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法国第二军区海军司令设宴招待华总理
华总理参观布列塔尼海洋研究中心
新华社布雷斯特十月十九日电 法国第二军区海军司令和大西洋舰队总司令比戈·德卡泽诺夫海军中将今天在这里的海军基地设午宴招待华国锋总理及其一行。
布雷斯特位于法国的西海岸,是法国的主要海军基地之一,也是法国的一个重要外贸港口。华总理到达海军基地时受到热烈的欢迎。比戈·德卡泽诺夫海军中将在祝酒词中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
余秋里副总理代表华国锋总理在午宴上致祝酒词。他感谢主人对他们的盛情欢迎。他说,他高兴地看到,中法两国军队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两国将领的互访,法国“迪居埃—特鲁安号”驱逐舰去年到中国访问,都增进了两国军队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他说:“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中法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之间的友谊不断地得到发展。”
午宴后,华总理及其一行继续在布雷斯特地区进行访问。
今天下午六时,华国锋总理及其一行乘空中公共汽车离开这里返回巴黎。
新华社布雷斯特十月十九日电 华国锋总理今天下午在这里的布列塔尼海洋研究中心观看了在一个池子中进行的深海潜水装置表演。华总理在电视屏幕上还观看了这些装置在池底拍摄的照片。
布列塔尼海洋研究中心是法国三个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另两个机构一个设在地中海海岸的土伦,一个设在太平洋的塔希提岛。这些研究机构使法国在海洋学研究方面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接着,华总理参观了大菱鲆、鳎鱼、虾和其它珍贵海产的孵卵处,仔细观看了水产养殖实验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用网捞起的一对鲑鱼。
华总理还参观了多波束回声探测器和用于海洋学研究的其它新式器材。
负责管理各研究中心的法国全国海洋开发中心主任皮克蒂向华总理介绍了情况。他说,法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目的是开发海底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以及海里的热能,勘探海底矿业资源,研究海洋生物,包括研究捕鱼和水产养殖问题,以及研究防止污染和保护沿海地区问题。
海洋研究中心向华总理赠送了四种海藻,作为纪念品。华总理为海洋研究中心题了词。题词是:祝你们在海洋研究和开发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皮克蒂主任表示希望法国和中国在海洋研究、特别是在太平洋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华总理问到这个海洋研究中心是否同中国海洋研究所有来往时,法国科研国务秘书皮埃尔·埃格兰回答说,两国研究人员之间是有来往的。他表示今年再去中国时,他要皮克蒂主任和他一起去。


第3版()
专栏:

华总理接见旅法华侨代表
勉励华侨为促进中法友好和合作作出贡献
新华社巴黎十月二十日电 华国锋总理今天上午在中国驻法国大使官邸接见了旅居法国的华侨代表,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华总理告诉华侨代表,目前中法两国关系很好,这次对法国的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华总理勉励旅法华侨要好好工作,为促进中法两国的友好和合作作出贡献。
华侨代表们送给华总理一封致敬信,并且表示华侨们要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好而努力。华总理还同华侨代表一起照了像。(附图片)
华国锋总理在法国布雷斯特参观布列塔尼海洋研究中心。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

华总理参观布雷斯特电子中心
所到车间工作人员热烈鼓掌欢迎
新华社布雷斯特十月十九日电 华国锋总理在布雷斯特港口城市进行了一天访问,今天上午参观了汤姆森电子公司的布雷斯特电子中心。
汤姆森电子公司是在电子专业方面欧洲最大的公司,它在海外拥有许多子公司,共有七万多名职工。这家公司主要生产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尖端的电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以及电子管和电子元件。
汤姆森电子公司早在一九五七年就已经同中国有业务来往。它不仅向中国提供电子设备,并且为中国培训操作电子设备的技术人员。
华总理在听完了汤姆森电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让—皮埃尔·布伊松涅关于这家公司生产情况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之后,参观了布雷斯特电子中心的一些车间。华总理从一个车间到另一个车间参观时,在那些车间的工作人员向他热烈欢呼鼓掌。
华总理在一个车间里参观了中国订购的四个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两个。
华总理倾听了布伊松涅先生关于这些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操作程序的介绍,不时询问一些情况。
有六名中国技术员在这个电子中心工作,做飞行控制系统的验收试验。华总理勉励他们好好工作,努力掌握全部工艺。
参观结束时,华总理在贵宾留言簿上题词:“对你们在电子工业技术上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愿中、法两国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增加!”(附图片)
华总理在汤姆森电子公司布雷斯特电子中心参观。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

华国锋总理一行游览巴黎市
华总理接见雪铁龙汽车公司董事长隆法尔
新华社巴黎十月二十日电 华国锋总理今天上午在法国环境保护与生活范围部长米歇尔·多尔纳诺的陪同下,游览了巴黎市。
华总理乘车首先来到残废军人院。在这里观看了拿破仑的棺木。然后,华总理一行在墓廊里欣赏了反映这位法国皇帝鼎盛时期的成就的雕刻,包括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多尔纳诺部长对华总理说,这部法典的大部分目前在法国还在实施。
华总理和余秋里副总理在残废军人院的留言簿上签了名。
然后,华总理一行来到巴黎圣母院,他们和许多行人和游览者一同观赏了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
华总理乘坐的汽车从巴黎圣母院穿过爱丽舍田园大街,在凯旋门周围转了一圈后来到了台芳斯区,这里矗立着许多高层的现代化建筑以及为举行工商业展览而新建的大厅。多尔纳诺部长告诉华总理说,这是巴黎市的一个新建市区,计划建成现代化住宅区和商业区。
多尔纳诺部长建议华总理登上一座高建筑,以便俯瞰巴黎全貌,华总理欣然同意,健步走了一百米高,然后乘电梯到菲亚特大楼的第三十六层楼上。华总理从窗口向下眺望数分钟,他回头问多尔纳诺部长:这样的建筑物每平方米造价多少?多尔纳诺部长回答说,大约六千至七千法郎。
虽然经过几天来紧张的正式访问活动,但华总理仍然步履轻松、精神饱满。
回到中国大使馆,华总理接见了雪铁龙汽车公司董事长隆法尔,并同他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隆法尔向华总理赠送了一辆高级的雪铁龙轿车。
华国锋总理将按预定日程在十月二十一日离开法国前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第3版()
专栏:

西班牙舞蹈家露塞萝·德纳在京首场演出
胡厥文出席观看并会见西班牙舞蹈家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八日电 西班牙舞蹈家露塞萝·德纳今晚在北京举行了首场演出。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出席观看了演出。他在休息时亲切地会见了露塞萝·德纳和其他三位西班牙艺术家,对他们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表示赞赏,并希望不断加强中国西班牙间的文化交流。露塞萝·德纳说,我作为西班牙第一个艺术团体的使者访问中国感到很荣幸,愿我们的友谊与日俱增。
露塞萝·德纳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舞蹈家和响板演奏家。她表演的舞蹈和演奏的响板具有独特风格,曾经到许多国家演出,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今晚,她用响板演奏了古典乐曲,表演了西班牙的民间舞蹈,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才华,观众不断报以热烈掌声。
今晚出席观看演出的还有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外交部部长助理宋之光,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王笑一,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马牧鸣,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拉莫莱纳和夫人等。
露塞萝·德纳一行五人是在十六日抵达北京的。十七日晚,周巍峙副部长设宴招待了他们。


第3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菲律宾科技合作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以国家经济发展署经济计划副部长尼卡诺尔·富恩特斯为团长的菲律宾科技合作代表团。
会见以后,姬鹏飞副总理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第二次会议议定书在这里举行的签字仪式。
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团长石林和菲律宾科技合作代表团团长尼卡诺尔·富恩特斯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字。


第3版()
专栏:

康世恩会见挪威新任驻华大使易卜生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今天上午会见了挪威王国新任驻中国大使唐克雷德·易卜生。


第3版()
专栏:

方毅会见日本宇宙科技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今天上午会见以永野治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宇宙科学技术访华团,同日本朋友就中日两国间的空间技术的交流和合作问题,友好地交换了意见。


第3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泰国报界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由《曼谷邮报》主编乃贴·宗卡迪吉率领的泰国报界代表团。
会见时,姬鹏飞副总理回答了泰国记者提出的有关印支局势以及其它一些国际问题。


第3版()
专栏:

平壤学生少年艺术团赴丹东
新华社天津十月十九日电 以朝鲜文化艺术部副部长李尚太为团长的朝鲜平壤学生少年艺术团,在结束对广州、南京、天津三大城市的访问演出后,今天下午乘火车离津赴丹东进行友好访问,然后回国。
十月十八日,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和夫人,我文化部副部长姚仲明,专程从北京到天津看望艺术团的小艺术家,并会同天津市委和市革委会负责同志一起观看了演出。


第3版()
专栏:

中国农业部向法国农业部赠送三头猪
?为了促进中法两国科技工作的发展和交流,进一步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农业部向法国农业部赠送梅山、嘉兴和金华猪各三头。十月十八日下午在上海举行了交接仪式。
农业部畜牧总局副局长韩一均和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科学参赞高培尔分别在交接书上签字。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林县的诊断方法和手术切除经验尤其值得重视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最近,记者就食管癌外科治疗访问了我国著名的胸部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他说,我国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手术水平和切除后五年生存率,目前是世界最高的。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在一九四○年,吴英恺教授就已首次进行食管癌切除成功。解放后,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食管癌手术治疗例数日见增加。一九五八年以来,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开展大面积的食管癌普查工作,查明这些地区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河南省林县,患病率高达千分之一点三。国家在这些地区成立了专门的防治研究机构,组织专业医务人员深入食管癌高发区,和群众一起探索防治途径。河南省医学院副教授沈琼在林县用气囊拉网细胞学诊断方法,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条件。
从北京阜外医院调到林县医院的外科医生邵令方(最近已调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手术方法及手术前后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提高了食管癌外科治疗水平。林县医院在近十几年来已为二千多名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达百分之四十四,其中有二百例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百分之九十点三,而国际上五年生存率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吴英恺教授说:多年来,世界各国医学界对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存有悲观估价,中国的经验并非如此,林县的经验尤其值得重视。今后的方向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在手术方法上进行大胆的革新,改进机械吻合器,并合理采用其它辅助治疗,如放射、中西药物治疗等。


第3版()
专栏:

攀登之路
——记食管癌专家邵令方
无影灯下,一把手术刀切开了患者半壁胸腔,食管和主动脉象两根平铺的管道并在一起,食管上端七厘米长的癌病变已经穿孔,紧粘在主动脉上。刀子在食管和主动脉间闪来闪去,轻轻地把病变从主动脉上剥离出来,切掉了。下一步是将食管和胃连接起来。这道缝合手术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小时。可是,手术大夫用了一个叫吻合器的东西,咔嚓一声,就结束了这个手术。这么大的手术,前后只花了两个小时零三十五分,流血不到一百毫升。
这是一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叫赵树勋。施行这次手术的是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外科医生邵令方。
这仅仅是邵令方施行的许多食管癌手术中的一例。他在林县十三年共做食管癌手术两千多例(包括少数是在他指挥下做的),其中五年生存率为百分之四十四,二百例早期患者的生存率为百分之九十点三,在这百分之九十点三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现在能进行正常的劳动生产。联合国抗癌研究中心、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卡普兰癌症考察团,以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医学界著名人士,有的在林县看过他的手术,有的听过他的学术报告,普遍反应良好。
邵令方今年五十八岁,学生时代就勤奋好学。他原来研究肺科,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外科当过主治大夫。五十年代末,他在肺科的手术和治疗上就有所独创。一九六五年,他调到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高发区,在县医院当外科医生。从此,他便专攻食管癌。
邵令方在这里碰到了过去在协和、阜外医院没有碰到过的问题。那时,他的医疗对象大多是干部。林县的食管癌患者多是社员,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负担,有些患者甚至为住院搞得倾家荡产。
邵令方决心从手术方法、手术前后的处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减少出血量和感染机会,减少医疗费用。为了减少出血量,他结合食管癌病变的实际,进一步钻研了生物学、解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以便在密密麻麻的血管中,找出失血量最少,效果最好的地方施行手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他锻炼左右手都可以开刀、缝合。一九七二年,他创造了“食管癌吻合器”,使食管和胃之间难度最大的一道缝合手术机械化。过去这道手术使用人工缝合,不易缝牢、缝严、缝均匀,手术后的病人,常因食物漏到胸腔引起炎症和并发症造成死亡,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食管癌手术成败的关键。使用吻合器,解决了“漏饭”问题,大大减少了并发症。
这项研究成果,加上他在手术方法上的不断改进,使他的手术越做越好,医疗费用越来越低,生存率越来越高。原来一例手术一般出血八百毫升左右,现在只出血一百毫升左右;原来一例手术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原来手术患者需要输血一千二百毫升,现在只用三百毫升,甚至于可以不输;原来一例手术的医疗费用是三百元,现在一百元左右。
邵令方取得的这一成就,有许多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剥夺了工作权利。为了食管癌吻合器的研究,他在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利用夜间阅览一些外文书籍和有关资料,用英文打字机做卡片、搞文摘。不料被人发觉,说他的英文打字机是发报机,说他每天夜里向国外发“情报”。就这样,他连夜读的权利也没有了,被投入了“牛棚”。在艰苦的劳动中,在凄风苦雨、辗转难眠的夜晚,他开始构画食管癌吻合器的蓝图……。
林县的社员和食管癌病患者,无限同情邵令方。他们成群结队来到医院,要求解放他。当医院不得已宣布“监督”使用他的时候,他立即找了个借口,带着吻合器的蓝图和模型奔向北京。他得到了有关老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北京人民手术器材厂的黄泰扬和李同顺两位老工人,答应帮助他试制。
吻合器定型,要经过无数次试验,这期间需要不断去北京和承制单位商量研究,回来还要在动物身上作试验。起初医院不给他这个自由。他就自己花路费,星期六晚上坐车去北京,和那两位老工人商量研究,第二天夜里返回林县,不误星期一上班劳动或做手术。
× × ×
现在,邵令方医生已调到正在筹建中的河南省肿瘤医院工作,有关单位还准备给他一定的职称。但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医疗条件。目前,他正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办学习班,但这里条件太差。能不能在河南省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医院,为他找到培养食管癌手术接班人的一席之地呢?
另外,他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需要助手给他提供条件使他着手撰写一本关于食管癌手术方面的书。这将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但他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希望有关部门考虑解决。这是他本人的愿望,也是患者的要求,同时也是医学研究的需要。
本报记者 陈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