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从推广科技成果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任涛 祝善训
我国科技战线在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涌现出上万项科技新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一千多项。在这一大批科研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技术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如果推广开来,就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现在的问题是,有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应用和推广,长期被束之高阁。其中有些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有关单位没有给予重视,仍然依靠进口。有些科技人员为推广科研成果,不得不四处奔走,自寻门路。就是找到了门路,把成果变成产品的周期也拖得很长。这种状况,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科技成果为什么不能很快地应用到生产中去呢?怎样才能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广?怎样才能缩短从科研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这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广,既有科研体制本身的问题,又有国家经济政策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中的缺陷所造成的。这种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与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相矛盾。它不是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应用科技新成果,相反是保护落后,鼓励企业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使企业缺乏改革技术、发展新产品的经济动力。因此,要解决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问题,必须从根本上逐步改革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五十年代初从苏联学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领导,对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由上级行政管理机关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企业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拨,计划配给;生产的产品,由物资、商业部门统购包销。企业的收入,除留少量的企业基金和折旧基金外,全部上缴国家,生产建设需用资金,另向国家申请拨给。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无法克服的矛盾,使社会经济生活僵化,使生产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表现是:
一、国家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企业缺乏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首先,企业没有计划权和产品销售权,容易造成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脱节,更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机械产品为例。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销售市场,近十多年来,多数产品已经换了二、三代,而我们的许多产品却是二十多年如一日,改进很少。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十几种型号的拖拉机,都是国外四十、五十年代的产品,结构落后,效率低,至今没有改换新型。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冷冻机,相当国外四十年代的产品。厂里的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离心式冷冻机,已经出了图纸,据计算效率可提高百分之十。但是,厂里有的领导同志却认为,生产老产品质量过关,工艺成熟,年年完成国家计划,何必搞新产品,自找麻烦呢!同时,这种新产品也没有列入部的新产品试制计划,资金、材料和配套用的电机等没有供应渠道,因此,只好不了了之。
目前,新产品发展慢,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企业无权根据市场需要和产品销售情况,灵活制订或修订自己的生产和销售计划,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企业没有固定资产更新的自主权,造成技术发展停滞。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而且要上缴百分之五十,由国家统一支配。企业只有大修理的权限,更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要列入基本建设计划,报请上级批准。这样,就把企业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手脚捆得死死的。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大大缩短了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把折旧年限规定为五至十年。而我国一般是二十五年,有的产业部门甚至要三十四年才能完成一个更新期。因为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需要上缴国家百分之五十,所以,实际的更新期要长达五十年甚至六十八年。我国有许多在五、六十年代所建的工厂,当时技术也很先进,但由于折旧率规定得过低、折旧基金控制过严,一、二十年面貌不变,现在同国外同类型的工厂比较,已经大大落后了。这样的管理体制,企业难以革新技术,无法鼓励企业关心科技成果的推广。
再次,企业财权过小,缺少发展的经济动力。现在企业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企业利润几乎全部上缴,亏损由国家补贴,企业和职工的收入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不挂钩。这样,就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割裂开了。列宁曾经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关心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会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一步都吃到苦头。”(《列宁全集》第33卷,第51页)事实就是这样,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既不因技术革新搞得好,科学技术潜力发挥得充分,企业发展得快而增加收入,也不因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企业停滞不前而减少收入。它必然出现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盈利亏损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的不合理现象。另外,企业自行支配的财力过小,也限制了企业采用新技术、发展新技术。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个企业都是自负盈亏,每一个企业都有完全的经营管理权。为了争夺市场和攫取超额利润,各企业竞相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管理方法。在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把投资的百分之六十用于原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百分之四十用于新建企业。我国与此相反,用于新建企业的投资比例大大高于老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这两种不同的比例,经济效果大不相同。我国现有企业的设备大多数已经陈旧,技术改革的潜力是很大的。无论是在革新设备和工具、改革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或者节约原材料、降低能量消耗、消除环境污染方面,我国的科技系统、各产业部门和各高等院校都有一批科研成果,如果认真地把它们应用到生产中来,是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的。目前的状况是,即使企业有这种良好的愿望,由于需要的资金不能解决,也实现不了。这样一种财务制度,实际上等于取消了企业采用和推广新技术的权利。
二、按条条、块块管理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性相矛盾。
我国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是按行政层次、用行政办法管理,它同现代化的经济活动、经济联系的客观规律是不相适应的。这种体制很容易造成各部门、各地区自成体系,互不往来,划地为牢,互相封锁,人为地割断了各行业、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内在的合理联系。这种状况,同样也妨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和推广。例如,炼钢工业中的连铸连轧技术,我国与日本同时开始研究,但由于我国机械工业部门和冶金工业部门谁都不愿意用我这个部的投资干你那个部的事,都不愿意承担研究试制费用,结果拖延下来,搞不成。日本却早已试制成功,并且普遍推广,而我国只好进口日本的成套设备。不但中央各部门之间往往互不联系,有分工而无协作,许多地区由机械工业部门建立的设备完善的机械制造厂,也只承担上级所规定的生产任务,而不承担同一地区其它工厂的机械修配任务,对于承担社会上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各种新技术的推广,那就更谈不上了。又如,江苏省机械工业比较发达,产品质量比较好,有许多产品稍加投资就可以供应外省需要。但江苏省以块块为主管理,不愿意为满足外省的需要而增加投资;上级给了投资,又无法解决供应外省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因此,地区之间的协作就中断了,造成先进地区不能充分发挥生产能力,而落后地区又大量兴建技术落后的企业的现象。由此可见,各部门、各地区所以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组织专业化协作,不愿意承担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同这种按条条、块块的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剥削,也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所造成的部门和地区垄断的桎梏,提供了在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广泛开展协作的可能性,为什么反而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显然,这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而是我们经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正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的:“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就是说,要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改变过去那种计划上大包大揽、财政上统收统支、物资上统购包销的管理体制,给企业以更大的经营管理权,真正赋予企业以商品生产者应有的大小不等的各种经济权力,把国家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完全的经济核算的基础上。企业权限扩大了,把企业对国家的经济责任同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力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推动企业努力发展生产,在产品、设备、工艺、管理等方面积极吸收和推广最新的科技成果。具体地说:
(1)把计划大包大揽,改为国家只对重点建设项目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下达指令性指标。其余的建设项目和产品,则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市场需要、本身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利益,由企业自行制定计划,生产的产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即使由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指标,企业在完成生产计划、供销合同的前提下,燃料、原材料、动力有节余时,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些产品,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自行销售。这就是说,要允许有一部分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产品实行有控制的市场调节,以补充国家直接计划之不足。这样做,可以较好地解决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促使企业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
(2)把财政统收统支,改为企业收支挂钩。企业利润,不再全部上缴,而以税收形式上缴一部分
(或实行利润全额分成),其余留企业自行支配。作为第一步,可以先实行利润留成制度,然后逐步过渡。留归企业支配的利润,可以用于技术改造、改建扩建,也可以用于发展新产品,还可以用于集体福利事业和奖金。而且,要逐步提高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并把折旧基金基本上留给企业使用。企业多余、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有偿转让或出租,其收入用于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这样,国家统一掌握的资金虽然少了,但企业需要的资金一般均由企业自行解决,国家的支出也少了。这不仅可以使国家掌握的资金集中用于重点项目,改变几十万个企业伸手向国家要钱的局面,还可以把这笔钱用在老企业身上,加速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3)物资管理体制也要做相应的改变。资金要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必须有物资作保证。财政上收支挂钩,物资管理也要改变目前这种统购包销的体制。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项目和计划产品所需要的物资,仍由国家直接安排生产计划,继续实行统购包销;企业自行安排的建设项目和产品所需要的物资,包括生产资料,通过市场购买。
除扩大企业权限外,还要逐步创造条件,把中央和地方政权直接管理经济的体制,改为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在企业之上广泛建立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等经济组织,来代替行政机关的管理。专业公司特别是联合公司可以跨行业、跨地区,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按经济联系的客观要求来管理经济,不受行政的条条和块块的限制。由于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是一种扩大了规模的经济组织,它有权在全公司范围内,对计划、生产、基建、科研、供销、劳动、财务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统一核算,这就为组织从科研到生产的“一条龙”创造了方便条件。因此,它能够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
当然,经济管理体制要进行这样大的改革,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很广泛,加之我们二十多年来已经习惯于行政的管理办法。因此,改革的态度要积极,但改革的步子要稳。必须从我们的现状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党中央决定,最近几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继续进行现有企业的整顿,同时着手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为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革创造条件。


第3版()
专栏:

南京部队卫生部采取积极措施
提高在职军医业务水平
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后勤部卫生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在职军医的业务训练,使基础知识比较缺乏的军医迅速提高业务水平。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对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五年毕业来部队工作的军医进行复训。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通过考核,把那些不够格的军医分批派到军医学校进行集训;二是组织全部队有经验的科主任和专科医生,根据实践经验,编写复习大纲,由医院各科组织在职医生学习。按复习大纲,要求二至三年复习完毕,逐段考核,三年之后进行总考,考上的发同等学历的毕业证书。
二、办在职医生提高班。从去年六月开始,他们先后在总医院和上海警备区各办了一个在职军医提高班。学员都是经过严格考试吸收的。第一年学基础文化(即数、理、化和外语),第二年学基础医学,然后再跟有经验的医生临床实践三年。
三、择优专科培养。
四、部队医院恢复二十四小时住院军医责任制,在工作岗位上严格锻炼医生,提高他们的临床经验。住院医生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技术、政治思想综合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予适当奖励,并根据工作需要,分配在总医院或者其他单位担任主治医生;不及格者延期半年补考;如再不及格,就另行分配工作。(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洛阳地区正骨医院
整理和提高“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河南省洛阳地区正骨医院整理和提高“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取得成效,使我国这一传统的医术大放光彩。
洛阳东郊有个平乐村,二百余年来,村里的郭氏家族在治疗骨伤方面摸索出一套独到的医疗技术。这套医疗技术后来被人称为“平乐郭氏正骨”。为了继承我国医学的这一宝贵遗产,一九五六年,国家在平乐附近的白马寺成立了洛阳地区正骨医院。
“平乐郭氏正骨”技术原来只有一套实践经验,没有成文的理论。洛阳地区正骨医院成立后,马上发动医务人员向平乐正骨的老医师请教,然后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系统整理和提高,并且写出《郭氏正骨》一书。不仅如此,医院还派人到上海、辽宁、广西等地学习和收集其他名家治疗骨伤的经验,在这基础上,又写成了近四十万字的《正骨学讲义》。
传统的中医正骨,由于在治疗手法、医疗器械和药物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而多数只能治疗一般性的关节脱位和骨折。一些疑难病,就不易用传统的手法复位,不少需要开刀治疗。怎么突破这一难关?洛阳地区正骨医院的医务人员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学习西医的解剖学和骨科医疗技术,研究中国古代和外地一些名家治疗骨伤的经验,对平乐正骨技术加以提高,总结出一套“闭合复位手法”。用这种手法治疗骨伤,可以缩短疗程,还可以提高疗效。一些长达三、四个月的陈旧性肩、胯、肘骨关节脱位,现在也能手法整复,不必再开刀治疗了。
洛阳地区正骨医院还对有关的医疗器械和药物进行了改进。他们研制的板式牵引架,对治疗下肢骨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配制的内服的养血止痛丸、接骨丸和外用的活血止痛膏药等药物,不仅保留了平乐正骨传统药物的优点,还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一种奇特的治病方法——磁穴疗法
利用磁性材料产生的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的穴位,便可以起到止痛、止泻、镇静等作用,治疗一些疾病,这种奇特的磁穴疗法正在湖南省许多医院被推广使用。
磁穴疗法简称磁疗。它同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一样,也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取人体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据一些医院临床实践证明,这种疗法对急性扭挫伤、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各种浅表性疼痛、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皮肤溃疡等病都有疗效。
这种疗法为什么能治病?医务工作者经过初步探讨认为,磁性材料产生的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的穴位,便会诱导人体产生某些有利于改善机能的磁效应,从而使这些机能恢复正常。
据一些医院的临床实践来看,磁疗对极少数病人还有轻微的副作用,如头昏、恶心、乏力,以及局部皮肤过敏等。为减轻这些副作用,并进一步提高疗效,医务工作者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中。
医院临床运用表明,磁穴疗法安全方便,费用低,无痛苦,副作用小,所以很受病人欢迎。(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老中医赵心波抱病著书立说
本报讯 全国有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北京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赵心波,身患癌症,抱病著书立说,指导徒弟完成了三篇中医著作,共约二十万字,为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一九七七年春节,赵老因严重的血尿和肺部感染卧床不起,住院治疗。治疗期间,他在病床上,一面向徒弟传授经验,一面修改《赵心波医案》,并动手写作《儿科常见病证治疗》。经师徒共同努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本包括“医案”、“病证治疗”的《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初稿。
赵老的病后来确诊为膀胱癌,作了肿瘤切除术。他说:“我的生命是党给的,没有党的关怀,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要珍惜这有限的生命,为党多做工作。”出院不到一周,他还站不稳,坐不住,就躺在病床上着手修改《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并指导徒弟增写了小儿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水痘等常见疾病治疗经验,丰富了选编的内容。
赵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丰富的经验,治愈了不少疑难重症。他从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中,积累了不少有效病案。徒弟们在赵老指导下,从十多万份病历中,搜集到二百二十五份资料记载较完整、有观察结果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历,其中包括癫痫、乙型脑炎等病例。他们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分析,又完成了《中医中药治疗四十例癫痫分析》、《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验案选》两篇著作,初步摸索到中医对癫痫的辨证分型和处方用药规律。


第3版()
专栏:

一棵幼苗的成长
——全国中学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为奇成长侧记
天津市宁波道中学的物理教师李熙峰,是一位数学爱好者。每当他在办公室演算数学题时,常常有一个恬静的男孩子站在他的身旁观看。一次,李熙峰瞥见这个男孩拿着一本用古汉语撰写的厚厚的《范氏大代数》,很是吃惊,问道:“你是哪年级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我是初三(6)班的,叫高为奇。”
“你能看懂这本书吗?”
“开始很吃力,慢慢地就不费劲了。”高为奇腼腆地笑着说。
李熙峰望着眼前这个初三的学生,为了探求知识,竟然有这样的韧劲,他再也坐不住了,找到初三(6)班的班主任宋万钧,表示愿意在培养高为奇的工作中贡献力量。宋万钧向他介绍了高为奇的学习情况。
那时粉碎“四人帮”才一年多,学校的教学秩序尚未恢复,尤其是被“四人帮”砍得支离破碎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于是,宋万钧将班上十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起来,鼓励他们自学,并指导他们制定自学计划,检查自学效果,高为奇就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宋万钧发现这些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却比较注重考试成绩,缺乏理想和抱负。宋万钧便经常教育他们把当前的学习与实现四化联系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准备着攀登科学的高峰。高为奇在宋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已经自学了高一的数学和物理。
李熙峰听了宋万钧的介绍后,两人一致认为,象高为奇这样的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需要继续加强教育,使他们少走弯路。他俩逐渐发现高为奇的各门功课虽然都很好,但是酷爱代数,相对地对平面几何的学习有些放松。有一天,高为奇向李熙峰老师请教一道柯西不等式的证明题,李熙峰告诉他关于这个公式的证明有很多种,而我国数学家闵祠鹤教授的证明方法很简练,这是在基础知识雄厚的前提下取得的。接着,李熙峰告诉高为奇,中学是打基础最宝贵的时期,对各门功课都应学好,不能有所偏爱。李熙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有关平面几何等数学资料送给高为奇,让他补上这一课。为了使学生们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班主任宋万钧对学生们讲数学中“方”可以转化为“圆”,“梯形”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道理,说明事物都是互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断转化的;又讲到数、理、化是科学,不是静止不变的,要不断地发展,也都离不开矛盾转化。因此,要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视学好政治课。宋老师还对爱好数理化的同学讲学好语文课、不断提高文字水平的重要性,说明语文是一门工具课,同其他学科都有一定联系。在老师们的教导下,高为奇进一步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他喜爱数学,但不偏废其他课程;而且运用数学知识,促进自己学好物理、化学课。去年夏季,高为奇初中毕业时,各门功课成绩优良,并且自学完了高中数学。
去年高为奇考入全国重点中学——天津南开中学的高中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棵幼苗还是那样爱护。经学校考试,批准高为奇免修数学课,并指定林立茂和刘兵两位数学教师对他进行个别辅导。这两位教师在继续帮助高为奇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训练他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一题多解,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努力使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也注意教育高为奇锻炼身体。本学期末,高为奇不仅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而且通过了体育锻炼标准,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并在今年全国中学数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高为奇的事迹说明,一棵幼苗的成长,除了本身努力之外,同时也是许多园丁悉心培育、辛勤劳作的结果。
新华社记者 虞锡珪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