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被告席上露真相
蓝伊
屠夫蓦地充慈航,
手忙脚乱急改妆。
脸皮不红厚三尺,
装腔作势穷装象。
奸笑声里开荒腔,
猫哭耗子泪汪汪:
“要讲人道我第一,
打死苍蝇也心伤。
输出难民蚀了本,
宝贵人才快流光。”
克里姆林宫拍手叫,
戈培尔阴魂来帮腔。
徒子徒孙一脉承,
贼喊捉贼又一章。
自认狡计堪欣赏,
怎奈血手无处藏,
被告席上面相觑,
大霸小霸露真相!
方成画(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啊,又是一张帐单
刘宓庆
有人说,美国的生活基调是“速度”。如果“速度”的含义是“高效率”,那当然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你可以举出很多数字来作为美国速度的注脚:比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时速是一百公里;电子工厂的电视机装配线生产的电视机每小时约三百台;甚至美国人在街上行走都是一个个来去匆匆。有人计算过一个普通美国人在常规时间穿街而过的步行速度是每秒钟两步半!
可是,本文要说的是另一种美国式的速度,那种实在有点使人望而生畏的速度。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速度,税收增长的速度,医疗费用飞跃的速度,当然还有人们从希望变为失望的速度。
美国的通货膨胀,当然不是什么新闻。现在普通的美国男人和妇女都各自有一个最不乐意讲而又不得不讲的词:男人们都免不了要告诉朋友说他在“plug along”(为生活而拚命干),家庭主妇们呢,都在抱怨“hard up”(手头拮据)。说到美国的家庭主妇,恐怕没有人比超级市场的管理人员,更熟悉她们在早上九点钟看到当天食品标价时那种沮丧的神情了。
我们假设有一位名叫普列斯曼夫人的主妇,到波士顿的一个典型的超级市场去看一看美国普通家庭常用食品的牌价,看到这些食品价格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的速度:
牛肉(每磅) 3.11美元——上涨20%
汉堡牛排(每磅) 1 .27美元——上涨46%
鸡蛋(每打) 0.96美元——上涨16%
牛奶(1/2加仑) 0.94美元——上涨11%
黄油(每磅) 1 .59美元——上涨15%
面包(每磅) 0.39美元——上涨11%
桔子(每打) 1.73美元——上涨24%
这些个数字显然不是“速度”的终结。表示物价上涨趋势的那个不祥的红箭头,正以三十度至四十五度的角度指向一九七九年十二月。美国人普遍喜欢吃牛肉,许多食品正以牛肉为标准看涨。据美国农业部和私营企业经济学家估计,牛肉到今年年底将涨到3.35美元一磅。汉堡牛排到十二月将上涨50%。总而言之,零售食品价格平均上涨率今年将达10%以上,通货膨胀率今年将达11.4%,平均每月上升0.9%,远远超过联邦政府控制的数字。据估计,如果说一九六七年的一美元到现在只值四十九美分,那么到今年年底一美元将仅值四十四美分,大约只能买两个半桔子。普列斯曼夫人推着超级市场的购物车走向计价机的时候,怎么能不感到十分气愤,骂这个物价上涨的该死速度呢?
她的愤懑是情有可原的。假设她丈夫的年薪是四万美元,全家只有四口人。这在美国远不是低薪,比联邦政府规定的贫穷线(“非农业生产者”四口之家年收入六千一百九十一美元)高出很多。当普列斯曼年初将提薪的消息带回家的时候,他夫人也似曾看到眼前出现过一片淡淡的玫瑰色的彩云。可是,工资和生活费用总是一对并头奔马:当工资提高了7%的时候,生活费用就提高7.4 %,工资从来就没有赶上过生活费用那匹可恶的脱缰之马!
除了生活费用上涨使普列斯曼夫妇喘不过气来以外,还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就是纳税。按照纳税规定,扣除税金以后,普列斯曼夫人拿到手中的收入大约不到三万二千美元,不过,普列斯曼夫人手里还有一大叠帐单要支付哩!例如:四口之家住房的房产抵押金每月四百美元,一套分期付款家具定期四年还清每月一百美元。这几笔再加上汽车和汽油的费用,大体相当于全家的伙食费。最头疼的是下面这两张帐单:一张是大孩子在大学里的学费七千二百美元;另一张是绝对不可少的官场应酬费,天知道要花多少美元啊……
普列斯曼夫人走出了市场,匆匆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听到一阵电话铃声。她急忙接过电话。对方是医院急诊室,告诉她,普列斯曼先生的心脏出了毛病,必须尽快动心血管手术。普列斯曼夫人马上赶去医院,同意医生的诊断和决定,在手术契约书上签了名。
十五天后,普列斯曼先生基本痊愈,可以出院了。她夫人一手给丈夫递上一束玫瑰花,一手接过一张医院的帐单。
帐单上的项目是:
手术前治疗费 256美元
手术室费 800美元
主治外科医生费 2,500美元
助理外科医生费 500美元
麻醉费 460美元
监护技师费 300美元
X光实验室检验费 70美元
特别护理费(共四天)1,200美元
住院费 3,584美元
住院医师诊治费(共三次)240美元
输血费(每品脱25美元)50美元
共计9,960美元
普列斯曼夫人只感到一阵眼花,她急忙转过身来背向她的丈夫,双手将那张写满数字的帐单捂在胸前……啊,又是一张帐单,可这是一张多么使人寒心的帐单啊!(附图片)
“你瞧,孩子,什么都上涨了——只有某些例外(指跌落地面的天空实验室)——”


第6版()
专栏:

日本礼俗掠影
象光
我们在东京银座漫步游览,到一家咖啡馆楼上小息。从临街的座位上,可以看到下面人行道上,有一位老妇人在一把遮阳伞下席地而坐,身边摆着擦皮鞋用的小木箱和椅子。因为没人光顾,她正在凝神读一本小说。突然,附近传来了高声叫喊。一眼望去,只见两个服装古怪的人,带着牛头面具,手举一块招牌,不断地向过往行人边招呼边鞠躬。同行的日本朋友说,他们是给一家生意清淡的牛肉饭馆的老板招揽顾客的。
瞧着那牛头人身的人机械般的鞠躬动作,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目睹的类似情景。那是一家汽车加油站的三、四名职工,早晨站在人行道边,一面口喊“请多光顾”,一面对着过往的车辆深深鞠躬。汽车一辆接着一辆疾驰而过,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鞠躬。直到车流出现了一点间歇,他们才回到加油站去干活,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鞠躬,其实不过是一种奉命而为的劳作。
还有一次,我们到一条专门出售电器商品的大街观光,那里较大的电器商店就有四百多家。殷勤的店员几乎向每一位过往的顾客热情招呼,躬身致意。然而,陪同我们的一位日本部落民朋友却受到冷遇。因为他是个半失业的工人,穿一身带油污的咔叽布工作服,赤脚穿双拖鞋,头发蓬松松的没有擦油。在一盏豪华的落地式宫灯前,他看着价码风趣地对我说:“我没有钱买它,家里也没有地方放它。”这也许就是那些店员对他冷落的原因吧!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时候礼貌本身也被商品化了。这种礼貌,行礼者并非出于自愿,受礼者也感到难受。不过,从人民的传统来说,我们的确感到日本人民很有礼貌,日本社会很讲究礼节。这种礼貌和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表现,是人们自觉地调节矛盾、使社会的各个成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和各个环节能正常运转的一种重要的润滑剂。
回顾访问日本一个月,日本朋友给与我们的周到礼遇,日本朋友的多礼,以及他们相互间彼此谦让和尊重的美德,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室兰市为我们举办的音乐晚会上,市长走上舞台,代表市民向中国客人表示欢迎,并鞠躬敬礼。接着他又对出席晚会的室兰市民表示感谢,再次深深地鞠躬,最后又向参加演出的札幌交响乐团鞠躬致谢。对市长先生如此周到的礼貌,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从京都返回大阪的途中,我们停车休息。大家正在车旁闲谈,一位年过半百衣着朴素的男子迎面走来,毕恭毕敬地向我们鞠了一躬,双手捧出一个小盒说:“这是京都名产酱菜,本来是买回家的,听说你们从中国来,为了表达我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请你们务必收下”。说完再次鞠躬,然后双手把酱菜举得高高的。他那诚挚的感情,使大家都觉得盛情难却,一位同志接过了礼物,回赠一枚纪念章表示谢意。他接过纪念章,后退一步,连连鞠躬致谢。我们习惯于点头握手,面对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深度鞠躬,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急忙学着躬身还礼。
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旅游公司的大型轿车,这种轿车每辆都配备一名年轻的女向导。当我们出发去参观时,向导总是站在车门旁,微笑着向每一位登车的乘客鞠躬致意。开车后,她首先代表公司对大家乘坐这辆汽车表示感谢,然后介绍司机和自己的姓名。“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这是她们最常用的寒暄语。一路上,她们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有时还为大家唱几只日本民谣或流行歌曲。不论行车多远,向导总是在车门的台阶上站着,虽然门边设有专供向导用的折叠小椅。长途行车的时候,有人看她穿着高跟鞋长时间立在那里比较劳累,建议她坐下休息。但她总要向司机再打个招呼后才肯就坐。如果中途停车休息,她照例站在车门边,向每一位下车的乘客鞠躬,并说一声“您辛苦了”。
汽车司机在行车中也很注意礼让,遇到道路拥挤的情况,主动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从不鸣笛。超车或者在窄路上错车,司机之间彼此点头致意,表示感谢。日本有三千万辆汽车,虽然时常发生车祸,但总的来看,交通秩序井井有条,这同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重视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交通警察发现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先上前敬礼,然后才指出违反了什么规则。一次,我们乘车在东京的一条大街上行驶。忽然听到后方有辆警车向我们喊话,要求我们靠边让路。回头看时,原来是一列由警车开路的贵宾车队。我们靠向路边减速慢行,警车从我们车旁驶过,里面的警察向我们敬礼表示歉意。整个车队过去后,尾随的另一辆警车再次向我们敬礼致谢。访日期间,我们没有看到有人与交通警察争吵的现象,这大概是由于人们能自觉遵守纪律和警察待人恭敬有礼的缘故。
日本是比较注重礼节的国家,不论在家庭里或社会上,都有一定的礼节。整个社会都很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礼貌教育。如果一个人不讲礼貌,会被看成没有教养的人。因此,不论上层的政界、财界、知识界,或普通的工人、农民、城市贫民,男女老少,都十分讲礼貌。人们在社交中或日常生活里,谈吐谦逊,衣着整洁,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更正:本刊上期《“我是半个中国人”》一文中“……史迪威将军担任中国、印度、缅甸战区的司令官。”应为“……史迪威将军担任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和中国战区参谋长。”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巨人时代”的巨人——达·芬奇
乐山 宜华
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逝世已经四百六十周年了。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保管部门决定联合拨款十亿里拉(约合一百二十万美元)修复举世闻名的达·芬奇艺术杰作之一《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一四五二年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西北的芬奇镇。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兴起、思想领域内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愚昧精神统治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达·芬奇就是这个“巨人时代”的巨人之一。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要比其他同时代的巨人更胜一筹。人们说,达·芬奇有一双天使般灵巧的手、科学家的智慧和浪漫主义的灵魂。这三者的结合,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
达·芬奇自幼喜爱大自然景色,有强烈的求知欲。他酷爱绘画。从十四岁起,父亲把他送到名画家维洛基奥的画室去学艺。他刻苦学习绘画、素描和雕刻。几年之后,他的画技超过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又致力于科学,掌握了数学、天文学、光学、地质学、生物学、解剖学、水力学、机械学等学问。
达·芬奇的绘画艺术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他把绘画艺术也看作是一门科学,建立了多样统一性的艺术原理,在技巧上显示了高度统一与和谐的表现法则。他的作品的特点是:形象生动、构图巧妙、明暗柔和、人物心理描绘细致。《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是他的两幅不朽的代表作。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一段非常富于戏剧性的故事。大意是:逾越节那天晚上,耶稣预先感到他的死期临近,就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聚晚餐。在用餐的时候,耶稣忽然说,“我老实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门徒们听了都非常忧虑愤怒,每一个人都问他说,“主,是我么?”耶稣回答说,“同我一起把手浸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出卖我。”出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夫子,是我么?”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这是从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以来广大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传统题材。不少有才能的画家都尝试过,但由于戏剧性强烈、情节复杂,没有取得成功。达·芬奇刻苦钻研,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和匠意,终于使他的《最后的晚餐》成为文艺复兴时代古典艺术遗产中最有成就的典范作品。
《蒙娜丽莎》是世人公认的一幅最出色的肖像画,它现在珍藏在法国的罗浮宫里。达·芬奇花了四年之久创作了这幅画。这位艺术大师在这幅画里所要表现的是一个刚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端庄的微笑,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达·芬奇非常珍爱这幅画,他借口这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始终把它保留在身边,直到他离开人间。
达·芬奇的艺术声誉淹没了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其实,他在应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极其惊人的。在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之前,达·芬奇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说。他认为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前,达·芬奇提出了重力法则。他还计算出地球的直径是七千多英里。他设计过飞机、自动机床、轻便桥梁、云梯、攻城武器、野炮、战车。在建筑工程方面,他提出过改造米兰城市的宏伟规划。在水利工程方面,他设计过开凿运河、修改河道、改良土壤、建造水库、水闸以及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方案。在造船方面,他设计过建造战舰、双重底的船以及潜水用具。在机械工程方面,他设计过纺织机、印刷机、起重机、抽水机、冶金炉以及钟表仪器。在光学方面,他设计过聚光镜、望远镜以及研究色彩的装置。达·芬奇还设计过直升飞机和降落伞的图样。直到今天,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某些产品,还采取了达·芬奇手稿中的图形。
“巨人时代”诞生巨人并不是偶然的。达·芬奇所以成为巨人之一,对人类作出这样巨大的贡献,是他一生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辛勤劳动的结果。他强调知识的来源是实践。在他看来自然是有规律的,是可知的。他说:“太阳底下藏不住秘密”,“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虽然他的世界观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束缚,但每当他从实践中得到与宗教不同的结论时,他敢于坚持真理。达·芬奇至今仍为世人崇敬,他的业绩也被广为传颂。(附图片)
达·芬奇自画像
这是达·芬奇设计的一台机械自动装置的原作。


第6版()
专栏:

“一千个清真寺尖塔的城市”
斯佳
古老而又始终焕发着青春的尼罗河,静静地流过埃及首都开罗的身旁。每当晴夜,开罗城一大批在各个时期建造的清真寺尖塔,象满天星斗一样,映在尼罗河这面镜子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辉。很久以来,人们就把开罗称誉为“有一千个清真寺尖塔的城市”了。
历史上的第一批清真寺都没有尖塔。那时,清真寺是用敲钟的方式召唤信徒们作礼拜的。直到公元六四五年,埃及人发明建造了伊斯兰史上第一个尖塔。这就是开罗的阿麦尔·伊本·阿斯大清真寺尖塔。当时尖塔被称为“麦纳拉”(即灯塔)。据记载,该清真寺曾有四个“麦纳拉”,建在寺的四个角上,既用来呼唤穆斯林们按时作礼拜,又用来给航船和沙漠中的迷途者指明方向。阿斯清真寺尖塔,后来被指责不合“传统”,被拆毁了。迄今尚耸立于开罗的最古老的尖塔,是公元七二四年建造的伊本·屠龙大清真寺尖塔。伊本·屠龙为第一个半独立的阿拉伯埃及的统治者。据史书记载,有一天,他同侍臣们共商在他的新城兴建一座大清真寺的事。他随手拿起一张纸绕着一个手指卷起来,然后对侍臣们说:“你们按照我设计的手指上这张纸的样式给我建造一个清真寺尖塔”。今天人们可以见到的开罗最古老的尖塔就这样建起来了。
尖塔诞生之后,它的式样和建造方法便随着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变。著名的爱资哈尔大清真寺建于公元九七○年,但该寺的三个尖塔却分别建于十五、十六和十八世纪。在开罗古老的富图哈城门附近,矗立着埃及最大的清真寺——哈基姆大清真寺的两个尖塔;该寺建于公元九九○至一○○三年间。
阿尤布王朝时期(一一七一——一二四九年)建造的清真寺尖塔以雕刻精巧的王冠式圆顶而著称,其中最享盛名的是侯赛因清真寺尖塔和阿尤布清真寺尖塔。
开罗绝大多数著名的古老清真寺都是在麦马立克王朝时期(一二五○——一五一七年)兴建的。这时期的尖塔,生动地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结构严密、装饰精巧和图案多样的特色。前期的杰作有哈桑苏丹大清真寺尖塔,后期最著名的有巴尔库克苏丹大清真寺尖塔和伊本·马祖海尔等清真寺尖塔。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尖塔受到土耳其建筑的影响而发展成为圆柱形建筑,具有高而尖的特点。一七三四年建造的奥斯曼·卡特海达大清真寺的尖塔是这种建筑的典范。
开罗近代建成的几十座清真寺尖塔在城市建筑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位置,它们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古老城市及其建筑艺术的发展。
对于世界建筑史的研究者,对于伊斯兰文化的探讨者,开罗无疑是一座文化宝库。埃及人民为他们的首都被誉为“有一千个清真寺尖塔的城市”而感到自豪,是理所当然的。(附图片)
开罗的一个清真寺建筑


第6版()
专栏:外报札记

吸烟危害又有新论
与吸烟者在一起,非吸烟者也只好被迫吸入烟雾。在吸烟场所停留一个小时,等于吸完四支香烟。
辛凡一
近年来,许多国家对吸烟引起的危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争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多数意见认为,它至少对吸烟者来说,只有百弊而无一利。
不久前,有些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论点,就是吸烟会危及非吸烟人的健康。他们说,与吸烟者在一起,非吸烟者也只好被迫吸入烟雾。这不仅能引起非吸烟者的不舒服,加剧某些气喘病患者与变态反应症患者的痛苦,而且也给予这些病患者机体以有害影响。据他们统计,在吸烟场所停留一个小时,等于吸完四支香烟,因此,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开展保护非吸烟者免受烟雾之害的运动。
据统计,瑞典有二百万人吸烟,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斯德哥尔摩《每日新闻》报道,瑞典政府准备在市政机关的等候厅与接待室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以保护非吸烟者。
有人认为,人们如果不需要吸烟,他们也应该有不吸烟雾的权利。目前,在瑞典的某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然而,由于吸烟者仍然到处可见,这就意味着,不能忍受烟味或者不喜欢吸烟的人,不得不生活在吸烟者的环境中。他们如果不想遭受烟雾之害,只好不去剧院、饭馆,不去乘飞机旅行,也别坐在接待室和等候厅里。
每支香烟所产生的烟雾有四分之三直接进入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环境之中。瑞典有一本名叫《若想感觉良好,你就戒烟!》的书中写道,在吸烟房间中的人虽然嘴上并不叼着香烟,他们同样冒着损害健康的危险。
此外,烟雾中含有芘类物质,具有致癌性能。加拿大科学家的调查表明了这种物质在各种不同环境和场所中的含量,可见下表(单位:每立方米空间中十亿分之一克):
美国城市中平均 七
温哥华市(加拿大) 四十三
某种集会场所 五十四
剧院休息室 二百
自动游乐机厅 四百五十
夜总会 六百九十
一个吸烟者的小办公室 七百六十
瑞典新闻记者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知道,在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场所,这种物质含量的指标,远比加拿大科学家记录到的指标还要高。
现在支气管炎与肺癌等疾病的流行,是四十年代与五十年代吸烟者增长的结果。那时候香烟的消耗量远比今天要少得多。现在开始吸烟的人的年龄更小。瑞典十六岁的青年中,男的百分之二十五吸烟,女的百分之四十吸烟。事情很清楚,青少年吸烟没有好处。如果象目前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末其后果是严重的,到了九十年代,上了年纪的人患支气管炎与癌症的人数可能大大地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