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政策落实好 沙甸气象新
沙甸的八月,是“沙甸事件”经党中央批准平反后的第一个秋收季节。
这个座落在云南省南部山间平坝上的回民村庄,经过十年的动乱,终于迎来了和平宁静的生活。人们正在用双手建设新的家园。这些天,当朝阳刚刚升起,回族社员们就提着镰刀,到稻田里收割去了。汽车和拖拉机来回奔驰,把成捆的水稻运到晒场上去脱粒。
一位社员说,前些年,沙甸闹得鸡犬不宁,我们哪有心思搞生产,稻谷烂在田里也顾不得。现在,党中央搬掉了压在沙甸人民身上的“反革命”的大石头,农业又得到了丰收,真是双喜临门啊!
去冬今春,沙甸好几个月没下透雨,禾苗干枯,田土龟裂。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沙甸事件”得到平反的消息。饱受“四人帮”摧残的沙甸人民,无不兴高采烈。在工作组的带领下,他们积极投入了抗旱斗争。他们安装水泵,修建水池,疏浚渠道,抗旱抢栽,提前十五天完成了栽插任务,还扩种了六百亩甘蔗和一百多亩蔬菜。
在这干旱之年,民族间的情谊却象长流的泉水,滋润着沙甸的大地。回族生产大队和毗邻的冲坡哨、小芭蕉的彝族、苗族大队,过去多年和睦相处,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各民族之间才产生了隔阂。如今,民族政策落实了,“沙甸事件”平反了,民族关系也有了改善。春旱严重的时候,冲坡哨的彝族干部、社员眼看坝子上回民兄弟急需用水,便主动地把北坡花冲水库的水让给他们,还支援他们二十亩地的水稻良种。抗旱中,小芭蕉二队也向金川一队的回族社员让出自己栽秧用的泉水,救活了几十亩快要枯死的甘蔗。回民们感动地说:“一滴金水一片心,甘露送来亲人情。”
丰收的八月,正逢信教回民的把斋节。每天钟声一响,戴着白帽的教徒就陆续地聚集在一起做礼拜。这里有一位须发苍苍的宗教长者——七十多岁的云南省政协常委张子仁。他说:各民族要团结,回族内部也要团结,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个教派的,都要互相尊重和友爱。我虔心祈祷沙甸人民安宁和幸福!
新华社记者 程竞明 宗子度


第2版()
专栏:

祖国东北角的美丽山城——抚远镇
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畔的边境地区,出现了不少新兴的城镇。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三角地带的依山傍水的美丽山城——抚远镇,就是其中之一。
抚远镇,在伟大祖国的东北角。这里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赫哲等民族的两万二千多名居民。它是祖国出太阳最早的城镇之一。夏至时早晨两点四十分,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滚滚的江水泛起耀眼的金光,市区里也很快热闹起来。
抚远县北临黑龙江,东靠乌苏里江,境内河泡广阔纵横,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鲟鱼、鳇鱼、鲑鱼和甲鱼;还有远近闻名的木耳、蘑菇、鹿茸、人参、蜂蜜等土特产。但在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反动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交通闭塞,抚远却非常贫困,生产一直得不到发展。人们形容说,多少年来,这里是“重工业挂马掌,轻工业织鱼网”。特别是这里的建筑,过去绝大部分是茅草房,只有一二幢砖瓦房。茅草房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常常是屋架东倒西歪,屋顶掉草漏雨,被群众称为:“弯弯腰、拄拐棍,披头散发、掉眼泪”,人们都望而生畏。解放以后,这里的生产有了一定发展,面貌也有不少变化,但仍然是“吃水用麻袋(冬天用麻袋背冰块),用粮、花钱全靠上面拨下来”。近几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这座山城的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干部、群众重新规划,建设起了电厂、汽车、农机修配厂、酒厂、造船厂和现代化的罐头厂。其中光罐头一项,年产可达九十多吨,畅销外地,自来水管道也已安装起来。
现在,抚远镇上崭新的建筑一幢接着一幢。入夜灯火辉煌。中共抚远县委和县革委会就设在这里。县委的同志说:最近一两年这里盖起了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为了给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过去抚远只有三千亩耕地。现在已增加到二十四万亩,播种十七万亩,去年粮食总产达一千四百万斤;养鱼水面已扩大到十万亩,去年捕鱼八百多吨,其中鲑鱼就占四百吨。当前,这个县狠抓重点建设的同时,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第2版()
专栏:

开出清泉为后代
——访维吾尔族掘井老人饶孜·哈斯木
饶孜·哈斯木今年七十四岁了,是天山南麓著名的坎儿井匠。五月下旬,记者来到他的家乡——哈密县柳树泉农场三堡大队时,心里想:老人从十四岁就下了井,到如今整整奋斗了六十个春秋,先后二十一次被农场、县、哈密地区评为劳动模范。这样一名誉满天山南麓的勋老,是怎样度着古稀之年呢?
一位社员把我们带到砂砾历历的戈壁滩,指着一个黑洞洞的井口说:“他就在下面。”
拴在辘轳上的粗麻绳把我们送到二十六米深的井底。从两盏冒着黑烟的油灯的淡淡亮光里,可以看到,暗渠高不过三尺多,宽不过一尺半,一般的人直不起腰,稍胖的人转不过身。一个泥糊糊的老汉在灯影下晃动,他只穿着单褂短裤,美丽的花帽上粘满泥巴,飘洒前胸的银灰色的胡须,半截被染成土褐色。他双膝跪在泥水里,曲伏着身子,用尖子(挖井的工具)哗啦哗啦地掏着,挖一阵儿,又同别人一块,把淤泥砂石一筐一筐地提到竖井,井口上的人再把泥筐绞上去。
“这就是饶孜大伯”。一个社员指着那位泥糊糊的老汉向我们介绍说,“他真不简单,经常一天干八个小时,突击的时候干了十二个小时还不肯上去。”
老人笑笑说:“没有人把血洒到井里,清泉就不会流到嘴里。”
这就是可尊敬的哈斯木老人。为了给子孙后代开出清泉,解放后,他一直奋战在地下。然而,正当他美滋滋地盘算着再开几道坎儿井,为绿洲增添新颜时,林彪、“四人帮”刮起的妖风吹到天山。大队领导班子靠边站,新起来的一班人分成几派,旗子朝升夕降。他们都把坎儿井宣布为“旧事物”。说那一套落后了,现在要骑“千里马”——挖机井。结果,二十多人,干了六个月,埋掉了三千块钱的物资,没有打出一滴水。坎儿井由于无人管理维护,明渠塌方严重,暗渠有几段被泥沙淤塞,竖井的井口失修。缺水的地里,庄稼旱死了,果树旱坏了。
老人心碎了!他象孩子似地在坎儿井上呜呜地哭。他独自跑到七八公里外砍来红柳条,编了三十多只装泥的筐子,又修好了辘轳、尖子和砍土镘。他一人下到井里,一筐一筐地清着淤泥。很多人被他的行动感动了,小青年库尔班与亚合甫两人跑来相助,他的儿女们也赶来帮忙,把七十多个井口、渠口,一一封严盖实。
从那时起,坎儿井“沉睡”了。
一九七五年年初,四届人大精神给天山带来春意。大队党支部坚决支持哈斯木复活坎儿井的要求,抽调了二十多个棒小伙子,同他一道清淤掏泥,清清的泉水引出来了。饶孜·哈斯木没有止步,又开始挖新井。这当儿,“四人帮”挥舞的批“唯生产力论”的大棒打在基层干部头上,有些人不敢到坎儿井干活了。留下的青年围着老人,问怎么办?他激愤地说:“咱们这个地方风多沙多,水就是希望,就是生命。我们为子孙后代挖井,多一滴水,多一分福,这有什么错?”青年们说:“就是没有错。你来当托乎奇(旗手)吧,我们跟着干!”老人说:“干!我这把骨头非埋在井下不可!”
“四人帮”这块淤沙烂泥终于被清除了,养育着人们的坎儿井又得到关心和重视。一个大胆的计划提出来了,要在流沙土质上挖新坎儿井。这里水很大,但土质松软,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饶孜·哈斯木把解放后出生的四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要是被砸死,你们一个接一个地上!”说完,提着尖子下了井。老人下去不久就被砸倒了。人们把他架到井口,他稍微喘口气,又下井接着干。他一连被砸倒几次。最后的一次最厉害,七十多岁的老人爬不起来了。几位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汉说:“饶孜大哥,年龄不饶人啊,干点轻的,看看瓜地果园吧!”
他说:“我是鱼性子,一天也离不开水,离不开井。”
党支部书记走来。老人拉着他的手说:“我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但为了后代,我想多挖出一点水来。”
几天后,老人又重返坎儿井工地。他的须发愈变愈白,手中的尖子却未放下。去年隆冬,他脱去棉衣下井,上来时身上的烂泥冻成了冰。五月的戈壁火辣辣的,他提着水桶和泥修理井口,不肯休息。今年杏花开的时候,是他七十四岁生日,儿女们专为他做了饭菜,但他天不明就下了井。农场、县通知他参加英模大会,到处找,最后还是从井里把他拖上来的。
如今,老人辛勤的汗水化成了涓涓清流,三堡的坎儿井每天浇五十多亩地,水浇地由原来的九百多亩扩大到一千二百多亩。粮食总产去年超过五十万斤,平均每人一年吃粮五百多斤。过去十年没分配现金,去年每个劳动日一块一角钱。果园、苗圃增加到一百二十亩。戈壁上又新植了三万多株树。几年无水种瓜,去年种了六十亩,并获得丰收。有十多家社员盖了新房。人们的脸上又流露着希望和幸福的笑容!
本报记者 顾月忠 阿布列孜


第2版()
专栏:

从江县加鸠区委发扬党的传统
关心聚居深山区少数民族的疾苦
位于贵州和广西交界处的从江县加鸠区,是个苗族、水族聚居的深山区,交通闭塞,全区的耕地象腰带一样围在山腰上,其中有三分之一窄得不能用牛耕,只能用锄头挖,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区委提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党的关怀送到各族人民的心坎上。
今年春天,区委责成区供销社购买二百二十多头耕牛,分给了缺牛的少数民族社队。区委还请来铁匠打制了五千多件小农具,满足这些社队的生产需要。五月,谷子粘虫一露头,区委及时调拨来农药,发动群众全力以赴扑灭虫灾,夺得了谷子丰收。群众生活遇到困难,区委也及时加以解决。


第2版()
专栏:

代购代销店遍布巴马瑶族自治县
地处十万大山中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在没有设立供销社的九十六个生产大队里全部办起了代购代销店。各个代购代销店,一般都能做到早开门,晚关门,买卖不论大小,随到随交易,方便群众。


第2版()
专栏:

江孜地毯畅销西欧
西藏江孜地毯畅销西欧许多国家,六年来共为国家换回外汇一百二十多万元,向国家交纳税收六万多元,积累资金十八万多元。
江孜地毯是西藏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相传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坚持对用户负责 严格质量标准
烟台冷冻机厂产品质量信得过
本报讯 山东烟台冷冻机厂生产的冷冻机质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被命名为“信得过”产品。
前些年,这个厂由于片面追求产值,产品质量低劣,事故不断发生。发往青岛育苗场的一台冷冻机,质量不好,使用不久,气缸盖壁就破裂,氨气失散严重。这个事故,象一副清凉剂清醒了厂领导的头脑。他们在加强对职工进行“质量第一”思想教育的同时,发动群众开展质量大检查,还派出技术员、质量检验员和老工人,到十七个省市的用户单位,查换了一百多个不合格的气缸盖。全厂职工记取了这次教训,牢固地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在生产中坚持做到对用户负责,严格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把好质量关,他们加强了质量检验力量,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并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和薄弱环节,经常召开质量现场分析会,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攻关,努力使关键部件成为免检合格品。他们还建立了质量管理网,从厂长、车间主任到班组长、操作工,人人都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对关键部件、关键项目,定人、定机台,项项建立原始记录。出了质量事故,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即找不到原因不放过,操作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订出杜绝措施不放过。


第2版()
专栏:

抓住影响生产的关键设备大搞革新改造
华新水泥厂七项经济技术指标创新纪录
本报讯 湖北省华新水泥厂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坚持对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主机设备的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实现了五十个技术革新项目,全厂二十五项主机能力定额有二十一项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既增加了生产,又降低了煤、电和原材料的消耗。据统计,这个厂一至七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水泥产量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九,节煤七千二百九十九吨,节电二百五十万度,节约钢球五十七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百分之二点三五,比去年同期多为国家提供利润一百零五万元。八项经济技术指标有七项创造了新纪录。
华新水泥厂是一个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主机设备绝大部分是四十年代的。一九七八年,大搞挖潜、改造,生产水泥八十五万吨,大大超过了原设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再增产?有的同志认为,厂里设备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要再增产,就得要投资,添设备。针对这种思想,厂领导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的文件,把大家的思想引导到为“四化”多做贡献上来。他们发动群众对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到:主机能力定额的高低是决定全局的,只要集中力量把主机的能力提高,就能使生产有个较大发展。于是,厂领导确定把今年挖潜、改造的主攻方向放在提高主机能力定额上。
烧成车间的回转窑是全厂的关键设备。二台老窑的台时产量超过原设计能力的百分之十九。为了进一步扩大老窑的生产能力,他们抓住影响老窑产量的关键问题——旧煤磨生产的煤粉不足,组织技术攻关小组。经过认真地研究,技术攻关小组同烧成车间一起设计了一个煤粉中间仓,将新建的三号窑煤磨的富裕煤粉引进二台老窑,使老窑的台时产量提高了一点二四吨。现在二台老窑的台时产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二十五。
华新水泥厂千方百计地采用新材料。前段时间,他们用铬镁砖作窑衬,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回转窑的运转周期,但是用水冷却会引起炸裂,保证不了窑的安全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周密地分析研究,改进了砌筑方法,并采用新的填缝材料,顺利地解决了水冷却的难题。
目前,该厂职工正在为完成今年增产节约规划,进一步掀起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新高潮。


第2版()
专栏:

优质产品给人们的启示
一批纺织品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在纺织行业引起了轰动。各厂纷纷找差距,定规划,把优质产品作为赶超目标。
高标准来自严要求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生产的“丰鹤”牌4040府绸,被人们誉为“万能坯布”。获得这种荣誉,是该厂坚持质量高标准的结果。
4040府绸坯布,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有些小疵点是不影响纺织厂作为一等品出厂的。可是,印染厂在加工某些出口品种时,这些小疵点却要使产品降等。嘉丰厂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用户厂的前道工序,组织职工到印染厂参观。大家看到那么多布降等,非常难过,激动地说:“用户厂的需要,才是我们最高的质量标准。”从此,在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之外,根据印染厂的需要,补充了十六条规定,并规定凡是不能满足用户厂要求的一律降等。数年来,嘉丰厂根据用户厂需要,四次提高质量标准,每当原棉变动,调整工艺,采用新技术的时候,就主动同用户厂联系。正是由于他们扎扎实实下苦功夫,不断解决提高质量标准后暴露出来的新矛盾,才使4040府绸的质量年年有所提高。用“丰鹤”4040坯布染的“绿牡丹”花布和什色布,都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而“丰鹤”坯布荣获金牌,得到了应得的荣誉。在“绒”字上作文章
任何一种产品,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就永远不会成为名牌。“在‘绒’字上作文章”,是常州灯芯绒印染厂的一句经验之谈。
一九七一年,到处都在搞小化纤,常州灯芯绒印染厂也办起了一条锦纶丝生产线。锦纶丝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把灯芯绒的腿拴住了,只好让锦纶丝下马。这件事提醒了大家,不抓特色去搞“热门”,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灯芯绒厂就是应该在“绒”字上作文章。
二十多年来,常州灯芯绒印染厂紧紧抓住这个“绒”字,逐步形成了一套我国独特的灯芯绒加工工艺。他们通过五项重大的工艺改革,改掉了原有的丝光工艺,使绒毛更加柔软;绳状漂洗变为平幅漂洗,使绒面平滑;轧水改成单面吸干,绒毛不再倒伏;采用了顺毛加工法,生产的“荷花灯舞”牌什色灯芯绒,呈现出一片被外商称为“神秘之光”的光彩,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常州灯芯绒创出了自己的特色,但他们并不满足,年年都有创新。几年来,他们在“绒”字上下功夫,补缺门,拉短线,把普通中条灯芯绒向粗细两个方向发展。粗条绒比香烟还粗,细条绒象绣花针那么细。大提花灯芯绒国外没有,他们却研制出上百个品种。他们加工的仿毛绒类、双面双色类、仿编结类等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这个厂现在又在搞化纤了,不过这次搞的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静电植绒,把廉价短纤维做成高档产品,在“绒”字上做出新文章。
大路货也能创名牌
四川内江棉纺织厂开始生产“甜城”牌粗布时,厂里发生了一场风波。因为生产这种布,用的是低级棉,加工时短绒多,断头多,飞花大,效率低,费了好大的劲,织出的布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合格率,工厂不仅没有利润,还亏损了。不少人认为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买卖。厂党委认为,四川有几千万山区农民,需要这种价钱便宜,穿用结实的布,工厂要为农民的需要着想,一定要用低级棉织出优质的白粗布。
在“为广大农民织好布”的口号下,这个厂的广大职工改变过去大路货大路作的办法,根据原料特点,在梳棉等工序上下功夫,除掉了低级棉的杂质,再加上纺织时精工细作,产品合格率逐步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而且质地厚实,紧密柔软,耐穿舒适。近几年,四川省纺织品评比中,“甜城”牌三次获得第一名,成为山区农民有口皆碑的名牌货。
粗布出了名牌,使全国纺织行业的同志们很受教益。他们说,我们要象内江棉纺织厂那样,不仅要大力创出高档名牌产品,还要创出广大群众喜爱的物美价廉的大众化的优质产品来。
本报通讯员 陈文清
本报记者 李安定 张振镛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著名治沙模范沙木腾,决心为改造毛乌素沙漠贡献毕生精力。图为沙木腾和他的孩子在为集体准备造林的树苗。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第2版()
专栏:

西藏拉萨市藏医院今年建成。医务人员全是老藏医和民主改革后培养出来的藏族医务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