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袁宝华
现在,世界上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广泛地推动着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为了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大力提高我国职工技术水平。
解放二十八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科学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干扰破坏,我国的技术发展停滞了十来年。这十来年正是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因而使我们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又拉大了。从时间上讲,落后了十五年到二十年;从技术上讲,落后了一个时代。我们职工文化技术水平低,就是这种落后的突出表现。这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不努力在短期内尽快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就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因为,不论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或是建设新的企业,都需要使用国内的或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就是有了充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生产条件,也是不行的。因此,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是当务之急。
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遭到很大的摧残,主要表现在:
职工文化技术水平低。全国工业交通企业的职工一九七七年底的技术等级平均只有三级上下。据北京市工交系统调查,现有职工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百分之七八十,大专文化水平的很少。全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也是很低的。这同现代化的需要,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职工教育工作被破坏。据统计,一九六二年全国技工学校曾达到一千二百所,师资、教材、教学设施、实习工厂都比较健全,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可以达到三、四级工的技术水平。一九六六年以后,这些技工学校基本上都停办了,多数改为生产单位,近几年才有所恢复。但由于缺乏教材、师资,教学设施也不足,学生的质量大大下降,一般只有一、二级工的水平。厂办业余教育的情况也大致相仿。例如,业余大学在校学生一九六五年有四十一万人,一九七二年降为一万三千人;业余中学在校学生一九六五年有六百五十万人,一九七二年降为六十九万人。后来“四人帮”鼓吹什么“大学就是大家来学”,强行推广小靳庄办夜校的所谓经验,挂牌子,闹形式,业余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社会上的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活动减弱了。我国很多工业城市,有广泛开展这种活动的好传统,这是普及和提高技术水平的一种成功的经验。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干扰和破坏,工会、共青团的作用不能发挥,老模范、技术能手遭到打击、诬陷,社会上有组织的技术交流活动大大减少了。
按技术等级标准考核晋级、调资的制度被废弛了。过去各部门都有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级标准,定期进行考核晋级。后来,长期没有考核晋级,使职工的技术等级和实际的技术水平脱节。据一九七五年工交系统的调查,五级以上技术水平的工人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多一点,这显然是低于我国工人实际技术水平的,对于技术干部和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情报工作基本上停顿了。前些年,大部分技术图书资料封闭了,技术情报机构差不多也都裁并了。了解国内外技术动向,翻阅国内外技术情报资料,困难重重,广大技术干部和工人视听闭塞,严重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引进项目的技术培训工作,受到很大干扰,影响了先进技术的掌握,不能尽快发挥投资效果。
“四人帮”破坏职工技术培训工作所造成的恶果,现在越来越看得清楚了。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打好第三战役,分清路线是非,肃清流毒。大量事实说明,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四个现代化能不能实现的重大问题。搞四个现代化,同打仗一样,决定的因素也是人,是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大力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各部门紧密配合,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尽快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抓起来。
加强党委对技术培训工作的领导。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毛主席曾教导我们:“一定要鼓一把劲,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华主席最近也指示:“领导现代化工业,不精通业务不行”,并且要求领导干部每周至少有一次技术学习。我们一定要响应华主席的号召,下功夫,钻进去,努力学习,成为精通业务、懂得技术的内行。不只是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干什么,学什么,制定规划,由浅入深,持之以恒。要大造声势,掀起一个学业务、学技术的热潮。
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可以办训练班。有的部委还委托高等学校,办了厂长训练班,经过短期训练,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实行考工定级。过去有同八级工资制相适应的应知应会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现在需要按照新的情况进行修订,每年进行一次技术考核。既要考核理论知识,也要考核操作技术。要建立技术考核委员会,由主要领导干部挂帅。考核成绩要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晋级、调资的依据之一。
加强岗位练兵,苦练过硬本领。要提倡尊师爱徒,订立师徒合同,包教包会。今年下半年有必要按照“四懂三会”(即懂工艺流程、懂设备结构、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性能,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的标准,对现在岗位上的技术工人普遍进行一次测验。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限期内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技术岗位,另行分配非技术工种的工作。今后新工人进厂要开办训练班,学习生产操作、安全规程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测验合格,才能上岗位。各企业要根据测验结果,制定技术培训计划,争取在一九八○年以前把工人技术水平普遍提高二至三级。
建设宏大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对现有的技术人员,政策要落实,专业要对口,技术职称要明确。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干。
同时,要注意培养新的技术力量。我们要努力办好现有的高等理工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尽可能多招收一些学生。为了争取时间,除了恢复业余大学、办好“七·二一”大学之外,工交企业和事业单位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办短期训练班,从现有职工中大批选拔培养技术人员。
各部门要修订工程技术人员等级标准(要把掌握外语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工人可以申请参加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考核成绩达到哪一级水平,就应给予哪一级的技术职称和待遇。
办好工科大专、中专、技工学校和职工业余教育。要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编写一套好的教材,培养出高水平的毕业生。技工学校也要招收初中毕业生。老企业这几年还要在技工学校开设短训班,有计划地培训在职青年工人,主要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今年年底以前,应该普遍恢复业余技术学校(业余大学、业余中学、技术夜校)。要组织好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的生产和供应,首先满足电化教育的需要。有条件的企业要办“七·二一”大学(小企业可以联合办)。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过考核达到与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使用上同等对待。工厂办学一定要做到师资、教材、学员、时间“四落实”。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和科技情报工作。要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于创新。鼓励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创造发明。修订或重申职工合理化建议奖励条例,对有重大贡献的要给予光荣称号和物质奖励。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组织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的活动,要把解决生产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作为竞赛的重要内容。
工业城市要组织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恢复行之有效的群众技术交流站、技术表演赛、技术攻关、会诊等活动。各部门应该广泛地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评比、技术推广和经验交流。
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应当加强科技情报工作。要吸收国外的科技情报,加强国内同行业技术交流。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和产品设计机构,建立和充实技术图书馆。
应当尽快恢复各种学会,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开展学术活动,出版学报,为科技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做好引进项目生产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推广石化部门的经验:成建制地调集生产队伍,送老厂培训,实行“六定、一顶、两包”的制度:定指导员、定人员、定岗位、定培训点、定培训时间、定期考核,在老师傅监督下顶岗位操作,培训厂要包教,新建厂要包会;同国内大专院校挂钩,利用引进项目的技术资料编写教材,办专业短期训练班;打破基建、生产的界限,生产人员一开始就上岗位,同建筑安装工人一起,参加进口装置的安装、调试、试车,通过实战演习,在正式开车之前就把岗位的操作、维护技术掌握起来。同时严格按照国外设计定员选拔配备管理人员、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国内现有企业今后也要按照技术改造后的情况,配备人员,搞好技术培训,不能搞“人海战术”。
认真向设计、施工、试车和生产的外国专家学习。要指定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干部组织专门班子,制定规划,对口学习,一定要把引进设备的全部技术知识学到手。出国考察,事先要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任务,回来后要检查考核,把学到的先进技术真正用到生产上去。
逐步提高职工的外语水平。我们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就要突破语言、文字的障碍。一定要大力宣传学习外语的重要作用,迅速掀起学习外语的热潮。要积极培训外语教师。企业要举办业余外语班,为职工学习外语创造条件。中、青年职工要努力在两、三年内学会一种外语。今后选送出国培训的职工,要粗通一种外语。要培养一批懂得工业技术的外文翻译。原有的外文翻译不适当改行的,要动员他们归队。
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级生产技术责任制。要恢复总工程师制度,充实和加强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政策,组织执行各项技术标准、技术管理制度,负责日常生产技术管理,编制和组织实施各项技术发展规划、技术措施计划,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职工的技术教育等,保证完成企业的生产计划。没有条件设置总工程师的企业,技术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各级技术负责人都要选派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担任,不要挂空名,不要搞形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手段。现在世界工业国家已经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而我们的技术管理手段还是落后的。我们要十分重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广泛开展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学习,已有电子计算机的和将要有的单位都要开办训练班,大力培养操作、维修和软件编制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力争一、二年内把拿到手的电子计算机全部使用起来,并逐步发挥其效率。同时,在一些主要部门和主要地区筹建一批计算中心。
领导要注意抓重点,抓典型。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地区都应该有自己的典型。组织交流经验,以点带面,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把工作落到实处。


第3版()
专栏:

四川新都机械厂是怎样进行技术培训的
本报记者 杨福田
在星期四的业余时间,走进四川新都机械厂,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各种业余技术学习班里认真听课、作笔记,其中有党委主要负责人陈英和党委副书记、总工艺师姜燮生等领导干部。负责业余教育的干部告诉记者,在“四害”横行时,几千套徒工技术书籍白送给人都不要,现在却销售一空。广大职工纷纷要求组织业余技术学习。目前,全厂举办了二百四十多个业余技术学习班,学员达六千八百多人,职工可以在学习班里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
新都机械厂是我国的一个重点大型企业,产品技术复杂,质量要求比较高。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厂设有管理职工业余技术学习的机构,有一批有经验的负责技术培训的干部,办了一所拥有五百名学员的业余工学院和业余文化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业余技术教育。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特别是“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全盘否定十七年,搞职工业余教育也成了一条罪状。他们“拆庙赶和尚”,把机构撤销,把负责技术培训的干部赶到车间当工人。他们乱扣“技术第一”、“白专道路”等帽子,乱打棍子,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弄得干部不敢抓职工业余教育和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老工人不敢教技术,新工人不敢学技术。结果,在这座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大型现代化工厂里,有些新工人进厂几年不会看图纸,不会用量具,不能独立操作。职工技术水平下降,产品质量低劣,废品成堆。严重时,一个月的废品损失相当于全厂上万名职工一个月的工资。
去年以来,广大职工联系实际,深揭狠批了林彪、“四人帮”破坏技术培训、鼓吹愚民政策的罪行。在分清路线是非的基础上,工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业余教育工作的领导。从厂党委到各分厂党委、总支和支部,都有一名领导干部分管这项工作。厂部恢复了业余技术教育机构,全厂建立了业余技术教育网,设置了管理业余教育的专职和兼职人员,聘请了专职和兼职教师。各级党组织把业余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布置、检查生产时,也布置、检查业余技术教育工作。他们把业余技术教育列为全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评比条件。有些部门和车间的支部书记或处长、科长、主任亲自兼任教师,给学员讲课。厂党委还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发给兼职教师一定的教学补助费。
根据工厂专业多、工种复杂、学员文化水平不整齐等情况,新都机械厂采取了多种办学形式,尽量满足广大职工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全厂的业余教育和技术培训学习班大致可以分成六种类型:一是“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培养技术人员,充实本厂科技队伍,现有英语、电子、医科三个班。二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技术学习班,其中政工和行政干部一个班,主要讲解本厂产品原理、结构、性能以及国际同类产品介绍;生产技术干部一个班,进一步提高业务干部的科学技术水平,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造条件。三是为技术人员举办的半脱产和业余的新技术、新工艺、外语学习班,其中有电子、电子计算机、光谱分析、无损探伤、向量算计等专业。四是为新工人举办的技术基础学习班,学习电工基础、识图、技工数学、工差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五是为老工人举办的文化学习班和理论进修班。六是组织技术人员到附近高等院校旁听。此外,会计、制图、资料、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部门都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一些提高业务水平的专业学习班。由于厂大人多,以基层办学为主。有些工种复杂的车间,举办了十多个业余学习班。
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举办这么多技术学习班,教室、黑板、桌凳、教具、教材都存在很多困难。厂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勤俭办学。没有教室,就利用会议室、库房空地,许多车间还让出办公室作教室。没有课桌,就用钳工台、工具箱代替。没有黑板,就自己找旧木板做。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材。许多兼职教师就自己编、自己印。机动科举办了一个空调冷冻技术学习班。空调冷冻技术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技术,没有系统的教材或书籍。机动科技术员、兼职教师许第斌主动承担编教材任务。他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手头的资料,在冷冻施工员董盛川的帮助下,用两个月时间,写成了十九万字的讲义,绘制了一百零八个图表。为了把讲义尽快地发到学员手里,教员和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刻写油印,满足了教学需要。
在许多学习班里,教员认真教,学员刻苦学,提高了技术水平,促进了生产。十八车间青年工人祝素华只有初小文化程度,她参加学习班后,积极刻苦学习,现在已经能正确使用车间生产所需要的多种化学药品,对十多个工序都能独立操作。全厂一九七○年以后进厂的新工人普遍轮训了一遍,基本上具备了独立操作能力。二十七车间通过业余教育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精密铸造合格率在几个月时间内提高了百分之四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


第3版()
专栏:

学习生产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
唐钢党委领导成员坚持参加学习班,带头学技术学管理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领导成员,自去年年底以来,采用办科学技术学习班的方法,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生产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指挥生产、管理企业的水平。
在华主席号召开展学科学、用科学的群众运动中,公司党委领导成员争做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生产知识的排头兵。长期以来,公司党委书记苏锋养成了学习生产技术的好习惯。去年十二月,在他的倡议下成立的公司党委领导成员业余技术学习班正式开课。消息传出,受到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
几个月来,每周的星期日上午,公司党委领导成员准时参加学习班。在公司科技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边学、边议、边记,刻苦学习钢铁生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见效果。过去不太熟悉生产的干部,初步搞清楚了主要生产过程,由外行逐步变成内行;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干部,经验就更有条理有系统,生产知识更丰富。大家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到目前为止,他们先后学习了各种炼钢方法的兴衰史、今后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钢的品种、化铁原理等生产技术和知识。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唐钢领导干部熟悉了生产环节,了解了生产流程,知道心里该想什么,眼睛该看什么,手里该抓什么,嘴里该讲什么,进一步掌握了指挥生产、管理生产、发展生产的主动权,有力地促进了钢铁生产。在第一炼钢厂攀登炉龄高峰的战斗中,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益元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结合学习班学到的冶炼原理,提出了半胎补炉的新工艺,能大大延长炉衬的使用寿命,为大幅度提高炉龄奠定了基础。公司党委书记苏锋联系第二炼钢厂的实际学习生产技术,对原有的管理形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不利于生产发展的因素,和大家一起研究改进了二炼体制,促进了炼钢生产。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搭配”之风不可长
——读者来信综述
一批来自不同地区的群众来信,批评同一种怪现象:你要买一种你所需要的商品,要“搭配”上一种你所不需要的东西。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二中学教师宋保国同志来信说:在我们市里,不管你是买鱼、买肉、买大蒜或其它生活必需品,都必须外加一盒“爱国烟”(握手牌,每盒一角五分)。不仅这样,工人发工资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还硬要你买一条握手牌香烟(十盒)。我真不明白,这难道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吗?我认真想了一下,不对,这是破坏党的政策的一种表现。
江苏省南通县川港公社沈香同志来信说:最近,我们这里的供销社规定,你买一顶草帽也好,买一斤油面也好,都得“搭配”一盒质量差的香烟。我们不赞成这种强制推销商品的办法。群众有权利自由选购商品,群众不需要的商品不能硬性“搭配”。
安徽省濉溪县百货公司朱怀彬同志来信说:最近我看到有的商业部门,不按政策办事,对库存大、质量差、价格高的商品,不是按质论价积极推销,而是用硬性“搭配”的方法出售。如淮北市商业部门,出售一盒质量较好的团结烟,就得“搭配”一盒质量差的江淮烟。这种硬性“搭配”的歪风,应当立即刹住。
浙江省镇海县长山区徐述尧同志来信说:财贸“双学”的东风阵阵吹来,外出看看,市场繁荣,心情舒畅,可是还感到有些美中不足,如商品“搭配”就是一例。
在上海看到买豆制品要“搭配”剥皮鱼,买飞马牌香烟要“搭配”劳动牌香烟。
在宁波看到买春笋要“搭配”紫香菜,买油条要“搭配”烧饼。在镇海看到买啤酒要“搭配”汽水。这明明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可是却美其名曰:“加速商品流通”,“加速资金周转”。“搭配”之风不可长,应当迅速改变!
仅此几例,已可看出:这种所谓“搭配”,侵犯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把质量差的商品所造成的损失,用变相强迫的办法转嫁到群众身上。希望有关地区的领导同志,认真查一查:是哪里规定的这种“土政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把这种错误做法纠正过来。


返回顶部