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历史性的访问 深远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述评
邓小平副总理对美国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圆满结束了。然而,这次访问对中国和美国,以至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进一步显示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访问美国,并同美国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负责人进行广泛的接触,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历时八天的访问中,邓副总理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地与卡特总统以及其他美国政府领导人进行会谈;会见了数以百计的议员、州长、市长以及经济、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人士;在不同的场合向数千人直接发表讲话,并回答了一批又一批记者提出的问题。连日来,新闻界,包括全国和地方的电视网,都全面地、显著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国对当前国际事务和中美关系的立场以这样有效的方式直接为美国公众所深切了解,这是从未有过的。
纽约州众议员莱斯特·沃尔夫说:“副总理肯定给美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但诚实坦率,而且和解、可亲。”
华盛顿大学的詹姆斯·陶森说,邓副总理“坚强有力,语言精辟,直截了当,机智老练。”
华盛顿的一个新闻评论员说,邓副总理说话坚强有力和富于幽默感。他使你不能不有所反应。
事实上,美国公众的反应确是迅速和热烈的。邓副总理的访问在美国已掀起了全国性的讨论。记者获得的印象是,这种讨论越深入,就越会发现在过去三十年被人为分隔开的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突出的两点看来是:
第一,两国共同关心霸权主义对太平洋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双方在多次的会谈和讨论中都详尽地涉及到这个问题。联合新闻公报清楚地表明,这是当前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邓副总理在他的很多讲话中直率地具体地谴责了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一家美国公司的负责人说:“美国人民很喜欢听到副总理关于苏联和越南侵略的谈话,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自己不能这样讲。”新闻界将邓副总理的坚定的声明作为他们最突出的新闻。参议员亨利·杰克逊在西雅图的一次宴会上谈到美国和中国共同关注对其他国家民族独立的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以及苏联在非洲、中东和亚洲的扩张,这时听众中爆发出持久的暴风雨般的欢呼,形成了邓副总理访美的另一个高潮。
第二,邓副总理所到之处都感受到加强同中国的关系是美国人民一致的愿望,所有的人都赞成两国关系正常化。有的人在台湾问题上有某些疑虑,但是当他们听到邓副总理谈了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原则性的合情合理的政策后,他们就很有信心了,因为中国政府知道如何妥善解决中国的内政问题和怎样通过确保台湾同胞利益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统一。只有一小撮人举行示威,企图破坏中美关系,但是他们是如此之少,如此的孤立,以至大多数美国人民认为它是不光彩的和无足轻重的。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台湾的青年学生,有些人参加这种示威显然是为了凑热闹,当邓副总理的车队经过时,他们也笑了。
对广大的美国人民来说,邓副总理的访问带来了愉快和欢乐。每一个人都要见一见邓副总理,同他握握手,向他欢呼、问好,要求他签字留念。他们把亲切感人的邓副总理当作中国人民的伟大代表来接待。他的政治家的风度和令人喜爱的性格给这次访问增加了光彩,使很多美国人为之感动。《亚特兰大宪法报》的哈尔·古利弗在评论中高度赞扬了邓副总理在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中所表现的丰彩。
为了使访问成功,美国政府为中国客人精心安排了旅行日程。大批政府雇员、保安人员、社会人士、志愿人员和厨师以及其他服务人员等日夜辛劳,为的是使中国客人旅途舒适和安全。国务院还从全国各州中招募了许多能操一口流利中国话的美国朋友参加工作。美国的记者竞相报道邓副总理的这次访问。亚特兰大、休斯敦和西雅图的报纸在头版上用中文通栏标题表达对邓副总理的欢迎,并以大量篇幅刊登邓副总理的访问活动。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电视台都为访问作了实况广播,使更多的美国人民了解了这次访问的重要意义。美国政府特地为中国客人提供了总统座机和一架波音七○七飞机,另外还有两架包机供报界使用。采访这次访问的中国记者受到机组人员的热情招待和美国同行的大量帮助。在他们离开的前夕,美国记者还为他们举行了亲切感人的招待会,双方为行将离别而感到无限惋惜。
大多数人无疑会同意,邓副总理的访问完全成功。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许多人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是深厚的,过去三十年来他们被人为地分隔开来,一直使他们不快。因此,一旦情况变得正常,他们的深情厚谊就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来。社会制度和政治信仰的不同并不能阻止这种友谊的增长。别国的霸权主义的威胁恫吓只能使两国人民更密切地连结起来。邓副总理的访问证明了这个真理。太平洋两岸中美两国和两国伟大人民的友好关系将改变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大大增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力量。现在,访问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新的历史篇章却刚刚开始。
(新华社西雅图二月五日电)


第5版()
专栏:

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卓琳等一行结束了对美国的圆满和成功的正式友好访问,二月五日乘飞机离开西雅图经日本回国。伍德科克大使代表卡特总统到机场送行。
新华社记者 谢丰泉摄


第5版()
专栏:

园田外相在宴请方毅副总理时说
邓副总理访美是成功的
新华社东京二月六日电 日本外相园田直今晚在宴请方毅副总理时说,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是成功的。他还说,邓副总理访美归国途中路过日本,并向日本政府通报访美情况,日本国民对此表示欢迎。
园田外相和他的夫人园田天光光在东京新喜乐饭庄设宴招待了方毅副总理和夫人殷森。出席宴会的中国客人还有黄华外长和夫人何理良、中国驻日本大使符浩和夫人焦玲以及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等。
席间,园田外相还对方毅副总理说,邓小平副总理不仅是中国的重要的领导人,而且,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位重要人物。他说:“邓小平副总理很重情义,很亲切。”
方毅副总理对园田外相说,邓副总理这次访美是很成功的,同卡特总统谈得很好。
日本方面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外务省政务次官志贺节和夫人、事务次官有田圭辅、外务审议官高岛益郎、亚洲局长柳谷谦介等。
宴会自始至终充满了十分友好的气氛。


第5版()
专栏:

日本朋友请邓副总理把“长生不老”药苗带回国
新华社东京二月六日电 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濑古洁二月五日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委托将新宫市培植的三盆天台乌药苗交给邓副总理带回中国,以表达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在日本的传说中,新宫市是中国秦朝徐福东渡蓬莱寻求
“长生不老”药之地,据说,天台乌药就是这种药。当时,徐福带来了中国的耕作和捕鱼技术。当地人后来为他建了一座纪念碑,并组织起了“徐福会”。
一九七八年秋天,邓副总理为交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来日本访问时,在日本众参两院为欢迎邓副总理举行的宴会上,日本朋友曾谈过中国古代曾有人来日本寻找“长生不老”灵药一事。于是新宫市的日本朋友就决定在这次邓副总理来日本时,将天台乌药苗送给邓副总理带回中国。
濑古洁幽默地说:“徐福的愿望能在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得以实现,我感到非常高兴”。


第5版()
专栏:

具有战略意义的中美会谈
阿根廷土耳其报纸高度评价邓副总理访美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二月四日电 阿根廷首都主要报纸这些天就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刊登了大量消息和评论,指出这次访问标志着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经济学家》周刊二月二日在一篇题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会谈》的评论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展示了中美关系的广阔前景。“这种前景将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里展现出来。”
《舆论报》二月四日在一篇编辑部文章中指出:“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的反响将持续很长时间,最近当冷静的思考代替了由于美中之间建立关系而产生的最初的热情的时候,将有可能开始看到事情的结果。”
《号角报》一月二十八日在一篇评论中说,邓副总理访问美国“是一个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事件”。
《舆论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中国副总理访问美国是迅速改变国际均势的又一步”。
新华社安卡拉二月五日电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些报纸最近发表文章或评论,强调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和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意义。
《最新消息报》二月五日发表的署名文章说,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建交是一九七九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是中美关系发展的自然结果。
文章指出,中国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有利于遏制苏联的扩张。文章说:“如果苏联在这个地区或那个地区继续施加压力和搞阴谋诡计,那么中国和西方的合作将会限制苏联的这个行动自由。”
《共和国报》一月三十日发表评论说,邓副总理访美具有伟大的意义。
《国民报》一月三十日说,邓小平副总理是一九四九年以来第一个中国领导人正式访问美国。这次访问将使中美关系进入新时代。
同一天,《自由报》指出,这次访问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这一页将使全世界看到形势发展的意义。
《喉舌报》说,邓小平是三十年来受到美国热烈和隆重欢迎的第一个中国领导人。


第5版()
专栏:

曼内斯库总理说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罗中友好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二月五日电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政府总理马·曼内斯库二月五日说,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来使罗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更加蓬勃迅速地向前发展。
曼内斯库是在接受中国新任驻罗大使陈叔亮到任拜会时说这番话的。他还指出,去年齐奥塞斯库同志和华国锋同志互访时达成的协议,为两国各方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在这之前,陈叔亮大使还拜会了罗马尼亚党政其他一些领导人。


第5版()
专栏:

我工艺美术展览在日本深受欢迎
据新华社东京二月一日电 在东京西武百货公司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于一月三十一日闭幕。
这次展览会从一月十九日开始,在展出的十二天中,共接待观众达六十万人次。每天,展览会场人流如潮,其中有不少观众是从九州、四国、北海道、冲绳等地专程赶来的。
在展览会上展出的绒绣《周总理》和发绣《周总理的睡衣》两件展品前,经常挤满怀着敬意的人群。一对男女青年一边观看,一边议论道:“太感动人了。周总理夫人穿针引线的手势,在一旁照料的女护士的表情,是多么引人入胜呀!这说明作者把自己对周总理怀念的心情带入了作品之中。”
一位从台湾来东京留学的青年对展览团人员说:“我看了这些展品使我加深了对祖国大陆的了解,这次展览会是我终生难忘的。”
这次展览会的一个特点是展销结合,在整个展览过程中,不仅参观的盛况空前,购买展品的踊跃程度也是罕见的。当展览团一月九日到达东京时,一些重点展品已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接到顾客的订购函件,有的一件展品要求订购的顾客竟达二十人之多。


第5版()
专栏:

罗发表去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公报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会指出去年经济活动注重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二月二日电 罗马尼亚人民一九七八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国民收入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工业和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百分之九和百分之二点四。
以上数字是罗马尼亚一九七八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统一计划执行公报提供的。发表在二月二日《火花报》上的这项公报还说,去年,工业总产值为八千一百七十一亿列伊;净产值为二千六百十一亿列伊,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九点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一九七七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去年的发电量是六百四十二亿多度,原煤达二千九百多万吨,钢一千一百七十七万吨。同一九七七年相比,电子和电气自动化器材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三,电子和电气计算技术器材增长百分之五十六点五,化肥增长百分之二十四,拖拉机增长百分之十。但是原油、收音机等几项产品的产量低于一九七七年。
去年的农业总产值达一千二百八十亿列伊。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二十五万吨,牛、猪、羊、鸡存栏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由于气候原因和工作中的缺点,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量都低于原计划指标。
公报说,去年有六百五十七项主要的生产项目全部或部分投产,其中工业占五百九十四项;完成的科研项目和改进工艺项目有六百四十八项;还研制了二千三百种高性能的机器、设备、装置和仪器。
公报说,去年来罗马尼亚的外国旅游者达五百三十万,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二点五,来自国际旅游的收入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八点四。由于国际经济行情的复杂性和国内没有全部完成出口指标,去年在贸易平衡和对外支付平衡方面出现了赤字。
公报说,去年,职工的现金收入提高了百分之十四点七,农民的实际收入提高了百分之五点七。城乡修建了大批的住宅、市政建筑和教育、文化、保健等社会设施。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据罗通社报道,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委会一月三十日举行了会议。会议认为,罗马尼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九七八年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保证了祖国的不断发展和坚定地沿着繁荣和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前进。由罗共总书记齐奥塞斯库主持的这次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关于一九七八年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以及一九七八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统一计划执行公报的草案。会议指出,去年的特点是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的、按比例的蓬勃发展,加深了工农业和其它经济部门的现代化进程,注重了经济活动的质量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了同别国的经济交流、生产协作和科技合作。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财政情况的报告。鉴于一些财政困难的合作社长期无法偿还国家给予的贷款,会议决定根据具体情况允许这些合作社推迟偿还日期,或减免尚未偿还的贷款。会议要求这些合作社认真地分析自己的财政情况,并制定出改进财经工作、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具体计划。
近年来,罗马尼亚医疗卫生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图为康斯坦察市的一个医院。
罗通社稿(新华社发)(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达卡三十万人参观我经济贸易展览会
新华社达卡二月五日电 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展出了二十天之后,于二月四日晚闭幕。大约三十万人参观了这次展出。
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的夫人、一些部长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参观了展览会。
许多观众赞扬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希望中国人民在实现四个现代化方面将取得更大的成就。许多观众还希望孟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以及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和加强。
在展出期间,还放映了中国影片《东方红》和《李先念副总理访问孟加拉国》。


第5版()
专栏:

我驻荷兰大使丁雪松赴任
新华社北京二月六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丁雪松于昨日乘飞机离京赴任。
丁雪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驻国外的第一位女大使。她曾任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和副会长等职。


第5版()
专栏:

莫斯科的烦恼与恐惧
新华社记者综述
邓小平副总理对美国的历史性访问是最近全世界注目的中心。在注目者之中,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满意、高兴、赞赏,而克里姆林宫却感到紧张、愤怒、沮丧。
莫斯科怀着异样的心情盯着邓副总理的访问,这是不足为怪的。苏联中央电视台在一月三十日的评论中散布疑虑说:“美国评论家们对访问能否取得什么重要结果表示怀疑”,“对是否应该同北京达成有深远意义的协议表示严重的怀疑”。
“华盛顿未必能在邓小平访问期间使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有很大进展”。这家电台甚至在一月三十一日邓副总理同卡特总统结束会谈的时候,还在施放烟幕,说美国官方的情况介绍“不能使人了解这次访问的性质”,美中领导人的声明和讲话“也不能使人了解这次访问的性质”。
但是,苏联官方人士的“神经紧张”和“心烦意乱”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二月一日写道:“苏联首脑以不安和不快的心情注视着中国的邓小平副总理一行兴师动众地访美。苏联的报道机关虽然就美中会谈的结果尚未加以正式的评论,但是,从其谨慎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出苏联对美中关系的趋向抱有异常的关心和担心。”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曾在一月三十日说,“当它(指苏联)扒在美国肩膀后面眼巴巴地望着这位中国高级副总理受到的欢迎时,捉摸不定的情况使它甚至更加不安了。”这家报纸还证实道,“苏联官员,最近几天的报纸、电台和电视评论以及研究这些宣传材料的西方外交官都提供了这个主要印象。”
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的热烈欢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会谈以及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的签订,都使莫斯科急在眉梢,恨在心头。它终于按捺不住焦躁的情绪,叫嚷邓副总理在美国的言论和活动“包含着对苏联及其政策的诽谤”,指责美国“为北京来客提供了诽谤苏联的广阔讲坛”,并气势汹汹地要美国“加以解释”,说什么“苏联公众对此不能闭眼不看”,甚至公然对美国发出威胁,说美国的立场“无助于改善政治局势”和苏美关系,却可能导致“军事对抗”等等。
但是,人们并不因为听到熊叫就不敢穿过森林。中美联合新闻公报的发表,特别是其中写着“双方重申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谋求霸权或支配别国”的原则,使莫斯科更为恼怒。它于是又要美国出来“澄清”,又要多勃雷宁大使向万斯国务卿表示“愤怒”。结果如何呢?白宫官员的解释是,“这只鞋子谁穿着合适,就指谁”。美国报刊也说得好,美国不能因为苏联不高兴就不去执行它的既定政策。对此,《真理报》二月四日沮丧地说,“既然对恶毒的反苏诽谤谁都没有作任何反驳,那问题决不在于外交礼节。看来是,美中公报中谈到的‘共同利益’和‘同样的观点’恰恰就是反苏。”
苏联对邓副总理访问美国的上述反应说明什么呢?美国报纸分析说,“使苏联真正感到可怕的不仅仅是美中联盟,或者说二对一;而是美国、中国和日本联在一起三对一”,因此,它有一种“被包围的恐惧心理”。南斯拉夫《战斗报》指出,这才是“苏联的真正恶梦”。泰国《星暹日报》恰当地指出,在中美正常化关系发展的前景中预示两国人民所应共同肩负的责任,至为重大。“由于战争因素的增加,中美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维护和平的任务也在增加,今后所有反对战争的人民的共同使命将加强”,“面对扩张主义者侵略威胁,连结成一条强大的反霸阵线将日渐形成,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第5版()
专栏:

美国的电视
宜华
“美国人是怎样度过他们的业余时间的?”回答是:“多数是看电视”。
看电视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男女老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消磨在看电视上。美国报刊曾这样说过:从来就没有过一条纽带能把美国人拴在一起,现在总算有了一条纽带,这就是“电视”。
美国全国有一亿一千六百万台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七小时是打开着的。根据美国国会的报告,美国人除了睡眠外,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儿童除睡眠外,占时间最多的活动是看电视。预计今后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还可能增加。从美国人口和电视机的数量的比例来看,能够想象电视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起的惊人的影响。这就难怪大企业要竞相争夺这块“宝地”来推销他们的商品;各政党领导人也把电视当作击败他们对手的最强大的武器了。
对百分之六十四的美国人来说,新闻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美国的三大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C)在各大城市和其他地方有几百个电台和电视台组成巨大的广播电视网,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记者。这几家公司实际上形成了美国的“新闻权力中心”,操纵了塑造美国社会形象的工具。美国人民对世界事务的看法大部分也是通过这几大公司及其主要的分台的宣传而形成的。三大电视网的年收入总计达九十亿美元之多。
这三大公司播送电视节目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全国广播公司从一九三九年开始播送电视节目,一九五三年开始有彩色电视节目,到一九六六年,全部播送彩色节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除播送新闻、文娱、体育节目外,还有文化、教育、宗教等节目。这几家公司经营范围很广,如美国广播公司拥有游乐场多处和几百家影院、唱片公司、出版公司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一九五二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了电视城,专门制造电视设备。
电视工业的发展使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有电视机。目前在美国,最热门的是电视录相机。有了电视录相机,人们可以不受节目的限制。遇到精采节目而又没有时间观看时,可以把节目录下,随时放映;至于购买预先录好的录相磁带更是方便。家庭电视装上一个碟子形状的天线,便可收到通讯卫星传来的讯号,看到世界各地的节目。有一百六十万户每月付一笔款子可以收看非电视网播送的专门频道的节目,例如好莱坞最新电影等等。有些地方已采用一种Qube体系,电视观众可以对着自己的电视机询问情况。
在不久的将来,更大的技术发展是以光波代替无线电波或微波通讯技术。利用比人发稍粗些的一股光学玻璃纤维,将激光电波射入,便可播送彩色电视。一九七六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已开始实验和示范这种技术。美国贝尔实验室正在研究把这种技术和目前的电讯网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条电话线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收看电视节目。通过这条线路,不出大门,可以办理各种事务,包括银行手续、订购机票、戏票、查阅资料档案等等。到本世纪末,由于送报用费越来越贵,报纸的内容也可能由电视来传送。装有专门电子设备的订户,在家里按动电钮随时便可看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各种新闻。
尽管电视工业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但是许多人却担心这种先进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许多副作用。许多美国人把目前英语水平降低的部分原因归结于电视的影响,因为电视使人不必通过阅读书刊而了解到情况。做父母的为儿童过多观看电视影响学业而烦恼,至于那些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节目更使父母忧心忡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