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41

彻底肃清“哈尔套大集”的流毒
中共彰武县县委书记 邓庆林
编者按:辽宁省彰武县这几位干部和社员的文章,利用“哈尔套大集”这个反面教材,分析为什么要允许和支持农村集市贸易、社员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的问题,说得有理有据,生动具体。读读这几篇文章,对于澄清那种认为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太宽了”、“过头了”的看法,纠正那种过去热衷“取代”集市贸易、现在撒手不管市场管理工作的态度,克服那种心有余悸、怕政策再变的顾虑,都是很有益的。
一九七五年初,“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炮制的哈尔套“社会主义大集”,危害极大,流毒很广。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了“大集”,落实了政策,我县的农村集市贸易和社员家庭副业、自留地都先后恢复了。那么,“大集”的流毒和影响是否就肃清了呢?
从农村情况来看,事情并不这样简单。有人总觉得小自由的政策“太宽了”、“过头了”,会影响集体生产。因此,一到农忙季节,就要求将集市贸易关闭掉;有的干部至今不敢去提倡和扶植小自由;有的社员还怕政策再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路线是非和政策是非,被弄得太乱了。记得“四人帮”的那个死党,为了炮制“大集”,曾经以“政策允许的,不等于提倡”为借口,大批“政策允许”论,把党在农村的现行经济政策允许的集市贸易、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统统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小生产残余”割掉了。他们又用滥调国家商品、强行向社队摊派物资的办法,并加上那套“唱唱蹦蹦”的政治花招,取代市场经济,甚至给坚持政策的干部和社员,戴上“民主派”、“走资派”、“资本主义暴发户”等大帽子,拉到“大集”上批斗。这样搞“大集”不到两年时间,堵塞了农村生产门路和商品流通渠道,打击了社员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九七六年,我县粮食减产三千多万斤,降到了合作化以来的最低水平,社员收入也减少了百分之二十。这样严重的后果,一下子怎能清除呢?
如今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允许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存在,而且要给以必要的提倡和支持呢?这是因为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很低,集体经济发展不快,农副产品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让农民在工余时间发展家庭副业,种好自留地,既可增加个人收入,又能增加社会财富,以补充社会主义经济的不足,好处是很明显的,完全应当允许和支持。以我县养羊为例,推行“大集”的那几年,社员养羊这条“腿”被砍去后,全县养羊一直在九万多只徘徊。今年我们重新提倡了一下,仅半年多时间,社员养羊就发展了二万多只,全县羊的总数增加到十一万八千多只。
至于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情况下,商品流通必要的渠道之一。社员家庭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剩余部分,需要通过农村集市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就不能将这条渠道堵塞起来,只能因势利导,使它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县的七个农村集市贸易全部开放以来,方便了群众,活跃了农村经济。这又怎么能不允许和支持呢?
当然,大集体和小自由之间的矛盾是有的,个别地方一时还比较尖锐。但是,解决矛盾的办法,不是去禁绝小自由,关键是要把政策交给群众,同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调动起农民参加集体生产的积极性。我县今年遭到大水灾,由于农村经济政策落实了,农民抗灾生产的劲头很大。夏锄的进度快,一般都比往年提前五天到十天;追肥的数量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这就说明大集体下小自由的政策,是合乎实际、顺应民心的,千万不能乱加干涉,再干那种“因噎废食”的蠢事。


第2版()
专栏:

要支持农村集市贸易
彰武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蒋占方
“四人帮”一伙在搞“哈尔套大集”的那些日子里,大嚷“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当作“无产阶级专政工具”,迫使我们整天抓集市贸易中的“阶级斗争”。结果,混淆了政策界限,把许多正当的商品交易活动当作投机倒把打击了,弄得市场萧条冷落,给农副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最近,我们经过复查发现,过去作为投机倒把处理的案件中,大部分名不副实。就拿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所处理的五百五十一起案例来看,真正属于投机倒把性质的,只有极少数;定错的却不少;大量的都是属于思想教育性质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对那些错案逐步加以纠正。
这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农村集市贸易,是农民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商业的正常流通渠道之一,只能积极支持,不能乱加干涉。当然对市场管理要加强,对投机倒把活动要坚决打击,但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正当的集市贸易活动,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目前,有些地方出现对集市贸易撒手不管的现象,有的是对市场管理工作认识不清,有的是对搞“大集”、搞“取代”的流毒估计不足,有的甚至是中毒不知毒,仍有抵触情绪。这些都应该严肃认真地改正过来。
这一点,我县后新秋工商所做得比较好。他们批“大集”,肃流毒,在切实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积极扶持社队发展工副业生产,增加商品来源。后新秋公社平安大队素有烧瓦盆的习惯,前些年那里的瓦盆窑,因为工商所不让瓦盆上市而被迫下了马。三中全会以后,工商所派人到这个大队,主动检查了过去的错误,和他们一起批判了“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为他们筹集资金和提供运输工具,使这项副业重新恢复起来。
为了方便群众,今年我们先后在一些集市上设立了饮水站、物件过磅和寄存处,同时尽力沟通农副产品的供销渠道。


第2版()
专栏:

为啥还有余悸?
四堡子公社鹰窝山生产队长 王孝勤
提起解放思想,加快农业发展,可不那么容易。尽管报纸上和广播里整天讲,好多基层干部仍然心有余悸,我也不在外。
推行“哈尔套大集”那阵子,“四人帮”一伙到处批“民主派”,抓“走资派”,把啥都说成了“资本主义”。谁家院子里种了几棵瓜爬到墙外,就当“资本主义”拔了;连社员家的院墙也被说成“资本主义的墙挡了社会主义的路”,用推土机给推倒。我这个当生产队长的,因为替农民说了几句老实话,就不知被批斗了多少回。现在虽然给我平反了,可一提起这些事情,总不免有点后怕。何况现在那套极左的东西还没有全批臭,有人动不动吹冷风。你搞生产责任制,他说是“倒退”,是“包产到户”;你扶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他说是“刺激个人发家致富”,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哪能没有余悸?说实话,现在中央规定的农业政策,都是富国富民的好政策,不过我执行时,还总要掂量掂量。象家庭副业,谁搞都可以,我自己还不敢带这个头,生怕再来一次“哈尔套大集”。
我们县里草原比较丰富,可以大养牛、羊、兔。近一年来,有的社队为了扶植社员家庭副业,把集体养的牛、羊拿出一部分,卖给社员作种畜。这样,牛犊、羊羔成活率大大提高,牛、羊恢复较快。我也认为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好,但我等了一等,看到周围的生产队都这样干了,而且没出什么漏子,才把一部分羊放给了社员。
这说明要想加快农业发展,农村基层干部能否真正解放思想,消除余悸,十分重要。我们自己丢掉私心杂念,固然是个前提,但还要领导上带头继续肃清极左流毒,保证这些好政策稳定不变才行。


第2版()
专栏:

刚吃了两顿干饭 不要再变政策
哈尔套公社社员 刘权
一九七五年,“四人帮”一伙搞的那个所谓“社会主义大集”,压根儿不是一个好东西,把农民害苦了,提起它就令人痛恨!
那些年,我们一家人积极参加队里劳动,闲下时间就拾掇自留地,养点猪、鸡,编织点席茓一类物品,拿到供销社和集市上去卖几个钱。这本来是政策所允许的,国家和社会也需要。不料我一家被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暴发户”,逐队批斗我。我的四个儿子被迫分了家,门楼、院墙被扒了,毛驴小车被没收了,连坟地上的两三棵树也给砍了。当时,农民的一点小自由全被剥夺了,可集体生产又怎样呢?因为党的政策遭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伤,加上干部、社员都被弄去赶“大集”,扭秧歌,迈方步,扔下庄稼活无人管。这一年,我们队里的生产搞得一团糟,地里光见草不见苗,劳动日值只有五分钱,后果多么严重!
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了极左路线,重新落实政策,把自留地还给我们,也让搞家庭副业和开放集市贸易了。大家的积极性又起来了,集市上的东西也多了。有了东西就有收入,我们队今年光自留地、家庭副业两项,每个社员平均就可以增加收入一百元。我们家除了养六头猪、五只羊外,还养了一箱蜂,重新拴上了毛驴车。社员积极性高了,队里生产也就上来了。今年队里的庄稼比哪一年长得都好,估计可以比去年翻一番,劳动日值能得一元钱。这是我们队有史以来头一次。
现在的政策是向着我们农民的政策,是加快发展农业的政策,这样搞下去,农村一定能一天比一天好。不过大家被“大集”折腾怕了,希望不要刚吃了两顿干饭,又搞新花样,又变政策。


第2版()
专栏:

当年出生入死一股劲干革命 如今离职休养仍积极搞建设
成都部队一批老红军老八路自办工厂
八年创造近百万元产值,上缴利润十二万多元
新华社成都十月十八日电 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三十一名离职休养的老红军、老八路和部分家属自办塑料加工厂,八年来创造了近一百万元产值,上缴利润十二万多元。
这些老红军、老八路当年出生入死干革命,今天离职休养后,还要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八年前,当他们创办塑料加工厂时,没有资金,他们自己筹集资金;没有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他们四处奔走联系;不懂技术就派人到地方塑料厂学习。这些年高体弱的老同志要开机器搞生产,困难很多。他们就合理分工,各尽所能,人人为办好工厂尽心尽力。过去在部队搞过通讯工作的老八路刘海,主动承担电路维修工作;老红军杨春玉和其他几个同志负责外勤,经常到外地联系原材料和产品销路。还有一些同志身体有病开不了机器,就负责剪修产品。现在,这个塑料加工厂已经能生产五十九种适应部队战备需要和群众需要的塑料产品。
这些老红军、老八路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坚持勤俭办企业。他们自己不领取任何报酬,也不乱花集体资金,因公出差也尽量节约开支,使全厂的资金积累逐年增加,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第2版()
专栏:

昔日威震战场 今朝誉满园林
老红军段德寿辛勤护林八年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十月十三日电 新华社记者兰学毅报道:新疆农垦一八一团场老红军战士段德寿,主动要求到基层做了八年护林员。他和五名护林员管理的一千多亩防护林、果木林、薪炭林,郁郁葱葱。
一八一团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北缘,建场时这里是一片苇滩,一棵树也没有。如今,变成了鸟语花香的林海粮仓。参加过这个垦区艰苦创业的段德寿,对血汗浇灌的劳动果实十分珍惜。那些白杨林、苹果园、沙枣树,在他眼里就象亲生儿女那样可爱。他每天鸡叫起床,骑着自行车到各处林地巡护,把歪斜的小树扶直,培上土,把闯进苗圃的牲畜收拢好,剪去幼树疯长的枝杈,除掉果园里的杂草……一天要走几十里路,酷暑、严冬也不间断。他和其他园林职工还在荒地上建立了苗圃。
段德寿护林就象当年执行战斗任务那样坚决、认真。他的衣袋里经常装着国务院颁发的护林法令和有关文件,到处宣传。有谁毁坏或偷伐公家的树木,他定不宽容。去年秋天,一个连队干部擅自到林带里砍了几棵树盖畜圈,段德寿发现后,当即严厉批评,并按规定罚了款。
一个时期,社会上闹无政府主义,一些人乘机砍伐集体的树木做家具。段德寿和其他护林员起早贪黑地巡护园林。一次,有个外号叫“惹不起”的青年职工跑到林带里砍树,被段德寿拦住了。“惹不起”举起拳头想撒野,可一看这位老红军凛然难犯的神色,胆怯了,不得不夹起斧子溜走。
段德寿严格要求自己,公私分明,从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那种事。他护林多年,经手处理过成千棵树材,可从来没有往家里拿过一块木料、一根烧柴。有一回,园林队为了照顾他,分树柴时多给他一捆。但他硬是让人给背了回去。去年,连队卖早熟苹果,他的小女儿兴冲冲地要去排队买,却被他拦住了。等到大多数职工都买过后,才放女儿出门去买。
段德寿是一九三六年初参加工农红军的。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杀敌英勇,多次立功,身上十三处负伤,是二等甲级残废,至今头皮下还留着一块弹片。三十年前,他随一支部队解放了这块土地后,便在这里屯垦戍边。当时,他担任团的管理股长。一九七一年他主动要求到三营做护林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又作出新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崇敬。四、五岁的娃娃老远见了他,也挥舞着小手嚷嚷:“段爷爷,给我们讲个‘小白杨树’的故事吧!”


第2版()
专栏:

兰州部队八个厂生产民用和出口产品
据新华社兰州电 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所属八个军工厂建厂时间都在二十年以上,设备较好,技术力量较强。前些年,搞“单打一”,不少企业年年“吃不饱”,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中,这些军工厂陆续开始根据市场需要,生产民用产品。
今年一至八月份共生产了二十二种民用和出口产品,产值达一千零五十五万多元,换取外汇五十六万美元。


第2版()
专栏:祖国新风貌

为了建设祖国的西沙
西沙群岛,祖国南海的明珠!每当朝霞升起的时候,一艘专为开发西沙而建造的巨轮就满载各种物资向西沙海港驶来。那轰鸣的吊车立刻伸出巨大的铁臂,卡车、汽车、拖拉机也发动起来,等着把国家支援西沙的物资运往工地。
在一座濒海工地上,一艘艘挖礁船吞沙吐浪,不停地工作着;远处,炮声隆隆,水柱冲天,那是炸礁队的爆破手们正在水下爆破礁盘,为建设新海港开辟航道。为了抢在台风之前将港池、港口挖好,西沙人星期天也顶着风沙,下海作业。
年仅二十四岁的爆破手陈明虎,从小在长江里练就一身好水性,参军后来到西沙,又练出水下爆破的硬本领,加上他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粗壮的身体,战友们都称他是“水下猛虎”。一次,狂风卷着一排排小山似的涌浪直扑海岸。他奋力划着小船,驶过波谷浪峰,赶到四百多米外的作业点。刚跳进大海,他就被激流冲出好几米。他咬紧牙关,顶着逆流,一次次潜到海底选择爆破位置。因为礁盘石很大,横卧在航道上,上面光溜溜的,找不到一点施放炸药的缝隙。陈明虎又潜出水面,将两包各重五十公斤的炸药捆在一起,双手抱住它跳下海底,然后让战友们向海底投放沙袋把炸药包压住。陈明虎长时间地工作在水下,冰凉刺骨的海水冻得他直打哆嗦,但他始终在水下战斗,直到把巨大的礁石炸开才上岸休息。一个多月来,这个青年人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战友们一起炸开了一条长达四百多米的航道。
西沙的夜晚,海风阵阵,繁星闪烁。我们绕过气象雷达站,走进灯火辉煌的气象台办公大楼,只见干部职工都在紧张地工作。这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负责热带海洋天气预报的气象台。由于多年来工作成绩卓著,这个气象台被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单位。台长陈志元告诉我们,西沙群岛地处热带海洋,对这里的建设威胁最大的是频繁的台风。为了研究台风规律,提高台风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全体气象工作者作了极大的努力。
记者访问了专门研究台风规律的老预报员毛绍安和他的两位助手。半年多来他们对建台二十多年来所积累的台风记录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总结出各种台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且编制成九本共数十万字的指导台风预报工作的书籍。浩瀚的资料,凝聚着他们多少心血!
为了西沙的美好明天,西沙建设者们就是用陈明虎那种敢下五洋的虎劲和毛绍安那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祖国的海岛上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业绩。
在西沙最南端的中建岛,有一位热爱海岛、艰苦创业的战士,他的名字叫张友义。当中建岛还没有建设码头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总是带头跳下大海,将运输船运来的建设物资扛上岸来。整整一个月,他和战友们在海水中搬运了十六船物资。海底犬牙交错的珊瑚礁石把他的双腿划破了几十道血口,他没喊过一声疼。为了改造海岛的自然环境,他每次外出或回家探亲总要带回一些树苗在岛上试种。
原来,中建岛是一个脱离沙洲阶段不久、海拔很低的小岛。这里四季酷热,狂风不断,一两米厚的珊瑚、贝壳、白砂覆盖全岛,寸草不生,大家都称它是“南海戈壁滩”。张友义要在这里种树,谈何容易!为了对付台风和海潮,他用竹竿把树苗围起来,外面再裹上一层麻袋挡风。岛上的水碱性大,他就把洗脸用过的淡水一点一滴积起来,澄清后用来浇灌。经过精心试验和培植,一棵棵树苗终于在沙滩上扎下了根,中建岛有了第一批绿色植物。小树苗成活后,张友义又和战友们利用从大陆带来的黄土改造土壤,试验种菜。菜苗一次次被台风刮掉、被太阳晒死、被海水渍坏,这个年轻人却毫不灰心。他一次次和大家总结教训,采取对策,终于在这里开天劈地试种出青菜。张友义向记者说:“西沙群岛和南沙、中沙、东沙群岛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宝岛。我们保卫西沙,建设西沙,就是保卫和建设祖国四化。作为一个革命战士,怎么能不深深地热爱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国土,又怎么能不为她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新华社记者 曹土生 李学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