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北京烤鸭寓深情
红雨
一九六九年夏天,胡志明主席病情一度稳定。他看到中国医疗组的同志几个月来为他治病,日夜操劳,十分辛苦;这时河内又正是盛夏,暑气逼人。他非常关心他们,决定给他们放一个月假,回国探亲,同时也算是“避暑”。医疗组的同志临行前,胡主席特别叮嘱他们,希望返回河内时能给他带来北京烤鸭。
医疗组同志带回来胡主席这个嘱托,使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胡主席在病中仍然思念着中国,思念着北京烤鸭。此时此刻,我们十分理解他的心情,真想立刻给他把烤鸭送去。但是,要在炎热的夏天把烤鸭从北京送到河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说两地之间有飞机通航,可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正在激烈紧张地进行,飞机从北京飞到河内,至少要一个白天。如果不顺利,甚至要拖到第二天傍晚。把烤鸭长时间捂在机舱里,即使不变质,也会失去原有的鲜味。最重要的是,胡主席有病,绝对不能让他吃不新鲜的烤鸭。不送吧,胡主席吃不到烤鸭一定会失望;送吧,没有妥善的携带方法。给胡主席送去不新鲜的甚至变了味的烤鸭,这是我们所极不愿意的。想不到就在这个为难的时刻,我们得到了周总理极为亲切的指示:第一,胡主席在病中想吃北京烤鸭,一定要满足他的要求;第二,关于携带方法问题,你们去请教外贸部,他们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为了使胡主席能吃上北京烤鸭,周总理的指示是多么及时,多么具体,考虑问题又是何等细致啊!
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我们向外贸部请教“烤鸭冷藏携带法”。他们介绍我们去找中国粮油食品出口公司的同志。中国粮油食品出口公司的同志告诉我们,北京酿酒厂有一种干冰,能产生摄氏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这种干冰不同于人造冰,它遇高温不经液化而直接化为气体,因此十分便于携带。把它装在厚纸箱里,再把烤鸭往里放,然后封上口,就成为一个“简易冰箱”,能保证烤鸭送到河内不会出问题。
在医疗组去河内的前一天傍晚,中国粮油食品出口公司的一位同志陪我们到北京酿酒厂买干冰。干冰象雪花一样洁白、柔软。但是酒厂的师傅警告我们,不能用手直接去拿它,因为这样会被冻伤的。在师傅的指点下,我们一勺一勺地把十几公斤的干冰舀到保温瓶里……。
两只烤鸭是请人民大会堂的大师傅特意烤制的。在医疗组动身那天——六月三十日,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人民大会堂,发现昨天买的干冰已经化去了一些,于是又赶忙驱车去酒厂再买几公斤回来补充。我们把烤鸭和烧饼等分别用食品袋装好,放进装了干冰的箱里,又在干冰周围加了一层木屑,以防止散温。等到这一切都很好地完成了,大家才比较放心。最后,我们把装上了烤鸭的“简易冰箱”交给医疗组带往河内。
几天后,医疗组的同志从河内来信告诉我们,那天他们在旅途上也是小心翼翼地照顾那箱烤鸭,当天晚上一到河内机场,立即将那箱烤鸭交给胡主席的秘书。由于那时胡主席已经吃过晚饭,到了第二天才开箱取出烤鸭,这时的烤鸭已冻成硬块,箱内余下的干冰还有五、六公斤呢。“烤鸭冷藏携带法”终于成功了!
医疗组的同志在信上还兴奋地告诉我们,胡主席看到医疗组的同志给他带来了两只烤鸭,十分高兴。他的秘书告诉他,烤鸭是周总理送给他的,他听后更是高兴不已。开箱取出烤鸭这天恰逢七月一日,胡主席立即指示他的秘书邀请王幼平大使和陈亮参赞来同他共进午餐,他说这也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八周年。烤鸭取出后放进点心烤箱化冻加热,约半个多小时,就发出了香味,吃时味道鲜美;烧饼回炉再烤,薄饼回笼再蒸,还有甜酱、大葱,都仍保持原味。胡主席虽在病中,但是这天中午因为心情愉快,所以吃得很香,还对北京烤鸭赞不绝口。胡主席很关心医疗组的同志,特地让他的秘书给他们送去了半只烤鸭。
这已经是十年前的往事了,今天旧事重提,正是为了追怀胡主席对中国的深情,纪念胡主席同周总理的厚谊。
是的,在中国还处于黑暗的年代,胡主席多次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共患难。因此,同中国友好,这是胡主席从长期同中国的交往中得出来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因为如此,他把中国看成是“同志加兄弟”。也正是从这点出发,他向中国提出任何大小要求时,从来毫不见外,使人感到就象一家人那样亲切。他在病中想吃北京烤鸭就向中国同志提出,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友谊的深厚,这是一般人所不易做到的。
周总理二十年代在法国就结识了为越南革命奔波的胡志明主席。几十年来共同的革命斗争生涯,把这两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友谊紧紧地系在一起。胡主席晚年多病,周总理最理解他的心情,并且总是更多地从治疗、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他。给胡主席看病的中国医生,周总理要亲自审定;胡主席提出要吃北京烤鸭,周总理又亲自过问。尽量满足亲密战友的一点一滴的要求,对周总理来说都是莫大的快慰。
今年九月三日是胡志明主席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九六九年夏天从北京带去的烤鸭,竟是他最后一次吃的北京烤鸭!十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回忆起这件事,心里实在十分难过。胡主席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留给中国的友谊却是永存的。这是中越两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将永远珍惜她,维护她。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西人一语激东瀛
陈泊微
我们的近邻樱花之国的国民,可以说是一个感触灵敏、目光四射的民族。世界上出现了什么新知识、新技术,日本人会象蜜蜂采蜜一样,很快就去了解和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要去学习和吸收。这是早已为世人所称道的。与此相联系的,是日本人对于外间世界反应似乎特别敏捷。比如国际上对这个岛国有什么议论或评价,不管是悦耳的还是刺耳的,日本人会赶快拿来公之于本国,认真地加以咀嚼、吟味和思索,借此对自己作一番自我分析。一个民族具有这样一种敏锐的感应力,应该说是一个并非无关紧要的特点吧!
近几年来,国际上研究日本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从日本的“企业精神”到民族性格,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到至今繁荣不衰的古典诗歌形式——和歌和俳句,都在引起外国人鉴赏和研究的兴趣。这表明世人正在用新的眼光看日本,了解日本。人们特别想要寻找这样一个秘密: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变成废墟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日本人为什么能够生产出那么多产品畅销全世界,以致使得许多竞争伙伴们叫苦不迭?
关于日本人成功的“秘密”,国际上的议论和分析是很多的。最有趣的是欧洲人最近奉送给日本人的一个称号,叫做“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迷”!据说这句话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份秘密研究报告中的“名言”,听起来实在不怎么庄雅。不过这句半是惊叹、半是挖苦的话,倒也相当真实地反映出了背着对日贸易大笔赤字包袱的欧洲人的心情和看法。在他们看来,勤奋的日本人只知道象着了迷似地干活,同时又拚命地向海外扩大他们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出口,却不肯面向国内,把资金和产品更多地用在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方面。好厉害的亚洲竞争对手呵!
“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迷”!这句话里,含有欧洲人的抱怨和讽刺,其本意是担心日本要到西欧市场上去激烈竞争,但就其实质说来,应当看作是个褒词,而不是什么贬词。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资源缺乏,这个岛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今天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第三(最近有一种算法,说是去年占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强国,这恐怕与日本人具有使欧洲人望而生畏的那种着迷似地拚命干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但是,说句公道话,把日本人比作一群“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迷”,这也未免偏激和夸张了些。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在若干年前的确比欧美人差好大一截儿,然而在今天,同欧美最高水平相比即使还有差距,也差不了太多。把日本人的生活状况形容得象“住在兔子窝里”那样可怜,恐怕未必中肯吧!
那末,这句诙谐的评语究竟在日本引起了什么反响呢?人们可以看到,反响是强烈的,但不是恼羞成怒和空洞的反驳,而是认真的谈论,热烈的探讨和冷静的“反省”。许多报刊根据种种调查和统计资料作了具体分析之后指出:今天,日本的工资水平虽不比欧洲工业化国家低,但有些生活费用(如食品、住房等方面的费用)确比人家高一些;日本法律规定的休息日数和每年带薪休假日数同欧洲一些国家差不多,但日本一般劳动者实际享受的休假日数却比人家少一些;至于居住条件,差距就更大些,因为一般日本人的住房据说比欧洲人的住房狭窄,以及诸如此类。所有这些求实的分析、对比和议论,无非是向日本国民说明:人家欧洲人的批评和讽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日本国内的确还有不少事情可做。
你看,来自欧洲的那么一句颇不优雅的评语,居然在日本的舆论界激起了如此认真的反应。这固然说明了拥有大量贸易盈余的日本对西欧的埋怨的敏感;另一方面,这是否也表现出了一种自我解剖的勇气呢?
任何一个民族,设若她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要前进,要发展,要雄飞,那就不能不作很大的努力来陶冶、砥砺和提高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国有句古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瑕瑜互见、妍媸并存的。重要的是看谁能经常照镜子,经常留心听听想想外间世界对自己的褒贬和评价,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应当学习什么,扬弃什么。一个奋发有为的民族需要努力培养她对周围世界的感应能力,加强她的内在省察力。不论对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都需要看清阻碍自己前进的物质阻力和精神包袱是什么;谁能把自己身上的痼疾和陋习洗得乾净些,谁就能步子迈得快一些。


第6版()
专栏:外报札记

非洲的火山
吕网大
一九七七年六月十日上午,位于扎伊尔的尼腊贡戈火山爆发了。炽烈的岩浆喷腾而出,犹如咆哮的火龙,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向山下冲去。不一会儿,火山喷发的奇景迅速变成了一场灾难,褐红色的岩浆象滚滚的急流,奔泻而下。树木、房屋、车辆等瞬间就被卷走,在一千二百度高温的岩浆中化为灰烬。当时,有一百多人死于这场灾难,一千二百公顷土地的植物被摧毁。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吉布提以西八十公里的阿尔杜卡巴火山喷发,当时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但一星期以后,对面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的距离莫明其妙地移远了一米。
这是最近《青年非洲》杂志对火山喷发奇景所作的描写。据该杂志说,非洲有九千座火山,但大部分是死火山或休眠火山。活火山约有十几座,主要在非洲东部。
相对说来,非洲的火山还很年轻,只有二、三千万年的历史。最后形成的火山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其中比较著名的,如扎伊尔的尼腊贡戈火山和尼亚姆拉吉腊火山,一九三八年以来曾爆发过多次。坦桑尼亚的伦盖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的埃尔塔火山,一九六六年以来都曾活动过。留尼汪岛上的拉富尔火山,在二十世纪初已经爆发了九十多次。
《青年非洲》杂志认为非洲的九千座火山并不都对人类有威胁,相反它们倒是非洲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火山,而且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能够使土地更加肥沃,因为火山灰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成份。此外,还有人估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火山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非洲拉富尔火山爆发时喷射的烈焰(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巴格达之夜
马世琨
打从少年时代读过《天方夜谭》之后,巴格达,特别是巴格达之夜,便带着瑰丽神秘的色彩,嵌在我的记忆中。我时常想,要能有个机会到那里去看看该有多好。
今年七月,我们终于来到了巴格达。七月,正是这里的酷暑季节。白日里,摄氏四十七、八度的高温,烤得人不大敢出门,因而夜晚便成了人们进行社交、娱乐和户外休憩的黄金时刻。真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酷热抹去了一些白天的参观项目,却给了我们领略巴格达之夜独特风韵的机缘。
夜色最诱人的去处要数底格里斯河畔。随着夜幕降临,两岸的灯火、树影,连同星光、月色,一起映照河中。从北到南穿城而过的河水静静地流着,满河浮光耀金,恍若童话故事中的彩练河。细浪击岸的啪啪声,以及远处传来的悠扬古朴的阿拉伯乐曲声,更增添了静谧的气氛,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和情思。我忽然记起了杨朔同志一九五八年访伊通讯中一段诗一般的文字:“底格里斯河滚滚滔滔,流过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知经过多少千万年,到八世纪中叶,一颗闪光的珍珠从历史的浪花里淘了出来,镶到大河的当腰。这就是巴格达城。”
想到我们正置身于伊拉克古代文明的摇篮里,想到人类历史从这里掀开了最初的几页,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时候,河畔几处篝火闪动,空气中弥漫着怪馋人的香味。当地朋友说:这是烤“莫丝古鱼”。莫丝古鱼是底格里斯河的特产,大的可重达数十斤。烹制的方法很别致:将鱼一剖两半,施以佐料,架在柴火上慢慢烤熟。
今天的巴格达是座古老而年青、发展迅速的城市。就市区面积来说,已从十年前的一百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八百五十平方公里。国家石油收入的猛增,带来了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急剧变化。这种今古并陈、新旧更替的情景,在夜晚表现得尤为明显。
晚饭后徜徉街头,只见头蒙黑纱的老年妇女,身着紧身汗衫的摩登女郎,长袍曳地的中年男子,穿喇叭裤、高底鞋的时髦青年,一起花花绿绿、擦肩交臂地走在人行道上。马路当中,背时的双层公共汽车不紧不慢地运载着乘客,款式新颖的各色轿车则争前恐后,夺路疾驰。数不清的街心公园里,由彩色灯泡组成的各种图案,明灭变幻,眨着梦幻般的眼睛;无数高达十多米的水柱,交织成色彩缤纷的珠帘。在挺拔隽秀的椰枣树下,人们席地而坐,有的在闲话嬉戏,有的在收听阿拉伯古典乐曲,有的则在高声播放现代西方音乐。
趁着好时光,夜市也格外红火。在闹市区,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商店鳞次栉比,里面定价出售从伊拉克特产到日本手表、西德电视、法国香水等应有尽有的商品。更多的则是当地称为“巴札尔”的阿拉伯式的古老商场。这些临街而设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整个铺面上搭下挂,里里外外,摆满了各色商品,从绣有各种美丽图案的穆斯林花帽,骆驼皮制作的拖鞋,锃明耀眼的嵌银铜器到妇女面纱、结婚戒指,任人选购。在店内盘腿而坐的商人,殷勤地招揽着顾客,老练地跟买主讨价还价。
作为《天方夜谭》的故乡,巴格达市区有不少以书中故事为题材的雕塑。这些雕像,人物造型优美,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好象随时都会从座上走下来。在底格里斯河左岸,我们观赏了取材于故事山鲁亚德和山鲁佐德的青铜塑像。相传山鲁亚德是个很凶残的国王,他每天要娶一个少女作妻子,第二天一早就将她杀死。少女山鲁佐德抱着自我牺牲精神,甘愿嫁给国王。她以每晚讲故事的巧妙手法,使国王为听故事舍不得将她杀死,从而拯救了无数少女的生命。从塑像上看到,她正在一面打着手势,一面表情丰富地给国王讲故事。国王半倚半躺,屏息谛听,完全被她动听的故事吸引住了。听说以前这里装有声光设备,但不知什么时候电源被人切断了。未能耳闻目睹声光表演,犹感余兴未尽。但又一想,山鲁佐德讲的故事连同她的事迹,早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在夜幕星光下,她默然不语,岂非更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离开巴格达已一个多月了,但在那里所得的印象却毫不减褪:巴格达是很美的,更美的是巴格达之夜。
巴格达的清真寺和无名烈士碑(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穆斯林的斋月和开斋节
张迈进
今年八月二十五日是穆斯林的开斋节。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明文规定,男满十七岁,女满十五岁的成年穆斯林(以下简称穆民),每年都要守斋一月,这是每一个穆民必须履行的“五功”(注)之一。一些阿拉伯国家以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印尼、马来西亚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都恪守这一信条。
斋月的起始日期是从每年回历的八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至九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止。这主要看这二天中新月出现的迟早而定。因公历与回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斋月的时间不固定。如一九七三年著名的埃以斋月战争是发生在公历十月,故又名中东十月战争。
为期一月的斋戒是每一个穆民的一次宗教意识的精神锻炼。规定每天日出之前穆民们都要吃好封斋饭,可以吃饱,喝足。日出以后至太阳西下,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此外,整个斋月期间还要求每个穆民自我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但小孩和老弱病人可以不必守斋。妇女经期中也不用守斋。整个斋月的气氛给人印象是比较肃穆庄重。到了晚上气氛就完全不同,人们可以有说有笑,你来我往,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可随便走进素不相识的人家一起吃喝,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斋月内穆民们白天“禁食”,对工作和正常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据一位阿拉伯朋友说,在一九七三年的埃以斋月战争之前,以色列以为埃及士兵都在守斋,缺乏战斗力,不会发起进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埃及士兵斗志高昂,最后摧毁了被认为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取得了斋月战争的胜利。此外,据穆民们说,斋月可让有钱人尝尝饥饿的滋味,不要挥霍无度。在斋月内还要求富裕的穆民起码向穷人捐赠八升谷物或相当八升谷物的钱,让穷苦穆民可买件新衣和必需的食品,以备斋月后欢度佳节。
开斋节一般放假三天。节日的第一天清晨,男女老少打扮齐整,去清真寺做礼拜。节日期间,每家每户的大门白天都敞开着,等候亲戚朋友和邻居们上门道贺,十分热闹。许多青年男女还特意选择这一佳节举行婚礼,给婚礼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
(注)穆斯林的五功是:礼(礼拜)、课(天课)、斋(封斋)、朝(朝天房)、念(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第6版()
专栏:东鳞西爪

荷兰的“国菜”
在低地之国荷兰,把一种由土豆、洋葱和胡萝卜配成的菜尊为“国菜”。每年十月三日,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要吃它。这同我国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也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一五七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西班牙军队包围了荷兰的一个美丽城市莱顿。城里的居民向外求援,吉列尔莫亲王答应予以援助,但要求他们坚守三个月,以给他装备舰队所需的时间。
莱顿城的居民坚守了九十天,但援军却毫无踪影。城里弹尽粮绝,罗掘一空,而亲王的舰队却还没有到达。亲王给被围困的居民送来一封信说,他原想打开运河的堤岸,使他的舰队能够驶往莱顿,可是因为漫出的水只有几厘米深,所以计划没能成功。莱顿的居民为了不当俘虏,忍受着饥饿继续坚守。
十月二日,大暴雨整整下了一天,平地积水达一米左右,亲王的舰队终于能启航了。西班牙军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撤退,放弃了莱顿城。城里的居民看到围困者撤走,马上争先恐后地向西班牙人阵地奔去,他们唯一的念头是赶紧找些吃的。但是西班牙人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带走了,只剩下一些土豆、洋葱和胡萝卜等粗陋的食品。人们赶紧把它们一锅烩熟,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这时正是一五七四年的十月三日晚上。(达人)


第6版()
专栏:

兰花与“兰花之国”
兰花是一种世界名花。深紫色兰花高洁清雅,芳香四溢,素有“香祖”和“天下第一香”之称。在“兰花之国”委内瑞拉各地生长着许多种野生的兰花,人们把兰花视为“神奇、梦幻般的花朵”。在一七一四年之前,人们就把兰花插进客厅的花瓶,甚至把兰花作为祭品供在祭坛上。委内瑞拉的诗人见到兰花就好象见到“天使的微笑”,画家见到兰花犹如在他面前展现了色彩缤纷的画面。
在委内瑞拉的所有兰花中,有一种叫“五月兰”,学名卡特利亚·莫斯亚,是委内瑞拉的国花。委内瑞拉还定期举办兰花展览。近期在米兰达州举办的第十四届兰花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千多棵兰花,共和国的第一夫人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兰花不仅在委内瑞拉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许多国家也种植兰花。我国栽培兰花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的骚人墨客都喜欢把它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我国产的春兰、蕙兰、寒兰、建兰等驰名中外。
(张雯)


第6版()
专栏:

有趣的见面礼
各个民族的见面礼,并不完全一样。欧洲大多数民族在见面或分别之时,一般总是握手和脱帽以及挥手互相致意。可是,有不少地方的民族就不是这样。
在印度东南部的一些民族中,有着特殊的见面礼:他们把嘴和鼻子紧紧地贴在客人或亲人的面颊上,并且强烈地吸气,嘴里还在不停地说:“嗅一嗅我”!
在新西兰岛上的居民至今还保持着在见面时互相碰擦鼻子的风俗习惯。
居住在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族的男人们,在遇到朋友时,先摩手掌,并把手举到额上,然后抚摸胡子,以示问候。
而在西非的一些民族,在见面之时,则用手掌击打胸部,表示问好。
中非的一些民族在见面之时,则是谦恭地鞠躬,然后鼓掌,同时并说一些令人愉快和互相祝福的话。 (树声)


第6版()
专栏:

以免误会 方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