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
丹林
苏联航空母舰“明斯克”号和载有海军陆战队的新型两栖作战舰只“伊凡·罗戈夫”号最近进入印度洋活动。美国海军方面对此表示严重不安,从美国航空母舰“中途岛”号起飞的飞机正在监视着这两艘舰只。两个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已经越来越激烈了。
苏美争夺世界霸权,重点在欧洲;而作为欧洲侧翼的印度洋地区,在当前双方的争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场。
印度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东接太平洋,西通大西洋,是沟通欧、亚、非、澳四大洲的交通枢纽。东部的马六甲海峡,西北部的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西南绕过厄加勒斯角的大西洋航线都是世界海上交通和全球贸易的极其重要的航道。据估计,美国进口石油的四分之一,天然橡胶和锡的百分之八十,西欧三分之二与日本五分之四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印度洋。对于这些西方国家来说,印度洋航行安全的重要性,是可想可见的。
印度洋沿岸地区包括非洲东部、南部,红海到波斯湾的中东地区,南亚次大陆以及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这个弧形地区居住着约十五亿人口,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和铀、铬、黄金、金刚石、铂、钒、锰、锡等重要矿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原料产区。仅以石油来说,中东地区的蕴藏量占世界总蕴藏量的百分之五十七点五,一九七八年中东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西方世界石油消费中百分之四十八来自中东地区。因此,印度洋地区局势的发展,对西方来说不能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在历史上,俄国老沙皇为了向外扩张早就想插足印度洋。由于力量不足,老沙皇的南下野心未能实现。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崛起后,在六十年代初就对这个被西方战略家称之为“决定二十世纪命运”的印度洋地区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一九六八年英国宣布自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军事力量后,新沙皇就野心勃勃地迅速打入印度洋地区。从一九六九年派遣分舰队进驻印度洋起,苏联在这一水域经常保持着二十艘左右的舰只,其中包括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就连仅有的几艘直升飞机母舰也轮番进入印度洋显示威力。这支海上力量与它的地中海舰队相呼应,对中东和非洲形成海上包围,成为苏联在印度洋地区扩大影响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苏联对印度洋地区的扩张活动也大大加剧了。多年来,它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以“援助”为诱饵,不断对一些国家进行渗透活动。它在一些国家培植亲苏势力,实行政治控制,攫取军事基地,甚至利用雇佣军进行军事干预。苏联在印度洋地区的扩张活动,已使西方国家的资源供应和航道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面对苏联的战略攻势,美国对印度洋地区也不断采取措施来加紧同苏联的争夺。美国除了通过“援助”和其它手段在印度洋地区加强自己的影响外,在军事上也积极进行部署。它扩建了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基地,增加了驻印度洋的海军力量;正在酝酿组织第五舰队以加强军事干预和控制海洋的能力,并且一再提出警告,美国在其利益受到危害时将不惜使用军事力量。
近年来,一些西欧国家为了保卫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印度洋航道安全,也在印度洋加强了军事力量。去年,美、法、英三国舰只还在亚丁湾举行过联合的演习。
苏美超级大国的争夺和扩张,使印度洋地区各国的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个地区国家日益强烈地要求使印度洋成为和平区,这一正义的呼声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它们还积极行动起来,抵制外来的干涉和扩张,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特别是东盟国家日益清楚地看到苏联企图从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形成合围之势的“哑铃战略”,使它们首当其冲地受到严重威胁。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国正在采取联合行动,进一步挫败苏联鼓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阴谋。另一方面,埃及、苏丹、索马里先后废除与苏联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军事协定”,驱逐苏联“军事顾问”,这也是对苏联扩张战略的有力打击。然而,为了争霸世界,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印度洋的争夺决不会停止,而只会愈演愈烈。印度洋地区的各国人民,只有加强团结,并同亚洲、东南亚各国人民一起,进行坚决的反霸斗争,才能保卫印度洋的和平与安全。


第6版()
专栏:

希腊参加欧洲共同体
据报道,五月二十八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将在希腊首都雅典签署希腊加入共同体的协定。从一九八一年元月一日起,希腊将成为欧洲共同体的第十个成员国。
自一九七○年以来,希腊曾多次表示要参加欧洲共同体的愿望。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二日,希腊政府正式提出了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申请,次年七月,开始了正式谈判。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今年四月终于达成了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协议。
希腊要求加入欧洲共同体及共同体同意希腊的加入,有着各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双方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需要。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希腊就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签定了联系国协定,是第一个与共同体建立“联系关系”的欧洲国家。之后,双方的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有很大发展,共同体目前已成为希腊的最主要贸易伙伴。
希腊地处战略要地巴尔干半岛南端,濒临地中海,是欧洲的南翼,素被称为欧洲的“软腹部”,是当前西方防务的薄弱环节。目前,野心勃勃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一方面在欧洲大陆屯驻重兵,对西欧大军压境、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又在大西洋、地中海、欧洲北端扩充海军力量,形成南北包抄、夹击西欧的态势。这对西欧的安全和它们进口石油和原料的“海上生命线”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希腊加入共同体,对于西欧的联合、增强南翼的力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法国一位议员曾经说过,“从战略上看,共同体必须通过扩大来加强它在石油供应线上和巴尔干半岛的阵地。”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也说过,加入共同体,“首先”是为了加强希腊的独立,希腊“不能再处于这个联合的欧洲之外。它不能在孤立状态下生存、发展和繁荣。”
希腊加入共同体,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希腊的经济发展与九国的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国民收入也比共同体九国平均水平低,这在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这对于共同体达到“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将增加新困难。但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从西欧联合这个大局着眼,还是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法国外长弗朗索瓦—蓬塞前不久指出,“无论这种扩大所提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多么重要,但根本问题仍是政治性的”。希腊最近强调,要为“实现”联合的欧洲作出“贡献”。这种“共同的政治意志”正是基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联合的欧洲”来抗衡霸权主义。
欧洲共同体接纳希腊为成员国,并继续同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就加入共同体的问题进行谈判,反映了西欧联合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但是,苏联对此极为不满。自从希腊等国申请加入共同体以来,苏联采用了挑拨离间等手法,阻挠它们加入共同体,甚至公开施加压力进行威胁和恫吓。它的宣传机器还公开唆使希腊国内某些势力“反对”希腊加入共同体。然而事情并不以霸权主义者的意志为转移,希腊加入共同体协定的签署无疑是给霸权主义者的一棒。
迎春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大选中政府更迭
加拿大大选已经结束。已经执政了十六年的自由党在选举中失败。获票领先的进步保守党将组织下届政府。
自从一八六七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后,一直由进步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一九三五年以来,除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为保守党执政外,一直是自由党执政。一九六八年,特鲁多出任自由党领袖,先后担任三届总理,达十一年之久。
上届议会,是在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宣布解散的。在长达五十多天的竞选活动中,几个主要政党都没有就外交、国防等问题提出政策性纲领。竞选的主题集中在国内问题,主要是国内的经济问题和“全国团结”问题。
加拿大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工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加拿大经济对外资和进口产品依赖较大。一九七四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加拿大也陷入战后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六次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增多。一九七六年以来,生产虽然开始回升,但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和失业依然严重,国家财政和国际收支情况也不佳。在这次竞选中,原执政的自由党提出要加强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进步保守党则集中指责自由党政府管理经济不当,极力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用减税和让私营企业自由发展等许诺来争取选票。
所谓“国内团结”问题,主要是反映了英、法裔加拿大人之间矛盾的魁北克的问题。加拿大是由十个省和两个地区组成的联邦国家。十省均设有省督、省议会和内阁,有一定的自治权。两个地区由联邦政府直辖。加拿大居民中,英、法移民后裔居多,长期来双方存在着矛盾。其中魁北克省法裔居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他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处境较差。有的人主张魁北克省独立,从加拿大分离出去。虽然加拿大联邦政府采取了一些缓和民族矛盾、阻止分裂的措施,但未能解决问题。一九七六年魁北克省选举中,代表法裔居民的魁北克党获胜执政,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在这次全国大选中,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都反对魁北克省和加拿大分离,但自由党强调全国团结,而进步保守党则倾向于给各省更多的权力。
在竞选过程中,加拿大国内舆论纷纭。许多报刊都认为,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实力相当,得票相差不会太远。但是,由于群众普遍有不满现状的思变心理,进步保守党提出了“让我们使加拿大再次运转起来”的口号,对选民有一定的吸引力。看来,这对进步保守党的获胜是有影响的。
但是,进步保守党虽然以一百三十五席压倒了自由党的一百一十四席而取得了组阁的权力,却在议会中众院的二百八十二席中并未超过半数,只能在其它政党的支持下执政。今后加拿大的政局是否能保持稳定,这是加拿大国内普遍关心的问题。
秦 越 步 清


第6版()
专栏:

勾心斗角六年半
方敏
苏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经过六年半的马拉松谈判总算基本结束。一个新的核协定即将签署。在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会谈开始之时,苏美鼓吹两国“建设性的合作”,夸口要在一九七四年内签订一项“永久性协定”。但是,整个会谈,谈谈停停,风波迭起。在六年多期间,苏美举行了四次首脑会晤(包括在赫尔辛基欧安会期间的一次会晤),二十几次外长级会谈;至于双方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谈判会议,则将近三百次。在这频繁的谈判中,双方勾心斗角,几乎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激烈的争执。事实表明,苏美第二阶段核会谈决不是什么两国“建设性的合作”,而是争夺核优势的又一场角斗。
苏美第二阶段核会谈经历了好几个回合。根据第一阶段的核协定(即一九七二年五月苏美签订的《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双方在五年内“冻结”战略导弹数量,苏联为二千三百五十八枚,美国为一千七百一十枚。由于双方都已拥有大量战略核武器,数量的竞争已成为第二位的问题,美国自以为掌握有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在导弹质量上优于对方,就把改进导弹质量,特别是发展多弹头导弹作为同对方争夺的重点。
在这方面,苏联也不甘居落后。事实上,早在第二阶段谈判开始之前,它已经着手进行新导弹和多弹头方面的试验。谈判开始后,它以更大的力量抢时间抢速度,终于在一九七三年发展了四种新式洲际导弹,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一九七四年,苏联继续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多弹头导弹发射试验,一年内先后进行了四轮。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称,苏联“显然继续保持着对所有四种新式洲际导弹试验的势头”,准备早日部署这类导弹。美国报纸也指出,苏联新一代导弹的出现,使美国丧失了用以“补偿”苏联导弹数量优势的“主要有利条件”。苏联这种疯狂扩展核力量的劲头使美国深感不安,也使第二阶段核会谈变得复杂起来。
本来,美国早就拥有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并已部署了几百枚多弹头导弹。现在苏联赶了上来,美国当然不愿意。为了保持这方面的优势,遏制苏联的势头,美国在谈判中提出双方停止试验多弹头导弹。苏联正在大搞多弹头导弹的兴头上,怎么会同意呢?于是反过来要求禁止部署多弹头导弹,但不限制试验。这实际上是我的要发展,你的要限制。
苏联不仅在导弹质量上得到了改进,在数量上也进一步增加,加快制造新一代的洲际导弹如SS—16,SS—17,SS—18,SS—19等等。在此情形下,美国表示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容忍苏联在数量上占优势,要求削减数量,以保持“基本对等”。但是,苏联坚持数量只能“冻结”,不能削减,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向美国反将一军,主张在一项新的协定中应该把美国驻扎在西欧的战术轰炸机和导弹(即所谓前沿基地系统)算作战略武器,以限制美国配置在欧洲的核力量。两家激烈讨价还价,都想保持自己的优势,又竭力要限制对方的发展,使谈判陷入了僵局。直到一九七四年六、七月间,两国首脑在莫斯科会晤时,仍然一无进展。
一九七五年,苏联逆火式轰炸机正式投入生产,美国则加紧研制巡航导弹,两家着力发展这些武器,结果,在一九七五年重开日内瓦谈判以后,又激起一场争吵。苏联拥有逆火式飞机,弥补了它在远程轰炸机方面的薄弱环节;美国则把巡航导弹看做是一种造价低而“有效的武器”,视为技术上的“王牌”。正是由于这两种武器同苏美争夺核优势关系不小,双方争得很厉害,成为第二阶段核会谈中扯皮最多的问题之一。美国要把逆火式飞机算作战略武器,列入限额;因为逆火式轰炸机不仅能飞临整个西欧,而且经过空中加油可以直抵美国,可以装载核导弹。同美国的B—52飞机并不差之太远。可是苏联争辩说这不是战略武器,不能列入限额。另一方面,苏联则指责美国发展巡航导弹是“开始又一轮的军备竞赛”,将产生“极其危险的后果”,主张对巡航导弹严加限制,并要求把射程超过六百公里的巡航导弹一概算作战略武器。尽管美国曾经希望在一九七六年大选前能搞出个协议,先后几次向苏联提出过某些妥协。但是由于上述问题双方各执己见,纠缠不休,使原来进展迟缓的谈判陷于搁浅。
一九七七年初卡特政府上台以后,苏美在核会谈中又进入一个新的回合。
为了打开局面,卡特在当年三月间派国务卿万斯访苏,带去了两个谈判方案。这两个方案,其一是“一揽子建议”,主张大幅度削减海参崴协议规定的限额,提出把战略武器的总额削减至一千八百至两千件,把多弹头导弹数额减至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件。使其同美国拥有的数量大致相近或相等,同时要求减少苏联独家拥有的“巨型导弹”的数量;其二是“暂缓建议”,即把双方长期争执不下的逆火式飞机和巡航导弹撇在一边,先把海参崴协议变为正式协定。美国显然是想保住自己的核威慑能力,煞住苏联迅速扩充核军备的凶猛势头,或者降格以求,至少保住巡航导弹方面的优势。但这两个方案都不合苏联的口味。当时苏联一听就大发雷霆,大骂美国人“想玩花招”,说万斯“公事包里带着美国的新建议”“是无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协议的行径”,强调限额无论如何不能动。
核会谈达不成协议,双方的核扩军又加快了马力,特别是苏联,它在常规军备上已经占居了优势,如果按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人们估计到八十年代,苏联的核力量也将超过美国。而且这样大规模地竞争下去,双方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影响。美国国内能源短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刚刚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的美国经济又有不稳的趋势。显然,卡特政府需要缓一口气。尤其是他们总是幻想如果达成一个协议,就能束缚苏联扩展核武器的势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核会谈中作出了某些让步,特别在一九七七年九、十月间,美国在若干重要问题上作出了“总的说来对苏联有利的妥协”,即战略武器的总额稍低于海参崴协议的总额,苏联的逆火飞机可以不列入限额之内;多弹头运载工具(包括导弹和飞机)的数额与海参崴规定的相同,其中洲际导弹约八百枚,对美国威胁最大的苏联的“巨型导弹”三百零八枚;美国的巡航导弹受到若干限制,等等。
美国的这些重大让步在美国国内激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人认为苏联的核力量在第一阶段会谈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核会谈中占了不少便宜,这种形势对美国和西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反对卡特的让步政策,要求对拟议中的条款加以修改。
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对,使卡特政府十分为难。因为核协定必须经过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批准,而美国国会里赞同的远远不到此数,而反对、要求修正的呼声却十分强大。因此,这个新协定在美国国内还将有一场激烈的斗争。
目前苏美达成的原则协议是双方勾心斗角又互相妥协的产物。对于苏联来说,目前签订一个新的核协定有其本身的需要。长期以来,苏联无论在全球扩张方面还是在扩充军备方面,都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这种情景不但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而且也引起了欧美国家的警觉。苏联鼓吹的“政治缓和”、“军事缓和”日趋颓势,它的“缓和战略”前景不妙。特别世界各国反霸统一战线的发展,苏联处境也日益孤立。它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有所缓慢,内部矛盾重重。为了摆脱这一局面,苏联想在核会谈方面搞出点名堂,使其“缓和战略”获得生机,并在贸易、科技等方面从西方国家捞取一些好处。
然而,这种妥协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随着第二阶段核协定的签订,一场以进一步提高核武器质量为中心的核军备竞赛又将开始,新的第三阶段的核会谈将会更加复杂曲折。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英国重视发展能源工业
英国的能源工业,历史悠久。早在四百多年前,英国开始了有组织的采煤工业。英中贸易协会主席纳尔逊爵士最近向记者谈到六月上旬英国将在北京举办能源展览会时说,英国把发展能源工业放在重要的优先地位,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英国的采煤工业在英国产业革命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在二次大战以后,由于煤炭的需求量下降,一度萎缩。七十年代以来,考虑到石油资源有限,而英国已探明的煤储量按目前的年产量,还可开采三百年,采煤工业在英国再度引起重视。
记者最近访问了利·霍尔、巴克沃思和金斯伍德三个煤矿。这三个矿的生产条件和机械设备各有特点。利·霍尔年产煤一百五十万吨,是个六十年代建造的现代化新矿;巴克沃思则是一八二五年开始采煤,经过改造实现了机械化的老矿;金斯伍德的煤储量四百多万吨,一九七八年投产,是个可供开采五年的露天矿。但在经营管理方面,三个矿有许多共同点。
英国全国有十二块煤田。这三个矿都属于其中之一的“西部煤田”,横亘在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周围差不多四千平方英里的区域里。英国煤矿局的人员陪同记者驱车驶过几百英里,沿途空气清爽,煤矿办公楼的周围,绿草如茵,看不到煤屑,使人几乎忘却了置身于煤田之中。陪同人员风趣地说,工人在井下挖掘“褐色的金子”,应当生活在洁净的环境里。同时,英国法律也有严格规定,煤矿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记者还注意到,英国煤矿管理当局很少把资金花在办公楼的修建上。在英国二百三十个煤矿中,利·霍尔是个年产量名列前茅的大矿,可是它的办公楼是一幢二层高、用红砖砌成的普通楼房。金斯伍德露天矿年产煤七、八十万吨,因为开采年限不长,它的办公室更是简便,设在一座简易的活动房子里。
在井下,记者参观了煤炭生产的情景,得到的印象是,英国在实现机械化采煤的同时,强调安全生产。虽然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常把安全生产同“人道主义”联系起来加以宣扬”,以麻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在井下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值得注意的。以利·霍尔煤矿为例,每个井下工人都有两块牌子,下井前,把一块牌子交给管理人员,经过电子计算机,把名字登记在井下人员的名单上;回到地面后,工人交出自己保存的另一块牌子,又经过电子计算机,在井下人员名单上除名。煤矿的中央控制室通过这一程序,随时掌握下井人员的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就便于抢救。在工作面附近或在传送带的起点和终点等处,都有一架可以和中央控制室直接通话的对话机,既便于指挥生产,也有利于保障安全生产。
除了现代化的安全设备外,井下还有不少花钱不多而有实效的安全措施。煤矿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作为制度规定下来;一旦形成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譬如,制度规定,每隔十米左右,在坑道壁上必须挖一个“进人孔”,当运输车辆从斜坡下驶控制不住时,坑道里的工人可及时跳入“孔”内躲避;在坑道里行驶的运输车辆,驾驶员的座位在车辆的后部,看不见道轨上有无行人,因此规定每辆车的前部必须配备一名开道人员,看见道轨上有人行走,及时鸣笛,叫行人躲避;在接近工作面的地区,每隔十多米,必须有一个临时的木制支撑,顶梁上堆满石灰,在工作面进行爆破,引发起火灾时,可就近使用顶梁上的石灰灭火。至于工作面附近的煤气含量和坑道里的通风要求等,也有明文规定,定期检查。
从内行人员中选用矿长,是英国经营煤矿的一项重要措施。利·霍尔煤矿的正、副矿长都是三十年前加入了矿工行列的,他们当过井下的掘进工、工作面上的爆破工。在他们的青年时期,利用工余,参加技术学校开办的各种讲习班,坚持业余学习达八、九年之久,获得了工程师的资格。英国煤矿的中年工程技术人员中,不少人与他们有类似的经历,既懂得实际操作,又有理论方面的知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每个煤矿出售煤的价格各不相同。煤矿不仅生产煤,还负责销售煤。煤矿负责人认为,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产销合一,可以促进煤的质量,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可避免产销脱节,积压资金。
目前,英国的能源工业包括多种行业,除了采煤工业外,利用原子能发电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有的十六座原子能发电站提供的电力,约占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十三。从六十年代开始,英国着手勘探北海石油,十多年来,解决了在大风恶浪条件下进行深海勘探和开采的技术,今年的石油产量可能满足英国需要的百分之九十。此外,近几年来,英国还制定了研究波力发电以及利用太阳电、地热和风力的计划。在继续利用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时候,英国开始了对“新能源”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英国从历史发展中获得的一个经验是,使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在各项工业的前头。
本报记者
许庆美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美国的“汽油饥饿”
晨 曦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平坦的街道上扬起一串清脆的马蹄声。邮递员乘坐平篷四轮马车,走街串巷,把信件分发到每家每户。而象征现代物质文明的汽车群队,却因为“汽油饥饿”而行动困难。为了能买到汽油,人们不得不把食物和饭菜带到加油站去,全家就着汽油味共进早餐。就这样,每天有成千上万辆汽车,成千上万手提油桶的人,在各个加油站前耐心地排着长队……。
这是美国新近由于汽油短缺而出现的一些景象。它首先发生在全国消耗石油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而后蔓延到许多地区,象风暴一样无情地袭击着美国,使美国公众感到惊慌不安。
《华盛顿邮报》五月十五日写道,“美国突然陷入惴惴不安的境地,这个国家为了汽油而慌恐着急”,“数以千计的汽车所有者开始排成长蛇阵,把一箱一箱几乎装得满满的汽油抢购一空。每一个小小的囤积汽油的行动都会引起另一场订购汽油的行动”。
美联社报道说,“由于汽油供应短缺,而且因为星期日这一天加油站停止营业,对于许多汽车驾驶者来说,星期日是呆在家里的一天”。“在第一个实行石油配给计划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加油站都关闭了”。“星期日,得克萨斯州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加油站都不营业了”。在堪萨斯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佐治亚州、马萨诸塞州,在纽约、哥伦比亚,都有一半以上的加油站停止营业。在与墨西哥毗邻的地区,每天都有大约两万辆汽车越过边境去寻找墨西哥的汽油。美国能源部每天接到大约五百份电报,有的询问情况,有的表示不满。有一封电报上写道,“我们急得要发疯,再也无法忍受下去。”
本来,通货膨胀已把美国弄得疲惫不堪,现在石油的恐慌又把它搞得焦头烂额。卡特总统五月十五日说,能源问题是“我所遇到过的和平时期对我国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他甚至说,“看到这样一些问题象癌症恶化一样,月复一月地继续下去,削弱我们国家的力量,简直叫人伤心”。
前不久,美国政府曾经提出过两项能源计划,包括实行石油配给、取消石油价格控制以及将对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等措施。然而,目前还看不出任何好转的迹象。最近美国白宫发言人还要人们“对今年夏天的燃料和汽油情况不要抱过于乐观的态度”。
美国石油消费量每年大约九亿吨,其中一半靠进口。近来波斯湾和中东局势的动荡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上涨,严重地冲击了美国。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用危机、火中取栗的资本家和投机商是肯定大有人在的,而倒霉的,还是那些要起早贪黑到加油站去排队的美国普通人。本报社址:北京 电报挂号3838 电话中继线556361、551531 定价每月一元五角 今日六版 零售每份五分北京地区天气预报白天 晴 风向 北转南夜间 晴 风向 南转北风力二、三级风力一、二级最高气温29度最低气温14度二十六日 晴间多云美国洛杉矶的一名邮递员五月十四日开始使用轻便马车分送信件,以解决石油短缺的困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