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79-08-12

1979-08-12新闻联播 文字版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第6版()<br/>专栏:<br/><br/>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br/> 艾青<br/> 也许你曾经看见过<br/> 这样的场面——<br/> 在一个圆的小瓦罐里<br/> 两只蟋蟀在相斗,<br/> 双方都鼓动着翅膀<br/> 发出一阵阵金属的声响,<br/> 张牙舞爪扑向对方<br/> 又是扭打、又是冲撞,<br/> 经过了持久的较量,<br/> 总是有一只更强的<br/> 撕断另一只的腿<br/> 咬破肚子——直到死亡。<br/>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br/> 也就是这个模样,<br/> 大家都可以想象<br/> 那一幅壮烈的风光。<br/> 古罗马是有名的“七山之城”<br/> 在帕拉丁山的东面<br/> 在锡利山的北面<br/> 在埃斯揆林山的南面<br/> 那一片盆地的中间<br/> 有一座——可能是<br/> 全世界最大的斗技场,<br/> 它象圆形的古城堡<br/> 远远看去是四层的楼房,<br/> 每层都有几十个高大的门窗<br/> 里面的圆周是石砌的看台<br/> 可以容纳十多万人来观赏。<br/> 想当年举行斗技的日子<br/> 也许是一个喜庆的日子<br/> 这儿比赶庙会还要热闹<br/> 古罗马的人穿上节日的盛装<br/> 从四面八方都朝向这儿<br/> 真是人山人海——全城欢腾<br/> 好象庆祝在亚洲和非洲打了胜仗<br/> 其实只是来看一场残酷的悲剧<br/> 从别人的痛苦激起自己的欢畅。<br/> 号声一响<br/> 死神上场<br/> 当角斗士的都是奴隶<br/> 挑选的一个个身强力壮,<br/> 他们都是战败国的俘虏<br/> 早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br/> 如今被押送到斗技场上<br/> 等于执行用不着宣布的死刑<br/> 面临着任人宰割的结局<br/> 象畜棚里的牲口一样;<br/> 相搏斗的彼此无冤无仇<br/> 却安排了同一的命运,<br/> 都要用无辜的手<br/> 去杀死无辜的人;<br/> 明知自己必然要死<br/> 却把希望寄托在刀尖上;<br/> 有时也要和猛兽搏斗<br/> 猛兽——不论吃饱了的<br/> 还是饥饿的都是可怕的——<br/> 它所渴求的是温热的鲜血,<br/> 奴隶到这里即使有勇气<br/> 也只能是来源于绝望,<br/> 因为这儿所需要的不是智慧<br/> 而是必须压倒对方的力量;<br/> 看那些“打手”多么神气!<br/> 他们是角斗场雇用的工役<br/> 一个个长的牛头马面<br/> 手拿铁棍和皮鞭<br/> (起先还带着面具<br/> 后来连面具也不要了)<br/> 他们驱赶着角斗士去厮杀<br/> 进行着死亡前的挣扎;<br/> 最可怜的是那些蒙面的角斗士<br/> (不知道是哪个游手好闲的<br/> 想出如此残忍的坏点子!)<br/> 参加角斗的互相看不见<br/> 双方都乱挥着短剑寻找敌人<br/> 无论进攻和防御都是盲目的——<br/> 盲目的死亡、盲目的胜利。<br/> 一场角斗结束了<br/> 那些“打手”进场<br/> 用长钩子钩曳出尸体<br/> 和那些血淋淋的肉块<br/> 把被戮将死的曳到一旁<br/> 拿走武器和其它的什物,<br/> 奄奄一息的就把他杀死;<br/> 然后用水冲刷污血<br/> 使它不留一点痕迹——<br/> 这些“打手”受命于人<br/> 不直接去杀人<br/> 却比刽子手更阴沉。<br/> 再看那一层层的看台上<br/> 多少万人都在欢欣若狂<br/> 那儿是等级森严、层次分明<br/> 按照权力大小坐在不同的位置上,<br/> 王家贵族一个个悠闲自得<br/> 旁边都有陪臣在阿谀奉承;<br/> 那些宫妃打扮得花枝招展<br/> 与其说她们是来看角斗<br/> 不如说到这儿展览自己的青春<br/> 好象是天上的星斗光照人间;<br/> 有“赫赫战功”的,生活在<br/> 奴隶用双手建造的宫殿里<br/> 奸淫战败国的妇女;<br/> 他们的餐具都沾着血<br/> 他们赞赏血腥的气味;<br/> 能看人和兽搏斗的<br/> 多少都具有兽性——<br/> 从流血的游戏中得到快感<br/> 从死亡的挣扎中引起笑声,<br/> 别人越痛苦,他们越高兴;<br/> (你没有听见那笑声吗?)<br/> 最可恨的是那些<br/> 用别人的灾难进行投机<br/> 从血泊中捞取利润的人,<br/> 他们的财富和罪恶一同增长;<br/> 斗技场的奴隶越紧张<br/> 看台上的人群越兴奋;<br/> 厮杀的叫喊越响<br/> 越能爆发狂暴的笑声;<br/> 看台上是金银首饰在闪光<br/> 斗场上是刀叉匕首在闪光;<br/> 两者之间相距并不远<br/> 却有一堵不能逾越的墙。<br/> 这就是古罗马的斗技场<br/> 它延续了多少个世纪<br/> 谁知道有多少奴隶<br/> 在这个圆池里丧生。<br/> 神呀,宙斯呀,丘比特呀,耶和华呀<br/> 一切所谓“万能的主”呀,都在哪里?<br/> 为什么对人间的不幸无动于衷?<br/> 风呀,雨呀,雷霆呀,<br/> 为什么对罪恶能宽容?<br/> 奴隶依然是奴隶<br/> 谁在主宰着人间?<br/> 谁是这场游戏的主谋?<br/> 时间越久,看得越清:<br/> 经营斗技场的都是奴隶主<br/> 不论是老泰尔克维尼乌斯<br/> 还是苏拉、凯撒、奥大维……<br/> 都是奴隶主中的奴隶主——<br/> 嗜血的猛兽、残暴的君王!<br/> “不要做奴隶!<br/> 要做自由人!”<br/> 一人号召<br/> 万人响应<br/>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br/> 就要捣毁万恶的斗技场;<br/> 把那些拿别人生命作赌的人<br/> 钉死在耻辱柱上!<br/> 奴隶的领袖<br/> 只有从奴隶中产生;<br/> 共同的命运<br/> 产生共同的思想;<br/> 共同的意志<br/> 汇成伟大的力量。<br/> 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义旗<br/> 斗争的才能因失败而增长<br/> 愤怒的队伍象地中海的巨浪<br/> 淹没了宫殿,掀翻了凯旋门<br/> 冲垮了斗技场,浩浩荡荡<br/> 觉醒了的人们誓用鲜血灌溉大地<br/> 建造起一个自由劳动的天堂!<br/> 如今,古罗马的大斗技场<br/> 已成了历史的遗物,象战后的废墟<br/> 沉浸在落日的余辉里,象碉堡<br/> 不得不引起我疑问和沉思:<br/> 它究竟是光荣的纪念,<br/> 还是耻辱的标志?<br/> 它是夸耀古罗马的豪华,<br/> 还是记录野蛮的统治?<br/> 它是为了博得廉价的同情,<br/> 还是谋求遥远的叹息?<br/> 时间太久了<br/> 连大理石也要哭泣;<br/> 时间太久了<br/> 连凯旋门也要低头;<br/> 奴隶社会最残忍的一幕已经过去<br/> 不义的杀戮已消失在历史的烟雾里<br/> 但它却在人类的良心上留下可耻的<br/> 记忆<br/> 而且向我们披示一条真理:<br/> 血债迟早都要用血来偿还;<br/> 以别人的生命作为赌注的<br/> 就不可能得到光彩的下场。<br/> 说起来多少有些荒唐——<br/> 在当今的世界上<br/> 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br/> 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br/> 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br/> 一九七九年七月 北京

图片

第6版()<br/>专栏:<br/><br/> 苗地 插图

友谊长河万古流

第6版()<br/>专栏:<br/><br/> 友谊长河万古流<br/> 柯贤伟<br/> 风光旖旎的岛国斯里兰卡,屹立在印度洋碧波绿海之中,素有“东方珍珠”之称。斯里兰卡历史悠久,古称师子国,僧伽罗文意为光明富饶的土地。我国古籍早有关于师子国的记载。《新唐书》曾以赞美的词句写道:“师子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余里,有棱伽山,多奇宝。”<br/> 在地理位置上,中斯两国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存在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很早的时候,两国人民就冲破惊涛骇浪,漂洋过海,相互寻求友谊和知识,在历史上谱写下许多优美篇章,至今传为佳话。<br/> 据史籍记载,汉朝王莽曾派出使臣访问斯里兰卡,开始了中斯两国最早的接触。东晋后期,公元四世纪末,师子国国王派遣僧人昙摩抑奉玉佛来访,经过十年始至中国。佛像高四尺二寸,形状特殊,玉色洁润。这座玉佛一直存放在江宁瓦官寺。同时,师子国的比丘尼也来到南京,为中国的比丘尼剃度授戒。公元五世纪初,东晋著名高僧法显经印度去师子国,留住了两年之久,在佛教文化发源地阿努拉达普拉,潜心修学,埋头苦读,悉心研究佛教经典,搜集佛教著述。法显在师子国目睹那里的商人用中国的白绢扇供佛,不禁感动得流下泪来。当他搭乘商船泛海回国时,满载斯里兰卡人民的情谊,并带回《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等佛教典籍,译成汉文,流传于我国。法显在他撰述的《佛国记》(又名《法显传》)中,对师子国佛教的建筑和仪式以及风土习俗,均有翔实的记载。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附近,至今留有法显的遗迹。五世纪中叶,佛音尊者自斯里兰卡到缅甸去传教,同时也派他的弟子僧伽跋罗经缅甸到中国来。<br/> 随着两国佛教文化的相互传播,友好使节往返两国,也络绎不绝。据历史记载,公元四二八年、四三五年和五二七年,师子国国王曾先后多次派遣使节来访。唐朝总章三年(公元六七○年)、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中叶),师子国数度遣使前来通好,携来大珠、钿金、宝璎、象牙等珍贵礼品,每次来访都受到优渥礼待。中国政府也不断派出友好使节回聘。<br/> 在经济联系方面,唐朝以后,随着中外海上交通和海洋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各朝都同斯里兰卡互通贸易。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在《广州通海夷道》中详细述及从中国到西方的海道,而师子国是这条海上交通必经之地。中斯两国商舶往返之频繁,也可从下面这段文字看出:“南海舶,外国船也,……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李肇《唐国史补》)。而各国船舶到斯里兰卡经商的,数中国船最多。斯里兰卡人民非常喜爱中国货,尤其是对中国的麝香、丝绸、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等更为喜欢,斯里兰卡则用瑰丽的宝石、珍珠和药物等和中国交易。至今,科伦坡国家博物馆仍陈列着中国宋、明朝代的瓷器和货币等两国友好交往的证物。<br/> 十五世纪初,明朝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时,不止一次到过斯里兰卡,促进了两国邦交,扩大了两国贸易,增进了友谊。郑和从斯里兰卡回国时,公元一四一一年(永乐九年),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难儿率领妻子及随员多人来中国进行访问,受到明廷的隆重接待。郑和在斯里兰卡访问时曾立过石碑,这块石碑于一九一二年在斯里兰卡南部沿海城镇加尔发现,它是中斯关系史上的重要文物。郑和的随员在《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著述中,都有许多关于中斯友谊的记载。<br/> 中斯两国在文化艺术上也是脉络相通的。斯里兰卡的雕刻艺术很早就传到我国,著名的云冈石窟石雕艺术就有斯里兰卡艺术的影响。<br/> 中斯两国人民千载相交,友谊世代相传,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近年来,中斯之间源远根深的传统友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两国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加强和发展,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一贯相互支持。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互访。周恩来总理生前两次访斯,给斯里兰卡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现在普雷马达萨总理就要来到我国访问,在两国友好关系史上又将增添新的一页。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斯友谊,必将发扬光大!(附图片)<br/> 中斯友谊的象征——斯里兰卡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

参观美国宇航馆漫记

第6版()<br/>专栏:<br/><br/> 参观美国宇航馆漫记<br/> 宁辉鄂<br/> 中国科协代表团乘坐的波音七四七飞机,从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起飞,不过十几分钟,便穿入大西洋上空。过几个钟头,就到达华盛顿了。<br/> 日程表上“参观美国宇航博物馆”这个节目,使我心驰神往。我想:“邓副主席访美,只有几天,也要抽出时间到宇航馆参观,它到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br/> 在华盛顿参观宇航馆,只用了六个小时。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宇航博物馆来说,这样短的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学到一些东西,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我们建设自己的科技馆,将是有益的。<br/> 美国宇航博物馆内收集了二百四十架飞机,四十个空间飞行器,五十枚导弹和火箭。有“阿波罗”飞船重返地面的指挥舱及登月舱;有“民兵三号”洲际导弹、丘比特—C和先锋号火箭。庞然大物的美国第一个空间站天空实验室,也安放在空间馆中展览。带领我们参观的罗伯特先生说:“这些大型展品大多是实物,这将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br/> 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式的飞机、导弹及各式各样人造卫星,同时也看到许多比较古老的。在宇航馆的大厅中悬挂了莱特兄弟设计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从这架飞机的诞生,至今已有七十五年的历史。我们还看见一架单引擎的灰色飞机,据介绍,它名叫“圣路易精神”,驾驶这架飞机的美国飞行员林伯赫在一九二七年首先完成了单人驾驶横跨大西洋不着陆的飞行。在二层小展览室内,陈列着德国梅塞施密特一09飞机以及英国马克—7喷火式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列颠战役中,英国就是用这种战斗机打败了德国空军。罗伯特先生说:“我们的博物馆不单纯是个展品陈列室,而且是一部活生生的宇航史”。<br/> 美国宇航博物馆对参观者是免费的。除圣诞节外,全年开放。来参观的有世界各国的外宾及旅游者。<br/> 在展览大厅中,天花板上挂着飞机和各种飞行器,地上、墙上也有。这种充分利用空间的展览,不但可以增加展览面积,还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立体感。美国朋友告诉我们:“我们的展览面积是空间和平面都要考虑进去,只算平面将是错误的。”<br/> 这个博物馆的最大特点是让观众“身临其境、自己动手”。我国的博物馆展品大多是放在玻璃柜中,并且一旁写着“请勿动手”。而美国宇航馆的展品大多是可以“走进去”或“自己动手”的,如矗立在展览大厅的天空实验室,观众不论是大人或小孩都可排队进入参观,在天空实验室里观众可以看到宇航员操作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洗澡用的设备、锻炼身体用的摸拟自行车以及测量人体功能的各种设施,观众可以动手操作某些仪器、工具,好象自己已成为宇航的一员了,给观众一种活生生的印象。对于青少年更能激发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积极性。<br/> 美国宇航馆的展览布置,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利用声、光、电和无线电遥控技术以及彩色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电影等先进手段,加强展览的真实感和效果,使观众亲身体验,得到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展览馆中一座三层楼高的台阶式放映厅里,看了一个叫做“活着的星球”的影片。据美国朋友介绍,这是世界最大的宽银幕,它宽三十三米,高二十八米,并且是全立体声的。<br/> 影片一开始是在漆黑的太空中,一团团星云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活着的星球呈现在眼前。惊天动地的火山喷射着炽热的岩浆,奔腾咆哮的海啸在轰鸣。大雪崩,大瀑布,把人们带到地球各个角落,各种奇禽走兽生活在森林原野。各种不同风俗的民族生活在地球各地。从爱斯基摩人的雪穴到纽约的摩天大厦,从刀耕火种到巨大的波音飞机从你头上掠过,一个活着的星球奔驰在茫茫宇宙中,使观众意识到自己是在这颗星球中生活的一员,认识到宇宙之大,天外有天,印象非常深刻,至今记忆犹新。<br/> 美国宇航馆的许多先进的手段、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参观美国宇航馆已经过去两月了,然而当我写这篇漫记时犹飘飘然如在宇航中!(附图片)<br/> 沈觐光 摄

水上村庄

第6版()<br/>专栏:<br/><br/> 水上村庄<br/> 辛为<br/> 冈维水上村庄,位于贝宁共和国最大城市科托努以北十四公里的诺古埃湖上,是非洲著名的游览区。它以奇异的湖光水色,吸引着各国游客。<br/> 水上居民的住室,多以圆木插入水下作屋脚,在高出水面一两丈处铺楼板,上搭圆形木架,盖茅草,围墙壁,形成一幢幢尖顶草房,散落湖面,别具一格。这种水面高脚楼房,有卧室、起居室,也有厨房,外有宽敞的平台,作为家人室外活动的场所。少数人家,还以木桩、片石和泥土垒叠而成的小块陆地,用以饲养家畜、家禽。<br/> 村里人声鼎沸,鸡鸣犬吠,和普通农村一样,但各家都有木船,作为交通工具,则与陆地农村不同。<br/> 我们慕名前往观光,饱览湖上景色。是日,骄阳当空,气候炎热,但乘船驶进湖上,微风拂面,水波荡漾,顿感清爽。<br/> 进村后,稍事休息,便到村中央水上集市参观,只见大小几十只木船,摆列成行,形似街巷;船上,日用商品、青菜米粮、面包、鱼肉、木柴应有尽有。上集的顾客很多是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妇女,她们驾驶独木小舟,穿行于大船之间,任意选购商品。除集市贸易外,还有很多商贩船,沿街串户,送货上门,居民们只要从自家窗口或平台一伸手,就可购到自己需要的商品。<br/> 水上人家多以捕鱼为生,捕捞方式与岸上渔民不同,他们一般先选择适宜鱼类栖息之地,以细软树枝作鹿寨,围成方形或圆形水田,旁开小洞,让鱼游入,每隔三个月捕捞一次。由于湖水腐植质多,饲料丰富,湖鱼硕大肥美,颇受市场欢迎。除围捕之外,还有放钩、撒旋网等方式捕鱼。<br/> 水上村庄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初,当时,北方阿波美王国非常强大,不断南下侵扰,居民为躲避兵燹,纷纷逃往湖上;以后,天长日久,定居下来,不愿再回岸边。据说,贝宁共和国有水上村庄三十余个,冈维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分两个市,十二个区,共有一万五千余人。<br/> 贝宁政府非常关怀水上村庄。总统曾到村里视察,布置修建,发展旅游事业。此后,修建码头,疏浚航道,购置游艇,建筑出售手工艺品和饮料的凉亭。各国游客接踵而来,不断增加。如今,冈维已是非洲颇负胜名的游览胜地。

《波波尔·乌》——美洲最古老的书

第6版()<br/>专栏:国际书窗<br/><br/> 《波波尔·乌》——美洲最古老的书<br/> 黄志良<br/> 拉丁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到十六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征服中南美时,各地的印第安文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凡属印第安文化的各种文献无一幸免地被当作“异端邪说”付之一炬,致使在哥伦布以前的美洲大陆上是否存在印第安文学成了一个谜。这个谜直到十八世纪初《波波尔·乌》一书被意外发现后才揭开。<br/> 《波波尔·乌》是基切语,原意为《公社之书》。这是一部神话传说,一部英雄史诗,一部民族历史。它是美洲大陆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书,也是印第安民族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杰作。这部珍贵作品的发现者是西班牙传教士弗朗西斯科·希门尼斯。他在十七世纪末来到了危地马拉的奇奇卡斯特南戈,学会了基切语,在取得了当地老人的信任后,从他们那里借到了一部以基切语为基础而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手稿。希门尼斯神父得到手稿后如获至宝,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书的内容,并把它用基切文完整地书写了出来,同时译成了西班牙文。后来别的学者又从这最早的基切文本译成法文和德文,并转译成其他各种文字。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波波尔·乌》。<br/> 《波波尔·乌》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世界的创造和人类的起源。在这本书里,创造世界万物的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而是两个被称为“创造者”的始祖。他们和“太空之心”和“大地之心”的神一起,按照生活需要,在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各种植物和飞禽走兽后,着手创造一种会说话能听从他们意旨的新的生物——人。他们先用干土和湿泥做人,几经试验都失败了,后来在太阳和曙光奶奶的指点下,用玉米做成了人。这就是基切人的来历,而玉米也就自古到今成了当地人的主要食粮。当我们读着这一充满优美想象的故事时,自然会联想起我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等古代神话来,感到非常亲切。<br/> 但《波波尔·乌》中最精彩的篇章是书中第二部分的英雄史诗。原始印第安人的英雄传说虽不如希腊神话那样丰富和完整,但那一段段生动简朴的传奇故事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好的艺术感受。这部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主要是两位专打人间不平的半神,挛生兄弟乌纳普和伊斯巴兰克,他们两兄弟智胜布库·卡基斯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br/> 布库·卡基斯孔武有力,自尊自大,妄想主宰世界。他的傲慢来自他的财富,他的权势在于他有一双翡翠眼睛和一副钻石牙齿。他依仗财势,作威作福,激起了乌纳普和伊斯巴兰克的义愤。勇敢的两兄弟决心铲除这个恶霸。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两兄弟用吹箭筒射中了布库的牙齿,布库则砍掉了乌纳普的一条胳臂。两位青年英雄初战失利后,便向一对知识渊博的老年夫妇求教。经过一番计议,他们四人乔装成祖孙去见躺在家里嚷着牙痛的布库。两兄弟扮作“捉牙虫”的江湖医生,机智地趁机拔掉了他的钻石牙齿,挖掉了他的翡翠眼睛。布库在丧失了财富和权力后便死去了。这个神话显然是阶级分化后社会上两种势力斗争的曲折反映。牙齿象征消费和寄生,手臂代表勤劳和生产;年轻人受挫后向老年人请教是生活中的常理;团结一致、勇敢机智则是战胜强敌的宝贵经验。两兄弟的英雄形象,生动有力地反映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波波尔·乌》中象这样一些寓意深刻、给人以启发和教育的故事是很多的。<br/> 《波波尔·乌》的第三部分是简述基切部落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对研究拉丁美洲民族史和人种学有重要价值。<br/> 总之,这部想象丰富、文字优美,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印第安民族古典史诗,象世界上一切最好的神话一样,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不愧是拉丁美洲文艺遗产中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