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新长征路上英雄辈出

劳动英雄王仁宽帮助别人赶超自己
黑龙江省劳动英雄、丰林林业局汽车司机、共产党员王仁宽,热情鼓励和积极帮助别人赶超自己。
王仁宽今年四十三岁。他一九七七年驾驶的解放牌运材汽车,年效率达到三十二万五千九百九十九立米公里,比国家规定的生产定额多七万五千九百九十九立米公里。一九七八年又增加到三十二万六千多立米公里。今年第一季度单车效率超过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去年,他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劳动英雄。
为了使更多的青年超过自己,王仁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优质、高产、安全、低消耗的“秘诀”传授给他们。在运输过程中,他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每次出车,总打发别人先走,自己排在后头,路上碰到别人的车出了故障,他总是停车帮助修理。
丰林林业局各级党组织高度赞扬和评价王仁宽的共产主义风格,加强了对比学赶帮超活动的领导。全车队形成你追我赶的热潮,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一九七八年全局平均单车月产量,比一九七七年提高百分之六十一点三,今年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六点一。


第2版()
专栏:新长征路上英雄辈出

劳动模范马丽娜所在小组八名挡车工
织造万米亚麻布无次布
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马丽娜所在的小组,十名挡车工有八人实现了织造万米亚麻布无次布。
这个小组是哈尔滨亚麻厂织布车间乙班细布二组,全组十名女工都是一九七二年以后入厂的。她们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敢闯敢干。去年马丽娜一马当先,实现了织造八万米无次布,创这个厂建厂二十七年来没有过的好成绩。小组的姐妹们十分高兴,在组内赶超马丽娜,组外远学上海的毛信贤,大家你追我赶,力争上游。马丽娜在今年头五个月,除外出开会占去一些时间外,又实现三万一千米无次布。入厂仅一年半的王秀民,学赶马丽娜,今年做到了三万二千米无次布。马丽娜的徒弟、入厂刚满十个月的忻建军,在师傅的帮助下,以四万三千米无次布的优质高产纪录,走在全组前列。赵景芳、李玉凤、孙玲、杜玉芹、程世云五人,也先后取得万米无次布的成绩。现在,她们正在不断扩大战果。


第2版()
专栏:新长征路上英雄辈出

农机革新能手冯华南
冯华南是江苏省射阳县黄尖农机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几年来,他在上级科研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研制和革新了十多种农机具,为实现中国式的农业机械化作出了贡献。
江苏农村有很大一部分社队实行粮棉间种套作。粮食未收,就种棉花,棉花未收,又种粮食。长期以来,手扶拖拉机不能到棉田里耕作,机手只能望棉田兴叹。老冯和黄尖公社新同大队革新小组的同志,采用改装手扶拖拉机轮鼓、抬高机架的办法,使手扶拖拉机开进了粮棉套种的田里,进行开沟、播种、中耕等作业。
“化不化,就看尾巴挂不挂。”冯华南试制出了一套拖拉机后面的挂机具,使耕、翻、耙、种多道工序一次完成。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新长征路上英雄辈出

谢玉珍售票九十四万张无差错
西安铁路局西安车站售票员谢玉珍,从一九七二年一月到今年四月,售票九十四万张没有发生差错,创造了全国铁路售票的最好成绩,先后受到西安车站、西安铁路局和铁道部的十多次表扬和奖励,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她“红旗标兵”的称号。
谢玉珍一九七二年由车站服务员改任售票员。为了尽快掌握售票业务,她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把所有办理售票业务的站名和票价分类归纳在一起,记在小本上,装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念,直到背熟为止。现在,她不仅记住了西安始发的六十趟火车的一千二百多个车站的站名、车站顺序、停车时间以及里程和票价,还记住了全国铁路示意图上的四百二十七个大站的站名。在几次业务考核中,基本做到有问必答,准确迅速,并创造了用五分十五秒画出全国铁路示意图的好成绩。


第2版()
专栏:新长征路上英雄辈出

上海、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色织操作能手在进行记时打结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树源摄


第2版()
专栏:

夏粮增产副业增收 结合预分再讲政策
广济县花桥大队干部社员认识到:三中全会制订的农村经济政策,条条合下情,得民心,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好政策。
本报讯 今年开春以来,湖北广济县花桥大队认真落实三中全会制订的各项经济政策,出现了政治安定、思想活跃、生产发展的新气象。干部和社员普遍认为现行经济政策,“好得很!”但也有少数人怀疑这些政策“右了”、“偏了”。
大队党支部决定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讨论。
实践最有说服力。三中全会以来,社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得到保护和尊重,瞎指挥风刹住了,县、社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能从实际出发指挥生产。六队队长陈细德说:“过去队长不好当,夹在中间受窝囊气。今年不一样了,落实作物种植计划时,大家讨论,因地制宜地定,既跟国家计划对号,又跟本队条件合拍,社员满意,干得痛快,夏季又是大增产。”
今年,这个大队普遍实行了定面积、定产量、定成本、定工分和超产奖励的“四定一奖”制度,对各企业单位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大家说,实行这些责任制以后,干部和社员对集体的责任心越来越强,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也越来越好,劳动效率高,今年夏收,全大队队队增产增收。三十二个企业单位,全都产值增、利润增、成本降。全大队油菜籽产量比历史最高的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夏粮总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农副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其中企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三。
在分配上,他们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农历端午节前就抓了预分兑现。社员陈有金,全家七口人,四个劳力,进现金一百零八元,食油八十斤。他说:“以往多收不能多分,多劳不能多得,有劲也不想使;现在讲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怕农民富了,谁都巴不得把集体事业办好。”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参加正当的集市贸易的政策也很得人心。社员都说:林彪、“四人帮”横行的那些年头,天天割“资本主义尾巴”,闹得人心不安,鸡犬不宁!现在,发展大集体,允许小自由,猪、鸡、鸭、鹅、兔都养多了,市场也搞活了。不少社员还举出实例,证明农副产品提价、征购和奖售政策的落实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个大队仅是交售粮、棉、油、猪、鱼这五项,就增加收入八万六千九百元,每人平均二十九元。全大队交售油料四万二千斤,超额完成了任务。交售肥猪三百二十八头,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四。
这场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干部和社员认识到:三中全会制订的农村经济政策,条条合下情,得民心,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好政策。原来怀疑政策“右”了的同志,决心肃清流毒,坚决按党的政策办事。最近,大队党支部结合夏收预分,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向干部、社员进行政策的再教育,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军工企业生产民用产品大有可为
华国锋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军工企业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军用产品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多生产一些民用产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是军工企业打好四个现代化第一个战役、大搞增产节约运动的重要措施。
军事工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军用产品。但是,军事工业有一部分储备生产能力,如果不生产民用产品,生产能力就得不到发挥。这些年来,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军工内部许多比例关系失调,企业之间、工种之间忙闲不均,一些单位生产任务不足,闲工很多。因此,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大力生产民用产品,支援国内外市场,是军工企业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且这样做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增加积累,改变生产条件,适当改善职工生活,促进企业更好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军民结合的方针,是促进军事工业发展的方针,使军事工业既能适应战时需要,也能适应平时需要,是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绝对不是一个权宜之计。
“不是不想干,就是没条件。”这是一部分军工企业领导对发展民用产品的看法。其实,条件是充分的。经过三十年来建设,军工企业的设备数量比较多、品种比较齐全,性能也比较先进,生产条件比较好。而且军工企业的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员的比例大,同时,许多军工企业有重视产品质量的光荣传统。
这些都是军事工业生产民用产品的有利条件。有些军工企业顶着困难上,派出专门小组到各部门、各地区了解市场需要,创造条件,大干快上,使民用产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有些企业研制成功并成批生产了气流纺纱机、彩色印刷机、动平衡机、硬质合金块规、液氮罐、空调器、高档开关、摩托车等一大批质量好的产品,有的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有的成了名牌货,得到了国内用户的赞誉,进入了国际市场。事实生动说明,军事工业组织民用产品生产确实是条件很好,大有可为。
军工企业由单纯生产军用产品到军民结合,是一个重大转变。除要继续解决思想认识外,还要大力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军工企业生产民用产品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
要认真搞好产品选型。选型准确与否,关系到民用产品生产的兴衰成败。根据军工特点,首先要选那些军民通用的产品,努力扩大军用产品的使用范围。有些军用产品本身也可民用,有些只要稍加改进,即可民用。这样,易收事半功倍之效。其次,要选工艺相近的产品,充分发挥本单位工艺技术特长。比如军用飞机厂可以生产民用飞机,军用造船厂可以生产民用船只,坦克和军用车辆厂可以生产拖拉机和民用车辆等等。第三,要多搞能发挥现有设备能力的产品。某些民用工业产品需要有大型特殊设备才能制造,如现代建筑中的门窗和房架,运输工具的驾驶舱以及某些大型铸造、锻压加工工件等,而军工企业在这方面拥有优越的条件而设备利用率一般都很低,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第四,要搞那些难度大、精度高、市场短缺、销路广、原材料来源多的高档产品和耐用消费品,特别要在我国缺门短线的产品上狠下功夫。
对民用产品也要象对待军用品那样,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从产品设计、研制、生产到出厂,都严格要求,务求产品性能良好,可靠实用,外形美观,努力在国内外市场上创“名牌”,树信誉。
孟赤兵 孙广运 棠 丁


第2版()
专栏:

南平造纸厂坚持建设原料基地
文化大革命以前营造的一万多亩松树,现已成林。现在,正在进一步研究规划,部署力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林纸联合企业
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省南平造纸厂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已经取得初步成绩。目前,一万六千多亩松树已经成林,其中引种的两千多亩速生的美国南方松,长得茁壮挺拔。
南平造纸厂是我国造纸行业中的一家重点工厂,每年要耗用二十万立方米的木材原料。为了确保造纸原料有稳定来源,这个厂从一九六三年就开始投资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共营造了一万多亩马尾松。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许多制度被搞乱了,这个厂造纸原料基地的建设也停了下来。粉碎“四人帮”后,厂领导加强了对林业基地的领导,在林场建立了党支部,增加了林场职工,国家也增拨了这方面的投资。今年,他们已自繁自育了五十多亩苗圃,计划造林一万五千亩。
南平造纸厂认真总结过去办原料林基地的经验,继续采用厂办林场、自营自管和厂社结合、合作造林两种办法。凡属国有的宜林荒山,他们就采取自己营造的办法;对属于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他们则采取厂社结合、合作造林的形式。在与社队合作造林中,还具体规定了社队林场与纸厂结合,统一经营,国家投资,社队投工,山权不变,林权归厂,对口供应,收益分成等办法。这样,不但会促进林业的发展,保证纸厂长远的原料供应,而且有利于壮大社队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
目前,南平造纸厂正在进行扩建,扩建项目投产后,新闻纸的生产能力将增加一倍,年消耗木材将达到四十多万立方米。最近,福建省林业局决定,把南平造纸厂附近的数十万亩松林和宜林地划归纸厂,作为他们的固定造纸原料基地。现在,这个厂正在进一步研究规划,部署力量,加快造纸原料基地的建设,要逐步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林纸联合企业。


第2版()
专栏:

游客赞赏北戴河海滨旅游
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开业以来,已接待来自英美等地游客和港澳同胞
新华社北戴河七月十五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永金、通讯员石春贵报道:盛夏已到,正是旅游旺季,我国第一个旅游企业——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今夏正式开业以来,已经接待了一批批来自英、美、日、法、西德、瑞典、泰国等地的游客和港澳同胞。他们用不同语言称赞旅游公司的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和妥贴的游览安排。
几位日本游客说,在北戴河,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好象在日本国内旅行一样。两位美国客人在感谢信上写道:感谢你们,亲爱的中国朋友!你们对我们非常友好!
一位西德客人登上联峰山顶的望海亭,俯瞰北戴河全景,兴奋地说:这地方太好了,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有的游客登上东山鹰角亭,眺望秦皇岛外打渔船,顿觉心胸开阔。一位瑞典客人感慨地说:身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的意境。许多游客在北京登八达岭长城时,望不到长城的尽头,在这里登上“天下第一关”,却看到了万里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位美国老人说:我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看到长城的起点。离山海关不远的孟姜女庙,曾被“四人帮”一伙破坏,现已整修一新,向国内外游客开放。位于北戴河西北群山环抱中的“燕塞湖”,山青水碧,客人们乘艇游湖,婉如置身南国漓江山水间。一批美国游客高兴得在艇上唱起歌来。几位日本客人则一面拍照,一面高兴地说:这么美丽的湖光山色,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极好的自然风景画。
为了使客人们旅行生活愉快,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各宾馆准备了各种可口的饭菜。当厨师们主动向客人征求意见时,不少客人翘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饭菜可口,味道好极了!”有的外宾还亲自到厨房向厨师表示感谢。
在参观游览间隙或中午饭后,游客们可以到浴场进行海水浴或日光浴,各浴场为客人们支起了绚丽的五彩阳伞,准备了各种冷饮。
旅游客人在北戴河逗留的时间虽不长,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客人在要离开时都激动地表示:很舍不得离开这里,明年夏季一定再来。


第2版()
专栏:

饭店工作是一门科学
——旅游杂谈
饭店,是发展旅游业重要的一环。从规模上说,饭店能限制或者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你有多少床位,才能接待多少游客。从体制、管理和服务方面说,饭店工作的好坏,常常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发展水平。这里边有许多学问值得研究。就说床位和游客的关系,你的床位尽管比我的多,但你接待的游客可能比我还要少,这就涉及到企业管理问题。
饭店工作是一门科学,中心是企业管理。
先说规模和建设。造多大的饭店为好?首先要从企业管理上考虑。
法国旅馆协会主席布尔索建议我们不要造太大的饭店。根据他的经验,饭店造大了,管理困难。与其建一个一千床位的大饭店,不如建两个五百床位的中型饭店。法国所有饭店共有一百五十万个床位,五百床位的中型饭店占饭店总数的百分之九十。法国前几年造了几家拥有一千多个房间的大饭店,据说服务都比较差。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
造饭店,设计要合理,经济上要合算,使用要方便。一切都要讲究节约。许多国家的朋友都认为,我们饭店的房间过于高大,是个浪费。中国传统以高大为有气魄,但是,自从有了空气调节设备,高大就没有必要了。外国朋友说:太高大了,人住在里面显得空虚;矮一点,不但节约材料,旅客在心理上反而觉得温暖。房间的设备应该是简单、舒适、实用,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同我国的情况相比,国外很重视卫生间,设计得很考究。我们的卫生间,一般都很窄小,有的没有淋浴喷头,洗脸池也嫌小。这些都是设计上需要改进的。
旅行者的习惯、兴趣、需要各不相同,饭店也应该各式各样。没有必要都盖成豪华的饭店。许多国家都是根据游览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建造各种类型的旅馆,如旅游新村、食宿客栈、野营地、山上棚屋、帐篷旅馆等等,也别有风味。只要干净,方便,服务好,同样受到游客的欢迎。
一下子造许多饭店是不可能的。当前,关键是挖掘现有的饭店、各种招待所、高级别墅的潜力。与其让有些房子在那里空着,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起来为国家争取外汇呢?
其次说到管理。“看一个饭店是否先进,一看设备,二看人材。”这是美国朋友的看法。所谓人材,就是人的管理水平,包括服务质量。两者相较,管理比设备更为重要。东南亚有些国家的饭店有先进设备,又很强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旅游者感到宾至如归,因而深受欢迎。
我国许多饭店设备并不差,关键在于管理。日本朋友举西安某饭店为例,认为这样的住房条件在日本也是不多的;但是它的管理和服务,如果在日本,连开门的权力都争不上,更不要说与同行竞争了。比如,暖气不经常有,洗澡的热水不能保证供应,墙壁的漆皮卷裂,室内卫生和服务员的态度都不能令人满意。所有这些,都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现代化设备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外国旅游者能够理解,但是,一些工作中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领导者就不能辞其咎了。
至于服务,一位法国朋友讲得很好。他说:我们很理解,一家饭店,为来自全世界的并且不断提出各种特殊要求的外国人提供服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笑却能解决许多问题。就是说,态度和蔼、亲切,即使某些问题不能解决,旅客也能谅解。可是,在我们有些饭店中,旅客常常碰到冷冰冰的面孔。
饭店工作有零碎烦琐的一面,做好了也不容易。管理者应该从每一件小事抓起。看来是小事,却与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件大事密切相关,这是许多从事旅游业的外国朋友们的共同看法。
最后说到人员的培训问题。国际旅游事业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重视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这是办好饭店必不可少的。既然饭店工作是一门科学,就要有懂这门科学的人来干。那种以为随便什么人都能当一个饭店经理或服务员的想法,是办不好饭店的。
本报记者 丛林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