列的生存权利和巴勒斯坦的自决权利这样的空洞公式不可能维持太久。评论强调说,“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没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参加,实现中东和平是毫无指望的”。评论说,人们要有勇气在以色列面前也不回避这一点。
在根舍访问中东四国的代表团内除了高级外交政策顾问之外,还有一些西德经济和银行界的头面人物。这说明根舍中东之行的经济意义。西德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密切。据汉堡中近东协会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头六个月西德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为一百六十四亿马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二十二亿马克。其中石油进口量由去年上半年的二千五百五十万吨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二千九百九十万吨。西德每年进口一亿多吨石油,大部分是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上述数字说明西德在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利益,尤其是西德石油对这些国家的依赖性。


第6版()
专栏:

卡扎菲要国外的利比亚人接管利驻外使馆
新华社北京九月三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根据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号召,在国外的利比亚学生和其他利比亚人,已经接管了利比亚驻国外的一些大使馆。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驻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西德和马耳他的利比亚大使馆被接管。被接管的使馆都由一个由五人组成的“人民委员会”来处理使馆的一切事务。接管驻意大利大使馆的利比亚学生在九月二日的一份公报中说,接管行动是得到的黎波里赞成的,并称这是“人民的夺权”。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九月一日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周年的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谴责“被推翻的政权的分子继续受雇于大使馆,(大使馆)并存在着重用亲戚和奢侈的事实”。他说,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把利比亚的驻国外使馆变成“人民办事处”。


第6版()
专栏:

大平首相发表施政演说强调
加强西方合作发展同中国和亚非拉各国关系
新华社东京九月三日电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今天下午在国会临时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强调日本要努力应付能源危机,积极采取措施克服财政困难,同时强调日本要加强同美国、西欧的合作,加强同中国以及亚、非、拉各国的关系。
他在阐述经济问题时说:“经济管理的中心课题是应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问题”。“国际石油形势仍孕育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对节省能源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他说,日本政府计划,要将对石油的依存率从现在的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年代中期降到百分之六十五,十年后降到百分之五十,为此,首先要推进核燃料的研究和利用。其次是增加火力发电,研究利用用煤的技术,促进液化煤气的使用。
大平首相在谈到日本的财政问题时指出,“以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危机为转机,世界景气后退,我国也发生了萧条,以致财政收入有了巨大的减少”。他强调“重建财政是燃眉之急”。
大平在谈今后的日本经济形势时说,今年以来,以石油为主的国际商品涨价,日元行情疲软,因而批发物价上涨,经济动向已越发严峻。
大平首相在谈到日本的对外政策时说:“维持与加强日美友好关系仍然是我国外交的基础。”“另外,同以欧洲共同体为主的西欧国家,正在努力促进积极的合作关系”。
大平首相说:“亚洲地区的稳定对我国来说极为重要。为此要继续努力增进同中国的和平友好关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协助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他还强调要“进一步努力加强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联系,也要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积极地作出贡献。”
他同时表示要进一步促进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太平洋国家的合作关系。
大平首相在讲话中还强调了日本同中近东、非洲和中南美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增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关于日苏关系,大平首相说:“苏联是重要的邻国,同该国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发展真正的友好关系,不仅符合日苏两国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他表示“决心进行顽强的努力,以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缔结和约。”
关于维护日本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大平首相说,“要努力有节制地建立高质量的自卫力量,与此同时,也要真诚而有效地谋求运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他说:“积极进行综合的外交努力,将是确保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光荣生存的道路。”


第6版()
专栏:

蒙代尔副总统和大平首相会谈
新华社东京九月三日电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和美国副总统蒙代尔今天表示同意,日美两国进一步努力解决印支难民问题。
蒙代尔副总统说他在香港参观越南难民营时,对难民的悲惨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代尔是在结束对中国的一周访问后,在从香港回华盛顿的途中,在东京作短暂停留时同大平首相举行会谈的。今天下午,蒙代尔离开东京回国。
据共同社消息,两国领导人就日美关系、印支难民问题和亚洲形势交换了意见。
大平和蒙代尔一致认为,在大平首相和卡特总统互访和七国首脑东京会议举行之后,日美两国关系已处于“极其良好的状态”。
蒙代尔在向大平介绍访华情况时说,在今年一月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现在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蒙代尔还谈了美中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的进展。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墨西哥第五十一届众议院组成
墨西哥第五十一届联邦众议院八月三十一日正式组成,革命组织党在众议院中继续保持多数地位。
加纳当局宣布提前移交权力
加纳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主席罗林斯空军上尉八月三十一日晚发表广播和电视讲话宣布,加纳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将于今年九月二十四日把权力移交给人民民族党政府。
叙利亚拉塔基亚发生骚乱
叙利亚港口城市拉塔基亚最近局势动乱,居民示威,谴责暗杀两名阿拉维教派领导人。
叙利亚逊尼派穆斯林和宗教少数派阿拉维派教徒在拉塔基亚发生冲突。逊尼派在暗杀阿拉维派成员之后,又在几条大街设置路障并同警察对抗。
《革命报》认为这是一个企图在阿萨德总统出国访问期间挑起骚乱的阴谋。政府已宣布了戒严令,并派伞兵去恢复秩序。
伊朗政府拒绝同库尔德民主党谈判
伊朗政府拒绝了库尔德斯坦省省长穆罕默德·拉希德·沙基巴的关于同库尔德民主党举行谈判的建议。
沙基巴九月二日在萨南达杰同波斯通讯社记者说:“库尔德民主党是库尔德斯坦的最强有力的党,如果同它会谈,这个地区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他说,他曾几次提出谈判的建议,但都未被政府所接受。
英国拒绝南非运动员入境
英国政府九月三日正式表示:它拒绝让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橄榄球队入境。
这个南非橄榄球队原定今年秋季前来英国参加比赛。英国体育大臣赫克托·芒罗表示,让南非运动员到英国来比赛将违反英联邦国家一九七七年格莱尼格莱斯协议,这项协议规定,由于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英联邦国家断绝同它的一切体育方面的往来。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走在工业现代化的前列
——对日本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点观察
林洪
应《读卖新闻》的邀请,《人民日报》访日代表团,从七月十六日到三十一日,在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我们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处处感到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充满友好感情。我们先后访问了东京、京都、大阪、奈良、神户和仙台等地。七月二十七日,大平首相会见了代表团,同我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我们访问的时间虽短,却获得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在访日期间首先给我们的印象。我们代表团的一位同志,是在日本成长并上过大学的,一九五三年才回到祖国。据他说,那时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和我们基本相同。许多日本朋友也谈到,战后的日本近于一片废墟。但是,时隔三十多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在我们乘坐高速火车,从东京到大阪约六百五十公里的长途中,我们看见城市和农村已基本上连成一片,几乎分不出那里是城市,那里是农村。据统计,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六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点八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七;工业生产增长八点四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国民收入增长六点四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左右;职工实际收入增长二点一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五点六。六十年代初期,日本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第五位;到了一九七三年,日本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到了一九七八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于美国。
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工业的高度自动化上。在日本,现代的科学技术已普遍地运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部门。在很多地方和单位,不但机械化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普遍实现了自动化。日本钢管公司京滨制铁所座落在东京湾的一个人造小岛——扇岛之上,它四面环海,大型轮船可以直接靠岸,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运输和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它年产六百万吨粗钢,只有职工八千人。日产汽车公司的座间工厂,拥有月产四万四千辆轿车的生产能力。它使用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生产管理体系,从冲压开始到车身装配、喷漆等都是自动进行。十一个小时就可以装配完毕一辆小轿车,不到四分钟就有一辆小轿车出厂,而这个工厂连管理人员在内,只有五千三百人。
在日本,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生产建设上,而且已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战后,日本的物价在不断地上涨,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很悬殊,但是职工工资的增长仍高于物价的上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一般家庭都拥有多种现代化的设备,如电话、电冰箱、电动吸尘器、彩色电视机以及电气炊具等。有私人小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许多企业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不同的工厂企业每年还有时间不等的休假制度。
战后三十多年来,日本的变化是显著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当然,由于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那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以及其他腐败黑暗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一九七三年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失业人数在增加,并随着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日本朋友在和我们交谈时,并不讳言他们的社会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而且表示对某些现象也看不惯。
经济迅速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发展工业生产的原料、材料和燃料绝大多数要依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外市场,为什么战后日本的经济能够高度地发展呢?这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和日本经济界的佐佐木直、石川六郎、稻山嘉宽、河合良一、斋藤英四郎、山田敬三郎和山下静一等几位先生举行过一次座谈。他们谈到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也谈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
根据这几位先生的谈话以及我们的了解,在战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日本的经济能够迅速地发展,客观上确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如战前工业就比较发达,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国防费用的开支很少,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广泛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在美国发动的侵朝、侵越两次战争中发了财,从海外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料和燃料等。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实际的因素,但是外因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那末他们究竟作了什么样的主观努力,使得他们的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待于深入考察和研究。这里,只就我们的所见所闻,谈一点他们是怎样学习和运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他们的企业管理有什么特点,从中也许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具有一种什么精神。
我们在访问《读卖新闻》系统的日本电视台时,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特意讲了这样一件事。他说,二十六年前,《读卖新闻》就主张引进电视技术,发展电视机生产。当时,日本正处于很困难的时期,包括政府和财界的许多人在内,都反对发展电视机生产的主张,认为它是奢侈品。而《读卖新闻》认为,电子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尖端,发展电视机生产,普及电视广播,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有利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振兴日本的经济大有好处。这个主张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从电视机的引进到试制,发展很快,到一九六三年已普及了黑白电视机;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制造彩色电视机,现在也早已普及了。小林先生说,现在,日本以电子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视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向许多国家大量出口。
从五十年代中期起,日本就注意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所谓“消费革命”,即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等家庭生活用品越来越普及;在衣着方面,各种合成纤维制品,正在逐步取代棉毛纺织品的地位。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利润最高,而且这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整个现代工业的大发展。在电力、钢铁等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日本的企业主就用相当的力量去发展电子、电机汽车、石油化学、合成纤维等新兴工业部门,而且很快使这些部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论是发展基础工业还是发展新兴工业,他们都积极地大胆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据统计,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五年,他们从美国等几十个国家,有选择地引进了西方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他们只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就吸收了世界各国用半个世纪发展的几乎全部科学技术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吸收和推广外国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在充分消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许多企业,不仅普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而且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创制新产品上下功夫。日本最大的电器工业公司——松下电器公司就有科研人员一万多人,约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由于在引进的同时很注意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使日本的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拿汽车工业来说,一九六○年,日本的小汽车产量为美国的四十分之一,为西德的十一分之一,为英国的八分之一,为法国的七分之一。可是,到了一九六七年,日本的小汽车产量就赶过了西欧各国,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的第二位。
科学技术要靠人来掌握和运用,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大量培养人才,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重视发展教育。战后,为了迅速发展工农业,日本更加重视发展教育。应当说,他们在这方面的主观努力是很大的,进展是有成效的,一九四八年普及了初中教育,一九七六年又普及了高中教育。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决定性的六十年代,约有七百万名受到各科专门职业训练和技术训练的高中毕业生到各经济部门当工人,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大学教育发展更快,四年制的正规大学,一九五○年有二百所,学生二十二万人,一九七三年增加到四百零五所,学生一百五十九万人。为了扩大职业教育,还大大发展了两年制的短期大学。此外,日本各企业还通过各种方式,对在职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业务训练。新日铁等几家大的钢铁企业就联合举办了一所钢铁大学,招收他们的工人带工资脱产学习两年,学宿费由公司负担。
必须有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日本在迅速发展经济中,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制度化,又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日本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在这方面也是有过教训的。从五十年代起,日本的企业就开始从美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也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是管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整个工业界的重视。大多数企业仍沿用战前的老办法,即所谓“精神管理”或“鞭策管理”,主要靠行政命令办事,结果虽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而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都大大落后于美国。后来,他们总结了经验,结合本国的传统,创造了一套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中心的、适合日本情况的进行职工培训、干部考核、质量检验、科学技术的调查研究等的管理制度。这个管理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重视人的因素,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办好企业的指导思想。
日本的资产阶级是怎样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的呢?他们采取一系列办法,把职工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紧紧地拴在一起。例如,日本许多企业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只要企业不倒闭,只要职工不发生重大的差错,一般不解雇,而终身雇佣制又和他们提倡的家族主义相联系,强调每个职工都是这个企业大家庭的成员,都要关心这个“家庭的活动”,要“爱厂如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强调企业领导人员要多听下面的意见,依靠大家出主意,而不要一意孤行。其他如实行“年功序列工资制”,工资的一半取决于工龄的长短,另一半取决于个人能力和贡献的大小;一年发两次奖金,每次相当于一至三个月的工资,等等。这些都和企业赢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企业赚钱多,职工工资的增长和拿的奖金就多,举办的集体福利事业也多。拿新日本制铁来说,它的职工福利费就占整个劳务费的百分之二十一。
资本家如此重视职工的物质利益,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越来越懂得,如果不拿出更多的一点钱来适当满足职工的需要,他们要取得高利润也会没有保障。不仅如此,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日本企业的领导人员还注意从精神上鼓励和表扬职工,如企业领导人员到职工的家里去访问,每个职工的生日有领导人前往祝贺,以及举办“恳亲会”和“野餐会”,等等。许多企业领导人还让职工参加工厂管理,重视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建立了一套接纳、审查、实施和奖励合理化建议的制度。日本的很多企业在工艺、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所以能够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同他们认真实行这项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