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铁道兵某部干部子女安心务农
学习父辈创业精神办好青年队
新华社西宁四月十七日电 本社记者刘德玉报道: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某部干部子女所组成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公社西湾大队青年队,由于知青家长和大队党团组织注意做思想教育工作,下乡知识青年安心务农,艰苦奋斗,建队两年半,已做到粮食、食油、蔬菜自给;全队有五名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个青年队归大队统一领导,实行单独核算。一九七六年秋天建队时,只有十三人,两顶帐篷。青年们学习父辈“以四海为家,不断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当地社员支持和帮助下,把三十七亩山地改造成水浇地,作为生产基地;自己动手盖起了二十六间宿舍和食堂、俱乐部。去年上半年,知识青年已增加到三十六人,生产基地已扩大到五十多亩,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百四十斤,除留足种子、饲料和口粮外,还向国家交售了七千多斤余粮。他们种的蔬菜品种很多,辣椒自己吃不完,还卖了六百多元。他们养猪、养鸡、养兔,改善伙食。去年,平均每人出勤二百六十五天,收入二百四十元零八角。
铁道兵某部党委在下放干部子女到农村时,曾作过决定,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不准为子女“走后门”离开农村,搞不正之风。两年多来,这些青年的家长们来队看望孩子时,不管职位高低,都是以普通的家长身份出现在青年之中,并尊重大队党组织和带队干部的领导,支持他们的工作。有一次,部队副参谋长的女儿回城探亲,想请爸爸找关系进工厂。她爸爸说:“你是领导干部的孩子,更应该在农村安心劳动,听从党的安排,要带好这个头。”由于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影响,在这个青年队里,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的孩子,都不搞特殊化。他们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而且很注意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社员的风俗习惯。
带队干部杨身修,是铁道兵某部副指导员,被青年人称为好领路人。刚建队时,环境艰苦,这些城里长大的青年,没干两天活,双手都打起了血泡,情绪有些波动。杨身修抓住创业这个关键时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他一面在生活上关心大家;同时用铁道兵不怕艰难险阻、为人民开路的英雄业绩来激励青年。他说:“你们是光荣的人民铁道兵老战士的后代,要以父辈为榜样,做‘宁为人民造福、甘愿自己吃苦’的人。”青年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适应了农业生产劳动。随着生产的发展,青年人的收入增加了,少数人开始讲究穿戴时髦。杨身修觉得这个思想苗头值得注意,他把青年们用破了的旧手套一双双拣起来,洗干净,一针一线地缝补好再还给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我们要节省每一个铜板。就是四个现代化实现了,我们也不能忘记‘勤俭’这个传家宝。”对个别青年,他曾谈心达三十多次,直到年轻人改掉身上的毛病为止。
西湾大队的党、团组织也十分爱护知识青年的革命积极性,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这些知识青年刚下来时,大队党支部及时教育社员从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局着想,真心实意地欢迎和支持知青到农村来,在生活上多体贴关心他们。青年们缺菜吃,附近的群众这家送萝卜,那家送白菜,有的还送来了腌咸菜。知识青年们感受到社员群众的关怀,更坚定了“安心务农,发展生产,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决心和信心。两年多来,大队党支部一直选派有经验的老农给青年们当生产顾问。多次派人给青年们讲村史、家史以及西湾大队的今昔变化史。党支部书记经常给青年们上党课,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鼓励青年们用共产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大队党、团组织还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们复习功课,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让祖国挑选。每次招工指标下达后,大队党支部都把名额和招工条件向青年公布,让他们民主讨论,按条件评选,真正做到了“去者愉快,留者安心”。


第2版()
专栏:

知识青年在农村大有作为
车家大队“十姐妹养猪小组”做出突出贡献
新华社沈阳四月十八日电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高花公社车家大队“十姐妹养猪小组”的知识青年们,胸怀全局,艰苦创业,为发展集体养猪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评为省、市、区知识青年先进集体。
车家大队原是“只听蛤蟆叫,不长好庄稼”的穷村庄,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九年,集体养猪场办起来以后,大队把养猪的重担交给了十名下乡女知识青年,贫下中农亲切地称她们是“十姐妹养猪小组”。短短几年内,集体养猪场养的猪就由十四头发展到上千头。从一九七五年起,每年养猪数量都超过两千头。一九七六年以来,每年向国家交售肥猪都在千头以上。不仅为集体增加了收入,而且提供了大批优质肥料,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去年,全大队粮食亩产由养猪前的四百多斤增加到九百多斤。
在发展养猪过程中,青年们也得到锻炼,迅速成长。十年来,“十姐妹养猪小组”成员不断变化,先后有四十四名女知识青年担任过饲养员,其中有十名入了党,二十六名入了团,六名被选为基层干部,十九名上了大学、中专或进了工厂。
最近,“十姐妹养猪小组”的青年们和贫下中农一起改革了手工操作工具,制造了饲料搅拌机、打浆机,安装了高压锅、自来水,向机械化养猪发展。


第2版()
专栏:

西湾大队青年队为了绿化山区,美化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建立了自己的苗圃,有计划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新华社记者 刘德玉摄


第2版()
专栏:

在新疆支边的上海女知识青年饲养员
周品珠一年为国家提供肉食二万多斤
新华社乌鲁木齐四月十八日电 在新疆参加支边建设的上海女知识青年饲养员周品珠,运用直线快速育肥法养猪,连续两年,每年为国家提供肉食二万多斤,成为全团场的养猪标兵,她的经验也正在被推广。
周品珠是一九五九年志愿来新疆参加建设的。她来新疆以后,在二十九团场先后当过糖厂工人、农业连队农工。一九七二年,组织上调她到种畜连担任饲养员。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精心饲养管理猪群,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为了更快地发展连队的养猪事业,一九七五年,周品珠在连队畜牧技术员的指导下,运用直线快速育肥法养猪获得成功。这是一种快速催膘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它可以使仔猪的育成期由一年缩短为六个月,大大提高产肉率,收到出槽快、用料少、肉质好、成本低的效果。一九七七年周品珠饲养的一百四十头猪,产肉量达到二万斤以上,全年上交利润三千四百元,成为全团场第一个养猪年产十吨肉的模范饲养员。
几年来,为了运用直线快速育肥法养好猪,周品珠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队里养猪的条件比较差,她每天要挑水六十多担煮猪食。为了让猪群多吃上青饲料,每年从四月中旬开始,她就坚持自己打贮青草,去年和前年她打贮的青草达一万二千斤。为了打草,夏天她不睡中午觉。冬季,为了让猪群能吃上热食、喝上热水,她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猪圈生火、烧水、煮食。晚上,为了不让仔猪受饿,深夜十一点钟,她还要给猪喂一次食。
周品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为了养好猪,她很少照顾自己的家。邻居们都说,小周的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全部用在猪群身上了。


第2版()
专栏:

实事求是地指导农业生产
——访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林绍钦
到福建省福清县不久,就去访问了音西公社的音西大队。这个队是福建省的农业先进单位。
大队党总支书记叫林绍钦,今年五十多岁,中等个子,身体结实,说话非常热情。我们无拘无束地攀谈着。当谈到干部作风问题,他的话特别多。他说,前些年“四害”横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严重破坏。现在,要加快农业生产的步伐,必须把党的优良作风恢复起来——按照毛主席一贯倡导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这两年,他们发扬这种作风去指导农业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林绍钦谈了这方面的许多事实,有几件事给人的印象很深。
分清急缓 先抓当前
粉碎“四人帮”以后,音西大队为了挽回被“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大家都想大干一场。大干,从哪里着手呢?县有关部门提出搞农田基本建设,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加厚耕作层,尽快实现粮食亩产上“三纲”(二千四百斤)。林绍钦和大队一些领导成员琢磨着:上级这个意见对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很重要,但是眼下还一时不容易办到。因为这里是一年三熟地区,搞了土地平整,当年就不能种小麦,要改种生长期短的油菜;第二年,为了使土壤熟化,要把早稻田改种花生和晚甘薯两季旱作物。这样,每平整一千亩土地,第二年就要少收上百万斤小麦和稻谷,这对国家、集体、个人都不利。
“这个账划不来。”大队几个领导成员摇头说。
林绍钦把他们的看法同一些党员干部研究,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起来:
“上级要搞土地平整,我们就搞吧,照上级要求办事保险。”
“不能光图保险,要看实际效果。”
怎样更快地增加生产?党总支发动群众讨论。群众提出了很好的办法,即把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从平整土地转移到扩大耕地面积上来,这样收益可以快些。对现有耕地,采取加工加肥、改用良种等办法,提高单产。党总支采纳了群众的意见,大搞人工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这些地当年种上甘蔗,得到收益,而原有耕地由于精耕细作,粮食等主要作物普遍增产。两年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增加百分之四十七,甘蔗总产量增加两倍半,社员的口粮水平有了提高,粮食征购任务由过去完不成变为提前超额完成,大队和生产队两级共留有五十万斤储备粮。随着集体力量逐步雄厚,很多社员提出:“现在有条件把农田基本建设重点转移到平整土地上来了。”经大队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从去冬开始,每年平整土地一千亩,五年内把大队五千多亩耕地平整完毕。
推广新品种 从现有生产条件出发
杂交水稻是高产良种,全省都在推广。音西大队是农业先进单位,我想,他们一定也在大规模地推广。但是,林绍钦说:“我们是推广了,可谈不上大规模。”他见我有些诧异,又说:“我们曾经做过典型对比试验,在耕作层较厚的上等田种杂交水稻,增施肥料百分之二十,亩产达一千二百斤左右,比常规良种水稻增产三成以上,从经济效果看很合算;但是,在耕作层较薄的中下等田种杂交水稻,即使增施肥料一二成,亩产一般也难达到千斤,而这种田用来种常规良种水稻,不用增施那么多肥料,亩产就能达到九百斤上下。”他边说边扳着指头算账。“我们大队有五千多亩土地,耕作层较厚的上等田占少数,多数是耕作层较薄的中下等田。这样的生产条件,怎么能大规模地推广杂交水稻呢!”他两手一摊,提高嗓音说:“我们和群众商量结果,根据现有生产条件,实行‘两条腿走路’:少数耕作层较厚的上等田种杂交水稻,大部分耕作层较薄的中下等田种常规良种水稻。”
有的社队认为音西大队不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是思想保守,怕产量提不高,丢掉先进队的荣誉。林绍钦谈到这一点时,笑了笑说:“我们实行‘两条腿走路’以后,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肥料、成本增加不多,社员收入年年有所增长。实践证明,推广新品种,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单纯追求推广的规模、声势,而不看实际效果。”他想了想,又说:“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做法。我们正在平整土地,加厚耕作层,一旦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还是要大规模地推广杂交水稻的。”
适时收割 获得丰收
夏收到了,林绍钦抚摸着沉甸甸的谷穗,十分高兴。心想,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他和干部们估计,再有八九天,早稻就可以收割了。但是,气象部门忽然传来消息:据预测,七月底可能有一次台风到来。福清县农业部门担心早稻受损失,通知各社队在七月二十四日以前把早稻收割完毕。有些社队立即行动起来,音西大队却没有大动静。县农业部门派干部到音西大队催促,他们也没有马上收割。
“你们是怎么搞的,今天都七月二十一了,还不开镰?”县农业部门的同志带着焦急的情绪冲着林绍钦说。林绍钦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和县上同样担心早稻受损失,不同的是:县上担心迟割受损失,我们却担心早割受损失。”对方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便接着说:“今年早期多雨阴寒,早稻成熟普遍推迟。照县上规定的时间收割,很多稻子颗粒不饱满。我们收割了一批,每亩少收几十斤。如果大批收割,损失就大了。”
为了做到适时收割,党总支通知:各生产队收割,必须经党总支批准。
“上级说话都不算,就得听你们党总支的?先进队应该虚心点嘛!”县农业部门有的同志有点不满意。
有些干部劝林绍钦:“千赊不如八百现,上级叫收割就割吧。万一台风到来,造成损失,谁担这个风险?”
林绍钦沉着坚定地说:“党总支决定推迟收割是有根据的。气象部门说台风可能到来,那是预测,并未发出正式预报,就算发出预报,台风从南太平洋海面形成到正面袭击福建海面,一般需要三天左右。我们大队有三千个全劳力和半劳力,有大批运输工具和脱粒机械,各生产队都有晒谷场和仓库。把全队的人力、物力都动员起来,三天内准能把三千多亩早稻收割回来。”
他的分析说服了大家。于是,早稻推迟到七月二十五日开始陆续收割。
事实证明,七月二十五日收割的早稻比七月二十一日收割的早稻每亩产量要多得多。全队三千八百多亩早稻,由于适时收割,平均亩产达八百五十多斤。光这一项,就为大队增收早稻五六十万斤。而附近有些社队因过早收割,受到了一些损失。
不图虚名 讲求实效
收罢小麦,该送公粮了。音西大队是先进单位,理应带头交送公粮。但是,县广播站广播送公粮的消息时,第一个送公粮的不是音西大队。
邻队有些人诧异地说:“怎么先进队不抢卖第一名呢?”
“我们沉住气。”林绍钦和大队几个主要领导成员说。
县广播站不断广播送公粮的消息,还是没有提到音西大队。
“糟了,音西要当乌龟了。”有些邻队的人替他们着急。
“先进队的荣誉要受影响了。”本队有的社员也担心起来。
林绍钦向社员解释说:“我们土地多,征购任务大,送公粮得占用很多劳动力;我们搞一年三熟,收罢麦必须抓紧抢种,如果把劳力抽去送公粮,抢不住季节,生产要受损失。再说,县里要求我们交的小麦能供应全县作种子使用,这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干度和纯度。现在,晾晒等工作还没有达到要求,如果当作种子粮送走,对全县的小麦生产不是不负责任吗?”“不要怕当乌龟,不要怕丢先进队的荣誉。办事不要图虚名,要讲求实效。”
大家都同意林绍钦的做法。
本报记者 古维进


第2版()
专栏:

克服官僚主义 提高工作效率
湖北省撤销一百多个重叠临时机构
湖南隆回县撤销临时办公室充实职能部门
新华社武汉四月十二日电 湖北省撤销了一百多个重叠的临时机构,并着手解决以党代政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湖北省委和省革委会在常设机构之外,建立了一百四十三个临时机构,多数互相重叠,并出现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业的情况。由于机构重叠,带来了人员多、经费多、会议多、公文多等问题,工作效率不高,助长了官僚主义。
现在,全省一百四十三个临时机构进行了整顿,不重叠的十一个改成常设机构,其余的一百三十二个都先后撤销。不少地、市、县也在开始撤销重叠的临时机构。
新华社长沙四月十七日电 湖南省隆回县采取措施,撤销二十七个临时办事机构,得到干部和群众的拥护。
隆回县委在讨论工作重点转移的时候,从大量事实中分析了临时办事机构设置过多的弊病。比如,由于临时办事机构多,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日常工作中扯皮的事也多;由于机构多,领导干部兼职也多,使领导干部的精力过多地纠缠在日常事务工作中。县委一位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临时机构多,干部多,开支多,会议多,文件多,领导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也就多了。”经过讨论,县委当机立断,决定撤销二十七个临时办公室。
这些临时办事机构撤销后,原有人员都返回原单位,充实了职能机构,简报、文件、会议显著地减少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比如,北山公社在去年抗旱时要买汽油,开始找县财办,财办批到石油公司,石油公司说是支农物资,要支农办解决;支农办又说他们不掌握物资,要财办解决。这样,使问题难于及时解决。现在,要买汽油,只找一个职能单位就解决了。


第2版()
专栏:

改变领导作风 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建阳地区精简机构减少会议表报
新华社福州四月十二日电 福建省建阳地区精简机构,减少会议表报,改变作风,以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的要求。
中共建阳地委在学习和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感到机构臃肿,层次太多,是产生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撤销十四个临时办公室和三个常设单位;对目前工作尚未结束的四个办公室,暂时保留,待工作结束后撤销。在精简会议方面,地委和地区各部门今年一律不开大会,提倡开小会、短会。对文件、简报和刊物等也进行了清理,原来地直行政单位有四十六种简报,有的一个局就有二、三种,经研究,砍掉了十二种。


第2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来信

要大力精简机构
最近,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撤销三十四个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临时办公室。文件下达后,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
撤销的这些机构,有些在当时设立是必要的,也有些当初就不应设。这里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权力集中与机构设置的关系问题。有关同志反映,抓某一工作,即建立一个机构,然后下达任务同时叫下面也建立一个机构,而且要书记挂帅,否则就是不重视。似乎权力集中就必然要增设机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比如,把有关任务交给主管部门或委托一个主管部门去做,领导上加强布置和检查督促,牵涉多部门的由领导出面做些组织协调工作,工作还能照常进行,或者,考虑到现实状况,成立一个虚的领导小组,工作交给职能部门,也可以取得同样效果。
(二)建设事业发展与增设机构的关系问题。随着各项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增设一些管理机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切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忘记我国是个经济发展落后而又人口众多的大国,一切应按精兵简政的原则办事。这几年不少地方盲目设立办公机构,根本不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有些人认为,有个高一级的机构,牌子大,干部大,好办事。这种思想给机构膨胀开了绿灯。
(三)党政不分与机构增多的关系问题。文化大革命前,生产建设方面的工作都是由政府系统管的。这些年来,党委也出现了农村工作、工业、财贸、国防工业等部,不仅管方针政策,也管生产。这就出现了两个管同样工作的系统,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体制。许多同志认为,如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生产建设的具体工作交给政权系统职能部门去管,效率反而会提高。
于竞祁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