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煤炭部要求全国煤炭广大职工行动起来
在煤炭生产质量上打好三个进攻仗
本报讯 最近,煤炭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全国煤炭职工行动起来,迅速掀起打好质量进攻仗的新高潮。
会议要求煤炭生产在质量方面打三个进攻仗。一是打好提高煤炭质量进攻仗,努力把煤炭含矸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继续降低商品煤灰分,力争煤质比去年升半级到一级。二是打好提高采掘工程质量的进攻仗。要求采掘工作面消灭不合格品,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三是打好提高设备维修质量的进攻仗,大型固定设备力争台台完好,各种设备完好状况要进一步改善。对基本建设工程要求消灭不合格品,大力提高优良品率,对其他产品质量也提出较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会议要求各单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扎扎实实进行质量教育,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第二,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提高质量的竞赛。第三,要进一步整顿和加强质量管理,认真搞好“全面质量管理”的试点工作。第四,搞好总结评比,要按照国家《优质奖励条例》,把优质产品评定出来,把在质量方面有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出来。
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用典型说话,以点带面,推动全盘。


第1版()
专栏:

对现有企业产品分类排队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佛山市工业调整抓得好上得快
经过调整,该下的下,该上的上;产品对路,质量升级,品种增加;上半年适销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多至一倍以上
本报讯 记者谢荣镇、丁根喜报道:广东省佛山市把工交企业的调整同增产节约紧密结合起来,使全市工业生产在调整中有了新的发展,形势一月比一月好。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每月为五千零四十八万元,四月份上升为五千二百二十九万元,五月份又增长为五千六百一十三万元,六月份达到六千二百一十一万一千八百多元。适销对路的电视机、纸张、千层锁、元钉、布伞、瓷碗、汽车调节器等产品的产量,今年上半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多至一倍以上。
今年初,佛山市一部分企业出现了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一些工厂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的局面。为了查清原因,中共佛山市委、市革委会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带队,对全市一百六十二个工厂的九百八十七种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产品中畅销的只有二百七十二种,销路一般的有五百二十七种,还有一百八十八种则是无人问津的滞销品。
这就说明,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不对路,质量差,品种少,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佛山市委和市革委会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胆地、有步骤地对企业进行调整。通过调整,使产品对路,质量升级,品种增加,生产发展。
佛山市委和市革委会专门成立了工业调整规划办公室,对现有企业的产品进行分类排队,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对市场需要的畅销产品,积极采取措施扩大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对销路一般的产品,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并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限期把质量促上去,把成本降下来,进一步打开销路;对质次价高的滞销产品,坚决停止生产,转产其他适销对路的产品。例如,佛山市化肥厂建成后,产品质量低劣,成本高,亏损大,投产一年就亏了三百多万元,相当于这个厂的全部投资。这次调整中,佛山市委、市革委会果断地把这个厂关闭了。佛山市第二制锁厂既生产千层锁,又生产汽车调节器,两种产品销路都很好。但由于厂房、劳力等条件的限制,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次调整中,市领导决定把汽车调节器分给产品滞销的工厂去生产,第二制锁厂则集中力量生产千层锁。这样调整后,整个五金电器行业的生产都打开了新局面。到六月底,这个行业不仅把年初由于产品淘汰、减产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一百七十九万元补了回来,而且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加收入四百六十三万四千元。
佛山市委和市革委会强调,在调整中,不仅要使产品适销对路,而且要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新品种,在质量上求生存,在品种上求发展。为了改革老产品,研制发展新产品,全市许多企业成立了专门研究试制新产品的班子。上半年,全市试制和投产了一百七十类、四百一十四个新的花色品种。佛山市纺织系统试制成功的一百八十七种新产品中,有七十五种已经投入成批生产。第一季度,商业部门只向这个行业订货四百三十万米,相当于这个行业生产能力的百分之六十六。后来他们带着新产品到群众中征求意见,群众非常欢迎。商业部门也扩大了订货,订货合同猛增到一千二百多万米。许多纺织厂由原来的“吃不饱”变为“吃不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对于适销对路的老产品,各企业也认真从产品的性能、工艺、材料、花色品种和外观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千方百计把质量搞得更好。今年上半年,佛山市考核的五十六种主要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计划要求的有四十四种,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有三十五种。


第1版()
专栏:

切实改变不合理规定 大办集体所有制企业
福州市多数待业人员得到安置
改善了群众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
新华社福州七月二十三日电 到六月上旬为止,福州市已安置待业人员一万九千五百五十六人,占待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点八;其中青年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人,占待业青年总数的百分之八十点八。
福州市安置待业人员,除少数通过招工补员、劳力更新等方式安置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外,其余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安排在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组织各种劳动服务队,承担国家基建的土木工程或短途运输;二、发展各种服务行业,全市办了代营食堂一百一十六个,托儿所一百三十个,简易旅社八个,简便医疗站四十一个,流动服务车十九辆,以及许多修配服务点;三、兴办各种生产场、组,全市办了六百八十三个生产场、组,拥有资金一千六百九十五万元。
安置待业人员的工作,是在福州市委、市革委会领导下进行的。今年初,市委建立了安置待业人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市、区劳动服务公司和街道劳动服务站。为了扶助这些集体事业的发展,福州市委、市革委会作了若干规定,如:新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在三年之内,不向国家纳税,以解决这些劳动组织初办时经济上的困难;改变过去关于非交通运输部门不能承包装卸任务的规定,决定市、区劳动服务公司或街道劳动服务站可以承包国家的装卸任务;代营食堂的粮、肉、油和煤等供应,都由有关部门给以解决;在劳动保护方面,有条件的单位都享受与国营企事业单位同样的待遇。
全市大批待业人员的就业,改善了群众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现在,新就业的人员工资一般是二十到三十元,高的四十到五十元。市内三个城区今年第一季度的民政救济费已减少近百分之二十,全市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二十一个无救济对象的居委会。今年一月到五月,各街道居民储蓄款也增加了。安太街道隆普居委会有一户六口之家,过去靠政府救济,现在全家有四人进场、组工作,每月工资收入一百六十多元,最近买了自行车和手表,生活有了改善。
过去,一些待业青年成为学校管不着、家庭管不了、街道管不住的“三不管”的人,不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安。现在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生活上有安排,政治思想上也有人帮助教育。如奋斗居委会女青年徐素华,过去长期流浪在社会上,父母管不了,要求送去劳教。后来,徐素华进了麻绳厂,该厂指定专人对她进行教育。现在,她有了明显的转变,生产上表现好,受到表扬。
福州市把大批待业青年安置后的好处,归纳为
“四个变化”和“六个有利”。“四个变化”是:闲散人员变成了有组织的职工;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依靠别人生活变成了自食其力;消极因素变成了积极因素。“六个有利”即: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有利于居委会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1版()
专栏:

通辽双泡子电厂破土动工
据新华社长春七月二十一日电 东北电网又一个新的火力发电站——通辽双泡子电厂最近破土动工。
双泡子电厂设计装机总容量为八十万千瓦,正在进行的第一期工程将安装两台二十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这座电厂是国家规划以霍林河煤田的褐煤为发电燃料而兴建的一组发电厂中的第一个。在霍林河煤田建设初期,它将通过高压线路给煤田的开发输送动力。


第1版()
专栏:

马头电厂正加速扩建工程
据新华社石家庄七月二十一日电 河北省马头电厂今年四月份开始为安装一台二十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进行扩建。现在主厂房已经盖好,锅炉主体的吊装基本完毕,开始安装汽轮机和发电机。一百零六米高的大水塔和一百八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正在昼夜施工。马头电厂位于邯郸市南面京广铁路西侧的釜阳河畔,紧靠峰峰、邯郸两大煤矿,燃料、水源供应方便,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兴建大型火力发电站理想的地方。(附图片)
一座大型热电厂在湖北省荆门县建设起来了。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第1版()
专栏:

捍卫真实性 反对假报道
本报评论员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我党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起码常识。我们的报纸、通讯社和电台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在“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讲真话,写实事,不弄虚作假,是我们新闻战线在长期革命斗争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严肃的职责,也是我们克敌制胜、取信于民的力量之所在。
虚假浮夸的报道,违反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为我们历来所反对。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反对“客里空”,维护真实性,就是整顿文风、改进报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至今仍不失为讨伐假报道的锐利武器。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新闻战线拨乱反正的步步深入,不少报纸把反对弄虚作假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恢复和发扬了党报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在,口头上未必还有人会公然反对真实性,虚假浮夸的报道也已大为减少,但是在实践中,虚假的或部分失实的报道,仍然不时出现在报纸上,象绿茵茵的稻田里混杂的稗草,令人生厌,理所当然地引起读者的责备和反对。这很值得我们警惕!
此类“稗草”,共同之点,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细察其状,却也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捕风捉影,虚构情节,以假冒真。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本报刊登的《安徽以引江打井为中心大兴水利》一稿,就有多处失实:把只是部分完工的水利工程,说成是已经全面建成;把临时性工程同基本建设工程混为一谈;把不是“去冬今春”干的事,也记在“去冬今春”的账上,夸大“去冬今春”水利建设的成绩。其中有一段说:“从去年十二月下旬起,四万多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又冒着严寒在无为县凤凰颈开始建设永久性的大型排灌站。”其实,当时这个工程尚未开工,又何来“四万多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本报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登的《起家的“秘诀”》一稿,提到江苏无锡县东湖塘公社“用麦秸制成了硝化棉”,“生产出了各种赛璐珞产品”。外地的读者看了报道颇感兴趣,千里寻访,追根究源,原来竟是虚报。这个公社只不过在“玻璃瓶里搞了点试验”,至于生产“各种赛璐珞产品”,连试验者都说:“那是吹牛”。
主要事实报道失实,影响极坏;细节报道失实,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是涉及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经历,更应字斟句酌,决不能把道听途说当作定论写进去。《壮族儿女继续长征》(载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关于韦拔群烈士牺牲的情节就违反历史事实。通讯是这样描写的:“临刑前,他勉励妻子要坚信党的事业必将胜利,坚持斗争下去。说完,他轻轻摘下自己胸前的一颗扣子,托付妻子交给党,作为自己最后的党费,昂然走向刑场……”。事实上,韦拔群同志是在病中被叛徒枪杀牺牲的。这种离开事实的“艺术渲染”,在通讯报道中是根本不允许的。
二是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局部为全局。明明是正在进行的工作,却描绘得“善始善终”了;明明是八分成绩,却硬要说得“十全十美”;明明是有增有减,却偏要写成“社社队队都增产”;明明是偶尔几天市面上蔬菜多了一点(有的甚至是为了迎接“检查团”、“参观团”光临,或是为了迎接记者采访临时摆出来的),却被渲染成“淡季不淡”、“一派兴旺景象”;明明只在几个点上进行了某项工作,有的同志一下子就写成全县、乃至全省普遍这样做了。这种只有个别例子就作全面文章的现象,在综合报道中更是屡见不鲜。本报今年二月七日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某县发动全县人民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六十个问题。其中说道:“县委正发动全县各行各业、各个社队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讨论。”还说“这次讨论生动活泼,群众情绪热烈”,“全县人民的注意力正被这一讨论集中到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上来”。其实,这个县委提出的那些问题,不过是在社、局领导干部中和个别公社讨论过,并没有在全县群众中广泛讨论。消息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议论,有的公社干部说:六十个问题是啥内容,我们怎么不知道?去年一月八日,本报发表报告文学《唱支歌儿给党听》,介绍解放军某部一医助用针灸治好了聋哑病人,由于部分重要情节失实(针治技术不成熟),使很多远道求医的病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去。因来者日甚一日,部队政治处不得不要求登报通告读者,停止来部队求医。这类夸大其实、刻意拔高的报道,在当地群众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不满,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三是报喜不报忧,把虚说成实,甚至将缺点报作成绩。例如,有的工厂用拚设备的方法完成了生产任务,或者仅仅是达到了数量指标,完成了产值任务,就不顾其他几项经济指标完成得如何,登报表扬,甚至大作“开门红”、“献厚礼”的文章。又如,一项工程虽然已经竣工,或者因为动力不足,或者因为原料不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正常投入生产,发挥效益,这本来应该吸取教训。但是一到报纸上,就只见竣工的喜讯,不见难以投产的教训了。再如,本来倒也确有其事,如实写来,读者自然乐于接受。只因添油加醋,发挥引伸,滥用了一些“高级形容词”,反而弄巧成拙。广大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最讲实事求是的,赞扬自己的话讲过了头,变得不真实了,他们也不爱听。
诸如此类虚假的、或者不尽真实的报道,在其他报纸的版面上和电台的广播中,也是有的。
新闻报道虚假浮夸,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它败坏党的作风,影响党的信誉,危害党的事业,我们吃它的苦头实在太多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无产阶级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他们继承“新闻就是谎言”的法西斯衣钵,公开打出“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事实要为政治服务”的反动口号,大搞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的“造谣新闻”、“阴谋通讯”。在他们掌管的报纸上,假典型、假事件、假经验不胜枚举。这个历史教训,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
这两年多来,新闻战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整个报纸宣传工作摆脱了林彪、“四人帮”的控制,在反对假报道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广大读者对我们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肯定,表示欢迎。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它同医治林彪、“四人帮”造成的创伤一样,并非一举手之劳,而需要我们进行坚韧的战斗,做出不懈的努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经济宣传在报纸上的比重越来越增加,保证经济宣传的真实性,杜绝经济宣传的假报道,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正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过去报纸宣传增产节约运动是有成绩的,但也有教训。教训之一,就是夸大典型,虚张声势,大轰大嗡,助长盲目性。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来组织经济宣传和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为打好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第一个战役,鼓实劲,传真经。
为了纠正弄虚作假的歪风,要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大力加强新闻必须真实的宣传和教育。出现虚假报道,作为新闻工作者本身来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闻战线,至今仍有一些同志对“什么是新闻”、“应该怎样写新闻”了解不多,对新闻必须真实缺乏深切的感受,搞不清写报道与搞创作的区别,甚至用虚构情节、“合理想象”来弥补材料之不足。也有些同志对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采访当中浅尝即止,偏听偏信。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明知故犯。有的为了一鸣惊人,沽名钓誉,信手写来,只求见报,不顾事实。有的“帮八股”流毒尚在,随“风”为文的恶习未改,只要一听上面有了“新精神”,就赶快找印证,套例子,往事实上贴标签;“风向”一变,又赶快“扭角度”、“改路子”。于是,同一件事,今天被说成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绩,明天又被说成是贯彻执行那个精神的成果。事实就象一块胶泥,由他们随心所欲地捏来捏去。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编者该调查的不调查,应核实的不核实,凭主观臆想,大笔一挥,随意增删,也是造成新闻失实的一个原因。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认真整顿作风加以解决。
反对假报道,不光是新闻工作者的事情,它也与党的各级领导密切相关。文风反映党风,文风不正,正是党风不正的一种表现。有些虚假报道,不是记者或者通讯员写虚假了,而是有关党委的某些领导人有意弄假。他们喜欢隐恶扬善,总愿报喜不报忧,对记者、通讯员写本地区的成绩,不管抬得多高都同意,对报道本地区的缺点、错误,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让登报。他们把新闻报道作为自我吹嘘、骗取荣誉的手段。有的得知上级要来检查,记者要来采访,就事先打招呼,精心作安排,看什么现场,介绍什么情况,早就布置好了,使你“不识庐山真面目”。有的见不到报纸上登自己单位有成绩的新闻,就对搞通讯报道的同志施加压力,甚至示意手下的“笔杆子”弄虚作假。当某一假报道被读者揭发出来,报社派人进行调查时,有的不是知错改错,而是一再留难,庇护错误,希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一错再错。特别使我们感到棘手的是,有些地方派性严重。他们不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组织宣传报道,而是从“派”的利益出发决定写什么稿,发什么稿。编辑部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的详细情况,有时就表扬了不该表扬的单位,批评了不该批评的单位;当编辑部派人去调查,要根据事实进行更正时,他们又设法阻挠,不愿把真象告诉读者。有的领导同志,说了错话,做了错事,明明是自己叫记者、通讯员把错事写成了好事,经读者揭发以后还坚持错误,不准更正。类似这样的问题,值得引起全党的重视和警惕。
我们承认有与事实不符的假报道,并且不留情面地在报纸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弄虚作假的坏作风,这是我们应有的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也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观的重要标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读者对报纸的爱护和监督,是帮助我们新闻队伍扫除这种不正之风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人民日报》热忱地欢迎各级党组织、各兄弟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给我们以支持、帮助和监督,协助我们把反对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防止假报道,力求杜绝假报道,象农民除草那样,把假报道从新闻园地里不断铲除,连根锄掉。


第1版()
专栏:来信

一篇失实的报道人民日报社编辑部:
你报五月二十三日第三版《党的生活》专栏里刊登的《为什么不顾抗旱用水洒马路?》一文,与事实不符,现特向你们作一反映。
解放军某部李生杰同志在此文中说:“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我出差去苏北一个县。当时苏北平原久晴无雨,一路上看到社员们都在抗旱。但是来到这个县城,在围山几公里长的县城柏油马路上,看到的却是一片水晶晶的景象……我问当地的一位干部才知道,原来是地委的负责人要来这个县,县委的领导同志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特意派人在柏油马路上洒了水。”(李生杰同志这封信同时给《新华日报》寄了,该报社曾打电话到我县调查核实,故知作者所指的即是我们县。)据调查了解,三月二十五日地委负责人根本没有来我县。去年十一月省革委会交通局调拨给淮阴地区公路管理处一辆洒水车,后来地区公路管理处又把这辆洒水车调拨给我县养路工区。为了保护公路路面,养路工区经常使用洒水车在公路上洒水,这完全是他们的正常工作。县委从来没有通知养路工区洒水,更没有“特意派人在柏油马路上洒了水”迎接上级领导之事。
李生杰同志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听到风便是雨,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违反了新闻报道要真实的原则,给党报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造成不良影响。李生杰同志的这种做法应引以为戒。
李生杰同志的稿件有明显失实之处,但你报编辑同志不调查,不核实,草率地把它刊登在《党的生活》专栏里,这是很不慎重的。我们衷心地希望你们从中吸取教训,在新长征中更好地发挥党报的作用。
中共江苏省盱眙县委办公室编者的话:
盱眙县委办公室来信指出,本报五月二十三日第三版《党的生活》刊登的《为什么不顾抗旱用水洒马路?》一文,与事实不符。经调查了解,盱眙县委办公室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诚恳地接受批评,并在今后工作中引以为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