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自封“文明古国”的奇谈
方萱
信不信由你,今天世界上又新冒出来一个人们闻所未闻的文明古国——越南。它不但要与世所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相媲美,而且比它们的“文明”更古老更优秀。据说,因为这个新的文明古国没有经过奴隶社会,所以它的全部存在的历史,都是反抗外族侵略的历史。
这个新出现的“文明古国”的发现者究竟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被人比作“亚洲古巴”的越南自己。人们切勿以为这是无稽之谈,这可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的事实。事实就来自最近我国对越南侵略者进行的自卫还击战中缴获的越南人民武装公安司令部政治部编印的一份“参考资料”,它的名称叫做《我国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传统》。这份内部资料是根据越南高等军事学院史学系提供的教材编印的,里面就公然把越南自封为世界的第五个文明古国。
在世界文明的伟大宝库里,中外历史学家们向来公认,世界上有过四大文明古国,那里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的地方:北非尼罗河下游的埃及、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巴比伦、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多少年来,似乎从没有人对此有过任何的怀疑和非议。
可是现在,越南当局居然不顾历史事实,硬让越南挤进文明古国的行列,胡说什么越南是湄公河的“文明古国”。如果翻开世界地图,看看红河、湄公河的流经地域,越南当局的居心就十分清楚了。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南部,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全长四千六百多公里。澜沧江长约一千七百公里;湄公河流经印支半岛,全长为二千八百多公里,其中流经老挝与缅甸边境约二百公里;而在老挝北部境内有数百公里;流经老挝西部与泰国边境约一千多公里;流经柬埔寨中部约七百公里,而最后流入越南境内却只有约二百二十公里。至于红河,全长约一千三百公里,发源于中国云南省名为元江,在越南的一段长约五百公里称红河。江河是切不断的,河水是不会倒流的。请看,湄公河在越南境内占河流全长还不到百分之五,而红河只占全长的三分之一强。今天,当作越南连队“课本”的这个“参考资料”中竟然自称什么“越南民族的红河——湄公河文明”。它那要当“印支联邦”的盟主,进而称霸东南亚的侵略扩张野心,不是跃然纸上吗?
在这份“参考资料”中特别强调写道:人类最古老的五大文明中的红河——湄公河文明的特点,“是越南社会未经过奴隶占有制”,因此其他文明古国的“军队是奴隶主的军队”,所以它们的“本质是战争、掠夺和扩张”;而就是因为越南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所以“红河——湄公河文明与侵略、掠夺战争发源地的其他文明不同,它从建国之日起,贯穿整个历史进程都是反侵略、保后裔卫国战争的故乡。”他们进一步嚣张地写道:“谦虚地说,我国民族在二千三百年历史中,一千一百年建设国家、准备反外侵,一千二百年直接拿起武器反外侵、捍卫民族独立,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读了这一段自吹自擂的文字,叫人捧腹,真是太“谦虚”了!这里,越南有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姑且不论,越南历史上多次侵略柬埔寨的血淋淋的事实也暂且不提。请问,今天越南对柬埔寨实行军事占领,在柬、老两国驻军近二十万人,这难道叫做“反侵略”吗?!越南大军的广大士兵被驱使为河内的地区霸权主义卖命,这不是充当“新奴隶”又是什么?!这难道就是越南“文明古国”的伟大“文明”?!
越南高等军事学院伪造历史,完全是为了越南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搞霸权主义服务的。但是这种捏造文明古国的手法实在荒谬得太令人发笑,似乎不值得一谈,但却又发人深思。当年希特勒宣扬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优等民族,今天越南当局宣扬越南民族天生来就是反侵略的,“世界上独一无二”,两者何其相似乃尔!


第6版()
专栏:

高高的洛基山
——访美散记
蒋元椿
从休斯敦到西雅图,要飞越洛基山脉。从离开华盛顿起,美国政府为采访邓副总理访美的各国记者包租了两架客机。我们这架属环球航空公司,专供各国的文字记者乘用。另一架属泛美航空公司,供各国电视台和摄影记者乘用,比我们早起飞半个小时。这种安排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美国各大航空公司之间所采取的机会均等的立场。
离开休斯敦时是多云的天气。飞出云层以后,下面一片云海,什么也看不见。不久机舱里就广播了环球航空公司发布的一则消息,预告这家公司打算开辟直飞中国的航线,接着又传过来一页同样内容的打字新闻稿。这表明美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乘中美建交的东风,都在竭力为自己开拓新的市场。
一个多小时以后,云层渐渐稀薄,机翼下露出了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大地。凭舷窗望去,群山起伏,沟壑纵横,茂密的森林还未从严寒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片沉郁苍莽的景色。我们正在从东南往西北斜刺里飞越洛基山脉。
洛基山脉是美国的一条主要的山脉。它南北纵贯美国的中西部,又向加拿大延伸过去,象一道屏障一样,横在美国中部大平原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之间。在飞机的轰鸣和各国记者的热烈交谈声中,机组通过扩音器向旅客报告说,我们正在飞越布兰卡峰。这是一座拔海四千三百多米的高峰,在科罗拉多州境内。望着它那挺拔峻峭的峰巅和历历可数的岩石与林木,蓦然想起了美国歌唱家约翰·丹佛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唱的《高高的洛基山》。歌词中的一节是:“现在他的生活充满了奇迹,但是他的心仍然担忧一件他不能理解的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他们要推倒洛基山,带来更多的两口子,更多的人,大地上更多的伤痕。”
丹佛歌唱的正是科罗拉多的高高的洛基山。在他那带着流浪汉的淡淡的哀愁的歌声中,展开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
推倒洛基山,或者说征服洛基山的险阻,给西部带来更多的人,给大地以至人类的历史带来更多的伤痕,这就是从欧洲旧大陆来到这个新大陆的移民开拓西部边疆的历史。这部历史离现在还不过一百多年。从十九世纪初期起,欧洲移民开始向西部推进,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移民规模越来越大。新来者用一切手段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消灭了一个又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把许多印第安人赶进了“保留地”,自己成了这块土地的新主人。人们如饥似渴地在这里搜寻黄金、白银、皮毛、木材、矿产,往自己手里积聚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发了财,成了豪富;一些人破产了,成了拿工资的奴隶。西部边疆的开拓终于完成。
这也是在十六世纪欧洲移民来到以后在整个新大陆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说这种开拓过程从东部到中西部花了三个世纪的话,开拓西部却不到一个世纪就完成了。这反映了在北方工业资本战胜南方种植园主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北战争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是在黑人奴隶、印第安人和广大工人的骸骨堆上建立起来的。这里面也有在十九世纪下半期被诱骗到这个“金山”来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大批中国工人的辛酸血泪。这个发展过程,培育了一个在追逐利润上特别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的资产阶级。两百年之内,它用收买、征服、颠覆等等手段,使美国由大西洋沿岸的十三个殖民地,扩张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
由多民族的移民在不断开拓新边疆的过程中形成美国的过程,在美国人民的性格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在同美国人民接触中,人们的感觉是,他们一般说来是乐观、开朗、坦率、热情、富于进取精神、讲求实际的。这同他们的先辈从生活艰难的旧大陆漂洋过海到这里来冒险寻求新生活的历史,大概是分不开的。缺乏这种性格的人不会来,来了也是难以生存的。美国人民的这种性格,很值得象我们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民族学习。特别因为我们正在开拓人类历史上的新大陆,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因而非常需要有不怕冒险犯难、积极进取、敢于研究新问题、开创新局面、而又讲求实际的精神。
当然,美国人民中也有一些人,受资产阶级的影响,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或者损人利己,危害社会,或者颓废堕落,追逐腐臭。这样的人虽然是少数,但是它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几位日本记者过来找中国记者交谈,打破了我的遐想。在谈话中,一家东京大报驻美国的记者诚恳地说,“坦率讲,我担心在你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那么多社会问题。”看来,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四个现代化过程中会不会出现社会问题,怎样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对中国抱有善意的各国朋友们普遍关心的事情,也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到西雅图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左右。飞机在波音公司飞行中心的机场降落。这又是一家希望向中国开拓市场的美国大企业。在这个濒临太平洋的港口,有更多的人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第6版()
专栏:

箱根春意
符浩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随邓副委员长一行游览日本著名关山胜地、泉湖佳境——箱根。 扶桑春来早,四月尚未老。 川原舞落英,关山斗芳草。 度岭霞齐飞,明湖云共绕。 西来长安路,万里传友好。 千卷交流史,读来总觉少。(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瑞典农业大学见闻
宋有明
晴光初放,春寒料峭。在瑞典农业部安排下,我们驱车离开斯德哥尔摩前往北欧著名的文化古城乌普萨拉,参观慕名已久的瑞典农业大学。
瑞典农大座落在乌普萨拉南郊厄尔图那的一片十分开阔地面上,当我们车子驶进校区后,犹如进入一座小城。校园规模庞大,占地约两千公顷。学校设备先进,拥有电子计算机,三种语言同声翻译等现代化科研和教学手段。
八百二十多万人口的瑞典,唯有这一座农业综合性大学。她既是瑞典农业方面的最高学府,更是全国农业科研中心。其科研活动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个研究所、三十多个试验站进行。
除了从事教育和科研活动外,农大还肩负着援助发展中国家和推广科研成果两项任务。大学里设立外援处和顾问处这两个校一级机构,从事这两方面的工作。
农大副校长是瑞典著名兽医专家,早在一九四三年便从事这方面研究。主人们首先利用幻灯向我们介绍了农大的概况。
这个大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以科学研究和试验为主。从农大资金分配情况中可看出这点。每个财政年度农大可获近四亿瑞典克朗(近一亿六千万人民币)拨款,在各大学中居第三位,其中百分之七十五资金用于科研和试验,只有百分之二十资金用于教学(基础训练);而且农大工作人员多于学生,前者三千三百名,后者二千五百名。
农大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大类,其中应用研究无论从投入人员和经费上看都占主要地位。农大科研活动的形式又可分为固定项目(规划项目)的研究和自由选题研究两种,其中则以固定项目研究为主。
农大科研规划,每两年制定一次。科研规划最后须提交农大最高领导机构理事会审定。理事会中除了教授、学生代表外,还包括农民代表、各地农业委员会代表以及社会和经济界等各方面代表。这体现了农大制定科研规划时,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及教育、科研、生产、消费等各方面结合。
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农大在作物和牲畜良种的推广方面,具有很大权威。一切良种在推广之前,都必须接受农大从产量、质量、抗病能力等方面的严格检验,获准后方可推广。
一九七七年,瑞典议会通过的新教育法令中,曾规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这次我们参观农大时,再次看到了这样一个特点。
农大每年招收新生五百名。为了既培养农业方面的专门人才,也培养一般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农大目前实行长短两种学制并举。长学制为五年或五年以上,毕业后一般获硕士学位,可去当农业顾问,开办农场,从事科研或教学活动;短学制为一年或一年半,主要目的是为高中毕业后参加过两年实际工作的农、林、牧技术人员和工人提供进修和提高机会。学习结束后,发给大学毕业文凭。从事长学制学习的学生,如果来自城市,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实践,那么,他们入学后头十三个月将被派到一些农庄去,参加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其间,他们也接受一些理论教育。之后,则自选专业,在校学习四年。这期间,他们以理论学习为主,同时参加一些必要的试验活动。
农大开展科研和试验活动,总是从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去寻找自己的研究专题。土豆是瑞典大量消费的重要食物,但是,瑞典土豆种得不好,有地区病,体积越来越小,消费者意见很大。农大于是便把土豆种植列入研究计划,投入不少人力和经费,设法尽快培育出优良土豆品种。瑞典目前母鸡品种一般都是从美国进口,农大正努力改变这种状况,积极培育北欧特有的良种母鸡。瑞典全境都是在北纬五十五度以北,冬长夏短,光照少,虽有大西洋暖流影响,但全国气温偏低,不适宜水果生长。农大在瑞典南部经过长期水果种植试验,现已培育出适合瑞典生长的味美可口的“阿丽莎”苹果。瑞典农产品的生产,从数量上讲早已过关,农大便侧重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正设法使猪的瘦肉多一些,牛奶脂肪少一些,粮食作物营养丰富一些,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农大的顾问处,亦叫农业科研情报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广泛收集和科学整理,然后汇编、印刷,以书籍、杂志、报纸、小册子等形式,发送瑞典各地,也送往世界上三十多国家。同时,顾问处还负责深入农村,调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用顾问处负责人卡斯贝伊先生自己的话说,即是“顾问处同农业生产实践有来有往”。这种组织形式,既保障了最新科研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和采用,而且也使得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能尽快反映上来,推动科研机构迅速去解决。
顾问处还负责协助政府或农业工会组织开办培训班,传授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农业工会组织刊物上介绍科研资料;接受来自大学外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利用电话解答问题。
访问结束前,农业系主任于尔夫·伦堡教授同我们进行了座谈。当我们询问农大今后将如何对瑞典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时,老教授沉吟片刻后微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关键在于要出成果,多出成果”,接着又补充道:“还得要看农大能否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即: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保护好环境;既对当前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又考虑到将来的长远需要。另外,科研和教育,也是一对矛盾,如解决不好,农大也发挥不了作用”。
座谈中,我们还回顾了瑞典农业发展的历史。一百年前,瑞典是四分之三人口搞饭吃,养活不了自己,大量移民美国。十九世纪末,瑞典开始搞工业化,比英国晚半个世纪,向英国借了大量贷款。由于富于森林、铁矿、水力资源,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均未直接卷入,瑞典经济在二十世纪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到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便出现了被他们称为的“黄金时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农业。一九三○年前,瑞典农业主要靠马,目前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全国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搞饭吃,粮食生产自给有余,除战备储存外,还可向国外出口。但是,由于瑞典农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缺乏统一组织和规划,也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都受到了损伤;地下水源、海洋、湖泊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而严重污染;土壤的结构、密度、肥力也受到了破坏。农大最近专门成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即是瑞典这方面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
我们最后向瑞典农大的朋友们告别时,于尔夫·伦堡教授热情地拉着我们的手,略带激动地说道:“中国农业科研有不少地方很先进,尤其是生物防治、作物种植技术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紧接着他又说道:“中、瑞两国在农业科研领域内的合作,有着很好前景,祝愿我们的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我想,老教授的这一番祝愿,也是瑞典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6版()
专栏:

马可·波罗和威尼斯
马信德
好多年以前,曾经看过《马可·波罗行纪》(即《东方见闻录》)。不久前到威尼斯访问,就想去看看这位中世纪沟通欧亚文化的大旅行家的遗迹。据说,他的故居离威尼斯市中心——里阿托岛不远。走过曲径通幽的小巷,和几座类似苏州水乡的小桥,就可以看到那座十二世纪的建筑。
马可·波罗是最早从西方到达中国的旅游者之一,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他的父亲是威尼斯巨商。小马可十七岁就踏上了寻求东方世界的神秘旅途,他和父亲、叔叔一道,整整走了四年,终于在一二七五年到达中国元朝的上都。元世祖忽必烈很喜爱这位来自西方的青年,向他询问关于西方文化的动向,授予他官衔,让他传播西方文明,引进欧洲文化。这样,年轻的马可在中国度过了十七个年头,几乎游遍了整个中国。
一二九五年,马可·波罗回到故乡威尼斯。三年后,在威尼斯城邦与热那亚的战争中,马可·波罗不幸被俘。但是他在狱中念念不忘在中国度过的迷人岁月,由同狱好友鲁思梯谦笔录成三大卷《马可·波罗行纪》。这部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亚洲情况的旅游著作,对于沟通欧亚文化,以至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风貌,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次访问马可·波罗的故乡,来到明媚如画的威尼斯,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这个由纵横交错的河道把一百多个岛屿连接而成的水上之城,可以说是亚得里亚海上一串璀璨的明珠。意大利朋友们一遇到我们就说:到了意大利而不去威尼斯,将是终生遗憾。我们到过以后,才体会到真的不虚此行。
世界旅游者蜂拥而至,还有另一种原因。我们看到一份香港杂志报道,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报道上的大字标题是:
救救威尼斯
这个中世纪的欧洲名城的末日快到了!
据说,这个由岛屿组成的城市,近代日渐陆沉,一九六六年冬的一次大海潮曾淹到圣马可广场,顿时市区成为泽国。附近的小岛也发生海水侵蚀、教堂倒塌的现象。于是引起了一阵恐慌:大批威尼斯人外流。据威尼斯市长马里奥·李果透露:在五十年代全市有十八万人口,以后每年有四千人迁出,最近只剩十万人了,还是以每年一千人的速度外流。
与此相反,每年却又有大批旅游者蜂拥而至,似乎想在威尼斯末日到来之前和这个历史名城告别。
难道马可·波罗的故乡真的要毁灭了吗?有些意大利朋友回答说:圣经中《马可福音》作者圣马可是威尼斯的护城神啊,所以他们觉得,马可·波罗的故乡将会是永存的。据说在多少年代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海滩,圣马可乘船来到里阿托岛海岸,遇上风暴,船被搁浅,当圣马可濒临绝境时,天使拯救了他,以后就在这些岛屿上兴起一座水上之城。意大利朋友把圣马可同马可·波罗相联系,他们相信,他们的后代也必定会把威尼斯建设得更加美丽,把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之路开拓得更加广阔……。(附图片) 威尼斯里阿托岛的风景画


第6版()
专栏:

寸方纸上,气象万千
——世界邮票漫谈
王 扬 臧克非
早在邮票问世之前,人们的书信往来已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中期,人们的书信往来日趋频繁,邮寄信件的费用由收信人付钱。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百多年以前,英国一个小姑娘收到一封信,只往信封上看了一眼就说:“我没有钱收信”,要邮差将信退回。邮差与她争执起来。这时有个英国贵族罗兰·希尔散步走过来,看到这种情况,便出钱为她交付邮费。小姑娘一面感激他,一面对他说:“我家里很穷,没有钱付邮费,我和哥哥约好,如果他身体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个圆圈,我收信时看到圆圈,就知道他身体很好,可以不必付钱取信了。”罗兰·希尔由此向英国政府提出改革邮政管理制度的建议:由寄信人购买邮票作为交付邮费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一八四○年五月六日首次正式发行邮票。
世界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头像。邮票为黑色,面值一便士,所以有“黑便士”的别称。早期的邮票,票幅很小,没有齿孔,使用时用剪刀一枚枚地剪开。当时的邮票只是作为交付邮费的凭证,图案和色彩都很单调。那时候收集邮票的人很少,发行的数量也不多,因而许多邮票都散失了。能够流传至今的便成了稀有的珍品。圭亚那一八五六年发行帆船图案的邮票,其中面值一分的那一枚,据说目前世界上仅存一枚,还是一个当地的英国学生从故纸堆里找出来的。
一八九三年,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四百周年,美国发行了一套邮票,以十六种图案描绘了哥伦布航海的一生。这套邮票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套纪念邮票。从此,人们又赋予邮票以新的使命——纪念世界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事件。
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票的形式也不断创新。一九○六年,卢森堡发行一种由四十枚邮票组成的“小型张”。一九二一年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发行,但只在展览会上出售。所谓“小型张”,是把一枚或一套邮票印在一张小纸上,邮票四周的纸边上,印着有关邮票的文字说明,扩大邮票的宣传作用和纪念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邮票的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使用邮票较早的国家,发行过一些纪念文化名人的邮票,如纪念哥白尼、易卜生、伦勃朗、拜伦的邮票,但数量不多。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使用的邮票,大多印着殖民者或帝王的头像,形式基本雷同。只有当时列宁缔造的社会主义苏联,赋予邮票以新的思想内容。一九二一年苏联正式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图案是一个工人脚下踩死一只象征旧世界的妖龙。早期的苏联邮票,有的反映出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许多发展中国家对邮票的发行工作十分重视,有不少邮票反映出第三世界人民反帝、反霸的斗争情景和民族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邮票的图案设计、边框的图案装饰、色彩的运用、文字说明和面值数字的安排,都凝结着无数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各国的邮票在图案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民族艺术的风格,成为一种小型的民族艺术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邮票的形状,一般以长方形居多。一八五三年非洲好望角首次发行三角形邮票,一八五四年圭亚那出现圆形邮票,一八九八年土耳其发行一种八角形邮票。到目前为止,很多几何形的邮票都曾有过。近年来,塞拉利昂和汤加曾发行过各种形状的邮票,有地图形、水果形等等,塞拉利昂曾发行过可可形的邮票。
邮票是经过精心印刷制造出来的。早期的邮票大多采用雕刻版、胶版,以后逐渐使用影写版印刷。随着印刷工业的发展,邮票的印制越来越精。要在邮票的寸方之纸上,非常准确地套印许多颜色,印出五彩缤纷的邮票,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是不可能的。一般的邮票都是印在纸上的,一九五五年匈牙利为纪念制铝工业二十周年,用金属箔代替纸张,首次发行用铝箔印制的邮票。此后有许多国家发行了用丝绢、尼龙、银箔、金箔印制的邮票。在塑料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立体印刷。七十年代初期,立体印刷技术也使用在邮票的印制上。
纵观一百四十年来人类使用过的邮票,虽然大小不过方寸,但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人类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发行的邮票,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它犹如一本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开扩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世界上每年都要举办许多各种类型的邮票展览会,集邮爱好者也越来越多。(附图片)
上图为一八四七年发行的两枚毛里求斯邮票。一九六八年在纽约拍卖时,售价三十八万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