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79-02-25

1979-02-25新闻联播 文字版

我边防部队处处爱护越南边民 越南边民赞扬解放军待他们象过去一样的好

第3版()<br/>专栏:<br/><br/> 我边防部队处处爱护越南边民<br/> 越南边民赞扬解放军待他们象过去一样的好<br/> 新华社广西、云南边防前线二月二十四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还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中,处处爱护越南边民,受到越南边民的赞扬。<br/> 在我边防部队歼灭越南同登的敌军时,战士们搜索残敌途中,在一个村边发现山坡的石洞里躲藏着一些越南村民。指战员们就用越南村民能听懂的广西话喊话,告诉他们中越两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边防部队绝不伤害越南兄弟。洞里的十多个越南村民和一个左肩负伤的越南女军人很快走了出来。战士们立即迎上前去,拿出干粮给他们吃,并为这个越南女军人重新包扎了伤口。村民和这个越南女军人都很感动。战士们又和越南村民亲切交谈,向他们说明中国边防部队的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自卫还击,是不得已的,中越两国人民一定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不少越南村民一边听一边点头,有的当场揭露了越南当局破坏中越友谊的罪行,说:“我们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白流血!”这支边防部队在追击途中,还细心保护好越南村民跑散的耕牛,并积极动员越南村民不失农时地搞好春耕生产。<br/> 我痛打越南老街守敌的边防部队,在老街以西的玉春莲寨附近肃清残敌时,发现这个寨的居民在越南当局的欺骗宣传下跑上了山。部队就派出工作组,带着大米、干粮和食盐上山救济他们,向他们宣传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我军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上山的三十多个居民很快回到了村寨,他们翘起大拇指说:“中国军队就是好!”他们看到战士们要喝水,总是把水舀起来自己先喝一口,才让战士们喝。<br/> 在越南坝洒地区作战的我边防部队某部也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三百多名越南居民。他们对这些越南居民进行了救济,并帮助居民们找回了走散的马匹。一些过去来过中国同我边防部队有过接触的越南居民感动地说:“解放军待我们象过去一样的好!”这些居民已安全返回自己的家园。<br/> 我边防部队某部八连在行军途中路经越南的居民点硝洞寨。为了不打扰居民,指战员们露宿村头。越南居民很感动,纷纷烧开水、煮饭送给部队,部队都谢绝了。某部一营发现战区附近一个山洞里住着许多越南居民,就派人送去二十袋干粮,并派医生去为他们治病。群众返回家园时,部队又派人护送。这些行动使越南居民很受感动。许多被越南当局强迫组织起来的越南民兵,纷纷放下武器。仅在小龙潭地区的一个村子,我边防部队就收到越南民兵缴来的步枪二十多支。<br/> (附图片)<br/> 我边防部队自卫还击越南使略者进入越南境内后,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在甘蔗田边休息,不吃当地群众的甘蔗。<br/>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传真照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真好!” 越南边民热情赞扬我边防战士关心他们的生活

第3版()<br/>专栏:<br/><br/> “中国人民解放军,真好!”<br/> 越南边民热情赞扬我边防战士关心他们的生活<br/> 我广西边防部队某部还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在越南复和县山区激烈进行的时候,英雄的边防战士以猛烈、准确的炮火,摧毁了敌人一个山头阵地,全歼了守敌。<br/> 战斗结束后,我边防部队立即派出战士来到山脚下的一个越南村庄,检查村庄受损情况。战士们来到一位农老大娘家里,立即忙开了,有的帮她挑水烧饭,有的打扫房屋、院子,有的拌料喂养牲畜,不一会,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农老大娘连声道谢,拉着战士们坐下,舀来米汤要他们喝,并和大家拉起了家常。战士们告诉她:“我们打的是那些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的反动派,绝不伤害越南老百姓,中越两国人民一定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农大娘听了连连点头。<br/> 在农大娘的隔壁,战士们访问了一对妯娌。这两位妇女对战士们说,她们受越南武装人员的欺骗和裹胁,同村里的其他人在附近山上的岩洞里躲藏了三天,饿得实在受不了,带着孩子刚回到村里,可是进家门一看,家里的坛坛罐罐全被越南武装人员砸烂,衣物、粮食也被掠劫一空。几个孩子饿得直哭闹。战士们听到这些情况,立即把带来的饼干分给几个小孩,又把大米、猪肉送给她们,妯娌俩感动得热泪直流,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真好!真好!”接着,她们指着被越南武装人员撒在地上的粮食和被打碎的缸片愤怒地说:你们看这帮强盗,我们前脚刚走,他们就跟上来抢了。平时,他们也是这样,动不动就要这要那,不给就动手打人。我们老百姓生活真苦啊,一年只有两个月能吃到大米,其余的十个月全靠木薯、芋头充饥,就连这种苦日子他们也不让我们过下去。那帮坏家伙,真该狠狠揍。妯娌俩向战士们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待我们象亲人一样,我们要马上告诉躲到山上的邻居们,赶快重返家园。<br/> 告别了妯娌俩,战士们又去帮助检修那些破漏了的草房,准备迎接山上的群众归来。<br/> 新华社记者

认真做好犯错误职工的思想工作 “杭丝联”党委帮助犯错误职工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同全厂职工一道,为四化大干出力

第3版()<br/>专栏:<br/><br/> 认真做好犯错误职工的思想工作<br/> “杭丝联”党委帮助犯错误职工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同全厂职工一道,为四化大干出力<br/> 本报讯 记者童宝根报道: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党委认真做好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谬论毒害下犯了错误,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觉悟,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br/> “杭丝联”是林彪、“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一个单位。在林彪、“四人帮”和新生反革命分子翁森鹤一伙横行时,厂里有不少人跟着他们参与了一些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犯了政治错误,有的甚至犯了严重政治错误。粉碎“四人帮”后,翁森鹤等一小撮坏人受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惩处,这些犯错误的同志也受到了审查。去年以来,在查清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党的有关政策,厂党委对他们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并陆续予以解脱,有的重新分配工作,有的回到了原来的生产岗位。但是,这些同志思想包袱很重,情绪低沉。<br/> “杭丝联”党委认为这些同志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犯错误的,通过两年多的揭批查运动和职工群众的批评帮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有一定的认识,并有了悔改的表现。因此,应当满腔热情地团结他们,帮助他们放下包袱,为四个现代化出力。厂党委从三个方面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解除思想包袱。<br/> 一是揭批林彪、“四人帮”对自己的毒害。粉碎“四人帮”后,这些同志普遍抬不起头,少数人甚至错误地把自己的命运同“四人帮”连在一起,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厂党委引导他们联系自己在路线斗争中思想变化的情况和犯错误的原因,揭发控诉林彪、“四人帮”对自己的毒害,激起他们对林彪、“四人帮”的仇恨。有个工人,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也很积极。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对翁森鹤一伙的胡作非为也很反感。但是,由于长期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谬论的毒害,后来,他错误地把翁森鹤一伙的胡作非为当成了“革命行动”,跟着他们犯了严重错误。他通过回顾自己的思想变化,深切感到:害我者帮,救我者党。他说:“过去我们受林彪、‘四人帮’的毒害,犯了错误;现在不能一错再错,做他们的殉葬品。”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对自己的毒害,犯错误的同志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有了很大变化,精神状态也不同了。<br/> 二是认真吸取犯错误的教训。有个老干部,在批林批孔期间,积极投靠帮派势力,犯了错误。一九七五年他曾痛哭流涕地作了检查,表示要痛改前非。可是一九七六年“四人帮”再次掀起反革命黑浪时,他又跳出来,充当帮派势力的参谋,卖身投靠,犯了严重错误。他感到自己已经失信于党和群众,不管怎样都不能得到谅解了,思想负担很重。经过厂党委和同志们的帮助,他深挖犯错误的思想根源。他说:“犯了错误以后,只有老老实实改正错误,不能存在投机心理,我就是吃了不老实的亏,向党和群众说了假话。”由于检查比较深刻,得到了群众谅解,他自己也放下了思想包袱。最近,厂党委给他安排了一个适当的工作,他在工作中表现也很积极。<br/> 三是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改正错误。针对犯错误的同志的消极悲观情绪,厂党委反复向他们指出:犯了错误以后,只要吸取教训,振作精神,痛改前非,党和群众是欢迎的,每个人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与此同时,厂党委反复教育全厂职工要顾大局,向前看,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把千仇万恨集中到林彪、“四人帮”身上,对这些同志不要计较个人恩怨,热忱欢迎他们改正错误。组织上一经对犯错误的同志作出结论以后,对他们过去的错误就不再纠缠,在政治上、经济上一视同仁,同广大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br/> 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帮助犯错误同志放下思想包袱的做法,不仅团结了这些同志,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全厂职工的团结,大家决心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鲜明的对比

第3版()<br/>专栏:短评<br/><br/> 鲜明的对比<br/> 教育事业重要不重要?谁都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教育事业为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怎么不重要?<br/> 教育事业被林彪、“四人帮”破坏得严重不严重?谁都承认,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整顿、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刻不容缓。<br/> 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还是先替群众打算?人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应该先替群众打算。<br/> 然而,在行动上,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做的并不都象说的那样。有的确实言行一致,努力实践;有的就打折扣,甚至言行相悖。今天本报发表的黑龙江省的两则报道,就是鲜明的例证。<br/> 鸡东县委认为,重视教育,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采取措施为学校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促进教育事业尽快发展。他们把原来准备给县委领导同志盖房的资金,拨给县二中盖教师宿舍。他们解决的虽然只是十四户教师的住房问题,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全县教师、干部从中受到鼓舞,即使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也会体谅国家的困难。<br/> 哈尔滨市南岗区原教育局长张国邦等人,不但不关心学校的困难和教师的疾苦,反而利用职权,挪用校舍维修经费和建筑材料,给自己盖住宅,居然心安理得。封建社会的诗人杜甫尚且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更应当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张国邦等人在教育战线工作,理应比其他同志更清楚教育事业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摧残,问题成堆,校舍、师资、教材、设备等等都迫切需要解决,而国家一时又拿不出许多钱和物来满足需要,只能因陋就简,艰苦奋斗。可是,他们却挖教育经费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能让这种人领导教育工作吗?当然不能。<br/> 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时候,更要强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此,大力表扬象鸡东县委这样的领导干部,严肃批评南岗区教育局长张国邦同志这样的缺点错误,对于正党风,顺民心,促四化是很必要的。

鸡东县委领导同志认真关怀教育事业 拨出自己盖房资金盖教师宿舍

第3版()<br/>专栏:<br/><br/> 鸡东县委领导同志认真关怀教育事业<br/> 拨出自己盖房资金盖教师宿舍<br/> 本报讯 记者杜奎昌报道:去年秋天,两栋崭新的红砖房,出现在黑龙江省鸡东县二中的校园里。这是鸡东县委拨出原来准备为县委领导同志盖房的资金而修建的教师宿舍。<br/> 鸡东县委领导同志的住房又矮又窄。去年经上级批准,地方自备了三万元经费,准备为住房比较困难的县委几位领导同志盖一栋新房。<br/> 正在这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要当科学教育部门的后勤部长,我们该怎么办?大家说,重视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千方百计为学校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会上大家谈到了县里的重点学校二中教师宿舍困难的情况。县委书记刘祥提议把准备用来盖住房的三万元钱让给二中盖教师宿舍。主管文教工作的县革委会副主任李树春一家老少三代七口人,长期住在二十来米的屋子里,他说:“我家虽然住得挤一点,但比起二中那些没有房子住的教师又好多了。”县委常委焦泽树,从外地调到鸡东工作几年了,因为没有房子,家属一直没有搬来,他也主张首先帮助二中把教师的住房盖起来。最后,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一致同意把三万元钱拨给二中盖教师宿舍。<br/> 县委的决定传到二中,数学教师主动承担了图纸设计的任务,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施工单位搬运砖瓦砂石,县物资科和砖瓦厂优先供应木料、砖瓦。<br/> 十月底,师生们象办喜事一样,帮助十四位教师把家迁入新居。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长无视党纪国法 挪用教育经费为自己盖新房

第3版()<br/>专栏:<br/><br/>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长无视党纪国法<br/> 挪用教育经费为自己盖新房<br/> 一九七七年九月的一天凌晨三、四点钟,几辆满载什物的卡车,驶进了哈尔滨市第七中学的操场,停在窗户还未安装的一栋新房前。接着一些人匆匆忙忙地往新屋里搬东西。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张国邦、副局长徐贵成、毋树森和省建筑设计院邰顺益四同志,把自己的家迁入新居。<br/> 常言道,乔迁之喜。可是,这几位教育局长搬家,却引起了师生和群众的公愤。人们议论纷纷,说:“这栋新房是教育局长们卡了教育经费盖起来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br/> 最近,记者走访了南岗区委、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基建办公室、第七中学以及区委有关张国邦等同志住房问题的调查组,终于弄清了这个乔迁之谜。<br/> 这年春,张国邦等通过省建筑设计院邰顺益同志拉关系,把他们三个局长和邰顺益共四家原来的住房,转交给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拆迁户的住房,获得了一笔经费。可是,这笔钱还不够盖新房,他们便不顾党纪国法,占用了南岗区教育局的几千元维修中小学校舍的经费和一批建筑材料。<br/> 盖房地址为何选中了七中的操场?这个问题,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原来,七中操场边上有一栋平房,过去曾是两个教研组的办公室。因年久失修,改为仓库。副局长徐贵成打着给七中“翻修仓库”的幌子,蒙蔽城市规划部门,骗得施工许可证明之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拆除了这栋平房,开拓地基,修建新房。为了掩人耳目,徐贵成从郊区农村招来二十名社员充当劳力,趁着学校放暑假之机,加紧施工。仅一个多月,就建了面积为二百二十八平方米的一栋新居。<br/> 身为区教育局长、副局长的张国邦等同志,对教育战线目前的困难本来是很清楚的。他们所在的南岗区,因校舍缺少等原因,至今许多学校还实行二部制,教师住房严重不足。南岗区鼎新小学是一所老学校,房顶漏雨,门窗透风,地板腐朽,取暖设备也有不少毛病。一九七七年春,区教育局基建办公室原打算在秋季开学前,把鼎新小学校舍维修完,但因集中力量替这几位局长建新房,这所小学的维修被耽误。<br/> 去年年底,七中教师和区教育局基建办公室的同志,揭发了张国邦等四位同志的错误。南岗区委经过调查核实,进行了严肃处理:免去了张国邦、徐贵成区教育局局长、副局长职务(毋树森在此之前已调离南岗区教育局)。<br/> 本报记者 杜奎昌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原北大副校长 翦伯赞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邓小平等送了花圈,王震、方毅等参加追悼会

第3版()<br/>专栏:<br/><br/>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原北大副校长<br/> 翦伯赞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br/> 邓小平等送了花圈,王震、方毅等参加追悼会<br/>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电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翦伯赞,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岁。翦伯赞同志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br/> 邓小平、王震、乌兰夫、方毅、吴德、胡耀邦、许德珩、沈雁冰、史良、朱蕴山、杨静仁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中央党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共桃源县委员会、桃源县革委会等。<br/> 王震、方毅参加了追悼会。<br/>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各有关方面负责人、首都教育界、史学界的知名人士、翦伯赞同志的生前友好胡乔木、黄镇、王冶秋、高沂、陆平、连贯、金城、包尔汉、刘春、于光远、周扬、夏衍、胡绳、刘仰峤、孙起孟、孙晓村、白寿彝、严信民、李普、杨西光、毛联珏、刘导生、周林、刘达、刘季平、萨空了、侯外庐、黎澍、夏鼐、翁独健、宗群、千家驹、雷洁琼、谢鹤筹、裴文中、胡华、贾兰坡、王力、朱光潜、陈岱荪等,以及翦伯赞同志的子女和北大师生员工近五百人。<br/>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杨静仁主持追悼会,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致悼词。<br/> 悼词说,翦伯赞同志是湖南省桃源县人,一八九八年生,维吾尔族,一九三七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一九二六年,翦伯赞同志就投身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翦伯赞同志开始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后,特别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翦伯赞同志写了大量著作,宣传党的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揭露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阴谋和分裂倒退活动。一九四○年起,翦伯赞同志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在重庆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以极大的努力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重要著作。解放战争时期,翦伯赞同志按照周恩来同志的部署,在党的领导下,在南京、上海和香港继续从事统战和宣传工作,热情支持各地蓬勃发展的爱国民主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翦伯赞同志在统一战线、民族团结、理论宣传和教育事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他协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同志筹建了中国史学会,团结历史学家开展史学研究和史料编纂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br/> 悼词说,翦伯赞同志是我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中国历史的老一代史学家之一,为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大量著作,是他一生献身于革命、献身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珍贵成果。<br/> 悼词说,正因为翦伯赞同志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党的政策,这就引起了林彪、陈伯达、“四人帮”,以及戚本禹之流对他的仇视。他们采取造谣诬蔑、歪曲捏造、恶意中伤等卑劣手段,攻击陷害翦伯赞同志,对身患重病的翦伯赞同志进行疯狂的打击迫害,致使翦伯赞同志及其夫人戴叔宛同志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不幸去世。<br/> 悼词说,翦伯赞同志遭受诬陷迫害,是林彪、陈伯达、“四人帮”制造的重大冤案之一,必须予以昭雪;他们强加给翦伯赞同志的一切罪名和诬陷不实之词应予推倒,翦伯赞同志的名誉必须予以恢复。翦伯赞同志的夫人戴叔宛同志的名誉也应予以恢复。<br/> 悼词最后说,我们要学习翦伯赞同志的革命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培养造就无产阶级的史学队伍,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