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埃以和约的促成
新华社记者综述
埃及和以色列三月二十六日在华盛顿正式签订和约。这是经过十六个月的曲折谈判,最近在美国总统卡特的“穿梭”斡旋之下,所取得的结果。这一最新发展,引起了各方不同的反应。看来,它势将对中东形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去年九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美国总统卡特签订的戴维营协议规定,埃以和约将在三个月之内签署。在三方外长稍后在华盛顿举行的缔约谈判中,由于以色列方面坚持其立场,谈判陷于僵局。今年二月,根据卡特的倡议,三方在戴维营举行外长级会议,恢复中断三个月的谈判,在一些未决问题上仍谈不拢。接着,卡特又建议在华盛顿举行三方首脑会谈,遭到以色列的拒绝。三月一日,贝京赴美同卡特举行双边会谈,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卡特向贝京提出了美国的新建议,以色列议会开会,根据贝京的建议接受了美国的新建议,同时,卡特三次通过电话同萨达特进行了商谈。于是,卡特宣布三月八日亲自出马访问埃及和以色列,为打破僵局,推动双方签订和约作“最后一次努力”。当时,美国和世界舆论对卡特此行能否成功,都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卡特在国务卿万斯和国防部长布朗的陪同下,先在埃及同萨达特会谈。埃及对美国方案提出了反建议。三月十日,卡特又到达以色列同贝京举行多次会谈,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了讲话。据报道,卡特在重申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和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
“力劝”以色列作出让步。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双方在十三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当天,卡特返回开罗,同萨达特讨论了最后两个未决问题,达成了谅解。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埃、以内阁和议会分别通过了和约草案。卡特在中东六天的奔波,终于促成埃以和约的签订。
据美国高级官员说,事前,卡特对能否完成此行的使命,并没有很大把握。那么,是什么使他甘冒“成败在此一举”的风险呢?
一年多来,中东、西亚形势的发展对美国十分不利。苏联在阿富汗、南也门、埃塞俄比亚相继得手,接着,伊朗局势的发展又使美国遭受严重挫折。伊朗政局的动乱和政权更迭,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在海湾国家中引起极大震动。它们对美国的“可靠性”发生了动摇,对苏联日益增长的扩张感到忧虑。苏联攻势的矛头直指海湾腹地,使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和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卡特中东之行的目的是要通过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施加足够的影响,促使双方特别是以色列方面作出让步,促成埃以和约,借以稳住美国在中东的阵脚。
卡特最近还一再声明,“埃以和约将成为全面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石”,和约的签订不是中东和平解决的结束,而是开端。卡特很想吸引约旦等其他阿拉伯国家跟上来,同以色列谈和。美国还试图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直接接触,来扩大美国的影响。美国希望通过这种办法把苏联完全排除在中东问题的解决之外,从而确保自己在中东和海湾的战略地位和石油利益。
然而,卡特这种一厢情愿的打算,能不能实现呢?“拒绝阵线”各方强烈谴责美国的中东政策和埃以和约,要求立即执行巴格达会议的决议,对埃及实行“制裁”。伊拉克外长已通知有关各方,决定在三月二十七日召开阿拉伯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会议,落实巴格达会议决议。约旦国王侯赛因先后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负责人阿拉法特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会谈,一致表示反对埃以和约,并重申必须全面解决中东问题,要求以色列必须从所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上撤走,恢复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
苏联已展开一系列活动,在这个地区大量散布可能引起新的冲突和动荡的毒菌,在阿拉伯国家之间挑起不和。苏联宣传工具连日来正在掀起新的反美反埃运动。《真理报》二十四日的一篇社论预言,在埃以条约签订之后,在早已是爆炸性的中东地区可能发生重整军备的竞赛。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三月二十四日突然抵达叙利亚访问。南通社报道说,大马士革的政治观察家认为,他的访问预示着苏联更为积极地在中东开展活动以及大概又将向阿拉伯拒绝阵线运送武器。报道说,人们还把他的这次访问看作一种信号,表明莫斯科也许认为在中东采取明确行动的时候到了。据报道,在埃以签约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将前往莫斯科访问。
埃以签约后,埃以之间对一系列后续问题的谈判是否会一帆风顺呢?萨达特总统在三月十六日说,和平进程和对和平进程的真正考验将在条约签字之后开始。三月十七日,埃及总理哈利勒重申,根据戴维营协议和埃以和约及其附件,以色列必须撤到一九六七年以前的边界,必须给巴勒斯坦人以完全的自治,东耶路撒冷也必须归还阿拉伯人。但是贝京三月二十日和二十二日两次在议会叫嚷,以色列决不撤到一九六七年的边界,决不允许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决不交还东耶路撒冷。贝京还声称,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建立巴勒斯坦人自治问题的谈判将会遇到困难。


第6版()
专栏:

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石油价格
阿联酋石油部长指责西方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据新华社日内瓦三月二十七日电 第五十三次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今天下午在这里闭幕。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会议决定,从四月一日起,石油价格从目前的十三点三三五美元一桶,提高到十四点五四六美元一桶。
公报说,会议决定,在价格上只作公道的和很小的调整,把上次会议关于在今年第四季度调整价格的决定提前到今年四月一日实施。
公报还说:“除了这次调整外,各成员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基本油价上增加他们认为合适的市场价格贴水。”
公报说,在回顾了国际石油市场的最近发展情况后,会议“表示它对生产国和消费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极其关切”。“会议审议了为保证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以及保证向它们出售石油的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的标价一致可能采取的措施。”
会议表示“十分关注大的石油贸易公司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价格投机活动,损害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捞取没有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认可的不正当的利润”。
公报还说:“会议还对发达的工业国家没有为了控制市场形势采取本应采取的必要措施表示深切关注。”
据新华社日内瓦三月二十六日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主席今天批评西方石油公司在石油供应和石油价格问题上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本届会议主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和矿业部长马尼·奥泰巴在今天开幕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上指出:“自从去年十二月阿布扎比部长级会议以来,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还说,这种变化
“沉重打击了发展中国家”。他说:“石油公司拒绝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石油。”
在谈到石油价格状况时,他说:“石油公司确定的对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加工石油的价格大大高于石油生产国向工业国提供的原油的价格。”
他还说,石油公司从伊朗削减出口所造成的紧张情况中大捞一把。这次会议所作的任何决定“一定要避免伤害发展中世界,而且要考虑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它们的问题”。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今年来石油提价情况
去年十二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第五十二次部长级会议决定,今年内分四个阶段提高石油价格,一九七九年全年将油价提高百分之十四点五。决定规定从一月一日起把油价由每桶十二点七○美元提高到十三点三三五美元,从四月一日起提高到十三点八四三美元,从七月一日起提高到十四点一六一美元,从十月一日起提高到十四点五四二美元。
但在伊朗一度中断石油出口,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紧张以后,不少国家自动提价。科威特从今年二月二十日起,每桶油价上涨一点二○美元。利比亚从二月二十一日起每桶提高六十八美分之后不久,每桶又上涨七十美分。委内瑞拉从三月一日起把燃料油的油价每桶提高二点一美元到二点五一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从二月十五日起把轻原油价格提高百分之七点二。沙特阿拉伯提价的范围仅限于超过日产八百五十万桶限额外多生产的一百万桶,每桶售价相当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定的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价格。西欧市场上的现货交易油价每桶达二十美元。美国现货油价也涨至每桶十八美元。
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次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决定,把原定于今年十月一日开始实行的价格,提前到四月一日实施。(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埃以和约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华盛顿三月二十六日电 三月二十六日在华盛顿签署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及三个附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及在互换条约批准书后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自治问题”开始谈判。
条约的序言表示邀请中东争端中的其他阿拉伯各方同以色列讨论在中东建立全面和平的问题。
条约写道:“本条约的批准书一经互换,双方就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和平。”以色列将把它的所有武装力量和文职人员从西奈半岛撤到埃及和被托管的巴勒斯坦之间的国际边界线后面,埃及将恢复行使对西奈半岛的全部主权。
条约说:“为了在互惠的基础上保证双方的最大限度的安全,将确定一致同意的安全安排,包括在埃及和以色列的领土内建立有限的军事区,派驻联合国军和观察员。”
军事附件规定,以色列分两个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出它的所有武装力量和文职人员,第一阶段即从互换条约批准书起的九个月内临时撤退到阿里什—穆罕默德角一线的东边;在不迟于从互换条约批准书起的三年内从西奈半岛最后撤退到国际边界线后面。
军事附件还说:“双方将要求联合国派驻军队和观察员,以监督本军事附件的执行,并尽最大努力防止任何违反这一条款的行动。”
附件三(关于双方关系的议定书)说:“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以及在一旦临时撤退(指以色列撤退到阿里什—穆罕默德角一线以东——编者注)完成后互换大使。”
关于条约和附件的一些条款的一致同意的备忘录说,根据双方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的规定,“这种关系将包括由埃及向以色列正常地出售石油,以色列将完全有权购买埃及供其国内消耗之外的石油”。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联名写给美国总统卡特的信件说,埃及和以色列双方已同意在互换条约批准书之后一个月内就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机构”等问题开始谈判。这封信说:“将邀请约旦哈希姆王国参加谈判。”
“美国政府会充分参加各个阶段的谈判。”


第6版()
专栏:

萨达特总统表示将以决心和耐心推进中东和平
埃及外交部宣布冻结在阿盟的活动
据新华社华盛顿三月二十七日电 埃及总统萨达特今晚在这里说,中东全面和平的基础已经奠定。“这是一大步,在不久的将来,将继之以其他步骤,以巩固已经开始的和平进程。”
萨达特总统是在美国商会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讲这番话的。美国总统卡特也出席了宴会并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萨达特说:“人们不应当为遇到大量问题而泄气。我们过去遇到了许多严重问题。我们今后能够以决心和耐心来解决问题。”
新华社开罗三月二十八日电 埃及外交部三月二十七日发表声明,宣布埃及冻结它在阿拉伯联盟的活动。
声明说:“埃及将继续忠于阿拉伯民族的民族目标,并且将决心和尽力为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而工作,这个和平必需建立在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给予巴勒斯坦人民实行自决的权利的基础上。”
埃及外交部一官员说,埃及停止她在阿盟的活动的决定意味着埃及将不参加在阿盟(总部)以外举行的任何会议。他接着说:“因此,我们将不承认在开罗以外举行的阿盟理事会会议上作出的任何决定。”


第6版()
专栏:

西欧一些国家领导人谈埃以和约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八日电 英国、西德、奥地利和瑞典领导人分别发表谈话,评论埃及—以色列和约。
英国首相卡拉汉二十七日说:这个和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看来以色列和埃及之间三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和平。”他在向下院发表的声明中认为:“至关重要的是,以此为起点进而达成一项全面解决
(中东问题)办法,这项解决办法要吸收其他阿拉伯国家参加,并使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可靠的未来。”
西德联邦总理施密特在二十六日发表的谈话中认为埃—以和约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他说,联邦政府不能不看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拒绝这个条约,因为它没有解决一些重要的局部问题。他说,重要的是,在签署和约这个第一步之后,要达成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和团体都能接受的全面的解决办法。德国方面认为,为了达到此目的,首先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包括自决权”。施密特说,联邦政府将对阿拉伯国家说:“孤立埃及是不可能符合阿拉伯世界的利益的。”
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二十七日说:“以—埃条约是朝着取得一种解决办法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只要巴勒斯坦问题没有解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瑞典外交大臣汉斯·布利克斯二十七日说:“瑞典政府满意地祝贺今天签订的以—埃和约。”他说:“看来,除非巴勒斯坦问题能得到解决,否则和平就决不可能是全面和持久的。”


第6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讨论能源形势
新华社布鲁塞尔三月二十八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能源部长理事会昨天举行会议,讨论共同体目前的能源形势。
这次会议是在伊朗一度中断石油出口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油价之后举行的。
理事会主席、法国工业部长安德烈·吉罗在会上强调要继续加强同产油国的合作。共同体委员会在会上提出了一项关于在能源方面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拉美能源组织进行合作的初步措施的计划,理事会同意将对这项计划进行具体研究。
理事会同意实行限制能源消耗的特别措施,计划把一九七九年的石油消耗量限制在五亿吨,把一九八五年的石油进口量限制在一九七八年的水平。
优先采取的措施包括:节约能源、开发共同体内的能源、增加核发电量、在发电站和工业中使用煤。
根据共同体的统计,共同体总的能源消耗有百分之五十以上依靠进口,原油消耗有百分之九十二依靠进口。(附图片)
美国波特兰地方加油站为减少用油,挂出布告:下午二点前不供应汽油。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伊朗临时政府宣布给库尔德族以有限自治
冈巴德卡瓦斯地区土库曼人同什叶派控制的委员会发生流血冲突
新华社德黑兰三月二十七日电 据德黑兰报纸今天报道,伊朗临时政府宣布一项七点计划,给库尔德族以有限自治。库尔德族领导人接受了这项计划。
据报道,在库尔德斯坦省省会萨南达杰库尔德族人和政府军之间一周前爆发了武装冲突之后,伊朗宗教领袖塔莱加尼、内政部长艾哈迈德·萨德尔·贾瓦迪同当地库尔德族领导人进行了四天谈判并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库尔德人将撤离他们占领的广播电台、机场和政府建筑物等据点,他们还保证不再夺取萨南达杰城。
根据三月二十四日晚上最后达成的协议,库尔德斯坦省所有的地区性事务将由库尔德人选出的代表负责,德黑兰将不派任何行政官员。
协议规定,象伊朗的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库尔德人将参加制定未来的宪法,他们的一切权利将受到保障。
据报道,塔莱加尼没有象库尔德领导人所要求的那样提到“自治”问题。他宣布了一个五人临时委员会,安排“普选”来选举省的行政委员会。
与此同时,贾瓦迪任命了库尔德领导人伊卜拉希姆·乌奈西为库尔德斯坦省省长,这在伊朗历史上是第一次。
伊朗《世界报》(国际版)今天援引观察家的话说,这项协议对其他地区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俾路支斯坦、阿塞拜疆和胡齐斯坦等几十年来一直在要求自治。
新华社德黑兰三月二十七日电 伊朗东北部冈巴德卡瓦斯地区的土库曼人同什叶派控制的委员会三月二十六日发生了激烈的流血冲突,冲突一直延续到二十七日。
冈巴德卡瓦斯是伊朗土库曼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
三月二十六日,土库曼政治和文化协会在当地公园组织了一个很大的集会,抗议一个土库曼烟草商人于二十五日被杀害,以及就计划中的公民投票进行辩论。土库曼人说,他们将抵制公民投票。据报道,集会开始后不久,当地委员会的卫队就和参加集会的人发生了武力冲突。随后战斗扩大到许多街道并一直进行到二十七日。有消息说,估计有八十人被打死,城里的店铺都关门了。
据报道,最近以来,在库尔德斯坦,土库曼少数民族地区经常发生骚乱。


第6版()
专栏:

日本政府人士欢迎埃以签订和约
新华社东京三月二十八日电 日本政府人士对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表示欢迎。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田中六助二十七日发表谈话说:“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于整个人类都盼望的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从这种认识出发,我国早就强烈地希望早日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并不惜做出尽可能的支援,致力于争取实现这一和平。”
田中官房长官说:埃及与以色列“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间,曾四次交战。这次在两国之间签订和约是美国总统卡特煞费苦心的调停努力和两国领导人对争取实现和平的热情所取得的成果。对此,我们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我国衷心地期待,今后通过有关各国的进一步努力,这一成果将带来走向全面中东和平的巨大前进。”
田中官房长官说:“我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主张全面实施联合国安理会的第二百四十二号决议;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基于包括民族自决权在内的联合国宪章的正当权利,并一贯主张应当通过这些办法来实现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基于这一立场,我们强烈希望尽早实现中东和平。”


第6版()
专栏:

乌干达流亡者组成全国解放阵线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八日电 据坦桑尼亚《每日新闻》三月二十七日报道,来自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一百多名乌干达流亡者的代表最近在坦桑尼亚北部莫希举行会议之后,于三月二十六日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
该阵线由十一人组成执行委员会,优素福·卢莱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主席。
声明说,成立解放阵线是为了在全国建立法制,恢复和保障人权。声明还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安排进行全国普选。
据坦桑尼亚广播电台广播,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三月二十七日在达累斯萨拉姆的一次广播讲话中透露,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三月二十四日在写给尼雷尔总统的信中,要求坦桑尼亚从乌干达撤军,并且限定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答复,否则利比亚将进行干涉。
尼雷尔总统在向卡扎菲作出回答时说:乌干达正在进行的有两场战争,一场是由阿明入侵坦桑尼亚引起的,另一场是反对阿明的乌干达人进行的。尼雷尔总统还说,坦桑尼亚同利比亚之间并无争端,假如利比亚参战,不会改变坦桑尼亚对阿明的决心和立场。
另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进入乌干达境内的坦桑尼亚军队和乌干达游击队已经挺进到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不到五十公里的姆皮吉镇。恩德培国际机场和坎帕拉郊区已经处于挺进部队大炮射程之内。乌干达国防委员会二十五日命令在坎帕拉市实行灯火管制,关闭国际机场,中断国际航线。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东非的一场武装冲突
德文
从去年十月开始,东非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发生武装冲突。这场冲突持续到现在,并还在继续发展中。
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原是友好的邻国。一九七一年一月,乌干达发生军事政变。当时任乌干达陆军司令的阿明,推翻以总统奥博特为首的政府,就任总统。在这以后,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坦桑尼亚政府至今没有承认乌干达的现政府。乌干达政府指摘坦桑尼亚政府支持乌干达一些流亡国外的人士进行反对阿明的活动。乌干达军方曾声称乌坦两国“自然而明确的”界河应为现在坦桑尼亚境内的卡格拉河。一九七二年,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为此曾发生过武装冲突事件。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去年九月和十月间,乌干达连续发生几次兵变。十月下旬,阿明总统指摘“坦桑尼亚军队向北推进”,“侵占了乌干达一千多平方公里领土”等等;十一月二日,他声称乌干达军队已经成功地进行反攻,深入坦桑尼亚境内三十公里,控制了卡格拉河以北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坦桑尼亚领土。乌干达当局随即发出“特别通告”,宣布卡格拉河为两国之间新的自然边界线。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十一月二日也发表讲话,否认坦桑尼亚曾经入侵乌干达,指摘乌干达军队侵入坦桑尼亚,并号召人民对入侵者进行反击。
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武装冲突,引起了非洲和世界各国舆论的强烈反应。有些非洲国家呼吁两国立即停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有些非洲国家要求乌干达立刻无条件从坦桑尼亚的领土上撤出军队。经过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国家的调解,乌干达于去年十一月八日宣布同意撤军,坦乌冲突暂时告一段落。
由于双方长期存在的矛盾并未解决,坦、乌边境战争一直时断时续。今年一月以来,坦、乌冲突又趋激化。
据报道,一月二十日,坦乌两国军队在边境发生大规模冲突。随后,坦桑尼亚军队进入乌干达境内,于二月下旬,占领距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以南八十英里的运输和军事重镇马萨卡。马萨卡以西的要塞城镇姆巴拉拉“受到大炮、坦克和步兵的袭击”。三月二十五日,据报道,坦桑尼亚部队挺进到了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只有五十公里的姆皮吉,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已经遭到炮击。乌干达政府从三月二十五日起封闭恩德培机场,在首都实行宵禁,形势紧张。
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冲突扩大,引起了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国家的极大关切。一些非洲国家元首分别向两国元首发出呼吁,要求停止敌对行动,把他们的军队撤退到远离边界的安全地带,以便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非洲统一组织特别委员会在二月下旬就调解坦乌冲突举行了会议。在这次会上,坦桑尼亚代表谴责乌干达是“侵略者”,并宣称要用战争来保卫坦桑尼亚的领土。乌干达代表否认乌干达入侵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对坦桑尼亚有领土要求,要坦桑尼亚立即停火,并把军队撤出乌干达领土。历时两天的会议结束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今年三月二日,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致函非洲统一组织特别委员会主席,提出三点要求:一,非统组织明确谴责乌干达入侵;二,乌干达应公开放弃对坦桑尼亚领土的一切要求,并且答应今后不再提出这样的要求;三,乌干达政府应对在去年入侵坦桑尼亚时造成的损失、对随着入侵行动而发生的抢劫和蛮横破坏进行赔偿。
据《乌干达之声报》三月十二日报道,乌干达总统阿明在三月十一日接见尼日利亚特使时说,他同尼雷尔总统会谈得有三个条件,即:坦桑尼亚把它的军队撤出乌干达;会谈应在两个国家一致同意的第三国举行;在举行两国元首会谈以前,应首先举行部长级会谈来为两国间的最高级会议作准备。阿明总统还表示,坦桑尼亚军队仍呆在乌干达境内几十英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会坐在谈判桌前的。尼雷尔总统最近表示,在乌干达没有赔偿战争损失和放弃对坦桑尼亚所提出的任何领土要求之前,决不停止战斗。
现在,这场武装冲突还在发展。据美联社最近报道说,利比亚空运了大量的重型武器和士兵帮助乌干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