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全国青联五届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乌兰夫同志到会讲话。他说,要把各族、各界青年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而英勇奋斗
新华社北京五月七日电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乌兰夫到会讲了话。
乌兰夫同志说,全国青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青联是在周恩来同志的倡议下,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于一九四九年五月四日召开的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的。在那次大会上,周恩来同志作的题为《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的报告,对青年工作和青联工作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遵循周总理的遗教,以周总理为榜样,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捍卫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把各族、各界青年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而英勇奋斗。
乌兰夫同志讲述了毛主席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之后指出,在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时期,统一战线肩负着新的光荣的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各族青年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共同的迫切要求,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这个总任务的提出,指明了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历史任务,大大地发展了和扩大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一致性的政治基础,把我国统一战线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下,继续发扬反帝爱国、人民民主、自我教育、团结进步的光荣传统。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把各方各面、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把全中华民族一切有爱国心的人都团结和动员起来,组成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的新长征大军,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这就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当然,这也就是新时期青年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善于运用和通过统一战线的各种组织形式,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倾听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使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作为党和国家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的作用。
他说,为着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充分调动起来,要继续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如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等等。他强调要注意加强各族青年的大团结,要正确对待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
乌兰夫同志说,台湾省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省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归回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能够作出宝贵的贡献。我们主张居住在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应该能够自由来往,希望迅速实现通航通邮,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的观摩交流。希望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和全国人民、全国青年一起,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积极促进台湾归回祖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为建设祖国、统一祖国而努力奋斗。
他说,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新长征中,青年肩负着极其光荣而艰巨的重担。新的历史任务要求青年努力学科学,学文化,刻苦攻关,勇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同时要求青年努力学政治,学理论,真正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取得胜利。因此,这四条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一条也少不得。
乌兰夫同志说,我们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也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他说,要珍惜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蓄意破坏全国的安定团结,挑起“全面内战”,使党和国家遭到严重的破坏,贻误了一代青年的大好年华,使国家建设受到损害。我们决不能再干那些损害安定团结的事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遵守国家法令,遵守纪律,必须正确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他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青年人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个革命传统。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靠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苦干。只有不怕艰苦,不畏险阻,勇攀高峰,才能一步一步地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把宏伟目标变成伟大的现实。
乌兰夫同志最后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世界的未来属于你们。我相信:毛主席、周总理实现四化的遗愿一定会在你们这一代的手中,变成光辉的现实!
乌兰夫同志的讲话受到与会青年的热烈欢迎。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也参加了今天的大会。


第3版()
专栏:

五四运动的启示
楚图南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的时候,我是昆明联合中学的学生。
同年八月,我考取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当时北京正处在五四运动的时期,青年和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各种政治、学术观点的争论很激烈。学生中,有各种各样的信仰。有信仰无政府主义的,有信仰国家主义的,有信仰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有信仰马列主义的,也有极端保守的所谓“国粹派”或“国故”派。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刚刚开始,信仰和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还不太多。那时,我们高师一些生活上比较困难的学生办起了一个“工学会”,利用课余时间经售书刊、杂志及文具什物。不久,一部分思想比较进步的学生进一步团结和组织起来,并和李大钊同志取得了联系。工学会的活动从经营进步书刊扩大到组织学校的工友、杂役识字、卖书、办夜校,并宣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此外,还出版了一个启蒙性的刊物《工学月刊》。
一九二○年后,在李大钊同志的指导下,我们又办了一个刊物叫《劳动文化》,由我负责编辑。当时李大钊同志任北大经济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已经有很多文章问世。象他这样一位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先驱者,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景仰的前辈。
一九二二年,李大钊、蔡和森同志在北方开辟党的工作。蔡和森还参加指导我们高师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这一年《工学月刊》的“五一纪念号”提出了“劳工运动”的口号,主张用社会主义革命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在李大钊、蔡和森同志领导和教育下,我们逐渐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要和社会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尤其是和劳工运动相结合。那时,我们的小编辑室是高师S·Y(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革命活动场地,也是蔡和森的临时避难所。
一九二三年底,我在高师毕业后,回到昆明,并接受了李大钊同志布置的任务,一是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学生,二是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一九二五年后,我按照北方党组织的通知又回到了北京,我由青年团转入了共产党,并从事于组织所安排的新的工作。
回顾这些往事,感想是很多的。首先我想到的是,当时五四运动中风云一时的人物,不一定都能沿着五四运动所指明的道路走到底。仅就和我一起离开昆明到北京求学的人当中,有些人逐渐接近了马克思主义,虽然经过曲折,但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还有些同志为革命牺牲了生命,至今受到我们永久的纪念;有的人则放弃了革命;甚至有的人后来投靠国民党军阀,做官去了。这就启示了我们,一个革命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革命实践中,加强学习,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才能紧跟形势的发展,继续前进,不至掉队。其次,革命的理想和前途是光明的,革命的道路是漫长的,革命的事业是艰苦的。革命就是要有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第三,多年的实践还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存在着各种性质不同的思想认识和各种不同旗号的政治派别,但历史的发展和革命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列主义指导下的革命运动,才是改造社会、建立新世界的武器。


第3版()
专栏:

人民的力量
冰心
五四运动距离今天,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来,“雨打风吹潮卷去”,当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现在所余无几了;即使象我这样与“五四”略微沾了一点边的人,健在的也不多了。既然与这场运动发生过一点关系,那么责无旁贷,在纪念“五四”六十周年的时候,应该给我们的年青一代写下点什么。这里,我就以六十年前的那股劲儿,写一点我在“五四”六十年后的感想吧。
“五四”时代,我还是个“小”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什么重大的集会,也没有做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是,犹如站在海边的人会感受到海的气魄和海的力量一样,处在这场伟大运动中间,我也感受到了它那磅礴的气势和雄浑的力量。那时,马列主义已经传到了中国,在十月革命炮声的震动下,奔突在人民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反帝反封建的要求,象岩浆一样喷涌了出来。学生走上了街头,工人、农民走上了街头,各界爱国人士也走上了街头。汹涌的人流,象裂岸的惊涛,冲击着军阀的残暴统治;“要科学,要民主,要自由”的呼声,划破令人窒息的黑暗,给中国带来了新生的曙光。人民,人民的力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回想“五四”那个时代,对比今天社会主义的新生活,真有两个天地之感。六十年来,我们祖国发生的变化,是多么巨大啊!但是,社会主义好,能不能说今天的一切都好了呢?还不能这么说。我永远忘不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的,前进需要砍倒拦路的荆棘,胜利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怎样排除障碍,战胜困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得更快一些呢?我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五四运动就是这么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一九七六年的四五运动,又是这么一股力量,一股声势更大、威力更猛的力量,这股力量再次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今后,我们还要依靠这股力能排山、势能倒海的力量,去夺取四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外国朋友和我们的年轻一代,都有请人在纪念本上留言的习惯。近年来我常常给他们写下三句名言,这是我在几十年中所逐渐认识到的千真万确的真理。这三句话是:
毛主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周总理:“现在是人民的世纪,一切由人民决定。”
华主席:“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回答了问题。”
是的,我们有创造世界历史的能力,我们是回答问题的历史的主人。我们的先辈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要做到每个人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大局为重,在各自的岗位上,想四化,学四化,干四化,把整个身心都扑在四化上,为实现这个近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宏伟理想而拿出一股子拚命精神来,为实现四化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一个人的成绩也许看不大出来,但是九亿人民的努力合并在一起,对国家甚至于对世界的贡献,就不会很小了!


第3版()
专栏:

发扬“五四”文学运动的战斗传统
本报评论员
六十年前,北京天安门前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四革命运动。这个运动使沉睡的中国惊醒起来,振奋起来。与这个运动相呼应,中国文学战线也兴起了一个文学革命运动。这个文学运动,把濒于绝境的中国文学,引进一个崭新的天地,走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一九七六年,北京天安门前又爆发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四五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如同一声惊雷,再次把沉郁的中国惊醒起来,振奋起来。与这个运动俱来的诗歌运动,为中国文学杀出了一条生路,使它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禁锢中冲杀出来。“五四”文学运动和“四五”诗歌运动说明,革命的文学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关系着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革命斗争,从来都是积极地配合并密切地为之服务的。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五四”文学运动和三十年代的文艺运动作了科学的阐述和总结,成为指导我国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发展的光辉文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而斗争,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新经验,发扬革命文学运动的战斗传统,这对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五四”文学运动的经验说明,革命的文学必须为革命而呐喊,为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而战斗。革命斗争催生了革命文学,革命文学反过来又促进了革命斗争。这既为“五四”文学运动所证明,也为“四五”诗歌运动所证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在十月革命的号召之下,中国发生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这个革命,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学战线的战士,促使他们拿起文学这一战斗武器,用文学作为革命号角,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呐喊助威。他们用革命的文学作品,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有力地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立下了巨大的功勋。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第一篇深刻揭露和愤怒控诉吃人的封建礼教的不朽之作,是反封建的战斗檄文。他接着写出的《孔乙己》、《阿Q正传》和《祝福》等小说,都给封建主义以切中要害的揭露和抨击。他的杂文,更是反帝反封建的锋利匕首。后来与鲁迅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老一辈革命作家,如郭沫若、茅盾等人,也用他们的革命文学作品为武器,直接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和文学运动中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以炽热的语言,歌颂了对旧势力的反抗和叛逆的精神,歌颂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五四”文学为革命呐喊的传统,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到了一九七六年,广大人民反对“四人帮”的革命斗争,更直接引发了革命诗歌运动。这个运动同革命斗争结合之紧,对革命运动推动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的。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诗歌刚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贴出,很快就在群众中辗转传抄,并以神奇的速度传遍全中国。革命诗歌传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反对“四人帮”的革命火焰。天安门的革命诗歌,吹响了向“四人帮”进击的冲锋号。革命诗歌,为反对“四人帮”作了最广泛的思想动员,为“四人帮”的垮台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这就充分说明了革命文艺的巨大战斗作用和它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五四”文学运动的经验还说明,革命的文学只有反映人民的心声,同历史潮流一起前进,才有光明的出路和强大的生命力。“五四”文学运动之所以会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它之所以能得到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心声,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同历史的潮流相一致。五四运动以前,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互勾结,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文化奴役。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欺凌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成了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成为中国革命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五四”的新文学,正因为它喊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口号,说出了人民大众的心里话,所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学史上开辟了灿烂的史页。“四五”革命运动以前,由于林彪、“四人帮”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部分领导权,推行“左”倾路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排挤和迫害,中国革命的航船到了面临倾覆的险滩。悼念周总理,打倒“四人帮”,保卫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心愿。“四五”革命诗歌,敢于打破林彪、“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打破当时全国万马齐喑的局面,写出了声讨“四人帮”的战斗檄文,喊出了打倒“四人帮”的战斗口号。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诗篇,反映了人民群众同“四人帮”战斗到底的坚定信心。革命诗歌为人民说了话,人民就给它以高度的评价,热爱它,传诵它。象丙辰清明革命诗歌那样,千百万人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去珍藏、去流传,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四五”革命诗歌,为社会主义文学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那就是,要敢于同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要敢于说出广大革命人民想说的真话,要敢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创作出符合人民大众需要的真正的文学作品来。“五四”文学和“四五”诗歌告诉我们,让革命的文学唱出时代的强音,反映出时代精神,这是革命文学工作者的责任。当前,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上来。我们的文学艺术,应当努力去反映四化和积极地推动四化。这是人民的要求,也是历史的要求。
六十年来的革命实践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现代革命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文学运动就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五四”文学运动,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革命,它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文学运动初期,中国虽然还没有成立共产党,但已经有了以李大钊等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实际上从思想上领导了这个运动。“五四”开始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发动不久,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从此,这个运动就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组织上、路线上,都直接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就明确宣布,他是听无产阶级革命前驱者的将令的,他做的是遵命文学。“四五”诗歌运动,虽然不是由党直接领导的,但是,由于参加这个运动的同志,都坚持用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且其中很多骨干力量是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许多党组织积极支持和直接组织了这个运动。党的领导不仅是组织上的领导,也包括思想路线的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五”诗歌运动,如果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离开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发挥那样巨大的作用。“五四”文学运动和“四五”诗歌运动,给我们做出一个鲜明而肯定的结论,那就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否定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不仅不符合“五四”文学运动和“四五”诗歌运动的事实,而且是完全错误、十分有害的。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我们的文艺事业也必须迅速跟上新长征的步伐,努力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我们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和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五四”文学运动的光荣传统,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心同德地搞好四化,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