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合情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诸暨县全部退还被占用校舍
编者按:诸暨县全部退还被占校舍的经验说明:尽管退还校舍的工作涉及许多单位,很多方面,有思想问题,也有实际困难,但是只要领导重视,亲自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合情合理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并首先从领导机关带头做起,退还校舍的工作就能顺利完成。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下发快一年了,希望各地认真检查一下执行情况,并从诸暨县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把这一工作做好。
本报讯 浙江省诸暨县被外单位占用的二十所(处)中、小学校舍,已全部退还学校。这些校舍,共有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九百七十六平米,其中,文化大革命前被占用的二千五百六十二平米。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一、县委重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国务院关于退还被占校舍文件下达后,诸暨县委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讨论县教育局关于退还被占校舍的报告,由县委一位副书记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诸暨县委认为,要让别的单位退还,县委机关要起带头作用。县委党校占用诸暨师范校舍五千三百七十三平米,县委决定首先迁出,并把占用时建成的一千多平米的宿舍、食堂折价让给诸暨师范。这个学校有了校舍,就迅速办起普师班、师训班,共十二个班级。
退还校舍的工作,关系到许多单位,有大量的思想工作要做,还要解决资金、材料、土地等许多实际问题。县委正、副书记除先后在县科局长会议,区社党委书记会议,县、区、社机关干部会议上,反复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抓好,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外,还抓典型,帮助占用单位克服困难,退还占用校舍。县委书记了解到占用诸暨中学校舍的省地质队,对退还校舍有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时,就两次找地质队领导做思想工作,并指定有关部门比较好地解决了地质队的住处。地质队很快退还了占用的校舍,保证了诸暨中学按时开学。牌头中学原有校舍七千平米,一九六九年县委决定划出五千平米办了丝厂。为了退还这部分校舍,尽管县里财力不足,还是从地方财政拨款二十五万元,征用山地三十六亩,为牌头中学新建校舍五千平米(已完工二千四百平米,正在施工一千三百平米,待施工一千三百平米)。
二、教育部门抓紧,有关政策处理合情合理。
诸暨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决定,抽调十七人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在县委的领导下,由教育局长亲自负责,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深入到二十所被占学校、二十一个占用单位,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向教师、社队干部、群众和占用单位了解情况,研究退房出路和退房办法。例如,南城公社占用校舍办的布厂,是全公社唯一的社办企业。开始,公社党委书记对退还校舍思想不通,强调布厂没有地方搬,又不能停办。退房工作组的同志了解到附近公社畜牧场可以改为布厂厂房,便向公社提出具体建议。公社终于同意搬迁布厂,退还了校舍。又如,王家井公社占用校舍八百六十平米,但原公社用房不经过维修,不能使用。工作组便向县委、区委以及县财政、物资部门反映,妥善地解决了房屋维修问题,公社就迅速退还了校舍。


第4版()
专栏:

搬家记
——记中央候补委员仁增旺杰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事迹
当西藏高原春意正浓的时节,记者第三次访问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西藏列麦公社党支部书记仁增旺杰。每次访问都发现他搬了家。而每次的搬家,都使我深深为之感动。
第一次访问是一九七二年的十月。仁增旺杰全家住在一间又小又黑的土屋里,这既是卧室,又是厨房兼仓库。起初,我以为这是公社新建立不久,他家收入不多的缘故,后来才知道这位党中央候补委员身居小土屋,还有段感人的故事。
民主改革时,仁增旺杰分得一间比较好的楼房。但他为了照顾住在山沟里的翻身农奴扎西,向爱人赤列说:“当干部的应该是好马不先骑,好鞍不先用,把这楼房让给扎西吧!”于是,他家迁到了一间破旧的房子里。仁增旺杰用自己五百多元的积蓄将这房子修缮成为一座小院。过了两年,仁增旺杰见贫农达娃卓玛人口增长快,一家七口挤在一间小屋里,心里很不安,便又同爱人商量将小院和达娃卓玛的住房调换。达娃卓玛无论如何不同意,后来见仁增旺杰很诚恳,便说要补偿他修房屋的费用。仁增旺杰说:“阿妈,我这个在旧西藏给寺庙放羊的奴隶,从小就和羊群睡在一起,出外支差还要露宿雪山荒野,脚都冻成了残疾,哪里能谈得上住自己的屋啊!共产党、毛主席救了我们,翻身住上了宽敞的房屋,又怎么能够忍心让阶级兄妹还天天为住房发愁呢?”他见达娃卓玛还在犹豫,又宽慰说:“你不要担心,我人口不多,住你那房屋足够了。”达娃卓玛含着感激的泪花,迁进了仁增旺杰的小院,仁增旺杰也搬到今天的这间小屋。几年后,仁增旺杰家人口增加了,公社也办起来了,他忙着为社员张罗,修建起一座座新房,而对自己住房的拥挤却毫不在意。
一九七六年四月,我再次去访问仁增旺杰,听说他又搬了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新居是由一间羊圈改建的。
原来,三队生产老上不去,队干部有些不正之风,腰杆不硬。公社布置工作时,他们当面答应:“拉嗦,拉嗦”(是,是),转身又照旧。仁增旺杰想:“言教不如身教”,便向党支部提出,要求把家搬到三队去。仁增旺杰所在的二队是全社收入最高的,而三队差得多,又没有多余的房屋。他就选了一处队里圈羊群的地方,说:“就住在这里。”队里干部、群众要给他盖新房,他都谢绝了。搬家时,他爱人也埋怨他。仁增旺杰说:“过去搬家只是照顾了一家一户,这次搬家却是为帮助更多的翻身农奴走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员不能两眼盯住自己鼻子尖上的一点点糌粑啊!”
仁增旺杰到了三队,教育全家用模范行为来影响三队干部改变作风。
三队在仁增旺杰的直接帮助和影响下,很快转变了作风,建立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带领大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生产连年发展。收入增加了,很多社员住上了新房,仁增旺杰也将“羊圈住宅”改建成比较宽敞的小院。
就在他家居住条件改善之后,去年八月,仁增旺杰又向爱人提出来要把家搬到一队去。一队的耕地主要在隆子河畔,平坦肥沃潜力大。但粮食产量、社员分配的口粮、肉食、酥油、羊毛和劳动日值在全社最低。这是由于队里主要干部缺乏搞社会主义农业的雄心,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增产和搞好自家的小日子。仁增旺杰决心到一队去落户。这个主张一提出,他爱人满口赞成,可是三队的干部、社员却舍不得他搬家。仁增旺杰说:“我们公社群众好比一群奔跑在社会主义道上的骏马。如果只顾一些头马飞奔,让一些弱马掉队,马群能够更快地到达目标吗?”干部、群众被说服了。
仁增旺杰迁到一队后,召开各种座谈会,进行家庭访问,劳动的汗比别人流得多,觉比别人睡得少。社员见他这么干,知道仁增旺杰这回是铁心要带领他们大干,信心倍增,心里的话也愿说了。一队干部在仁增旺杰具体帮助下,提高了思想觉悟,又初步尝到了搞机械化的甜头,劲头也足了。
记者来到一队,见到隆子河畔机声隆隆,生气蓬勃。仁增旺杰引着我参观正在修建的社员宿舍,一幢幢新房都有宽敞的住室、灶房、仓库和晒台,还要安装玻璃窗。
仁增旺杰为社员考虑得这么周到,可是他自己全家却仍住在一间稍事修整的破旧屋子里。他说:“参加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更加感到需要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决心和后进队的群众同甘共苦闹翻身,在这里再住上两三年。”
新华社记者 袁光厚
(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把火红的青春献给边疆的四化
汉族青年夫妇李直生和吴雪梅,曾在西藏生活了八年。一九七六年因李直生从部队转业,他们夫妇才回到河北省涞水县工作。去年十一月,他们联名给中央组织部写信,要求重返西藏,献身边疆四化。他们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看,他们佩戴着光荣花,满怀喜悦地在石家庄等候列车,准备踏上新的征途。
新华社记者
武清月摄


第4版()
专栏:

学英雄 见行动 比贡献 树新风
广西各地和四川峨眉机械厂深入开展学英雄活动
据新华社南宁六月九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正在形成一个学英雄、见行动、比贡献的热潮。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学英雄的活动,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的积极性。
南宁罐头厂的工人,把学习英雄事迹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学英雄,见行动,创优质,夺高产,低消耗,保名牌”的口号,第一季度罐头总产量超额百分之五十三点六完成了任务。南宁手扶拖拉机厂装配车间的工人,大干苦干加巧干,你追我赶争上游,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季度的总装任务。柳州铁路局广泛开展学英雄、多拉快跑的活动,全局在胜利完成第一季度运输支前任务的基础上,又提前完成了四月份的货运任务。地处中越边境的钦州地区,在自卫还击作战英雄事迹的鼓舞下,入春以来,全地区共有四十八名地委、县委的常委和三千八百多名地、县、机关干部,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春耕生产。四月中旬,全地区就基本完成了早稻插秧任务,并且及时转入了田间管理。
自从开展学英雄的活动以后,新人、新事不断涌现。凭祥市东风小学师生学英雄,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校风。陆川县良田公社高中一年级学生李碧和学英雄,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列火车从远处开过来,铁轨中间有两个四岁左右的小孩,他立即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前去,把两个小孩救了出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据新华社成都电 一个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正在四川峨眉机械厂蓬勃展开。
今年年初,峨眉机械厂有些职工要求解决他们夫妇分居两地的困难。正在这个时候,我边防部队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胜利喜讯传来了。英雄们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崇高品质,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教育。有的积极展开思想互助,有的向党组织表决心,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夫妇两地分居问题,以后再逐步解决。
今年二、三月份,峨眉机械厂八十三车间在生产上遇到了困难,一季度生产计划有完不成的危险。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全车间职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为榜样,把车间当战场,不分昼夜,努力作战。三工段铣工组有八台机床,只有六个工人,而承担的工作量需要十个人才能完成。这个车间的学徒工胡红宝,原来不安心当打磨钳工,嫌这个工种又脏又累,学不到技术,曾几次向领导要求调换工作。最近,在学英雄活动中,他主动向同志们检讨了自己不安心工作的错误想法,并表示要象大家那样做好本职工作。从此,小胡好象变了一个人。他坚守岗位,见重活脏活抢着干,不会就虚心向老工人学习,月月完成任务。在学英雄的热潮中,全车间提前两天超额完成了一季度生产计划。
峨眉机械厂的食堂工作,过去比较后进。在开展学习对越自卫还击战英雄事迹的活动中,不少炊事人员深有体会地说:“前方的炊事员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夺取整个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急战士所急,想战士所想。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冒着敌人的炮火把饭菜送到阵地上。我们与英雄们相比,就是缺乏这种精神,认为你是工人,我也是工人,我为什么为你服务。我们向英雄学习,就要象英雄那样胸怀全局,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思想。”过去,有的职工想向膳食科的领导和各食堂的负责人提意见,很难找到他们。现在他们主动地到车间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四月中旬的一天,记者随着下班吃饭的职工到五个食堂参观,看到过去那种买饭排长队的现象减少了;主食除米饭外,面食有包子、馒头、油饼、面条和面包;各种炒菜几个食堂虽不一样,但品种都不少,多的有十多种,少的也有六、七种;各种便宜可口的小菜更是花样繁多,达三四十种。


第4版()
专栏:

贺龙同志事迹陈列馆和关向应同志图书馆在山西省兴县开放
新华社太原六月十二日电 贺龙同志事迹陈列馆和关向应同志图书馆先后在原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山西省兴县开放。
一九三九年九月,贺龙、关向应同志率领八路军一二○师到达晋西北,遵照党中央、毛主席以创建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的指导思想,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晋绥根据地,在当地人民群众中间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贺龙同志事迹陈列馆设在兴县蔡家崖大队。筹办期间,得到了晋绥老区人民群众和当年曾在晋绥战斗过的革命老干部的热情支持。他们为陈列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三千多件,照片一千一百多幅。这个陈列馆通过各种实物、资料和照片,生动地再现了贺龙同志当年在晋绥工作期间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战斗风貌。在贺龙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这个陈列馆开放的时候,附近的广大群众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他们满怀深情地说:“去看看贺老总!”
关向应同志图书馆设在兴县城内,它的前身是中央晋绥分局图书馆。一九四六年,一二○师政委关向应同志逝世后,为纪念他而改为现名。但是,一直限于内部开放。今年年初,经过整理第一次对外开放。这个图书馆现存图书近十万册,其中有四万多册是抗日战争期间,晋绥日报社、延安解放日报社以及各个抗日根据地出版的图书和报刊。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便利群众的接待站
河北廊坊地区公安局,于一九七八年十月,在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夏垫,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站。每月农历初六、十六、廿六为接待日,专门接待廊坊地区北部三河、大厂、香河等县来访群众。截至今年五月二十日,接待上访群众七百多人次。属于公安机关查处的案件,通过大量工作已近全部结案,多数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
这个站刚成立时,每天来访群众只几人、十几人,后来达七、八十人。如果这些人去北京、石家庄或到廊坊上访,往返要误工几千个,旅途和食宿费要花几千元。现在,群众可利用赶集、办事和工余休假时间顺便上访,既节约时间,又省钱,还能较快地解决问题。
三河、大厂、香河三县与京郊接壤,以往去首都上访人员较多。接待站成立以后,进京上访的减少了;四月中旬以来到接待站来访的群众也显著减少了。
建站以来的二十二个接待日中,地区公安局局长参加接待过二十四人次,其中正局长史景林同志主持过十三次。北部三县公安局领导同志也积极参加,有时还深入社、队调查问题和进行回访。大厂、香河县公安局长,不仅参加接待,还亲自解决问题。
上访的群众来自各个阶层,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他们反映的问题虽很复杂,但多数人的要求是合理的。接待站解决问题,都是根据党的政策,合乎情理。坚持做到:耐心听取申诉,不论正确与否,都要让人把话说完,并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合理的要求,给以支持;不合理的给以解释;少数无理取闹的,给以批评教育。对提出的问题,不该由本部门受理的,也负责接待,然后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从五月一日开始,这个站已扩大为地区的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民政局联合接待站。目前,正准备发一通告,使三县群众人人知道有这样一个接待站,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访问。
薛国凤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讲团结,顾大局,向前看
陕西省长武县巨家公社三尧大队长工出身的曹六娃,今年六十一岁了。土改时起,他从当监察主任到党支部书记,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任劳任怨,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拥戴,但也得罪了少数人。社教运动中,由于一些人的诬陷,他背上“四不清干部”的黑锅,党籍被开除了,经济上作了“退赔”,在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中,成了专政对象、批斗靶子。
去冬,曹六娃的冤案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党籍,还被选为副大队长。老曹激动得好几夜睡不好觉。在公社和大队召开的几次会议上,他一再表示:改掉自己的毛病,不计个人恩怨,拿出当年的革命干劲,把有生之年献给四个现代化事业。
曹六娃说到做到。三尧大队党支部书记曹香银、副书记兼大队长孙元锁,是两个三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社教和以后的运动中都参与过对曹六娃的批判。但曹六娃顾大局,讲团结,按照组织原则,每次出外开会回来,都及时把会议精神向他两人汇报;群众有啥建议,他有什么看法,也都及时向党支部和管委会反映。今年三月份,香银去县党校学习,元锁脚受伤在家休养,大队的主要工作落在曹六娃一个人身上,既要划分作业组,制定农活定额,还要领导春耕生产,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可老曹越忙越高兴。有时遇到拿不准的事,还跑到元锁家里去商量。各项工作都进行得井井有条。
老曹不仅和干部主动搞好团结,跟社员团结得也很好,就连原来诬陷他的人,也说:“六娃这人不记仇,度量大。”他十分注意克服脾气急躁、方法简单的缺点。有一天,饲养员给他反映妇女在涝池洗衣服,水脏得牲口都不喝了。他跑去一看,果然还有几个人正洗呢。这要在过去,他早就高喉咙、大嗓门地骂起来了。这次,老曹非但没骂,还轻声慢语地给她们讲道理。这几位妇女愉快地接受了老曹的意见。
三尧大队干部群众从曹六娃识大体、顾大局的实际行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特别是香银和元锁,也打消了思想顾虑,主动和六娃加强团结,搞好工作。他俩虚心学习曹六娃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认真听取他提出的建议。
三尧大队新老干部讲团结,顾大局,向前看,步调一致地带领社员群众大搞农业生产,使这个一度后进的队,生产有了很大起色。
陕西长武县 卢登科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厂长磨剪刀
我厂是去年八月开设的,投资共二三百万元。每月产值七十万元。人们都说我厂“家大业大”,但我们还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我厂七百多工人,车缝工占大多数,每人都有一把剪刀。初时是钝一把,换一把。主管后勤的副厂长李良同志对此感到痛惜,建议派专人磨刀。有人却说:“办这个厂,几百万都花了,还在乎这几角钱!何必那么小气?”老李找来几块磨刀石,摆开档口,每日抽空亲自动手修磨剪刀。老李解放前后曾做过磨刀工匠,多钝的刀,经他一磨,就象新的一般锋利。消息传开,各车间都纷纷送来已“报销”的旧剪刀。有几个班组正因新剪刀未发下来发愁,老李的“档口”一开,都乐了,高兴地说:“老李解决了燃眉之急。”
新车间安装照明光管时,光管罩未及时运来,老李便发动几十名青工,用手工赶制了三百多个光管罩。
我厂认真加强企业管理,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今年首季平均月费用率比去年第四季度降低百分之二十六,月产量却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七。大家看到这种兴旺景象,越干越起劲。
广东顺德县容奇镇制衣厂 梁志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