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火花报》谈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根据国家情况运用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五月八日电 罗马尼亚《火花报》今天为纪念罗马尼亚共产党成立五十八周年发表文章说,党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从来不向人民作做不到的许诺。因为党向来对人民讲真话,所以人民相信党的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文章指出,最近十五年是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建设最富有成果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深刻地和扎扎实实地探索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真实情况,坚决而大胆地清除了一些违背时代的东西,使人们的思想摆脱了一些教条和偏见的压抑,为完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活动,所有这些都为解放巨大的力量和发挥群众的蓬勃创造精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文章还认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制度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在于党铸造的全体人民的团结一致和各族劳动人民的兄弟情谊。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五月七日电 罗马尼亚《火花报》五月五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一百六十一周年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指出,罗马尼亚共产党在经济政策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思想。
文章说,根据罗马尼亚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充分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特点和水平的规律。
文章说,“罗共不是把经济领导关系和机构看作一种终结的和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看作生产力迅速发展、提高经济和社会活动效益的需要。确保它的不断完善,并通过这一途径解决所出现的矛盾,这是理所当然的。整个经验表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集体的鼓励方式,向来要求最迅速地适应生产力的水平,以便使生产力能够迅速发展,极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样,这也要求国家政治上层建筑考虑经济利益——生产力之间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分配问题。”
文章在谈到罗马尼亚最近一年来为改革经济体制而通过的各种措施时指出,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地关心确保生产关系制度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确保上层建筑的前进,以解决新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各种落后面之间出现的矛盾,解决它所创造的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提供的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同它的仍然是低效率的运用之间出现的矛盾,及时和扎扎实实地了解市场(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客观需要同过时的经济—财政制度的运转迟缓之间出现的矛盾等等。”
文章说:
“所有这些措施表明,罗共及其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同志为确保解决生产力发展所造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当前条件,更好地运用经济规律所普遍、客观地决定着的体制。这个体制包括以下基本环节:(生产和非生产)消费需要制度,(普遍的、集团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制度,(普遍的、集团和个人的)经济鼓励制度和经济领导的形式和方式的制度。在这一意义上,为完善财政经济体制所采取的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把工人自治作为经济领导的基本原则,并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道加以确立和完善;在提高企业权限的情况下,采用企业经济财政自我核算、财政自理和提高集体的责任;完善物质鼓励制度;改进计划制度,现在的计划工作要从基层经济单位和地区—行政单位由下而上地做起。同时还改进了经济指标。”
文章说:“罗马尼亚人民根据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为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地适应生产力而进行坚决努力,表现在经济、科技、社会、政治方面的巨大创造力,并以此证明罗马尼亚人民是历史和自己未来的光辉缔造者。”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总理揭露贝京的和平谎言
新华社贝鲁特五月八日电 据贝鲁特报纸报道,黎巴嫩总理胡斯五月七日发表讲话,谴责以色列侵略黎巴嫩,揭露贝京建议同黎巴嫩签订和约的虚伪性。
胡斯指出,贝京是在以色列野蛮侵略黎巴嫩领土并造成许多无辜者死亡和巨大物质损失以后,提出同黎巴嫩签订和约的要求的。他还说,“以色列对黎巴嫩和和平居民所犯下的一切罪行,都是在和平的名义下发生的”。
以色列总理贝京五月七日发表讲话邀请黎巴嫩总统萨尔基斯前往耶路撒冷缔造和平。他在这篇讲话中还要求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巴嫩和将巴勒斯坦人重新安置在阿拉伯国家。
据新华社贝鲁特五月八日电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黎巴嫩总理胡斯和政界人士五月八日发表讲话拒绝以色列总理贝京提出的关于黎巴嫩同以色列“实现和平”的建议。他们指出,贝京所谓的建议是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明目张胆的挑衅。胡斯总理驳斥了贝京对叙利亚军队驻扎在黎巴嫩的批评。


第6版()
专栏:

苏联允许更多犹太移民出境
新华社贝鲁特五月十二日电 贝鲁特的《中东报道》五月十二日指出,虽然苏联口头上攻击以色列,但实际上却为苏联犹太人移民出境敞开大门。
这家报纸援引西方记者的报道说:“今年四月份有五千名犹太人被批准出境,而三月份的数字是四千四百一十八名。一九七三年十月的最高数字是四千四百零八人。这是另一个纪录。一九七九年头四个月近一万七千名犹太人移民出境,以此为基础,估计至今年底被允许移民出境的总数预计可达五万人。”这家报纸指出,“据信苏联的犹太人总数约有三百万,以色列经常把这说成是未来人口的主要后备。”


第6版()
专栏:

美官员和参议员对批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意见不一
万斯和布朗认为修正或拒绝条约后果严重
一些参议员表示很难不加修正而通过条约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四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万斯和国防部长布朗十三日发表电视谈话说,如果美国参议院修正或拒绝将要签署的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一些参议员在同一天发表的电视谈话中却表示参议院很难不加修正而通过这个条约。
万斯在全国广播公司的《同新闻界会见》的电视节目里发表谈话说,条约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修改任何一部分,都有完全扼杀这个条约的严重危险。”他说,“我想象不出能够以修正案的方式作任何实质性改动而不会危及这个条约的存在。”
万斯说,如果参议院不批准这个条约,“就将使美、苏关系极度紧张”。他认为,这还会“给核军备竞赛火上加油”,并引起北大西洋公约盟国的“严重忧虑”。
布朗在同一个电视节目中发表的谈话,也呼吁美国参议院照原样通过这个条约。他说,“世界有了这个条约,将比没有这个条约要安全一些。对这一点,我思想上是没有怀疑的。”
同一天,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霍华德·贝克和民主党参议员萨姆·纳恩,分别在美国广播公司的《问题与答案》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同全国见面》的电视节目中发表了谈话。贝克再次声明,他对这个条约有“严重保留”。他说,对这个条约,可能需要或者由参议院修正,或者在参议院批准前由政府就条约的一些部分与苏联人重新谈判。贝克说,条约在参议院不作修改地批准,“看来是很不可能的”。
纳恩说,他反对下述的观点:参议院要是修正这个条约就等于是拒绝它。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罗伯特·伯德十二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时,批评卡特总统十日对美国零售商联合会的领导成员讲话时所说,如果参议院不批准这个条约,“我们将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看成是战争贩子”。他说,“这种说法不可信”,“我不认为这种说法能为条约赢得任何赞成票”。伯德说,在他看来,关键问题是条约能否增进美国的安全,以及它的条款能否受到充分的核查。
据《纽约时报》十二日报道,驻欧美军和北大西洋公约盟军司令亚历山大·黑格将军在一篇谈话中表示,对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抱有“严重的疑问”。“照我看,问题在于,美国是否能更好地做那些为纠正在战略力量方面非常可怕的缺陷而必须做的事情,不管是有还是没有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福特十二日发表谈话说,他对美、苏将要签署的这个新条约有严重保留。对美国是否有能力核查苏联遵守条约的情况,福特也表示怀疑。美国前国防部长莱尔德同一天发表谈话说,美国政府代表在同苏联谈判这个条约时,态度不够强硬。他说,美国在限制陆地和海上发射的巡航导弹的射程问题上,对苏联作了让步。这对这种导弹执行战术任务和区域防务,特别是对西欧的防务,是一种不可接受的障碍。莱尔德说,卡特总统为了满足参议院议员的要求,可能不得不就这个条约同苏联人重新谈判。“就它目前的形式而言,它是不可能得到(参议院)批准的。”


第6版()
专栏:

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
美国意大利葡萄牙工人罢工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一日电 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消息,在长时间要求提高工资的谈判失败之后,美国橡胶工人工会决定自九日中午开始对尤尼罗伊尔公司进行罢工。
分布在全美的隶属这家公司的十二个工厂的八千二百名工人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举行罢工。罢工工人十日还说,他们将去白宫前布置纠察线,表示抗议美国政府限制提高工资的政策。
橡胶工人三年一度的合同于四月二十日期满。橡胶工人工会选择了美国四大橡胶公司之一的尤尼罗伊尔公司作为谈判对象,要求大幅度提高工资。如果达成协议,其他三家公司也将按此合同行事。工人们为了争取谈判成功,几次推迟罢工。但这家公司顽固地遵循官方指令,出尔反尔,在同意工人提出的解决方案之后又随即否认。橡胶工人愤怒指出,正是美国官方挑起了这场罢工,按照官方规定的增加工资限额,工人们因通货膨胀是无法生活下去的。
美国橡胶工人在一九七六年合同期满时,曾发动对四家大橡胶公司的全国性罢工。那次罢工坚持了一百四十一天。
新华社罗马五月八日电 意大利六百万名工人八日举行了四个小时的全国性罢工,要求订立新的劳工合同。
参加罢工的有冶金、建筑、纺织、制鞋、化工、食品业和印刷业的工人以及农业部门的工人。
在罗马,几千名工人今天下午举行了示威游行。他们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团结起来争取变革”、“团结才能胜利”等口号。他们还在露天竞技场广场举行了集会。
其他城市的工人也举行了集会和游行,一些工会领导人在集会上讲了话。
按照意大利的惯例,劳资双方每隔三年集体签订一次合同。上一次合同已于去年十二月满期,但由于资本家的拖延,迄今未能签订新的合同,资本家利用这一情况,可以随意开除工人。因此,最近几个月来,工人们不断为要求签订新的劳工合同而举行罢工。
新华社里斯本五月九日电 据葡萄牙新闻社报道,葡萄牙铁路工人五月九日举行十至十二小时的全国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罢工使全国的铁路运输在这段时间内陷于瘫痪。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有二万六千名铁路工人参加了罢工。
最近几个月来,葡萄牙的食品和燃料价格飞涨。从四月初到现在葡萄牙南方的旅馆职工、维修里斯本机场的技术员、全国的邮电职工也不断举行有限期罢工,抗议物价上涨,要求增加工资。
新华社里斯本五月十一日电 据葡萄牙通讯社报道,葡萄牙北部地区旅馆业工人五月十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罢工,抗议资方拒绝签署集体劳工合同。
与此同时,葡萄牙中部地区的部分旅馆业工人也为此举行罢工。
另一方面,葡萄牙三大城市——里斯本、波尔图和科英布拉的公务人员五月十日分别举行集会,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在首都里斯本举行的集会上,公务人员通过决议表示,将为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继续进行包括罢工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斗争。
波尔图的出租汽车司机也从五月九日开始举行四十八小时的罢工,要求改善待遇。


第6版()
专栏:

西德总理施密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强调
加强北约组织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
新华社伦敦五月十一日电 西德总理施密特五月十日和十一日在这里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欧洲经济和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举行了会谈。
这次会谈是英国首相和西德总理间的一次半年例会。两国领导人十一日下午一起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两国在保卫西方、加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表示,两国政府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将继续进行合作。
撒切尔夫人十日晚在首相府为施密特总理举行的宴会上说,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我们将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采取大家认为是必要的各种措施,来对付军事威胁。我们都关心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平衡,因为我们都相信,这种平衡真正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和平。”她还表示,英国政府打算保持并改进英国军队的实力。
在谈到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政策时,撒切尔夫人说,新政府对英国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承担义务,因为“这不仅对欧洲来说是对的,而且对我们本国来说也是对的”。她表示,新政府的宗旨是,“同我们的伙伴们一起充分而积极地为共同体的发展作出努力”。她重申了保守党在竞选宣言中的一段话:“我们一起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就,比我们独自能够获得的要多得多。”
施密特在宴会上讲话时说:“德国人同英国人应该一起共同促进欧洲联合的进程,这是历史的需要。两国还应该一起保持大西洋联盟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他指出,“对英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大西洋伙伴关系是我们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共同基础。”他还说:“我们还要遵守我们对第三世界所承担的义务,遵守工业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应有必要的团结这一原则。”
施密特是五月十日到伦敦的。他已于今晚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玻利维亚组成新内阁
玻利维亚新内阁已于十一日就职。
上届内阁是九日提出集体辞职的。新内阁中更换了财政和外交等四名部长,其他阁员全部留任。新任财政部长为哈维尔·阿尔科雷萨,外交部长豪尔赫·埃斯科瓦里。
希腊第一座坦克装配厂投产
希腊第一座坦克装配厂十一日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是希腊为了在军备供应方面加强自力更生、改变完全依赖外国的状况的努力的一部分。据希腊国防部长阿维罗夫—托西扎说,有了这座工厂,希腊每年可以节约六百五十万美元。
沙特禁止进口埃及报刊
据开罗电台十四日上午广播,沙特宣布禁止进口埃及报章杂志。
几天前,伊拉克和叙利亚关闭了中东通讯社在这两个国家的分社。
此间观察家认为,这些作法表明,阿拉伯国家对埃及的抵制已开始涉及到文化领域。
伊朗取消在伊美国军事人员的特权
伊朗革命委员会于最近批准了伊朗临时政府制定的一项法案,取消前国王执政期间给予美国军事顾问在伊朗的外交豁免权。
据报道,美国在伊朗驻有几千名军事顾问,都曾享受外交特权,如治外法权等。
西德青少年犯罪活动增加
据西德官方最近公布的统计材料,一九七八年西德青少年犯罪活动继续增加。
在全年一百二十七万名嫌疑犯中有十九万青年和九万八千名少年儿童。同一九七七年相比,青年嫌疑犯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点二,少年儿童嫌疑犯增加了百分之七点七。执政党发言人指出,青年犯罪活动的增加是令人忧虑的。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五花八门的苏美裁军谈判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一面大肆扩军,争夺军事优势;一面又搞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关于裁军的谈判,力图限制对方。十几年来,双方举行的裁军谈判,可以说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据统计,它们近年来不断进行的重要裁军谈判大约有以下几项:
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苏美的所谓“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是从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在赫尔辛基开始的。双方都以这一谈判作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争夺核优势的一种手段。第一阶段的核谈判,是从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到一九七二年五月。经过两年半的讨价还价,由勃列日涅夫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临时协定》。协定规定双方当时拥有的和正在制造的战略导弹(核武器运载工具)的数量冻结五年,但对导弹质量特别是核弹头的数量和质量都没作丝毫限制,也未涉及远程战略轰炸机。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苏美两家又开始了所谓第二阶段的核会谈。一九七四年十一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在海参崴同勃列日涅夫就双方到一九八五年为止的战略武器限额达成了一个意向性协议。这个协议仍然只字不提对战略武器的质量限制问题,却在数量上规定各自可拥有二千四百件的战略武器最高限额,其中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为一千三百二十件。第二阶段会谈经过了六年多时间,到今年五月止,双方在日内瓦已举行了二百九十一次会议,在有关“逆火”式轰炸机、巡航导弹、查核等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吵。经过长期讨价还价,五月九日,美国国务卿万斯宣布,美苏已达成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二阶段原则协议。据报道,第二阶段协定规定双方拥有洲际导弹的最高限额为二千二百五十件,其中一千三百二十件可装备多弹头。协定有效期到一九八五年为止,在此期内,双方各自还可以发展一种新型陆基洲际导弹。苏联的“逆火”式轰炸机不作为战略武器,不在限制之列。而美国携带远程巡航导弹的轰炸机则在限制之列。
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谈判。苏美两国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了大量核试验之后,于一九六三年八月,苏美等国搞了一个《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这以后,苏美转入了地下核试验阶段。十几年来,双方进行的地下核试验不下几百次,通过这些试验,苏美大大发展了核技术,改进了核弹头。
尽管两家不断进行地下核试验,但它们却于一九七四年七月和一九七六年五月先后又炮制了所谓《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和《限制关于用于和平目的地下核爆炸条约》,规定停止进行当量在十五万吨以上的地下核试验之后,一九七五年苏联提出一项《全面禁试条约草案》,美国总统卡特在一九七七年初宣称“愿意为一项全面禁试条约采取迅速和积极的行动”。一九七七年七月,苏美英三国就缔结一项全面的禁止核试验条约重新开始会谈。谈判一直延续至今,据称已取得某些进展,但就在谈判期间,苏美两国共进行了四十多次地下核试验。
限制和减少印度洋军事活动的谈判。一九七七年三月美国国务卿万斯向苏联首次提出“印度洋完全非军事化”的建议。接着苏美两国成立了混合工作小组,着手谈判所谓“苏美在印度洋的海军军备竞赛”。自一九七七年六月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二月,双方共进行了四轮会谈,同意拟制一个所谓“分阶段解决”的方案,任何一方不对自己在印度洋的“海军力量的规模和性质”作重大改变。实际上是对两国在印度洋的现有军事力量进行“冻结”。但在涉及具体的如何划定印度洋地区范围和如何区分常规舰队或流动舰队等问题上则有严重分歧,苏联要求把澳大利亚东海岸也包括在印度洋地区之内。自一九七八年二月之后,由于苏联不断在非洲在西亚地区进行武力扩张,谈判就此搁浅至今。双方既未达成协议,也未减少在印度洋上的一艘兵舰。
中欧裁军谈判。中欧裁军谈判是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在一九七三年十月三十日在维也纳开始举行的。参加谈判的与会国和作为观察员参加的国家共十九个。由于中欧地区苏联的常规部队和武器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在谈判中,北约国家主张“均衡裁减”就是各方按比例裁军,也就是要华约多裁,使双方兵力相等。苏联则坚持“对等裁减”。就是你裁多少,我也裁多少,苏联仍然可以占优势。许多年来,就是围绕这么一个问题扯皮,无法取得进展。后来为了确定裁多少军先得确定双方有多少实际部队。于是近年来又在这个简单不过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因为双方对华约、北约在中欧部队的实际人数估计不一。苏联诡称双方兵力“大体均等”,而西方国家认为华约部队隐瞒了十五万人左右。双方辩了几年,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弄清楚”。迄今为止,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已进行了五年半,单全体会议就开了二百多次,但一事无成。
限制常规武器输出谈判。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苏美开始会谈,迄今毫无结果。近年来,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除了用输出武器捞取大量金钱外,还把它作为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两国军火买卖越做越兴旺。因此尽管谈判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结果还象法新社所说的:“美国和苏联都不愿达成任何有损它们的盟国或传统的(军火)顾客的安全的协议”。
其他谈判。除上述几项主要的谈判之外,苏美还进行了关于禁止放射性和化学武器的谈判,关于武器和技术转让问题的谈判,关于防止核扩散问题的谈判,关于禁止环境战问题的谈判,关于禁止卫星战问题的谈判等等,但这些谈判除了欺骗世界人民之外也都没有什么结果。
(冬柏)(附图片)
这是五月十四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一幅漫画。手提公文皮包前往参加谈判的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公文皮包上面有“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字样。
正在加紧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是苏联一方。说话的是勃列日涅夫。他说:“您好,吉米!我一面干活,一面同你谈,我想您不会介意吧!”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谁的阳光、微笑、家庭……
梁丽
“和平就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它是阳光,是孩童的微笑,是母爱,是天伦之乐,是家庭的团聚。”这段散文诗似的话,出自以色列的贝京之口。去年十二月,他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金时说了这番漂亮话。
但是一碰到阿拉伯领土问题,贝京这只“和平鸽”就成了一条张牙舞爪的豺狼。前几天,他在特拉维夫回答记者时,恶狠狠地说,“我们决不撤出戈兰高地。根本不存在为了换取和平而放弃安全的事情。没有安全,就不会有和平。而没有戈兰高地,也就没有安全。”贝京凶相毕露了。
戈兰高地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西南,从来就是叙利亚的领土。一九六七年“六·五”战争期间,以色列出动空军、炮兵、步兵强占了这块高地。至今山坡上还能依稀看到以色列工兵当年强修进攻道路的痕迹和叙利亚和平居民被迫离开后留下的残垣废墟。以色列侵占戈兰高地,损害了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直接威胁了大马士革和整个叙利亚的安全。
可是贝京却颠倒是非,扬言要继续强占叙利亚的领土,反过来拿以色列的“安全”为借口,不肯撤走。这种借口“安全”进行侵略扩张,同当年希特勒借口“生存空间”蹂躏整个欧洲,有什么两样?
以色列有什么权利用侵占别国领土、威胁别国安全,谋求自己的所谓“安全”?
三十年来中东没有和平,是由于以色列不断侵略扩张,占领阿拉伯领土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园,破坏了中东的和平和安全。以色列一天不放弃它所侵占的阿拉伯领土,不让巴勒斯坦人民恢复他们失去的民族权利,中东就不会有和平,也不会有安全。
阳光、微笑、家庭……。在贝京嘴里只不过是虚伪的辞令,他要的只是侵略和扩张;而对于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这些却是真正珍贵的东西。正是为了维护和恢复这些东西,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才同犹太复国主义者进行着长期的斗争。不管贝京之流怎样骄横,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终将获得这一切,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属于他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