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五届政协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
五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十五日举行
新华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 在今天召开的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决定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六月十五日举行。
会议通过了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日程,日程中包括:听取并通过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列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的审查报告和决议;增选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以及其他事项。
会议还协商通过了增补五届政协委员的事项。
今天的会议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乌兰夫主持。
出席会议的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许德珩、史良、朱蕴山、康克清、季方、王首道、杨静仁、帕巴拉·格列朗杰、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


第1版()
专栏:

切实贯彻执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上海工交系统增产节约形势喜人
今年头五个月,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点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主要产品质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燃料、电力和原材料的消耗进一步下降
上海工交系统正在掀起一个以优质、高产、增加品种、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这个运动已经给上海工业生产带来了喜人的形势。今年头五个月,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点九,其中五月份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全市的主要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各工业部门的燃料、电力和原材料的消耗进一步下降。交通运输各部门都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品种放在首位
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一些国家和人民急需的产品长期上不去;而另一些质量不高,市场积压的产品还在大量生产。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上海市委认为,上海的经济调整工作要从全局出发,把产品的质量升级和品种换代放在首要地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上海工厂企业充分发动群众,根据各行业本身特点,扎扎实实搞好技术基础工作。上海丰收拖拉机厂过去有些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技术基础工作较差。从去年第四季度起,他们狠抓技术基础工作,到去年年底,产品质量就上升到一等品水平,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这个水平。
在抓品种方面,轻纺工业走在前面。目前他们正在大打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的进攻战,抓好纺织品的五个升档:即狭幅升阔幅,半制品升成品,低档升高档,针织内衣升外衣,过时产品升畅销产品。轻工业系统抓住小型女表、日历表、小轮自行车、新式缝纫机、气压式保温瓶等重点新产品,带动了整个轻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海手工业系统的劳动条件都很差,但他们的出口产值却占全市出口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五,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年年初,他们提出“质量第一,新字当头”的口号,大搞新产品、新花样设计,第一季度就试制了四千多种新品种、新花色。
降低消耗,从节约求增产
今年头五个月,根据九百多家大厂的统计,煤的节约已超过全年节约指标的百分之五十,油和焦炭的节约已完成全年的节约指标。用电最多的二十四个工厂,已节约电三千多万度。上海冶金系统提出“节约能源支援轻纺工业”的口号以后,发动群众,在节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节约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去做。现在,上海各企业正在发动群众算细帐,广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两油、一斤煤、一寸布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初步成果。上海皮鞋厂开展“节约一寸皮”的活动后,第一季度利用节约下来的皮革生产了女式皮鞋一万三千双,手套五万八千副。
大搞综合利用,利用边角余料、下脚料、代用品来生产合格的产品,是节约原材料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上海许多小厂有丰富的经验,但许多大厂往往注意不够。
增产短线产品,努力做到适销对路
上海一些企业根据国家和群众的需要,首先明确哪些“短线”需要调长,哪些“长线”需要调短,然后下决心迈开步子调整生产安排,努力增产重点、短线和缺门产品。仪表厂把一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过来,优先生产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和电唱机。上海还采用多种形式的企业化协作,以解决一部分企业“吃不饱”,另一部分企业又“吃不了”的矛盾。如上海文教用品公司,把所属六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同六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结成对子,协作生产国内外市场急需的网球、美术颜料和溜冰鞋等短线产品。在增产短线产品的同时,也坚决把一些质量不好、消耗大、销路差的产品调整下来。
上海市区的工厂过于密集,许多工厂场地狭小,而郊区社队企业却有四十多万平方米的空厂房没有利用。针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厂社挂钩,产品“脱壳”的办法,把一部分产品扩散到乡下。
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工艺和技术水平
上海手表厂一九五八年建成后,二十一年来没有新盖过厂房,投资总额只有四千多万元。但是他们在老厂房里不断革新技术,现在一年能生产四百三十万只质量较高的手表。这说明老厂房老设备的潜力是很大的。不少行业都把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作为增产节约的重要途径。冶金、纺织、轻工、化工等行业七百多个工厂,在加热设备上已经采用远红外线先进技术,一年可以省电五千万度。本报记者 周永康 章世鸿(附图片)
上海市中国伞厂今年以来已设计试制成功无拉簧轻便折伞、自开折伞、三节自开缩折伞等新品种,出售后受到用户的欢迎。
新华社记者张 刘仁摄


第1版()
专栏:

杨易辰同志谈怎样尽快把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农业基地
加快配套推动农业机械化
据新华社哈尔滨六月十三日电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在最近召开的省委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黑龙江省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把农业机械化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尽快把全省建成以生产商品粮为重点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会议指出,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主要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把农业搞上去。杨易辰同志在题为《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讲话中说,如果农业机械全部配上套,用机械逐步把马匹代替下来,两套成本变成一套成本,那么,黑龙江全省农业机械化就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杨易辰同志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解决农机配套和机、马两套成本问题还不具备条件,现在好些社队开始有了这个条件,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因为:第一、全省的农机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只要经过调整、改组,把力量组织起来,完全有能力担负起农机配套配件的生产任务。第二、国家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作为重点,不仅年年增拨大量农业机械,而且又增拨钢材,解决配套配件问题。第三、全省已有相当一批生产大队具有收入多、积累多、机械多的条件,他们有可能先实现机械化。第四、在农机管理体制上,全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可以少走弯路。
杨易辰同志说,从这些试点单位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最主要的是,农业机械化必须按照我们自己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一、实现机械化,第一步要解决以机代马,而不是以机代人的问题。二、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要就地安排,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实行农、林、牧三结合,养、种、加工一条龙,这样不仅使节约下来的劳动力都能各尽其能,而且反过来又为加速机械化提供了资金。三、要坚持社队自办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不能靠国家发一个机械化,要靠社队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办机械化。四、从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来说,机械化应当主要以生产大队为单位来实现,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应投放到生产大队,由大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这样,能够步子更快一些,效果更好一些。五、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社会化。六、机械化必须同水利化、农田基本建设、科学种田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七、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1版()
专栏:

任仲夷同志说:要打破集体企业必须低于全民企业的框框
集体所有制企业大有前途
新华社沈阳六月十四日电 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最近强调指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广阔的前景,有广阔的余地,有很大发展前途。他说,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家的命脉骨干,但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是不可忽视和不可缺少的。
任仲夷同志是在听取省第二轻工业局领导同志汇报时说这番话的。他针对一些人对集体所有制的错误看法讲了他的意见。任仲夷同志说,集体所有制企业大有前途。我们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办法,有的地方有点南斯拉夫企业管理办法的样子。过去我们硬要把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全民所有制企业过渡,但结果生产反而降低了,升级不成,变成了倒退。以后对集体所有制企业再不要搞平调了。各个工业局都有全民制,有集体制,这是个好事。集体企业完全按全民制的办法管理有问题。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概念:只有全民企业才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企业是半社会主义的,集体变全民光荣,全民变集体就认为是倒退。在社会主义时期来说,上面这种看法明显是不对的。两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都具有优越性。任仲夷同志说,今后,集体企业不管产值、规模变化多大,所有制不要变。农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三十年不变,工业战线忙什么?个别需要变的,必须经过慎重研究和批准。有的集体所有制搞得好,应允许它的职工福利待遇比那些搞得不好的全民企业还高。要打破集体企业必须低于全民企业这个框框。在这个问题上,我主张试点,总结经验。任仲夷同志说:二轻局管的大部分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无论从企业数、职工数、产值数、利润数,集体所有制企业都占大部分。二轻局要对集体企业多下点功夫,这并不是说对所属的一百多个全民企业放松领导。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当然要继续加强领导,要搞得更好,因为它们在二轻局系统是大型骨干企业,要让它们起更大作用。二轻局系统集体企业,三十多万职工,上千个企业,十八亿产值,这么大一条战线,是很大的力量。说它力量大,不仅指现状,从发展观点看在“四化”中它会起更大作用。要改变某些干部和领导,包括部分职工群众在内,对集体企业重视不够,甚至看不起的状况。目前在政策上,说集体所有制企业受虐待过分点。但我们从思想、方针、政策到领导上,对集体企业还不够支持,这是真的。现在集体所有制企业绝不是要消灭,而是一定要发展。不要忙着把集体企业改为全民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今后要多与全民企业配合,对外可以搞来料加工,这是吃“西餐”,西为中用,洋为中用。不要一说调整就以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没出路了。集体企业机动灵活,总有办法。为什么集体企业能够发展?就是因为它有灵活性,英雄大有用武之地。要总结集体所有制这些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集体所有制总结出来的经验,全民企业还可以借鉴。从局到工厂的同志,对集体企业都要重视,集体企业对国家有贡献,是光荣的。


第1版()
专栏:

用实践的观点总结经验是治疗心有余悸的良方
《云南日报》报道永仁县委轮训农村基层干部,总结经验,使大家提高了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界限,解除了顾虑,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同时,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治疗心有余悸的良方》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本报讯 据《云南日报》报道:中共云南永仁县委轮训农村基层干部,以党中央两个农业文件和《实践论》为武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联系本地实际,总结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提高了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解除了重重顾虑,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两个农业文件,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参加轮训的广大基层干部,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联系本地解放二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中出现两个马鞍形的实际,大摆表现,细查危害,深刻地认识到极左路线给农村带来的严重祸害。宜就公社木马大队党支部委员、大队长李万有,在讨论中说:“我们木马大队过去几年由富变穷,就是吃了极左的亏。一九六六年以前,我们大队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种植业的多种经营,积极开展工副业生产,全大队粮食增产,现金收入增加,粮食总产量曾经达到九十四万多斤,平均每人分配九十多元。以后,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刮起了一股又一股‘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邪风,有的队干部卖自留地里的蔬菜,也被扣上‘带头搞资本主义’的大帽子,撤了职,挨批斗,搞得人们有理说不清。这样割来割去,就把大队的工副业‘割’光了,把社员的正当家庭副业‘割’掉了,把集体的积累‘割’完了,把群众的积极性‘割’跑了。到了一九七六年,全大队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六十万斤,经济收入比一九六六年减少百分之五十,八个生产队中就有六个吃返销粮,有三个队欠的贷款超过万元。粉碎‘四人帮’以后,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狠批了极左路线,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认真抓了定额管理和评工记分,用政策调动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大队一九七七年的粮食产量就回升到七十七万斤,一九七八年又增加到九十八万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总收入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通过总结,大家从许多活生生的事实中清楚看到,文化大革命中批判的不少东西并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不深入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贯彻落实好中央两个农业文件,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是不可能的。
《云南日报》同时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治疗心有余悸的良方》的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评论说: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成年累月地战斗在第一线,直接参与三大革命运动的斗争实践,有丰富的、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只要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他们就可以冲破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精神枷锁,改变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的状况,提高执行三中全会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们心有余悸,到底怕什么呢?怕这怕那,怕千怕万,说来说去,是怕犯右的错误。在农村经济工作中什么是右呢?资本主义是右。右要不要怕呢?要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的坚定不移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棒打不回头”,这条路是走定了的;资本主义是死路一条,我们坚决反对,这也是确定无疑的。但是,问题的焦点不在抽象地争论什么是“左”或右,而是要看实质,要明确地分清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究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林彪、“四人帮”所鼓吹的极左货色是假社会主义还是真社会主义;林彪、“四人帮”所一再批判的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一句话,究竟谁是谁非,谁是真理,用实践来检验一下,就可以一清二楚了。永仁县参加轮训的干部,把二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中出现的两个马鞍形的实际,一五一十地摆出来,然后加以科学地分析,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原来“四人帮”鼓吹的是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他们批的所谓资本主义,恰恰是我们党一向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假社会主义,生产下降,生活困难,集体经济单薄无力,社员缺食少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粮多钱多,集体壮大,社员富裕。三起两落的实践,象照妖镜一样,使极左路线现了原形。结论不言自明,这就是必须坚决贯彻中央两个农业文件所规定的政策,才能把农业搞上去,舍此之外,别无他途。
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变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
两个三起两落的实践不是到处都有过吗?不是大家都亲身经历过吗?
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是大家都可以做吗?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省农村的经济,由于执行了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当时是多么繁荣啊!那时的生产和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以后到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我们又是怎么样的困难哪!但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亲自领导制订的“十二条”一下来,《六十条》一公布,调整了社队规模,落实了“小自由”政策,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恢复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用几年,到六二年、六三年,云南农村的生产力迅速地向前发展了,到六六年以前,全省和全国一样,出现了政治上安定团结、集体经济巩固、工农业生产发展、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所有这些,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都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我们靠什么恢复的?那时,我们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水利设施,没有这么多拖拉机,没有这么多化肥,没有这么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援,而我们却恢复得这么快,奇迹一般地快,到底是什么原因?毫无疑问是党的正确领导,是全党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而在农村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靠党的正确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千百万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我们现在实行的农村经济政策,是在总结了合作化时期和六六年以前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正是这些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被林彪“四人帮”诬蔑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批判了长达十年之久。那末,真理属于谁呢?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面前,这已经明白如画。
我们都应当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习中央文件,联系实际,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了,何愁心有余悸不消除,何愁理不直气不壮,何愁不敢大胆地坚决地落实党的政策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