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毕生扎根人民中
——怀念周立波同志
王首道
周立波同志去世了。我国文学战线失去了一位老战士,我失掉了一位好战友。这些天来,他那朴实的姿容,谦和的微笑,勾起了我深切的哀悼和怀念。
周立波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的优秀文学家,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入党以前,就参加了党领导的文化工作。一九二八年他从家乡湖南益阳到上海,考入上海劳动大学,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后经人介绍在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由于参加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而被捕,他在狱中受尽折磨,曾用戴着镣铐的双手抵抗过巡捕房外国包探的铁棍殴打,以昂扬的斗志,组织和鼓舞同难者与敌人进行斗争。在法庭上,他面对敌人的种种诬陷和残酷迫害,坚贞不屈,正气凛然,表现了一个爱国革命志士的崇高革命气节。出狱后,他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同年被吸收入党,后来成为左联的党团领导成员之一,编辑《每周文学》,积极推动革命文学运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散文、文艺论文,还翻译了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基希的《秘密的中国》等文学名著。当时许多进步青年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和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立波等同志离开上海奔赴延安,中途他决定到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作为战地记者,他在战火纷飞中,走遍华北前线,写出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特写散文。在这些文章中,立波同志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凶残本质,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宣传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向全世界和中国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立波同志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他学识渊博,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一九四二年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自聆听了毛主席发表的讲话后,努力遵循毛主席指引的革命文艺方向,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进行创作实践。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他积极要求参加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随军南征,深入华南敌后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
王震同志和我热情地欢迎他,请他在司令部里担任秘书。部队南征北战,行程两万里,这个文弱的书生,紧跟着队伍,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经受了各种艰苦惊险的严峻考验。在鄂南樊湖,我们派他办报纸,他自己写稿,编辑,刻写蜡版,印刷,辛勤地日夜工作,很快就出版了一份油印的《解放》小报。我仍然记得他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守着电台,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记录电文的身影。这份在江南敌后传播延安声音,宣传我党我军方针政策的人民报纸,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
在湘南的行军途中,部队在一个小山村里宿营,天下着倾盆大雨,所有能避雨的地方,大门口、屋檐下,牛棚里……都挤满了战士,立波同志就在老乡门口的鸡窝边蹲了一夜。一次夜行军中,他跟着机要参谋肖林达同志高一脚低一脚地走,走着走着,肖林达同志听不到后面他的脚步声,急忙回去找。找了一会,没有看见他,只听见稻田里沙沙作响,走近一看,原来是他丢失了眼镜,正在稻田里东摸西摸地找。肖林达同志忙下田去帮他找到眼镜,扶着他走上田埂。八面山突围的那一天,山高路险,风雨交加,战士们饥饿疲惫得实在连空手走路都走不动了,王震同志下令轻装突围,立波同志把一切都轻装了,唯独舍不得把日记丢掉。这些日记是他沿途蹲在墙根下,靠在石头上,用纤细的字写成的,忠实地记录了南下北返中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烈情景,成为这次英勇战斗历程的珍贵历史纪实。后来,他整理了《南下记》、《万里征尘》等文艺作品,形象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段雄壮动人的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立波同志去东北参加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参加地方民主建政、建党、减租、反霸、土改等各项工作。他在黑龙江尚志县元宝屯领导农民斗倒了恶霸地主,摧毁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广大农民从政治上得到了翻身。人民群众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迫切需要有个地方进行整理。那时候,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作,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太阳岛上有一间屋子,供我工作用,环境很幽静,我就把那间屋子借给他。立波同志日夜辛勤地工作,创作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这部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立波同志深入生活,使他的文学创作题材领域更扩大了,人物形象更多样了。他运用正确的思想路线,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思想,在概括农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比以前的一些作品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因此荣获了斯大林文学奖金。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工作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立波同志为了反映这个伟大历史转变中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去石景山钢铁厂深入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铁水奔流》。这部小说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人阶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恢复和发展钢铁工业的伟大斗争。
立波同志还参加了中苏合拍的彩色影片——《解放了的中国》的摄制工作,再次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金。
一九五五年,立波同志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期间,响应作协关于作家深入生活到基层去的号召,第一个报名,把全家搬到故乡益阳乡下落户,亲身经历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他洋溢着喜悦的激情,创作了又一部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描绘和塑造了一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干部、共产党员、农民和新人的形象。《山乡巨变》和他的一些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农村新人新貌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重视。
立波同志一九六五年除夕写了一篇歌颂毛主席的优秀散文《韶山的节日》,记叙毛主席一九五九年六月回韶山的动人情景。只因为文中写到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同志和当年陪同毛主席回韶山的罗瑞卿同志,这就触犯了林彪、江青、张春桥的大忌。他们出于反革命的目的,阴谋策划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冤案。文化大革命前夕,江青、张春桥亲自出马,把立波同志这篇颂扬毛主席的文章,污蔑为反毛主席、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在林彪、“四人帮”制造的十年浩劫期间,江青又和那个“顾问”,用种种借口,先后六次点名,对立波同志肆意进行诬陷。他的作品都被诬为“写中间人物”、“毒草作品”,横遭禁锢。他本人则受到无端的斥责、贬谪,还被加上种种罪名,长期失去了自由。但是,立波同志没有屈服于林彪、“四人帮”的淫威,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坚持真理,对这一伙丑类进行坚决顽强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一九七五年,在党中央和华国锋同志亲自过问下,立波同志才获得解放。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后,立波同志壮志未销,开始着手酝酿了很久的关于三五九旅南征北返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写出了第一篇《湘江一夜》。他满怀崇敬和挚爱,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艺术形象,真实地描绘了这一段人民战争的英雄事迹,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当我最初读到这篇小说时,感到由衷的喜悦,作为三五九旅的一名老兵,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感谢,祝贺他在创作上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在评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时,我曾说我要给这篇小说投一票。
十分令人痛心悲伤的是,当人们热切期望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时,当他正奋力写作第二篇《风雪汾水》时,由于林彪、“四人帮”对他的长期残酷迫害和打击,使他的身心健康遭到严重的损害和摧残,这样一位好同志,却不幸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和我们永别了。
立波同志为人敦厚,待人诚恳,生活艰苦朴素,作风平易近人。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对生活没有任何个人奢求。他两次获得的斯大林奖金和稿费收入,都全部捐助给部队、作协、农村公社、幼儿园等单位,自己甘愿和人民群众一起过艰苦的生活。他病重入院以前,住在一栋没有卫生设备的简易楼房的一间小屋里,每天一早起床忙于生炉子,接着投入紧张工作,不是埋头读书就是伏案创作,《湘江一夜》这篇名作就是在这样环境下写出来的。他在患病期间,以惊人的毅力,同疾病进行顽强的斗争,连医院的大夫和护士都为之感动。在生命的垂危时刻,他仍然关心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关心我国文艺事业的蓬勃繁荣。
立波同志毕生扎根在人民群众中。在他一生的革命战斗历程中,他总是把自己和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在一起。立波同志和我谈他生前引以为憾的一件事,是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斗争。立波同志深切地懂得:人民,只有人民才能给他创作的生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是他唯一的创作源泉。因此,他一直自觉地珍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这在三十年代就活跃在文坛的老作家中是很难能可贵的。立波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忠诚地执行党的政策,坚决服从革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党。
立波同志坚持实践毛主席的文艺方向,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倾注了满腔心血,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是我国人民宝贵的文学财富,他的名字将载入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史册。
立波同志和我们永别了,遗憾的是他未能等到第四次全国文代大会的召开,就溘然长逝。他的未竟事业,将由我们后死者来完成。我想,立波同志的战友们,和崇敬立波同志的青年作者们,一定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实现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提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战斗号召而努力,用出色的成就来回答党和人民的期望,来纪念我们亲爱的立波同志。


第6版()
专栏:

再谈日记何罪
乐秀良
八月四日战地副刊发表《日记何罪》以后,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来信除对文章内容表示同感以外,还倾诉了由于记日记给自己带来的灾难。他们希望“日记无罪”,但心存疑虑。
从来信看,日记“出问题”,主要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两段时间。面对当时严峻的现实,人们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在日记里“议论朝政”,对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提出批评,对反右派、反右倾,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有些做法提出质疑,对革命导师的有些理论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全体人民无可争辩的民主权利,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敢于思考问题的精神,也应该得到鼓励。即使有些意见错了,也是人民内部的认识问题,“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何况,日记的内容是不公开的。它一无宣扬,二无流毒,三无影响,四无不良后果。即使内容偏激、错误,也谈不上危害社会秩序,构不成犯罪和刑事责任。而林彪、“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卑鄙野心,任意侵犯公民民主权利,非法抄掠日记,诬陷好人,罗织冤狱,株连无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莫大灾难,那倒是真正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必须看到,日记内容偏激、错误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日记都记录了主人前进的脚步。日记的爱好者大多是工厂、农村基层单位的青年人,不少人是听了老师的话,怀着将来当文学家、科学家的美好愿望记日记的。也有的是机关干部,把“不是为了流传百载,而是为了改造终身”,作为座右铭,写在日记的第一页,还有的是“想到年老退休时加以整理,作为留给后代的遗物”。动机各有不同,做法都堪提倡。他们勤勤恳恳,记了十几年日记,写了几十万字,千言万语写下了对党、对领袖、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这是日记的主流。对某些日记中的缺点和错误也应进行具体分析,帮助改正,决不能斩头去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似水流年,岁月无情,当年犯错误,受处理的“初生之犊”,今日也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犯了错误,改了就好。不要在七十年代后期,还抓住人家五十年代的错误不放,不给平反改正。要讲辩证法,不能形而上学,不能以势压人。否则何以服人?
日记、笔记,是从不同侧面,真实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们所以能保留下来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古人的日记、笔记是有一份功劳的。


第6版()
专栏:影评

寓教于乐
——评喜剧影片《她俩和他俩》
郦苏元
喜剧影片《她俩和他俩》,以清新明快、抒情幽默的笔调,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实现四化的生活图景。
引人发笑,是喜剧艺术的基本特征。然而,这种喜剧效果不是靠几个小噱头所能奏效的,而是产生于独特的喜剧情境。影片《她俩和他俩》,在构成这种不寻常的情境时,大胆借助了误会法。一对孪生姐妹和一对孪生兄弟,工作、生活和爱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由于容貌相似,不仅别人常常分辨不清,就连他们自己有时也难免阴差阳错,于是出现了搞错对象、训错女婿、认错媳妇、夸错病友……一个接一个的误会,把人们一步步带进人物活动的规定情境之中,引起一阵阵笑声。正是这些误会,不断推动喜剧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人物性格。人物的偶然际遇往往是误会发生的机缘,而误会又正是这种际遇意想不到的发展。公园相亲这场戏中,大林正好在小林去买汽水时来找圆圆,手里又恰巧拿着两瓶汽水,圆圆自然会把他当成小林。更巧的是,大林一开口,说的话竟和小林刚背过的台词一模一样!大林越显得真心诚意,圆圆就越是以为小林在演戏,错上加错,巧中见巧。
必须指出,误会、巧合是偶然性的东西。只有把它们作为社会生活矛盾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揭示出这种偶然性中的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才是有意义的。影片《她俩和他俩》,通过两对双胞胎之间的误会、巧合,真实地、生动地反映了新长征途中先进和后进思想的矛盾和冲突,用笑的形式,向青年人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和爱情,使人们在笑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样的误会、巧合,正是喜剧艺术所必不可少的。
强烈的喜剧效果,当然还应当主要在于喜剧人物的性格显露。以夸张的手法,突出和强调人物性格上的失重和人物与环境间的失调,是展示喜剧性格的重要方法。小林和圆圆是转变中的人物,缺乏生活理想,随大流,混日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林彪、“四人帮”对一些青年人的毒害。但是,他们是生活在今天亿万人民为实现四化而进行新长征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在大林、方方等正面人物身上得到了形象体现。影片还大量采用实景和外景拍摄,着意渲染了一种春光正好、奋然向上的革命激情。小林和圆圆的思想面貌与这个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影片正是让他们在这种不协调之中不断自我暴露,用笑来对他们身上的弱点进行善意的嘲笑和批评。他们的喜剧性格,是通过初次见面、公园相亲、买布、失约等一系列情节,得到逐步展现的。这一系列行动,是符合人物性格和当时心理状态的。
喜剧电影应当是喜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既要发挥喜剧的特点,又要充分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渲染喜剧气氛。在这方面,《她俩和他俩》作了一些努力。在舞台上,要同时出现一人饰演两个角色,是不可思议的,而这部影片运用特技,把这样富有喜剧色彩的画面呈现于银幕上,效果还是不错的。小林和母亲买布,挑过来选过去,老拿不定主意,影片通过停机再拍的技巧,表现布匹一一从架子上不翼而飞,用一种既尖锐又诙谐的笔调,批评了他们的落后意识。这些特技的运用,对刻划喜剧性格,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她俩和他俩》是一部不错的喜剧影片,但同时也使人感到喜剧味道还不够浓。特别是影片后半部,一再重复使用类似的误会法,没有挖掘出更多的喜剧因素,加之说教成分过多,大大削弱了艺术感染力。大林和方方这两个形象,有些刻板,表演也略显拘谨,他们一出场便有些冲淡喜剧气氛。这涉及到社会主义喜剧正面人物如何喜剧化的问题,还有待今后努力探讨,不断实践。


第6版()
专栏:

吐鲁番即景〔新疆速写组画〕
葡萄过冬
心花
喜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