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采其英华而掇吸之
司马达
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流亡海外,周游列国,到日本、东南亚、西欧、北美各地兜了一圈。经过多年的游历考察之后,他写了一部欧洲十一国游记,详述见闻,抒发己见,并在卷首作了一篇序言谈他此行的心得收获。
虽然此书问世于一九○四年,距今已有四分之三个世纪了,可是现在读来,仍然不乏新鲜之感。
康有为在序言中讲到他出国游历考察的目的,是要对这些欧洲文明国家的“政教艺俗文物”,“淘其粗恶而荐其英华”,“尽揽掬而采别掇吸之”。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在考察中向外国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吧!
康有为认为,过去由于山海阻隔,大地无涯,国人“居僻乡穷山之地,足迹不出百数十里者,盖皆是矣”。中国的“诸先哲”虽然有志考察异域风土人情,也只能“遗恨于是”,“虽聪明卓绝亦为区域所限”。到了他本人出生的年代,蒸汽机已经发明并应用于舟车交通,世界的距离较之从前相对缩短,使他有可能“汗漫四海”,“纵其足迹,穷其目力”,周游列国,对西方文明“饕餐而吸饮焉”。
康有为因“哀中国之病而思有以药而寿之”。所以,他并非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去考察欧洲列国的“政教艺俗”,而要“考其性质色味,别其良楛(音Kǔ,意为粗劣),察其宜否”,务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审方制药以馈于我四万万同胞哉”。
尽管康有为在戊戌政变之后从改良派变成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保皇派,但是他当时为了振兴腐败衰落的中国,而欲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文化和政治经济的求实精神,比起清廷那些老朽昏瞆的顽固派来,还是比较可取的。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光辉的古代文明和曾经先进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根据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的考证,中国古代在机械应用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创造发明,要远远早于西方。例如:火药早五、六个世纪,航海罗盘早十一个世纪,造纸早十个世纪,活版印刷早四个世纪。除了这四大发明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在中国有了之后很久西方才有的。如石碾和弓弩的应用,西方要比中国晚十三个世纪,铸铁晚十个世纪,瓷器晚十一个世纪,弧形拱桥晚七个世纪。即使最简单的独轮车,西欧也是在中国采用了九到十个世纪以后才出现的。
可是,到了近代,在欧洲兴起工业革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故步自封,以为中国的东西一切都好,把外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一概予以排斥。
清朝反对学习西方的顽固派,曾经把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一律斥之为“奇技淫巧”,说什么“洋人之所长在机器,中国之所贵在人心”。他们用顽固保守的眼光,盲目排外的态度,来反对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其理由是唯恐“逐彼奇技淫巧之小慧,而失我尊君亲上之民心”。
最荒唐的例子是,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间,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铺设从唐山到胥各庄的一段铁路,清廷竟然以惊动几十里外长眠皇陵中的“列祖列宗”为理由,而禁止用机车牵引,只许骡马拖曳,硬把机车换成了马车。这种“宁要封建主义的马车,不要资本主义的火车”的论调,大概可以算作“四人帮”狗头军师张春桥的先师了吧!马车的速度既然比不上火车,因而西方的“奇技淫巧”和洋枪洋炮,终于打开了天朝帝国的大门,使中国长期陷于丧权辱国的境地。马克思曾经写道:大清帝国由于“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而终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鸦片战争)中死去”。
古往今来,无论大国小国,都不可能在长期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中繁荣进步和发展壮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每一个国家的先进的东西,都不可能不包含有前人和他人的努力与贡献。因此,了解他国的经验,采其“英华”而掇吸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发展、进步的国家来说,都是必要的。
世界在变,中国也要变。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变今日还不够发达先进、繁荣富强的中国,为将来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有先进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的经济、文化、科学比起许多国家来还有落后的方面。落后就要学习,学习就得承认别人的先进和长处。今天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斥为“奇技淫巧”的人还有没有呢?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有也不多了。不过,在思想上习惯于坐毛驴而不愿乘火车、飞机,甚至还想用马来拉火车的人,恐怕还为数不少吧。对于这些象康有为所说的“足迹不出百数十里”、因为“区域所限”而目光短浅的人来说,现在难道不是应该换一换他们的老眼光,也换一换他们老的乘骑工具,往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的时候了吗?
鲁迅是主张“拿来主义”的。他认为,“拿来主义”者,应该对别人的东西进行“占有”和“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要“象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即便“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既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新的创造、好的经验,和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为了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到来,就应当想方设法、毫无顾虑地去“拿来”,拿过来为我所用。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这是鲁迅的结论。这个几十年前的结论,对我们的今天,仍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附图片)
从牛津城的梅格苔伦钟楼俯视美丽的高街


第6版()
专栏:

围篱 〔英国〕克雷尔·雷顿 作


第6版()
专栏:

牛津大学和牛津城
王孟包
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们从伦敦乘汽车,向西北行大约两小时,就来到了牛津大学。提起英国的牛津大学,恐怕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了。但人们对这所大学的校址——牛津城,也许还了解得不多。
英国人有句很形象的话:
“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了历史。”的确,在英国,很难找到一个象牛津这样的小城市,如此集中地体现出英国悠久的历史、丰富多采的传统和古老建筑的精巧艺术。
现在的牛津城是两个截然不同部分的混合体。一部分是以制造摩托车为经济主体的现代工业城,另一部分,则是英国两所最有名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所在地。而后者,充满着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它差不多占据了大半个城,因此,牛津又有大学城之称。
牛津城面积不算大,只有几公里方圆,人口不过十数万。市内最热闹的街道名叫“高街”。它座落在城中稍偏南侧,东西走向,在卡发克斯与牛津城的其他三条主要街道汇合。在它的正西是王后街,由卡发克斯向北是玉米市大街,向南是圣阿尔苔茨街。有些到过牛津城的人把牛津的高街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这话虽然有点过分,但当我漫步在这条街上时,不由得被它那庄重、美丽和匀称的景色所吸引。街道两旁矗立着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虽然古老,但结构精巧别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的尖塔、角楼和圆屋顶,可说是各具一格,特色鲜明。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梅格苔伦钟楼了。这座钟楼建于十六世纪初,由梅格苔伦学院的一名建筑师设计,全用大青砖砌成。楼顶有八座尖塔,直指云霄。楼内有十口铜钟,据说相继敲响时,可组成一曲动听的音乐。钟楼巍峨、肃穆,有十几层楼高。从远处眺望,真是一幅壮丽的风景画。当我沿着它那有点破败的楼梯盘旋而上时,仿佛置身于中世纪时代。从塔顶可以俯视整个牛津大学乃至整个牛津城。而查宛尔河就在塔外流过。潺潺流水给人以一种轻快、优雅的感受,好象它日夜不息地在歌唱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牛津大学的大部分学院就分布在高街两旁。
在十三、十四世纪,牛津大学的学生和市民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此伏彼起。这种好斗的风气也被带到了学生中不同的派别之间。在十四世纪中叶的一起集团殴斗事件中,由于当时的国王支持了大学,从此以后,与其说是牛津城管理大学,还不如说大学管理牛津城。幸运的是,今天已没有这样的麻烦。今天的牛津市民把牛津大学看作他们的掌上明珠并引为骄傲。
牛津大学在许多研究领域中,特别是科学方面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全校由约二十多个学院组成,学生和教职员工共达数万人。大学由毕业后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组成的评议会进行管理,由一位经过评议会选举产生的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校长。每个学院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独立机构,由一名院长统管。
牛津大学校园繁花争艳,草坪处处可见,古老建筑比比皆是。当我穿行各个学院时,一会儿觉得象在公园,一会儿又似进入博物馆,引人入胜。其中最幽雅美丽的是院长花园和查宛尔河边的植物园。当时正是百花盛开之际,院长花园里的红、黄、粉、紫、金各色花卉夹杂在一块块绿色的草坪之间,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
牛津大学校园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学术空气也很浓厚。不论是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或是草坪上,都可以看到用心攻读的学生和从事研究的教师。几百年来,牛津大学培养了不少社会名流、科学家和发明家,对发展英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牛津大学学费昂贵,能跨进它的门槛的多数是名门贵族和上层社会人士的子弟。而进了牛津大学,实际上就意味着毕业后能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找到一个“高贵”的职业。至于劳动人民子弟,一般是很难进入这所英国最高学府的。


第6版()
专栏:

伦敦塔
谈金铠
凡是初次到伦敦的人,大概都要去伦敦塔(见下图)参观游览一番。伦敦塔座落在该市东边,紧靠泰晤士河的北岸。一八九四年建的雄伟的塔桥,横跨伦敦塔附近的泰晤士河。桥下游艇、船只穿梭往来。从河南岸向北望去,景色壮观,引人入胜。
伦敦塔不仅是英国的名胜古迹之一,而且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佳地。建筑面积占十八英亩的这组庞大的建筑群,是由几百年来历代王朝不断扩建而成,其中白塔是最古老的建筑,去年是它兴建的九百周年。
白塔由英王威廉一世于一○七八年开始兴建。一○八七年威廉一世逝世,白塔仍未竣工。他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于一○九七年才把它建成。这是一座巨大的堡垒。威廉一世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防御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它是诺曼底式建筑,高三层,四角建有塔楼。除了东北角的塔楼是圆形的外,其他三个塔楼都是方形的。白塔高九十英尺,墙的厚度根基部分是十五英尺,上层部分是十一英尺。
以白塔为中心,在它四周作为内层防御的是十三个塔,其中以威克菲塔、血塔、比彻姆塔最为有名;作为外层防御的有中塔、井塔等六个塔和两个棱堡。它们都较矮,大部分是圆筒形。最外层的四周便是又宽又深的护城壕。护城壕里本来有水,后成为旱壕。如今壕里是葱绿的草地。
白塔里收藏的盔甲和各个时代的兵器是举世罕见的珍品。此外还有一个珍宝馆。参观者在那里可以见到极为珍贵的英国王室珠宝。那里的圣约翰教堂是伦敦现存的最古老的教堂,也是诺曼底式建筑。
伦敦塔早在一一四○年就已成为英国国王的主要住处之一。十七世纪初叶的詹姆士一世是最后一位住在那里的国王。在那里,曾有英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被囚禁或处死,其中包括国王。
去年,为了纪念白塔兴建九百周年,举行了隆重而丰富多采的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时半年之久。
到伦敦塔参观的人都由伦敦塔的禁卫予以引导。他们身着古色古香的都铎王朝时期的制服:红上衣、黑裤子、大高帽。负责管理伦敦塔的是总管。他是一位将军,和禁卫们一样住在塔内。他的最重要助手是禁卫长。禁卫长是自一四八五年迄今每晚在伦敦塔里都要举行的
“钥匙典礼”的主角。
“钥匙典礼”是颇有趣的。例如,自伊丽莎白女王即位以来,每晚九时五十三分,禁卫长便点燃提灯里的蜡烛,由一名引导者带着他关闭几处塔楼和门,然后走到白塔的拱门。这时,岗哨喝问:“止步!谁在走动!”
禁卫长回答:“钥匙。”
“谁的钥匙?”
“伊丽莎白女王的钥匙。”
于是这才准许禁卫长通过,走到禁卫大队前。禁卫长脱下高帽,高呼“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禁卫队和引导者一齐说:“阿门!”号角声中,禁卫长将钥匙交给总管保管。例行的典礼进行七分钟,到十点整就结束了。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鲁滨逊飘流记》及其作者笛福
陈孝英 李四海
《鲁滨逊飘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英国商人。他从小就对海外贸易有浓厚兴趣。他离乡漂洋,出外经商。几经沉浮,在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又遭狂风,船沉财空,只身流落到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孤苦伶仃,辛勤劳动,几乎什么活都干过。在这个孤岛上度过二十八年之后,他才搭上一艘英国海船返回伦敦。
这部小说是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社会经济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一部别具一格的百科全书。鲁滨逊初到孤岛上,俨然以一个处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自然人”出现,对自然力充满了恐惧。起初,他只利用周围现成的东西,采果子、打猎、捕鱼,后来开始驯养野山羊,进而从事农耕。这与原始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狩猎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相吻合。当岛上出现了第二个人——名叫“礼拜五”的土人后,又开始了一个新时期。鲁滨逊和“礼拜五”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质,相当于父权奴隶制时期。当岛上有了四个人时,鲁滨逊自鸣得意地说:“我多么象一个国王”,这时的孤岛已成了一个殖民地的雏型,国家的缩影。
《鲁滨逊飘流记》于一七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一年内即印刷出版了四次,以后又多次再版。不久,这本书就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改写本、仿写本层出不穷,出现了“飘流记”这种特殊类型的小说。鲁滨逊成了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与社会环境失去联系的人的代名词。鲁滨逊们的职业五花八门,性别有男有女。仅在俄国,就出现过“真正的鲁滨逊”、“俄国的鲁滨逊”等多种“飘流记”型的小说。此外,还有德国的、法国的、丹麦的、荷兰的、瑞士的、爱尔兰的、犹太的以及柏林的、慕尼黑的、勃兰登堡的鲁滨逊。到一七六○年,即这部小说问世后四十年间,在德国就出版了四十部“飘流记”型的小说,以后还出现了二十部。
笛福于一六六○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油烛商家里。他出生那一年,英国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他于一六八五年参加了推翻封建王朝的蒙茂斯起义,失败后隐居起来。一六八八年,他热烈欢迎资产阶级的政变,从此告贷大搞商业贸易。一六九二年,他再度破产,再次隐居。后来又办起一个砖瓦厂,并开始从事写作。他写的讽刺诗《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很受国王威廉的赏识,名噪一时。但威廉去世后,反动封建势力又沉滓泛起,他匿名发表了维护信教自由的小册子《对待非国教徒最简易的办法》,为此被投入监狱,枷刑示众三次。后经托利党领袖之一哈莱疏通,才被释出狱,开始办《评论报》。并先后做过托利党和辉格党这两个敌对党派的间谍。到了老年,他放弃了政界活动,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和经商。一七一九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飘流记》,后来又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笛福还写了其他许多小说,如《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等。笛福在英国文学中起一定作用,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然而,这位世界知名的作家却债台高筑,终生未能清偿。一七三○年夏,债主上门讨债,他不得不第三次隐居。一七三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他终于在孤独中去世。


第6版()
专栏:

麦加朝觐
张勤
一年一度的伊斯兰教朝觐大典即将来临,各国的穆斯林朝觐者正从世界各个角落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
麦加是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的一个城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公元七世纪,他在这里创立和传布了伊斯兰教。城内有“天房”等宗教古迹,为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每年有成百万的各国穆斯林到这里朝觐。
在麦加城中心,有一座圆形的长廊“禁寺”。寺的中心筑有一座方形石殿,石殿的东南角上镶嵌着一块圆形的黑而发亮的陨石,相传是该寺始建时的遗物,故被视为神圣。整个石殿由一道华丽的黑色丝幔覆盖着。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天房——克尔白(意即方形房屋)。据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这是先知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仪勒所修建的,它曾是古代阿拉伯多神教敬神献祭的中心。公元六二三年穆罕默德根据阿拉伯人的传说习惯,将它定为伊斯兰教徒朝拜的方向。公元六三○年,穆罕默德又清除了殿内外多神偶像,从此,克尔白成为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在伊斯兰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举行。朝觐者必须完成四项功课。第一项活动是受戒。朝觐者在进入麦加之前,必须换去平常的衣服,披上两块白布,赤足穿草鞋,不理发,不修容,不剪甲,不许争吵,不许伤害生灵,以示穆斯林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安拉所创造的一切。
第二项活动是游转天房。朝觐者围天房绕行七周。经过黑石,可用抚摸等方式表示敬意。
第三项活动是在克尔白附近的萨法—麦尔卧两座土山之间疾行。近年来,沙特阿拉伯政府已在这两座山之间筑起了一座长廊,朝觐者在长廊来回疾行七次。据传说,先圣易卜拉欣的妻子哈泽尔带着儿子伊斯玛仪勒初到麦加时,曾奔走在两山之间寻找水源。安拉出于怜悯,在克尔白附近放出了清泉,后称渗渗泉。朝觐者在此疾行之后,饮泉水,以表示对古圣先贤的怀念和对安拉的感恩。
朝觐者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进驻在麦加东南面的阿尔法特山,住在帐篷里念经、礼拜一天,并举行隆重的仪式。第二天,即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宰牲开戒,庆祝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是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的。中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十个少数民族中不少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在新中国,广大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和法律保障。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从一九五五年起先后组织了十次朝觐团。在朝觐期间,中国穆斯林受到沙特阿拉伯政府领导人和穆斯林兄弟的友好接待,同各国穆斯林欢度佳节,表达了中国穆斯林同各国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感情。最近,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又出发前往麦加了。这是解放后中国穆斯林第十一次赴麦加朝觐。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穆斯林的斋月和开斋节
《国际副刊》一○○期发表的《穆斯林的斋月和开斋节》一文,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一、《古兰经》并未规定成年穆斯林的年岁,因此,说它明文规定男满十七岁、女满十五岁的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是不确切的。二、穆民与穆斯林两个词各有不同的意思,穆民包括穆斯林,而穆斯林不一定包括穆民。把穆民说成是穆斯林的简称,是不恰当的。三、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节日礼拜对女穆斯林不是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在我国,每逢伊斯兰教开斋节,各地按具体情况放假,以便广大穆斯林欢度节日和做节日礼拜。因此,文章关于开斋节的介绍,有些地方同实际情况有出入,应予更正。
成都 张世明


第6版()
专栏:

访南杂咏
李慎之
今年十月一日到五日,我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在南斯拉夫察夫塔特举行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一九七九年国际圆桌讨论会,出席者五十七国一百三十人。旅踪所至,得诗十首,今录其三,聊以记游。

驭气排空出玉门, 逡巡又过峡星星。
流沙万里丝绸路, 求法西行古有人。
飞机过戈壁上空时,邻座一位美国老太太告诉我,这就是当年的丝绸之路。我说,这不但是东西贸易之路,也是东西文化交流之路。自张骞凿空以还,为此而远涉流沙,不惜身命者,代有其人。因此,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染遍南枝与北枝, 赤橙黄绿叶参差。
请看穷谷严霜后, 更胜东园二月时。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总理符拉托沙教授邀我去彼邦作客。从萨格列布到卢布尔雅那驱车近三小时,盘旋于深山大谷之中,红树青山,秋光艳绝。陪游的同志,自称爱秋林过于春花。我为诵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并赋此绝。

长河左右抱城流, 落日寒云古垒秋。
几辈英雄埋血地, 金银夜气出重楼。
贝尔格莱德古堡卡莱梅格丹,又称石头城,地当多瑙、萨瓦两河之会,初建于罗马时代,经历代增修,气势甚雄。保存南斯拉夫人民抵抗异族侵略史迹的军事博物馆,就设在这里。南斯拉夫人民是英勇善战的人民,也是善于建设的人民,现在两河对岸的古战场上已经建起了光华灿烂的高楼大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