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南斯拉夫报刊连日大量显著报道华主席访问
华主席访南是南中两国和全世界的重大事件
尼泊尔报纸盛赞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六日电 南斯拉夫报刊《战斗报》、《政治报》、《人民军报》、《新闻晚报》和《经济政策》周刊等,连日来继续在显著地位大量报道华主席访问南斯拉夫的消息和照片,高度评价这次访问的意义,并热情歌颂南中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
《战斗报》这几天都在头版头条以大字标题报道华主席的访问活动,并附有大幅照片。这家报纸认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访问将推动和促进南中两国关系朝着更全面有力的方向发展。
《政治报》每天都以两三版的篇幅报道华主席的访问活动。这家报纸说,华主席的访问不仅对南中两国,而且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个重大事件。《政治报》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将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
《人民军报》发表欢迎华主席访问南斯拉夫的社论说:“连结南中两国、两党和两国人民的牢固与持久的基础以及它们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原因,就是它们真正地进行了革命和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新闻晚报》发表华主席访问的文章说,这次访问使南中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经济政策》周刊在一篇文章中说,南斯拉夫人民几十年来怀着同情与钦佩的心情注视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南斯拉夫是最早祝贺中国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国家之一。文章说,铁托总统与华国锋主席新的会见只会促进两国间更好的了解和加强两国的合作关系。
新华社加德满都八月二十五日电 尼泊尔《雪山晚报》八月二十四日发表社论,盛赞华国锋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
社论说,华国锋主席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那些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和反抗外来干涉及各种形式的控制的小国”。社论说,华国锋主席出访欧洲两国,有助于使大国认识到,它们不能象它们过去所做的那样随意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社论说:“正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心向着进步独立的事业和政治独立的道路前进,反抗不论在经济或政治上的外来势力统治的时候,新中国领导坚决支持各国发展独立事业,并强调大国必须尊重小国和不论大国或小国的一切国际问题应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来解决,这自然会博得各国特别是象尼泊尔这样的小国的欢呼。”
社论说:“反抗苏联或美国、或者其他大国霸权主义的坚强意志,现在正遍及第三世界国家。”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火花报》热烈赞扬华主席访罗成功
扩大罗中两党两国全面关系的重要步骤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八月二十五日电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火花报》八月二十五日发表评论,热烈赞扬华主席对罗马尼亚的正式友好访问为“罗中传统的友好、合作和团结关系的史册又增添了新的光辉篇章。”
评论说:“这次访问是我们两党和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为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评论在谈到尼·齐奥塞斯库同志几个月前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时,受到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欢迎后指出:“在社会主义罗马尼亚的好客土地上,人们以同样的热情友好、敬仰和高度尊敬,欢迎了华国锋同志。”
评论强调说:“这种感情渊源于在反对外来压迫和统治、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争取对社会实行革命改造的斗争中形成的悠久的和内容丰富的团结传统。”
评论说:尼·齐奥塞斯库同志一九七一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和在那次访问中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以及我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今年春天进行的新的访问,都强烈地体现了罗中友好、团结和合作关系不断向上的进程。“毫无疑义,以这些会晤一向所具有的热情友好、相互尊敬和谅解的气氛为标志的最近一次最高级对话,是扩大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关系的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步骤。”
评论说:“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布加勒斯特进行的会谈表明,双方决定为罗中友谊奠定更加具体的基础,在相互尊敬和尊重、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权利平等、不干涉内政、同志般互助和国际团结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两党和两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原则显示出正在建设新制度的国家之间关系的优越性,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力量和影响的增长。”
评论说:“两国人民在经济、科技和建设新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落实长期合作协定和在布加勒斯特达成的各项协议所规定的措施的牢固物质基础。这将有助于加速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进步与和平的普遍事业。”
评论指出:“罗中高级对话回顾了整个双边关系,同时,就国际局势的发展,就当代的复杂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评论说:“双方交换看法时,强调指出了争取确保各国人民的独立,确保不分大小、经济和军事实力如何的一切国家之间的权利平等,争取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铲除武力和武力威胁的斗争的特殊意义。双方还表示,罗马尼亚和人民中国决心同全世界进步力量一道,为铲除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政策、任何形式的统治和压迫,铲除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政策,争取消除不发达状况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评论最后说:“罗马尼亚共产党党员和人民以极其满意和兴奋的心情欢迎尼·齐奥塞斯库同志和华国锋同志之间会晤的丰硕成果,欢迎继续发展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关系中的新的重要时刻,并表示相信,这种不断向上的进程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同时成为对社会主义、和平和国际谅解事业的重要贡献。”


第5版()
专栏:

塔斯社竟对南报刊关于华主席访南报道横加指责
南通社发表评论驳斥塔斯社的攻击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六日电 南斯拉夫通讯社二十五日播发了这家通讯社就塔斯社报道发表的一则评论,评论说:
南斯拉夫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报道世界各地大量报道华主席访问南斯拉夫和华主席同铁托总统会谈的情况。
从这些报道来看,世界新闻机构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这一访问是重要的,虽然它们在态度和语调上有所不同。
今天南通社比较详细地播发了苏联的新闻通讯社塔斯社的一篇题为《华国锋访问南斯拉夫》的报道。
这篇报道在简短回顾了访问的情况后,提出了下面的说法:“在访问南斯拉夫期间,华国锋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发表讲话,激烈攻击苏联及其政策。”就此,塔斯社攻击了南斯拉夫报纸对华的访问的报道,甚至指责南斯拉夫报纸不同“中国首领”的言论划清界线。
苏联这家通讯社还谈到其他一些国家的记者和报刊以及中国的《人民日报》关于巴尔干国家的关系、关于“巴尔干半岛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苏联对这一地区的“扩张”的报道。
但是,南斯拉夫通讯社要提醒塔斯社,它忘记了南斯拉夫过去和今后都决不允许其他国家之间的争执影响南斯拉夫同这些国家的关系。这家苏联通讯社还忘记了南斯拉夫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友好合作是建立在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和互利的普遍原则的基础上的,并使这种关系与合作的发展不至损害第三国利益。
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塔斯社竟力图利用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报纸和记者的文章来挑南斯拉夫的毛病,却不尊重南斯拉夫高级领导人关于南斯拉夫政策的声明。


第5版()
专栏:

时刻准备用战斗来保卫祖国
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实行全民防御
南斯拉夫地处巴尔干腹地,正当巴尔干的“风口”上。由于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古到今,有不少外来的侵略势力对它垂涎三尺。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紧握手中枪,正在实行全民防御,时刻准备用战斗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铁托同志就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斗争和战争。铁托同志的思想成为南斯拉夫全民防御观念的基础和实质。
为了防御外来势力的侵略和颠覆,一九六八年,南斯拉夫正式提出全民防御的战略思想。一九七四年,又颁布了体现全民防御战略思想的新的“国防法”和“兵役法”。“国防法”指出,南斯拉夫准备在遭受侵犯,在自由、独立和主权及其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实行全民防御,全力以赴地用一切手段来反抗侵略者以及一切形式的侵略和压力。一九七六年三月,克罗地亚共和国议会并通过了新的“全民防御法”。
铁托总统指出:全民防御的概念就是始终如一地、坚定不移地把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经验运用于当前的条件。为了防御新的侵略者,南斯拉夫强调,进行全民防御的最强大的武器是人,必须用尽可能高的思想觉悟来武装国家防御队伍中的每一个战士。在国防体制上,不仅要依靠一支正规军,而且要依靠在各地普遍建立起来的地方防御部队和民防队等地方武装力量,最大限度地动员全民力量进行一场全民战争。人民军的主要任务是在战争爆发后有效地抗击敌人,并与其他武装力量一起采取各种作战形式,消耗和歼灭入侵的敌人;地方防御部队是建立在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乡村等基层单位的不脱产的全民武装力量,他们将在战时协同人民军,在前线、后方和敌后进行各种战斗活动,牵制打击敌人,使他们无喘息的机会。民防队是负责保护和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群众性民防组织。一九七三年七月,南斯拉夫又提出建立社会自卫的组织,在各基层单位组建社会自卫委员会,负责平时和战时的防奸反特工作,把社会自卫和全民防御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南斯拉夫还十分重视对人民进行全民防御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地方防御部队每年进行各种训练和演习,民防组织也经常进行训练、演习。
近年来,南斯拉夫的全民防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民防御体系落实到工矿企业、机关等基层单位。今天,每个地区,每个联合劳动组织和社会单位都有自己的防御力量。目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和自治省五百多个区都已建立了地方防御司令部,并建立了一支不脱产的百万人的地方防御部队。南斯拉夫还努力发展本国军工生产,大大提高了军事装备的自给能力。
南斯拉夫人民形象地用“刺猬战略”这个比喻来说明全民防御战略思想,就是说,要使全体南斯拉夫人民都武装起来,使整个南斯拉夫成为一个“铁刺猬”,一旦爆发战争,在全国的土地上到处布满“铁刺”,使侵略者无地容身,在南斯拉夫全民防御的汪洋大海中,陷于灭顶之灾。
(新华社)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莱斯米村的民防队。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战斗的南斯拉夫电影艺术
文化部文艺研究所 谢榕津
近一年多来,中国观众以极其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观看了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六十七天(乌日策共和国)》和电视片《巧入敌后》,更形象具体地了解到南斯拉夫人民在铁托同志领导下,浴血奋战英勇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壮丽业绩和他们不惜一切牺牲,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南斯拉夫电影是战斗的艺术,它诞生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斗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于一九四二年缴获了德军电影摄制器材,以后就开始拍摄一些反映南斯拉夫人民抗战的影片。
南斯拉夫解放后,它的电影事业才真正发展起来。
南共联盟非常重视电影对人民的教育作用。在三十多年里,南斯拉夫拍摄了五百多部故事片和近六千部短片。在这五百多部故事片里,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反映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除了我们已看到的四部以外,还有许多这一类的优秀影片。
《突围》原名《第五次攻击》,描写第二次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军民如何在铁托同志领导下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战斗业绩。以艺术形式再现铁托同志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
《突围》描写了一九四二年五月,南斯拉夫最高司令部直属的两万游击队,突破德军重兵包围,取得胜利的一场战役。当时南斯拉夫游击队已粉碎了敌人四次强大攻势,粮食、药品、弹药都很缺乏,双方力量悬殊极大。德国侵略者狂妄地以为此役定能全歼游击队主力,气焰十分嚣张。南军民在铁托同志亲自指挥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敢于藐视六倍于己之敌,沉着勇敢地杀出重围,再一次重创强敌。影片也生动地描写了南军民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一个五口之家,为了抗击德寇,全部英勇牺牲。一个虔诚的老牧师,经过激烈残酷的斗争,面对德法西斯分子的血腥暴行,终于放下十字架,拿起重机枪,向灭绝人性的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年青的女医生在枪林弹雨中抢救许多战士的生命,最后自己身负重伤,十四昼夜滴水未进,仍然满怀信心地坚持战斗。游击队在敌机的轰炸扫射和疯狂进攻下,有不少同志英勇牺牲,但留下的战士仍紧握手中枪,坚守阵地向敌人射出一排又一排仇恨的子弹,最后突破重围,重创敌军,取得胜利。
《奈雷特瓦之战》描写的是南斯拉夫一次著名战役。奈雷特瓦是南斯拉夫西南沿海的一条河。一九四三年初,德军以八万军队把二万名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围困在奈雷特瓦河边。德军估计游击队将通过该河上游的一座铁桥突围,故从四处调兵遣将至奈雷特瓦河畔,企图一举全歼游击队。当时南游击队只有二万多人,其中除了四千余伤员外,还有许多患伤寒病的。他们面对数倍于己的精锐敌军,只有通过奈雷特瓦河才是唯一出路。面对这一进退维谷的困难处境,铁托同志英明果断,一面命令游击队向大桥运动,一面下令炸毁大桥,并派一部分游击队向北面佯攻,摆出背水决战的架势。敌军看到此举,误以为游击队要突围,慌忙把埋伏在对岸的兵力调走,企图绕过河去继续围堵游击队,防止游击队突围。这时,游击队等敌军从对岸撤走后,一夜之间在被炸毁的大铁桥原处架起吊桥,大队人马和伤员安然渡过奈雷特瓦河天险。等敌人追到河边,游击队早已无影无踪。影片既表现了铁托同志指挥英明果断,也表现了南斯拉夫军民的浩气凛然和坚不可摧的顽强精神。影片中可看到游击队员在冰雪载道和敌军追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用车辆和担架把伤员抬走。可看到战地医院里伤员在敌人炮火下,纵情高歌,充满革命和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看到爆破手坚决服从命令,不顾人们反对,把大桥炸毁,完成铁托同志交给的光荣任务。
《西兰戈尔高峰》讲一支游击队奉命固守山头,保证主力部队通过这一地区。德军轮番轰炸,一次又一次向山头发动疯狂进攻,都被游击队击退。这支游击队终于顽强地阻击了敌人,保证主力部队安全通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恐惧与责任》描写一对农民夫妇和女儿,在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和希特勒纳粹军队的统治下,遭受种种凌辱和迫害,终于加入了游击队,反抗入侵之敌。
这些优秀影片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保卫祖国,反抗德国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显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事实证明南斯拉夫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南斯拉夫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铁托同志为首的南共联盟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加强全民防御和社会自卫体系,警惕地维护着自己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准备随时击退任何胆敢来犯的敌人。南斯拉夫电影工作者遵循铁托同志的教导,创作许多反映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优秀影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使人民牢记过去的光荣的战斗历史,坚定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
我们相信,战斗的南斯拉夫电影艺术必将在对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5版()
专栏:国际资料

布里俄尼
华主席八月二十五日到达南斯拉夫著名风景区布里俄尼岛,受到铁托总统的热烈欢迎。二十六日,铁托总统陪同华主席乘坐军舰从布里俄尼出发游览亚得里亚海。两国领导人在舰上一面观赏秀丽景色,一面进行亲切交谈。
布里俄尼是由大布里俄尼岛、小布里俄尼岛和其他许多小岛组成的一组岛屿。面积七点四平方公里。它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在南斯拉夫有名的港口普拉西北,隔水相望,相距约十一公里左右。
布里俄尼青山起伏,陂谷相依,绿草如茵,海波轻动,处处宛如美丽的图画。岛上气候温和,有许多珍异的植物和动物,单以植物而言,就达二百四十七种。特别是,这里有多种古代文明的遗迹。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人们就在这里劳动和生息着。兴盛一时的罗马、拜占庭和威尼斯城市共和国,都在岛上留下了文物古迹。丰富的动物、植物和文物古迹,使布里俄尼成为一个珍贵的博物馆。
在前一百年间,布里俄尼曾先后属奥地利、意大利,后来归属于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政府和人民把这里修建得象一座美丽的国家花园一样,使它成为一个安逸、舒适、空气清新的休假和疗养的胜地。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野雉、鹿群和其他野生动物在岛上自由活动。
在夏天,铁托总统往往在布里俄尼度假,并在这里接见来访的外国元首和其他客人。(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