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巴林首相呼吁加强阿拉伯团结反对超级大国扩张
也门总统要求制定阿拉伯全面战略 土总理揭露某些集团的分裂阴谋
据新华社科威特八月八日电 据科威特《政治报》和巴林《海湾新闻》今天报道,巴林首相哈利法·本·苏莱曼·哈利法在答记者问时强调,海湾国家要加强团结,保卫海湾安全。
哈利法首相说:“海湾团结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我们需要采取集体行动,但是,如果我们不组成统一的阿拉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阵线,我们就不能采取集体行动……收复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这些目标)不能靠演说和口号来实现,而要靠建立在坚强的真诚的牢固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统一来实现”。
他在谈到海湾地区的安全时说,目前存在着威胁这个地区的安全的危险。他说:“毫无疑问,这是由于国际角逐的结果,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所有地方,尤其是在这一地区为了扩张势力和控制而进行角逐的结果。”
他强调,海湾国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必须进行军事协调,建立一支防御力量。
据新华社科威特八月八日电 阿布扎比消息:《黎明报》八月八日报道,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萨利赫说:“只要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人力协调好,我们就有能力向以色列敌人发动决定性战役。我们应该准备为此努力。”
萨利赫总统是在对阿布扎比报纸《黎明报》记者发表谈话时这样说的。
萨利赫总统要求“制定一项全体阿拉伯人一致同意的全面的战略,在这项战略中应该明确规定每个国家应该起的作用和应该承担的工作,以便各自能够履行自己的义务”。
他在谈到南北也门统一问题时说,南北也门应该为实现统一和进一步研究并确定统一国家的过程和性质而努力。
据新华社安卡拉电 据这里报纸报道,土耳其总理比伦特·埃杰维特说:“某些集团企图在我们中东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方针。执行这种方针的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给这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更多的困难。”
他是七月二十八日在土耳其东南部的马尔丁省马吉达基县,为马吉达基磷酸盐工厂举行奠基仪式时讲这番话的。
埃杰维特总理说:“中东各国,特别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宗教联系的国家,肯定是能够挫败所有这一切陷阱、阴谋和挑拨的。”


第6版()
专栏:

土耳其刊物揭露苏联损人利己的“援助”
苏联间谍船在太平洋地区刺探美国军事情报
新华社安卡拉八月十日电 苏联卖给土耳其的工业设备质量差,价钱贵,而且条件苛刻。苏联这种损人利己的现象受到土耳其工商业家协会的谴责。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版的最近一期的《观点》月刊在一篇文章中揭露,由苏联援建的阿利亚加石油加工厂、塞伊迪谢希尔铝厂和伊斯肯德伦钢铁厂对国家有弊无利。
这三个工厂和其他工程是根据一九六七年苏联和土耳其签订的协定,由苏联承担建设的。土耳其按百分之二点五的利率,用原料在十五年内偿还苏联的贷款。
文章说:“在开始的时候,这些工程看来似乎是有益的,但结果是:首先,提供给土耳其的不是最好的最需要的工艺,而是落后的工艺,造成这些工厂的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其次,即使这些工程迟迟不能完工,我们也不能要求对方做更多的事,因为那些贷款不是用现款偿还。第三,即使这些工厂开始投产,也不能达到原来的设计能力,我们毫无办法。第四,起初,我们的财务负担似乎不重,因为贷款是用货物偿还,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当这些原料能够在世界自由市场出售换取外汇的时候,我们又受到约束。”
文章最后说:“结果,对方获利,他们出售给我们那些他们卖不出去的落后而昂贵的设备,他们又向别人出口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原料以换取外汇。”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二日电 关岛消息:在太平洋的关岛附近刺探美国海、空军情报的一艘苏联间谍船,十日截获一枚美国海军鱼雷。经过美国同苏联方面进行高级的外交交涉,苏联已被迫将这枚鱼雷交还美国。据驻关岛的美国海军当局透露,一艘伪装成拖网渔船的苏联间谍船于八月十日在关岛附近监视美国核潜艇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的演习活动,当一艘美国核潜艇发射了一枚训练用的鱼雷后,这艘苏联间谍船随即截获了这枚鱼雷并且带走了它。
美国一方面出动舰艇和飞机监视苏联间谍船,一方面就这一事件同苏联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举行高级外交会谈,苏联终于被迫在八月十一日上午将这枚鱼雷交还美国。
关岛的美国海军人士指出,在最近二十年里,苏联一直派遣伪装成渔船的间谍船到关岛附近海面,监听关岛美国海军核潜艇和安德森空军基地B—52型轰炸机的活动。


第6版()
专栏:

恩科莫访问开罗时重申
津巴布韦人民决心推翻少数白人政权
新华社开罗八月十一日电 津巴布韦爱国阵线联合领导人恩科莫八月十一日重申,津巴布韦人民决心推翻少数白人政权。他说:“战争在继续。我们不会放下武器。这是拯救我们民族的唯一道路。”
恩科莫是在开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他刚刚结束了对埃及的三天访问。
在谈到英国政府关于召开一次有各方参加的、在津巴布韦实现多数人统治的立宪会议的建议时,恩科莫说:“对津巴布韦生命攸关的问题是,必须消除导致战争和对抗的因素,这就是少数白人政权对津巴布韦人民的压迫、剥削和对他们的权力的剥夺。”他强调指出:“必须建立一个从少数人手中把权力全部地、彻底地转移到多数人手中的权威机构。这就是我们为之战斗的目标。”
恩科莫十一日离开开罗。访问期间,萨达特总统接见了他。


第6版()
专栏:

赤道几内亚军委会主席阐述内外政策
强调在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一日电 马拉博消息: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中校,八月九日下午在首都马拉博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阐述了新政权的内外政策,强调要恢复经济,加强民主,在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
他在谈到国内政策时指出:“国家目前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军事委员会。军委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巩固全国的和平与恢复经济”。
他又说:“待局势安定之后,我们将从容地制定宪法。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将参加政权,无论芳族、布比族和巴加卢族,都有权参加选举。”
在谈到三日军队采取行动推翻马西埃政权时,姆巴索戈主席说:“在推翻马西埃独裁政权的活动中,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外国的援助。我们旨在进行一场恢复自由与民主的运动。”
他接着阐述了新政权的对外政策,他说:“作为国际上的一员,我们尊重国际法准则和不干涉别国内政、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同各国进行合作”。
姆巴索戈主席表示:“我们愿意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和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合作。同西班牙的关系将是很好的,但不会给予优先权。”
在谈到当前国内局势时他说:“军队已击溃了马西埃在其家乡的军事抵抗,正在追捕他。军委会现已控制了全境。”
军委会主席最后呼吁这些年来流亡到国外的同胞们返回祖国,为重建国家作出贡献。


第6版()
专栏:

美国帮助埃及重建军火工业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一日电 华盛顿消息: 美国国防部官员八月十日证实,美国国防部派遣了一个高级小组前往埃及帮助这个国家重建军火工业。
由美国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戴维·麦吉弗特率领的这个小组已于九日离开美国前往开罗。
据合众国际社的一则电讯说,美国为埃及重建军火工业而提供的援助,并不包括在埃、以和约签订后美国答应在今后几年向埃及提供的十五亿美元军事援助范围之内。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新政府赢得议会支持
新华社罗马八月十一日电 八月五日组成的柯西加政府今天下午赢得了议会众议院的信任票,从而结束了意大利战后历史上最长一次政府危机。
柯西加政府是自一九四三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倒台以来的第四十二届政府。
众议院就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的结果是:二百八十七票赞成,二百四十二票反对,六十五票弃权。联合组成新政府的天主教民主党、社会民主党、自由党投票赞成;意大利共产党、激进党等投票反对;社会党和共和党弃权。
投票之前议会两院就政府的施政纲领进行了辩论。柯西加总理在答辩中说,政府赢得议会信任票以后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通货膨胀、能源和住房问题。
最近这次政府危机是从今年一月三十一日开始的,当时第二大党意共撤回对政府的支持,导致安德雷奥蒂政府倒台。三月二十一日组成的三党政府又因未获议会信任票而夭折。六月初提前举行的大选并没有使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僵局并未打破。天民党仍坚持不同意意共直接参政。意共则声明,如没有它直接参加政府,它将退居反对党。在这种情况下,天民党能否取得第三大党社会党的支持就成为解决政府危机的关键。正因为这两个党在组阁问题上达不成妥协,安德雷奥蒂、克拉克西和潘多尔菲的组阁努力先后失败。八月二日,前内政部长、天民党人柯西加受命组阁,经过四十八小时的紧张幕后协商组成了现政府。
意大利一些报纸指出,柯西加政府是各党在暑假前“休战”的产物,各党分歧只是暂时被搁置起来而并未解决,政府在议会中拥有的多数是微弱的,它面临缺乏能源、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紧迫问题,因此它的任务是艰巨的,地位仍是不稳的。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放虎归山
日本杂志《选择》七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归山之虎苏联》,摘译如下:
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签订的条约,将把美国在战略武器方面相对的劣势在条约有效期间(到一九八五年)内固定下来。在以往的十年内,苏联研制核武器的投资是美国的三倍,积累起来的差额达三千亿美元。美国已不能通过条约来补上这一差额。这样一来,维也纳会谈的结果不是放苏联这只老虎归山了吗?
首先值得注目的是,在核导弹战力上,苏联即使不全面也将在若干主要武器种类方面摆脱第一次协定时的“平起平坐”地位,以确保“对美国的优势”。并且将以其实力地位为后盾走向动荡的八十年代的世界。也就是说,苏联将确保能够远比七十年代更为大胆地推进冒险主义政策的战略基础。
就目前看,苏联大概没有对美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进攻的准备。但是,一九八一年以后将出现这种可能性。为了打开这种“决定性局面”,无论如何也有必要保证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签订的条约得到批准和生效,并且要争取时间。在美国参议院批准该条约之前,避免发生会刺激美国国会的挑衅行为,这在当前对苏联来说是上策。
经过七十年代,“苏联帝国”向欧亚大陆和非洲的扩张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曾一度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的埃及和索马里废除了同苏联签订的友好条约,肯尼亚、马里和孟加拉国等等,最近也出现了离苏倾向,缔有友好条约的印度和伊拉克对苏联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还有,燃眉之急是如何镇压同盟国阿富汗发生的叛乱。另外,刚刚加入经互会的越南,由于参加了同柬埔寨波尔布特派游击队的长期战争,对华关系紧张,而且经济已面临破产状态。
维也纳会谈后,苏联也许要对美国的情况看一个时期。但是,应该认为,即使苏联开展和平攻势,那也只是策略性的行动,将在此期间为未来的动荡局面进行战略部署。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苏联的心病是在欧洲和远东两面同时受敌。
从日本的安全保障的观点来看,当前最应该注目的形势变化是苏联正在迅速地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第二艘基辅级航空母舰“明斯克”号如所预料,已返航符拉迪沃斯托克。并且,可以预料,令人担心的“逆火式”新型轰炸机在年内也将配备到远东。最令人可怕的是,苏联把震惊西方各国的新型移动式中程弹道导弹SS—20已作为对付“不稳定地区的导弹”部署到远东。为此,在伊尔库次克、乌兰乌德、赤塔、马格达加奇、科穆达加奇和共青城等地修了六个新的基地,已部署了五十枚这种导弹。这一形势使“核武器过敏”的日本不得不一天到晚认真地研究防御核武器问题。
苏联的最大基地群是在欧洲部分西北角的科拉半岛上。莫斯科现在是想把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经苏维埃港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线连接起来,建成一个堪与科拉半岛相匹敌的远东大基地网。加强在国后和择捉岛上的军事基地,只不过是这种意图的组成部分而已。
公开化了的越南金兰湾和岘港海军空军基地是另外一个焦点。虽然河内声称“不允许变为苏联的基地”,但是,如果经常使用的状况继续下去,则与“变为苏联的基地”是一回事。
苏联的军事力量在此期间将达到顶峰,它将把矛头指向何处呢?可以描绘出三种情景:中苏边界、欧洲正面和中东。所有这些都孕育着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另一点是促进间接战略,即动员古巴兵和东欧卫星国的技术人员争取对中东和非洲南部进行“地理政治学的扩张”。
这样一来,维也纳会谈可以说就是走向“危机的八十年代”的序幕。在这种“形成社会主义世界秩序”的苏俄大战略面前,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同盟,有什么能够对抗的战略吗?有遏制这只猖獗的猛虎的方法吗?


第6版()
专栏:

厄瓜多尔新总统罗尔多斯就职
据新华社基多八月十日电 厄瓜多尔总统海梅·罗尔多斯今天在这里宣誓就职,从而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军人统治。
罗尔多斯在就职演说中说,新政府希望把厄瓜多尔变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经济、普遍享有的民主、普遍的正义和团结精神的国家”。 它打算进行深刻的改革,这种改革是“谨慎而大胆的”。他还说,新政府将寻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正义,依靠二者之间的平衡来克服国家的贫困和落后。
罗尔多斯说,厄瓜多尔的
对外政策是遵循不干涉、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各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尊重多种意识形态、反对各种形式的侵略和新老殖民主义等原则。他还指出必须加强安第斯地区的团结和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关系。
总统罗尔多斯和副总统奥斯瓦尔多·乌尔塔多是在今年四月二十九日的大选中当选的。
新内阁成员也在同一天宣誓就职。
有六十九名议员的国民议会也于同一天正式组成。


第6版()
专栏:

尼政府没收索摩查家族一批企业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一日电 马那瓜消息:尼加拉瓜全国不动产管理办公室主任费尔南多·古斯曼十日宣布,迄今为止,尼加拉瓜民族复兴政府已经没收前独裁者索摩查家族的八十五个工商企业和大片地产,其价值达一亿多美元。
据报道,估计索摩查家族在尼加拉瓜的全部企业的财产有四亿到五亿美元,这些财产的清点工作将在两个月内完成。
另据土改部长海梅·惠洛克宣布,迄今为止政府已没收了索摩查家族二十二万公顷的地产。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尼泊尔第一家橡胶厂建成投产
尼泊尔第一家橡胶厂最近在加德满都河谷的帕坦市建成投产。
这家工厂是由尼泊尔自己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建成的。日产能力为五百公斤橡胶制品。主要产品为胎胶、胶垫和胶管等。
印度首都五十万工人罢工
印度首都新德里约五十万工人八月十一日举行罢工,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和改善生活条件。
据当地报纸报道,罢工工人在许多地点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新德里市的大部分工厂企业、公用事业单位和旅馆、饭店不得不停工、停业。
这次罢工是由五个工会联合发起的。
一位工会发言人说,罢工工人遭到了警察的殴打。警方说,已逮捕了二百八十七名工人。
苏丹第一副总统被解除一切职务
据苏丹恩图曼电台八月十二日广播,苏丹总统尼迈里发布了一项共和国法令,免去第一副总统、苏丹社会主义联盟总书记阿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易卜拉欣的一切职务。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被击退
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黎巴嫩军队八月十一日成功地阻止并击退了以色列军队的一次入侵行动。
据巴勒斯坦人士说,十一日晚上,一批以色列突击队在炮舰和直升飞机支援下,在黎巴嫩南部距蒂尔镇八公里的地方登陆入侵,经过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黎巴嫩军队的反击 ,很快缩回去了。之后,两架以色列大型直升飞机又试图空降更多的以色列突击队,但在猛烈的火力反击下未能得逞。
欧洲经济共同体向乌干达赠款
欧洲经济共同体最近赠予乌干达一亿八千五百万先令。这笔钱将用于乌干达的紧急进口计划。紧急进口计划包括购买种子、肥料、锄头、药物、疫苗、教具、车辆和零件。
苏联一个煤矿发生爆炸事故
八月十日乌克兰 克拉斯诺顿煤业生产联合公司所属的“青年近卫军”煤矿发生甲烷气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
塔斯社的报道没有透露死伤的具体人数。据一些西方人士估计,这次爆炸造成的伤亡可能很大。因为除了特别严重的事故以外,塔斯社对一般的事故往往是不报道的。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西欧联合大势所趋
——访问西德散记
新华社记者 李春亮
我们于六、七月间应邀到西德作一次了解情况的旅行,访问了执政党(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和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几位政治家、新闻界的许多同行和一些学者。访问的时间又碰巧在欧洲议会选举前后。因此,我们在同这些人士的接触中,很自然地便从这次选举谈起,谈到西德和欧洲的关系、西德和欧洲的前景。他们普遍的意见是:面对苏联的威胁,西德只能站在西方一边;欧洲(他们指的是西欧)必须联合起来,这是大势所趋。
我们到处都感受到中国西德两国的友好情谊。这种情谊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两国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基民盟的施罗德先生曾经多年担任外交部长,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强大,对我们是有利的。”他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德政治家,是两国建交的铺路人之一,这使他至今很高兴。联邦议院副议长、社会民主党的施密特—沃肯豪森博士抱病会见我们,态度很诚恳。当我们问:西德经济这样发达,生活水平这样高,远景如何?他说:“这很难回答。你们中国人有远见,习惯于作长远规划,提出了到公元二千年的目标,这点我们做不到。”他已在八月二日去世,我们谨在此表示哀悼。
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我们的访问从慕尼黑开始。欧洲议会选举前两天,基社盟的主要候选人之一告诉我们:他在竞选演说中就提出西德必须同中国交朋友。
这次我们亲身体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这种友谊,确实不是偶然的。除了苏联的威胁这个共同点之外,经济上互有需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参观汉堡港的时候,一位负责接待的先生在码头上等我们,把我们引上了一条游艇。那条小艇大概是专门为了接待客人用的,船舱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一路上,那位先生拿着扩音器,向客人们讲解汉堡及其附近的风光和历史。每次碰到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船,他总要指点出来,着重介绍一番。我们一边看着,一边感到我们的船太少了,太小了。不料在这样突出地介绍了五六次之后,一位胖胖的先生突然插话说:“为什么你老是讲中国呢?”他说的是英语,这时候我们才注意到,这些客人同我们一样都是外国人。接待的先生做了一个鬼脸,笑而不答。恰巧,这时远处驶过一条运煤船,他又把扩音器拿到嘴边,笑着说:“请注意,那是一条运煤船,那些煤是从中国运来的。”引得全船的人大笑起来。七月初,我们参观了西门子电气公司和赫希斯特化学公司。两家都由高级职员出面接待,陪了我们四个多钟头。两家的先生们都说:他们已经向中国提出了备忘录,还没有得到答复,问我们“能不能帮忙催一催呢?”
欧洲议会选举日是星期天,休息的日子在西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无事可做,只好去游览名胜,到了风景如画的特格恩湖,离慕尼黑不远。我们很希望能找到一个选举站参观参观,碰巧在湖边的小镇上找到了。这个选区十八岁以上有选举权的一千八百三十人。为了便利选民,设了两个投票站,这是其中之一。选举是秘密的。我们看到,选民领了选票,走到用木板隔开的一张一张桌子前去划圈,然后将选票投入票箱。投票从早晨八点开始,到晚上九点截止。我们是五点多钟到的,负责人说,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选民投了票,估计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
这是当初一般的估计,最后统计,全国投票率是百分之六十五点九。据我们观察,今天在西德,加强西欧联合的主张是得人心的。
我们这次接触到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或新闻工作者、学者或教授以及其他行业的人,都主张西欧必须联合,这一点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唯一的例外是《明镜周刊》的一位先生。他说:他没有投票。他认为只是半个欧洲不行,还应当包括东欧,否则只会使西德更孤立。但是他的这个意见,马上引起了争论。当时在座的他的几位同事都不赞成他。
西德的人们对苏联的扩张政策是很不安、很耽心的。有的人直截了当地说出这一点,说西德越来越面临着苏联的威胁。有的说得客气些,说是他们东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不太友好的邻居。还有的说得更含蓄些,说是西德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同西方站在一起,别无选择。好几位先生都从地图讲起,综合他们讲的,大体上是这样: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西德地处欧洲的中心,在两大势力的接触点上。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旦发生战争就发生在德国,德国首先遭殃。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就是这样。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他们当然不希望再有战争。但是,几十万苏联军队驻在东德,不能不使他们越来越感到威胁。所以,他们只有同西方结盟,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范围内,西德才能生存。基民盟的一位联邦议员先生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苏联对欧洲的联合作出了贡献。”
当然,事物是复杂的。对于来自苏联的威胁,据说也有主张西德 “芬兰化”的。这就是西德退出西方联盟,以中立来求生存、求安全,避免刺激苏联。执政党内外都有这种人。但是,在执政党内这种主张也遭到了反对。社会民主党的元老、联邦副议长先生对我们说:“西德同芬兰的情况不同,西德的处境决定她不可能中立。”另一执政党自由民主党的一位联邦议员女士干脆说她不喜欢“芬兰化”这个字眼。她对我们说:“就我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而言,我们不能脱离西方,这个西方,包括美国在内。”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当我们的许多交谈者谈论西德的安全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战争的现实危险性增加了。相反,多数人认为战争根本不可能。也有一些人士说得比较谨慎,有的说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战争不可能。至于代理人的战争,那是总会有的,现在已经在打了。一位退休不久的上校说,常规战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那么,他们那样强调安全是什么意思呢?许多人士说,安全要靠有自卫的能力,西方必须保持均势,因此,他们的防务政策是威慑政策。
苏联威胁的日益加剧,确实是促使西德越来越多的人主张西欧加强联合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士向我们指出另一方面的原因。他们以大型客机“空中公共汽车”、“交响 乐”卫星以及“阿里亚纳”火箭等等的生产为例,说这些问题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现在让我们回到欧洲议会本身的问题上来。它没有立法权,只是一个政治谘询机构。西德是主张扩大它的权力的,但是首先法国就反对,那么,它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或者,它发展的前景如何?
看来,西德的这些人士是乐观的,换句话说是有耐心的。他们的看法是:把这许多国家在政治上联合起来,谈何容易。但是,这次选举还只是第一次,万事起头难。关键在于欧洲观念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欧洲只有联合起来在国际上才有发言权。设在汉堡的亚洲问题研究所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说:“如果我可以用毛泽东的话来形容的话,这次欧洲议会选举标志着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的话引得在场的人都笑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