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政治工作的模范 卫国杀敌的英雄
——记战斗英雄胡绪清的光辉事迹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英模报告团里,有一位优秀的政治指导员,名字叫胡绪清。连日来,他在驻京部队举行的报告会上,报告了他在自卫还击作战中创造的英雄业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老一辈的政治工作者们听了他的报告,欣喜地说:他继承了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志,使连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保证了各项战斗任务的胜利完成。年轻的指战员们听了他的报告,称赞他是一位出色的战斗英雄,也是模范的政治工作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胡绪清去年刚担任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一营三连指导员。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为了保证攻打谅山战斗的胜利,他以火一样的战斗激情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团结和带领连队,向敌人纵深穿插,突破敌军的重重防线,四战四捷,连克敌阵。在攻打昆峰南侧无名高地时,他带领一个加强排,仅用十五分钟就歼灭敌军一个加强连。他自己亲手摧毁敌人一个地堡、三个火力点,击毙敌人十五名,缴获敌人八二迫击炮一门、火箭筒一具、轻重机枪各一挺。在头、嘴、背三处负伤的情况下,他坚持不下火线,坚持组织指挥战斗,坚持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为攻下六五○高地,配合我主攻部队迅速攻克谅山作出了贡献。
那是二月二十八日,一营攻克了通向六五○高地的最后一道屏障——昆峰。盘踞在昆峰南侧无名高地的敌人据险顽抗,以猛烈的炮火向昆峰急袭,对我穿插部队造成严重威胁。这时,营党委决定由胡绪清带领一个加强排——三连一排,迅速拿下南侧无名高地,消灭顽抗之敌。
命令传来,连队干部战士个个摩拳擦掌,胡绪清斗志昂扬。他在简短的动员中,对同志们说:“拿下昆峰南侧无名高地,可以北保昆峰,南击六五○高地,控制同(登)太(原)公路,这是我军穿插中的关键一仗。营党委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为了给全营打开通路,我们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上!”说完,便拿起冲锋枪,带领突击队出发了。
昆峰南侧无名高地由三个山头组成,形如一座长桥,北接昆峰,南侧山脚与六五○高地相连,山上灌木丛生,杂草茂密,敌人构筑有完善的堑壕和土木质地堡,有一个加强连在这里据守。
为了隐蔽接敌,出奇制胜,胡绪清和一排长郭永金选择了一条敌人意想不到的险路,趁着密雨浓雾,沿着昆峰东北侧绕道向无名高地逼近。一路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胡绪清,领着大家,时而在草丛里潜行,时而在泥泞中匍匐前进。为了弄清敌情、地形,胡绪清亲自带着排长到敌前侦察。
在离敌人仅十多米的地方,他们观察到,敌人在无名高地三个山头上均有步兵防守,上面堑壕交错,地堡林立。中间的二号高地地势较高,上面有敌人的炮兵和电台,判明这里是敌人的核心阵地和指挥所。
侦察回来,胡绪清召集班长、战斗小组长开了个战地诸葛亮会。他给大家介绍了地形和敌情,发动大家研究打法。胡绪清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立下了战斗决心:先攻打地势较高的二号高地,来它个中间开花,尔后向两侧发展进攻。为了造成战斗的突然性,缩短冲击距离,胡绪清率领突击排,隐蔽接敌,埋伏在敌人核心阵地后面的一片草丛里。
夜幕降临了。阵地上雾气弥漫,阴雨绵绵,多数敌人躲进了猫儿洞,只有敌人的值班机枪发出断续的枪声给自己壮胆。胡绪清断定破敌时机成熟,果断地发出了攻击命令。他第一个纵身跃起,一个点射,首先干掉了敌人两个哨兵。越军的两个机枪兵和三个八二迫击炮兵,刚要还击,又被他两个点射打死了。这时,全排已从三个方向打响,敌人也已开始还击,胡绪清迅速跃过堑壕,大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冲啊!”他带头向敌人纵深猛扑过去。敌人一个火箭筒兵,吓得慌忙逃跑,胡绪清一枪把他打死,继续向前冲杀。胡绪清端起枪瞄准左前方八、九米处敌人地堡的射孔,一扣扳机,子弹卡壳了;他顺手抓起敌尸手中的火箭筒,装好弹,迅速选择射击位置。正在这时,敌人从地堡中伸出枪口,对准新战士尹华锋,准备射击。胡绪清曾当过七年火箭筒排排长,他明知在八、九米远的距离上发射火箭弹,自己有受伤甚至牺牲的危险,但是,为了战友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胡绪清毫不迟疑地瞄准敌堡,迅速扣动扳机,当即摧毁了敌堡,救了小尹。但是,终因射程太近,胡绪清被火箭弹爆炸的气浪推倒,飞回的弹片炸伤了他的嘴唇。这时,敌人密集的子弹嗖嗖地飞来,胡绪清的帽子被打了两个窟窿,头部中弹负伤。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又向着枪声最激烈的地方冲去。在三十米外的一个小山包上,敌人一挺重机枪疯狂地向我已占领的阵地上喷吐着火舌。这时,胡绪清身边的子弹、手榴弹都打光了,他急中生智,一把从步谈机员手中抓过一发已装好引信的六○炮弹,奋力向敌人重机枪掷去,三名敌人连同那挺重机枪当即一起被炸飞了。经过十五分钟激战,敌人一个连的防御阵地被一排突破了;半个小时内,敌人被全部歼灭了。
在这场激战中,有十三个战友光荣牺牲或身负重伤。为了对付敌人可能的反扑,胡绪清忍着剧烈的伤痛,在风雨中迅速收拢人员,调整了战斗组织,鼓励大家准备迎接更加艰苦的战斗。他嫌裹着嘴部伤口的绷带影响讲话,就把绷带扯下,鲜血和着雨水流进他的嘴里,他吐了吐嘴里的血水,激昂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脚下这块阵地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象钉子一样狠狠地钉在敌人的心窝上!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祖国人民在等待着我们的胜利喜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誓言,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坚持战斗下去。”
顿时,“人在阵地在”、“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的口号声响彻阵地上空。为了坚守阵地,准备迎击敌人的反扑,胡绪清带领战士们不顾激战的疲劳,冒着风雨抢修工事,扫清射界,架好机枪,把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子弹,压满了弹夹,把手榴弹盖拧开,放在一旁备用。一班副班长张公怡作战勇敢,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胡绪清宣布他在火线上被吸收入党,并担任代理排长的职务,这使大家受到很大鼓舞。共青团员和青年战士纷纷口头提出入党申请,战士陈兴全还用一小块擦枪布写了入党申请书交给胡指导员。大家一致表示,要用坚守阵地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的考验。
准备工作刚就绪,胡绪清立即通过步谈机向营长报告了阵地情况,向营党委表示了坚守阵地的决心。营长当即代表营党委表扬了一排,并宣布要为一排全体参战同志请功。胡绪清忍着伤痛,由通讯员搀扶着,冒雨把营党委的关怀传给阵地上的每一个战士和伤员。这一夜,指战员们先后打退了敌人三次反扑,胡绪清拄着棍子,四次检查了防御阵地。
深夜,阵地上冷雨纷飞,寒风凛冽。疲劳、饥饿、寒冷,一起向战士们袭来,大家以顽强的意志,蹲在积水的堑壕里严密监视着敌人。胡绪清看着守卫在堑壕里的战士们,上面雨水淋,下面积水泡,他既感动又心疼。越是艰苦,他越是关心着每一个战士。他把缴获来的半斤白糖给伤员送去,把战士们从敌坑道里找来送给自己的毛毯亲自给哨兵披上。当他得知通讯员汪永华悄悄地为他保存了七块压缩干粮时,他立刻让二班副班长熊圣全以党支部的名义给全排战士和配属的炮兵战友各送去两块。剩下的三块,他自己拿上,并带着用子弹盒接的半盒雨水,亲自给伤员送去。伤员们都很感动,坚持要指导员吃,胡绪清说:“我已经吃过了,你们为祖国人民光荣负伤,也要为祖国人民养好伤。这点干粮,你们就吃下去吧!”伤员们接过干粮,象捧着一颗火热的心,感激地说:“指导员,你身上担子重,你可要爱护身体啊!请你放心,我们一定能坚持到最后胜利。”
在战斗间隙,为了鼓舞大家的战斗意志,胡绪清忍着饥寒、伤痛,给大家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鼓励大家发扬红军的传统,克服困难,坚守阵地。
翌晨,天刚蒙蒙亮。敌人接连向我阵地倾泻了二百多发炮弹。在一阵猛烈炮火急袭后,敌人从四面八方嚎叫着又向二号高地发起了疯狂反扑。这时,阵地上响起了胡绪清洪亮的声音:“同志们,我们要发扬有我无敌的精神,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绝不能让敌人靠近一步!”一颗颗复仇的子弹从战士们的枪口射向敌人,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里爆炸……敌人被打得狼狈溃退,在我阵地前沿留下了二十多具尸体。
敌人不甘心失败,紧接着又发起了第二次反扑。勇敢沉着的胡绪清,边战斗,边指挥,边鼓动。突然,敌人打来的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的背部又负了重伤,鲜血直流。经过简单的包扎后,胡绪清又继续指挥战斗。战士们在指导员英勇作战的模范行动鼓舞下,高呼着“为保卫‘四化’建设而战”等战斗口号,向着敌人猛烈开火,再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在这次穿插作战中,胡绪清和他的连队先后攻克了敌人八个山头阵地,摧毁敌人二十一个地堡,消灭敌人十九个火力点,毙敌一百七十四名,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在坚守阵地的艰难日子里,胡绪清一直坚持和战士们并肩战斗,搜索残敌,打扫战场。同志们见他伤口感染化脓,脸色由黄变灰,一天天消瘦下去,再三催他住院,上级也多次催他回后方养伤,但都被他谢绝了。他说:“战斗还没有结束,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阵地和战友们。”直至一连副连长廖远大带着部队赶到,胡绪清才把阵地交给了增援部队。
战后,胡绪清回国到医院检查伤口,发现他的背部被弹片穿透离肺仅一毫米。胡绪清带着这样严重的伤势,仍然带领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了七天七夜。这需要何等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啊!听过他作报告的许多指战员表示,要学习胡绪清这种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王孟湘 林金龙(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忆李琪同志对张春桥的批判
马 驹 柳晓明
编者按 李琪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北京市宣传、理论和文艺战线的优秀领导人。当林彪、“四人帮”和那个“理论权威”横行时,李琪同志在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同他们的倒行逆施、篡党夺权阴谋活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因而遭到他们的残酷打击、诬陷和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七月十日含冤逝世。一九六六年,林彪、“四人帮”一伙控制的《人民日报》曾经点名诬陷李琪同志,恶劣影响遍及全国。不久前,北京市委已为李琪同志彻底平反昭雪,并于六月八日为他举行追悼会。我们特转载马驹、柳晓明同志写的这篇文章,以示纪念。
原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琪同志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打击和迫害,一九六六年含愤逝世,最近得到彻底昭雪平反。李琪同志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名坚强战士,为了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纯洁性,他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坚持同各种修正主义谬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二十年前,在资产阶级权利问题上,他对张春桥反动谬论的尖锐批判,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一九五八年夏天,反革命两面派张春桥打着革命的旗号,抛出了《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一文,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资产阶级权利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对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进行恶毒攻击和诬蔑,给人们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从理论上为当时的“共产风”推波助澜。这株反映极左思潮的大毒草,立即遭到当时思想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同志们的反击。李琪同志认为它“完全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形而上学的典型”。他写出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几个问题》、《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等文章,对张春桥的荒谬、反动观点进行批驳。
针对张春桥把我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等同于“资产阶级的法权”,诬蔑这是搞“资产阶级的等级制度”等谬论,李琪同志根据《哥达纲领批判》和《国家与革命》中阐明的原理,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我国“在经济上由于生产资料已归社会所有,消灭了剥削,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劳动过活”,因而决不能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等同于“资产阶级的法权”,这也决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的等级制”。还指出我国实行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反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它比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确实公平到几百万倍”。说它仍然表现出了资产阶级权利是因为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报酬,看起来权利是平等的,而由于工作能力、家庭负担等方面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仅仅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说:“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
针对张春桥鼓吹应该废除按劳分配原则和“彻底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李琪同志指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理想,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贯彻,不能动摇,因为“社会的分配制度,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决定,而是由社会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在今天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展,产品还不十分丰富的时候,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无法实行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供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了把人们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他还指出:“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忽视艰苦奋斗,忽视集体利益,否认政治挂帅,那固然是不对的;反过来,只强调政治挂帅,否认物质利益原则,否认按劳分配,也是不对的。”“在努力搞好生产的同时,也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关心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奖励先进的优秀的劳动者,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春桥还对党中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决定取消供给制、实行工资制进行了恶毒诬蔑,胡说什么这是“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使“资产阶级的法权”和“资产阶级不平等的制度”“更加向前发展了”,“是向资本主义倒退”。李琪同志对此驳斥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不顾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想把按劳分配的工资制“一棍子打死”,是违背唯物主义原则的粗暴、恶劣态度。针对张春桥强给按劳分配工资制度扣上的所谓会导致“滋长‘三风’、‘五气’”,会使人“强调等级,大摆官谱”,会“把人弄懒惰”等罪名,李琪同志理直气壮地指出:这一切并不是由于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造成的,而是由于“旧中国资本主义不发达,长期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旧中国的这种情况,也影响着中国革命队伍中一部分人的思想”,他们“表现了某些封建等级制的意识”。必须加强教育,认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才能根除这些旧社会的遗毒。
二十年前,李琪同志能够坚持真理,旗帜鲜明,坚决批判张春桥之流的反动谬论,这样的革命精神和深刻见解多么可贵!今天我们要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的反动谬论,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就应该学习李琪同志这种“抓住真理,所向披靡”的革命战斗精神,为拨乱反正,促进“四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载六月八日《北京日报》)


第4版()
专栏:

中国棉花学会成立
中国棉花学会成立大会最近在上海市举行。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全国十九个产棉省、市、自治区的代表、植棉专家、教授、劳动模范共一百四十多人。会上讨论和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棉花科技工作和实现我国棉花生产现代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第4版()
专栏:

辽宁各自然科学学会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辽宁省各自然科学学会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在恢复学会后的短短一年里,全省各自然科学学会共举行各种学术活动三千多次,有五十多万人次参加,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已恢复和建立省级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四十四个。此外,各市、地、县还建立了各种学会三百多个。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编成九部史书
内蒙古自治区最近完成了九部史书的编著工作,其中包括研究我国北方各游牧部族历史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比较系统地叙述两千多年前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个强大游牧部族的《匈奴史》,比较全面地记载蒙古族历史发展过程的《蒙古族简史》等。(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