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柬埔寨群众集会欢呼联大决议
柬革命军和游击队在中部大区等地打击敌人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柬埔寨戈公省特莫萨县、马德望省特莫博县和磅士卑省贡比塞县各阶层人民的代表、地方政权委员会的干部以及当地游击队的代表,分别于十一月十七日和二十日举行集会,热烈欢呼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要求外国军队立即全部从柬埔寨撤走的决议。
大会分别通过决议,强烈谴责越南侵略者在柬埔寨犯下的野蛮罪行;呼吁联合国和主持正义的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迫使越南执行联合国决议,立即从柬埔寨撤走侵略军,让柬埔寨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与会者表示,决心坚持人民游击战争,进一步狠狠打击越南侵略者。
新华社北京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二十二日广播,柬埔寨贡布省祖克县三百多各阶层人民的代表、地方政权委员会的干部以及当地游击队的代表,十一月十五日举行集会,热烈欢呼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越南侵略军立即全部撤出柬埔寨的决议。
大会主席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决议的内容及其意义,并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群众代表也在集会上讲了话。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柬埔寨革命军和游击队最近袭击了敌军的一列火车,并在中部大区等地打击越南侵略者。
十一月二十日,革命军在通往磅逊港的途中伏击了一列运载越南侵略军的火车,车上数百名越南侵略者被打死打伤。两个月来,中部大区的革命军同当地游击队和群众密切配合,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断绝敌人间的联系,打死打伤敌军多人。
革命军还在马德望省拜林县附近打死打伤一批侵略军,缴获了一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第5版()
专栏:

泰国致函联合国抗议外国军队侵犯边境
国防部长命令军队随时准备对付不测事件
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据《曼谷邮报》今天报道,泰国二十三日写信给联合国,强烈抗议在柬埔寨的外国军队炮击和入侵泰国领土,打死泰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一人,打伤三人,还打伤柬埔寨难民三十六人。
这封抗议信是由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递交的,并将作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正式文件散发。
抗议信说,这些事件构成了对泰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明目张胆的侵犯,进一步加剧了泰柬边境的紧张局势。
信件表示,泰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的合法措施,保卫公民的生命财产以及主权和领土完整。
信件在谈到侵犯边境事件的经过时说,十一月十二日,数百名外国军队侵入泰国占他武里府境内约五百到一千米,其中有些人在那里据守到十七日。他们伏击泰国的巡逻队,打死打伤海军陆战队士兵四人,另一人失踪。
据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二十四日电 泰国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炳·廷素拉暖上将十一月二十三日呼吁全体军队随时准备对付泰国边境地区可能发生的任何不测事件。
据泰国报纸报道,炳上将是在陆军军官午宴上发表上述讲话的。他还说,军队各单位要密切配合,最有效地发挥各自的战斗力。


第5版()
专栏:

十三名越南人乘飞机逃到新加坡要求去美国避难
许多越南难民乘船或自行车外流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新加坡消息:越南的一架大型运输机二十四日下午在新加坡国际机场着陆,机上的十三名越南人要求前往美国避难。
二十四日夜,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官员会见了这些越南人,答应考虑他们去美国避难的要求。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这架越南飞机是在越南战争中缴获的美制C—130型运输机。机上的驾驶员曾用无线电同新加坡国际机场中央控制塔联系,说是因为引擎发生故障,要求着陆。着陆后,机上人员表示他们要飞往美国。这十三名越南人中包括一名妇女和两个小孩。
一九七八年三月,曾有两名越南驾驶员开了一架小型的DC—3型螺旋桨飞机逃到新加坡。这两名驾驶员后来被允许在美国定居。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从吉隆坡报道,马来西亚警方人士十一月二十四日说,一艘越南难民船最近在靠近马来西亚的海面上遭到风浪的袭击,触礁沉没,有三十五人死亡。
报道说,另外一艘载着三十五名越南难民的船只在二十四日到达吉隆坡南面的栋温。
据美联社二十四日从柬泰边境报道,九名越南人由于无力负担乘船离开越南的费用,花了九天的时间,乘自行车和步行经过柬埔寨,逃到了泰国。(附图片)
上万名柬埔寨难民十一月二十一日向泰国内地的一个永久的新难民营转移。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5版()
专栏:时事综述

从经济伙伴转向政治伙伴
——日本在印支问题上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协调行动
方原
十一月十四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东盟五国和日本等国提出的关于柬埔寨局势的提案,要求一切外国军队立即撤出柬埔寨。这是在柬埔寨问题上主持正义立场的东盟和日本等国在联大取得的一个胜利,也是日本和东盟的关系逐渐“从经济伙伴转向政治伙伴”的又一个例证。
日本一向重视同东盟的经济关系,并把东南亚看作它外援计划中的“关键地区”。近三年中,日本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平均每年分别增加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十四。
随着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日本和东盟的政治往来也日渐频繁。特别是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发动侵柬战争以来,泰国、印尼和新加坡的政府首脑以及一些东盟国家的部长先后访问了日本,一则商谈双边关系,二则协调日本和东盟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日本官方过去对东南亚地区的政策是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东盟国家”,同时也要同印支国家“加强相互理解”。但从越南侵略柬埔寨以来,日本更多强调要“同泰国等东盟五国统一步调”。今年一月,越南侵略者攻占金边遭到东盟各国的同声谴责之后,日本外务省也表示不承认韩桑林政权,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并采取“制裁措施”,冻结了对越南的经济援助。日本还向受到越南扩张侵略威胁的泰国提供了四百亿日元的巨额贷款,“从经济方面支持东盟”。最近一个时期,当越南在柬泰边境制造紧张局势、威胁东盟各国的独立和安全时,日本大平首相又在和新加坡李光耀总理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将同东盟各国密切协商,继续为东南亚的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的作用。”声明明确指出:“恢复柬埔寨持久和平的唯一道路是从柬埔寨领土撤退一切外国军队”。日本政府还表示“无意改变(对柬埔寨的)政策,没有承认韩桑林政权的意图”。日本政府在柬埔寨问题上采取了和东盟一致的方针。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日本官方有一部分人的主张与作法,同东盟尚有一段距离。比如对越南的援助问题。越南侵柬后,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先后断然停止了对越南的援助,而日本则采取了“暂时停止援助”,以后“根据情况而定”的作法,想以此保持所谓“对河内施加影响的杠杆”。东盟各国对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是有所议论的。新加坡《海峡时报》批评这是一种“脚踩两只船的作法”。就连日本舆论也认为,想用援助的办法把“从头到脚都渗透着苏联影响”的越南“拉出苏联的世界战略范围之外”是枉然的。不过,总的来看,日本对于东盟国家捍卫国家独立、维护东南亚和平的立场是积极支持的。
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加强与东盟五国的协调行动,并不是偶然的。日本朝野的绝大多数人士认识到,越南加紧侵略柬埔寨,是苏联向东南亚扩张的重要一步,直接威胁到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东南亚不仅是日本的原料基地和重要市场,而且该地区的马六甲海峡又是日本的重要贸易通道和能源及资源运输线的必经之路。一旦苏越扩张主义者控制了东南亚,势必威胁到日本的经济和安全乃至生存。日本前外相园田直曾经指出,“如果东盟国家坚强起来,日本的对苏外交也会容易些”。种种迹象表明,鉴于东南亚地区的动荡不安,日本当局将采取发展与东盟各国的政治伙伴关系的方针,并在对待柬埔寨和印度支那的问题上进行紧密的协商与配合行动。


第5版()
专栏:埃及通讯

油田新生
本报记者 邢象超
十一月二十五日起,埃及地图上出现了一个新名字的油田:沙布阿里油田。这个位于西奈南部的油田是以色列占领时期开发的。以色列石油公司经理用他女儿的名字“阿尔玛”命名这个油田,显然是想把这个油田传给后代,永远霸占。然而,大自然给予埃及人民的这笔财富,在经历了多年的辛酸遭遇之后,终于回到了埃及人民手中。物归原主,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
埃以之间关于西奈撤军的谈判,进行比较顺利,目前正进行第四阶段的撤军。以色列同意提前归还西奈山。十一月十五日,圣凯瑟琳机场升起了埃及国旗。十一月十九日,萨达特总统在圣凯瑟琳寺院主持纪念访问耶路撒冷两周年的仪式,发表了讲话。现在埃及正式接管了沙布阿里油田。西奈近三分之二的地区已经由埃及收回。
初到开罗,突出印象之一是车辆拥挤。据统计,开罗市共有各种机动车五十万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够多的了。然而,这里汽车用油敞开供应,价格也相当便宜,每公升只需八至十二个皮阿斯特(约合人民币二角)。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埃及早在三年前已经是个石油出口国。目前,埃及每日生产原油约五十六万桶,其中半数出口。出口石油是仅次于侨汇(每年近二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沙布阿里油田收回后,埃及石油的日产量将达六十万桶左右。埃及计划明年把石油日产量提高到一百万桶的水平。外国有关石油问题的刊物估计,这个目标在二、三年内是可以实现的。那时,埃及的石油生产将达到目前阿尔及利亚的水平。这将使埃及发展国民经济的努力取得更大的主动。
以色列交还沙布阿里油田,无疑将使它的百孔千疮的经济增添一层新的压力。它不愿意吐出这块肥肉,然而,又非吐出不可。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它千方百计要在油田上保留一些特权。据报道,以色列最初曾提出埃以共管油田方案,遭到了埃及理所当然的拒绝。后来以色列又要求埃及以优惠价格,向以色列出售石油。这也遭到了埃及的拒绝。但是,据报道,埃及方面在双方石油贸易的第一年中,将按照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向以色列出售石油。埃及石油部长表示,今后,埃以两国的石油贸易,将由双方石油公司进行,不再属于政府之间的事务。石油的售价也将由双方商定。
埃及技术人员已先期到达沙布阿里油田,以保证各种设备完好地移交。近半年来,以色列为更多地掠夺石油财富,强使这个油田日产量提高到四万桶的水平。专家们认为,这种做法将可能毁掉这个油田。据报道,埃及收回沙布阿里油田后,将把产量降低一半,以保证稳定持续地生产。
在油田以北、阿布扎尼马以南之间的海边,本月底将破土兴建一座新的石油工业中心巴尔丹市。这里将建筑海运码头、储油缸、电站和输油管网,成为西奈南部陆上和海上几个油田的中心和埃及最大的石油产区。
现在,埃及正在兴起一个寻找石油的热潮。政府有关部门已同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五十多个协定,在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勘探。今年石油工业投资就达六亿多美元。人们对埃及石油工业的前景是乐观的。


第5版()
专栏:

吴奈温总统接见黄华外长
新华社仰光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缅甸总统吴奈温今天下午接见了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并同他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黄华外长首先向吴奈温总统转达了华国锋总理以及中国其他领导人对吴奈温总统最良好的祝愿。吴奈温总统请黄华外长向中国领导人和其他中国老朋友转达他的最良好的祝愿。黄华外长简要地介绍了华国锋总理最近访问西欧四国的情况。宾主还就两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缅甸外长吴敏貌和中国驻缅甸大使莫燕忠接见时也在座。
黄华外长是在结束对尼泊尔的五天正式访问后,于昨晚到达仰光,对缅甸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黄华外长在访问尼泊尔之前曾在仰光作短暂的停留。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十一月二十四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十一月二十四日结束了对尼泊尔为期五天的访问,离开这里前往缅甸。
二十三日晚,黄华外长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举行告别宴会,招待尼泊尔外交大臣沙希。
黄华一行在访问期间参观了尼泊尔西部的科学城。他们到处受到了尼泊尔人民的热烈欢迎。


第5版()
专栏:

卡翁达总统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卢萨卡十一月二十四日电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这里的国家宫接见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葛步海,并同他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第5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 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张杰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友好访问团结束对阿曼的访问后,二十日离开马斯喀特前往巴林。在这之前友好访问团曾到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参加朝觐活动和到科威特访问。
△ 中国政府即将派出第三批医疗队赴塞内加尔以接替第二批医疗队。
关于派遣这批医疗队的议定书签字仪式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在政府大厦举行。
△ 中国第四届全运会足球冠军山东队,十一月二十一日晚上在曼谷国家体育场开幕的一九七九年泰国国王杯足球赛中,首战以三比零战胜连获三届国王杯冠军的马来西亚队。
泰王杯足球赛每年举行一次,是由泰国足球协会组织的。参加今年比赛的一共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八个球队。
(据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我获斯堪的纳维亚乒乓球锦标赛男女团体冠军
据新华社瑞典韦斯特罗斯十一月二十三日电 第二十二届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的团体赛今天结束。中国男子二队和女子二队获得男、女团体冠军。中国女子一队获得女子团体亚军,获得男子团体亚军的是瑞典一队。
在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二队以三比零战胜瑞典一队。中国队上场的是两名十八岁的新手王燕生和蔡振华。蔡振华先以二比零胜前世界冠军本格森。接着,王燕生以二比零胜乌尔夫·卡尔松,为中国队又赢得一分。第三盘双打比赛中,瑞典选手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仍然采取连续进攻的打法,同中国选手展开激烈的争夺,中国选手最后以二比一赢了这一盘。
女子团体决赛是在中国一队的谢春英和刘扬同中国二队的沈建萍和田静之间进行的。比赛结果,中国二队以三比二获胜。
来自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多名乒乓球选手参加了这次锦标赛。这次锦标赛的单项比赛正在进行中。


第5版()
专栏:

土耳其的心脏——安卡拉
安卡拉是地处欧亚之交的国家——土耳其的首都。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阿那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九百米左右的高原城市。
安卡拉之成为土耳其的首都,还是近代的事情。在烜赫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首都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边上的伊斯坦布尔。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日益衰落和俄、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首都伊斯坦布尔也经常处于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威胁之下,一九二○年还被英军占领过。被尊为“土耳其之父”(阿塔图尔克)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便到小亚细亚半岛组织对外反抗外国侵略、对内推翻苏丹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渐成了斗争的中心。同时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革命胜利以后,安卡拉便被定为共和国首都。安卡拉成为首都,距今还不到六十年。因此,从各国首都的年龄来看,安卡拉可算是个“年青的小弟弟”。
但安卡拉本身的历史却很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世纪。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前,赫蒂人就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当时称为“安库瓦”,或其变音“安基拉”。另一种传说则认为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七百年左右为弗里吉亚国王米达斯所建,由于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铁锚,这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之后,几经变换就成了“安卡拉”。
共和国成立以前,安卡拉不过是个小城,现在已发展为有一百七十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仅次于经济中心、故都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市区分新旧两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为中心;新城环绕在老城东、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区最为整齐,这里均是欧式建筑,大国民议会和政府主要部门都集中在该区,再往南是使馆区和总统府所在地——羌卡亚。贯穿南北的主要街道是以共和国奠基人凯末尔的尊称命名的,叫阿塔图尔克大道。这条大街上的民族广场、胜利广场和红新月广场上都建有凯末尔的塑像,他或高踞马背,或昂首挺立,形象逼真。
安卡拉以行政中心和商业城市闻名,工业不很发达,经济上的重要性远不如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阿达纳等城市。这里只有一些中小规模的工厂。安卡拉地势起伏不平,气候属半大陆性气候。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豆类、水果、蔬菜、葡萄等。牲畜主要有绵羊、安哥拉山羊、黄牛。安卡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铁路和空中航线通向全国各地。
在文教方面,这里有著名的安卡拉大学、中东技术大学等高等学府。在老城区的一个山坡上,建有一座赫蒂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浮雕、青铜器、陶器等。这些属于公元前六、七世纪的历史文物,充分显示出古代赫蒂人的高度文明。安卡拉建有许多清真寺。修建中的考贾泰佩清真寺,规模之大据说是中东第一。这些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安卡拉,可以看到四周的小山上布满了许多白墙红瓦的小平房,在土耳其,这种房子被叫作“一夜屋”,因为它们都是未经市政当局许可,在一夜之内偷偷盖起来的,这些房屋便是大量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和城市中的贫苦工人们的栖身之地。 ·徐?·(附图片)
安卡拉一角。


第5版()
专栏:

喀麦隆的经济首都杜阿拉
杜阿拉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深处,伍里河左岸,距海二十四公里,人口六十万。它是喀麦隆的“经济首都”,也是西非重要的航运和海运中心之一。
杜阿拉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追溯到十五世纪。一四七二年,葡萄牙航海者的船队驶进伍里河口,之后,葡萄牙人开始在杜阿拉从事贸易,用食盐、布匹、容器、铜锭和烈性酒换取当地的鱼虾、棕榈油、象牙,甚至奴隶。一八四五年杜阿拉出现了欧洲的传教士,接着,帝国主义的一些冒险家就接踵来到这个城市,使这个城市的人民饱受了长期的欺侮和剥削。一九六○年,随着喀麦隆获得独立,这座城市也得到新生并不断取得发展。
漫步市内,可以看到挺拔秀丽的棕榈树,粗壮高大的芒果树浓荫遮地,别有一番热带城市的风光。城市明显地规划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和“非洲区”。为了避免噪音和污染,工业区处在城市的边沿。轻工业产品除供应国内外,有的还远销中非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商业区在城市的中心,集中紧凑,交通方便。住宅区环境清幽恬静,别墅多栽竹为墙,修剪整齐,茂密青翠,独具特色。“非洲区”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简陋的店铺,满地的摊贩,熙来攘往的人群加上路旁烤牛羊肉串的叫卖,构成了城市的另一种热闹场面。市区的大教堂、博物馆和政府广场也吸引着来访者。
喀麦隆是木材、可可、咖啡、棉花、香蕉的传统出口国,出口任务都是经杜阿拉港完成的。杜阿拉港占地面积二十一万多平方米,有专门的木材和集装箱堆放场。左岸码头长一千八百余米,可同时停泊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一条万吨轮。右岸为香蕉和水泥专用码头。港口有铁路联接,货物可直接运往首都雅温得和北部重镇恩冈德雷市。独立后的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杜阿拉港的货物吞吐量几乎翻了一番,一九七七年已达二百五十万吨。为了满足喀麦隆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使港口现代化的扩建工程正在大规模地进行中。
杜阿拉机场具有现代化的候机大楼和导航设施,可接纳波音七○七等大型喷气式飞机。这里每周都有班机直达欧洲、美洲和亚洲,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往来也十分方便。一九七一年,喀麦隆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
全长一千八百米的伍里大桥呈弧形横卧在伍里河上,可同时通行火车和汽车,是通向肥沃富饶的喀麦隆西部农业区的必经要道。大雨初晴时,站在桥上向北眺望,海拔四千零七十米的喀麦隆火山巍然屹立在眼前,它象征着喀麦隆人民反帝反殖的坚强不屈的性格。 ·徐植·(附图片)
横卧在伍里河上的伍里大桥。


第5版()
专栏:世界城市

麦加
麦加是沙特阿拉伯王国汉志省省会,是伊斯兰教主要的圣地。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锡拉山脉的一个山谷里,距沙特阿拉伯最大的红海港口吉达不远。它海拔六百米,从城里抬头远望,周围群山环抱,气候炎热少雨。
据历史记载,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在公元六二三年七月决定,穆斯林做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古寺克尔白。这一决定的意义在于向穆斯林最后肯定了麦加作为伊斯兰教圣地的地位。
穆罕默德于公元六三二年逝世后,根据伊斯兰教规,一切有条件的穆斯林一生中必须进行朝觐,即去麦加朝觐一次。在这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中东、非洲的穆斯林每年都纷纷前往麦加朝觐。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每年前往麦加的穆斯林人数不断增加。
克尔白是世界闻名的麦加的“天房”。穆斯林把镶在克尔白墙壁上的一块黑石,视为神圣。克尔白建于伊斯兰教创立前,后经多次修复,但一直按原设计施工,始终保持原状。
麦加早在古代就是阿拉伯半岛上各种拜物教的宗教中心。克尔白周围就有三百六十尊偶像。麦加也是当时的重要商业中心。来自亚洲、非洲和地中海地区的商队都汇集在麦加。
近代,麦加经沙特阿拉伯政府的大力建设,目前已成为一座有三十万居民的城市。市内有古老的克尔白和其他伊斯兰教古迹,也有新建的楼房。既有古香古色的市场,又有现代化的旅馆区和商业区。麦加市民的主要职业是接待川流不息的朝圣者。这几年麦加又建立了纺织、日用品等工业,麦加有两所大学,成为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中心之一。
·周维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