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对现代黄金狂者的审判
方萱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历史却似乎往往会重演。四、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为了掠夺黄金,占领了大片土地,杀死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当时的一个西班牙传教士拉斯·加沙斯曾经这样说过:“有一条从西班尼奥拉(即现在的海地岛)开往卢克莱西亚(古巴—海角)的船,航行不带罗盘仪,而看海上浮沉的尸体来定方向。”四百多年过去了。今天,一只不带罗盘仪而航行在南中国海的船,不是也可以看着漂浮在海上的越南难民尸体而驶向越南吗?越南当局就是这样把中世纪的残酷搬到了二十世纪!
无论过去漂浮在美洲大陆沿海的印第安人的尸体,还是今天漂浮在南中国海的越南难民的尸体,都是新老掠夺者追逐黄金的罪证。当年老殖民主义者在美洲通过种族灭绝而贪婪地掠夺的黄金,曾为资本主义时代带来曙光。如今,从越南难民身上榨取的黄金,则成为越南霸权主义者侵略扩张的资本。一五三二年十一月,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法兰西斯科·比萨罗从秘鲁坦贝兹登陆,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对印第安人进行血腥屠杀,把秘鲁当时的国王阿塔华尔巴投入监狱。阿塔华尔巴为了获得自由,接受殖民者贪婪的条件:用金子填满他那二十二英尺长、十七英尺宽的牢房。但是事后,背信弃义的西班牙殖民者还是找了一个借口把他烧死。今天,越南当局竟靠出口难民捞取黄金。据说,西贡市现有七十二家“出境办事处”,出境的人每人必须向它交十二两黄金,而其中的八到十两得上交河内政府。据逃出的难民揭露,仅仅在六个月中,越南当局就从驱赶难民中搜刮了二十五亿美元黄金。越南当局与老殖民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更加伪善。他们榨取了黄金之后不是把难民杀死,而是让难民登船离境,表面上是给难民以生路,实际上却让他们葬身大海。
越南当局要那么多的黄金干什么呢?他们并不是为了筹措建设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资金,而是为了孝敬给他们撑腰的莫斯科大老板。现在,苏联为支持越南侵略扩张,每天提供二百万美元的“援助”。越南霸权主义者穷兵黩武的结果,欠了苏联一大笔军火债,需要从难民身上搜刮黄金来偿还。莫斯科在西欧市场上出售的黄金有的还保留着越南政府的标记,就暴露了个中的秘密。
然而,侵略者和压迫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一五三三年西班牙侵略者被智利的民族英雄劳太洛率领印第安人击败。因为侵略者的头子罗·德·华尔第维亚掠夺了数不尽的黄金,印第安人为了“满足”这个殖民者的贪得无厌的欲望,用黄金熔液灌进他的咽喉,让他永远“占有”这些财宝。
今天,越南难民被掠去了黄金,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的难民被夺去了生命,他们本身无力把黄金熔液灌进越南当局的咽喉。但是他们决不会忘记这血海深仇的。今天越南当局到处散布谎言欺人,高唱什么让难民出去是照顾他们,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等等。鲁迅先生说得好,“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今天究竟不是中世纪,越南难民不是孤立无援的。越南当局的罪行激起了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世界人民的正义行动和怒吼形成一条无形的锁链,套上越南刽子手的脖子,把他们拉到人类尊严的审判台前。让中世纪式的黄金掠夺者越南当局,在全世界正义的审判台前索索发抖吧!(附图片)
——瞧,比你的手干净吧? 方成画


第6版()
专栏:中外交流史话

海滨长桥话今昔
房仲甫
到过福建泉州市的人,都会被一座海滨长桥所吸引,而且为之赞叹不已。这就是古今闻名的安平桥,也就是人们传颂中的“五里桥”。
桥的“憩亭”石柱上,有副颇为自负的对联,其下联是:“天下无桥长此桥”。
长桥横跨晋江、南安两县,即古代安海镇与水头之间的滨海深处。它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一一三八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这里,原来是一片浅海滩。为了让更大、更多的海船出入,南宋泉州市舶司就在离岸较远的万顷海涛碧波之上,飞架一道一眼望不到头的灰白色石桥。据文献记载,此桥“长八百十有一丈”,可疏分海潮“三百六十二道”。据实测,桥面宽三至三点六米,桥身长二千零七十米,全用长三至五米(最长者达十米)、宽厚都过半米的条石砌成。当初桥两边还有护栏。五座高大的“憩亭”分立于大桥之上。桥头更有石塔、石将军、石碑刻等。现在大桥中部的一座“憩亭”还在,可容百余人坐息;五层石塔仍存。大桥面目基本保留原状。古代石桥竟有如此之长,且凌驾于大海之上,波碧桥白,确为壮观。当年,这里海潮涌来,一片汪洋,劳动人民或驾舟、或泅水于惊涛骇浪之中,运巨石,架长桥,历经十四年才建成。工程艰巨,可想而知。
长桥,是我国古代泉州港与亚、非、欧海外交通贸易的友谊桥。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宋代泉州诗人谢履在《泉南歌》中所写的这两句,正是当时泉州港的缩影。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空前繁盛。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巴图塔的游记,就说泉州是“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而“府(泉州)南六十里”的安海镇,则是泉州港五大内港中最著名的一个。《泉州府志》说,海舶至,专管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就在安平桥上向海船收税。《安海志》说,古时安海人民就善于漂洋过海:“宋元于今,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
宋、元、明三代,尤其是南宋,数以万计的阿拉伯、印度、叙利亚、意大利的商人、侨民、旅行家和传教士,就活动在泉州港的安海、白奇等内港。至今,长桥一端的晋江县万石峰麓,还有波斯人传教遗迹——草庵摩尼石佛浮雕。长桥实为一座人造港口:桥上车水马龙运货忙;桥旁桅樯如织,帆若垂云。但等借以出洋的东北季候风一到,长桥千帆竞发,远航异国,运去瓷器和绸缎;第二年又乘西南信风满载胡椒、香料、药物等返航。
但是,曾几何时,沧海桑田,长桥依旧,风物犹存,而海岸线却离长桥越来越远了。当年宋代市舶司和地方官员,特为中外商人举行
“祈风”或“祭海”活动的九日山上遗存的十三方石刻,和安海长桥一样,已成为历史陈迹。
如今桥下稻穗飘香,只有桥中心不足五米宽处,海潮依稀可见。因此,据说郭沫若同志在吟咏这一历史文物时,不免有“五里桥成陆上桥”之叹。
解放后,我国新建了一座又一座远比“五里桥”更为宏伟壮丽的大桥,而且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一个个新建和扩建的港口,巨轮出入,迎来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明媚春天。而今长桥所镌“天下无桥长此桥”,就须改为“天下有桥长此桥”了。


第6版()
专栏: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冯中林
提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人们就自然地联想到那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
维也纳是“华尔兹”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因此享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盛誉。
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整个城市座落在维也纳盆地之中。多瑙河象一条彩带,把城市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老多瑙河一段,河水碧蓝,白帆点点,景色秀丽。城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称作维也纳森林。
维也纳之所以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不仅是由于风景的优美,更为重要的是它曾经是欧洲许多著名音乐大师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早在公元十八世纪,维也纳就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吸引着国内外音乐爱好者。它曾是许多古典音乐大师十分向往的圣地。著名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就来到维也纳,在这里完成了许多名作,度过了他的大半生。这位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作曲家,以其充满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代表了当时进步阶层在反动的封建主义重压下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贝多芬在维也纳期间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就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他写这部交响曲的时候,正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拿破仑由一个普通将领一跃而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这时的贝多芬,内心酝酿着热情,开始要运用交响乐的形式来歌颂资产阶级的首脑人物拿破仑。可是拿破仑自己戴上皇冠,称了皇帝。贝多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震怒之极,把写好的总谱掷到地上,久久不许人捡起来。过了很久,乐本发表时,他把原标题“奉献给拿破仑”的字样涂掉了,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在拿破仑失败后,他又写了欢乐的第七、第八交响曲。后人曾把贝多芬誉为“音乐的解放者”。
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在他短暂的三十六年的生命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在那里,他与古典乐派代表之一的海顿结成了真挚的友情。他的许多著名歌剧,如《后宫的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也都是在维也纳期间写成的。所以,维也纳的名字是和许多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今,当人们漫步市区和公园时,不仅可以看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这些著名音乐家的塑像,而且可以发现维也纳的许多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作为音乐名城,这里还有许多歌剧院和音乐设施。
座落在内环城路上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院之一。这座古罗马式的宏伟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勤劳的奥地利人民按照剧院的本来面貌重建起来,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对外正式开放。剧院前厅和侧厅都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墙壁上挂着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的剧照。这是维也纳少数几家只上演歌剧和演奏古典音乐的剧场之一。每年除夕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歌舞晚会,届时国家总统和国宾出席。约翰·施特劳斯的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则是最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
维也纳以它的“华尔兹”著称。“华尔兹”是一种三节拍快速活泼的舞曲,它起先产生于民间,后来才传入宫廷,并流行于欧洲。活泼自由的圆舞曲代替形式拘谨而彬彬有礼的小步舞曲,是资产阶级兴起以后在音乐舞蹈方面对古老的封建主义的冲击,而约翰·施特劳斯则是这种新兴力量的卓越代表。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作圆舞曲四百余首。《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涯》等等是最有名的。此外,他写的轻歌剧《蝙蝠》、《威尼斯之夜》等也为人民所熟悉。矗立在维也纳城市公园的约翰·施特劳斯纪念像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华尔兹之王”演奏小提琴时的动人形象。
在内环城路上,还耸立着维也纳第一个使用电灯照明的华丽的皇宫剧院,这也是一家很古老的剧院。此外,还有维也纳大剧院等十来家剧院和遍布全城的各式各样的音乐厅。每当旅游盛季,维也纳都要举行为期一月的文化节。
近几十年来,维也纳这座文化古城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污染。街头上出现了抽象雕塑、绘画,剧院里上演莫明其妙的剧目和色情的舞蹈。传统的奥地利古典音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现代派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摇摆舞音乐、爆破音乐、滚石音乐等等。但是,尽管如此,健康、雅致的奥地利古典音乐却仍然被多数奥地利人所喜爱,维也纳仍然以“世界音乐之都”屹立在欧洲的中心。(附图片)
“华尔兹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的雕像


第6版()
专栏:

外国的资源回收
陈德彰
近年来,将生产和生活中能重新利用的废旧物资分选出来,加工成原料或产品加以再利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回收物资的品种和数量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涉及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家庭以及每一个人。现在,回收物资已成为一门涉及到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生态学、环境保护、经济学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科学,人们把它称为“无废料技术”。
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管理回收的机构,如美国的废旧物资回收中心、日本的废品管理协会、英国的废品联合会、丹麦的保护自然资源协会等。美国矿业局近几年对美国能回收的物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日本科学技术局调查制定了一个综合计划,进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或利用回收的物资进行生产。
许多国家对回收进行大力宣传。光是有关回收的英文杂志就有十余种。不少国家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回收活动,或者搞“回收日”。一些大学开设了专门研究回收的专业和课程,或定期举办有关回收的讲座或训练班。
回收物资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一个原因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的减少。
由于人类的不断开采,特别是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巨大浪费,自然资源消耗很快。许多国家不少矿藏的贮藏量急剧减少。尽管世界上还有一部分矿藏没有被发现,但是自然资源总不能是取之不尽的。本世纪初炼铜的铜矿石含铜一般为百分之六,由于消耗量很大,目前炼铜工业的铜矿石含铜只有百分之零点六。
发达国家一面感到原料短缺,一面却在大量地浪费。西方汽车成灾,光是美国每年就要扔掉一百多万辆旧汽车,要报废四千万个汽车电池和上亿条轮胎,其中大部分尚未回收利用。大城市的生活垃圾也很可观。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每个人平均每天要产生二公斤左右的垃圾。美国当局每年要处理一亿四千万吨垃圾,英国也要处理二千万吨。有人计算过,全世界每年的城市垃圾中含有铝和铜各三百万吨,铅八十五万吨,锌十二万吨,而目前的回收率只占百分之三左右。
各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的数字则更惊人。以美国为例,每年要产生二十七亿吨,其中采矿工业垃圾十八亿吨。在这些工业垃圾中有大量的物资可以回收。
促使回收迅速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是环境问题。
日益发展的工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三废”(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各国对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问题日益重视。去年美国用于处理工业“三废”的开支高达一百一十亿美元,占了全部工业投资的百分之七。为了减少开支,增加利润,许多企业在研究处理“三废”时,花很大的力量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资,以弥补开支。
现在许多国家都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回收。有的规定,居民在倒垃圾时必须将金属、玻璃、塑料和纸张等东西分开,否则不给运走。有的为居民提供各种分选的容器,有的还给以一定的奖励。英国甚至要求建筑部门在设计住房时,事先考虑增建分选回收物资的设备。
一九七三年,西德汉堡建立了一个废品交换站,专门登记和协助调拨各企业可能提供的废品和需要的废品的品种和数量,业务很活跃。不久,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都相继建立了废品交换站,这些交换站的建立,对回收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不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厂商来说,利润是决定一切的先决条件。回收的意义再重要,在证明能赚钱之前,是没有人愿意搞回收这一行的。不少国家是不得不对回收业进行资助。有的要先造示范工厂,证明有利可图后,才会有人投资兴办。


第6版()
专栏:

狂欢节拾零
李翁
每年二、三月份,各国的旅游者云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狂欢节的胜都,观看
一年一度的狂欢佳节。
顾名思义,“狂欢节”当然是很热闹的了。然而,倘非身临其境,是无法充分理解这一“狂”字的含义的。
看吧,狂欢节之日,巴西举国上下,男女老幼,穿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艳装丽服,或勾画着各种各样的脸谱,或戴着奇形怪状的面具,潮水般涌向街头、广场,或聚集于特意腾空的影院、剧场。无论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是农村的田家茅舍,全都装饰一新。五彩缤纷的彩带、纸屑漫天飞扬;花团锦簇般的旱船、彩车,载着魁梧的狂欢节之王,随着人流缓缓而行。在热烈的乐曲声中,人们轻快地跳起桑巴舞。歌如潮,花似海,把大地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入夜以后,五颜六色的焰火腾空而起,万家灯火齐明。礼花纷飞、华灯灿烂,为节日增辉生色,平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
狂欢节原意为忌肉节,一般在四旬节前三日举行,结束于四旬节的第一日,即圣灰节。但开始的日子各国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国家开始于圣诞节,有的开始于元旦。即使同一个国家,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如西德的慕尼黑开始于一月六日,而科隆却是十一月十一日十一时十一分。
世界五大洲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狂欢节的传统节日。古代埃及、罗马和希腊等地流行的神牛节、农神节、牧神节、酒神节和生殖节可以说是它的前身。这些朴素的民间节日后来发展为纵酒、纵欲和无节制的狂欢,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道德风尚。所以大约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各地被禁止。到了中世纪,在意大利的罗马、都灵、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内容新颖的狂欢节,当时叫泼水节。人们在马路上、广场上和其它公共场所用水盆、水桶和水枪相互射水嬉戏。后来在水中又掺上香料、颜料和乙醚等物,使节日更加闹剧化。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我国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也属此类,但已文雅得多,更富有节日气氛了。十九世纪时,歌舞出现于狂欢节中,到二十世纪它就成为狂欢节的主要内容了。现代的狂欢节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成为许多民族送旧迎新,抒发对春光的热爱、对幸福的憧憬、对自由的向往的重要节日,也是表现各民族优秀的音乐舞蹈的一种艺术形式。(附图片)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街景


第6版()
专栏:

迦太基雕刻欣赏札记
邵大箴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罗丹指的,是外部真实所表现的内部真实,是人的面貌、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思想和感情。
最近在我国举行的突尼斯古代迦太基出土文物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有“性格”的雕刻品。
迦太基位于现在北非的突尼斯。公元前九世纪末,腓尼基人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城市。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迦太基和地中海沿岸各国有密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对古代文明有过重要的贡献。
迦太基人善于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善于从北非土著人民中吸收文化的养料。迦太基的雕刻匠师们把希腊、罗马艺术的写实技巧和理想化的表现手法,把埃及、腓尼基文化的装饰风味,把黑人艺术中具有的粗犷和刚健的美,揉成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公元前七至六世纪创作的陶土彩塑《女人头像》和《笑老人面具》,艺术表现力强,有生活情趣,显示出迦太基雕刻艺术有深厚的根底。公元前三至二世纪,迦太基雕刻反映的社会内容广泛且有一定深度,形式技巧也更加成熟。在马赫迪耶海底发现的一对铜雕《逗笑的矮人》,表现身体畸形的男女艺人,强颜欢笑,在表演歌舞。在这对供权贵者装饰别墅庭院的雕刻中,无名的匠人出色地捕捉了人物瞬间的动势,生动地刻划了对象在特定环境中复杂的思想情绪,微妙地表现了作者对这些艺人的同情和怜悯。(见下图)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迦太基在“布匿战争”中被罗马打败,成为罗马行省阿非利加洲的组成部分。但是迦太基的雕刻艺术,由于普通匠师们继承了传统,发挥了创造性,因此仍然保持了自己的面貌。《农神色列斯像》(公元二世纪下半叶作,云石),是一件把个性化和美化、纪念性和装饰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品。整个艺术形象,从人物面部特征的刻划到具体细节(发髻、衣衫、火炬等)的处理,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研究古代文化的学者们认为它表现的是当时迦太基的皇后,难怪人们称她为“迦太基的美神”。被称之为《维纳斯女神》的云石头像(公元二世纪作),虽说刻划的是女神,其实描写的是一个有性格、有感情的少女。她娇憨活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由于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把握了对象的五官特征和头颈之间的动势,充分发挥了雕刻用体积语言来传达思想感情的特长,并用有绘画效果的鬈发来陪衬秀丽的面庞,使人感到在洁白的玉石中生命在跃动。《黑人柱像》和《努比亚人柱像》(公元二世纪作),是用黑石灰岩雕刻成的。材料的色泽和性能,对于表现人物的种族、肤色特征,强悍、刚毅的性格,都十分适宜。
装饰小浮雕《牛背上的欧罗巴》,公元一世纪作,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阿革诺耳国王的女儿欧罗巴为宙斯神所爱,宙斯变成牡牛,把少女劫走。收容少女的土地,被宙斯命名为“欧罗巴洲。”这个被希腊、罗马雕刻师常常描写的题材,在迦太基匠师的手中另有一番创造。作者通过少女与牡牛之间动作的谐调、呼应,运用浅浮雕柔和的明暗变化,形成缓和的节奏和旋律,创造出如抒情诗一般的境界。
迦太基数量众多的墓碑和还愿碑的浮雕,往往表现平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在形式上强调平面装饰感,艺术作风质朴稚拙,是典型的民间雕刻品。
迦太基的雕刻,创作于遥远的古代,它之所以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和美的享受,不只是因为它有精湛的技艺,而且还因为它传达了当时人的面貌和思想感情。(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缅甸柚木
林煌天
缅甸是一个美丽的森林之国,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一年一度的热带季风和丰富的雨量,使缅甸的崇山峻岭终年常绿,到处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色。就在这万山丛中,生长着一种世界著名的珍贵树木——柚木。缅甸人民称它为树木之王,誉它为缅甸之宝。
柚木生来颇有点娇气,习惯于在季风林或寒季落叶的森林中落户,生长在年平均雨量一千到三千毫米、海拔二千五百英尺到三千英尺高的山地;并且一向不肯过密地生长。在一块大面积的森林里,柚木充其量也不过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因此,在缅甸全国三十八万多平方公里的森林中,柚木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了。
缅甸是柚木的故乡。第二次大战前,缅甸柚木的采伐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当时,在正常年景下,缅甸可出口柚木四十多万吨。缅甸从柚木所获得的收入占每年林业收入的百分之七十。
柚木得天独厚,木质坚韧异常,耐震动,不受气温的影响。由于柚木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油质,它不会被白蚁蛀蚀,也不易被硫酸等药物所侵蚀。它是造船工业、铁路运输业、建筑宫殿楼阁、制造高级家具等最好的材料。
一百多年来,缅甸柚木一直畅销世界各地。过去它曾被缅甸封建王朝钦定为皇家木料。到了殖民统治时代,它又成了外国殖民主义垄断的生财宝物。英国殖民政府曾经宣布柚木为国家控制的林业资源,不得擅自砍伐。更有甚者,一八八五年当缅王地泊对英属孟买缅甸贸易公司违法滥伐柚木处以罚金时,英国殖民主义者竟然利用这一事件,突然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使整个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一九四八年一月四日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于同年六月一日宣布将柚木收归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