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基建战线缩不短的思想障碍在哪里?
基本建设战线太长,必须有一批项目下马,以缩短战线,这个话说了好多年了,可是年复一年,还是只见上不见下,不仅战线没有缩短,反而越拉越长。原因在哪里?最近记者从国家建委召开的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主要是有些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有一种说法:“我们搞的是计划内项目,岂有下马之理!”在正常情况下,列入国家计划的建设项目是应该千方百计保上去的。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以及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国家所能提供的财力和物力。所以,说基本建设战线太长,首先和主要的是指计划内的基建项目太多太大。因此要停建和缓建一批项目,也应该首先和主要是计划内的项目。至于那些计划外工程,更是毫无疑问地应当停建。否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再一种说法:“这些项目都是主管领导人定的,怎能随便下马!”在我国基本建设战线上,确实有相当一批项目是由省委书记、国务院的部长、副部长或副总理批准确定的。对于这些项目,应当作具体分析,定得合理和基本上合理的,应当帮助它建成。但是对于那些违反基建程序,不具备建设条件,经济上不合理,工艺上不过关的项目,我们就应该发扬“吾尊重首长,唯吾更尊重真理”的精神,坚决把它停下来。一个项目的上马还是下马,不能由批准这个项目的人的职位高低而定,而要看这个项目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是否符合调整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由个人决定重大问题,确定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这种做法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今后在我们的工作中是应该避免的。
第三种说法:“战线确实太长了,但我这里不长,你是下马问题,我是上马问题。”持这种说法的同志,好象也承认基建战线太长,但具体到他所在的地区、部门来说,又不承认战线长了。这样的同志各地区、各部门都有。他们在批评别人拉长战线的时候,慷慨激昂,尖锐泼辣;可是他们在为本地区、本部门争投资、保项目时,却搬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说自己的项目是“非有不可”的,是需要“优先保证”的,是应当“特殊照顾”的等等。要下他的项目,真比剜他的肉还疼。从局部来说,他们讲的似乎都有道理,但从全局来说道理就不充分了,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只有那么多的物力和财力。现在,我国的基本建设战线不是一般的长,而是太长;不是某一部分、某一地区长,而是全面的长,当然长的程度不一样。但即便象电力这样突出的薄弱环节,也同样存在着在建项目过多、新建项目上得太猛的问题。所以对持这些说法的同志用得上这么两句话:对别人的事,他们是旁观者清;而对自己的事,却是当局者迷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同志如果走出庐山,站到天安门上去看一看就好了。
第四种说法:“这么多半拉子工程下马,浪费太大,还是咬咬牙干完算了。”一批半拉子工程下马,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损失。但是,如果全国硬要继续搞下去,损失就会更大。一方面搞完这些工程,还要花上千亿元投资和好几年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工程都是四、五十年代的水平,技术上比较落后,何况有的资源不明,有的工艺不过关,有的燃料动力不落实,就是建成了也投不了产。更严重的是,这些工程不下马,一批具有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新技术的骨干项目就上不了马。这样就会延误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半拉子工程下马是浪费,不下马浪费更大。
还有一种说法:“谁愿意刮下马风!”持这种意见的同志,是心有余悸和余毒,他们或者担心今后再批“下马风”,吃不了要兜着走;或者认为下马不是一般问题,而是路线问题。在他们思想的深处,林彪、“四人帮”制造的“上马是方法问题,下马是路线问题”的流毒还没有肃清,还存在着宁“左”勿右、“左”比右好的思想。大家知道,“下马风”是林彪、“四人帮”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诬蔑攻击,前些年批判“下马风”是错误的。目前我国基本建设已经到了不缩短战线就不能前进的关键时刻,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该上则上,该下则下,才符合党性原则的要求。
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让一批不够经济合理的在建项目下马,是积极的措施,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前进,让我们扫除一切思想障碍,行动起来吧。


第2版()
专栏:

慈溪县棉花种植计划全部落实
目前正掀起棉花备耕热潮,全县准备棉田用的化肥、饼肥和河泥肥都比往年充分
新华社杭州三月二十五日电 浙江省棉花主要产区慈溪县已全部落实国家下达的四十二万六千亩棉花种植计划,目前正掀起棉花备耕高潮。
慈溪县种植棉花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早在一九六五年,皮棉亩产就达到一百五十四斤。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大批棉田改种粮食。棉花产量连续七年下降。直到去年,随着各项经济政策逐步恢复,棉花生产才迅速回升,亩产达到了一百二十斤。
今年,中共慈溪县委和县革委会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重要文件,总结了历史上棉花生产起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棉区的生产方针和经济政策比什么都重要。在今年二月召开的全县四级干部会上,重申了棉区以棉为主的方针,同时,从解决棉区人民口粮标准入手,在棉区实行定种植面积、定产量、定交售任务、定自产粮、定口粮标准,多卖棉花奖售粮食或化肥的“五定一奖”政策。这就使棉农们正当的物质利益得到了保障,提高了植棉的积极性。
目前,慈溪全县各植棉社队掀起了棉花备耕热潮。五洞闸公社棉种已全部精选完毕,并开挖了棉田深沟两千多亩。夹塘公社在落实国家植棉计划的同时,还安排八百亩新围海涂种植棉花。
全县准备棉田用的化肥、饼肥和河泥肥都比往年充分。


第2版()
专栏:

吉林农村社员踊跃储蓄
全省社员存款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
新华社长春三月二十五日电 吉林省农村广大社员积极参加储蓄。截至二月末统计,全省农村社员存款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
去年吉林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省农村社员收入每人平均由一九七七年的八十一元增加到一百元左右。
广大社员收入增加后,在安排好家庭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储蓄。农业增产较大的德惠、榆树、农安三个县,每县社员存款都已在一千万元以上。
社员踊跃参加储蓄,使各地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力量不断壮大。全省一千一百多个信用社中已有五百一十四个做到了不用国家贷款,自力更生地解决本公社的集体生产中所需要的费用贷款。到二月末,全省各地发放的各项农业生产贷款已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两倍,有力地支援了当前春耕生产。


第2版()
专栏:

分清是非向前看 新长征中比贡献
云南省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研究工作着重点转移问题,要求全省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向前看,同心同德搞“四化”。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据新华社昆明电 中共云南省委不久前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文件,联系云南实际,研究了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的问题,要求全省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向前看,同心同德搞四个现代化。会议强调指出,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大家认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分裂,破坏团结,云南人民深受其害,吃尽了苦头。粉碎“四人帮”以后,全省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各方面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顺利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省委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集中大家的意见,解决了一批云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大问题。通过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分清是非功过,总结经验教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前看,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到会的同志说:我们要大讲团结,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共同战斗,不计较个人恩怨,不在过去的问题上争高低,要在新长征中比贡献!
这次会议开得很热烈,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对省委也提出了不少批评和建议。同志们指出,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涉及到思想、习惯、作风、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以及政策、体制等各方面一系列的改革,需要做大量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两条,一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二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经济建设能高速度地稳步地向前发展。我们要从各方面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带领广大干部、各族人民群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浩浩荡荡的、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革命大军,从根本上改变云南的面貌。
会议认为,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对顺利转移工作着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而特别需要发扬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敢于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要重用那些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同志,把他们提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顾大局,识大体,讲党性,守纪律,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人民的勤务员。
会议指出,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各族人民团结战斗,从现在起,力争在三几年内,使农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对国家多作贡献。
怎样才能加快全省农业发展的步伐?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速发展农业的几个文件,注意按照农业发展的规律,采取经济手段,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要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会议从云南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会前所作的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发展农业的六条措施:(一)在社员群众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在坚持以生产队为统一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同产量相联系的办法,但不能搞包产到户;
(二)社员口粮分配,凡有条件实行按工分分配加照顾的,在社员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应提倡实行这种办法,但要把照顾社员中的困难户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三)为了鼓励社员家庭多养猪和发展其它家畜家禽,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在生产队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应允许社员在原有自留地的基础上,通过开垦小块荒地等办法,适当增加一些饲料地;(四)在积极发展集体大牲畜的同时,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允许每户社员私养一至二头大牲畜(指菜牛、奶牛和马、骡、驴);(五)鼓励社员利用工余时间和假日,开展正当的家庭副业;(六)允许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和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农村工作队不能简单否定
山西省汾阳县演武公社 郭世科
最近,报纸上发表了一些文章,认为往农村派工作队弊病多、好处少,主张今后不要再派工作队下乡。对这个问题,我提点不同看法。
这些年来,农村基层工作中出了不少问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今天,人们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造成的,当然也与我们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关。但是,这些缺点和错误,与派工作队下乡有多大关系,很有必要弄清楚。
这些年农村工作被搞乱了,工作队与基层干部、群众的关系搞坏了,主要是因为政治运动频繁和政策多变。工作队奉命下乡,主要精力牵扯到政治运动之中,今天批,明天斗,总有错整了干部、群众的情况,违反了政策,影响了生产。但是,往往新的政治运动一来,政策一变,工作队员本身又成了被整的对象。另外,过去林彪、“四人帮”煽动打派仗,分裂干部群众队伍,常常是一派当了权,打击排挤另一派,强使他们下乡,弄得下乡当工作队员成了一种变相的惩罚。不少队员思想上背着包袱,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前些年“长官意志”盛行,瞎指挥甚多,这与工作队某些同志包办代替的作风有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执行的问题。工作队下乡前,上级布置的任务有些本来是不正确的,下去后照办,就难免不搞瞎指挥。
另外,前些年,在干部队伍中,同样是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使很多工作队的同志的积极性遭到了打击。
总之,过去几年中,多数农村工作队在基层工作中还是有成绩的。至于发生的种种问题,这个责任主要不能算在工作队头上,不能因为工作上出了些毛病,就完全否定工作队这种组织形式。现在,全党工作的着重点正在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往农村派工作队怎么个派法,派什么样的工作队,工作队的责任是什么,工作队与基层领导的关系如何,等等,都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解决。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公社干部长年包队的方法要改进
周镜 王明发 李景山
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新时期,作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的公社领导机关应该怎样工作?过去那种把许多公社干部安插到生产队“分兵把口、长年包队”的办法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吗?
“分兵把口,长年包队”的方法,就是不论干部原来分工搞什么业务工作,一律下去包队抓中心工作。从黑龙江省林口县三级干部会议反映的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妨碍生产队行使自主权。干部下队,本是为了当好参谋,帮助工作;但实际上往往包办了生产队的工作。有些包队干部自恃是领导机关来的,有的搞瞎指挥,强迫命令,有的事无巨细,统统过问,把生产队的自主权剥夺得一干二净。
二、妨碍了公社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不问干部分工负责的专业是什么,一年到头让他们蹲在一个点上抓中心工作,其它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有个公社的财会辅导员,因长期在一个生产队包队,没有到各大队进行过一次财会辅导和账目检查,腊月二十三才从点上回来,对生产队报上来的年终分配方案,只好草草审批了事,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更是无法过问。一些公社的农机管理站,因为工作人员长期在一个点上包队,对供、管、修各方面的工作搞得很差。不少公社的农业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等工作,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处于停顿状态。连党组织的发展,团组织的活动,也往往因专职干部包了队,而不能正常进行。
三、有些业务部门的干部,长期蹲在一个生产队,主要又是搞政治运动,无法钻研业务、学习技术,不能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往往成为“万金油”干部。随着农业向现代化进军,农业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如果业务干部继续长年包队,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的。
四、过去,农村中常说:“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有的领导干部把它当作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包队干部下去,是难以抓好各项工作的,比如分管畜牧业的干部,怎么能抓得好农机工作呢?他们顶多从下面了解一些一般情况,不但对自己分工管的本职工作用处不大,对解决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起不了多大作用。
那么,今后公社干部应当怎样工作才好呢?一是要明确分工,党政要分工,政企要分工,业务部门更要分工,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以做好本职工作为主要任务。二是每个部门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生产为中心,努力搞好本职业务工作,同时也可以接受一些必要的临时性任务,但要保证各部门的干部有六分之五的时间搞业务。三是对于领导薄弱的后进队,可以临时派强有力的干部去蹲点,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干部还是要下基层
吉林省双阳县革委会办公室 薄昌
最近,我们这里不少人在议论:过去省、地、县机关组织学大寨工作队下乡,主要是搞政治运动,现在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干部下去没有必要了。这种看法对吗?
我认为,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给机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什么时候,干部下基层都是应该提倡的,这不仅是把农业搞上去的需要,也是把各行各业工作搞上去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转变机关作风,使上级机关的工作不脱离实际。至于干部怎么下,下去干什么,应当根据新的情况有所改进。过去那种从各个单位抽人统一组成工作队,下乡蹲点包队的办法不完全适宜了。这样做弊多利少,不少人不懂生产,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搞瞎指挥;同时,抽人过多,还影响了许多部门的工作。
今后干部下乡,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业务,采取对口下乡,与农村社队建立更密切的联系。省、地、县的各个部门,都与农村的各方面有一定的业务关系,有些单位的本职工作就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采取这种对口下乡的办法,要比从各部门抽调人统一下去蹲死点好得多。这既可以抓好典型,推动本部门的工作,又可以为基层社队当好“参谋”,在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第2版()
专栏:

编后
为了尽快地把农业搞上去,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改进我们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就是摆在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县、社领导机关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比如今后还要不要派农村工作队?县社机关干部要不要继续下基层蹲点?公社干部长年包队的办法好不好?等等,这些既是组织形式问题,也是工作作风、工作方法问题,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于恢复和发扬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久前报纸上已经发表过一些文章讨论这几个问题,今天再刊出几篇短文,供大家在讨论中参考。


第2版()
专栏:来信

工作队改为调查组好
编辑同志:
前些年,向农村派工作队几乎成了各级党委抓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些工作队按“长官意志”办事,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损失。我认为,这种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应该有所改变,再不要不管需要与否,派大量的工作队下去,弄得生产队应接不暇。最好是把工作队改为调查研究小组,派少数人下去,有目的地搞调查研究(当然也要参加一些劳动),研究农业的方针、政策,研究如何搞好农村的政治工作、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组织问题,等等。
比如,公社可以组织调查组,掌握动向,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促进生产。商业、工业等部门也可以组织少而精的调查小组,对口办好专业点,研究和总结本部门为基层服务的经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总之,主管什么,就调查什么,不要让他们“眉毛胡子一把抓”。
湖北钟祥县棉花公司 陈邦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