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人心向农 放手大干
——记江苏省太仓县农业大上振奋人心的大好形势
春风又绿江南岸。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新《六十条》传到农村,象阵阵春风,吹到农民的心上。最近,我们到长江南岸的江苏省太仓县访问,一位公社书记对我们说:“你们到下面去看看吧!农民真象土改时分到土地那样,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的确,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解放以来农业上又一个真正的春天。
落实政策稳定了人心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对我们说:“‘四人帮’横行时,农民手握铁搭柄,心里冷冰冰;现在,手握铁搭柄,越干越高兴。”这句朴实的话,包含着令人深思的道理,它概括了太仓过去的经历,表达了今天农民的心声。
土地是养育农民的父母,集体化后的农民,本来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土地,勤勤恳恳地在它上面生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什么在后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怎么喜欢土地了?为什么在富饶的土地上劳动,会“心里冷冰冰”?
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我们听许多干部和群众讲了前几年的情形。太仓县滨临长江,粮棉夹种,生产条件很好。可是,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使农民吃尽了苦头。先是林彪一伙在这里把一个大队树为所谓活学活用的样板,大搞空头政治,要人们只背诵语录,不顾生产;后来“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又在这里破坏;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经常把犯有某些错误的同志当作阶级敌人打,把社会主义当作资本主义整,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当作修正主义批。整来批去,太仓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历史上的许多传统经济作物更遭严重摧残。著名的太仓白蒜,香粳芋艿,毛板青蚕豆和马铃西瓜等,有些已多年不见。群众生气地说,大蒜头种的时候是资本主义,收购的时候是爱国主义,出口的时候是国际主义,究竟是什么主义?把我们弄的希里糊涂。对自留地也实行了“三三制”,只准三分之一种经济作物,三分之一种饲料,三分之一种蔬菜。城郊公社的社员提起“三三制”,个个都气愤。有段时间,对社员、集体饲养的生猪卡得更死。有位公社书记讲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一个生产队为了慰劳全队男女老少辛苦一年,年终决定宰两头猪分分吃,又怕被上级发觉,派人严密站岗放哨。可是,一人两斤刚分好,干部来了,二话不说,把肉统统收到供销社出售,全村老少恨得叫天骂地。当然,责任不在这些干部,而在于那个极左的冲击波。试想,农民终年辛苦,想多吃一点肉都不行,还有什么劳动热情!
太仓农民向往社会主义。但这些年来,这样干是资本主义,那样干也是资本主义,不知道究竟怎样干才是“社会主义”?他们感到迷茫和失望,因而想离开农村,寻找出路。前两年农民把这种沉郁心情编成顺口溜:“站在田当中,眼看大烟囱”,“丢掉铁搭柄,干啥都高兴”。他们觉得:干什么也比种田强啊!
人心向农,农业就发展;人心背农,农业就停滞不前。这个县五十年代,农业曾经以较大幅度增长,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粮食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九点五;一九六三年以后的三年发展也较快,到一九六六年,粮食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五;而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七年的十年时间里却平均每年递减了百分之零点四。
通过揭批“四人帮”,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干部群众的干劲起来了。去年,太仓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五百多斤,比一九七七年增四百六十八斤;棉花平均亩产一百一十七斤,比一九七七年增四十六斤。年终,县委执行了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全县每人平均分配达一百七十六元,有五百五十多个生产队社员分配在二百元以上,口粮也大大增加。到手的实际利益,使群众喜笑颜开。他们看看大囤、小囤的粮食,摸摸箱角里的钞票,再学学党中央的文件,都说,盼了多年,这下有奔头了!
在东升大队,我们遇到了社员吴浩光。他四十多岁,朴实勤恳,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农民。他曾两次离开农业,前几天才从交通运输站回到生产队。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重新务农呢?”他先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和邻居吴永兴都是七口人,劳动力相同。去年他家分进现金一千零五元,我家分五百七十元,加上我工资三百一十元,还比他们少一百多元。”接着,他说:“农业现在靠得住,有奔头,我为什么不回来呢?”
政策牵动人心,人心推动农业。社员们说:“党中央就是叫我伲富起来,我伲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到农业、副业、工业一齐上;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富。”
当然,有些农民对各项政策能否兑现,还有疑虑。但是,农民的积极性确实起来了,人心稳定多了。现在,就看我们各级领导是不是取信于民。
“党中央也知道我们辛苦啊”
中央文件中提到农村基层干部“常年累月和农民群众在一起,顶风冒雨,战天斗地,任劳任怨,对我国农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太仓县委召开的四级干部大会上,不少大队、生产队干部听了以后,高兴地说:“党中央也知道我们辛苦啊!”。
前些年,我们基层干部吃苦很多,经常挨整,每次政治运动总是“四类分子头上开刀,干部身上收梢”,干部的心被搞凉了。太仓县受过冲击的干部占整个干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鹿河公社党委书记说:许多干部刚上台就担心“搞臭下台”。在这种情况下,全县每年都有一阵干部“掼纱帽”的风,一些大队干部整天就是为扶生产队干部而东奔西忙。
县委的同志告诉我们:太仓县共有三千九百多个生产队,生产队长这支队伍情绪怎样,积极性多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好坏。党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不搞离开生产的政治运动,使广大基层干部感到定心,放心。他们搞生产的胆子大了,手脚放开了。这种潜力的发挥是难以用数字统计的。
在太仓,如果说农民的积极性表现在重新爱上了自己的土地,那么,干部的积极性就表现在重新恢复了光荣感、责任感。往年,冬春季在有些生产队正是“掼纱帽”的季节,而今年,却是一种新的情景。牌楼公社米场大队第二生产队去年生产搞得不太好,社员对队长陆正胜的意见很大,要求改选。这个队长学习了三中全会文件,动了心,来了劲,他在社员会上说:“去年生产没有搞好,主要是我的责任,你们让我今年再干一年队长,如果再搞不上去,我自己甘心下台。”现在他劲头特大,同群众商量订出了今年的生产规划,带领群众掀起了春耕热潮。
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起来了,干部岗位责任制正在各地自觉形成。陆渡公社一个生产队,经过集体讨论,制定了“三长”(正副队长、妇女队长)、“八员”(会计员、记工员、保管员等)的责任制,决定凡是责任制执行得好,生产搞得好的就给以适当奖励。
各行各业围着“农”字转
在机关、工厂等支农部门,同样充溢着一股为农业大上而战斗的春潮。农资公司的干部职工“农字当头,早字着手”,已经为全县社队准备了一百多车皮的农用竹木,而去年同期只有六车皮;其它各种物资也比去年增加。银行部门提出千方百计立足挖潜,加速资金周转,准备把六百多万元的农用贷款,发挥到一千二百多万元的作用。供电局的职工正奋战在全县各地,实施县委提出的调整输送线路、节约用电的新计划。化肥厂在物资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创造了新纪录,到二月底,化肥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九。一个以“农”字为轴心,由各行各业组成的“齿轮”,正在太仓加速转动,转向一个新的起点。
县委的同志说:“县委要当好后勤部,要为全县农民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过去尽说空话,群众听够了!”农业的后勤工作要靠各方面来做,因此,县委特别注重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对去年支农做出成绩的单位,及时表扬奖励。县委的作风踏踏实实,各行各业的工作也搞得实实在在。今年,全县春耕和全年生产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用电等许多问题,解决得比历年都好。
但县委感觉到,面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困难也不少。总结过去经验,他们认为要冲破三个思想框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一是冲破怕右的框框,必须从怕右转到实事求是上来。二是冲破小生产思想的框框,不能满足于全县去年的分配水平和一年大上的成绩。三是冲破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的框框,要真正走群众路线。
县委把主要精力放到生产建设上来,九个常委六个抓农、副、工业,改变了过去主要搞运动的架势。力量集中了,作风更扎实了。鹿河公社长城大队和浏河公社东海大队,去年粮食亩产都超过二千斤,棉花亩产超过二百斤,社员分配超过二百元。今年,县委组织五十个大队同他们开展挂钩竞赛,争取做到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满园春。同时,组织力量到后进大队蹲点,分析后进原因,帮助改变面貌,促进平衡发展。
太仓县经过十年徘徊,去年大上一步,今年县委正在积极抓好当前春耕生产的同时,考虑怎样向现代化农业进军。他们决定首先从科技抓起。粮食、棉花、油菜、畜牧等五个研究所(室)已经筹建。大量培养科技人材,培育良种,发展机械化……一系列措施正在落实。
刚从基层检查工作归来的县委书记林瑞章同志喜悦地谈起了今年的生产形势。他说,农民的积极性出乎想象地高,领导的责任更重了!他们决心抓住时机,扎扎实实地把群众的热情组织起来。太仓今年大有希望,我们的农业大有希望!
本报通讯员 龚乃光 朱汝鹏
本报记者 何加正


第3版()
专栏:

回郭镇公社是怎样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把大批农业劳动力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改变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搞饭吃的局面,争取用极少数的人生产出丰足的粮食来。
河南省巩县回郭镇公社一九七八年只用百分之四十六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在大旱之年,粮食平均亩产超过一千斤,总产量比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五。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由七十年代初期的一千多斤增长到一九七八年的四千六百多斤。交售给国家的商品粮比六年前翻了一番。
这种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最近,记者就这个问题走访了回郭镇公社。
回郭镇公社位于伊洛河川,平均每人只有八分地。过去,由于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这里的干部总认为,投入农业的劳动力越多,越是坚持了“以粮为纲”的方针,如果搞点工副业,就会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把大批劳动力死绑在土地上,每个劳动力一年生产的粮食只有一千多斤,是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公社之一。
办法往往是逼出来的。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生产水平低的矛盾,一九七二年,公社党委决心改变单一务农的状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他们根据当地的条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地发展起农机修造、化肥、化工、炸药、砖瓦、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一百多个厂(组),生产一百多种产品,广销二十六个省、市,成为发展社队企业的先进单位之一。去年全公社工业总产值达二千七百多万元,占公社工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社队企业的发展,从设备、资金、技术上有力地支援和武装了农业。最近六年,社队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一千二百多万元。现在,全公社有机灌站十二处,机井五百多眼,蓄水池三十个,石渠共长十六万五千米。全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全公社有大小拖拉机二百五十三台,农用汽车四十辆,各种动力机械二千四百多台,各种农用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二千五百多台,使耕作、运输、脱粒、植物保护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许多机械就是由社队企业生产加工的。全公社还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三百一十七公里,发电机组四十八台,队队通了电,电力得到普遍使用。由于机械和电力的普遍使用,农业象长了翅膀一样,不但大批劳动力解放出来了,而且由于社队经济的发展,社员分配增多。社员生活逐渐改善,生产积极性就更大地发挥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相应地高起来。过去经营一亩地要投工七十多人,现在只要二十多个就够了。
在回郭镇公社,记者看到,不断发展的社队企业武装了农业,节省出大批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又一批批地充实了社队企业和副业,使之有更大发展。据统计,全公社如今有五千八百多个劳动力进了社队企业,占全社总劳动力的百分之三十五。从事饲养业、果树种植业等副业生产的劳动力也占到总劳力的百分之二十。
为了调动和保护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回郭镇公社党委坚决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做到按客观规律加强劳动管理和经济核算。他们在绝大多数生产队都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和社员的经济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使社员明白,只有多劳,才能多得。马口大队对劳动力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使每个社员劳动起来劲头十足,千方百计地去完成生产任务,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去年,这个大队只用百分之三十九的劳动力搞农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一九七二年相比,粮食平均亩产增加了百分之四十,每个社员的口粮由五百多斤增加到八百多斤。队办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近一倍。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社员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公社的许多大队还经常开展科研、文化和体育活动。社员们从愚昧和落后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向着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何愁不能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新华社记者 周国华 刘 霄


第3版()
专栏: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从四月一日起
提高城乡居民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二日电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四月一日起,提高城乡居民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的存款利率,并增加半年、三年、五年三种定期存款。
各种以月息计算的定期存款利率调整情况是:城乡居民零存整取储蓄定期一年从二厘七提高到三厘;定期一年的从二厘七提高到三厘三。定期半年的三厘;定期三年的三厘七五;定期五年的四厘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一年的从三厘三提高到三厘九。定期半年的三厘;定期三年的四厘二,定期五年的四厘五。
农村信用社吸收个人储蓄存款的利率,也按照人民银行的利率进行调整。
活期储蓄存款仍保持原有利率。


第3版()
专栏:

天津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电子测量仪器
据新华社天津三月十七日电 天津电子仪器厂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同研究、试制成功 FFT实时信号分析仪。
为试制这种仪器,天津电子仪器厂搜集了大量国外FFT分析处理设备的资料,并得到有关领导和科研部门的支持,在一九七七年初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签订了联合设计的合同,共同进行研制工作。他们在确定总体方案过程中,访问了南京、无锡、上海的十三个有关单位,又认真听取了西北工业大学一位副教授的积极建议。
最近,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天津召开电子测量技术交流会,重点介绍了FF T实时信号分析仪的试制过程。会议认为,这种分析仪样机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试制这样的电子测量仪器是我国仪器发展的方向。为了奖励有关人员,四机部授予天津电子仪器厂和声学研究所一万五千元奖金。在研究试制中成绩突出的宗杰琍、雷良颖、蒋银林、陈廷礼、邢开明、朱惠如六名科技人员,每人各得奖三百元。参加试验的其他科技人员、工人、干部也得了奖。


第3版()
专栏:

胜利生产队坚持农工副业综合发展 不断提高粮食单产
每人三分田粮食自给有余
新华社长沙二月二十日电 湖南省浏阳县大瑶公社和平大队胜利生产队,在每人平均不到三分田的情况下,不仅做到了粮食自给、而且在留足口粮、种子和饲料之后,还交售给国家公购粮八千二百斤。
胜利生产队有四十户,二百零三人,耕地五十七亩四分(另有一亩是饲料专用地)。一九七八年,全生产队插早稻五十三亩四分(其余四亩留作晚稻秧田),收稻谷七万一千三百一十六斤;插晚稻五十七亩四分,收稻谷八万三千五百斤;夏熟的小麦二十九亩,收麦子八千七百二十二斤。三季共产粮食十六万三千五百三十八斤。按湖南省规定的一百斤小麦折一百三十二斤原粮计算,全队平均亩产粮食二千八百九十七斤。社员口粮平均每人六百六十三斤,集体留粮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二斤。
这个生产队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处万山丛中的一个小平坝上,紧靠浏阳河的一条小支流,土质中等。由于人多田少,过去,这个队长期吃返销粮。近十年来,他们走农、工、副业综合发展的道路,用工业、副业生产得来的钱改造农业,解决了水利灌溉问题,并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一九六九年,粮食平均亩产过千斤,一九七○年亩产一千八百三十五斤,一九七七年达到二千四百二十二斤。去年,全队抽调八十多个男女社员搞工业副业,在公社和大队办的鞭炮厂、石灰厂、基建队,以及本生产队的小加工厂里劳动(农忙时一律回队搞农业),共收入现金二万一千多元。他们用这笔钱买回四千五百斤尿素、七千七百斤碳酸氢铵、六千斤磷肥、二千斤骨粉、二千斤钾肥、一万三千斤石灰施入田里。虽然农业生产费用高达一万一千八百多元,每亩平均二百零六元,但由于粮食产量高,养猪多,工业副业收入大,每个劳动日值仍达到一元零二分。
胜利生产队的干部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提高。比如,搞好土壤普查,做到合理施肥,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产量。另外,当地的冬小麦产量比较低,往往是“五六百斤的苗势,一百多斤的收成”,大大低于外地水平,这说明当地增产的潜力还不小。但是要挖掘这些潜力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农业科研机构帮助他们解决。


第3版()
专栏:祖国新风貌

盛泽丝绸誉满中外
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盛产丝绸,与浙江的杭州和湖州齐名,被誉为我国三大绸市,相传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称。去年,这里生产的丝绸,几乎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畅销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到盛泽镇的丝绸样品展览室,犹如置身于锦绣花园。玉面缎金光夺目,美丽绸洁白如雪,春谊绸花团锦簇,格子纺薄如蝉翼……一百多种产品五色缤纷,琳琅满目。
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的双绉,是盛泽的名牌产品,平挺滑润,轻薄柔软,是妇女衣服的佳料。粉碎“四人帮”后,丝绸工人又设计织出了近十种图案细巧、色彩调和的新产品,外商争相订购。去年,这里的四个双绉品种曾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产品。
以盛泽目兰公园命名的“目兰缎”,绸底细密,花纹典雅,口面一尺多宽,是最受日本人民欢迎的和服衣料。盛泽丝绸试样厂和红旗丝绸厂的工人,去年精心改制了织机,为日本朋友又设计出了一些新的提花图案。
软缎被面被称为盛泽丝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独花”和“凤凰”软缎被面驰名中外。这些以奇花异卉、珍禽飞鸟为图案的被面,曾被“四人帮”的大棒打入冷宫,今天,丝绸图案设计的春天来到了,孔雀再生,鸳鸯复活,凤凰回归,百花怒放。
解放前年产量只有几十万米,绸市名存实亡。解放后,丝绸工业迅速发展。全镇兴建丝绸工厂七家,新添织机一千八百多台,共有四千多丝绸工人,形成了从设计、试样、织造、印染到纺机制造等二十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多里,盛泽丝绸工人完成了二百多个技术革新项目,织机、印染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车间里装置了恒温、吸尘设备,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去年,这里的产量达到二千万米,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成为我国丝绸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新华社记者 吴强
上海第七印绸厂图案设计人员,以独特的技巧和艺术风格,设计了许多造型生动活泼、健康大方、具有民族特色的真丝印花绸图案,为我国真丝印花绸畅销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他们正在创作手绘裙料花样。
新华社记者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