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编者按:王季青等同志来信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不行。全国解放初期的十多年,我们的社会风气很健康,广大青少年关心集体利益,有远大的革命理想,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讲道德,守纪律,带动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受到我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赞许。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多年,毒害了不少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受到严重损害。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好转,但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对广大青少年缺乏正确的引导,对极少数败坏社会风气的坏分子打击不力。
我们要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艰苦朴素、发奋图强、为四化献身的远大革命理想,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高尚情操。凡是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于形成社会好风气的活动、做法,都应当制止和纠正。


第4版()
专栏:来信

在青少年中提倡艰苦朴素奋发图强风气
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大力提倡和树立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风气,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教育。近来看到两件事,我们觉得同这种精神不符合。
关于学生服装展览问题
前些日子,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了中、小学生的服装展览,并接连在电视里“普及推广”。服装(实为时装)的设计倒是“百花齐放”,“丰富多采”,有喇叭裤、羽翎帽、高跟鞋,各式毛料、的确良的连衣裙,等等。难怪有人说:“现在国家还没现代化,学生服装倒现代化了。”这与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相称吗?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吗?
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目前国家所能拿出的教育经费还不多,许多学校基本上没有图书资料,没有实验仪器,甚至学生要自带、自垒课桌椅,看了真令人痛心!不要说国家目前不可能补助学生服装费,即使有经费,为什么不首先用来改善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呢?
我们不是反对学生穿统一的制服。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了,规定学生穿朴素、大方的制服还是好的,但即使到了那时,也决不应该提倡这种时装式的制服。
关于电影及其它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除了八个样板戏以外,别的极少。现在,文艺园地比那时丰富多采了。但连续放映教育意义不大的影片,能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吗?从教育观点看,让青少年接触一些外国电影可以增长见识,丰富头脑。但有些片子最好少放一点,多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健康情操的培养是不利的。
我国现在有二亿五千万中、小学学生。应该教育他们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另外,也要劝止中学生烫发和跳交际舞。
教育部巡视员
王季青 苏灵扬 姚文 杨滨


第4版()
专栏:

湖南衡阳市人民路小学根据学生特点
开展小型多样有趣的课外活动
本报讯 湖南衡阳市人民路小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小型、多样、有趣”的课外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个学校在课余除了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外,还组织了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教师根据自己特长,担任各组辅导员。辅导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编写和搜集各种科技活动资料,开展活动。上学期,他们编写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星际旅行》、《走访动脑筋爷爷》等十九个科技活动资料。四年级二班在老师带领下,举行了“到月球上探险”的活动。几个少先队员分别扮成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摄影师等,把小朋友带进了科学幻想世界,饶有风趣。各年级班主任和课外辅导员还经常围绕各科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游戏和活动。有的班级建立“知识老人”信箱,有的举办“小灵通”答“小记者”问,许多“小记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请“小灵通”和“知识老人”解答,优胜者及时受到校方的表扬和奖励。
通过科技活动,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实际本领。电机小组自制了八瓦日光灯镇流器和小型变压器;无线电收发报组先后为市业余体校输送了十八名学员。


第4版()
专栏:

旅大市第五十四中引导学生
树立勤奋学习的好校风
本报讯 旅大市第五十四中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勤奋学习。
上学期,这个学校先后召开《学习周总理》、《为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珍惜每一分钟》、《民主与法制》等为主题的班会和团队会,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文化。最近,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又联合举办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趣味数学》等专题报告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为了培养学校的好校风,他们结合学雷锋,贯彻“中学生守则”和“校内纪律细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教育。要求学生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以“中学生守则”和“校内纪律细则”为尺子,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学雷锋、争三好、树新风”奖励大会,表彰先进,发扬正气。这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促使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好校风。


第4版()
专栏:

寓理想教育于丰富多采的活动之中
上海江东中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本报讯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上海江东中学共青团总支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围绕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远景,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革命理想教育。
去年,这所学校的团总支曾在学生中开展理想教育活动。起初,由于活动内容尽是读报、座谈、讨论,效果不好。后来,团总支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决定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把理想教育和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他们曾召开《在二○○○年的时候》的主题会,畅谈革命理想。老师也给同学讲了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通过这次理想教育活动,团总支的同志进一步认识到,一定要把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采的活动之中。他们先后组织了树标兵、请科技人员来校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展互帮互学、黑板报评比、访问退休老教师、做好事、象征性体育比赛、介绍学习方法等八项活动。
最近,他们又在慢班中吸收了不少要求上进、表现好的同学参加团课小组学习。高一(6)班有位同学,原来基础差,纪律松懈,进团课小组学习后,明显好转,后来担任了团课小组学习的召集人。


第4版()
专栏:

火线上的活雷锋
我未能见到在自卫还击战中涌现出来的二十二岁青年英雄韦学锋,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时时在我的脑际浮现,他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常常使我心潮澎湃。
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访问一支坦克部队的时候。在一次座谈会上,这个部队的同志在介绍他们部队的英雄事迹时说:“我们要专门谈一下步兵某部四连九班长,他叫韦学锋。”
一位同志插话说:“他学雷锋,可真学到家了,他舍己救人,是一位活雷锋。”
他们谈到的事情是这样:二月十九日,在我坦克和步兵逼近通向高平市的险要屏障、离高平七、八公里的博山山口时,遇到了敌人密集火网的阻击。当我坦克部队一辆坦克的战士们跳下车,用这辆中了弹的坦克作为掩体还击敌人时,忽然一发迫击炮弹在炮手张木新身旁不远落下。在即将爆炸的一瞬间,步兵韦学锋猛地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张木新,他的左后背和腿部受了伤,当即昏迷过去。而张木新只有脚部受轻伤。当韦学锋经坦克兵抢救醒来时,张木新热泪盈眶地说:“步兵老大哥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我!”韦学锋回答说:“不用谢,我们都是战友!”
在这次博山山口之战中,韦学锋这种经过战火锤炼、硝烟薰陶的雷锋精神一直在放射着光芒:
他负伤后,九班战士刘汉朝和熊林森要把他抢救下去,他挥一挥手说,“别管我,这里危险,你们赶快到隐蔽地方去!”他们两人不肯去,急得韦学锋用脚蹬着他们,硬是把他们赶走。这时他又举起冲锋枪,向敌人火力点猛扫,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方向来,以掩护两个战友向安全地带运动。果然,敌人的枪弹象雨点似地飞来。刘汉朝和熊林森随着枪声回头一看,班长倒下去了,他俩以为班长牺牲了。但是,韦学锋并没有死,他还活着。后来韦学锋和刘汉朝在一个小山头上射击敌人时,韦学锋见敌人火力很猛,就命令刘汉朝在他身旁一个隐蔽处帮他压子弹,由他单独对付敌人。当敌人向九班阵地反扑过来,全班处于敌人包围时,他又一个人在敌阵中战斗,掩护全班突围,而他自己却被敌人包围了。这时他一手拿着手榴弹准备投向敌人,同时怀里揣着一枚揭了盖的手榴弹,把拉火环含在嘴里,准备最后关头以身殉国。四个敌人向他冲来,离他只有十米远时,他愤怒地高喊一声:“好小子,你来啦!”一说话,口里的拉火环掉了,而就在这同一时间,他甩出的手榴弹却炸死了两个敌人,炸伤了一个。他准备向另一个吓跑了的敌人开枪,可是冲锋枪子弹打完了,负伤的那个敌人乘机向他射击,他一怒,冲上去用刺刀捅死了这个家伙。
在同上级失去联系情况下,韦学锋发扬主动战斗的精神,把就地的一些伤员组织起来,分别安排在隐蔽的地方或战斗的岗位上,并同后来赶来的一位坦克排长联系,组织步坦协同作战。他把步兵和坦克兵分成八个小组进行防御。当时配属在四连的营部步谈机手郑中富说:“那时我们负伤的同志都不知道怎样发挥作用好,九班长一来就安排得妥妥贴贴,有的分散隐蔽到安全地方让伤员们自护,有的协同坦克兵阻击敌人。我右上臂负伤,他叫我一直跟着他,躺在一辆坦克底下帮助坦克兵压重机枪子弹,压好后交给他们打,从二月十九日晚一直战斗到二十日凌晨四点。同他在一起,人人发挥作用,身上有劲。”
韦学锋来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被他这种勇敢战斗的精神和阶级友爱所感动。当把他从火线上抢救下来向后方转移时,医生要他坐担架,他硬是不肯。他说:“一副担架要四个人抬,还要四个人跟着轮换,我不能一人就占了八个人力。”他要求乘卡车,医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二月二十日晚,他来到一个野战医院以后,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纷纷围拢来,请他讲博山山口的战斗。一提起这场战斗,他马上想到他的战友们:“我们全班战友都打得很勇敢,他们都是多好的同志啊!”他的怀念战友之情是那么感人。他转到另一个后方医院后,给党支部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九班在博山山口的战斗经过,其中特别介绍了牺牲的同志和其他负伤同志的战斗情况。至于他自己因为保护坦克兵而负伤的情况却一句没有讲,相反强调的是坦克兵对他伤后的救护。他还对在战斗中因负伤没有能完成党交给的战斗任务而感到不安。韦学锋的这种心情,我在同四连五班副班长杨志锦交谈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杨志锦是同韦学锋一道在后方医院住院,于三月二十日出院返回连队的。他说:“在后方医院里,韦学锋总是想着战场,想着战友。他老是说:‘我离开战场太早,离开战友太早。他们在前方打仗那么激烈,可我没几天就回来了。’特别是当群众热情慰问我们,给我们送来慰问品时,他更感到难过,说:‘我们的部队在前面打仗,我受之有愧。’所以,在我出院时,他把群众慰问他的二十个雪梨托我带给全连同志,表示他怀念战友的心意。”
来自河南沈丘县的共产党员韦学锋,这位火线上的活雷锋,以他的行动,他的高尚品质和他的献身精神告诉人们: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了它的好后代。
新华社记者 徐熊


第4版()
专栏:

“特别慰问队”
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云南南部的西山,金色的朝霞透过薄雾洒落在远近的群峰上。一条山间小道上,匆匆走着一群身穿阿细节日盛装的人。走在最前边的,是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大爹,随后跟着满头银丝的老大妈,再后是几个青年男女。他们有的提着鸡,有的挎着盛满鸡蛋的竹篮,有的拿着大三弦、象脚鼓和狮子舞的道具。最后面还有几个少年儿童,手里举着一面锦旗,拿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路上的行人,都用新奇的眼光看着他们。
原来,这十六个人,是西山阿细寨的社员龙开玉的一家四代。今天,他们正赶往弥勒县城慰问自卫还击胜利归来的英雄子弟兵。
龙开玉一家,是西山革命老根据地人们称颂的“模范家庭”。七十六岁的龙开玉老爹和七十三岁的老伴张惠仙大妈,在解放战争年代就是拥军支前的积极分子。二儿子秉华和二儿媳莫兰英先后作为先进工作者、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见过毛主席、周总理。这家有两位亲人曾在援助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战争时,为越南人民献出了生命。越南当局背信弃义,不断侵犯我国边境,一家老幼无比义愤:“对朋友勇于帮助,对敌人敢于斗争,这是我们阿细人的性格。”自卫还击战开始后,全家一齐要求参战支前,可上级觉得山里人手少,护林、春耕任务重,没有批准。全家人未随战士出征,心却在战士身上。一家人暗暗准备迎接子弟兵胜利归来:龙大爹每天精心喂鸡,过几天就称称鸡的重量;张大妈把五六只母鸡下的蛋一个个积攒起来;两个儿子有空就练三弦、竹笛、芒锣、象脚鼓等乐器;两个孙子有空就练狮子舞;儿媳、孙媳、重孙女早晚练唱歌、跳舞……。全家等待着边防部队打胜仗归来的日子。
我边防部队某部胜利撤回到弥勒后,全家就带着五只母鸡、二百多个鸡蛋和乐器,前来慰问子弟兵。指战员们热情接待了这支“特别慰问队”。龙大爹的十六岁孙女凤仙代表全家,向亲人献上一面粉缎底、绿花边、绣有“所向无敌”四个大字的锦旗。十二岁的孙女精花和八岁的重孙光云向英雄战士献上红艳艳的鲜花。指战员们收下了这两件凝结着阿细人一家四代无限深情的珍贵礼物,可怎么也不肯收下鸡和蛋。龙大爹和大妈走上前去,大爹激动得流下了泪,说:“亲人啦,你们是我们的亲骨肉。如果不收下,也对不起我们俩爬山涉水走了几十里路的一番心意啊!”几个小孙女一齐围上来喊着:“解放军叔叔,收下吧,收下吧!”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军民鱼水情的画卷啊!
“特别慰问队”的慰问演出开始了。首先,龙老爹的儿子秉华和秉?敲响了芒锣和象脚鼓,孙子绍云和国亮,跳起了彝族传统的狮子舞。他们翻腾跳跃,动作敏捷,多姿多采,指战员们不断热烈鼓掌。狮子舞一停,随着秉华、秉?弹起大三弦,吹响竹笛,年过古稀的龙大爹和大妈跳起了富有民族风格的《老年乐》。儿媳、孙媳、孙女、重孙们,跟着翩翩起舞,欢跳《青年乐》。老幼十六口,舞步整齐利落,舞姿轻快多变,乐得战士们一个劲地鼓掌。全家还一起演唱了一首以民歌调为曲、由全家凑词谱成的《阿细新歌》。这首歌婉转悠扬,表达出阿细人民对英雄战士的如海深情:
西山里住着阿细人,
最爱英雄的解放军。
千山青松搭成凯旋门,
难尽阿细儿女一片心。
万种鲜花献给子弟兵,
难表边疆人民拥军情。
新华社通讯员 杨吉昌
新华社记者 蒋永武(附图片)
左随中央慰问团赴广西边防慰问的总政歌舞团,在访问夺取茶灵附近八○○高地战斗中荣立战功的某部班长杨松坚。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右正在云南边防部队进行慰问演出的北京京剧院四团的演员同荣立战功的边防战士热烈握手。
新华社记者 柯林渭摄
(传真照片)


第4版()
专栏:

全国地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 三月下旬,中国地名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地名工作会议。会上研究了地名工作如何迅速跟上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讨论了全国地名工作的近期和长远规划,审议了《我国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和《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两个立法性的文件草案。
会议指出,地名工作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团结,关系到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关系到国际交往以及人民生活。地名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曾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地名工作的指示和文件。一九七七年七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地名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地名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地名工作的任务是:地名工作要立法,要努力实现地名标准化,做到地名的读音和书写符合正音和正字的规定,含意健康,命名、更名要严格履行一定的批准手续,要进一步调查、搜集、整理、审定、储存国内外地名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