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通讯社发表社论
华主席访罗体现两党两国战斗团结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八月十五日电 罗通社八月十五日播发了一篇欢迎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的社论,题为《欢迎华国锋同志来到罗马尼亚的土地上》。
社论说,“这次访问是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不断发展紧密友好、多方面合作和战斗团结关系的生动体现,受到我国劳动人民、全体罗马尼亚人民极为热烈和满意的欢迎。罗马尼亚人民完全相信,这次访问将标志两国和两国人民兄弟关系不断发展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时刻。我们两国、两国人民所怀有的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我们星球上建立一个更加美好与正义的世界。”
社论指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劳动人民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为实现中共十一大关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和技术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把中国建成为先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决议而奋斗。”
社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在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任何形式的统治和压迫,争取各国人民的自由和独立,争取全世界的和平与进步的斗争中起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罗马尼亚人民怀着十分满意和极为高兴的心情注视着中国人民的辉煌成就,并认为这是对提高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力量和威望,对增强世界反帝、进步和民主力量的重要贡献。”
社论说:“在反抗外来压迫和统治,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斗争中结成的悠久的团结传统,把罗中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在两国人民革命胜利以后,罗中之间的友好、团结和合作,就获得了更高质量的新内容”。“权利平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和互利、国际团结和同志式的互助等原则,就是这些关系的基础。”
社论说:“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同志同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同志一九七八年五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友好访问,是罗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时刻。这次访问所进行的罗中高级对话,强调了我们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良好关系。尼·齐奥塞斯库同志一九七一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以及在那次访问中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达成的谅解,对这些良好关系起了巨大的推动。同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以及其他中国党政领导人的会谈,对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社会主义与和平普遍事业的利益来扩大和加深我们两党和两国的友谊和合作,给予了巨大的鼓励。决定要加强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要加强国家机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要加强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协作,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领域里的经验交流。双方还商定,为了实现各国人民自由和独立的理想,为了一切民族能沿着进步和繁荣的道路独立自主地发展,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更加积极的合作。”
社论最后说:“在以深厚的友好感情欢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的时候,罗马尼亚人民深信,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新的最高级对话,对赋予相互关系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将有助于扩大双边的合作与协作以及在国际上的合作,以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和平与社会主义事业。
“今天,罗马尼亚人民怀着十分愉快和尊敬的心情欢迎贵宾和朋友,并向华国锋同志致以传统的祝愿:‘欢迎您来到社会主义罗马尼亚的土地上!’。”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胜利前进
朱育莲 绘


第5版()
专栏:

在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前夕
齐奥塞斯库同志访问中国一书在罗出版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八月十五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在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前夕,罗马尼亚政治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介绍尼·齐奥塞斯库同志今年五月访问中国的书,书名为《在罗中兄弟友谊的标志下》。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化 粮食自给有余并有部分出口
本报讯 近几年来,罗马尼亚农业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齐奥塞斯库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对农业更加重视,坚持农业合作化道路,不断巩固集体经济,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部门”,认为“农业进步对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意义”,强调在继续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大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了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去年举行了全国农业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农业委员会,由政府总理任主席。国家为加强农业的技术物质基础,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增加了对农业的投资。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投资为五千一百多亿列伊,其中农业投资为七百四十九亿列伊,占国民经济投资额的百分之十四点五,比一九六六——一九七○年农业投资额增加百分之四十九点八。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罗马尼亚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农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八点九。尤其是粮食生产近几年增长速度更快。一九七六年粮食产量为一千九百八十八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按人口平均将近一吨。一九七六年粮食产量与一九七○年相比六年内增长百分之八十三点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点六,居世界各国前列。目前,罗马尼亚粮食自给有余,并有部分出口。
罗马尼亚为了加快农业发展速度,采取了有力措施。首先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到一九七六年年底,罗马尼亚拥有农用拖拉机十二万八千多台,播种机四万四千多台,各种联合收割机四万一千多台。由于农机制造迅速发展,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目前除农业生产合作社玉米收割外,主要作物的耕、播、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为解决玉米收割问题,不久前设计出两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现已投产。
罗马尼亚还重视培育优良品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使谷物、油料等主要作物在较短时间内基本上实现良种化。一九五六开始培育玉米杂交种,到一九六四年就全部普及。罗马尼亚先后培育成并推广了许多适合本国栽培的高产玉米杂交种。
罗马尼亚已建立了一套较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玉米自交系主要是由丰杜良谷物和技术作物研究所提供。科研单位生产的合格种子,通过农业部作物栽培局所属的伊切夫斯种子公司,供给国营农场。良种场负责生产双交种和杂交种的一代杂种种子,由种子公司供给国营农场和合作社。种子公司设有玉米种子工厂,集中进行种子的机械化加工。
由于狠抓种子工作,并改进栽培技术,玉米亩产由一九五六年的一百四十七斤提高到一九七六年的四百五十九斤,平均每年亩产增加十五斤多。过去小麦、向日葵多数种植苏联的品种。由于大力推广罗马尼亚自己育成的高产优质的品种,目前已基本取代苏联品种。
罗马尼亚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不断扩大水浇地面积,积极开展排涝、围垦、土壤改良,促进农业发展。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试制成功一些新产品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罗马尼亚机器制造工业不久前试制成功一些新产品。
布加勒斯特“八月二十三日”工厂试制成功的两千四百马力液力传动柴油机车最近在这家工厂开始成批生产。这是目前罗马尼亚生产的功率最大的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它的动力装置由两台一千二百马力的柴油机组成。
新型机车最高时速为一百二十公里,最大牵引力可达二万四千公斤,液压离合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使两台发动机单独或联合运转。机车运行时燃料消耗低。由于使用了一个可控硅电子整流装置,机车在牵引客车时可向整个列车供暖。
克拉约瓦“电力”工厂制造出第一批功率范围在四百至二千八百千伏安之间的变压器。这种变压器同炼钢的感应电炉配套,可以确保一点五吨以下的感应电炉的电源供应,新型的变压器可以使熔炼钢的过程自动化,缩短每炉钢的冶炼时间并保证钢的质量。
首都“八月二十三日”工厂的技术人员首次制造成功M—5512直接喷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功率在一千八百马力左右,转速为每分钟一千五百转,具有重量轻、功率大的优点,适合装在机车和钻机船舶上。


第5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独立的火炬,你熊熊燃烧吧!
“罗马尼亚人民高举自由、独立、自主的长明火炬,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树立了无数英勇无畏的事例。”
——尼·齐奥塞斯库
今年七月的一天,有一条巨轮从康斯坦察造船厂驶向万顷波涛的黑海远方,船体上“独立号”几个白色大字显得格外晶莹耀眼。这条试航的轮船就是罗马尼亚造船工人自行制造的、在去年五月罗马尼亚举国上下庆祝国家独立一百周年时下水的十五万吨油轮。用“独立”来为这条标志着罗马尼亚造船工业新水平的巨轮命名,含有多么深刻的意义啊!
在罗马尼亚,人民对于“独立”这个词有着特殊的喜爱和感情。以“独立”为名的工厂、农业社、广场、街道、村庄、学校、电影院处处可见。全国叫“独立”的村庄就有好几个。
我们在访问这个国家期间,接触了不少人。他们在言谈话语之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共同的感情,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对国家独立的珍视和爱惜。不少人在交谈中总要引用一句谚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家乡的面包再坏,也总是家乡的好。”罗马尼亚朋友对自己祖国历史所具有的知识,十分丰富。不仅领导干部,就是普通群众也能把一件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地点和经过准确无误地说给你听。当谈到那些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时,谈话就更加绘声绘色、侃侃动听了。
罗马尼亚人民并没有把对祖国、独立、自由的热爱仅仅局限在口头上,因为历史的惨痛教训教育了他们,使他们深深懂得,如果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和退让,如果不紧握手中的刀枪,那么国家的独立只能是空谈。这种用血的教训换来的认识指导着人们的自觉行动。有一次,我们到普拉霍瓦县访问,汽车刚要进入两个平缓的山丘间,突然间,山谷里枪声大作,一个手执三角旗的人打着旗号要公路上的各种车辆停车。原来,爱国卫队的战士们正在进行战地演习。只见,身穿草绿色制服、头戴无檐军帽的战士们从我们的车前飞奔而过,冲向被“敌人”占领的山头。他们时而卧倒在地、时而腾身而起,真是风驰电掣、龙腾虎跃。演习过后,我们的汽车继续前进了。陪同的罗马尼亚同志说,全国各地都成立有爱国卫队组织,象这类的演习定期举行,战士们象打仗一样严肃对待、一丝不苟,所有这些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还有一次,我们参观布加勒斯特女大学生军训。过去从未摸过枪的姑娘们,在军训中成了飒爽英姿的战士。她们的列队操练和实弹射击绝不亚于小伙子的水平。记得,我们问一名女战士为什么要参加军训,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为了保卫祖国的独立。”是的,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主权确已成为罗马尼亚全国人民的事业,“独立”这一概念已深深扎根在每颗赤诚的心中。
人们还自觉地把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同巩固国家独立联系在一起。没有经济独立,又怎能巩固政治独立?罗马尼亚国民经济发展之快,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在解放前,由于没有独立的工业,罗马尼亚自己生产原油,却进口汽油;出产木材,却进口家具。解放后,罗马尼亚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在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六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二点九,其中重工业更达百分之十四点三。现在,这个在解放前被人蔑视为“欧洲的贫困角落”的国家的钢产量按人口平均每人已达半吨,粮食年产量平均每人近一吨。在罗马尼亚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参观者可以摸到罗马尼亚工业发展的脉搏,可以听到罗马尼亚工业前进的脚步声。这个联合企业的总经理维林科夫同志对我们说,“有了钢铁,国家的实力就强了,你实力强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就不敢欺负你了。”在经济战线上,人们就这样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地在为国家的独立而挽起袖子大干着。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罗马尼亚历史的人就会懂得,罗马尼亚人民对“独立”怀有珍贵的感情是有很深的历史根源的。在古代,罗马尼亚称作达吉亚。达吉亚人从来就是在抗击外来侵略的风浪中斗争成长的。他们不断遭受异族强权的凌辱、欺负。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强占了达吉亚,把它变成这个帝国的一个省。在以后的数百年中,一个又一个的异族在民族迁移的过程中,多次冲进罗马尼亚人的家园,抢走了这里的财富,然后又扬长而去。从十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威胁笼罩了这个多瑙河国家。十八世纪,罗马尼亚人民尚未赶走这条恶狼,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又把爪子伸进罗马尼亚,使罗马尼亚成为这三个大帝国火并的场所。在这三个帝国中,数沙皇俄国最为狡诈。它打着“解放”巴尔干的幌子,企图取代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的统治。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谴责过老沙皇对罗马尼亚的侵略。一九六四年罗马尼亚科学院出版社发表了马克思撰写的一部未曾发表过的著作《关于罗马尼亚人的札记》。这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材料,痛斥和鞭笞了老沙皇对罗马尼亚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书发行后,很快销售一空。
面临如此强大的敌人,如此艰苦的国际环境,罗马尼亚人民的表现从来都是有骨气的,他们没有在这些困难面前低头。罗马尼亚人为了维护独立,向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达吉亚人反抗罗马帝国入侵的英雄事迹,在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达吉亚人》这部故事影片中得到了部分再现。达吉亚国王德切巴尔率领军民同入侵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后,由于实力悬殊而失败了。德切巴尔同残部退守在一座山峰上。当敌人冲上山头要德切巴尔投降时,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毫不迟疑地在敌人面前拔刀自刎。另一个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历史人物——斯特凡大公,也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同奥斯曼帝国进行了不断的斗争。据说,斯特凡大公在位期间,同入侵者打过三十六次仗。这样一个在列强眼里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国,竟敢同赫赫一世的大国如此针锋相对地斗,没有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勇气,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是罗马尼亚全民族的事业,罗马尼亚全国人民为了实现这一梦寐以求的理想,用自己儿女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国家独立。一九四四年八月罗马尼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终于赢得了国家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独立的火炬,你熊熊燃烧吧!霸权主义势力将在你炽热的火焰面前吓得发抖,而罗马尼亚人民将在你照亮的大道上勇敢地向着未来挺进。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的船坞。
罗通社稿(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