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解放思想 科学治水
杨启声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怎样更好地适应水的客观规律兴办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这个基础搞上去,非把水利搞上去不可。我国农业目前耗水情况,大体上是一斤粮要用一千斤水。群众生动地总结说,早干水利早增产,迟干迟增产;大干大增产,不干不增产。
水利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三百六十行,行行离不开水。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七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二十多倍。特别是从六十年代起,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一些本来不缺水的地区,水源也日益紧张,甚至成了能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水可兴利,造福于人民;也可为患,给人民造成损失。三十年来,我们的水利工作成就巨大,但基础很不巩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未能控制,下游河道逐年淤高,目前三门峡到花园口之间,尚无重大拦洪工程。如果发生超过每秒二万二千立米的特大洪水,就会既吞不掉,又排不出。一旦大堤出了问题,北决乱海河,南决乱淮河,多年建设将付诸一水。整个国民经济将被打乱。长江中下游沿岸人口密集地区,如果重现一九五四年发生过的洪水,由于增加了二十多年的工农业建设成果,防汛斗争更加艰巨。海河流域关系祖国心脏地区的安危,很多水利工程还没有经受洪水考验。淮河防洪标准仍然不高,河道障碍物阻水严重。其它主要江河也都有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对水患的威胁和破坏作用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警惕。兴利除害,那方面都不可偏废。
周总理生前说过,水利比“上天”还复杂。他亲自抓水利这件大事。可见,搞好水利工作何等重要。
(二)
随着水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各方面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综合利用水资源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水是流动的资源,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水力发电用过的水,还能照样发电、载舟、灌田、繁殖水产、供给城市和工业使用。许多河流上兴建的水利枢纽,同时起着防洪、灌溉、发电、水运、水产、给水等多种作用。但是,相当多的水利工程,由于人们的认识、技术水平和兴建部门的局限性,或受自然条件限制,没有做到水尽其用,损失了很多经济效益。有的水电站忽视了防洪、灌溉、漂木和过鱼;大型水库有四分之一左右没有达到按设计装机的要求,更多的中小水库和渠道跌水没有充分利用装机发电;三千万亩水库水面有一千万亩没有用来养鱼,已利用养殖的,效益也还很低。一些地区所修中小水利水电工程,闸坝断航所占比重很大。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中,注重供水,忽视排水和重复利用,不少工矿企业采用一次贯流方式,有些煤矿还采取漏水采煤法,大面积、大幅度降低地下水位,造成新的饮水、用水困难。对污水处理更缺少有力的措施。这些现象,说明了水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实现综合利用、综合治理,发挥综合效益,是水利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和长远目标。例如黄河以含沙量大闻名于世,如果上游能调节,中游能蓄水、保土拦沙,下游能泄洪排沙,黄河的水沙资源就能有益于生产,使水既能发电,又能灌溉,沙可淤地造田,还能填海扩陆。现在,全国大江大河堤防有十六万公里,中小河流和渠道更以百万公里计。这些堤渠搞起绿化来,既是植物治水措施,护堤护岸,美化环境,又是经济收入来源。
(三)
按照水的作用和规律发展水利,是一项科学事业,需要全面规划,统一管理,避免片面性,防止盲目性。这就要求对现有的领导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我国按人口平均占有水资源,与各主要工业国家比较,只及二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并不富裕,分布也很不均匀。而工业、城建等又需要就地用水。水的综合利用涉及各个部门,要利用好宝贵的水资源,必须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管理、全面规划,通过控制调节,合理安排,才能满足各方要求。可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部门来统一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平衡,考虑水源可靠程度和耗水指标,存在着喝“大锅水”的现象,加剧了争水争利的矛盾。一方面是水源不能保证,影响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甚至天津都受到缺水威胁,北京水源问题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又浪费和不合理用水,任意排放工矿“三废”,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危及水质和人民的健康。目前,水利部门管地面水,地质部门搞地下水,冰川雪山等固态水由科学研究部门考察研究。各行业自行开发用水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几乎都已接受对水资源管理放任自流的教训,十分重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有的甚至由政府首脑直接管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设立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机构,如成立全国水资源委员会,组织水资源的全面调查,制订全面规划,协调综合利用,保护水源,防治污染,监督合理用水。总之,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统一领导,尽快结束水资源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是实现科学治水的关键所在。
现在,有两种情况值得研究。一是计划经济部门往往不重视合理用水问题,对水资源的分配不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安排,耗水指标不作为计划经济部门的考核指标。因而,不能调动各行各业积极关心和热情支援综合利用,好象水利单纯是农业部门的事情。这种现象不纠正,要合理利用,防止浪费国家水资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二是单纯地按行政区划和专业部门分工开发水资源,这种做法局限性很大,不利于全面规划,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价格低,利润少,工业品利润大,产值高,各地又感到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经常容易重视水力发电效益,而忽视其它各方面的水利要求。所以,不仅开发和维护水利资源、兴建水利工程要统一领导和规划,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调度也必须统一领导。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水利工作的体制,应当以省、市、自治区为基础,辅以大江大河的流域机构和中央直属的精干的水利专业队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较为适宜。
(四)
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过程,就是管好水和用好水的过程。在认识和利用水的客观规律方面,水利管理这门科学还是薄弱环节。我国三十年中搞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但防洪、排涝、灌溉、发电、通航等各种类型枢纽,究竟应当如何经营管理,收到最大实效,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办法。许多省、市和工程取得了不少好经验,但系统地总结提高和推广还要下功夫。
一项水利工程能不能兴利,关键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又在于如何按照水的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现在是随意用水不犯法。有的地方在河道堤防上取土卖土,乱砍乱伐树木,毁坏排灌机械,破坏水库设施的事经常发生。
水利事业群众性强,要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法制,保障经济效果。在三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应尽快颁布我国的水资源法、水土保持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使大家有所遵循。对水利工作做出贡献的应该有奖;浪费、污染与破坏水利资源的应绳之以法。
要保证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讲究经济效果。现有水利工程未能普遍实行按方收费,对工业用水收费偏低,这对发展水利事业和节约用水都不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象企业一样,自负盈亏,开展多种经营,负责征收水费,做到自给有余,以水养水,促进综合利用的发展。受益单位也应节约用水,按国家规定主动交纳水费。财政部门要支持、监督,司法部门也应给予法律保障。“吃大锅饭”不行,“喝大锅水”也不行!要采取经济的办法,促使水尽其用。
在讲究经济效益方面,当前比较普遍地注意了勘测设计手段和施工方法的现代化,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我们还应注意单位水面或单位水量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实现水利现代化,不单纯是个应用什么年代技术和施工方法、建筑材料的时间概念,首先是符合水的客观规律,科学地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质量概念。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日用工业产品要花样翻新。水利是实用科学。就地取材,合理利用,保证安全,早见实效,十分重要。古老的都江堰至今仍焕发青春。而有的新建工程虽然采用了现代技术和现代材料,但由于规划不当,或设计不周,或施工质量不好,或投资不足不能配套,或管理不善,仍然不见实效。这对于四个现代化很不利。水利现代化是个手段,促进各用水部门高产稳产,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是目的。因此一定要算治水帐、用水帐和效益帐,杜绝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地做到:水利设施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用一个,用一个收效一个。


第3版()
专栏:

我国第一次科学学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我国第一次科学学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会上讨论了科学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科学现代化的标准;科研体制;如何提高科研效率;系统工程学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等问题。经酝酿,建立了科学学联络组织,负责协调科学学的研究和学术讨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在会上作了报告。他列举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五个主要问题:科学技术和四个现代化的关系;科学技术内部的关系即科学体系;科研队伍;科学管理;科学与哲学关系。他建议把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也在会上讲了话,强调搞科研工作和领导科学工作的同志学习科学学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精神对发展科学的重要意义。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兴修水利切勿忽视救鱼编辑同志:
我国淡水鱼资源相当丰富,但近年来天然捕捞量逐年下降,全国七十年代的淡水捕捞量不及五十年代的一半。就拿长江来说,一九五九年的捕捞量为三十七万吨,一九七五年下降到二十点四万吨。捕捞量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许多地方在大兴水利工程中,忽视渔业资源的保护,是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鱼类到了繁殖季节,要成群结队长途跋涉进行生殖洄游。如果在洄游的通道上筑了坝,阻断了洄游道路,就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有的甚至要灭绝。
建国近三十年来,我国搞了成千上万个水利工程,基本上都不留鱼道。就拿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所在的湖北省来说,全省建有大、小闸坝四、五千个,沿江有一百六十多个涵闸,硬是没有一个过鱼设施,致使湖北省由五十年代天然鱼产量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下降到现在只占百分之十八。
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修建过鱼设施,这是保护水产资源的一个重要措施,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在搞水利枢纽时都比较重视建筑过鱼设施。国外,一般低中水头建鱼道,中低水头建鱼闸,一百多米高的大坝用升鱼机等机械提升设备,此外还采用集运鱼船等作为辅助过鱼设施。建鱼道的投资,一般占水利枢纽总投资的百分之五至十,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十四。我国有关部门往往舍不得这笔投资。修建过鱼设施是要花些钱,比如,目前正在兴建的长江中游葛洲坝工程,要建鱼道等过鱼设施,据估计投资要占工程总投资的百分之一左右。但从另一笔账看:由于天然捕捞量减产,仅以长江流域一九七五年比一九五九年减产十六点六万吨鱼计算,一年就损失一亿三千多万元。
我认为,在规划水利枢纽建设时,必须考虑救鱼,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今年二月十日颁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在鱼、蟹等洄游通道筑坝,要相应地建造过鱼设施”的规定。水产总局 钱志林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把推广科研成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本报记者 陈毛弟
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科技成果的推广,比研究出来还要难!”
到底难在哪里?不妨看一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的“生化纤维板”的遭遇。上海市房地局住宅建筑研究室,利用石油化工厂排放出来的废弃物资——活性污泥,研制成功了“生化纤维板”。它的外观、性能、用途与木质纤维板相仿,质量达到原农林部颁发的硬质纤维板标准,适宜做建筑墙体、平顶、门板和家具。只要把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高桥化工厂等排出的活性污泥,通过适当处理,加工成“生化纤维板”,一年的产量,就相当于二万四千立方米木材,还可以提供上千吨胶接用的生化胶,石油化工企业的一部分“三废”问题也可随之解决。上海市房地局为了推广、应用这项科研成果,从去年七月起,多次给上海市计委、建委、国家建材总局等领导部门打报告,提出方案,要求推广。但由于这个项目的中间试验没列入计划,设备和资金没有着落,“生化纤维板”至今没有被推广。
象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记者手头有两张单子:一张是上海市科委去年建议安排的科技成果项目表,另一张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去年建议推广的科研成果表,两者合计一百一十二项,其中十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三十八项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可是,一九七八年早已过去了,大部分项目仍没有落实。不少项目研究成功多年,快长“胡子”了,还躺在“摇篮”里。
这么多成果为什么没人“吃”,或者“吃”不下去?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没有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必需的资金、设备、物资等没有来源。
近年来,啤酒在上海市场上经常脱销。为了增产啤酒,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和上海啤酒厂,共同研究成功一种啤酒发酵新工艺。它可以使十点五度啤酒的发酵周期缩短三十天,十二度啤酒发酵周期缩短三十五天。这种新工艺的小规模试验(日产五吨啤酒)早已成功,如果能在日产五十吨的装置上试验,进而全面推广的话,每年就可以增产啤酒好几万吨,为国家增加收入三百多万元。但这项中间试验至今未能上马。据了解,原因还是没有列入正式计划,设备加工、基建等排不上队。
推广科技成果一般都需要花钱。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科技成果一旦推广,所取得的经济技术效果,大大超过推广费用。正如古语所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高桥化工厂新型催化剂——以乙氧基镁为载体的钛系络合高级催化剂的推广应用,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例。它的催化效率,比原来的四氯化钛催化剂高一百五十倍以上。这项成果推广投产十几个月来,使低压聚乙烯产量提高了三倍,成本下降百分之三十七点三,质量合格率提高百分之十二点四,而且工艺简化,“三废”污染减少,原材料节约近三千一百吨,价值三百六十多万元,而推广费用只用了四十二万元!
大量事例说明,把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已属刻不容缓。上海市科委、计委等部门认为,推广科技成果要象基本建设计划和生产计划一样,纳入各级应用、生产部门和单位的计划。一般成果,可由各有关单位主动安排;重大科技成果,应由计划部门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安排。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计委划出一定比例,综合平衡,统一安排,所需设备、材料、元器件等,由物资部门安排供应。为了解决成果推广的资金问题,上海市科委等部门建议:一、可由采用科技成果的企业申请贷款,由建设银行优先安排。二、应用单位在试制阶段以研制经费生产的样机、样品,出售后所得价款,可留给企业继续作为试制经费使用。三、减税免税。批量投产前的试销产品,可由有关企业报经税务部门批准,在一定的期限以内给予减税免税。
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以后,一定要象生产计划一样,真正做到组织落实、条件落实,定期讨论,定期检查。同时,要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完成得好的给予奖励,完成得差的要严肃批评,直到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这样,才能保证科技成果充分用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也才能把那些“几十年一贯制”的“外婆产品”,从生产领域、市场上清除出去,使我国国民经济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高速度地发展起来。


第3版()
专栏:

挖潜、革新、改造离不开科学技术
昌潍地区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本报讯 山东省昌潍地区科委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推广科研成果,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昌潍地区科委、计委、经委和工交各部门,在推广科研成果的过程中,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抓点示范,统一解决经费物资,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不管科研的现象。如在推广远红外干燥技术时,地区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推广小组,举办技术讲座,培训技术人员。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这项新技术就在二十五个单位推广应用,一般节电百分之四十以上,工效提高几倍、十几倍。潍坊市从市委到工交各局、各厂矿企业,都建立了推广科技成果的领导班子,有一名书记亲自抓这项工作。他们下达革新计划象下达生产计划一样,逐个落实到厂、车间、班组和个人。去年以来,先后推广了一千四百项新技术,建成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生产线二十条。
昌潍地区经委、科委等部门,注意把推广、应用新技术同对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结合起来。潍坊棉纺织厂推广了二十四个科技新项目,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力情况下,提高生产能力百分之二十,八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棉布一等品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潍坊仪表厂去年利用新技术,连续解决了本厂生产的DJS——130电子计算机“掉电保护”、“电传误码”等十三项重大技术关键,今年又同有关大学和科研单位密切配合,相继搞了748、数据处理网络、7010接口等五项工程,目前已有两项完成并交付有关单位使用。
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益都卷烟厂技术人员在研制出卷包联合自动线的基础上,又试制成功一种涂漆真空镀铝纸,包装香烟的费用比原来节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潍坊机床厂工程师张升太,研究并试制出五种新材料,其中仅高铝耐热铸铁,稀土铝锰抗磨铸铁,冲天炉节焦等三项成果,在全厂生产中采用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 王长亮


第3版()
专栏:

切实解决推广科研成果中的难题
基层科技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科研成果的推广。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帮助下,晋县龙胶厂试制成功“田菁胶水压裂液”。这是当前油田大量急需的一种理想的油井注入剂,能够提高采油量,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但是,全国科学大会后,无人过问,也没有列入国家计划,原材料、设备、资金等都无法解决。在需要单位的一再要求和厂方的积极努力下,今年才列入省的计划,但产量很小,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华北地区秋季气温低,连阴天多,棉花普遍晚熟,造成严重减产。同时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农业植保用工越来越多。这是目前华北地区农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北京农业大学指导下,一九七四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棉花化学催熟和超剂量喷雾的植物保护实验,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大面积推广这些科研成果,却遇到很大困难。棉花化学催熟所需的“乙烯利”药剂,原是北京第二农药厂生产的,不知何故不再生产了,这项科研成果也就被迫搁置起来。超剂量喷雾用的东方红“18”型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因喷头不能全部配套,全县已有四百余台无法使用,影响了超剂量喷雾科研成果的推广。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不少。我们认为,对于当前工农业生产急需的科研成果,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切实解决推广科研成果中的问题。
河北省晋县科委 薛启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