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好青年马志义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老窝铺新生煤矿医院里,有一个被某些领导干部称之为“怪人”的外科大夫,他的名字叫马志义。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据说这个同志的言行超越“常规性”,不合“潮流”,“思想反动”,有的人便叫他是“怪人”。
不久前,记者访问了这个医院,打算了解一下这个“怪人”的情况。
矿区的职工和附近的农民知道了这个消息,便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着向记者介绍情况。他们说:马大夫是活雷锋,是一位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敢于坚持真理,风格高尚,助人为乐的好青年。如果要说怪,就“怪”在他只会讲真话,而从不讲假话。群众谈出了有关马志义的一桩又一桩感人的事迹。
愿为真理而献身
马志义今年三十四岁,烈士子弟,贫农出身。一九七五年他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自愿要求到艰苦的地方——老窝铺新生煤矿医院工作。
他常对人说:“我不会忘记党和毛主席的培育之恩。”正因为这样,十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他从学习中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诲: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从这个原则出发。
早在一九七四年,马志义还在医学院学习的时候,他就对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的罪行十分愤恨。他研究了历史上富国强兵的原因,针对当时社会上的问题,给党中央写信提出了“治国”的二十条建议。
他在“建议”里写道:
——无论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好坏,也无论社会关系复杂与否,只要他有道德、有本领,能埋头苦干,一心为公,就应该受到尊敬、受到器重。倘若举国上下都能重视品行和才能,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就会层出不穷;
——国家应该重视内政。只重视衣裳,不重视营养,身体就不会健康;只重视外交,不重视内政,国家就不会富强;
——不要宁“左”勿右。“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都应该纠正。由于一直反右不反“左”,致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前者是内部矛盾,后者是敌我矛盾。因此,人们对领导不敢批评,对政治不敢议论,甚至报喜不报忧,报假不报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灾难。
他还在“建议”中提出,应当赏罚严明。不能把物质奖励都说成是物质刺激。有功应该奖励,无私值得学习;有错应该处分,犯法就要治罪。针对“四人帮”吹捧“白卷英雄”张铁生,他明确提出应该恢复考试制度。
一九七六年,“四人帮”疯狂打击迫害邓小平同志,马志义无比气愤,公开在群众中说:撤销邓小平同志的职务是错误的,并拒绝参加“批邓”大会。在和一些人辩论邓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时,他说:养狗为了看家,养牛为了耕田,养猫为了捉鼠。能捉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这句话没有错误。有人说这句话没有阶级性。他驳斥说,如果抛开讲话的时间、地点、条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那么谁的话也会没有阶级性。如果谁叫爹妈时,都要在前面加上“无产阶级”,那就该进精神病院了。
他的言行不合“潮流”,遭到了追查和恫吓。一个上级领导人公开宣布他“思想反动”。他的“二十条建议”,被作为“跟中央分庭抗礼”的“罪证”,有关部门还准备逮捕他。
可是,敢于坚持真理的马志义,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他说:在真理面前,我可以认输,在暴力面前,我决不屈服。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尽管暴力能把我的脑袋打烂,却无法使我放弃我认为正确的政治观点。
马志义知道在豺狼当道时,自己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所以三十四岁上仍不结婚。他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决不牵连别人。
助人为乐,一心为民
马志义原来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十七元,去年初才定级,提为四十二元。他把自己每月的生活费用控制在十五元左右,不抽烟,不喝酒,省吃俭用。可是,在帮助群众、同志时却慷慨解囊,从不吝惜。
一九七三年八月,他用自己积攒的钱买了二百九十二本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新书,寄给家乡河南省西峡县革委会,请他们分赠当地的中小学和医院等单位,并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写道:干部的工资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既然自己随时都在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流血牺牲,那么平时更应该为人民做一点应该做的事情。虽然自己在科学方面难以有所创造发明,但总应该希望别人成才,所以给故乡人民寄回去一点参考书。祝愿全县人民:既爱体力劳动,又爱看书学习,能够攀登科学高峰,以便为祖国和人类做出较大的成绩。
一九七五年,马志义在海勃湾实习,发现一个穿着破烂的孩子在街头乞讨。他看到由于“四人帮”祸国殃民造成人民生活如此困苦,感到十分痛心,就立即把这个孩子领回宿舍,帮他洗澡,给他弄饭,晚上和孩子睡在一起。第二天,他上街给孩子买了一身新衣服换上,又拿出粮票,托人把孩子送回家乡。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只一起!
——矿区附近的社员来医院看病,他多次为社员垫钱取药;
——一九七一年河南收成不好,他主动寄去五百元;
——包头到东胜的交通要道被黄河所隔,他向内蒙古自治区捐献四百一十元,建议修建黄河大桥,为人民谋福利。
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他都不声不响地去干。
工作积极,任劳任怨
马志义在工作上一直是勤勤恳恳。就连把他视为“思想反动”的那个上级领导人,也不得不承认他工作积极,任劳任怨。
他作为外科大夫,处处为患者着想,无论是刮风下雨,只要听说哪里有了病人,他都立刻前往精心治疗,有时还象亲人一般守护在病人身旁。有一次,医院派他和另外两个同志组成医疗小分队下乡巡回医疗,那两人因故都不能去。马志义想,农村很需要医生,就是只有我一个人,也必须前往。于是,他身背二十多斤重的医疗器械,拄着一根棍子,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来到医疗点上为社员看病。就在这时,有一个病人需要立即动手术。按照常规,这种手术要送到医院去做,可是翻山越岭会增加患者痛苦,他毅然决定就地手术。经过他的精心处理,手术做得很成功。
群众告诉记者:马大夫和我们群众心连着心,他做的好事我们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马志义并不是什么“怪人”,他是一位多么好的青年啊!
新华社记者 金淑生


第4版()
专栏:

树立学习文化钻研业务的好风气
甘肃省省级机关团委举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受到很多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的欢迎
新华社兰州三月二十六日电 共青团甘肃省省级机关委员会举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活跃了机关学习空气,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那种休息时打扑克、逛大街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甘肃省省级各机关有共青团员和青年两千多人。其中不少人是由农村和厂矿调上来的。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愚民政策十年之久,使得不少青年在大小政治运动中虚度了岁月,荒废了学业,普遍感觉文化水平低,工作起来很吃力。做经济工作的不懂数学,做党政工作的不会调查研究,不会写文章,有的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他们十分苦恼、焦急,希望党团组织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学文化、学业务,适应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省级机关团委为满足大多数青年的愿望,从去年七月开始,办起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力求把课程内容和机关工作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既讲授文化知识,又指导了工作。讲课时,一方面考虑到讲课的系统性,使工作性质稳定的青年,能够比较完整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注意到每个章节的独立性,使因公出差而缺课的青年,便于补习。
机关团委办“讲座”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根据省委有关负责同志的意见,机关党委把“讲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经常过问“讲座”的进展。对团委解决不了的问题,专门安排会议研究解决。有的单位为了使青年安心听课,在“讲座”时间一概不安排其它活动。省委办公厅行政处对车辆、扩音设备以及教师酬金等问题都解决得较好,保证了“讲座”的顺利进行。担任教学任务的兰州大学的许多教师,把办好“讲座”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认真负责地备好课讲好课。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编写简明讲义,同时还经常搜集意见和要求,改进教学,尽量满足青年们的学习要求。
七个多月来,省级机关的学习空气越来越浓厚。每到讲课时,暂作课堂的省委五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机关警卫战士、干部和他们的子女,还有退休的老干部,也都前来听课。他们逐步树立起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和钻研业务的好风气。特别是青年人的语文写作知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些人过去在文字工作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和语病,现在错误大大减少,有些青年干部,过去下乡搞调查,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往往过不了“关”,最近他们下乡时,按照“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写调查材料,一般都能抓住本质。
近来,省经委、农办、气象局等单位分别举办了“农业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原理”、“物理”和“化学”等讲座。省科学院团支部还举办了“英语学习班”。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学有专长的人不应兼职太多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所长杨云书兼职太多,使用不当,纷纷提出意见。
杨云书今年六十二岁,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妇产科专家。一九七五年,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指导所的业务技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研究,市卫生局特意把杨云书调到这个所当所长。
当初,这个所的同志都期待着杨云书能好好地抓一下大家的业务学习,希望她能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大家。但是,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同志们的希望基本上没有实现。原因在哪里呢?这个所的同志告诉记者,就是她的“六分之五”的业务时间得不到保证。她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参加会议和社会活动中。据统计,杨云书身兼十一项社会职务,仅去年参加一天以上的各种会议,就占去一百四十二天,半天时间的会议还没有计算在内。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科研部门的领导干部中,象杨云书这样兼职太多,负担太重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对此,群众不满意,本人也有难言的苦衷。一个人在工作中对国家作出了较大贡献,赢得人民的尊敬,是完全应该的。但是,一旦有了点名望,许多方面便给其加官晋爵,挂上各种桂冠,这种风气是很不好的。这样,看起来好象是重视专家,实际恰恰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埋没。我国有的知名人士,之所以在出名以后很难再出新的成就,不能不说跟这种风气有相当大的关系。这种现象长期解决不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这里起码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对有名望的人物,尤其是对那些学有专长的同志,是让他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消磨时光好呢,还是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科研中充分发挥专长好?
新华社记者 师文宴


第4版()
专栏:

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新形势
锦县提升一批业务骨干当领导
新华社沈阳三月二十六日电 为了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新形势,最近辽宁省锦县把十八名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提拔到农业、工业、财贸、卫生等战线担任领导职务。其中,任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的一人,任工业、畜牧、农电、水利、卫生、财政局副局长的六人,任林场场长和农业、农机、水产科研所所长的四人;任医院院长的二人;任水泥、化工、电机、修造厂厂长和副厂长的五人。
锦县新提升的这批领导干部,都是一九五八年后从大专毕业或有多年业务经验的技术、业务骨干。他们经过党的多年培养,都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大多数同志被评为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县农业科研所所长赵文德,一九六○年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县农业科研所当技术员。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诬蔑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和“反动技术权威”,但他没有被这些吓倒,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一九七三年以来,他先后搞了五十二项试验报告,已在报刊上发表二十八项。先后十二次受到各级党组织的奖励,去年七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4版()
专栏:

欢庆胜利〔速写组画〕
慰问亲人解放军 雷德祖
热烈欢迎自卫还击作战的英勇战士胜利归来 曾宪高
慰问演出 雷德祖


第4版()
专栏:

澎湖今昔
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总面积为一百二十六平方公里,由大小六十四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二十一个,共有人口十一万多人。
澎湖西距福建厦门港八十海里,东距台南安平港五十四海里,在历史上一直是连结大陆与台湾本岛的桥梁。早在公元六一○年,隋炀帝就派陈稜 、张镇州率众一万多人,从广东潮州出发,经澎湖到台湾。从公元七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六七百年中,大陆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人民,或因封建压迫无法生活,或为逃避战乱,愈来愈多地移居澎湖和台湾。唐代有一位名叫施肩吾的进士,是浙江分水(今淳安附近)人,他率领族人移居澎湖,曾写过一首咏澎湖诗,描写当时澎湖渔民的生活。到元代,澎湖已有汉族居民一千六百多人,多是从沿海地区移去的。公元一三六○年,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按司,管辖澎湖和台湾。一六○三年至一六二四年,荷兰殖民者两次侵占澎湖,都被中国军队赶走。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大军二万五千人收复台湾,也是先到澎湖,从澎湖出师的。
现在,澎湖是台湾的一个县。它辖马公一个镇,湖西、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整个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没有山岭,也没有河川。岛上土质瘠薄,特别是由于每年十月到第二年四月均为季风期,一进入这个季节,强风挟带着海水吹袭各岛,往往一夜之间就使地面上的新绿变成焦黄,盐分洒入土中,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岛上居民只能利用春夏时节种些番薯、高粱、花生等耐旱作物。因为粮食生产有限,全年产量仅够岛上居民三个月食用,其余都要靠台湾本岛供给。
澎湖海域有黑潮支流经过,又无工业废水之害,因而形成天然的近海渔场。七美屿附近的南浅捕鱼区,夏季盛产鳜鱼、石斑、咖呐、小管,冬季有?鱼、白斑等,鱼产丰富。整个澎湖列岛百分之八十以上居民以捕鱼为生。由于岛上渔民多,环岛海滨帆樯林立,入夜后万点渔火流动,甚为壮观,所以“澎湖渔火”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人前来观赏。
寺庙多,是澎湖的另一特色。据统计,全县九十七个村镇,竟有一百四十二座寺庙,单是马公镇就有五十七座。岛上居民生活艰苦,住房大都是低矮的土石建筑,但各处的寺庙都建筑得富丽堂皇。澎湖庙多,这与当地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有直接关系。他们长年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讨生活,随时有生命危险,求“神”保佑的心理特别强烈。
到澎湖去游览的人,都乐意到七美屿去瞻仰一下“七美人冢”。七美屿为澎湖第五大岛,原名大屿。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澎湖居民生活富裕,常有海寇垂涎觊觎。有一天,海寇袭击大屿,烧杀抢掠,凌辱妇女。岛上一井边有七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洗衣服,眼见成群海寇呼啸而来,心知难免遭受污辱,便毅然相继投井,以死保存贞节。说也奇怪,后来在这口井的四周,竟长出七棵开白花的树,长青不凋。后人把那七棵花树视为七美女的化身,并在井边建冢立碑,碑上题刻“七美人冢”四个大字。(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更正 本报三月二十七日第四版《保卫祖国边疆保卫四化建设》一文,第三段第五行“三月十九日”应为“二月十九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