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又娶媳妇又嫁女——双喜临门”
四川各级党委在认真学习湘乡经验,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提高社员收益水平
新华社成都八月五日电 四川省各级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转发的湖南湘乡县的经验和中央的指示,在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抓紧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生产队的收入,提高社员的收益水平。这种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作法,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的欢迎。他们生动地把这比做“又娶媳妇又嫁女——双喜临门”。
四川所以被人称做“天府”,除了盛产粮食外,还因为有丰富的多种经营产品,其中柑桔、茶叶、桐油、猪鬃、生漆、药材、蚕丝、木耳等许多项目,在全国都占很大比重。可是“四人帮”横行的那几年,四川农业生产受害严重,多种经营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有的土特产几乎面临绝境。粉碎“四人帮”后,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得到了贯彻,农、林、牧、副、渔和许多传统性多种经营项目都有所恢复和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加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给增产增收、多劳多得、分配兑现打好基础,不久前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抓住当前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要使全省多种经营收入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五以上。这项指示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
四川各地在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狠抓了政策落实,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抓好集体经营的项目,又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不少生产队对劳动力作了统筹安排,分成农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多种经营三支队伍作战。对搞多种经营的专业队(组),建立生产责任制,根据不同产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生产定额和投资定额,规定合理的报酬、奖惩和检查验收制度,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发展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方面,各地废除了形形色色不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土政策”,坚持按中央统一规定的政策办事。四川许多地方过去有养鸭的习惯,可是在“四人帮”的假左真右路线影响下,有一段时间把养鸭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弄得社队不敢养鸭。现在政策落实,那种鸭群铺天盖地而来的情景,又在广阔的田野上出现了。简阳全县已放养群鸭三十多万只,大部分中稻田用群鸭治虫,稻子长得很好,鸭儿也长得快。内江地区发动群众饲养家兔,去年全地区家兔饲养量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九,为市场提供兔肉二百多万斤,同时增加了社员的现金收入。
四川发展多种经营,还注意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广开门路,挖掘潜力。许多大队、生产队利用果园、茶园、林场、猪场、牛棚、水田、塘堰等,积极发展小家畜家禽和水产;有的社队还因地制宜发展土陶、草纸、草编、竹编、藤编、采集野生植物等生产,千方百计为今年分配增加现金收入。宜宾县山区林木多,有些社队就搞一些森林副产品加工,如提炼香樟油之类的副业。这个县还计划放养四十多万只秋水鸭,并专门为社队培训了二百多名掌竿师(牧鸭员)。
各行各业的支援,是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条件。四川计划部门把发展多种经营的机具、设备和原材料纳入计划,安排落实;工业部门积极安排好发展多种经营所需的机具、设备和零件配件的生产;商业、供销、外贸、粮食等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对多种经营产品的收购、奖售、价格等政策。江津地区财政部门重点使用好支农资金,先后帮助社队建立了规模在一千亩以上,以茶、果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二十六处。现在,已在这些基地上种植柑桔四十多万株、栽茶七千七百亩、养猪二千七百多头、养牛三百多头,促进了全地区各社队多种经营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脚踏实地建金桥
常德县蔡家岗公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湖南省常德县蔡家岗公社是华主席多次视察过的地方。华主席对公社党委办事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的作风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蔡家岗公社党委多年来坚持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带领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地大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使这个公社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蔡家岗公社党委出主意,办事情,总是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坚持从实际出发。
文化大革命初期,蔡家岗公社的干部和群众迫切要求把社队企业办起来,迅速壮大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开始,有的大队办起了酱油厂、制碱厂,没有原料,就派人到外县、甚至外省去找,结果与农业争劳动力,争资金,与国家争原料,争市场,企业没有办好,田地也种瘦了,山地荒了,粮食产量也降了下来。党委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认识到办社队企业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才能把社、队企业办好。
党委的认识明确以后,他们就发动群众,根据蔡家岗有山有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就地取材,广开门路,坚持“一种二养三加工”的方针,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本地有石灰石和石煤,他们就利用来造水泥,烧石灰、制作陶器和砖瓦,本地荒山秃岭多,他们就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几年来,营造了茶园二千亩,桔园二千亩,竹园五百亩,药园三百亩,他们还利用水库养鱼二十多万尾,又利用空坪隙地大种饲料,办起猪场一百多个,发展了养猪事业。一九七五年,他们看到石煤综合利用大有可为,马上组织力量勘察,迅速扩建了石煤矿。一九七七年开采石煤五万多吨,不仅促进了水泥厂、石灰厂、砖瓦厂等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而且利用石煤碴生产硅镁钾肥和无熟料水泥等,支援了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目前又在筹建一座一千五百千瓦的石煤发电厂。一九七七年,全公社社队企业总产值达二百五十多万元,占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五点五。社队企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现在,全社耕地、排灌、运输、植保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稻田机耕面积达到百分之七十四。

蔡家岗公社党委在指挥农业生产时,从来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推广外地生产经验时,也不生搬硬套,而是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试验,然后再推广。前两年,有些地方搞“稻、稻、麦”三熟制,上级要求蔡家岗公社大力推广。公社党委认真分析了本地条件,认为如果在水田种冬小麦,就会减少绿肥和油菜种植面积,还要增加一季小麦的施肥量。这里每人平均耕地一亩五分多,劳动力和肥料本来就紧张,过去也没有在水田种植冬小麦的经验,大面积推广“稻、稻、麦”三熟制没有把握,只能小面积种一点,先作试验。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证明,在目前条件下,蔡家岗大面积推广“稻、稻、麦”三熟制的效果并不好,只能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广,在劳动力多田少的生产队可以适当推广,搞大面积的三熟制,主要应在“稻、稻、绿肥”和“稻、稻、油菜”上下功夫。

人民公社人多力量大,好办事。但蔡家岗公社党委并不因此而大手大脚,劳民伤财,去搞那些表面好看而无实效的“花架子”。他们十分珍惜公社的人力、财力,办事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一九七六年冬,这个公社在治山造林时,准备在一座山上垦荒栽竹。这座山上原来有一大片比较稀疏的油茶树,垦荒时,有的同志认为治山要有气派,竹林里面夹油茶,不整齐,不美观,主张把油茶树全部毁掉。许多老农都不同意,他们说:“油茶树十年难长成,是现成的小油库,为什么要毁掉?”但这些意见反被说成是“小农经济的思想”。常德县委第一书记兼公社党委书记刘春樵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留不留茶树,这是办事是讲实效还是搞“花架子”,是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的问题。他说服了那些主张毁树栽竹的同志,并经过合理安排,油茶树一棵没有砍,同样高标准地造好了五百亩竹林。现在这片竹林长得郁郁葱葱,留下的油茶树每年仍可收获茶油三千多斤。
蔡家岗公社成了先进典型后,经常有人来参观。有一次,一个外地来参观的同志随口说到这里好看的东西不多,特别是公社周围的面貌变化不大。有些干部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九七○年冬天,在研究农田基本建设计划时,他们就主张集中全社劳动力,在公社周围和马路两边大搞园田化,理由是既可以改变生产条件,又可以让参观的人一进公社就看到蔡家岗公社的变化。公社党委征求了社员的意见,分析了公社的自然条件,感到当时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水的问题,不能为了图好看、图虚名,搞“路边花”,把劳动力、资金用到当时还不急需的工程上去。于是他们组织群众一连干了几个冬春,修电动机埠二十三处,沟渠五百里,使旱涝保收面积由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达到百分之九十。完成这些工程以后,他们组织力量在有条件的地方搞园田化。这样做,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见效快,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大幅度上升。
脚踏实地建金桥,蔡家岗上换新貌。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绿树成荫,园林遍布;过去怕旱怕涝的“望天收”田,如今渠道纵横,旱涝保收,社队企业星罗棋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一九六五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五百多斤,一九七一年以来,连续四年跨《纲要》,三年超千斤。一九七七年与一九六五年相比,棉花增长四点二倍,生猪增长一点六倍。今年,春收作物和早稻又获得了丰收,上半年社队企业总产值达一百四十多万元。过去长期“吃饭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穷山岗,现在对国家有了较大贡献。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积累比一九六六年增长了十三倍多,百分之七十的社员住上了新砖瓦房,大部分社员家里有存款,有余粮,有的大队还实行了免费上学,免费治病。广大社员从实际生活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真正从内心里感到“人民公社好”。
新华社记者 张再华
新华社通讯员 陶田阶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要认真落实党的中医政策
——粉碎“四人帮”以来辽宁省中医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粉碎“四人帮”一年多以来,遭受“四人帮”严重破坏的辽宁省中医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和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摸清这些情况,我们和辽宁省卫生局的同志一道,在锦州、锦县、北镇、旅大、复县、庄河、丹东、宽甸、本溪、沈阳十个市、县,作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四人帮”及其死党在辽宁极力推行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实行消灭中医的反动政策,迫害中医中药人员,摧残中医中药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起初,他们把著名的老中医当作“四旧”来扫,把中医中药书籍当作废纸来烧。在清队时,他们把中医中药人员当作牛鬼蛇神揪、斗、关、管,著名老中医几乎无一幸免。在精简机构、下放人员时,他们下令“拆庙赶神”,把全省的中医医疗和科研机构几乎全部砍光,五、六千名中医中药人员被驱赶下乡,弃医务农。在批林批孔时,他们上批“走资派”,下联老中医,什么“中医复古”、“中医落后”,什么“学而优则仕,仕不进则医”,“医乃儒家”,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打。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他们又把恢复部分中医机构,落实党的中医政策,诬之为“三复一回”(复古、复旧、复辟、回潮)。
在“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和摧残下,辽宁省中医队伍大量减员,出现了后继乏人的严重情况。一九六五年,全省中医总数一万一千一百五十四人,到了一九七一年,骤减至五千三百七十九人,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二。粉碎“四人帮”后,经过多方工作,一九七七年底恢复到七千九百七十八人,仍比一九六五年少百分之二十九。尤其是有学术经验的老中医越来越少,有些青壮年中医不愿钻研中医学术,包括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不少人已经西医化了,重西轻中、学西弃中的现象相当普遍。

粉碎“四人帮”以来,遵循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辽宁省卫生局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省委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以揭批“四人帮”为纲,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一,联系实际揭批“四人帮”,为受迫害的老中医昭雪平反。许多单位认真清理了“四人帮”制造的大批冤案、错案、假案,给一些受迫害的中医中药人员平反,为被免职、罢官的人恢复了职务,安排使用不当的重新安排了工作。辽宁中医学院召开了两次平反、昭雪大会,为四十七名受迫害的老中医、老教师平反,恢复名誉。
第二,恢复和建立中医医院和科研机构,为中医中药人员“立庙”。过去被“四人帮”拆散了的县、市中医院,绝大多数得到了恢复,目前全省已有市级中医院八所,县、区级中医院二十二所。辽宁省中医药研究所也已决定成立,正在筹建。
第三,对被驱赶下放的中医中药人员,给予妥善安置。经省革委会批准,省卫生局、劳动局共同下达文件,决定对一九六四年以来,特别是在“四人帮”横行时被驱赶下放的原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中医中药人员,就地就近安排工作,恢复原工资待遇。少数学有专长的中医,根据工作需要,也可调回城市医疗机构。现在,全省已妥善安置中医四千余人。
第四,有计划地培养中医药新生力量。为了尽快发展中医药队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除积极办好辽宁中医学院并在部分中等卫校设中医药班,扩大招生名额外,经省革委会批准,省卫生局、劳动局共同下达文件,决定今年招收五百二十名中医药学员。主要从参加高考未被录取的高中生里择优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老中医、老中药师的子女。学员入学后,分别由各市、地采取集中上课学理论,分散跟师学经验的办法,系统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努力继承老师的学术经验。
第五,狠抓继承总结著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这项工作现在刚刚开始,各市、县普遍对著名老中医、老药剂师进行了调查摸底,组织力量安排继承。其中锦州地区对全地区一百五十五名五十岁以上的老中医、老中药师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选出基础较好的青壮年中医和学习中医的西医成立了三十八个继承小组,专职进行继承工作。
第六,开展学术活动,组织函授教育,提高在职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省中医学会刚刚成立,就在本溪市召开了全省儿科学术经验交流会,系统地总结交流了本溪儿科著名中医赵圣谕老大夫的独特经验。辽宁中医学院还举办了中医函授教育,全省约有数万名基层中医药人员和赤脚医生参加学习,许多公社都建立了辅导站,配有兼职的辅导员,定期集中上课,进行辅导,深受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

辽宁省对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对“四人帮”搞乱了的路线是非和思想是非,还必须进一步澄清,把人们从“四人帮”的流毒影响下彻底解放出来。
首先,对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有一个坚定正确的认识。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毛主席一贯重视中医中药的作用,把中医中药看作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看作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的贡献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医药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不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认识上始终存在着分歧。从刘少奇、林彪到“四人帮”,都竭力歧视、排斥甚至妄图废弃中医中药,由西医西药取而代之。这种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在医务界影响很深,流毒甚广。许多学了中医的西医学而不用,甚至宣扬“中医不科学”;许多青壮年中医弃中学西。发生这种情况,问题不在于这些医生本身,而在于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实践证明,如果领导思想明确,认识端正,党的中医政策就落实得好,中西医结合工作就开展得好,发掘、整理祖国医药学遗产就卓有成效。反之,则否。各地卫生部门,应当通过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肃清民族虚无主义的流毒,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上,彻底解决相信不相信伟大宝库的问题,这是做好中医工作和搞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第二,在现阶段,中医药队伍还要不要发展?这也是必须澄清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四人帮”的流毒影响下,有人认为,“搞中西医结合,就不应该再发展中医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从何谈起?为了更好地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继承发扬我国医药学遗产,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不仅西医的队伍要发展,中医的队伍也要发展,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西医,也要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还要积极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
第三,中医医院要不要突出中医的特点,要不要以中医药为主?这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有些中医院不以中医药为主,不去努力继承、发掘、整理、提高中国的医药学,不去总结提高中医的疗效和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规律,而是轻视或者废弃中医药,搞全盘西化,基本上变成了西医院,失去了举办中医院的特殊意义。
强调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的特点,以中医药为主,决不意味着排斥西医,而是对西医、对中西医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院也必须搞好中西医结合,必须应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方法整理研究我国的中医和中药,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药学做出贡献。为此,不仅要为中医院配备足够数量的系统学过中医的高级西医,而且应当配备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不断提高中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
第四,中西医结合是否就是西医诊断加上中药方,或中药西药一起上?中西医结合的标志是什么?有的医院提出,要在二、三年内达到两个百分之八十,即百分之八十的西医都学了中医,百分之八十的病人都用中西两法治疗,完成了这两个指标,就是实现了“中西医结合”。这种片面地追求数量指标,不讲究质量,热衷于追求表面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倾向,是一种形而上学。
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团结中西医,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广泛实践,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逐步融汇贯通,在医药学的各个领域都能有所突破,创造出具有更高科学水平的新医药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我们既要树雄心,立壮志,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勇攀医学科学高峰;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工作。搞形而上学,搞形式主义,搞浮夸,都不可能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而只能破坏中西医结合。
卫生部中医局调查组


第2版()
专栏:

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新华社广州八月二日电 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腹症方面取得成果。八年多来,他们先后收治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肠梗阻、尿路结石等常见外科急腹症一千余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个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多年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资料选编》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资料选编》两本专著,还编印了四十一万字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资料汇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